高一(4)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班级实际、工作个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所进行的富有个性的班级建设内容。要做好学校常规德育的方方面面工作,我从以下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人际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级工作风格,培养具有美德、眼光、创新的学生。
二、 班级文化特色:
班总目标:建和谐班级,创良好学风
班训: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班风:团结 、守纪 、求实 、奋进
三、具体内容:
(一)环境文化建设——教室布置
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一个优美良好的环境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室布置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在文化氛围建设上还要有学校特有的风格。1、公告栏的布置:贴班上的课程表、时间表、班级制度、值日表、班级考核分数、报刊杂志名单,临时通知等。如有条件用些有颜色的纸把这些框起来。2、黑板报:组织学生创办黑板报,黑板报的内容根据情况来定,要体现积极向上的风貌。3、读书角:为了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写些优秀作品张贴在读书角,供全班学生共享交流来美化班级文化。4、墙上可以贴些激励学生向往人生追求的字画,使得教室不会单板。5、绿色文化的布置,根据条件可以买些花放在教室讲台或读书角,给人一种温馨的自然美。6、卫生角:班上的扫除要摆放整洁。 (二)精神文化建设。转变班级观念——寻找每人亮点。班级文化观念可以简单而通俗地理解为整个班级对各种现象、事件有倾向性的看法和思想。班级文化建设要寻找每个学生精神的发光点,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使班级文化生活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加速器”。
(三)人际文化建设
人际关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对个性发展的行为表现,心理健康都发生巨大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会造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它能使每一个正常人
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并使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反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冷漠,会造成一种不良的社会心理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压抑、苦闷,并最终导致人的心理变态,对生活,对人生,对学习都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所以我要多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便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
(四)活动文化建设——主题班会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是德育建设的思想阵地,充分有效的利用班会时间是班级建设的最好途径,在班会课上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自我设计的活动中,学生能够自由充分的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因而对于培养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们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样将确保班干与同学之间的频繁交往,又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理的需求。当然组织活动是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交往能力,以便拓展学生心理发展的更广阔天地。主题班会课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定内容。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等。
四、具体实施过程
(1)、完善班级德育工作规程: ①在本学期的常规工作中培养一批新的班级管理人才。确定了班委共11人,团支部共3人。在形成班委、团委后,培养教育,合理分工,建立一支肯干、能干的干部队伍。②继续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班级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③完善“值周班长”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2)、完善班级文育工作规程:
1、自主管理机制。①设置多样化小组。如学习小组、各种课外兴趣小组、运动组等,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和活动内容,在小组中当家作主。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③定期变换管理角色。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
会自主管理,增强主体自我调整能力。④制定最优班级目标。班级每月每周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形成都力求使学生能认同,切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行为。
2、优化班级文化环境。①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参与班级管理。②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取成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实现其自身的价值。③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班级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3、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①开展好传统教育活动②构建主体参与型的班级活动模式,由学生自主制定活动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主持,自主进行活动评价。③拓宽班级教育活动空间,开展课外综合兴趣小组活动,在互动中促进交流。
