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两个结题报告范例

时间:2024.3.31

提供两个结题报告范例,以供参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南京师大教科院 冯建军

一、问题的提出

与过去单一、稳定、封闭的环境不同,当今社会的开放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文化的多元挑战人类原有的一元价值和霸权文化,尊重个人的主体自由和选择,使人类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趋多元化、离散化、冲突化。随着现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完成,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怎样重新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

普遍的交往促成了多元文化的出现。任何的文化都是时代和特定地域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文化之间因时代、同一时代因民族、国家与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彼此之间不能完全同化与代替,这是文化自身产生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交往程度不够,文化基本是以各自孤立的状态存在的,不同的民族、国家按照自己的文化价值生活,不存在冲突的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出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这意味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建立在各自文化独特性基础上的世界多元文化正式形成了。

全球化进程的影响。随着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化趋势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展现方式和历史形式,使不同地域、不同传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从而构成一幅“众声喧哗”的当代景观,形成了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格局。全球化要求文化的同一性,但这种同一性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

能以文化的一体化来否认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是文化自身的特性,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尊重多元文化。

信息化进程的影响。信息化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更是由技术带来的社会存在和个人存在形态的变化。信息化时代,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它不允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主导甚至霸权地位,信息更换的速度会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或兴趣也日益个人化,这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文化日益变得多元和多岐。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当今中国正在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两大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催生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意识觉醒,不仅使他们追求自由,维护自己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他会带着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重构社会的文化,使文化变得个人化和多元化。另外,社会转型中的文化,依然保留着双重成分,传统的农业社会、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与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的文化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2、多元文化带来的绝对价值的消解及其后果

传统社会的封闭维护着一元的文化、一元的价值观。一元文化、一元价值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认同一个共同的善为绝对的价值,这一共同的善是所有人的行为规范,评价着所有人的生活。也正是对一元价值观的维护,生产着一元社会的生活秩序。进入现代社会,文化多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元化的价值体系被颠覆和解构掉了,不同的个体或小群体可以按照自己认定的善的价值展开自己的生活。“后现代性之父”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口号,象征地表达了“永恒”和“绝对”价值的被颠覆。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上帝”不过是绝对价值的宗教表达而已。“上帝之死”究竟意味着什么?陀斯托耶夫斯基和萨特都说过,上帝死了,意味着我们最高的约束者不存在了,这样我们怎么做都行,可以为所欲为。 由于文化多元格局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绝对价值为内核的意义世界日益被遮蔽。它所导致的历史后果主要在于:个人价值的相对化、社会整合度的下降。社会失却了一个共同的价值,人们的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冲突,社会本身就会瓦解。20世纪60年代,作为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回应,在西方出现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派,甚至还有人提出学校教育去道德化的立场。这种基于自由主义哲学的道德理念,今天已经受到了社群主义的批判,麦金泰尔的《德性之后》就是一个批判价值相对主义的典型。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不仅包括政治的和谐、经济的和谐,也包括文化的和谐,而且文化和谐更具有根基性的意义。我们已经走进了文化多元时代,文化多元时代是不是必然带来绝对价值的消失以及价值相对主义,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危及社会的文化和谐?我们不可能回到文化闭关自守的时代,就像我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之中。在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吸收西方的教训,我们必须探索一个中国建设和谐文化的新路子,在和谐文化中,引导青少年重构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多元”是指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异质的文化共同、平等地存在于一个时代的社会中,构成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或种族,多元文化就是对弱势民族、种族文化的尊重和平等相待。本研究的“多元文化”主要不是就民族文化而言的,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指的是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2、生活方式:心理学家认为,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社会学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我们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受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指导而选择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按内容划分包括职业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家庭婚姻生活方式。本研究中的儿童主要指处于中小学阶段的中小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初步的社会化,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学习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

3、价值观:价值观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势,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所在。在伦理学、心理学上都有关于价值观的研究。英国学者Halstead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者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们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的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

态度”。我国学者编撰的《心理学大辞典》指出,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领域不同,就有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本研究将中学生的价值观划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

4、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形成特定文化所要求的价值观的教育。它在内容上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包罗性的术语,包括一系列共同的内容: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教育;个人的和社会的教育;宗教教育;多元文化的/反对种族主义的教育;公民教育;精神关怀以及理想教育等。在形式上,它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也可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价值观。

5、学生:本研究中的学生主要指中小学生,其中考虑到小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甚至缺少必要的认识,对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偏重中学,包括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

