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

时间:2024.7.26

田野调查技术

第一节 个体访谈

在一个田野典型调查中,研究者先要选择调查者作为样本,然后利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进行调查。

1、 制定访谈提纲

制定一个好的、有效的访谈提纲,是个体访谈的第一步

2、 访谈对象选择

寻找一个合适的访谈对象,即报导人来合作,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特点之一

3、 访谈中的提问

当调查者向访谈对象提问并以此做为收集资料的方式时,变量通常是需要操作化的

4、 访谈中的互动

融洽和谐的关系意味着调查者和访谈对象之间关系的协调。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来说,它意味着报告人是友好的,值得信任的,可以提供帮助的。

5、 访谈记录

如何去做记录?调查者要记录他所观察到的、访谈对象告知的东西。如果访谈对象的话语没有记录下来,那么研究者与访谈对象之间最有价值的关系就浪费了。因此要用有效的方法记录下田野资料,供日后分析。

第二节 问卷

问卷在人类学调查中时常会到,问卷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和调查研究直接相关,因此,问卷的建构对于调查者来说就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技巧。 1、

2、

3、 问卷设计 抽样方法 问卷的适用场合

问卷可以使用在个人深入访谈中,也可以使用在基本资料收集中

第三节 座谈会

座谈会的形式不拘,主要是要求不同年龄、利益、性别和社会层次等的人聚集在一起,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真实事件,或者虚构一个“事件”,设计一个情景式(situational)的舞台,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

1、 制定座谈会提纲

座谈会是一种集体诉求的途径,因此座谈会的提纲应该是参与者共同关心的和热衷的,不应涉及到个体资料的收集,或者是针对个人情况的问题

2、 座谈会对象选择

座谈会对象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便于交流,对象选择数目要有一定的限制

3、 控制会场局面

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参加座谈会的入选,亦要根据座谈会的目的和要求,事先酝酿好调查提纲。还要指定专人负责录音、照像、记笔记和整理资料。

4、 座谈会的适用场合

座谈会可以应用于使自己熟悉一项新的田野研究;或是在报道人的见解下得出假设;或是评估不同的研究地点或是研究人群;或是获得参与者对先前研究结果的说明。

第四节 观察

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说明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及相互作用,观察是我们得出有关人们行为的可信报道的最佳途径

1、 观察的种类

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系统观察

2、 观察的技巧

观察可以分为确定观察问题,指定观察计划,设计观察提纲,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资料,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检验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虽然之间相对独立,但是分界并不明显

3、 观察的记录方式

观察的记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实地笔记, 个人笔记, 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

第五节 文献法

文献,涵盖广泛的档案资料——公共的,官方的,宗教的,制度的,商务企业的资料,私人文件与数据库,同时还包括了批评性分析的方法。当人类学家大胆地研究文献的时候,必须学会运用历史学家用以衡量书面证据可靠性的那套评估准则。

1、 文献资料的类型

一种类型是来自官方的地方志书、历史文献,史志传记等等;

一种类型来自民间的族谱、歌谣、神话、民间传说、信函、碑刻铭记、私人记录、民间藏书、民间契约文书、私人书信、民间“公文”比如公示的乡规民约、通告、祭祀庆典的告示

2、收集文献资料的途径

文献资料的收集要保证有系统性,在时间上可以做灵活的安排 3/类型文献资料的用途

第六节 口述史

1、 什么是口述史

口述史建基于/以历史重建为目,对过去事件亲历者的采访,更强调访谈对象的平民性、边缘性

2、 口述史的基本要点

口述史有两个基本条件需要满足:首先,整个过程须经规范操作;其次,为避免单纯口述方法表现力的单薄,需要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口述史的效用最大化

3、

4、 口述史对象的选择 口述史的记录

口述史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现场录音、录像、原始手稿、笔记、照片及相关资料等。

第七节 影像技术

利用照相机、电影摄影机和录像设备来形象地纪录和保存人类学的田野资料,大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只靠口头和笔头搜集记录田野资料的传统做法,为田野作业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天地


第二篇:田野调查手册


田野调查手册

1 简介

2 田野调查概述

2.1 田野调查是什么?.

