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子计划及实施方案

时间:2024.5.9

富县高级中学师徒结对师傅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宋丽娜

一、 指导思想:

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张文静(徒弟)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

二.实施目标:

(一)师傅:规划好培训计划,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展示课教案,听课指导与简单评点,自我业务进修提高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师傅既可以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

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确确实实让徒弟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

1、指导徒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指导徒弟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指导学习如何有效备案。

三、实施措施:

1、在师德、教风、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

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要切实担负起对张老师的辅导工作。

2、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

3、师徒每学期每周一次的一对一具体教学指导,在备课、上课、组织考试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予悉心指导;平时经常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并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客观评价徒弟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4、努力帮助徒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5、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分别学习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师徒相互交流。师徒两人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通过研磨课等教学研究等活动,使师徒双方都有新的提高。

2013

年8月

富县高级中学教师师徒结对子实施方案

指导教师:宋丽娜 新教师:张文静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新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关键。学校为了加快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教师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制定了新教师培养制度执行办法。本人有幸接受学校委托,成为张文静老师的指导教师,为了帮助其快速成长,特制定了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子实施方案。详情如下:

第1-5周:指导备课,一周按学校安排去听一次课,对其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第6周:督促其完成并做好学习笔记的整理工作,以优秀的教师标准去衡量、促进其进一步地提高和成长。

第7-8周:指导备课,一周按学校安排去听一次课,对其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第9-11周:在日常指导和交流的同时,针对期中考试即将到来的现实情形,对期中考试的复习教学提供实际的教学参考意见。

第12周:对期中考试的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做考试分析,从而指出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第13-19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帮助其夯实教学技能,做到真正的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尤其是集体备课时,引导其讨论交流,发课堂教学新经验,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研究,完善教案,便于其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的开展。

第20-21周:做好期末考试的复习教学工作是目前的关键问题,有计划的

完成复习任务,帮助其进行学期工作总结。

第22周:完成考试日程,指导帮助其批改试卷,完成期终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工作,做好试卷讲评工作。


第二篇:师徒结对计划


师徒结对计划

师父:彭振华 徒弟:毛子雅

作为年轻老师,在各方面与学校的期待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学期我拜彭振华老师为师,对于本期的师徒活动,我作了以下计划:

一、学习计划

1.学艺先学德,学习师父优良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学习师父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运动能力。

3.学习师父如何积累案例和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多学习语文课程教学方面的优秀书籍中的教育理论、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揣摩教学技巧,深化思想。

2.每周邀请师父来听自己的一节课,每周也至少去听师父的一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课后主动找师父交流,请师父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

3.邀请师父指点备课,每学期上好2节校内汇报课。

4.经常和师父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5.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6.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也应该经常向师父请教,请师父指点,平时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父交流。

师徒结对心得体会

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

“师徒结对”是促进新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是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之前,我对这个词汇是陌生的,而对平白无故多了一项任务自然也是抵触的。转眼我在学校工作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中,我的师父彭振华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在彭老师不断鼓励,指导,帮助下,我更快地适应了教育教学工作。

彭老师为人随和有耐心,是一名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从教二十余年,把一生最灿烂的年华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也让我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定位。经过彭老师的感染和教导,使我在教学方面受益匪浅。

一、多学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彭老师是侨中初一语文组组长,学校工作、班级管理、教学任务、家庭都需要他花时间下功夫。但面对新课改,他仍在不断地学习着。作为一名课改的年轻教师,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二、多上

师徒结队一开始,彭老师就让我上一课,而且几乎没给我时间准备。虽然强调只是随堂听,我还是很紧张。我上的是《本命年的回想》,几乎是按照教参上的程序,没有加入其余内容,并且教态很不自然。课后,彭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我,告诉我课堂上内容过于疏松,重难点突出不够,指导方法不到位和内容过渡得没有衔接??虽然只是简单几点,但我明白这是我经验的缺乏以及平时上课备课不细致。而这些问题,只有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那就得多上和多反思。

