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田野调查技术
第一节 个体访谈
在一个田野典型调查中,研究者先要选择调查者作为样本,然后利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进行调查。
首先,强调个体访谈的重要性,是因为人类学研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理论上和经验上弄清各式各样的社区成员与他们历史的和当前的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这两者关系的性质。
1、 制定访谈提纲
制定一个好的、有效的访谈提纲,是个体访谈的第一步。访谈提纲的制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访谈之前,对研究的主题有大致的了解,访谈提纲首先是一个基本资料的收集,以及对所研究主题的陈述,提纲的问题应该是开放式问题,以便更多的得到相关的资料,在访谈和田野调查中,会发现新的问题,不断的纠正和扩充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应该是粗线条的,列出访谈者认为在访谈中应该了解的主要问题和应该覆盖的内容范围,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最好只是一页纸,可以一眼全部看到,访谈提纲中列出的问题应该尽量开放,是访谈对象能够有足够的余地选择谈话的方向和内容。
前人拟定的调查提纲或问题表可供借鉴。马凌诺斯基的《文化表格》列举了文化三个因素和八种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和秩序、巫术宗教、艺术、民间知识各个方面,可作一次全面调查的调查提纲基础。英国皇家人类学
会《人类学的询问和记录》一书,它几乎为调查文化各个方面列出应提问的问题,完全可供田野工作者作随身携带的手册使用。
2、 访谈对象选择
寻找一个合适的访谈对象,即报导人来合作,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特点之一。这涉及到不断变化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其它形式的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可能根本不会去关注那些对问卷作答的人本身,甚至访谈对象的数量也非常有限。而人类学田野调查则必须找到一些对此有帮助的人们,赢得他们的合作并与之建立起亲近的、个人的关系。
一方面,调查者要与他的访谈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以友谊为标志,双方都希望这种关系能够互利互助。而且,另一方面,访谈对象不一定愿意透露调查者询问的事情,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要他们泄露他人的秘密,背叛他人。
严格说来,不论男女老幼都是潜在的报告人,都有可能向你提供材料,但物色和训练一些明白事理、对你工作目的有充分理解而又愿意提供材料的人,是做好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报告人还应根据所调查问题来选择,如宗教问题的报告人员好是巫师或其他宗教职业者,传统技艺的报告人员好是有关工匠。这些专门职业者在有关领域,总能提供出比他人更多的材料,被称为“专门报告人”。若
有个别人通晓本族各方面情况,掌握的材料全面准确,请他们出山作为报告人,则事半功倍。
有时候,在你想研究的特定文化场景中你只能找到一位访谈对象,但是在可以选择访谈对象的文化场景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访谈对象,注意要能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的是,一个好的访谈对象必须熟悉调查者要研究的文化。访谈对象不仅要是调查者所要研究的文化中的成员,在该文化场景中有着长期的生活经历,而且要熟知所在的文化。
另一个要注意的方面是访谈对象要愿意倾诉。有时一个人所知很多,却由于种种原因不愿说出来。也许是他的经验告诉他不要相信陌生人,或许是他的表述能力欠佳。所以,一个愿意说,而且善于说的访谈对象,对于调查者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一个因素。
最后,访谈对象最好是以一种非分析性的方式向你讲述他的文化——他认定一种接受事物的方式,几乎没有想到其他人对此的理解可能不同。一定要避免那种想把他所知道的信息转化为他认为调查者更熟悉的概念的访谈对象。在教育背景越高的访谈对象中,出现这一情况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习惯于用社会科学的概念去表述,把这个文化场景中的一切转化成了一组与现实大相径庭的术语,相对来说,教育背景较低的访谈对象,可能会习惯于直接描述文化场景的点滴。
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到合适的访谈对象呢?最好,先找一位中间人,这个中间人能为调查者与访谈对象提供人际联系。或者是选定某一文化场景作为调查对象后,可以直接找可能成为访谈对象的人。不过,直接接近访谈对象比通过中间人开展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
3、 访谈中的提问
当调查者向访谈对象提问并以此做为收集资料的方式时,变量通常是需要操作化的。
提问分为结构性访问,即按照预定计划提出一个个问题,请报告人依次回答。另一种是非结构性访问,即提出一个范围较大的题目,由报告人自由陈述。
非结构的访谈可被应用于初期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调查,在访谈中,很快导致更多的焦点的、发现事实的问题。及至和当地人民建立亲密关系及有经过训练能忠实提供情况的报告人后,再多用结构访问法。
在访谈的提问中,调查者必需注意几个原则:
一是问题要清楚,误解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的,所以清楚、明确的问题,让访谈对象进入访谈主题中,至关重要。调查者对于研究的主题都比较关注,但是访谈对象则可能根本没有留意过这些问题,又或者,调查者对相关主题只是肤浅的了解,也不可能充分表达问题的意图,所以,问题必须清楚,这样,访谈对象才能够准确知道调查者问的是什么问题。
