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时间:2024.4.20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 煤矿地质学实习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院(部):  能源与安全学院 

     年      月     日

实习成绩评定表

一、实习概况

1.1、实习目的

         地质认识实习就是引导让一年前对地质学还一无所知的学生运用在课堂上了解的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地球,即从地质学的角度认识他们过去熟悉的山、水、土、石,从而观察了解过去或现代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学习一些野外的基本工作和方法,初步建立地科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实习准备

6月20日至6月26日为实习时间,其中6月20日上午为实习动员,下午借实习工具、领实习日志、分组,为野外实习做好准备。6月21日至6月24日为野外实习。其中6月21日实习地点为洞山,6月22日八公山地质公园、朱家洼、凤台淮河大桥和茅仙洞,6月23日实习地点为罗山。而原定于6月24日的安理校本部之行则提前到了6月23日下午,参加人员有能源与安全学院20##级采矿工程专业199名同学,以及地球与环境学院的几位指导老师。我所在的采矿工程09-2班共34名同学,分为5个组,我分在第3组,本组成员有:冯青峰、贾西阁、林晓波、徐琛、夏伟,还有我和郑学礼。

1.3、实习区地质概况

     实习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区地处北纬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为969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之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煤炭开采、电力、化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也很便利。

市内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八公山区的白鹗山,海拔242 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

从现在起,让我们以一个未来地质学家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淮南这块美丽的山水,探索其中的地质奥秘。

1.4、实习计划与安排

此次实习的野外实习部分分为三天。第一天洞山,主要认识沉积岩,和沉积构造,练习地质罗盘的使用。第二天为八公山地质公园、凤台淮河大桥和茅仙洞,主要认识淮南地区寒武纪地层,以及淮南地区的古生物化石,古生物遗迹化石,地质环境破坏,和河流的地质作用。第三天为罗山,观察罗山断层;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观察“淮南虫”的产出层位,认识叠层石,了解寒武纪前的生物特征;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

二、实习内容与分析

  2.1、岩石矿物的野外识别

  岩石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矿物,它们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与地球的演化密切相关。它们随着区域、 地质时代的不同有规律地分布。在岩石圈范围内,岩浆岩、 变质岩占总体积 的95%,沉积岩仅占5%,主要分布于5 Km以上的范围内,但却涵盖了大陆面积的70%,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覆盖。而沉积岩中,碎屑岩、 碳酸岩盐、 粘土岩共占总量的99%,其它可燃有机岩、 硅质岩、 铁质岩、 铝质岩及盐类仅占很少比例。

淮南地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也可见到出露地表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三天的实习过程中。主要见到的岩石有:页岩、白云岩、灰岩、砂岩、以及泥岩,另外,在罗山南侧可以见到出露的震旦系地层,为严重风化的花岗岩。

在领队老师吴老师的解说下,我们也了解了几种野外快速且准确鉴别岩石类型办法,在这里就主要介绍一下淮南地区几种常见岩石的野外鉴别方法:

(1)在颜色上石灰岩常含有碎屑和粘土混入物,铁的化合物及有机质等,故多呈深色至深灰、蓝灰、黑灰、灰等,而白云岩则颜色较浅至灰白色、浅黄色、浅灰色。

        (2)白云岩硬度较石灰岩略大。

        (3)白云岩加冷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但与石灰岩则明显起作用。

        (4)灰岩中常有较丰富的生物化石,白云岩生物化石少或无。

    (5)在野外露头上灰质白云岩上场有很多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此标志常作为野外识别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的一个重要依据。

(6)灰岩颜色暗深灰色,没有明显的刀砍纹,滴加稀盐酸,剧烈冒泡,硬度低于小刀。其中鲕粒灰岩为鮞状结构,岩石主要由鲕粒组成,含量约为60%,由胶体溶液围绕某一核心逐渐沉淀形成的规则球体,具有明显的同心层状构造,直径小于2mm,形状如鱼卵。

