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

时间:2024.5.14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

读者章先生给我们打电话说,他一直以为“提纲”应该写成“题纲”,劝主题的纲要”之义,直到最近才知道“题纲”是错误的写法,但是他不明白“题纲”错在哪了。

要解决“提纲”和“题纲”之争,就必须研究一下这两个词的本义。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很多工具书上都把“提网的总绳”作为“纲”的本义,从此引申出我们常用的比喻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常说的“纲领、大纲”等等,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纲”的意思已经明了,那么“题”和“提”又分别指什么呢?如果照章先生理解,“题”就是主题,“题纲”就是“主题大纲”,看似可行,但缺乏理据,因为汉语中很多词都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提纲”也是其中之一。在《韩非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宋史》中说:“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后人从这些古语中提炼出了一个成语提纲挈领。所谓“提纲”最初的意思就是指“收网的时候直接提起网的总绳,而不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因为那样根本就捕不到鱼。”而“挈领”就是指“拿衣服的时候提起衣服的领子”,用这两件事比喻做事抓住了要害,找到了重点。“提纲挈领”一词,常常被省略为“提纲”,所以说,“提纲”本来表示一个动作,是一个动词词组,但是现在它更多地被用作了名词,变成了“(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内容的要点”,这就是活用了“提纲”的比喻义,我们在写作、发言时的提纲不就是整个稿件的“总绳”吗?

附带讲一点,“纲”是“网的总绳”,“目”就是“网眼”,知道了这个,“纲举目张”的意思就是“提起网的总绳,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或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的环节。而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的含义也就容易理解了。

晨报记者 韩珂

附:

(一)提纲的含义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可把有关材料串联起来。提纲在工作中运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现在,人们都很繁忙,有时写材料,不把全文写出来,只写一个大体纲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二)提纲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提纲的主要特点有二:第一,纲要性。所谓纲要性,即把汇报、传达和发言的纲目、要点,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不把全文一字不漏地写到材料中去,因此,在写作中应突出“纲目”和“要点”这四个字。第二,条理性。所谓条理性,是说这种文字材料应该条理特别清楚,共有几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之下分几小点,一目了然,眉目清楚,否则,就失去了写提纲的作用。

提纲,从用途着眼,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汇报提纲。这是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汇报人按照提纲中的纲目,加上脑海中记忆的具体材料,向领导人进行口头汇报。

2)传达提纲。这是开完大中型的重要会议,向领导、同级或下级传达会议精神时所使用的一种。

3)讲话提纲。这是在会议上讲话时,为了条理清晰,避免忘记,预先把所要讲的问题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的一种。

4)写作提纲。这是进行写作之前,把文章的主要纲目,有的还把重要材料,挈领式地写出来的一种文字材料。

(三)提纲的基本格式

提纲的基本格式有标题、前言、主体和结语。只是标题比常用公文自由、灵活、随便一些。主体也因提纲不同,有些差异,结语可长可短。下面对种类提纲的格式作一简单介绍。

1)汇报提纲。标题常写《关于XXX工作的汇报提纲》。有时也可采用正副标题法,正标题用文章标题,或阐发意义,或突出作用,然后用副标题加以补充、限制,如《关于XXX问题(工作)的汇报提纲》。

主体,一般写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教训和今后打算。它同工作总结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

结语,一般写请领导批语批示之类。

2)传达提纲。标题写《关于XX会议的传达提纲》。主体写会议概况、会议的基本精神、会议的典型经验、会议解决的问题、贯彻会议精神的意见。如果没有介绍典型经验,可以不写。结语,写明“以上是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如果同会议精神不符,本人负责”,或者写“以上是会议的基本精神,不确切的地方,以会议文件为准”之类的话。

3)讲话提纲。标题写《在XXX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或拟定文章式标题。正文写讲话的开头语,然后把所讲的主要内容,用大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或者把主要内容写出来,最后写结束语。