二是在要求访谈对象提供信息的时候,应该保证他们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是他们愿意回答的。
三是追问,深入追问是相当必要的,在深入访谈中,一定要保持中立的立场,避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词语,而且要鼓励和倾听访谈对象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的叙述。
个人访谈属于定性访谈,是根据大致的访谈大纲进行的,理想的状况是访谈对象负责大部分的谈话,如果调查者说话的时间超过5%的访谈时间,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调查者过于健谈。
访谈中最开始可以是漫谈,或者说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访谈者事先不设计具体的问题,只是一个大体的访谈框架,让访谈对象自由联想,这种方法在效度上可能很高,可以引出很多的问题,得到我们满意的材料。
深度访谈(depth interview or unstructured interview)。过程由访谈者操控,就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一层一层地问下去,直至得到我们需要的材料。到这里就出现了材料的信度问题,所谓信度,就是材料的可重复性。一般而言,通过漫谈或者是深度访谈得到的材料可信度常常受到置疑,原因就是不可重复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受到时间、场景、心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说出来的可能也会出现差异,这一点往往是其他社会科学批评人类学之所在。
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这时就可以对某一或者某些具体问题设计半开放式的问卷,配合深度个案访谈。
结构性访谈(instructured interview)。设计全封闭式的问卷,发放给随机抽样的“样本村民”填写。
4、 访谈中的互动
融洽和谐的关系意味着调查者和访谈对象之间关系的协调。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来说,它意味着报告人是友好的,值得信任的,可以提供帮助的。每一个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都会遇到障碍,他往往是一个陌生人,过分爱好打听别人的事情,而且经常是很麻烦的人。如果任何地方的人都没有坏心,那就没有必要对陌生人心存疑虑。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如果有人不信任你,那不是性格上的缺陷,只是意味着处理与所有陌生人的关系是可能遇到某些危险。每个调查者的任务是从始至终都扮演建立信任和消除怀疑的角色。
与访谈对象的互动,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根据访谈的进行,而有所不同,主要的目的就是使访谈顺利、有效的进行下去。
访谈中调查者的回答可称为“干预”。访谈目的,简单地说,就是保证访谈进行——表明调查者正在听和有兴趣的哼哼声和点头都是服务于这个目的;没有这些信号,大多数访谈会立刻终止。但是这些干预——探查、提问、哼声、“啊哈”、“继续”,以及此类——不仅表明调查者在注意听,而且还被用来指导访谈的方向或者鼓励话题的继续。
还要注意,访谈不是辩论,准确地说,也不是对话。首先,访谈对象力图将访谈视为他或她熟悉的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方式,并且调查者必须巧妙地将其转移到访谈中。
当某个领域的讨论进行之际,调查者聆听并且表明他或她正在听。注意力集中和准确的聆听能力是访谈过程的关键。注意力集中的聆听不仅帮助调查者决定实施正确的“干预”,它也告诉回答者调查者对他或她讲述的感兴趣。它还能使访谈人通过回到已经陈述过的事情的方式,鼓励回答者就某个特定话题进行详细阐述。那些担心没有更多有兴趣的事情可说(或者害怕访谈人没有认真听)的害羞或害怕的回答者,调查者应鼓励他们继续。
对一个缺乏经验的调查者来说,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忍耐访谈对象与自己之间的沉默。开放式访谈充满沉默,当回答者想知道是否可以进行和继续一个人讲述还是暂时停下来来选择接下来从何开始,或者对他或她即将讲述的内容在作内心的思想斗争。如果沉默持续时间太长,调查者可以说点东西,如“是吗?”或者“你是怎么想的?”或者“你为什么犹豫?”
5、 访谈记录
如何去做记录?调查者要记录他所观察到的、访谈对象告知的东西。如果访谈对象的话语没有记录下来,那么研究者与访谈对象之间最有价值的关系就浪费了。因此要用有效的方法记录下田野资料,供日后分析。
有的情况下,要在一段田野工作完成后,立即记下所见所闻。这是有难度的工作:过后才做的记录是很难把访谈对象的话准确地记下来的;而当面记笔记一方面影响了访谈对象对你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与访谈对象的交流。显然,现场做笔记较为精确,而能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不能现场做笔记,访问结束后立即记下关键字句,对于完整地再现谈话很有帮助。
录音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记录手段,是最精确的记录方式。有的调查者担心使用录音机会让报告者感到不自然。实际工作中录音却常常促进访问。录音并不张扬,还能让你自如地与访谈对象交流。开始之初访谈对象或会感到拘束,但过一会儿他就会忘了这一设备的存在,自然地谈话。也可以在开头几个访问中采用录音,之后采用边录音边做笔记的方式。整理录音很花时间,但那是很值得的。
不过对于访谈对象提供的信息,必需有所警惕,虽然他们对于调查者来说,对研究对象更有直接和亲身的体验,但是有可能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是事实和个人观点的综合,这就需要多个访谈对象提供信息的印证。
思考题:
1、各自选择一个同学作为访谈对象,并将访谈内容记录下来。
2、看一下自己的着装,是否容易对个人访谈产生不快的感觉?如何避免由于调查者自身原因,造成的访谈对象的排斥或是不合作?