2.2 谁需要做田野调查?

2.3 田调在搜集什么资料?

3 田野调查前置作业

3.1 行前装备

3.2 小组分工

4 搜集资料

4.1 媒体教材出版搜集.

4.2 网络线上资源检索

5 田野调查工作实务

5.1 图照拍摄

5.2 采访记录.

5.3 田野笔记

6 田调数据处理

6.1 前言

6.2 田调资料的流失

6.3 田调数据处理的远景.

1 简介

田野调查(Field Study)是近几十年来新兴且热门的研究方法,其实践与应用的范畴亦相当广泛,尤其在设定与开展研究课题之前,往往要透过各种实地参与的经历与过程,待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之后,才能够在研究工作上有所进展。

不论是从事艺术文化保存的工作,或是地方文史的研究者,甚或是现职于中小学的教学工作等,为了拓展研究视野和补强学术的深度,或是自行编制补充教学的教材等,都有可能要参与实际的田野调查。

有关田野调查记录工作的准则与要点,虽然有其严谨的学术规范与要求,实务进行中也可以透过自己的经验累积来弹性调整,但是若欲在日后将田野搜集的成果资料,转换为数字模式的多媒体教材时,那么从一开始田野工作执行上,就必须慎重采用何种的作业方式。本单元较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为多媒体教材的制作,预留更多的应用与空间,以避免规格不符而重复作业。因此田野工作上除了技术性的机械操作能力之外,更应该思考与建立一套永续搭配性的作业模式,以因应未来各种教材与前瞻发展的需求。

为了广结各界同好,交换彼此的田野心得,在此诚邀 各界先进的赐教,为日后田野调查的工作模式,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规划与改进,以发挥更大成果效益。

2 田野调查概述

2.1 田野调查是什么?

田野调查是 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田野调查」原文"field study"或"field research",其中"field"直译为「田野」,亦即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搜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因此,田野调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过程,更是研究者可以多多善加应用的利器。

2.2 谁需要做田野调查?

只要是要从事实务性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都可能需要透过实地的田调工作来达成目的。故就其功能性而言,不论是从事文化保存工作、地方文史研究甚,或现职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等,尤其为了因应乡土艺术教学、九年一贯课程统整,以及小班教学精神等政策的落实,有关自行编制或补充教学教材之工作,是目前改进现有教科书编印不足的最佳解决之道,不仅可以灵活支持教学进度的设计,增进课程单元的内容深度,活化实质上的教学效益。

针对九年一贯或小班教学计画执行而言,在编制规划辅助补充教材的之前,可能有几个重点仍必须思索:

(一)首先是如何来提升学习兴致?

(二)内容安排与组料组合会否重复教科书的僵化信息?

(三)另就教材本身的效益而言,其往后的延伸性和衍生性是否能兼及?

由于研究内容或教材设计,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会随着各地方人文、地文和水文的差异,便有其不尽相同的范畴与见论,因此与其抄袭或引用学者论点之余,也应同时亲自下到田野做实地的记录见闻,如此必可强化研究的深度;若欲转化为教学教材时,更须再整合成为「学习」与「信息」并具的多媒体教材,让同业老师与任教的学生,均藉由该批教材的提供,互动地扩充课程单元内的视野与格局。

为了达到这个期望与目标,不妨就参考笔者所提之浅见着手,也就是透过田野和搜集工作,来增进学术研究与教学教材的品质,一改老旧或概念相袭的片面知识学习模式,同时再补充更新而活化的信息资料,相信在未来的研究工作或教学活动上,会有更丰富而多元的成果效益。

2.3 田调在搜集什么资料?

