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最新)

时间:2024.3.3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社会工作(专业代码:650101)

【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学制】

三年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心理健康,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区(县)、街道(乡镇)的民政、团委、妇联、残联、工会、教育、人口计生、司法、信访等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救助机构、学校、社区、企业以及NGO组织的社会工作管理岗位和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具有“爱心助人、公义务实、助人自助”专业理念和诚信敬业精神,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2.1 职业面向

2.2 职业能力要求

3. 课程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开设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课程。

3.1公共课(基本素质课程)

本类课程为高职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

3.2专业课(职业能力课程)

本类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3.2.1专业必修课

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具体细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3.2.1.1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

3.2.1.2 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

针对对应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系列专业实践途径,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课程。

3.2.2专业选修课

职业拓展能力课程,是职业专门与综合能力课程的拓展和深化。

本专业课程结构表

4. 毕业条件与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条件:

5.2 核心课程说明

5.2.1个案工作

课程代码:********;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能理解、掌握个案工作各阶段的相关原理并正确运用。

核心知识目标:

    (1)接案与建立关系阶段;(2)资料的收集与判断阶段;(3)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阶段;(4)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5)结案与评估阶段。

课程内容:

(1)接案的工作内容;接案的技巧;接案的目标;专业关系。(2)掌握收集资料的重点和技巧;案主问题评估的技巧。(3)工作目标确定技巧;工作计划撰写技巧;介入方法选择技巧。(4)个案介入技巧;直接工作技巧;间接工作技巧。(5)掌握结案与评估技巧;结案时案主情绪处理技巧。

5.2.2小组工作

课程代码:********;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小组的结构、过程和发展,并在熟练掌握各个不同实施阶段的原则和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组织小组社会工作的实施。

核心知识目标:

(1)小组工作的阶段模式;(2)小组计划书的撰写;(3)小组的沟通与互动;(4)小组的决策与问题解决;(5)小组评估。

课程内容:

(1)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发展阶段;(2)掌握小组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及内容;(3)掌握引导小组沟通的技巧;(4)掌握小组决策与问题解决在小组发展中的作用;(5)掌握小组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5.2.3社区工作

课程代码:********;3学分;54学时。

核心能力目标:

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正确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以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核心知识目标:

(1)社区分析技巧;(2)社区组织工作方法与技巧;(3)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和问题介入等技巧;(4)社区建设的技巧。

课程内容:

(1)掌握社区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社区组织工作方法与技巧;(3)掌握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和问题介入等方法与技巧;(4)掌握社区建设的方法与技巧。

6. 实践教学设计

本专业实践教学主要以以下方式进行:

6.1理论+实践: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6.2教学做一体化: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设计,且实践部分达到50%以上的课程,在专业实训室或机房进行。

6.3 际项目:

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6.4 实习

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其他各类实习等。

本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安排

7. 教学进程安排

7.1 课程学时学分安排表

7.2 分类学时学分统计表

7.3 各学期教学环节总体安排表

8. 其他说明

8.1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本专业尝试与社会工作机构建立深度合作,以“服务—学习”的角度,促进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形成。故要求在每学期的周二、三、四下午不排课,利于学生参加义工服务。

8.2 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四级实践教学制度

社会工作专业将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见习——假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四级实践教学制度,促进专业理念不断强化,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念,促进专业服务技能的掌握,使专业专业知识向职业化能力转化,达到和超过国际社会工作者通用的800小时专业实践标准。

执笔人:                审核人:               修订时间: 20##年4月12日


第二篇: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关于制定(修订)201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优化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我院办学特色,就201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出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精神为基础,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重点,使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时代特点。

二、基本原则

(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认真做好人才需求调研,立足龙江,主动适应畜牧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二)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好思想与行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充分体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践技能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培养规格的实现,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重点加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强化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要与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将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规定本专业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级别,部分课程实践教学可与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实现双证融通。

1

(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要根据人才业务规格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课程体系,要逐步推进项目型课程建设。要求各专业全面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切实围绕职业技能培养设置课程,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要求各专业选择1-3门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型课程改造,不能全部项目化的,至少要对其中的实践教学部分进行项目化改造,提高课程内涵建设水平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从实际出发,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专业特色培育

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应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各专业可依据“平台+方向+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前对接等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专业特色。有条件的专业可以贯彻因材施教与分流培养思想,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和专业方向课,为学生提供多项选择。