3、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制定访谈提纲,在学校里面随机选择访谈对象,必须是生人,然后进行访谈,并记录下来。
第二节 问卷
问卷在人类学调查中时常会到,问卷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和调查研究直接相关,因此,问卷的建构对于调查者来说就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技巧。
1、 问卷设计
1)一般的问卷格式:问卷中的问题应该平展、整齐,不要将几个问题简化,放在同一行,将很多问题搅在一起不仅不利于问卷的完成,而且极大的增加了问卷处理的难度。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要求回答者针对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封闭式问题要求回答在所提供的答案种选择一个答案,因为封闭式问题比较开放式问题更容易回答且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也比开放式问题更加容易操作,因此在问卷中经常使用。
封闭式问卷要遵循两条结构要求:一是答案的分类应该穷尽所有的可能性,也就是应该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通常会通过增加诸如其他的选项来补充。其次,答案分类必须是互相排斥的。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问题要清楚;二是避免双重问题;三是必须是回答者胜任回答的;四是问题应该中肯;五是问题越短越好;六是避免否定性问题;七是避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词语。
2)回答的格式:最为常见的是要求回答者从一系列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或者是就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
3)关联问题:在问卷中,通常会存在某些跟部分回答者相关,但是与另一部分回答者不相关的问题,这类情形往往发生在某个特定主题询问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由此产生关联问题,该问题是否被回答,和回答者对系列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有关,对于关联问题的恰当使用,能够利于回答者对问卷的回答。
关联问题可以采取的多种格式,如:
你有吸过大麻吗?
有
没有要注意的是,关联问题是独立于其他问题的。
4)矩阵问题:在想要问几个具有相同答案分类的问题,可以建构一个矩阵式的问题和答案。
这个格式有好几个优点。首先是有效的利用空间,其次,回答者能够更加迅速的完成这种格式的问题,此外,还能够提高回答之间的可比较性。
不过也要提妨矩阵问题格式可能导致强化一些回答者的回答模式,有时候,回答者会使用同一个答案,来回答所有的陈述。
5)问卷中的问题序列:问卷中的问题序列会影响到回答。首先,一个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对后面问题的回答。问题序列的影响并不是相同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回答者逼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回答者更容易受到问题序列的影响。
随机排列的问卷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对问题保持敏感,尝试着估计其影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释结构。
6)问卷说明:问卷应该在适合的地方附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和介绍,最好在问卷的开始告诉回答者,调查者需要什么,提醒回答者采取正确的回答方式,如果一份问卷分为多个部分,那么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都应给予简短的陈述,类似的简单说明,有助于帮助回答者理解问卷。
7)预调查:不管调查者在设计问卷有多仔细和认真,还是存在错误的可能性。避免这种错误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问卷进行预调查,预调查的对象无需具有代表性,不过也至少要求是与问卷有关的人来完成。
2、 抽样方法
抽样要保证全面性、有效性、代表性,还要注意选择的概率。假如调查一个范围较小、人口不多的社会,可以访谈全体居民。如果调查范围较大、人口众多的社会,便不可能采取同样方法,必须进行抽样,即通过调查有限的对象,来归纳出对整个社会的看法。这有限的调查对象便是样品。为了保证样品是这个社会的典型,足以代表整个领域,必须有一套科学程序来选取样品,这就是抽样。
一次成功的抽样必须是样品均匀地散布于整个领域,个体成员有平等的被选中的机会。员常见的抽祥技术:
通常情况下,抽样分为抽取一阶样本和多阶抽样。
一阶抽样,分为
1)简单随机抽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简单随机抽样,是典型的从总体中进行的抽样。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便于使分层的优越性体现出来,首先决定名单上项目的数量以及要抽样的项目的数量,然后用后者除以前者。
3)分类抽样:如是一个异质的社会,应先通过一次粗略的普查,根据调查问题进行人口分类,确定每—类人口与全民人口之比例,然后按此比例再分别随机抽样。这称为分类抽样。
4)分层抽样:在一些总体的特点在抽样前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层抽样以减少常规抽样的变异,以便形成一个比简单随机样本更接近总体特征的样本,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就是分层。
当没有合适的总体成员名单,并且没有办法直接把握总体时,多阶抽样就成为一种很有用的抽样方法。首先需要一种将总体中的成员与某种能够进行抽样的分组联系起来的策略,第一阶段先对这些分组进行抽样,然后再由所选定的这些组的成员形成名单,以便在后续阶段能从这些名单再进行抽样。如从学校里面抽取学生样本、区域概率抽样、随机电话拨号都是典型的多阶抽样例子。
3、 问卷的适用场合
问卷可以使用在个人深入访谈中,也可以使用在基本资料收集中。在基本资料的收集中,通常使用封闭式或者是半封闭式问卷,以便于资料的统计和分析;而个人深入访谈中,多采用开放式问卷,以便回答者自由发挥,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电话调查也是问卷资料收集的一种途径,这种问卷调查更加适用于简短、清楚的封闭式问卷。
思考题:
1、就下列开放式问题,设计能够在问卷中使用的相应的封闭式问题:
1)去年你家里的总收入是多少?
2)你进入大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大学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关联式问题练习:
1)你是否有兼职?
2)如果没有,是否打算去找兼职?
3)如果没有,为什么?
4)如果在找兼职,则找了多长时间?
