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继教个人培训学习计划

时间:2024.3.31

20xx年小继教个人培训学习计划

今年是“十一五”小继教学习的最后一年,在本年的学习中,以巩固和拓展前几年所学知识为主,并把所学知识、方法、理念等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始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计划目标:

1、通过自我学习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案规范,符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

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2、认真学习北京大学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与辅导老师认真交流,请教自己不知的和一知半解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认真阅读每一个模块的阅读材料,并完成好相应的阅读检测题。

(2)认真完成探讨话题、大量阅读学员发帖并做好回复。

(3)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力求合格率达到85%以上。

(4)认真阅读最后一个模块的各项标题,并完成“模拟考试题目”。

三、措施及方法:

1、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县、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3、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以上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只是目前我的初步设计,未尽之处将在学校具体工作安排下,自主学习、集体集中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弥补。

西山小学 孟天坤

20xx年1月13日

圆周长教学案例

西山小学 孟天坤

1、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了解圆周率的数学史话,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铁圈、绳子、直尺。教学过程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4、问题从情境中引入:小白兔和小灰兔进行赛跑比赛,(如图)小白兔绕着长方形地跑,小灰兔绕着圆形跑。(脑逐步显示)小白兔跑的路程是什么?小灰兔呢?(课件显示:圆的周长) 同桌互相指一指学具中圆片的周长,说说圆的周长与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有什么不同?(围成圆周长的线是曲线。课件显示:曲线)谁能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你认为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引导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5、化曲为直,测量周长。 ⑴(出示铁环)直尺是直的,而圆是由曲线组成的,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讨论:把铁环拉直后测量——“剪开拉直”。(课件演示) ⑵出示易拉罐(指底面),这是一个什么圆形?你能将它“剪开拉直”测量出它的周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将它化曲为直,测量出周长呢?讨论:方法1:可以用带子绕圆一周,

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周长;方法2: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出周长。(课件演示“先绕后量”和“滚动测量”的过程) ⑶教师拿一根绳子拴着一个物体,将它旋转几周,指出物体旋转的轨迹是一个圆,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不能)教师再指出黑板上所画的圆,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不能) 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说说看,你们对我有什么了解? (学生自由说)

师介绍自己。

二、新课讲解

1、 构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

师:同学们,谁告诉我,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 师:谢谢你!今天是孟老师第一给大家上课,所以孟老师想给每位同学准备一些小礼物,谁帮孟老师算一算,如果我要正好平均每人分一份礼物,我应该准备多少份?

(学生说。)

师:同意吗?也就是说如果我现在准备了( )份礼物,平均分给每个同学,是正好分完,对吗?

(板书: ( )正好平均分完,没有剩余)

师:可是,孟老师来的时候不知道我们班有( )人,我准备了50份礼品,现在如果平均每人分一个,会怎么样? (会有多余)

师:同意吗?

(板书:50个 平均分后,有剩余)

师:同学们,孟老师刚刚匆匆忙忙来上课,少拿了一些礼品,现在只有26个小礼品,你们说还能平均分给每个同学一个吗?

(不能了)

(26个 不能平均分了)

师:所以,同学们,孟老师看谁课堂上表现最好,就把礼品奖给他。好吗?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分东西这样的情况,谁来说说看,在分东西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同学罗列)

师:好的,同学们,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类似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2、 例1讲解

(1)出示例题

搬15盆花布置会场,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一起读)

师:请同学们拿出15个小圆片,自己来摆一摆,然后请你用算式来进行解答。

(学生操作,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

⊙⊙⊙⊙⊙ (平均分)

⊙⊙⊙⊙⊙

15÷5=3(组)

师: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摆法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他的摆法,这位同学在摆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每组摆的都是5个,(每组摆的都一样)

师:是这样吗?请你们自己检查下。

师:好的,同学们我们把像这样每组分的份数相同的分法,称为——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师:谁告诉老师,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

师:好的。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算式,正确吗? 师:孟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个3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因为5×3=15)

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也就是我们在做这题时,脑子里首先思考: 5×( )=15是吗?

(板书:5×( )=15)

师:好的。我们在做除法算式时,是用思考乘法的方式来进行计算的。下面,孟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24÷6=( ) 想:6×( )=24

49÷7=( ) 想:7×( )=49

63÷9=( ) 想:9×( )=63

师:我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我们现在会计算除法了,那这个除法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名称,你们知道吗?