三、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1、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第二,人才培养的类型或职业定向;第三,应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概括性描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总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目标定位要准确,毕业生质量标准要具体,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作具体的描述,体现对高技能人才的特定需求,突出培养具备较强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

2、就业岗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群需求,设计本专业的就业岗位。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应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原则上,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要以应用为目的,同时要兼顾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后续发展需要。

2、能力结构

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 2

二是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3、素质结构

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三)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指满足培养学生职业与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课程,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另一个专业的标志性课程。一般为6-10门左右。

2、核心课程

是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一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相一致,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覆盖职业资格标准的所有知识点、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每专业为3-5门左右。

(四)课程设置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分职业素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拓展四类。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素质课、思想政治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实用英语等课程和某些专业学习必须的基础课程(化学、高等数学);职业知识课程是该专业职业知识能力形成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是为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的集中阶段性实习实训类课程(不包括职业知识课程中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职业拓展课程是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及兴趣爱好,体现复合型人才特色要求及个性化服务的课程。

按课程按性质与功能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按选读方式与要求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1、必修课

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职业群所共同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基础。必修课的设置,要求体现规范和一个“精”字,这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周课时得到合理统一的保证。

2、选修课

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生兴趣爱好而设置的在全院范围内自主选择的课程,包括公共艺术课程和美育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设置2个学期,学生应选修一定科目的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专业特长设置的专业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设置3个学期,学生可根据自身文化素质和将来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加以选择。各系部每学期提供不低 3

于3门专业选修课。

(五)教学安排 1、时间安排

(1)学生在校时间共150周,其中在校教学活动时间为81周,寒暑假期及法定假日为37周;顶岗实习为23周,毕业教育及论文答辩为3周;社会实践6周。第1~5学期为26周,第6学期为20周。

(2)每学期实践技能考核和机动20学时,期末考试10学时,寒暑假6周(最后一学期无暑假),法定假日1周;第1学期入学教育0.5周,军训2.5周,第5、6学期安排顶岗实习23周。

表一:三年制教学时间分配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2、学时及学时分配

(1)严格控制各类课程的学时量。要严格控制教学总学时和课内总学时,原则上不允许超出规定学时及改变比例关系。

(2)教学活动总学时控制在2600~2800学时。课内总学时控制在1600~1800学时。课程授课到第5学期结束,进入顶岗实习,由学院统筹安排。

(3)调整实践教学学时比重。教学活动总学时中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思想素质养成、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的学时不少于1300学时,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文类专业不低于40%。

(4)为推行项目(任务)教学模式,要严格控制周学时。各专业平均学期周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6学时。

(5)入学教育、军事理论与训练、毕业教育每周按20学时计算,学时总数为60学时,校内实习、实训按周30学时计算,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按周24学时计算。

3、比例关系

4

课程的课时数比例,原则上各专业公共课课时占课内总学时不超过30%,专业课课时数占课内总学时时数的55%~60%;选修课时数占课内总学时数的10%~15%。

选修课中,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开设比例约为40%和60%。

(六)公共课设置与教学安排

1、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安排在第1~2学期进行,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第一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2、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

(1)职业生涯规划课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1学时。

(2)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在第五学期开设,每周1学时。

3、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课安排第一学期进行,周时数为2学时。

4、思想素质养成课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开设专项思想素质养成课,该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每学期安排10学时,不列入周学时。

4、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安排在1~3学期授课,每周2学时,校内实训周体育课正常进行。

5、公共外语课

公共外语课(不包括外语类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安排在第1~2学期开设,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同时开设外语等级考试课(公选)和专业外语(专选)等外语类选修课。

6、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安排在第1~2学期开设,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同时开设专业软件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计算机类选修课。

7、应用语文课

应用语文课(对中文有特殊要求的不开设)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文写作能力。安排在第3~4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

8、安全教育课

包括安全逃生、灾害事故的预防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知识;常见传染病预防及艾滋病等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总学时控制在20学时以内,其中安 5

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各10学时。安全教育课不列入周学时。

9、按需要开设课程

化学课、高等数学等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并纳入专业课系列。

(七)全院性公共实践环节

全院性公共实践环节包括军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思想素质养成等。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招生对象与学制;(2)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4)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5)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6)课程考核与技能考核;(7)教学进程;(8)专业能力结构及支撑课程;