3、找一份调查问卷,三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就设计等方面进行评论。
第三节 座谈会
座谈会的形式不拘,主要是要求不同年龄、利益、性别和社会层次等的人聚集在一起,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真实事件,或者虚构一个“事件”,设计一个情景式(situational)的舞台,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通过这种集会,激发他们充分言说对“事件”的看法,研究者不但可以记录他们的意见,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记录他们的现场反映,比如态度、表情、冲突等情绪性的表征,可以从中透视出村落社会的人际关系、社会组织、利益群体、权力结构等。
通过座谈会能获得编码和分析的文本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作为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素材。大多数座谈会的时间都不长——一般时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并着重讨论相对较少的论题。座谈会访谈形式多样,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事前组织或是临时组织的,资深的人类学家或是一般的熟练者都可以主持会议。在许多情况下会采用群体访谈,如收集某个文化领域的信息,建立分类排序表,收集有关经历的简单数据或是对已有资料的结果做出反应。
1、 制定座谈会提纲
座谈会是一种集体诉求的途径,因此座谈会的提纲应该是参与者共同关心的和热衷的,不应涉及到个体资料的收集,或者是针对个人情况的问题。根据座谈会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好座谈会提纲,避免敏感问题和会使参与者感到不快的问题,座谈会是一个广泛接触访谈对象的手段,因此,座谈会的提纲可以侧重于开放式问题,允许更多的意见和观点展示,以便对所研究的社区有更多的认识,以便调查者进一步深入工作。
座谈会还涉及到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因此,开放式的访谈更加要得到重视。机动灵活是座谈会提纲的要求,只是需要把希望探讨的问题范围列出来,写在纸上作为提示,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随着进程的变化而适当变化。
2、 座谈会对象选择
座谈会对象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便于交流,对象选择数目要有一定的限制。而是要兼顾不同的群体观点和利益,因此,性别、年龄、阶层、教育背景、职业、社会地位等是选择座谈会对象时候应该注意的,这些都要兼顾考虑。
不过有时候为了座谈会的更深层次交流,也需要考虑对象的同质性,如以性别分别的座谈会。
选择座谈会对象时候,最好选择生人,生人彼此不熟悉,对研究更加有新奇感,可能比较积极的投入讨论,此外,生人彼此不熟悉,可以较为坦率的发表意见,而且对调查者也更加有帮助。
对于所调查的问题感兴趣的,而且也愿意去说的对象,是选择座谈会对象时候所欢迎的。
3、 控制会场局面
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参加座谈会的入选,亦要根据座谈会的目的和要求,事先酝酿好调查提纲。还要指定专人负责录音、照像、记笔记和整理资料。总之,调查会会必须存有目的、有准备、有领导的情况下进行。
调查会上,必须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甚至有些迷信或不很健康的东西,也不过冒犯,不能流露出丝毫轻视的态度。还更灵活掌握会场不能生搬硬套地、机械式地依着提纲的顺序往下问,更不能以命令的口气对待参加座谈会的客人。遇到一些细节问题,如某人发言太罗唆、不着边际,如何引导他不偏离话题,或劝他停止发急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使他不愉快。座谈会中若对一些发言内容弄不清楚,要待发言完毕后再去补问。这种座谈会的人数不可过多。但第一次人数不防稍多一点,目的是为了发现适当人选,物色专题访问的对象。座谈会时间,不宜开得太长。最好能配备录音机和照像机。担任记录的人选,要具有语言学知识,能够利用国际音标记音。
座谈会后,要当日整理记录,并召开领导小组合讨论和研究记录的材料,确定是否需要再召开第二次座谈会。如果需要,在人选方面还要认真考虑。第一次座谈会一般是一种概况的介绍;第二次和第三次座谈会,可叫作专题座谈会。
4、座谈会的适用场合
座谈会可以应用于使自己熟悉一项新的田野研究;或是在报道人的见解下得出假设;或是评估不同的研究地点或是研究人群;或是获得参与者对先前研究结果的说明。
思考题:
1、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座谈会,并就座谈会主题制定提纲,控制座谈会进程,并作记录和分析。
2、讨论同质性座谈会和异质性座谈会,应用的不同场景。
第四节 观察
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说明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及相互作用,观察是我们得出有关人们行为的可信报道的最佳途径。
1、 观察的种类
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系统观察。
直接观察是亲临现场进行观察,可以比较正式,也可以比较随意,如果是正式的,则是要求要观察者在一定时间之内实地测量某些行为的发生率,如果是非正式的观察,则是在实地访问期间穿插进行,有时候还可以收集其他资料,比如访谈信息。为了提高观察资料的可信度,通常做法是安排几个而不是一个研究者进行观察。
参与观察要求人类学家置身现场,既直接观察,又进行访谈,从而得到民族志报道的丰富材料。
参与观察方法的主要内容有:(1)调查者住在调查地区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一般是一年,使他有机会看到当地人民一年内因季节而异的生产活动、宗教仪式和节庆事件。(2)学习当地语言。(3)调查者要像当地社会成员一样生活,深入到人民生活之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
参与观察并不意味着只在遇到重要活动才进行观察。调查者在仪式、节庆或其他重要活动中集中注意力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是必要的,但还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礼节,以及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等等一切细节。
参与观察者既要深入当地社会生活下去,又要防止“土著化”,即做过分的感情投入。他不应忘记自己是一个人类学家。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分析观察一切。参与观察的好处是能目睹实际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报告人口述的有时只是社会理想的行为。而且,只有一次一次参与观察,才能真正相当地人民建立亲密关系。但参与观察所得材料仍不完整,在调查期间,没有发生的事情便无法观察。