砂岩淮南地区的砂岩分布年代较为广泛,呈现土黄色,土状,碳酸盐为主,长石被风化,Na+、K+、Ca2+等流失,砂粒为矿屑或岩屑,矿屑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岩屑成分取决于母岩的性质,砂粒间的空隙由泥质或化学沉淀物充填,化学成分可能为硅质、钙质、铁质、海绿石、石膏等。其中石英砂岩由于Fe3+的缘故表现为紫红色,其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90%,坚硬,稳定性也好,为伍山组砂岩,石英晶粒,玻璃光泽,粒径3-5mm,分选性较差,形状为椭球状,磨圆度为次圆状。

泥岩泥岩亦称粘土岩,是淮南地区很常见的一种沉积岩,地域分布十分广泛。主要由粒径小于0.005mm的细腻粒组成,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其次为石英、白云母等。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泥岩致密细腻,触之有滑感,如果泥岩中水平层理发育良好,沿层理面能剥成一页一页的薄片,则称之为页岩,其不具有页理构造,是特殊构造的泥岩。

另外,在野外,劈理、片理、片麻理发育的变质岩,常被误认为沉积岩。这些外形类似沉积岩的变质岩和真正的变质岩有如下的区别:

(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结构。变质岩为晶粒(即粒状、纤状、片状等变晶结构) 与沉积岩的碎屑、生物等结构明显不同。

(2)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一般不会出现在沉积岩中。其在风化过程中易初分解,难以保存。山余家变质岩半风化层中,颜色变浅,结构疏松,就是角闪石先被风化的缘故。

附录二:在实习期间拍摄的淮南地区岩石和古生物图片

  2.2、淮南的地层和古生物

       1淮南地区的地层分布

        <1>太古界

淮南的太古界缺失下太古界、中太古界。只有上太古界的霍邱群(Ar2)出露较好。该群厚度大约为1521m,与上覆上元古界不整合接触,岩石类型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其同位素年龄27亿年,形成于晚太古代,原岩系基性、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趁沉积砂岩等经区域变质作用而成。

<2>元古界

淮南地区的中元古界、下元古界缺失,上元古界分布很广,上元古界的特点是地层下部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地层上部岩性以页岩为主,夹灰岩、砂岩。中上层以白云岩、灰岩、泥灰岩为主,含有重要化石叠层石以及蠕虫化石,厚度1000m左右。

(1).清白口系

①.伍山组(Qnw)本组含石英砂岩,厚度22m左右。

②.刘老碑组(Qnl)本组岩性以页岩为主,夹有灰岩、砂岩。厚度530m,不含化石。

(2).震旦系

①.寿县组(Z1sh)本组岩性是砂岩,厚度45m左右。

②.九里桥组(Z1j)本组岩性以灰岩、泥灰岩为主,含蠕虫化石,该生物是世界上最早的三胚层动物,厚度71m左右。

③.四顶山组(Z2s)本组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含叠层石,厚度255m左右。

<3>下古生界

淮南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化石丰富,特别是寒武系各种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非常多,并形成生物碎屑灰岩,最具特色的生物是三叶虫,是划分寒武系地层的重要依据。

(1).寒武系

①.馒头组,上下部为紫红色页岩,中部夹灰岩。含有三叶虫化石,厚度193m左右。

②.毛庄组,岩性是灰岩,页岩。灰岩页岩互层。厚度140m左右。

③.徐庄组,上下部为灰岩,中部砂页岩。厚度200m左右。

(2).奥陶系

淮南地区奥陶系的中统、上统均缺失,唯有下统有出露,岩性以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灰岩、页岩、泥岩、泥质白云岩。

