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保教目标
健康领域
(一)身心状况
总目标:情绪安定愉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
3、能在较热的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4、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
(二)动作发展
总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力量和耐力,动作协调、灵活。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2、能够用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快跑20米左右,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基本熟练的使用筷子吃饭。
4、会使用剪刀并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5、在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中,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6、在跨、跑、跳中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生活习惯及生活能力
总目标: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
2、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和物品。
3、认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够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4、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5、在遇到紧急危险时,知道简单的求救方式。
1
月目标
二月份:
1、知道过度运动会引起身体不适,出汗后不要马上洗凉水澡。
2、在进行运球比赛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在进餐中,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4、愿意探索皮球的多种玩法,发展走、跑、跳、投掷、攀登、平衡等能力,尝试与同伴合作。
三月份:
1、会熟练使用筷子吃饭。
2、知道挑食、偏食带来的危害。
3、在玩轮胎中,愿意探索多种玩法,发展走、跑、跳、投掷、攀登、平衡能力,尝试与同伴合作。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自己的书包。
5、掌握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四月份:
1、知道感冒时应该怎么做,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在体育游戏中练习走、跑、跳、钻、投掷、攀登、空吊等动作,提高四肢的协调性、灵活性。
3、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4、愿意尝试跳绳,探索跳绳的方法。
5、在手工活动中,能沿轮廓线剪出简单的图形。
五月份:
1、能从容自信地参加集体活动,克服害羞、树立自信、融入集体。
2、在玩沙包中,愿意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发展走、跑、跳、投掷、攀登、平衡能力,尝试与同伴合作。
3、知道人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爱护自己的身体。
4、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如外出时紧随大人,不在马路、河边玩耍)。
5、知道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年人求救,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2
六月份:
1、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2、在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中,能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平衡机能的发展。
3、在静走中,掌握平衡能力及专注力,感受宁静之美。
4、通过模仿企鹅的动作来练习一些动作,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5、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语言领域
(一)倾听与表达
总目标:认真倾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与别人交流语言文明。
1、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能基本完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3、能够大胆、比较连贯的讲述一件事情。
4、在生活和游戏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5、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总目标:喜欢看图书,对文字符号感兴趣,并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1、能独立翻阅图书,看懂每幅图的大意,知道每幅图之间的联系。
2、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3、会正确看书,学习整理图书的方法。
4、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
5、在成人提醒下,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月目标
二月份
1、感悟故事幽默诙谐的意境,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够流畅的阅读儿歌、大体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理解常见的反义词和量词的意义,并学习运用
3
4、能够用普通话清楚准确的进行讨论交流。
三月份:
1、理解故事,并能比较连贯的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欣赏画面、理解短文的过程中,能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学习联系事物的特征进行猜谜,并能猜出谜底。
4、熟悉儿歌内容,了解春天的美,珍惜春天的光阴。
四月份:
1、能结合情境感受不同的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学习反应假设、转折关系的句子和重复句,并学习运用。
3、能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象、连贯的讲述故事。
4、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月份:
1、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
2、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诗人屈原。
3、根据儿歌理解成语。
4、学习顶针儿歌的念唱,感受传统儿童文学的乐趣。
六月份:
1、体会图画中人物与动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2、尝试用“这是,其实呢”的语言结构介绍自己的家人,体验仿编活动的乐趣。
3、感受夏天,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联想。
4、学习绕口令,发准近似易混淆的音。
社会领域
(一)人际交往
总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一定的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并初步学会关心尊重他人。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喜欢和长辈交谈,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2、会使用简单的交往技巧进入同伴的游戏。
4
3、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
3、在与别人相处中,对大家喜欢的东西学会轮流、分享。
4、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学会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来解决。
5、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表达。
(二)社会适应
总目标: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对幼儿园各班级有归属感。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感受各种活动或游戏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3、学做值日生,认真完成一些工作。
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
5、愿意参与三八、六一的庆祝活动;知道清明节、端午节所蕴含的意义。
6、关心爱护动植物,有照顾它们的意识。
7、学习去别人家做客及在公共场合的文明举止,较恰当地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8、懂得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如:节约用水、爱惜粮食等),并能在生活中形成自觉。
月目标
二月份:
1、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能做好多事情了。
2、树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是独特的,敢于表现自己。
3、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
三月份:
1、知道活动前要有计划,做事前要有准备。
5
2、文明出游,遵守社会规范,做一个文明的孩子。
3、预知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寻找解决的方法。
4、参与三八节的庆祝活动,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四月份:
1、了解中国的风景名胜。
2、了解山西的一些特色活动。