而直接系统观察,我们指的是这样一些田野方法,与访谈相比,它更注重研究者的第一手观察资料;与参与观察相比,它更偏重抽样和测量的问题。由一些明确的规则结构而成,涉及我们观察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观察、观察什么以及如何记录观察。
2、 观察的技巧
观察可以分为确定观察问题,指定观察计划,设计观察提纲,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资料,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检验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虽然之间相对独立,但是分界并不明显。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观察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需是可操作性的,比较具体的;制定观察计划和观察提纲,计划和提纲都是大致的框架,为观察活动提供一个方向,要求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变通性。
进行观察时候,首先是一个开放式观察,对观察现场获得一个整体感受,训练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和反思能力;然后逐步聚焦,明确自己希望回答的问题之后,聚焦的程度取决于研究的问题,视野可以有狭窄单一和开阔的两种方式,两者可以变换,除此之外,聚焦还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程序和步骤,如主次程序法,方位程序法,动与静结合法,时间抽样法,场面抽样法,追踪法等等。
在观察中,研究者应该尽量使自己融入当地的文化中,采取回应式互动,即对当地人发起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自己采取主动的行动。
在选择观察内容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研究问题,有意识的选择,而且要注意观察内容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观察者本身的习惯也会影响到观察内容的选择,所以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观察风格,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观察。
3、 观察的记录方式
观察的记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实地笔记,即专门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个人笔记,即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实地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方法笔记,即观察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理论笔记,用于记录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的初步理论分析。
具体的记录方式则可以分为:1)描写和编码:在记录观察结果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描述我们见到的活动或把它们编码。这留给我们三种选择:(1)完全避免编码,保持文本描述,把我们的资料作为定性叙述的总集;(2)收集文本描述,运用在调查完成时产生的目录来编码;(3)在观察的同时,运用调查之前或在调查初期产生的目录把活动做编码。
行为描述是开放式的行为的文本叙述;文本描述的优点在于它类似于传统的民族志描述而且在分析中也能运用。它们能够像情景允许的那样详尽和内容广泛,并且根据需要而很好地情境化。
编码是简单的,常常有符号化的特征:有选择的,明确的,合人意的明确意义。编码也有自己的优势。它需要一定程度的选择:编码的目标不是捕捉复杂事物的所有现实,而是郑重于在调查情境我们认为显著的那些方面。编码是明确的和客观的,被编入编码书中,并标明如何使用编码,以便不同的编码者之间能达到一种高度地相互依据。有了编码,便能满意地用一套完整的编码来涵盖所有活动,一个编码对应一个活动,减少重叠。研究者在编码过程中会碰到三个问题:同时性、可靠性和情境。
2)行为记录
在行为记录中,每一项观察都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识别编码来保存记录。每一个对象也要有一个独特的识别码。作为一种通行的保护调查对象匿名的道德规范,这些编码不应向一个临时的野外观察者展示出研究对象。应有一个人口调查表列出对象的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家庭、家中的地位以及其他诸如职业、种族和健康状况的信息。每一次观察都应指出它在一天中的精确时间。
3)结构和功能描述
研究者区别了两种类型的描述:行为者身体运动的结构描写和行为的目的或结果的功能性描写,结构描述记录行为者的姿势、操作运动以及社会互动。结构性描述可以用语法中的“句子”便捷地加以记录。
田野工作者没有必要在结构描述和功能性描述间作选择。有充分的理由可让我们同时选用二者。
思考题:
练习1、观察一个社会场景(scene)半小时。场景中至少出现三个人:你以及另外两个人。
你至少可以观察到两种情形:你本人以及他人都认为你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情形;或者你自己以及被观察者都不认为你是参与者的情形。
选择一种情形,静静地观察。不要记笔记,拍照,摄影录像,总之不要试图记录。
问题:
1、你在哪里观察这一场景?
2、你与所观察的场景关系如何?
3、你为什么选择观察这种场景?
4、你为什么选择观察这一特定场景?
5、你采取什么样的姿势(躺着,坐着,站着,走着,开着车等等。)?
6、试着回想并描述在半个小时的观察过程中你对自己、对场景的看法。
7、在你“正式”观察之前,你是否一度融入场景之中?
a. 如果是:你注意到当你从参与转为观察时你有什么变化,例如态度、感觉、身体情况或其它因素?他人的行为对你有影响吗?你让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你觉得参与者之间有什么行为上的变化吗?
b. 如果不是:表示你知道该怎么做,能迅速进入观察状态。对比开始观察之前,你的思维、感觉、或生理状况有什么不同?对比你处于相似的情况却没有下意识地做观察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
8、你有走动吗?还是静止?为什么?
9、你对场景感兴趣吗?还是容易分心?或者两者都有?
10、 你感到厌烦吗?
11、 休息一会。想想你所观察的场景。你是否注意到以下细节:时间?温度?天气情况?物品的材料?材料的颜色?人们的发色?人们的衣着?背景声音(如汽车经过的声音)?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各人在相互关系中地位如何?人们移动身体的方式?手势?人们与物品的空间安排如何?
回答这些问题。试着回想其它你当时未注意到的细节。把它们与这些问题一并列成清单。
12、 仔细复查所列清单,思考:清单中列出的有哪几类细节?你容易忽略的是哪类?就你在观察中出现的选择性倾向写一篇简短的陈述。你的选择性忽略会不会与观察过程中感觉到有些乏味有关?在生活中你是否也常常这样?请你谈谈。
练习2、选择一个包括你自己和至少两个对象的社会场所。观察,同时用纸笔记录。
问题
1. 你在什么时候、哪里观察到此场景?
2. 你与观察对象关系如何?
3. 你为什么选择这一类型的情形(看练习2)?