15——被除数 5是除数 3是商 (板书)

师:同意吗?好的。我们把这样横着写的算式称为横式。下面,孟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愿意学吗?

(书写: 5 15

师:同学们,你能对照上面的横式,分别说说,我写的这些数字分别表示除法算式中的哪一部分吗?

(15——被除数 5是除数 除号 等号)

师:请大家猜一猜?我现在要写什么了?(3) 3就是什么?——(商)

师:你觉得商3应该写在哪里呢?

(应该写在5的上面)

师:同意吗?我能把它写在1的上面吗?

(学生说理由)

总结:①15÷5=3 而不是1÷5=3

②得数3是一个个位数,它应该写在个位上,所以应该和5对齐。

师:好的。为什么商是3呢?

——因为5×3=15

师:我把它写出来。 板书:15

师:这个15就是3与5的乘积。

师:同学们,看看这属于我们分东西时的哪一种分法? (正好平均分,没有剩余)

师:我现在也要把它表示出来。没有剩余就是剩余“0” 15-15=0 师:说说看,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师:很好!同学们,像这样一种竖着写的一种算式,我们称之为竖式。

师:请你观察下,竖式和横式相比,它有什么特点?

(横式中想的过程不能表示出来,要在脑子里想5×( )=15;而竖式能够直接表示出来。

师:像这样这样用竖式来进行除法计算,你会吗?

练习: 21÷7 32÷8(核对,汇报)

3、 例2讲解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15盆花来布置会场,老师觉得太少了,现在又搬了8盆花来,现在有几盆了?还是每组摆5盆,你能摆几组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所有的23个小圆片,请你自己动手来摆一摆. (学生操作)

师:有同学碰到问题了,我们先请他说说他碰到了什么问题好吗?

——摆4组多,摆5组少(摆了4组多了3盆花)

师:你们有碰到和他一样的问题吗?想一想,这属于我们分东西时的哪一种情况了呢?

( ——平均分后,有剩余 )

师:那你会摆吗?请你试试看

(一个同学上台演示)

⊙⊙⊙⊙⊙

⊙⊙⊙⊙⊙

⊙⊙⊙⊙⊙

⊙⊙⊙⊙⊙

⊙⊙⊙

师:你们摆的和他一样吗?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进行表示? 23÷5

师:这个除法算式你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动手写)

师:我们一起来校对下你写的竖式好吗?

师:我们首先写:23 这是?(被除数)

然后写:5 这是?(除数)

在写: 4 这是?(商)

(这个4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的4组) 下面写:20 这是?(4与5的乘积) 最后写:3 怎么来?(23-20)

师:这里的3表示什么?平均分后还多的3盆花。

师:对吗?好的。我们把这个3就称为这个算式中的余数。 师:谁说说看,余数3表示什么意思?——多余的3盆花。 师:好的。那你能根据老师写的这个竖式把横式补充完整吗?

23÷5=4(组)??3(盆)

(强调单位:4(组),3(盆))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两道题目,我们已经研究了在分东西时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正好平均分完,相当于余数为“0”;另一种是平均分后,有剩余。我们把这样的问题称为“有余数的除法”。

(一起读课题)

师:那你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有余数的除法吗? 练习:13÷3 43÷6

3、比较异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新学了一种表示方法?是什么?

(列竖式)

师:请你仔细地观察下,黑板上的这两个不同的竖式,有什么异同点呢?

(相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不同点是:第一个算式中:余数是0(除数与商的积等于被除数;第二个算式中,余数是3,除数乘商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师:好的,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其实,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还有许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研究,我们下节课继续来讨论,好吗?