3、认识动物,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4、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及扫墓的意义。
五月份:
1、养成爱护物品、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3、了解节约常识、学习判断,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4、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六月份:
1、树立幼儿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意识。
2、知道地球给人类提供很多资源,爱惜地球。
3、学习简单的垃圾分类常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4、利用废旧物品玩游戏、做装饰,合理利用资源。
5、参与六一节的庆祝活动,在游戏中感受节日的热闹和快乐。
科学领域
(一)科学探究
总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并在探究中感知、发现、观察、比较、猜测、记录。
1、喜欢接触新事物,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6
2、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3、了解信息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能与同伴交流分享。
4、能感知和发现天气的不同变化、不同季节的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并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6、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和用途。
7、能感知和发现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二)数学认知
总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 兴趣。
2、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起来是5。
3、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
4、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并能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进行分类。
5、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问题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6、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月目标
二月份:
1、能够认识云,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了解云与雨的关系
2、认识晴天、雨天、刮风天,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以及不同天气之间的关系,并能将 天气符号与之相应的天气联系起来。
3、感受下雪的天气,知道冬天哪些动物会冬眠。
4、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三月份:
1、知道沙与土的不同,了解它们的特性。
2、了解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并知道花朵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
3、正确用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体验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7
4、能够感知9以内的数量,学会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让两组物体数量一样多。 四月份:
1、知道纸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再生纸,萌发幼儿节约用纸的意识。
2、感知各种各样的纸,了解纸的用途。
3、初步了解水的毛细现象,知道不同材质的纸吸水特性不同。
4、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5、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体验相邻两数的关系。
五月份:
1、发现弹力现象,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2、了解动物的特征,知道不同的动物嘴巴与其功能的不同。
3、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多个图形拼成一个图形。
4、运用身体感知物体的轻重,积累关于轻重的经验。
六月份:
1、了解动物在大自然中发挥的作用,知道动物可以保护坏境;初步认识地球上存在的 环境问题,懂得保护坏境。
2、了解动物具有的特殊功能及其强大的适应能力。
3、感知上、中、下的位置关系,具有上、中、下的方位感。
4、能正确感知物体之间的远近,
5、感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艺术领域
(一)感受与欣赏
总目标:喜欢美的事物并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
3、能够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文艺演出或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4、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
(二)表现与创造
总目标: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具有基本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1、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
8
2、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3、能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4、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
5、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乐意简单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月目标
二月份:
1、能用自然的、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的唱歌。
2、能大胆想象,利用剪贴进行创作。
三月份:
1、学习使用剪、折、涂色的方法制作拼贴画,并尝试搭配颜色。
2、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理解乐曲ABA结构。
3、观察发现事物在凹镜、凸镜中影像的变化,进行曲线的创作。
4、能跟随音乐旋律、进行创编动作。
四月份:
1、理解歌曲,尝试用声音、表情等方式表现歌曲内容。
2、学习用粗毛线、刮画进行自由创作,体会创作的乐趣。
3、能准确地在休止、间奏处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能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角色表演。
4、通过看看、猜猜和印印,尝试用蔬菜、水果截面进行创作。
五月份:
1、观察人物的动态,大胆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2、感知音乐的欢乐情绪,尝试创编甩绸带的动作。
3、利用剪贴的方式进行布艺创作。
4、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准休止拍。
六月份:
1、能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2、感知乐曲的欢快情绪,能够看图谱拍节拍。
3、学习用捻、卷、粘贴的方法创作,并能合理搭配色彩。
4、学习演奏打击乐器。
9
第二篇:芮城县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保教目标
芮城县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保教目标
健康领域
(一)身心状况
总目标: 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知道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不乱发脾气。
3、愿意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
4、愿意在较热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适应季节变化。
5、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二)动作发展
总目标: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平衡能力强,并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1、有正确或持久的钻、爬、跳、投掷、平衡、连续拍球等能力。
2、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3、能熟练使用筷子。
4、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起床;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
2、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不挑食、细嚼慢咽、主动饮用白开水的好习惯。
3、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4、会自己系鞋带。
5、学会做值日生工作。(如:整理玩具、图书、分发餐具等)
6、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并能自觉遵守。(如: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不在马路上乱跑等)
月目标
二月份:
1、保持愉快的情绪参加活动。
2、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3、愉快进餐,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4、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脚、洗袜子等。
5、能连续拍皮球.
