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旅客列车基础工作专项整治
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检查指导我班组工作,并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今天,担当本次列车乘务工作的是太原铁路局、太原客运段、成都车队1485次第5包乘组。班组共有“五乘”职工48人,期中列车班组28人,餐车人员9人,公安乘警2人,检车、空调乘务员4人,邮政车乘务员3人,行李员2人;班组共有党员12人,支部书记由列车长曹东林兼任。班组职工平均年龄42岁。本次列车经由南同蒲、陇海线、宝成线,跨越太原、西安、成都三个铁路局;列车单程1493千米,运行27小时13分。列车编组18辆,其中1号为行李车,2-7号为硬座车,8号车为餐车,9号为软卧车,10-15号为硬卧车,16车为宿营车,17、18号分别为发电车和邮政车;列车医疗点设在10号车;广播室设在10号车厢;办公席设在7号车厢。 下面,就针对下半年“普速旅客列车基础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深入宣传发动,凝心聚力,提高职工思想认识 为了开展好这次“普速旅客列车基础工作专项整治”,我们在段以及车队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紧密围绕段发【2013】191号文件要求,结合六个“整治重点”和四个阶段推进计划,
结合上半年整治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对全班组职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和“战前”教育,采取“强攻硬伤、强码加压、不留死角、不漏一个”的方法进行动员,针对整治工作,职工人人谈决心、定保证,使这次“专项整治”的重点、阶段要求和目标、意义深入人心,在职工中形成了“保重点、保整治、达标准、上台阶”的强大态势。通过宣传发动,把职工思想统一到了这次专项整治上来,提高了职工思想认识。
二、围绕六个“重点”,抓好基础质量,形成长效机制 我们按照段发191号文件要求,结合六个整治“重点”和各阶段推进计划,狠抓基础见行动,重在落实见成效。
1、狠抓列车基础卫生质量
我们从10月份开始就对列车卫生从车厢顶棚到下部边条,从两头四间到车内各个部位进行了突击。一是对车内所有粘贴痕迹和非法小广告等进行了重点清理,特别是对所包车的四间一室卫生进行了重点整治。二是按照车队的统一要求,严格落实夜间运行华山到宝鸡、宝鸡到略阳间对列车四间和活动备品的突击,做到趟车有突击、有检查、有考核、见效果,使夜间突击形成日常化、制度化。三是严格落实各大站前40分钟五项作业,卡死站前车内卫生及风挡、洗面间、电茶炉间的垃圾、烟头、杂物的清理,坚决落实到站前卫生质量标准。四是狠抓卧铺车入睡、晨起作业,达到“三净”、“四亮”,即:车内地面净,小桌桌面净,洗面间和风挡、通过台净;车内托
盘亮、暖瓶瓶架亮、洗面间不锈钢件亮、照面镜亮。五是落实出库整备标准,落实段关于库内作业与保洁人员的分工负责项目,做出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提高列车出库整备质量。通过对列车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和日常保持,使列车卫生及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2、规范卧具备品管理
一是对全列的卧具备品进行了清点和短缺卧具备品补领,确保卧具、备品齐全。二是严格按规定使用好卧具包,做到专包专用、新旧分离,严防在卧具使用、更换、交接和保存中造成卧具落地等二次污染;严禁乘务员个人用具与卧具混放。乱放,使卧具管理达到规范化。三是对非贴身卧具、窗帘、座套等按规定时间下洗,对不能下洗更换的要及时上报段及车队。四是每趟终到后对各车卧具、备品进行清理,对短缺的备品必须当趟补齐,严禁拖延过趟。从而有效改善了卧具备品的管理。
3、设备设施整治
一是接车后和列车终到前列车长要认真组织三乘联检,做到联检无漏项,对设备问题要督促检车人员及时处理,对不能修复的要“跟踪”检查,确保回库处理。二是对途中发现的设备问题要及时通知检车人员进行处理,确保设备良好。三是严格落实“山乘一体”管理考核办法,严格对三乘人员的管理。
4、加强班组管理,“严格落五个第一印象”和“十步作业法”
根据191号文件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太原铁路局客运服务质量标准》,严格落实我段提出的“五个第一印象”和始发大站开车后的“十步作业法”。一是抓好仪容仪表,守口立岗,服务用语等标准,车长对流动车厢时要对乘务员的用语、礼貌接待、立岗姿势进行现场演练,对不达标的反复训练、现场提高,使职工在工作中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文明用语,严禁职工在旅客面前吸烟。二是狠抓职工应知应会、应急办法的学习、培训,利用出乘会、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全体乘务人员认真学习旅客列车服务质量标准和乘务作业标准,特别是对班组的三位新职工,采取“一对一”、“一帮一”、“老带新”的方法进行传、帮、教。四是按照每月学习计划,采取趟车有学习内容。中途有现场抽问,月底有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应知应会及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围绕始发大站“十项”作业和开车“四步登车法”,开展趟车练兵、观摩,并选树了硬座5号车为行李架标杆车,卧铺12、13号为途中卫生达标车。提高了职工标准化作业的日常养成;六是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在列车上的“禁烟”制度,特别加强宿营车、乘务室、餐车及行、邮车、发电车的禁烟管理,坚决杜绝工作人员在列车上吸烟;七是做好防寒过冬前的应急演练及职工业务培训,做到全员考试达标,全员持证上岗;八是我们对所有资料台账进行了清理,及时清除了已废止的文件电报。二是根据《乘务作业质量标准》对各种应急预案和措施进行认真修改