<4>上古生界

淮南地区的志留系,泥盆系以及石炭系的下统均缺失,二叠系的上统以砂岩、页岩为主,厚度800m左右。

①.下石盒子组,本组岩石类型是粉砂岩、砂岩、以及页岩。含有煤。厚度530mm

②.石千峰组,本组岩石类型以红色砂岩、页岩为主。

       2、淮南地区的古生物

      淮南地区主要可见的古生物化石有叠层石(罗山),寒武纪三叶虫化石(八公山),淮南虫遗迹化石(八公山)。尤其是在八公山地质公园三叶虫化石遗迹景点,三叶虫化石更是俯拾即是,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三叶虫化石的绝佳采集点。从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 , 成虫的长为3~10厘米,宽为1~3厘米 ,小型的6毫米以下 。

         三叶虫体外包有一层外壳,坚硬的外壳为背壳及其向腹面延伸的腹部边缘 。腹面的节肢为几丁质,其他部分都被柔软的薄膜所掩盖。一般所采到的三叶虫化石都是背壳。三叶虫背壳的中间部分称为轴部或中轴,左、右两侧称为肋叶或肋部。三叶虫壳面光滑。或有陷孔、瘤包、斑点、放射形线纹、同心圆线纹、短刺等。头部多数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三叶,中间隆起的部分为头鞍及颈环,两侧为颊部,眼位于颊部。颊部为面线所穿过,两面线之间的内侧部分统称为头盖,两侧部分称为活动颊或自由颊。胸部由若干胸节组成 ,形状不一,成虫2~40节 。中间部分为中轴,两侧称为肋部。每个肋节上具肋沟,两肋节间为间肋沟。尾部是由若干体节互相融合而形成的 , 1~30节以上不等。形状一般半圆形,但变化很大,可分为一中轴和两肋部。肋部分节,有肋沟和间肋沟。肋部可具边缘 ,边缘上亦常有边缘刺。

         叠层石是前寒武纪未变质的碳酸盐沉积中最常见的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从而形成了叠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叠层石的基本构造单位叫基本层,一般为弧形或锥形。基本层构成集合体,呈柱状、锥状、棒棰状等形态,有的呈墙状。

淮南地区的罗山南麓,可见到出露的叠层石,规模不大。

三、地质作用

   3.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为岩石、土壤及其矿物等由为与地球大气层接触而分解侵蚀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机械性或物理性的风化作用包括因为大气情况如热力、水、冰及压力吊致岩石及土壤的分解。化学性的风化作用包括与大气化学物的直接反应,或与生物产生的化学物反应(生物性的风化作用),最终令岩石、土壤及矿物分解。

             风化作用在淮南地区各处出露地层都可看到,其中以罗山为代表。在罗山,可以看到化学作用产生的风化地貌,也可以看到由于地表植物的生长而导致的岩石风化。

  3.2、淮河地质作用

             淮河地质作用在茅仙洞附近表现的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淮河水在茅仙洞附近受到八公山的阻挡,转而向北流。河水与茅仙洞的山体接触,常年冲刷,形成了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在茅仙洞处,淮河的侧蚀作用最为明显。此处河流本是向东,进入弯道时,原来沿河流轴线运动的主流,因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偏向河弯的凹岸,造成横向水位差,从而单向环流发育起来。环流的表流冲击凹岸弯顶的下段,掏蚀河岸引起崩坍,落入水中的沙、石被环流的底流带到河弯凸岸边堆积,形成边滩。随凹岸后退扩展,凸岸边滩增长,河弯顶不但后退而且缓慢下移,河床的弯曲度加大,变成 S形,进而演变成一串Ω(正反相接)形。

