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时间:2024.5.13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是继创新教育呼声之后的一个最具体、最实际的现实性改革。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无目的和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国外 “做

中学”研究比较成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负责人曾参加过学校市级课题研究并结题,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课题组主要成员都在教育第一线,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其中有四人学历达到本科学历,

2、学校对教科研工作比较重视,能提供必要的经济、物质保证。

3、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已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大量的有关学具制作和使用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的重要性,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任务、方法、过程、价值取向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4、学校创办教育科研期刊《教科研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问题讨论、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

四、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课题界定

数学操作活动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供给学生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动手操作所用的材料,其中包括操作材料时所用的工具称为数学操作活动材料。

1、验证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操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2、探索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知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

3、创造性操作活动

这是提供某一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二)、支撑性理论

1、生理学依据

让小学生使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可以利用学具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空间特征,使大脑两半球都得到激活。这样一方面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另一方面学生的感知建立在操作活动基础上,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共同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得到较为理想的发挥。因此,学具操作活动符合大脑两半球活动规律,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增强学习效果。

2、心理学依据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这种直观动作思维被称作“用手思维”。皮亚杰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样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

3、教育学依据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得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同时学具的形象性、具体性便于学生理解以此为载体的数学知识。因此尽管多媒体技术已在数学课堂中

显示出一些优势,但让学生摆弄学具这种行之有效的直观手段对于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来说,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五、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 一)研究目标

1、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2、转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时间、达成目标、研究内容 成果形式 负责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5—2013.10) 课题研究设计 刘歆雨

(1) 制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和论证报告

(2) 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11—2013.12) 汇报课 刘歆雨

(1) 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学具制作 刘歆雨

2) 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整理收集有关资料 论文 刘歆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2014.6) 论文、总结 刘歆雨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学生成果展示 刘歆雨

(四)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课题在理论指导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方案,提出基本的操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各实验班根据总的研究方案要求和本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操作,做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起始资料、过程资料、阶段资料等有目的地收集,及时分析、总结,提升至理性。

1、文献研究法: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

2、实验研究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建立实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测试,积极、妥善地收集各种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

3、行动研究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预期完成时间

1、学生数学学具的有效 汇报课 2014.5

使用的课堂展示

2、学生成果 自制学具、数学小论文 2013.11

3、实物展示 学具、教具、课件 2014.5

4、数学学具有效使用 论文、总结 2014.5 的文献资料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于获取知识过程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其核心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抓思维训练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抓思维训练的要点和关键。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的字词,并用红笔加上着重符号,以强化注意。

3、抓思维训练的实例和反例。对学生不容易弄清的那些内容,教师要先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和反例,再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正确的规律。

4、抓思维训练实例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归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使概念系统化、规律化。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传统教学仅仅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或“落实双基”,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只是使学生听得懂、能接受。因此,与之相应的教法就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把知识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或是让学生模仿例题反复练习,这样就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排斥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之外,或者即使认识到要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不知道应有机结合数学知识来进行。事实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水平、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掌握的质量,就不能进行有效地教学。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应该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和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确立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观念,提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四、课题的界定和研究依据

“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就是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创新为核心,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较强的思维能力,促使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人脑+电脑+网络)为基础,改变以现成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

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

新课程理念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能力是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数学思维能力是其核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操作中、探究中学习数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研究目标

以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数学思维特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注重情感培养,落实数学双基,开展思维训练,发展提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层次,萌发培植直觉思维,优化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六、研究内容

重点探究课堂思维训练的六种方法:

(1)表述法。就是指学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讲清思维过程,写清思维步骤,使内部思维外显化。并促进思维过程条理化、具体化、明确化。

(2)图表法。就是指导学生将思维过程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应用题的线段图、分析图,工作问题表格式分析等(此法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适用于高年级)。

(3)操作法。就是指导学生将想的过程通过学具、电教媒体等形式展示出来,以内部思维指导外部操作,将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动作。(适用于低年级与几何图形类知识的教学)

(4)渗透法。就是把思维的方法、思维策略等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立足课堂,以典型的知识内容为媒体,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思维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5)专项训练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选相关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如各种类型应用题的题组训练,根据具体题型,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等。

(6)互学法。就是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维过程以及解题时思维方法、思维策略等,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能力、知识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相当接近,所以他们的互学更能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七、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10.9—2009.11)

(1)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

(2)收集有关理论,学习国内外有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召开研讨会,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正。

(5)培训实验教师,组织教师学理论,学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10.11—2011.5)

(1)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

(3)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思维训练的教学策略。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整,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5—2011.9)

(1)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分析和反思性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2)展示研究成果。

(3)召开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八、课题研究方法的设计

1、操作演示。思维始于操作,操作促进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开展些直观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和巩固。

2、反馈举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表述概念的同时,举例加以说明,促使学生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3、推理判断。由于学生缺乏科学判断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认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被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所诱惑,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训练中,建立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4、尝试错误。所谓尝试错误,即学生从正面接触知识,建立概念后,教师从概念的反面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种错误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到这种特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错因,尝试矫正.

5、变换叙述。学生认识某一数学知识后,变换概念的叙述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同时能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达到巩固的目的。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报刊上有关文章,每位教师有一定数量的学习笔记,定期交流。用理论指导实验,保证实验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2、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确定训练要点。

要形成“教研组——备课组——实验教师”的实验网络,组织教师“讲五课”活动,即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写课。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生有目的、有程序地训练。

十、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市区教学论文评比,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2、课例:举行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

3、实验报告:实验结束时,提交《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训练研究》5000字左右解题报告。

4、教师培养:实验教师总结实验经验,向市、省级推广,推荐优秀者参加省、市组织的观摩会上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把他们的经验论文向省、市参加评选。 通过本轮实验,使每位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学数学三年级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计划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蔡有利一课题研究背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1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王家沟小学杨小民一课题研究背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彭阳二小数学组20xx年8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的提出1人的发展的需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教育中...

数学课题研究计划

数学课题情境导入研究计划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环节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生为本探索课堂练习的个性化设计模式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提...

数学课题研究计划20xx.3

科研课题个人学期研究计划姓名丁春蓉20xx年3月16日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

小学数学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的活动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区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核心扎实开展数学教研活动通过抓课题研究教师队...

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课题研究计划

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本学期研究的课题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近年来课题的研究确立了以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阶段成果与具体运用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

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和谐美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回归一课题的提出课堂教学的使命在于使学生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让生活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让数学...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策略研究 (修改后)陈蕊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策略研究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教师陈蕊所教年级小学二年级所教科目数学所在学校故市镇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89xxxxxxxx研究课题的题目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策略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盲目的多练练习题...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分析报告一选题的现实意义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

数学课题研究计划(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