和完善,使各项应急预案更具有可操作性。三是进行了“对规”,按标准修改了各种资料、台账,使办公席资料管理规范、有序。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通过开展下半年普速旅客列车基础工作专项整治,班组基础工作和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班组管理得到了加强。
存在问题和不足:
1、列车基础卫生仍然有待提高,硬座车一尺以下边条不净,四间一室有漏项,车门翻板等部位需要重点突击。
2、职工应知应会内容掌握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强化培训,职工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用语、礼貌接待、走姿站相需要加强和规范。
3、标准化作业、始发大站“十项”作业还需要继续演练,达到作业统一、标准统一;卧铺入睡、晨起作业还需要提高,中途夜间突出需要长期坚持好。
4、职工安全作业、双通双预工作还有待强化。
5、硬座车禁烟宣传不到位,有旅客吸烟。
6、出库整备卧具、窗帘、头套等复整标准不高。
7、太原1486次终到入库卫生标准有待提高,三不带工作有漏顶。
8、列车长管理有好人注意,在从严管理、从严考核上要加大力度,同时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善于理顺职工
情绪。
下一步,我们决心继续以这项“普速旅客列车基础工作专项整治”为出发点,以夯实班组基础管理为落脚点,以各项工作上台阶、创优质为目标,不断提高各项工作质量,为迎接路局、总公司验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各位!
成都车队
20xx年11月
第二篇: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制作人:陈忠剑
旅客的旅行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列车运行中渡过的,因此做好列车乘务工作,对保障旅客安全、便利、舒适的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客列车乘务组是客运部门的基层生产组,其工作特点是车内 旅客人数多、要求不一,客车设备条件有一定限度,列车运行和停站时间有严格规定,而且列车乘务组是在运行过程中,远离领导进行工作,许多问题要及时独立处理。这就决定了旅客列车乘务组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及一定的工作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解决旅客提出的要求和处理临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一、乘务组的主要任务是:
(1)保证旅客上下车及旅途中的安全;
(2)及时为旅客安排坐席、铺位,保持列车内整洁卫生,维护车内秩序,做好服务工作;
(3)保证行李、包裹安全、准确地到达站;
(4)充分发挥列车各种设备的效能,爱护车辆设备;
(5)正确掌握车内旅客及行包密度、去向,及时办理预报;
(6)正确执行规章制度,维护铁路正当收入,做好餐茶供应及文化服务工作。
二、乘务组的乘务形式
1.包乘制
包乘制是指按列车行驶区段和车次由固定的列车乘务组包乘。根据车底使用情况不同可分为包车底制和包车次制。
2.轮乘制
轮乘制是指在旅客列车密度较大,且列车种类和编组又基本相同的区段,为了紧凑的组织乘务交路和班次,采用乘务组互相套用,不固定乘务组服务于某一列车。其优点是乘务员单班作业,一般在本铁路分局或本铁路局内值乘,对线路、客流及交通地理等情况熟悉,联系工作方便,乘务中也不需宿营车,从而节省了运能。缺点是增加了交接手续,不利于车辆保养,对服务质量有所影响。
三、乘务组及乘务员数量的计算
1. 乘务员每月工作小时
目前我国采用8小时工作双休日制度,全年12个月,365天,全年周休日104天,法定节假日7天,那么
乘务员每月工作小时= ×8=169.3(h)
2. 乘务组月值乘次数
设每对旅客列车往返一次乘务组的工作时间(不包括在折返站的休息时间)为 , 则
式中 L—— 列车自始发站至终到站间的运行距离(km);
V直 ——列车直达速度(自始发站至终到站包括途中停站时分在内的平均速度)(km/h)
V接、V交 ——接收、移交列车的时间(h)
乘务员每月工作时间为169.3h,设一对列车乘务组月值乘车次数为M,则 M= (次)
3. 一对列车所需乘务组数
K= (组)
式中
K ——对列车所需乘务组数;
P——一个月的天数;
N——每天开行的列车。
4. 乘务员需要数
乘务员需要数根据列车编制及乘务组编制计算,乘务人员的编制标准根据劳动工资部门制订的计划岗位人员标准确定。旅客列车单程运行时间长短决定编制人员的需要数量。
根据列车乘务组数及乘务组人员编制定员即可计算乘务员需要数。