预计未来茅仙洞处的山体将会逐渐被淮河侵蚀掉,在茅仙洞西北侧形成牛轭湖,到那时八公山的大部分都将不复存在。

3.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陆地上重要的地质营力,不断改变地表形态。其形成的岩溶洞穴、石林等亦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也会造成各种地质灾害,如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陷落、滑坡、泥石流等。八十年代以来黄淮地区普遍发生的煤矿井筒破裂也和地下水有关,它们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岩溶发生于毛庄组,灰岩与页岩互层,节理密集,为地下水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溶洞全长近1500米,初始时岩溶顺着石灰岩层发育,随着溶洞扩大,下伏页岩层亦被冲蚀,上覆岩层发生重力垮塌,导致溶洞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囊括五岳” 、“峡谷幽深”等壮丽景观。洞穴延伸受岩层和节理控制,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瞬息万变,犹如一个巨大的迷宫。地下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更因其奇特造型引出许多美丽的神话与传说,让人浮想联翩。进入洞中,远离尘世的喧嚣,犹如到了梦幻般的人间仙境,让人真切体验到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将来,当我们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生存环境?这也许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会继续,溶洞会不断扩大,最后导致地面塌陷,溶洞消失。但新一轮的侵蚀又会开始,形成新洞穴。只要其它条件不变,这个过程就会永远进行下去,直到有一天将山体夷平。溶洞是人类最早的“家”,许多古人类化石就是在洞穴堆积中发现的。淮南地区山区多为碳酸盐岩,岩溶发育,如上窑东洞山的溶洞,舜耕山洞山的溶洞规模都不小。这里紧靠淮河,有充足的水源,应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地方。中国古人类学者曾将其列为古人类化石发掘的重点地区,但无所获,这些珍贵的地质遗产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3.4、构造作用的认识

    岩层在构造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形成断层或褶曲,原来水平的岩层产状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小的构造现象能够在野外直接观察,但区域的、大范围的构造的观察比较困难。结合实习区的情况,在野外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观察:

1.熟悉地层,利用地层的重复、缺失、走向上是否连续进行判断。

            2.地层产状的变化及矿井分布的变化进行分析。例如舜耕山岩层走向近东西,岩层倒转或直立,而八公山岩层走向北西—南东,倾角一般∠30°,更无倒转,表现很大差异。显然二者之间岩层发生变形。煤矿矿井的分布与煤系地层的走向有关,例如舜耕山北九龙岗、大通、洞山等矿井东西向,八公山麓李郢孜、谢家集、新庄孜、孔集等北西—南东向,淮北平原上的潘集诸矿井又是东西向分布。了解以上这些,有助于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

            舜耕山东起九龙岗,西至罗山,东西走向,全长约18公里。传说舜帝曾在此山下教民习耕,故名舜耕山。以泉山为界,舜耕山分东西两部分。以东山体由寒武、奥陶系组成,其北侧曾有九龙岗、大通及洞山煤矿(现均已关闭)。西侧出露上元古界及太古界地层,北侧并无煤矿。

        罗山北坡山脚下见上二叠统石千峰组红色砂岩。拾级而上山坡上却是上元古界震旦系四顶山组直接与之接触,按正常地层层序,其间缺失含煤的石炭二叠系、奥陶系及寒武系,应视为断层存在。在罗山南山余家村后小山岗青白口系八公山组砂岩上沿走向向西望去,舜耕山消失了,西边李郢孜却是大小煤矿林立。该地区出露有正是罗山缺失的奥陶系及煤系地层。站在奥陶系灰岩上向东望去,舜耕山犹如一个飞来之峰座落在煤系地层之上。罗山南侧的钻探证实。在太古界片麻岩下存在煤系地层。

        八公山组自东南向西北,出露太古界、上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特征与舜耕山地区相同,但岩层产状有很大差别,它们是什么关系?在寿县八公山南侧珍珠泉附近见有断层,东西走向,断层南上盘为太古界片麻岩,北为下盘寒武系。此为舜耕山断层西延,表明八公山和舜耕山的山体分属舜耕山逆掩断层的下盘和上盘。在野外,泉也常常是判断断层存在的标志之一。

            站在老鹰山向北望去,八公山东北麓北西向分布的矿井在淮河以北不再出现,八公山山体也在淮河边消失。经钻探和物探证实:八公山下2000米处存在一逆掩断层,断面向北抬起,于淮河北侧出露于100米下新生界松散层下的基岩中,这就是八公山消失的原因。断层走向近东西,与淮河流向大致相同,此断层称阜凤断层。八公山体处于上盘,向北推覆。