4. 你为什么选择此特定场景(看练习2)?
5. 休息一会儿。思考:有什么情况当时没有记录下来而你现在还有印象的?请列出来。
6. 分析所列清单。你能找到当时没有记录它们的原因吗?比如,某些细节是你知道你能记住的因而没有记录;关于物理环境的情况(物品的材料,天气,时间,空间,物体的颜色等等)没有做记录;人们说的话难以全部记下;当时看不到人们身体语言的重要性因而没有记录。请详细回答。
7. 将问题与列出的内容、问题6的分析与练习1中相似材料(问题11和问题12)作对比,两个材料有何异同?
8. 以上要求你思考的实际上是人们在观察与记录时的不同选择性。与至少两个同学讨论你的调查研究结果。哪些是他们同意的?哪些是他们不同意的?
9. 试分析你的观察与记录的选择性成分,哪些是你本人特有的?哪些你的同学也有因而可能是文化模式的?请列出来并给出依据。并把答案及你的调查工作记录一并交给指导老师。
第五节 文献法
文献,涵盖广泛的档案资料——公共的,官方的,宗教的,制度的,商务企业的资料,私人文件与数据库,同时还包括了批评性分析的方法。当人类学家大胆地研究文献的时候,必须学会运用历史学家用以衡量书面证据可靠性的那套评估准则。这套准则包括了对以下方面的考虑:观察者的社会地位、智商和语言能力;可能对观察产生影响的态度;被包括在内与被省略掉的内容;文件写作的预期读者和写作动机;叙述风格。
文献应该结合它们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来审慎理解;而且文献分析时候,不仅要辨别文献作者的种族中心主义,而且要留意作为文献评价人的研究者自身的种族中心主义。
1、 文献资料的类型
一种类型是来自官方的地方志书、历史文献,史志传记等等;
一种类型来自民间的族谱、歌谣、神话、民间传说、信函、碑刻铭记、私人记录、民间藏书、民间契约文书、私人书信、民间“公文”比如公示的乡规民约、通告、祭祀庆典的告示;
一种类型是政府的统计资料或是档案,包括户籍资料、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政策资料、法律条文、数字列举、官方调查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报告;
一种类型是相关研究领域的正式研究与评价报告;
一种类型是大众媒体与社区通讯中的剪报和其他文章;
还有一种是议事日程、布告、会议记录、方案和其他事件等的书面报道。
有些地区迄无人类学家作过调查,但过去地方官吏、使臣、传教士、旅游者或已留下记载。他们虽不是专业的田野工作者,但他们的记载中往往包含珍贵材料,也是文献资料的一个来源。
2、 收集文献资料的途径
文献资料的收集要保证有系统性,在时间上可以做灵活的安排。
在实地调查中,应该安排出一定时间在当地图书馆、文史办、档案馆和其他资料中心,设法找到并阅读相关研究的文献,包括文献汇编;这包括保存在当地未曾发表而为城市图书馆所不能看到的文献资料,如地方政府档案、家谱、当地人士搜集的民间故事、歌谣等等。这些均有助于对当地的了解,假如取得许可,应择重要者予以复制。
中国户籍制度的存在,而且已经过多次人口普查,地方行政当局保存户籍档案,调查者可以在户籍档案的基础上再作自己的人口调查,节时省力。但户籍档案应经过自己核实。
民间收藏的族谱、藏书、契约、信函等,在通过建立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的信任后,被调查者往往会给予调查者此类惊喜;
借鉴和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
所有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及有关记载,在调查以前都应充分收集,不厌其多;或摘录要点,或复印全文,供田野工作中随时参考,对田野调查大有助益。
3、 不同类型文献资料的用途:
文献的主要作用是验证访谈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细节检验其他资料的正确与否,还能从文献中进行推导,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体来说,不同的文献资料有不同的用途:
家族史与历史人口统计学:家族史和历史人口统计学领域已经发展了一系列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其中很多方法已被人类学家们成功运用,特别是那些在欧洲从事研究的人类学家,和那些在相对比较传统的地区如非洲开展人类学田野考察的研究人员。通过历史人口的统计——如公民登记记录,人口普查和列举数字,族谱和人口登记,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记录等等文献资料,研究家庭重构、人口迁移、婚姻情况、人口出生和非婚生现象、生育文化、婚姻和收养情况、社区的生态变化与延续。
族谱研究是用来重构历史的一种广为接受的技术方法,族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人口统计。族谱,对于婚率和生育率、婚姻政策、财产转移问题、家户形成的原动力、人口迁移、个人之间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流言与丑闻片断等都有所裨益。此外,族谱可以用来支持对教堂和民事档案、税务记录以及土地清册等文字资料的解释。
除了通过可获得的重要记录、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登记以及口头或书面族谱材料来重构家族史和人口统计史外,其他一系列的定性历史资料不仅可以更好地解释和说明过去的社会经济生活,还可以帮助明了某些特定事件在当地民众生活中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如把家户普查数据与税务登记、公正交易资料、警察和法院记录联系在一起,可以重现居住模式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面貌,展现当今经济、社会面貌的各具体要素的历史深度。
财产、税收记录和遗嘱,可以说明土地易手、以及阶层构成与不平等的长期趋势。
也有其他很多人类学家和民族志学者利用遗嘱、公证材料和其他法律文件来重构居住模式、家庭关系与价值观,以及对待死亡和宗教的态度变迁。
大量的法庭记录被用作分析研究,以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诸如印度和非洲地区的殖民主义的结构和意义。
税收记录、土地普查、人口统计让人能更深刻了解地方性经历,了解全体居民是怎样根据民族与社会地位来彼此划界的。教区提供了人口涨落的资料,而契约资料则有助于描绘出一幅经济形势和当地企业历史的变迁图画。
商业目录、城镇规划、商店账本、乡镇议会和监察委员会的备忘录以及地方报纸都被利用来描述建立在零售业基础的地方经济的繁荣。