三月份:
1、了解保护骨骼的重要性及钙元素对骨骼的作用。
2、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喜欢吃水果、蔬菜。
3、学会爱护五官,注意眼、耳卫生 。
4、能连续跳绳。
5、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6、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四月份:
1、知道身体不适时,应主动向成人诉说。
2、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并自觉遵守。
3、会自己系鞋带。
4、学习球的多种玩法。
5、通过体育游戏,掌握运动折返跑的要领。
6、会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攀爬网等。 五月份:
1、能随天气的冷热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4、能熟练使用筷子。
5、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6、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六月份:
1、知道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想办法解决。
2、学会替他人着想,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知道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4、学习滚铁环的方法。
5、能快跑25米左右。
6、能立定跳远80厘米以上。
语言领域
(一)倾听与表达
总目标:认真倾听,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在集体活动中能注意倾听老师和他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景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4、能用普通话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语言比较生动。
5、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并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6、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愿意与人讨论问题,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话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总目标:会看图书,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会用绘画和符号表达表现。
1、专注地阅读图书,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
2、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3、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4、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5、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6、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7、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
月目标
二月份:
1、用普通话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新年趣事。
2、鼓励幼儿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心情.
3、能用丰富、恰当的词汇,描绘春天的景象。
三月份:
1、会欣赏散文,能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体会儿歌语言的节奏和趣味性。
3、能专注的阅读图书,说出所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4、学习象声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表达方式,较生动讲述。
四月份:
1、能用丰富、恰当的词汇,讲述春天的景象。
2、能有序、连贯的讲述一件事情,提高读图、倾听的能力。
3、了解儿歌式成语故事,体会儿歌押韵的节奏及其叙事性。
4、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诵读古诗。
五月份:
1、能根据图书画面的线索,进行想象和创编故事。
2、学说问答式儿歌,体会一问一答的趣味性和语言的节奏感。
3、知道通过民间传说故事,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
4、能自主进行阅读,并与他人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六月份:
1、能根据画面内容,猜想故事情节,进行完整讲述。
2、会用剧场演出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
3、设计毕业纪念册,用图画式符号的方式相互进行留念。
4、谈论即将离园的话题,试着向老师及朋友说告别的话。
社会领域
(一)人际交往
总目标:会有礼貌的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帮助家长做一些简单的
家务,学会尊敬老人)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主动承担任务,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热爱劳动,愿意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和值日生工作。
4、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如:和同伴一起过生日)
5、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如:了解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风俗)
6、知道遇事多为别人着想,能根据别人的需要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二)社会适应
总目标:喜欢并能适应群体生活,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2、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3、自己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4、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5、知道国家的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6、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月目标
二月份:
1、知道主动结交新朋友,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
2、学会关爱他人,知道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3、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感到高兴。
三月份:
1、了解三八、植树节的由来,热爱劳动并尊重他人劳动。
2、树立集体责任感,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3、学会用协商的办法解决与同伴之间发生的冲突。
4、自己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四月份:
1、知道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2、知道爱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3、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文房四宝,树立民族自豪感。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世界著名建筑,感受建筑的造型美。
五月份:
1、知道国家的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感受中华戏曲文化的精粹,了解不同脸谱的意义。
3、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六月份:
1、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体会成长的喜悦。
2、认识小学,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3、感受毕业时的欢乐气氛和惜别之情。