        在朱家洼看了徐庄组砂岩层面构造,向北、向西望去,一片东西向开阔的谷地将八公山分成两部分。在朱家洼东北约1.5公里的山王镇附近黄豆山公路剖面,砂岩层面波痕、虫迹历历在目,显然是徐庄组再现,地层发生了重复,山金家煤系地层也与孔集附近煤系重复。地层重复是判定断层的重要标志之一,徐庄组重复原因是山王集正断层的存在。断层西从山金家沿山间谷地向东经山王集与阜凤断层相交,断面南倾,南面八公山主体部分为上盘,在下降过程中南移。断层水平断距约1500米。

四、资源地质和环境地质

   4.1、资源地质

1、矿产资源

             淮南以盛产煤炭闻名中外,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现已探明可采储量153亿吨,远景储量444亿吨。按现在的年产2000万吨的开采速度、回采率40%计算,尚可开采几百年。

         含煤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的上石盒子组,含煤38层,可采18层,总厚30余米,其中单层煤厚可达10米。煤质优良,多属煤烟中的气煤、焦煤,是工业炼焦和动力用的优良煤种。淮南地区寒武系地层中含丰富的石灰岩矿产,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多出露于舜耕山、八公山、上窑山,储量400亿吨。其它尚有石炭二叠系的粘土矿、寒武系底部的磷矿、震旦系的白云石矿等。不难看出,淮南地区的矿产都是沉积成因的。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地质遗产。

   2、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特别是首都北京,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32。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300亿元,相当于我国西北五省区1996年财政总收入的10倍。淮南地区由于其特殊地理环境,水资源尚不缺乏,但前景并不乐观。

         淮南市年降水量为969毫米,蒸发量却有1600毫米,由于地面水体发育,气候尚不显干旱。地面水体除淮河外,境内尚有茨淮新河、黑河、泥河、窑河等支流流入淮河,还有华家湖、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等沿淮分布,此外还有泉山、老龙眼、丁山等小型水库。水体总面积为18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8.5%,淡水总储量为5.5亿立方米。是市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淮南地区的地下水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淮河以北平原新生界松散层内的承压水和潜水,分储于三个沙质含水层(组)中。它们水源充足、水质好,易于开采,宜作生产或生活用水,在远离地表水体的地方成为重要的水源,储量约为37亿立方米。二是矿井内排出的石灰岩内、砂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它们因水质差不能利用,而且还有污染作用。三是山区石灰岩中的潜水,受断层控制,常形成泉,人们在此修堤筑堰,兴建水库以拦蓄利用,它们在农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土地资源

      淮南市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300平方公里,水域约180平方公里,耕地150万亩,人均耕地仅0.8亩。淮南市是一个典型的矿区城市,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矿区的拓展,城区面积的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还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煤矸石压占、及各种经济用地,已损失耕地20余万亩。反之人口增加了70%,人均耕地由原来的1.5亩减至今天的0.8亩,近年来这种减少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耕地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迫切任务。

      4.2、环境地质

淮南市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的工业城市。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淮南东部九龙岗、大通的兴衰过程正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九龙岗、大通的煤炭工业及其相关产业比较发达,是淮南市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六十年代后,煤炭资源枯竭,矿井先后关闭,原来靠开发资源形成的一时的繁荣成了昔日黄花,经济上一落千丈。矿区大面积塌陷,土地无法开发利用,经济调整和发展失去重要的支撑点。原有的交通、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更由于自然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显示了一片荒凉和破败,与繁荣的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居住条件较差,许多人家仍住在五十年代初期建造的低矮平房内,甚至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建造的平房内。

九龙岗至淮南站铁路原为直线,全长8公里,因其位于塌陷区之上影响行车安全,为此国家不得不拨巨资重修一条12公里向北绕行的新铁路,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还侵占了大量土地。