田野调查是要到现场实地记录与工作,而这些记录成果更是可以带回,或再次转换成为研究展示的成果,这种透过田野调查的实地采访和记录,便是第一手宝贵资料的取得,至于最典型的资料搜集型态,不外乎有下列四大项目:

(一)采访记录:藉由受访者的口述、操作或表演者示范的录制,所搜集到最直接的影、音记录,若再摘录写成为文字稿,并且再经过严谨内、外考证之后定稿,此份文稿即是最忠实的田野采访纪实。

(二)拍摄记录:针对现场实地的古建聚落、造型艺术或重要人物的拍摄记录,其搜集到第一手的影像图照资料,是田野纪实专文中不可缺少的左证图像来源。

(三)翻制记录:田野过程中若征得原收藏者同意,翻印或翻拍传世祖谱、古籍、图稿、剧本、谱例、秘籍或老照片等珍贵资料,更是日后进一步研究的基本材料。

(四)测绘记录:有关空间现场的实地测量,或是造型艺术品的大小尺寸,以及仿真方式的简图或描图等,有实际的数据与简图,方便日后资料整理和现场复原的仿真。

3 田野调查前置作业

3.1 行前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田野工作所需配备的器材工具,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原则上是能够方便行事、工作便利,以及能够维护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在轻便且易携带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考量配备的范围。因此举凡能够设想得到的文献图籍、文具器材、摄录器材、随身装备、特殊仪器、雨具、药品??等,能够齐全又不造成行动负担者为佳。

3.2 小组分工

田野调查是属团队工作(team work)的性质,因此需要团体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同时执行上要达到分工合作及分工合宜,才不致格局太小而无工作成效。田野小组分工方式:

(一)采访编制:记者、助理、音控、文字

(二)拍摄编制:导演、场记、摄影、灯光

4 搜集资料

为了有效获得田野调查的成果,延伸现有信息的范围与不足,行前必须增补其它相关的资料搜集。一般所搜集的资料多是以平面的书籍出版品为主,事实上除了图书出版品之外,还有其它的媒体出版也是具有参考价值。下列以乡土艺术教学为例,略做补充的说明:

4.1 媒体教材出版搜集

媒体教材是指非书性的出版品,一般也就是指影、音节目,或是拜当今数字信息化的科技昌明之赐,出现整合影、音、像之多媒体出版品。调查市场上已经发行的媒体节目,均可做为乡土艺术教学的辅助教材,远比自行筹资规划制作要来得便捷,有关最常见媒体产品的属性,约略可分为下列三类:

1.音乐类──录制地方传统戏曲、传统音乐表演之音乐出版品,市面常见者为录音带和光盘(CD)。

2.影像类──拍摄音乐戏曲、工艺美术、地方风土或艺师匠人之影像出版品,市面常见者为录像带和激光视盘(VCD)。

3.多媒体──结合影音像资料汇编之数字化节目,并透过计算机读取系统的播映,是当今较为先进的应用媒体产品。

4.2 网络线上资源检索

相关信息网站的检索,是世纪末网络环境(Net work)所带来的便利性,能够透过网络资源查询乡土教材的网址相当多,包括

1.社区网站,2.民俗网站3.教育资源,4.学术网络

5.专题网站

在当前网际网络发达的时代里,如何善用此庞大的资源已经是不可忽视,然而新兴网站的架设犹如雨后春笋,有些网站却因乏人管理而资料陈旧,甚至关闭而未为所知,所以只有不断地造访网站的数据库,以及随时上搜索引擎查询新网站,如此才能掌握最新的脉动。

5 田野调查工作实务

5.1 图照拍摄

拍摄技术在现代化数字科技进步之后,已逐渐开始颠覆传统的作业模式,但不论是采用何种系统的作业模式,原则上均要符合忠实而完整的精神,以利图像复原仿真与后制作业的进行。一般来说田野调查的拍摄工作,之前多有如下的程序:

(一)普查记录

首先针对被拍摄对象进行普查工作,进而忠实记录拍摄对象的现况, 以增进日后拍摄完毕之后,能够再做图像比对或对照的了解;另外也可透过普查过程,来观察拍摄对象的细节,以确定将要拍摄时的重点,同时也可事先仿真拍摄的实况,如此便能掌握被拍图像数量与拍摄的内容。只要拍摄之前的普查记录愈落实,则待拍摄工作完成之后,将来图像的记录便可以愈精确而完整。

澎湖马公天后宫 1999.11 台湾艺术学院雕塑系

(二)测量记录

不论现代化数字科技如何地进步,拍摄技术必须同时与测量记录搭配应用,拍摄对象物的体积大小,是图像档案建立的基本资料,图像本身具备实体空间因素,更不能缺乏测量数据做为仿真。因此具体的测量数据, 是日后测绘、比例图的计算时的重要参考基础。同时拍摄前的测量工作,还可顺便测量出拍摄位置与定点,或是规划出环绕路径的卫星轨道,如此便可做360度环绕拍摄,然后进行3D立体动画的绘制。

金门琼林风狮爷 1999.04 澎湖马公天后宫 1999.11 台湾艺术学院雕塑系

(三)拍摄工作

拍摄工作的品质好坏,就在于操控光学仪器或数字影像的技术是否良好;光源充足也是摄影上不可或缺的要件,所以在工作分组上,应该一并考量灯光控制与提供的编制;还有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的效益,也会影响到拍摄的成果。

嘉义城隍庙 1999.04 鹿港龙山寺 1999.04 台湾艺术学院雕塑系

(四)拍摄工作编组

1.导演:

主导拍摄工作的指挥者,并掌控拍摄内容、取景角度,以及相关工作事宜。

2.场记:

协助导演做好拍摄记录,包括图像序号与底片编号,同时根据普查之编号检索拍摄的对象,并确实清点是否遗漏,以及临时增删与变更事宜。

3.摄影:

实际执行拍摄的任务,但须按照导演的指令,再行完成拍摄事宜,每完成一个拍摄动作,必须清楚回报,以利场记做好登录。

4.灯光:

协助摄影工作,提供完善之光源,摄影品质之良窳,端赖灯光控制是否得宜。

5.2 采访记录

田野调查另一重点记录,是对人的口述采访,与图像拍摄相互搭配应用,透过口述记录转化成文字记述,再经内考证、外考证筛选之后,即是第一手资料的田调纪实。

(一)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并不只限于器材、电池和录音耗材的准备上,在此之前还有更重要的调查工作,也就是研究查询被采访者的学经历和专长资料,或是将要采访主题的人时地物之背景资料。尤其是在出发之前,负责实际采访的人员,必须事先备妥将要发问的问题,同时也要另案的配套问题待命,如此才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采访成效。

(二)考证工作

采访完毕后即获得宝贵的口述记录,当然将来可以转换文字,或是收音转制成多媒体。不过口述的记录,往往接近于口述历史或回忆录的形式,是否能够完全采信?这是研究者必须面临的考验。

在此不妨借助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即对史料进行内部考证、外部考证:

1.内部考证:是指对被采访者的考证,从其过往的人品、德行和诚信来看,以及受访时的态度等,来判断对应时的内容可信度。

2.外部考证:是针对采访内容上加以客观求证,由于任何人在交待过去的事迹时,难免会有口误,或是一时将人时地物的事实混淆,此时的查证可帮助双方厘清,避免日后以讹传讹。

不论如何,有关于考证的方法有相当多,但原则上身为田野调查的采访记录者,首要工作是在忠实记录各项资料,包括受访者的原音资料及口述文稿。相关的考证工作应属事后的研究范围,切勿在田野调查的期间,因查证尚未完全而妄下定论。

(三)工作编组

1.记者:

主导采访工作进程,事前备妥背景资料,汇整采访重点、问题,以及临时应变与紧急突发等事宜。

2.助理:

协助记者数据汇整与场面控制,同时可配合记者,向受访者交叉请益问题。

3.音控:

全程监录采访的过程,确实检查机器运作正常,收音效果良好,以及空白带是否充足。

4.记录:

摘记口述中之关键词词(Key word),若有不明应适时发问,以利事后录音转文字稿之进行。

5.3 田野笔记

在田野调查工作的过程之中,相关的现场笔记亦非常重要,为了方便区分日后在使用上的属性,约略可以分为「田野日志」与「田野杂记」两种类型:

(一)「田野日志」

是指田野工作期间的一般纪实,以较为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钜细靡遗地记下所有的见闻,透过实地临场的经验和纪实,来补强学术研究探讨上的左证。

(二)「田野杂记」

在此则是记录工作期间当下的感受和心得,以记录者当时的角度、看法、立场或心情来阐述,在莫过于极端、偏执的冲动下,内容上可以较为主观和感性的传述,日后可以转化成游记或文学性的撰文基础。

不论是客观理性的记录,或是主观感性的心得,只要是忠实于当时的见闻与当下的观感,都是尽力去还原与追忆田调现场的重大线索,而且两者必须同时发挥互补和互动的效应,才尽可能呈现出田调现场的完整性。

尤其当这些文字记录,是要延伸为推广性的教材时,若过度着重于理性而平铺的学术报告,则丧失了阅读的趣味性与可看性,这是很难发挥推广教学的效益;但若太过强调自我主观的陈述论说,甚且毫无客观的事实可做依据,如此则不具备做为教材参考的价值了。客观与主观如何拿捏?尺度如何才能得宜?全端赖于当时田野调查过程中,「田野日志」与「田野杂记」的记录是否详实和完整。

6 田调数据处理

6.1 前言

自从十九世纪末「光学」(optics)科技问世之后,出现以曝光、感光及显影技术为呈现的图照摄影(photography),接着又出现将感光胶卷快速卷动之下,形成连续动作记录的影像摄影(film);同时当模拟式的记录模式广被应用之后,声音的保存更可透过唱针或磁头,从电唱片或录音带中读取到数据原音。从此人类的历史文明,走向更新的纪元。

时序进入二十世纪末的今天,不论是图像、影像等拍摄的器材与耗材,或是各种等级的录音设备及价位,可以说已经是相当地普及化,因此任何机构或个人,多有机会能够去接触实际的操作,或者是以此做为专责的职务。

以身为地方文史研究或是教学工作者而言,如何来拓展研究的资源,或教学教材的搜集,最简便的解决之道,乃透过田野调查与记录,获得第一手的原始素材和资料,接着进一步根据自身的教学研究内容,继续规划与制作各类型的衍生多媒体。

多媒体的工作乍看之下,宛如是相当艰巨的工程,事实上在今天数字科技化的时代里,

套装式应用软件已经带来相当便利的条件,对于从事第一线田野调查的工作者而言,并非是想象中那般困难,只要在田调资料后续处理的过程上,注意到下文所举的事项,相信可以让田调成果有更丰富生动的展现。

6.2 田调资料的流失

田野调查所搜集的成果记录资料,固然富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些原始资料仍会随着岁月与人为因素,最终也有生命终结的一刻,这是从事资料搜集与记录工作者,无法避免与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有关田野记录资料的生命结束,究竟是要如何说起?