三、多评

光是上课不进行评课,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也难于在别人的课上吸取长处。在上《冰心诗四首》之前,我先听取了彭老师的意见。他指出了我教案在设计上的不足,并细心提醒我如果学生回答次序发生错乱怎么办等等细节问题。这次课前评,让我更加细心的备课,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虽然这堂课因为过度紧张上得不好。课后,我又找到了彭老师,彭老师这次却让我多找其他老师评一评,听听别人的意见。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询问了几位老师,虽然褒贬不一,但每次都让我迸发出新的灵感,对自己的课也有了更深的思索。学校的开放式课堂的活动,使我有很多的机会听课,也让我有机会被别人“评”。即使是在听别人评课的过程中,我也有种恍然大悟、思路大开的感觉。

短短三个月,我在彭老师身上,获益很大。我一直以能成为彭老师的徒弟为荣,今后,我将不断努力,争取有一天也能让彭老师以有我这样的徒弟为荣,这是我给自己提出的一个更高的奋斗目标: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以彭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创造自己的天地!

师徒结对计划

师徒结对计划

师徒结对计划

汇报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珍惜时间和母爱的品质。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味母爱,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有两个妇人在法庭上争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说孩子是自己的。有个妇人说:“孩子是我的,是你在我睡着的时候把孩子抱走的!”另一个也不甘示弱:“你血口喷人,分明是那你趁我不小心偷偷抱走我的孩子。”两人争得是不可开交,面红耳赤。于是法官吩咐说:“拿刀来,把孩子劈成两半,你俩各得一半的孩子。”一个妇人听了着急地

说:“法官,求求你不要劈了孩子,只要他能好好的,健康的,我愿意把孩子让给那个妇人。”而另一个则说:“把孩子劈了吧,免得这蛮横的妇人总来吵我,这样孩子不归我,也不归她。”

同学们想想,哪个才是这孩子的妈妈呢?为什么?

因为那位妈妈是真的在爱着那个孩子的。冰心老人有句名言:“有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永远镌刻在了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的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冰心老人爱大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辽阔,温馨,博大,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冰心,感悟冰心。

2. 初步感悟

(1) 学生自由朗读

(2) 学生齐读

(3) 男女生分读

(4)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3.走进诗歌

(1)“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

明确:天上的风雨指的是自然地刮风下雨,而心中的风雨指的是心中的苦闷、烦恼和精神上的挫折。

(2)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妈妈对我们的保护呢?

明确:躲字

(3)躲到哪里,“躲”能否改为“回”、“进”?

明确:这里是指当心中的风雨来临之时躲到妈妈的怀里,而躲字更

能体现妈妈是我们人的避风港,更能体现母亲的无私奉献,让整首诗更有温度。

(5) 鸟儿躲到巢里,而我躲到母亲的怀里,这鸟儿的巢和母亲的怀

里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明确:温暖、有安全感、幸福

(6) 哪个字最能突出母亲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呢?

明确:“只”,因此要重读。

(7) 母亲对我们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在朗读这首诗时因怀着对母亲

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

明确:同样深爱母亲的感情

4.朗读回味

有爱就有了一切,然而爱是相互的,因为只有如此,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第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时写“我”在幼时寻求保护,那么当我们长大时,又应如何来报答母亲呢?如何来感恩母亲赐予我们无数的爱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首诗《纸船——寄母亲》。

1. 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2. 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并思考问题:文中有哪些词语连续反复使用,有何用意?

明确:留着,说明作者很珍惜每一张纸来叠纸船;一只,说明作者叠纸船的数量很多。

3. 走进诗歌

(1) 可是当作者把纸船抛到海里时,纸船都怎么样了呢? 明确:被海水沾湿了,或是被风吹走了。

(2) 可是作者的思念也如这脆弱的纸船一般轻易的化解了吗?为

什么?

明确:没有,因为作者仍然坚持不解地叠着船

那就让我们也与作者来一起接着继续叠船,寄托对母亲的思念,请同学们重读诗的第一节。

(3)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她希望船流到哪里?

而是到诗的第三节才告诉我们想让这纸船流到母亲的梦里,为什么作者不是直接在第二节就说明自己的希望呢?