(9)教学活动及全学程周数分配表;(10)毕业标准;(11)制定的依据和说明。

五、有关说明

(一)设置实验实习课时应考虑学院的实际,特别是设置实习周数时,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增强实践环节的紧凑性和实效性。不需要进行集中训练的项目由课堂实习完成,取消脱离生产实际的实训项目。每学期每个专业设置的集中实习控制在2周以内为宜。

(二)同门课程名称应尽可能统一;动物医学系、食品工程系各专业的解剖生理课在第一学期开设,微生物在第二学期开设;动物科学系各专业的解剖生理课在第二学期开设,微生物在第一学期开设;制药工程系各专业的解剖生理课、微生物课在第一学期开设。其他系各专业相同或相近课程的开设以此原则进行设计。

(三)教学进程表中课程的排列顺序,应按开课的学期顺序排列。因各学期教学周数存在差异,在课程设置和周学时的分配时应尽量兼顾。每学期考试课程门数为3-4门。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各系部负责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制定或修订,经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主管院长审批签字后执行。

附件:1、2010级我院拟招生专业设置一览表

2、201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基本样式

教务处

二○一○年四月七日

6

附件1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7

附件2

201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格式)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1、参加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达到所在省的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2、参加黑龙江省组织的20xx年高职高专学院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统一考试并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仅限中职升高职的专业)。

(二)学制 全日制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吃苦耐劳品质、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 )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 )基本技能,在( )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

(二)就业岗位群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二)能力结构

(三)素质结构

四、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

8

(一)课程结构、课时分配 单位:课时、门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二)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1、公共课 2、专业课 3、选修课

4、实践技能训练课

(三)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及内容 1、专业主干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五、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教学体系 (二)培养模式

(三)工学结合方式和实训基地状况说明

主要包含工学结合模式及教学安排、校内外基地情况等内容。 (四)实践教学 六、课程考核与技能考核 (一)课程考核 (二)技能考核

9

技能考试项目及要求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七、教学进程

(一)课程教学进程(见附表一) (二)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见附表二) (三)公共选修课进程表(见附表三) (四)专业学时分配比例表(见附表四) 八、专业能力结构及支撑课程(见附表五) 九、教学活动及全学程周数分配表(见附表六) 十、毕业标准

十一、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和说明 (一)制定依据 (二)简单说明

10

表一 ××专业(三年制)课程教学进程表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注:“○”为期末考试课程,其余为考查课程。“ * ”为主干课程;“ ● ”为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11

表二 ××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三年制)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12

表三 公共选修课(三年制)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说明:公共选修课拟增加公共艺术课程和美育教育课程,具体课程名称待确定后再另行发布。

13

表四 ××××专业学时分配比例表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14

附表五 专业能力结构及支撑课程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15

附表六 ××专业(三年制)教学活动及全学程周数分配

关于制定修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

单位:周

16

更多相关推荐:
石油天然气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总结—企业工作总结

石油天然气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总结—企业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公司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公司做为一家以天然气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姚安县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工作总结姚安县中医医院现有在职职工8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9人,财务、后勤人员1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41人,大专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9人…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新站镇人民医院人才培养工作总结新站镇人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5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人,财务、后勤人员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27人,大专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24人,…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长春人才培养工作总结及计划国家发展的离不开各个企业的支撑,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优异的发展战略,更需要合适企业的人才、创新性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要素,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会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人才的培…

20xx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总结汇报

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幸福xx建设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全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

04级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04级人才培养工作总结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以用这一目标是否实现来检验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并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教训。一、教育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工作包括教育和学习两个方面…

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为我院2164名20xx届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各位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三年来,20xx届同学在省教育厅和学院的正…

团县委20xx年人才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

团县委20xx年人才工作总结团县委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抓住青年人才培养凝聚举荐配置四个关键环节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青年人才队伍现将团县委20xx年人才工作总结如下一县...

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以及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以及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ltgt我院的财务管理专业开展了一项宜宾市中小型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主要收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一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11月1撰写说明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在专业建设中占据全局和统领的地位其研究内容应从专业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

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自动化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汇报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王栋前言20xx年1月15日国务院刊发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提出要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到国家...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总结一引言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xx年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在建系之初的十几年时间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师范类的专业初期的培养目标是为...

人才培养工作总结(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