(一)材质毁损

田野记录的图像所使用之相片、底片、幻灯片和胶卷,或是影音资料的录像带、录音带等格式,就材质本身来说,深受自然气候和保存条件的限制,故不论防潮设备如何精良,时间一久依然会有化学性的氧化、退色和发霉,录像带、录音带亦会有受潮、消磁等情形。一旦发生了材质性的损坏,则再多么珍贵的图像记录,也只好徒负奈何。因此,如何转换成耐久性的材质格式,是田野搜集工作首先正视的问题。

(二)规格不定

随着科技化的演进和更新,造成各种田野记录的规格系统紊乱,例如图照规格中有4x5、120或135的分别,其变异性与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只有135格式才能适用于幻灯片播放;至于影像部份则较为严重,例如有放映式的8厘米、35厘米胶卷,也有V8、Hi-8、Beta、VHS、Super-VHS、Beta-Cam的录像带格式,在这么多的机械规格之中,除了品质效果落差甚大之外,其播映系统是完全不兼容,尤其是有些器材根本已经在市面上停产淘汰,空有这些宝贵资料又要如何来读取和研究使用?若是如此这些记录不就形同废弃物?因此,我们更要思索田野记录资料的终端储存系统,应该要放在器材系统兼容性较高,而且至少在短时间内不易受时代汰换的先进规格中。

(三)检索不易

当田野调查工作多年之后,其成果记录必然会累积到可观的数量,接着便将要面临到如何检索使用的问题。造成检索不易的因素,可以概分为两个层面:

1.是在资料搜集前置作业上的疏失,如文字记录不详实、目录汇编不精确,甚至连最基本的标题、制作、地点、日期、来源等记载都缺乏,如此,愈庞大的成果资料,反而愈造成整理或检索上的严重困扰。

2.是后续自动化检索系统的缺乏,此项是本单元强调的重点,因为不论资料多寡与良窳,一但在使用上搜索不易或是根本寻找不到时,这批资料的下场与档案毁损并无差异。事实上透过现代科技来建立检索系统,以目前的条件并非困难之事,唯一要求是必须符合数字化的储存模式。当然也可以仰赖人工的查询模式,只是越到后来会更耗时又费力,既知如此何不在一开始就确立数字式规格。不论如何,若空有丰富的数据库,却很难有效而快速地检索使用,那么就形同一座无用的宝库,最后只有被闲置和遗忘。

(四)前瞻不足

从事田野调查的工作,无非是想要对主题有着最忠实的记录,但同时也应该为这些成果记录资料,预做更具前瞻性和生命力延伸的规划,换言之田野记录所建立的数据库,不仅只于消极、被动式在检索机能上,反而必须透过后续的整合与开发计画,才能产生更积极而主动的生命延展力。

这些辛苦累积下来的田野记录,下列有几点观念不妨拿来自我试问:

1.未来是否具备衍生开发制作的条件,如果可能性都没有的话,即使被检索出来的影、音和图像数据,又能发挥什么性质的延伸功用?

2.所谓衍生开发制作的能力,系指这些影、音和图像数据的品质,能否再次编辑或剪辑制作成为新产品?

3.资料的储存规格是否具备资源共享的便利性?假若这些条件都符合具备的话,何不更进一步来编写企划脚本,主动开发制作乡土艺术教学各类型应用的辅助教材?

6.3 田调数据处理的远景

基于从事乡土艺术教学的教师立场,进行田野调查与记录工作时,除了避免资料生命的快速终结之外,究竟其前瞻的意义和远景在哪里?事实上若能针对前述所提及的四个问题,一一克服之后,至少已经是在实践田野记录的前瞻性目标。在此简单提出二点作业原则来探讨:

(一)数字化储存

数字化(digitize)是新兴资料储存的系统格式,也是当今高科技时代所带来的新观念,简而言之,系将各种田野搜集的成果资料,经由外围设备格式化之后转存进入计算机中,从此即可面对前述所出现的问题来迎刃而解:

1.储存材质之恒久性

目前有关图照部份最广为应用的方式,即是转存成为「图照光盘」(Photo CD),录像带部份则可压制成为「影像光盘」(Video CD)的模式,声音部份亦可透过计算机录音程序,做成WAV或MP3的格式烧录在光盘里。这些数字化储存在光盘片的后影、音、像等资料,若不是人为刻意的刮损破坏,事实上较不受制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在讲求安全性及恒久性之下,可经由计算机再从烧录机来制作资料备份。当然新颖的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更可以将所拍摄的资料直接读取,再存入计算机硬盘中或烧录成光盘,省去不少扫瞄、格式化等的麻烦。不论如何,计算机硬盘毕竟有限,故仅能提供作业时的暂存空间,最后还是要以光盘片做为终端储存区,此乃顾及安全性、恒久性之外,另一种经济因素的考量。

2.读取规格之简易性

经过数字化之后的影音像资料,在当今的计算机软件环境中大多可以兼容,例如:Photo

CD内的图档(graphic files),可以预先设定成压缩档”*.jpg”、普通位图”*.bmp”,以及高密度输出的绘图文件”*.pict”或”*.psd”(photoshop),这些档案多可在现行通用的绘图软件中读取。还有Video CD内的影像文件(video files),常见者有*.dat或 MPEG解压缩的形式,凡Windows 95以上多可在Microsoft所配备的附属应用软件下读取;同时又可透过影像剪辑软件,转存为较小格式的”*.avi“ (video for window),以及”*.mov”(quick time)等格式,读取系统也并不困难。声音档中的*.wav也是相当容易读取,至于新兴的MP3格式有其专属软件,但目前要取得并不困难。

3.检索系统之便利性

上述数字化的影音像资料格式一旦建立之后,本身即可经由后制作业的过程,设计各种不同程度与需求的查询程序系统,或是建立联结(link)与关键词(key word)的搜索条件,日后在检索与查询使用上,就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找到资料对象,对于教学、研究与自修者具有相当大的效益性。

4.衍生制作之前瞻性

事实上因应乡土艺术教学时,所搜集到的田野调查记录资料,其数字化的效益并不仅止于要解决前三项的基本问题,反而在此具有更积极的前瞻性目的,也就是如何藉由已经完成数字化的成果资料,开发撰写各型教材应用的企划脚本与构想,以及在计算机数字操作环境系统之中,迅速完成各种多元化的衍生制作,例如专书出版、影带出版、演示文稿系统、查询系统、网页制作等。 (详细项目请详下文(二)「前瞻性企划」)

(二)前瞻性企划

执行数字化处理之后的影音像记录资料,只要再赋予更实际的企划脚本,即可开发更为前瞻性的衍生制作成品。「衍生制作」的效益概念,是来自于数字资料的「资源共享」性,并且能够在数字操作系统之中,达到便利、快捷及无限次的使用。故从「前瞻性」作业模式的角度来看,田调记录工作应该要讲求一套具备一贯性、效率性的模式,也就是从一开始在执行记录制作之时,就必须想到记录资料搜集建文件的规格,以及未来如何将资料成果继续衍生制作。按照现行的科技条件,并前瞻未来下一世纪的适用趋势,将图像记录资料数字处理之后,再继续延伸其应用生命的延展力,可能是较具前瞻性的作业模式规划。

就「衍生制作」的完整流程而言,一般可概分为三大阶段:

1.第一阶段──前置作业

为素材搜集的阶段,不论采访录制、图像拍摄、文字搜集等实际执行工作与调查过程之中,所征集或撰写的田野记录,图像、影像、音质和文字记录的丰富与否,是直接关系到未来资料建文件品质的好坏。

2.第二阶段──数字作业

所有资料尚未进入数字化建文件储存之前,都只能被视做暂时储存状态而已,因为录音

带、录像带、底片、相片和幻灯片等的保存期限并不长,更谈不上进一步的检索和制作。当所搜集的资料转制为Photo CD、Video CD和声音档案片之后,这些田野成果记录资料,不仅已经具备永久储存的条件,更是未来执行衍生制作的基本素材来源(source)。