科学领域
(一)科学探究
总目标:喜欢大自然,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并在发现中感到兴奋与满足。
2、能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通过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验证探究结果。(如:轮胎、皮球、竹筒与滚动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关注并初步了解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及科技产品的密切关系,树立热爱、尊重生命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6、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月目标
二月份:
1、了解有关种植的知识,学做观察记录。
2、正确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
3、知道污染的环境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危害。
三月份:
1、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及生长过程。
2、了解风产生的原因,会制作小风车,利用风玩游戏。
3、了解动、植物与人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建立起生态的初步概念。如:动植物季节变化与人的生活关系,常见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4、了解常见物质、材料的特征和物体的结构特点,推测和证实他们的用途。 四月份:
1、了解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习性与生活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意义。如:兔子的耳朵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植物种子的形状有助于其传播等。
2、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能主动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如:雨、水等自然现象;水的浮力及沉浮现象;影响物体自由下落速度的因素;物体的滑动快慢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凹凸透镜的特征等物理现象。
3、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4、观察家里的小工具,知道他们的用途,体会人类的智慧。
五月份:
1、了解笔、书、通信等的发展史。
2、了解一些常见科技产品的用途和弊端。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3、体会道路和桥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4、知道电的用途及现代化通讯带给人们的方便和快捷,知道金属能导电。
5、知道天气预报与人们的关系,会看温度计,学习观察、测量的简单技能。 六月份:
1、形成昆虫的概念,正确区分益虫和害虫。
2、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3、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大米变成米饭的全过程。
4、了解青蛙的变态过程,认真观察,记录。
5、知道3种以上科学利用自然现象的知识,如:挖水库蓄水,堤坝防涝,预测地震,放弹催雨,放弹驱散乌云等。
(二)数学认知
总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4、借助实际情况和操作,理解数的分合及加和减的实际意义。
5、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6、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体会数代表不同的意义。
7、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8、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9、能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月目标
二月份:
1、学习6、7的组成,知道6的五种分法。
2、能用常用的几何形体有创意的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3、学会按群计数,如:5个5个10个10个地数。
三月份:
1、学习8、9、10的组成,知道8的七种分法。
2、尝试将两组物体按量的差异之一增加(或减少)的规律交替排序。
3、书写6-10,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4、学习6-10的加减法。
5、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四月份:
1、探索总结10的组成,能运用规律及时记录结果。
2、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3、学习对平面图形进行统计,体验数形关系。
4、感知两组物体几何交集中元素的特征,会给每组集合做出相应的标记。 五月份:
1、认识时钟的整点、半点。
2、建立数、量守恒及数的可逆性感念。
3、学习数量推理,体验数量的传递感念。
4、初步学习用调查的方法统计一些现象,并学会记录。
5、按物品的不同种类分类,学习统计。
六月份:
1、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人民币。
3、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七天。
4、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学习制定行动计划。
5、学习二等分、四等分。
艺术领域
(一)感受与欣赏
总目标: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乐于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并能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
2、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3、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产生相应的联想。
4、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二)表现与创造
总目标: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1、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情绪和情景。
2、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3、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4、能自编自演简单的故事,并能为表演选择合适的道具。
月目标
二月份:
1、初步学习几种不同的歌唱表演形式。
2、学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折出或撕出图形。
3、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
4、学习色彩的调配,表现画面的冷暖色。
三月份:
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不同的动作。
2、会欣赏乐曲,能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
3、根据情节,能画出人物、动物的不同姿态。
4、能熟练地运用剪、折、贴、捏等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四月份:
1、会创编歌词并进行大胆表演。
2、会用节奏乐器准确演奏三拍子的乐曲。
3、能用两张以上的纸折叠组合物。
4、尝试多种形式的绘画技能,掌握方法,并愿意大胆创作(如拓印画、吹画等)。 五月份:
1、能根据音乐内容,创造性地表演出角色的特点。
2、能专注地倾听音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3、会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蛋壳、树叶等)。
4、会看图谱折叠物体。
六月份:
1、能用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在集体舞中大胆地运用表情、动作、姿态进行表演。
3、能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进行大胆表演。
4、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