地面塌陷是地下采矿区域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目前淮南矿区的地面塌陷已达10余万亩,其中70%为耕地。塌陷区内地下岩土结构、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径流系统被破坏,地表起伏不平,雨天积水,晴天扬灰,难以开发利用,多成为废弃土地。单靠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地质历程。我国东部地区人多地少,许多地方已是寸土寸金。那些因塌陷废弃的土地不能开发利用,其潜在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

事实证明,靠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并非致富之路,不合理开发不能带来富裕,环境恶化却会导致贫穷。在淮南矿区,每个矿区都有一个数以亿吨计的矸石山,它们不仅占大量土地,还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淮南地区虽远离沙漠,时不时也会发生飞沙扬尘的天气,尘源就是矸石山。在风化作用下,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如SO2、H2S、CO2等污染空气。雨天,流经矸石山的水渗入地下,污染土地和地下水,这些无疑对工农业生产、人民健康会产生危害。

五、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对《煤矿地质学》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以前的课程都是课堂讲授的形式,而地质实习完全是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在野外零距离地接触大自然,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祖国的秀美风景,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几天的实习,是课本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我们锻炼这种能力和摸索这种方法的一次机会。

         当然在本次实习中也显露出了不少问题,例如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牢靠,应该在实习前把课本知识复习一遍。由于个人的知识有限,对于地质的整体把握还欠缺很多,还不能独立系统的承担考察任务,对于某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成熟。实习过程中应认真了解每一处地理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煤矿地质学的实习目的是初步掌握典型区域的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及岩石特征与鉴别标志。熟悉掌握剖面图的画法,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要素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通过本次实习提高了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独立思考,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说,我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相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习以及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附录一 地质罗盘的用法和岩石产状的测量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

     

罗盘使用方法: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淮南地区的磁偏角为偏东3°56’,使用前将地质罗盘的盘面偏角调整为356°,可以满足实习测量的精度要求。

岩石产状要素的测量:1.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附录二:矿物岩石及古生物化石图片

      

        

        


        

更多相关推荐: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前言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08级采矿工程学生的煤矿地质野外实习于20xx年6月14日至6月25日展开由煤矿地质学关英斌老师和李海梅老师带领队伍对邯邢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这次实...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

煤矿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月日第1页共12页煤矿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目录前言2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3地层6煤层主要特征7水文地质...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经过一个多学期煤矿地质学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和煤矿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煤矿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地...

煤矿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前言1性质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次实习是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2任务1让学生了解...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采矿专业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薛庚扬成绩二零零九年12月8日目录前言2第一章地理概况3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5第三章实习区地质介绍731地层731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h7312三叠系T732构造特征1...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一认识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煤矿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煤矿地质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野外实习将煤矿地质学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1目的是使...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地质实习报姓名学号专业年级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洞山罗山茅仙洞和凤阳韭山洞进行地质实习目的是让我们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影响得到初步的理解路线一洞山实习内容1观察洞山地区的...

煤矿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20xx年07月03日星期日在这个炎热的下午我和老师同学一行乘火车坐汽车来到了我们实习的目的地唐山开滦集团荆各庄煤矿这次实习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所以同学们都很兴奋虽然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但大家...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地质学实习学号20xx301496学生姓名李仕俊专业班级采矿125班院系能源与安全学院20xx年6月30日1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实习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学院资源学院专业土木矿建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束语3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4矿物及岩石7地层13地质构造16172前言煤矿地质学作为一门土木矿建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基本...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12届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模板

太原理工大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日期20xx年月日指导老师樊老师引言在今年的六月我们20xx级的采矿工程1至6班的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认识野外实习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校外实习因此同学们都非常地兴奋都是兴高采烈的参与...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金龙谷地质考察报告)

贵阳市金龙谷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冉振宇lt1108100253gt水资111考察时间20xx年11月5日考察地区贵阳市龙里县金龙谷引言金龙谷是贵阳奇特的地形地貌衍生出的奇特的美景之一金龙谷坐落于鱼洞河上游东支流发源...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