4、及时反馈。对于每个学生在“自主、创新、合作、竞争”方面的具体表现、班级的学习与工作的状况及成效,将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形式及时告之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使得学生不断有新的见解,新的观点出现,我会及时发现,只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就要大力提倡。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形成同类价值意识,价值取向,而且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创造的愈多,积累得愈丰厚,学生个体才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融入班级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取向中,获得创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
高一(4)班
第二篇:四(1)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2011—2012学年度柳州市和平路小学四(1)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班主任:李玲
我们四(1)班的全家福
一、指导思想:
为提升班级的文化品位,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发展他们的特长,展示不同孩子的优点和个性。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崭新的四(1)班成为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温馨的家。
二、总体目标:
针对本班的年级特点和年龄、个性特点,将本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心定位为——“花儿朵朵中队”,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继续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做“行为规范优秀生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工作措施:
(一)静态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体现在: 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纪律意识、文明礼貌、勤奋学习、珍惜时间、整洁有序、团结互助等。
班级名片:
中队名称:花儿朵朵
班歌:鲜花爱雨露
班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班徽及设计理念:
1
班徽的主体部分是一朵鲜艳的铃铛花,两边是一对绿色的叶片,中间写上中文“花儿朵朵中队”,象征着全班同学象鲜花沐浴着阳光的雨露,茁壮成长,朝气蓬勃,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勇敢自信。
“花儿朵朵中队”是一个单纯、团结、自强的班集体, 在这个蓬勃向上的大家庭里,我们一定会脚踏实地,成长为每一朵蓬勃的花朵。今天我们以花朵为荣,明天花朵以我们为荣!让我们在“花朵乐园”中,携手度过每一个快乐的时光!力求成为优秀的大同学子! 花朵公约:
穿戴整洁重仪表,危险物品莫带来;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出操集队快静齐,升旗仪式要庄重;听好看好用心记,行为规范要遵守。
两课两操要参加,动作规范做好操;持之以恒是关键,体魄健壮素质好。
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各种课程都重要, 学会学习讲方法。
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整洁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安全最重要。
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校园花草勤护理,三化建设靠大家。
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讲卫生;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值日卫生勤打扫,离校熄灯关门窗;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班级公约大家定,行为习惯常对照;同学之间常勉励,遵纪守法班风好。
教室布置:
通过各种黑板报、中队采风角、图书角、卫生角、壁报等栏目营造班级静态文化氛围,使班级在精神面貌具有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培养,及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1)中队风采角:展示班歌、班徽 、班级口号、班级名称。张贴制定的班级公约;展示全家福照片、参加活动过程记录、班级荣誉等;
(2)信息栏:五表上墙(座位表、作息表、课程表、值日分工表、大扫除分工表)
(3)黑板报:每月主题活动编排,宣传,由宣传委员负责出版。
(4)绿化角:摆放绿色植物吊兰,让教室里有一种昂扬上进的绿色空间,寓意同学们大家正在茁壮成长……
(5)卫生角:卫生用具摆放要有序整洁,保持我们的教室整洁、干净;
(6)图书角:在教室黑板右侧摆放小书柜,收集有意的杂志图书,每周安排一节课组织同学们来读书。 在墙壁张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就是力量”等等名言、警句、格言来激励同学不断求知、进步
2
(7)作品展示栏目:展示学生优秀的书法、美术和兴趣小组作品;
(8)红花评比台:展示学生们在作业纪律劳动各方面的评比情况,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动态文化建设
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
(1)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漫画、绘画、比赛,文艺体育活动。通过课间大活动,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即可锻炼身体,又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2)开展各项主题班会。开展具有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主题安排大致如下:“亲子入队仪式”、“安全在我心中”、“庆国庆表演”、“消防法学习”、“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
(3)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制作DIY实践日志,评选优秀实践小能手。
(4)成立班级宣传小组,参与班级板报栏的制作。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培养学生的小主人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1”形成一个册子 :
1.“班级成长故事”包括:“班级轶事”、“班主任心得”、“文化建设心得” 、“闪光的一角” 、“班级活动体会”;
2.“精彩瞬间”照片系列:包括“个性的一角”、“阳光课间”、“读书使我成长”、“特色班队会”,记录班级、学生成长的足迹,最终形成班级文化记录。 比如:每次文艺汇演的照片、课间大活动、运动会、春秋游等集体活动的照片收集起来,形成班级成长的过程性资料。学生的获奖证书、各项荣誉证书拍照,各种读书活动、班队会都会留下图片资料集结成册。成为班级的成长记录。期末展现给各位家长,从这本册子里面将看见班级成长的过程。
四、实施原则:
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体现出集体个性,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
五、实施效果:(班级文化建设图片资料)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