师:下课。

教学反思:

1、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本节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在新课教学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呈现了一幅校园里的活动场景图,创设联欢会上同学们布置会场的情境,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注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规律,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正好平均分,出现剩余的情况是很多的,并明白平均分时,剩下的不够再分的数就是余数,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余数”这个概念,又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对比,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结构特征有所了解和认识。在学习“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这一结论时,也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来检验了学生归纳出的结论的正确性,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积累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写出算式,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各抒已见。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验证这一过程,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做到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在概括探索中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本节课的送信游戏、老爷爷的吃药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又如:让学生收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余数。通过练习,力求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小继教学习总结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年,我认真的备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的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具体任务落实

1、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结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先进之处,运用于教学。

2、积极参加各部门、各层次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每周坚持政治学习,认真笔记。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各项教育法规。

3、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教研能力。

4、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优质课评选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撰写教教学经验文章,教师师德文章,学年累积在学校交流

一次。

6、积极参加了主管部门的规范性培训。

通过本学年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

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

方法。由于本人自身的因素,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

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通过新课程的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

材施教”,结合本地区本班的学生实际,有效的开展语文学科的实验

教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使

自己具有高尚师德,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与水平的而加紧学习,

学习,再学习。

西山小学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模环小学 蓝珍洁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是普通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我们之前学过了一些图形之间的面积计算都有一些联系,比如三角形?哪位同学来说看看。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然后概括: a、 三角形面积是和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b、两个完全一样(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2.猜想:

(1)请你猜一猜, 这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梯形的面积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系)

这里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命名如:如XXX猜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怎样找到梯形的面积与它各部分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推导公式

一、 引导学生得出梯形面积和其他图形面积的关系

(1) 之前我们通过拼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

(2) 那么现在我们能不能也利用我们手中的这2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来拼看看,是否会拼出我们会算的图形。

(3) 学生拼组梯形活动 (约3分钟)

二、 让学生上台展示。同时老师将准备好的相应类型的梯形按照学生所说贴在黑板上。

三、 有以下几种情况(在后面标注 "能计算"和"暂不能计算")

四、在"能计算"的图形组合中,你发现

(1)2个梯形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2)这种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 2个梯形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2) 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五、 (1)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为什么要除以2 ?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第二层次,深化认识。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①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②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引导操作。

①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②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

(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

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

A、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见下左图)。

推导:

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

b、 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推导: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2÷2

=(平行四边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因为 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C、从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将梯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推导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

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所以 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以上的3种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适当展开,但只要点到为止) 第三层次,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

(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

3、全课小结。

1、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老师也有收获,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老师看到你们获得了新知,老师心里就获得了快乐。

4、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一页。

操作题;P91页的第7题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为什么要除以2 ?

S = (a + b) h ÷ 2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三角形、平形四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拼图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从而自己探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到本班学生的程度,在各个环节中以辅为主,适当放手给学生合作的机会,以优带差,初步学会梯形的面积计算。但由于由于教师过于心急,在推导计算公式时未能关注学生的求异性思维,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机会,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时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从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度秋季学期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20xx至20xx学年度小继教个人学习总结新民镇朝阳小学余明兰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学习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得以正常教学,为国家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这是一…

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杨冲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不停地收获,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行业更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为使…

(20xx—20xx)学年度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20xx—20xx)学年度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一、指导思想: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切为了学生,…

20xx年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20xx年度小继教学习计划教师:刘朝瑞今年是“十二五”小学教师继教教育学习的第一年,在本年的学习中,将以“一德三新”知识为主,并把所学知识、方法、理念等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一、指…

20xx至20xx学年度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20xx至20xx学年度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不停地收获,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行业更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成长,在…

20xx年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20xx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培训计划新桥镇新桥小学:李毅今年是“十二五”小学教师继教教育学习的第一年,在本年的学习中,将以“一德三新”知识为主,并把所学知识、方法、理念等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体现教育教…

20xx年教师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1]

20xx年新州一小教师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一、基本情况: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不停地收获,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这一行业更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

20xx年度小继教新方法学习计划

20xx年度小继教新方法学习计划教师黄存艺20xx1227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新方法学习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

庆马小学20xx年春季学期个人小继教学习计划

庆马小学20xx年春季学期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张仕勇20xx年春季学期庆马小学20xx年春季学期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在新学期里为了更好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

20xx教师继教个人培训学习计划

20xx年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培训学习计划韦华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学习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得以正常教学为国家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在新年...

20xx-20xx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

20xx20xx小继教学习计划20xx年9月平山乡后山小学陶旭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切实把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促进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

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继续教育学习计划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为了提高本人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培训计划特拟定个人五年学习计划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

小继教个人学习计划(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