明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4) 作者因爱而思念母亲,所以用纸船来寄托思念,那“悲哀”

二字又如何来理解呢?

明确:因爱而思念,因思念而难过。

4. 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现在你最想为母亲做的是什么呢?

5. 结语: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叫母爱,每个人都因自然拥有而习以为常,有时,我们不经意总就失落了与生俱来的宝贵财富,人生苦短,母爱无价,珍惜母爱吧。

6. 作业:背诵两首诗

汇报课《七颗钻石》教案

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蕴含的丰富想象力。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

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布置作业

1. 运用丰富的想象,给水罐的变化再加上一个神奇的情节。

2. 完成《学习指导》中该课的内容。

工作总结

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0)班、初一(12)班的语文老师,并担任初一(12)班的班主任。做为一名初次接触初中语文教学的我来说,有点迷茫。不仅自身的知识需要提高,教学的各个方面也有待加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教学和几次的听课,从中也学到了一点教学方法。

一、师生关系

一个月的接触中,还没有完全能够做到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堂上的老师。总是让学生觉得老师只是老师,而不是朋友。对于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多方面都不适应,都需要老师的指导。在这一点上,虽说也尝试着走进学生的心里,但由于和学生接触的次数和时间都较少,使自己还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朋友,在他们眼里,我依然只是他们的老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应该主动出击,找个别学生谈心,让他们试着喜欢我,喜欢语文。

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是很明显。由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的形式不般都是老师讲的较多,学生答的较少。即使有人回答,那也是极少数人。但是,我及时抓住这些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也想了很多种方法。如:男

生和女生比赛读书,小组之间比较读书,角色交换、课前一支歌等。如,角色交换,在学习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中,对于老师的谆谆教导一段,和学生互换角色,让他们来当老师,以老师的口吻来“教育”学生。但这些方法只能一时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大。喜欢围绕着课本上课,抛不开课本,缺少创新,有点偏向应试教育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本册的课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尽量把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感受到处处有语文。例如:巴金的《繁星》一文,提前让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再来学习课文。冰心的《纸船》一诗,让学生谈一谈母亲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母亲的爱,该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这样,学生联系生活,学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并取得成就感。

《春》教学反思

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本文在盼——绘——颂的抒情中描绘了心中的春,与朱先生的其他散文相比风格上有较大的变化。

这节课,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在起初的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一、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以下的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更好。二、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使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偏斜。不易于课堂练习的进行。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细心。

读读背背?

——浅谈诗歌教学

海南侨中 语文组 毛子雅

诗歌教学向来都被认为是难点,尤其是中国当代诗歌的鉴赏,而近几年来诗歌教学内容在初中的内容调整也很明显,笔者在此无意于证明这种倾向是什么,但诗歌教学确实实在朝着某一个方向变,这对我们所有从事教学教研的老师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而在某种意义上也该是我们直面诗歌教学的时候了。为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此话说得好,我认为这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从事诗歌鉴赏这一行为。黑格尔曾言:“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柏拉图认为:“文学创作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于美的理念的回忆”;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也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否则就背离了诗歌鉴赏的主题。

我们习惯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侧重于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

把握,这诚然是对的,但是有很多的学生甚至一些老师都很难说出这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初中老师对学生强调的是读读背背,并落实得非常具体到位。笔者曾经在本校开展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中接连听了几堂初中诗歌课,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绞尽脑汁地组织学生读背翻译,有的老师似乎要把学生引到诗歌的意象意境的鉴赏上,但快要到达时却突转向诗歌鉴赏的边缘上去。有极个别的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却在课后的评议中遭批判。被认为是误入诗歌教学的歧途,只需读读背背就可以了,似乎背了几首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这是出路吗?本该是非常优美的诗歌,一堂课下来就只剩黄口小儿般的咿咿呀呀,热闹的气氛固然是有的,但却把诗歌支解得支离破碎,这该是一种心痛啊!我们教师也可以回顾我们自己对诗歌的学习过程,看看我们什么时候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诗歌鉴赏的要点。有些东西代代相传就是一种毁灭。我们站在讲台上面对两眼茫然的学生,自己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我们似乎以习惯这么一个理念:在读读背背中理解,总有一天会领悟其中的奥妙。但是这种自我的领悟是需要机缘的,就像普鲁斯特的主人公口含一块泡过茶水的玛德莱娜小点心,突然感觉到一种奇特的快感和震撼的时候,便是碰对了密码。但是更多的时候也许一辈子都跟这种机缘无缘或擦肩而过。与其等待不如努力面对。或许我们完全可以走另一条路:在接触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对诗歌本体的把握,让学生带着工具和钥匙去开启诗歌的大门,只要锁没有生锈,钥匙是闪光的,也许这一过程要来得快,这种幸福的机缘要早