生活史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向另一个人讲述并由另一个人记录下来的个人生活经历,这一生活经历事后由这另一个人象写自传一样来编辑和书写”。 田野调查中,和报告人互动产生的生活史,类似于其它系列的个人主观材料 —— 信件、日记、自传、口头叙述,可以揭示涉身其中的参与者对种种经历的观点看法。
思考题:
1、制定一个研究主题,并在学校图书馆中寻找相关文献资料,写一个相关文献综述。
2、收集一本族谱或是户口本,进行相关的谱系分析。
第六节 口述史
1、 什么是口述史
口述史建基于/以历史重建为目,对过去事件亲历者的采访,更强调访谈对象的平民性、边缘性。
口述史是历史工作者与受访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的产物即口述史料,其可信度与文学史料相等,将原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整理,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史专著。
它是由调查者在采访当事人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稽核的史实记录,能够揭示一些文献资料所缺少的而又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史实,从而不仅可以让人们多了解一些历史真相,而且可以使历史研究的成果更加接近历史事实,更具有科学性。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口述史是研究者基于对当事人的采访,并结合文献史料,对当事人的生平或某一相关事件进行研究,它必须走出书斋去做大量的采访和调查,在采访和调查中还可以获得散落在民间的史料,获得研究的新线索,从而扩大史料搜集的范围和研究的视野。
从形式上来说,口述史是文献历史之外的另一种历史表述,也具有两者互补、互动的意义。
口述史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其中,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回忆录性的口述史料,即研究者把采访到的当事人的回忆资料,经过整理、校正而编辑成一种史料;另一种是研究性著作,也就是研究者利用采访到的口述史料,结合少数文献史料,经过自己的研究而写成的著作。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著作所使用的史料必须以作者自己采访到的口述史料为主体,如果只是使用了少数口述史料,则不能说是口述历史的著作。
从口述者构成来说也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以单一口述者所叙述的史料而编写的成果,如某一人物的口述传记、口述传记资料和专题资料;另一种是用多个口述者所叙述的资料而编写的成果,如综合性的口述史料集,或利用多个当事人口述史料而写成的著作。
2、 口述史的基本要点
口述史有两个基本条件需要满足:首先,整个过程须经规范操作;其次,为避免单纯口述方法表现力的单薄,需要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口述史的效用最大化。
保密问题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口述史研究中,如果研究者没有获得被采访人的同意和授权,直接将采访记录公开,那被采访人有权起诉侵权者,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保密问题,如果获得的情报资料,牵涉到访对象对他所了解的官方人士的坦率的看法,或者他对政府所持的否定观点,这样就必须虑谈话者的安全,因此,作为口述史必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口述史访谈中,第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就是要用过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访谈计划,内容包括访谈时间、地点的确定,访谈对象的选择与联系,访谈问题的拟定,访谈方式方法的策划等,要考虑对意外问题的处理技巧。第二,严格访谈操作步骤,这个访谈操作的核心所在,具体而言,访谈步骤应该按照如下三步进行:首先,请被访谈者围绕主题口述,应该从情感上与访谈者产生一定的共鸣,在这一过程中,访谈者应该了解被访谈者的个人经历,从讲述的内容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做好记录,以备探讨;二是当双方产生信任后,被访谈者无话可说时候,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出来或是根据讲述提出问题,请其回答,目的是引导、启发讲述者的记忆思维,对一些问题进行澄清说明,问题需要细化;三是当基本问题得到解决,可以深入挖掘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认识,应该平等讨论问题,必需做好笔录工作,要把讲述者的神态、体态等录音不能记载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将是完整口述资料的基础。
口述史的使用,必要要与文献资料对应比较研究,以免出现偏颇,口述史难免会有个人的倾向性,这一点在口述史的使用中,也是要注意的。
3、 口述史对象的选择
口述史的不可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受访者失去对过去的记忆,因为口述历史访谈一般是在时间发生若干年后才进行,有的时间跨度达70-80年"因而,口述史料追溯的时间越远,流传的时间越久,失真也就越大;其次,便是由于怀旧主义和个人感情色彩而故意扭曲记忆,这种情况时常发生,比如,当采访受访者的不幸经历时,他们或者拒绝回答,或者把过去描绘得很好,因为他们不愿意回到过去的阴影之中;第三,口述者的回忆受到现实生活经历的影响,因而在回忆时可以明显地反映出口述者的个人心理的变化。
针对这三点,口述史对象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口述史的客观性、真实性,口述史对象往往应该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其叙述的历史事件至少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或者至少是经历者的后代,他们提供的口述资料,应该是长辈告诉的经历。
口述史对象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代表事件发生时候的不同群体,以保证口述资料的全面性,并且可以校对不同口述者口述的客观性。
口述者不仅是精英人物,更多的是普通人。与历史不同,口述史更多的关注的是普通人的个人历史。