5. 实际乘务工时的计算
目前各客运(列车)段乘务员需要数的确定,以实际乘务工时作为计算标准。一个乘务组一次往返的实际乘务工时,包括运行中值乘时间、出退勤时间、途中交接班时间、库内清扫时间和看车时间。其中,运行中值乘时间的计算,列车单程运行超过12h时(为双班值乘),按值乘旅客列车往返一次实际运行时间的一半计算;单程运行12h以下时,按实际运行时间计算。
四、乘务组工作制度及工作组织
(一)乘务组的工作制度
1.出退勤制
列车乘务员在本段出乘时,要按规定时间由列车长带队到派班室报到,听取派班员传达有关事项,列车长并应摘抄有关电报、命令、指示。
每次乘务终了,列车长应召开班组会议,总结工作,表扬好人好事。返回本段后,列车长向派班室汇报往返乘务工作情况并提出书面乘务报告。
2.趟计划制
列车长每次出乘前应编制趟计划,趟计划在乘务报告中显示,其主要内容有:
(1)本次乘务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安排;
(2)对贯彻上级规章、命令、指示、通知的具体措施;
(3)上次乘务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4)针对接车所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验票制
为保证旅客安全、准确的旅行,维护铁路运输秩序和铁路收入,在列车内应检验车票。
4.统一作业制
列车长应根据列车乘务的运行时刻、线路、客流、换班、餐茶等情况编制统一作业过程。
(二)工作组织
1.安全工作
(1)列车开、到前后的安全工作
乘务员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严禁在出乘前和工作时饮酒。
出乘前列车长应向车站客运室联系,了解重点照顾的旅客,并在出乘会上通知并指定专人负责安排照顾。
(2)列车运行中的安全工作
列车运行中,乘务员要做到:
①及时通报站名,防止旅客坐过站或下错车。
②宣传安全常识,劝阻旅客不要站在车辆连接处,不要手扶门框、风挡,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向车外抛物。
③整理好行李架防止压断或行李坠落砸伤旅客;取送开水或倒开水时,应有相应安全措施,防止烫伤旅客等。
④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车顶作业。
⑤列车乘务组人员会使用紧急制动阀或手制动机,会使用各种类型的灭火机。
⑥严格执行《铁路旅客列车客运作业标准》
2.列车行包运输作业
行包运输工作中列车行李员的工作十分重要。列车行李员必须与车站密切协作做到巧装满载,同时应掌握乘务区段的线路情况、停站时分及行包中转站的范围,接续车次和各停车站的装卸规律,以防止事故,保证列车安全、正点。
(1)始发站作业
列车行李员主动到始发站行李房了解情况,掌握行包装车数量、性质及主要到站,并收集附近站预报,做到心中有数,按行包运输方案及行包装卸交接证核对票据,确定堆放位置。始发站至终点站的行包应集中装在行李车两端,到各中间站的行包按站顺远装里,近装外,并做到大不压小,重不压轻、大件打底、小件放高、堆码整齐、装载平衡、货签朝外,易碎、易污、放射性物品分别隔离,鲜活物品注意通风,列车行李员要认真监装,发现危险品、国家禁止或限制运输的物品及包装不符合标准的货件、款、密件应拒绝装车。发现行包破损或有异状时应在交接证上注明现状。作业时执行“三检、三对”,检查货票、标签、包装,对件数、品名、到站。装卸完毕要清理票据、件数、经确认无误后办理签收手续。
(2)途中作业
列车从始发站开出后,应按行李、包裹票分别到站登记行李、包裹装卸交接证。款、密件及挂号信件登入公文交接证,并将行包件数、重量填入“行包运输密度表”。到站前做到“三看”,并及时将车内待卸的行包确认一次,集中到车门附近准备卸车,并将不卸车的行包隔离妥当,防止误卸,到站应先卸后装。
(3)终到作业
列车到达终点站前,行李员应将票据、公文、信件整理清楚,票货核对无误,准备与终点站交接、卸车,并将往返乘务的行包装卸交接证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统计行包件数,将完成任务情况、有关记录、电报事项向列车长汇报。最后搞好行李车的终到卫生,整理各项备品与接收班组交接。
3.列车服务工作
(1)车厢服务,始发站剪票前乘务员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坚守车门扶老携幼,迎接旅客看票上车。开车后,乘务员按作业过程进行工作,服务中态度主动、热情、语言文明,表达得体、准确,行动稳重、大方、作风谦虚敬慎,方法机动灵活,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及时通报站名,组织旅客安全乘降。
(2)列车广播工作。列车广播的主要任务是介绍铁路安全、旅行常识及沿线的名胜古迹;正确及时的作好站名及中转换乘通告。按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活跃旅客的旅行生活适当播放一些文娱节目和录像;为保证旅客身体健康作好列车卫生宣传工作。
列车广播员应根据旅客心里及客流特点对乘务中各区段、个区间的播音内容做出详细安排,经列车长审查批准,按计划执行。
(3)列车饮食供应工作。铁路旅客饮食供应业务,是铁路设置的国营零售商业。其基本任务是保证广大旅客在旅行中的饮食需要,保证饮食卫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旅客旅行及国际友人友好往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