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教育,西方大致经历了从价值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进步主义教育的出现,受个人主义、多元主义、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60-70年代达到了顶峰。价值澄清学派以价值相对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平等的,道德教育不是认同和教授某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帮助学生选择能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强调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70年代后期,因为缺少共同的价值观的指导,最终导致了道德价值的混乱和“中空”,价值澄清学派开始受到批评。于是,80年代以后,在美国开始出现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学派不赞成价值澄清学派否认存在公认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看法,相反,它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诸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普通共享的价值观,可以作为多元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品格教育就是要把这些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用这些核心的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已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从价值相对主义到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西方发达国家大致都经历了这个过程。英国《道德教育杂志》的主编Monica J.Taylor在一篇《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长文中(发表在《教育研究》,20xx年第5、6、7期),全面介绍了在多元社会的价值危机中,英国教育行政部门在

教育政策制定中如何体现价值观的目标,学校的教规和实践中如何在目标、教师、教学、学校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实施价值观的教育,以及评价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这篇长文提出的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非常具有借鉴和启迪。

价值观的教育在国内研究中也比较多。目前有学者以此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比如刘济良的“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辛志勇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与行为关系的研究”,裴娣娜教授和文喆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首都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也将“社会转型期中学生的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其中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较少,而且调查局限于北京市。该领域研究出版的著作有黄希庭等人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杨德广、晏开利主编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刘济良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价值观教育的论文,一些思想道德的调查报告也会涉及价值观。综观这些研究,就学科视野而言,它们主要立足于心理学,或立足于思想政治的角度;就涉及的对象而言,主要是大学生,研究他们在当代的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教育举措。相比而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少,除了不多的几篇文章外,突出的一项研究是王学风的博士论文《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不过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新加坡多元文化与中国当前的多元文化不尽相同,因此,其道德教育面临的难题与中国也不尽相同。针对中国多元文化背景探讨价值观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专门研究尚没发现。

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所立足的学科主要是教育学的视野。与其他研究的一个最大不同是,本研究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多元文化给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带来的挑战,以及给中小学德育所带来的难题,试图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育模式。

四、研究的目标与价值

研究目标:本研究针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挑战,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小学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

法,为我国学校德育适应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趋势提供理论见识和操作模式,以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的价值: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完全汇集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迷茫,价值选择的迷茫,导致社会的道德混乱或道德的“中空”,甚至会重演西方社会的价值相对主义。所以,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教育极具有时代的价值。

在理论上,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开拓了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研究的新视阈。在实践上,本研究试图解决时代的价值冲突,为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发展的路向,为走出灌输的道德教育,尊重个人的道德主体性,提供可以操作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子课题设计

围绕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多元文化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影响

2、江苏省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现状

3、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生活方式的现状

4、江苏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5、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现状

6、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7、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

8、多元文化背景下(和谐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 根据以上8个拟解决的问题,相应设计了8个研究子课题:

子课题1: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互动关系研究(承担人:冯建军)

1、文化、生活方式、价值、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

2、文化转型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考察;

3、多元文化的含义、特点、表现及其对价值观的挑战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和谐德育

子课题2:江苏省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承担人:郝永贞)

1、关于生活方式与人的发展理论

2、社会转型对学生生活方式带来的挑战

3、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现状及特点

4、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新问题(自杀、网瘾、校园暴力等)

5、当前中小学生健康学校生活方式的价值引导

子课题3: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承担人:王亚琼)

1、校外生活方式的界定、类型

2、中小学生家庭生活方式现状与教育引导

3、中小学生社区生活方式与教育引导

4、中小学生闲暇生活方式与教育引导

子课题4:城乡儿童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承担人:马多秀)

1、城乡儿童生活方式(包括学习、交往、闲暇、消费、家庭)调查的分类比较

2、城乡特殊儿童的生活方式研究(包括城市流动儿童生活方式和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方式)

3、城乡儿童生活方式差异性因素分析

4、构建城乡儿童和谐共在的生活方式的建议

子课题5、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承担人:白莲莲)

1、多元文化时代中学生面临的多元价值选择

2. 中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文化生态因素分析

4. 多元文化时代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子课题6: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及其启示(承担人:柴华丽)

1、一元价值观与道德教育

2、自由主义与相对主义价值观教育

3、社群主义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4、启示与借鉴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于一体。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弄清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内在关系,论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了解国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问题。实证研究主要了解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现状,并进行比较和差