3.第三阶段──后制作业

也就是本文所强调的后续「衍生制作」。奠基于上述已经完成数字处理的影音像和文字source资料,然后研发各种类型的制作企划,再进一步编撰实际的脚本内容,接着就可正式执行「后制作」的共作。在此举出现行市场最通行的五项产品:

(1)专书出版:透过自动化编辑软件系统,整合图像文件和文字文件资料之后,进行计算机版面编排,三校之后输出网片,即可上机印制与装订成书出版。

(2)影带出版:编写剪辑剧本与旁白脚本,然后藉由数字剪辑软件串接合成,并经影音特效处理之后,即可完成精华篇或专题性的影带出版品。

(3)演示文稿系统:编写企划大纲与演示文稿内容之脚本,然后结合影、音、像和文字等资料,再应用各型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多媒体之演示文稿节目,以发挥最大的导览说明功效。

(4)查询系统:编写企划架构与旁白脚本,然后结合影、音、像和文字等资料,再应用各型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发行光盘产品(CD Title),或是辅助教学产品(CAI)。

(5)网页制作:以前述数字资料为基础,藉由通用的标记语言(HTML)编写网页,然后加载http//兼容的WWW (world wild web)之环境中,便可在Internet世界开放各界浏览及查询使用。

更多相关推荐:
“暑期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暑期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将这么多年学来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运用在实践中,运用在探索中。可惜的是,一直都没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静下心来,了解市场,了解企业,了解这个…

田野调查报告。doc

关于惠州学院学风的调查报告姓名刘金明黎康顺方钦合学号140908160222714090816022111409081602229年级大学一年级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院系服装系指导教师余彬惠州学院思政部制20xx年...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参观佛山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20xx30960409经济4班简伟健按照我们指导老师的安排大学三年级上学期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课程任务是到佛山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参观学习以下是佛山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

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民族志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式的书面描述田野工作有如智慧之旅而写民族志就是它的终点调查者来到陌生的文化场景花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来了解它为了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界定他们的经验他得聆听观察参与然后...

田野调查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与牧区的矛盾冲突隐藏在环境背后的争端王佳宁10033007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怎么去解决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然而隐藏在环境背后的其他社会问题也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矛...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调查课题中国农村的婚嫁风俗习惯调查内容在中国农村举行婚礼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风俗习惯等需要讲究首先了解一下这些风俗进而对其进行分析了解这些风俗的成因起源及其发展调查方式亲身参加一场农村的婚嫁仪式通过自己...

民俗学田野调查格式。

田野报告撰写准则一田野调查报告题目特定地点特定主题如当代乌鲁木齐回族节日习俗福建东山歌册调查南音与泉州民众生活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调查1调查地点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概述11地理区位民族人口组成12地方历史与文化传统1...

社会研究方法中田野调查案例分析与评价

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社会研究方法中田野调查案例分析与评价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任课教师仰和芝李耀锋研究生姓名刘进学号20xx210307专业领域社会工作研究生类别专业型硕士注请任课教师用红色笔批阅论文1社会研究...

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

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10月8日中午我们在赵巧艳老师和管理系副主任吴萍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在学校停车场出发前往桂林市鲁家村进行田野调查何为田野调查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

田野调查方案

民族数学文化与教育研究田野调查方案第一部分调查黔东南州民族风情园中的鼓楼风雨桥建筑群主持人科任教师罗永超现场讲解协助人班主任杨文金李光辉杨万鑫调查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xx级3个班全体学生调查地点黔东南州民族...

民研所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_笔记

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9月6日第一部分一人类学的命名亚里士多德使用AnthroposLogic但并未作为人的研究概念之用1501年医学家MagnusHundt人是万物之灵中使用了与人的生物特性研究相关1655年抽象...

第二章 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3学时)

第二章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3学时第一节确定调查主题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和田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田野调查来讲最主要的准备首先是项目的选择其次是田野点的选择之后才到进入田野的各种准备工作选择一个题目...

田野调查(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