日地降临到我们学生的头上。我想这该是值得我们去做的一件幸事。 这番话作为论文的一部分自觉不适,但在听了那么多读读背背的诗歌教学以后,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对诗歌有过系统的研究而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站在讲台前给学生谈论诗的老师,我特别想说,也可算作是写此论文的一个理由。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一般在上课时是不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做过多的介绍,但诗歌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的读懂一首诗,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介绍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上。

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著)“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如果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北宋那个

特定的时代,那也就没有苏轼。因此,我们在这基础上来学习他的作品,学习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第二,要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诗歌。摈弃原先那种只是为了应试而支解诗歌的教法,从“诵读和引用”的基础上,体味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第三,借助多媒体,从整体感悟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体味诗歌的意境。

大家都知道诗歌教学存在着一定难度:讲的多,诗歌的味则太淡,讲的少,味是浓了,只怕学生体会不透。由此看来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想让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无疑是挖掘诗歌意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大家知道诗歌是需要多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富有感情的朗读,现代诗特别是抒情诗,却尤其需要多读,这便使多媒体发挥了用武之地。由于采用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不仅能省去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全诗的感情变化中掌握诗的情感脉络,为学生用心感受诗歌留下广阔地思维空间,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同样,《沁园春·雪》这课,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充分地理解词所饱含的深刻的内容和强烈的感情,感受革命

领袖崇高、博大的胸怀,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给学生朗读做了很好的榜样,使学生在自己朗读体味诗歌的强烈感情时,有可模仿的对象。

可见,诗歌教学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既满足了学生追求现代化的心理,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更多相关推荐: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子计划

车辐山中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在于质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素质。要实现学校长盛不衰,关键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而做好青年…

师徒结对子计划

师徒结对子计划党溪本学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幸运地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教学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生物老师——魏社宏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一、学习目标:1.学习师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

师徒结对子计划 徒弟 (1)

师徒结对子徒弟学习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徒弟王胜春本学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很幸运地拜教学功底深厚、教学技艺精湛的赖艳冰老师为导师。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一、学习目标1、坚持课改精神增强学生的主…

师徒结对子计划

师徒结对子计划——师傅计划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霍林升老师…

师徒结对子计划

师徒结对子计划蒋立福20xx.9.1(1)结对子学习的内容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与师徒进行交流;(2)结对子学习的要求A、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

师徒结对子计划 导师(2)

师徒结对子导师学科指导计划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师赖艳冰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跛斠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师徒结对子计划总结王小兰

师徒结对子计划王小兰一.指导思想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为了使我们小学英语组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计划。二.…

20xx年秋季师徒结对师傅计划

20xx年秋季师徒结对师傅计划师傅崔淑梅徒弟毕美丽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年轻教师的素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师徒之间相互学习有效地促进老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

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

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与惠巾华老师正式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二实施目的...

师徒结对活动计划

师徒结对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与赵丹老师于20xx年9月正式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二实施目的1带着教学...

师徒结对徒弟教学计划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师徒结对之徒弟计划体育组一学习目标1学艺先学德学习师傅优良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运动能力3学习师傅如何积累案例和论文素材二学习内容1...

三川口学校师徒结对师傅计划

三川口学校师徒结对师傅计划师傅王彩萍徒弟彭亮一指导思想为使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彭亮徒弟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

师徒结对子计划(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