异性分析、因素分析。实践研究一是针对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策略或建议;二是探讨理想的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总体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证研究到应然建构、再到试验研究的路径。 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文献分析、理论论证和试验研究。

问卷的设计:根据中小学生的五大生活领域(学习、交往、消费、闲暇、家庭)和他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设计《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根据价值观的领域(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结合中学生的实际,设计《江苏省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问卷》。问卷在周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试测,然后再进行大范围发放。

问卷调查样本选取的几个维度:(1)苏南、苏北和苏中三类地区;(2)城市、城镇、农村不同类型;(3)好、中、差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3)随机抽样学生。生活方式的问卷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发放,价值观的问卷在初中和高中发放。 问卷发放的数量:生活方式的问卷为3000份,价值观的问卷为2000份。 访谈:按照上述的几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学生个人的学习表现等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访谈,对特殊类型的学生或特殊问题实行个别访谈,比如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作好访谈记录,访谈的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调查数据的理解,访谈中的典型可以作案例材料使用。

文献分析和理论论证:对于西方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于我国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使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相结合,将有关学者对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公众调查、学生调查等,选取他们最认可的价值观,进行理论论证。

试验研究:在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时,运用试验研究法。在对“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取二所不同中学的一、两个班级在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班队主题活动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从中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完善该模式的操作体系。

七、课题的组织架构和研究进度安排

组织架构:本课题研究坚持集体讨论和资源共享,总课题负责人领导下的子课题承担制。对于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贯彻于各子课题之中。课题的问卷,共同设计,共同使用,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分类选取、统计其中的研究主题。课题在总负责人的召集下,定期交流研究的进展情况,课题经费共同使用,不进行分割。

研究进度:

1、自20xx年底课题批准后,立即召集课题主要成员的会议,根据课题申报书的内容进行课题的分割,大致分为8个研究的子课题,落实子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并就各子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3次协商。

2、20xx年3月底,除课题总负责人承担了2个子课题外,其他6个子课题负责人都完成了子课题论证报告,并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在南京师大教科院教育学原理硕士点接受诸位老师的指导,之后,根据开题意见,各子课题又进一步修改、完善。

3、20xx年3月20日到4月底,子课题4位成员先后到南京市29中、南师大附小进行1周的学生生活跟踪体验。之后,根据已经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初步完成了《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问卷》和《江苏省中学生的价值观问卷》,并于4月25日,征求了四位中小学教师对该问卷的意见。

5、20xx年5月,经总课题负责人的修改和认可,完成问卷的设计,进行小范围的初步调查,发现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修改。5月20日后,印制问卷,大范围发放,回收问卷。

6、20xx年6月,课题组成员分别到苏南、苏北、苏中的不同学校进行访谈,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访谈的次数和学校类型、访谈的对象。

7、20xx年7-9月,进行问卷的数据处理和访谈资料的整理。

8、20xx年10月-20xx年3月,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9、理论研究同步进行,其中,价值观教育的模式构建的理论论证在9月之前完成,20xx年9月开始指导试验学校进行试验,20xx年9月,进行试验总结。 10、20xx年底,进行课题成果的梳理,申请结题。

更多相关推荐: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实例

课题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与课业减负的研究结题报告结题人黄美娟吴春南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宿舍休息防打扰系统”摘要如今大学宿舍日渐趋向公寓化发展,虽然公寓化便于管理,但其中也隐藏着某些问题,比如人员多杂乱将难以保障同学们每天的休息时间和睡眠质量。但一个宿舍并不是一个人的,要完全排除需要休息的人…

项目结题总结报告格式样本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总结报告推荐学院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学号联系电话Email项目组成员项目总结报告规范化要求一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内容1目录2正文3附录二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2工...

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

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一结题报告的功能和结构报告的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

20xx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20xx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1篇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quot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及范例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及范例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范文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范文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范文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

小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郭**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学习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高…

江西省省级课题结项报告书(1)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结项报告书课题名称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课题立项编号20xx265课题类别数学课题负责人刘冬梅所在单位安福县平二小通讯地址安福县平二小电话办7631863手机13879666...

课题结题研究工作报告

阜川镇中心小学电子白板新媒体与小学数学整合应用的模式及课例研究的工作报告阜川镇中心小学课题组唐彬内容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电子白板新媒体的出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阜川镇中心小学经过三年五个阶段的...

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内容附图。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范例(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