4、 口述史的记录
口述史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现场录音、录像、原始手稿、笔记、照片及相关资料等。
可是在将口述资料转化成文本形式的过程中,当这些剪辑整理工作作为一个创造性过程的一部分而其目的又是为了形成某种出版物的话,会带来进一步的挑战。
第一是要避免除了史家的“话语霸权”,避免调查者在转化文本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过多的分析和选择,按照史学的要求去选取,以造成文本的面目全非,以至于口述者本人都认不出自己的话语。
第二是注意口述史著作中互主体性(inter2subjectivity)的体现,也是口述特性的重要方面,海外学者甚至把口述史的最终产品抽象概括为“访谈双方关系的表现”,而不是着眼于文稿或者录音带,有的口述史文本也许是出于行文流畅的考虑,甚至在加工稿里就取消了提问,问答式被改编成为类自述式,无法从中感受到访谈现场问答者们的双向交流。
思考题:
3、选择一个访谈对象,应用口述史的方法进行访谈记录。
4、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对相关对象进行口述史的访谈和记录。
5、参加寻找中大校友的足迹,寻找老校友进行口述史的访谈。
第七节 影像技术
利用照相机、电影摄影机和录像设备来形象地纪录和保存人类学的田野资料,大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只靠口头和笔头搜集记录田野资料的传统做法,为田野作业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天地。
田野调查的影像,与艺术和美学的影像不同,它是一种记录和真实的体现生活场景,作为田野资料的补充。
“一张相片抵上一千个字”。早期人类学家已知尽量使用照相。对于记录生态环境、生产活动、工具制造和使用等等,相片的效果绝非文字记录所可比拟。现在除照相机外,又有了摄像机(代替了过去只有专业人员才使用的电影拍摄机),以拍摄宗教仪式、节庆活动、舞蹈和游戏等活动场面。
现在照相多用幻灯片,既便于向公众展示调查成果;又可直接制版,作为报告或书籍的插图。这里要说明的是在科学调查中,人们多喜用黑白胶卷,因为科学书刊中用黑白图版,可以节省印刷成本,当然,遇到绚丽的服饰、器物上彩色图案、绘画和雕塑作品,仍应拍摄彩色相片。胶卷应多选择感光速度较慢的,以利用底片保存。
1、影像的分类
影像的分类标准,可能至少存在着三种,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用途和观众。一
是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其科学性占首位,多数是非商业性质的人类学和民族志影像资料;二是供大众观赏娱乐,其艺术性占首位,多数是商业性质的风情影像资料;三是用于社会文化教育或政令宣传,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对于第一种标准的影像资料,即所谓正统的人类学、民族学影像,应注意改进那种一味地强调科学性或学术性而忽视影视艺术特点的偏向,克服那种单调乏味地平铺直叙、降低可视性程度,或者生硬刻板地搬弄、印证某种理论观点,甚至不惜削足适履地框套于无所关联的现实生活;对于第二种标准,不宜以过分地强调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怀的主观抒发而不顾及基本事实,造成对现实的歪曲或损伤,因为艺术上的过于渲染,经常会偏离了事物的原貌或属性,造成误导或变质;对于第三种标准,也需要考虑到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恰当地予以应用。不管是哪一种影像的标准或方法,纪实性和求实风格应是田野中获取影像资料的基本原则。
2、影像记录的基本原则
1)人类学原则:在获取影像资料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人类学原则,即必须把人类学价值的追求作为研究对象和根本目的,实际上,人类学原则正是田野中影像的根本特征,运用影像的手段揭示文化,揭示人性,如实地记录和描
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表达某种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
2)客观性原则;就是科学真实性原则,也可称为完全纪实性原则。不能依靠逻辑语言简单地把结论陈述出来,而是要使观者直接从真实的形象语言或画面语言中去领悟其真谛,客观性原则就不仅意味着最终要揭示研究对象内在的和客观的规律,而更要把研究对象生动活泼地外在形态之本来面貌完全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必须把所要拍摄的人和事、环境等不加任何改变的记录下来,才能为编辑制作时科学地介绍和揭示某种文化的真实面貌及其内涵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性原则在运用中,主要包括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场景和真实内涵几个方面。
3)可视性原则:是指必须要以直接形象的画面语言,准确、完整地反映某种客观事象,从中揭示出科学的人类学内涵,并给人以科学真实和美的感受。
在可视性原则中,首先是直接形象性;其次是信息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应该包括视听信息的完整、行为过程的完整、人物的完整、关联域(即与事物相关的领域,时间和空间背景)信息的完整等;再次是美学的可视性,就是要追求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3、影像的过程
1)拍摄前的准备:包括初期研究和计划,拍摄前的调研,培养拍摄小组,拍摄前的会议等等。
2)制作阶段:拍摄程序,采访,与访谈对象的互动,避免现场发生的问题,取得真实、完整的影像资料。
田野的影像,主要是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一个拍摄大纲和计划是必要的,这个大纲和计划要紧扣中心,明确拍摄材料,要对所收集的题材有所熟悉,发展对被拍摄者彼此之间的信任,要与被拍摄人进行充分的交流,最好能与他们共处一段时间,并且向他们学习。
思考题:
6、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影视人类学作品,对此进行评价和分析。
2、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制定拍摄计划,完成影像作品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