讲话提纲的写作可繁可简。最简单的提纲只有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甚至只用一张纸片或烟盒纸就能写下:有的讲话提纲长达数各字,甚至上万字。这可以根据每一个讲话者的实际情况、习惯爱好而定。总之,它没有死的规定,约束性很小。


第二篇:纲提纲提纲提纲 一


提纲

一、“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一) 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二)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 (三) 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 二、“把”字句的情状类型(一)“把”字句具有[+动态][-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 (二)“把”字句还具有[+成就]语义。 三、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分析 (一)动词不能在“在+V”“V+着”两种语法槽中出现。 (二)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 (三)提问形式不用V不V,而在“把”字前加“是不是”、“要不要”。 (四)谓语动词光杆时用重叠表示短暂义。 (五)动量词语多用“一下”、“一顿”,做状语时,只用“一”字。 (六)时量短语“不能直接加在V前。 (七)“量时短语+了”用在动词后不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

内容提要

本文从时间系统角度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子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现象。能否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与动词的内部过程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越强,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的自由度越大。“把”字句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成构成复变类情状,具有[-持续][+完成][+成就]的语义特征。“把”字句的一些语法现象都可由这些语义特征得到解释。本文最后分析了“把”字句的几种与句子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

把字句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许多语法现象,往往与动作行为展开时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所显现出来的语义特征出发,探讨和发掘与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相关的种种语法现象,将有助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动词语义特征(马庆株1981、郭锐1993)以及句子情状类型的分类研究(邓守信1986、陈平1988),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的研究(龚千炎1980)以及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的研究(房玉清1992)等几个方面。 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从时间系统具体分析某一种句子语法现象的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以自然时间的流逝为参照点,具体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aktionsarf)特征,“把”字句的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以及与之有关的语法现象。 一 “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有的动词能进入“把”字句里作谓语,有的动词不能。其原因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因素,目前不可能只凭动词内部过程反映出来的语义特征把这两者截然分清楚,但通过一定标准,分出这两者的核心成员是可以办到的。 (一)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 动词作为一个陈述性成分其所指有一个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其内部过程由起点、续段、终点三要素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完备地具备这三个要素,有的过程可能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有的有终点但没有起点,有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由此形成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外化为不同的语义特征类型。

(参见陈平1988,郭锐1993)有无续段外化为[±持续]的语义特征,有无终点外化为[±完成]的语义特征。 时态助词“着”、“过”能够检验出动词是否有续段、终点。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续段,反之为没有续段;能在“~过”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终点,反之为无终点。同时用“~着”、“~过”两条标准考察动词,就能得到两大动词类型。不能既在“~过”又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为非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在这两种格式槽中都能出现的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2],如: V是、等于、以为、好像、适合、值得、知道、当心、认识、相信、懂、讲究、明白、准许、喜欢、拥护、原谅、开始、来、去、塌、出现、发明、败 V 搬、挂、看、烧、修、撕、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近、猜、找、敲、坐、爱、住、惦记、关心、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有 一般来说,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完成持续性动词一部分可以进入“把”字句作谓语。 (二)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 V完成持续性动词的内部过程的续段、终点还有强弱之分。续段、终点的强弱与能否进入“把”字句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用“在/正在~”格式槽可以把V[,2]类动词分成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在格式槽中能出现的为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不能出现的为弱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如: V 看、挂、搬、烧、修、撒、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抓、举、近、猜、找、敲 V 有、爱、住、率领、坚持、醉、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希望、盼望、爱护 V 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一般都能进入“把”字句中作谓语,V 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则不然。 各类动词内部还存在着终点、续段的强弱之分。如果我们用“~时量短语”格式槽去考察V 类动词,又能把V 类动词分成两类。时量短语与动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时量短语计时的时间从动作行为起点算起,时量短语就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从动作行为的终点算起就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参见马庆株1981)动词后带时量短语既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又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点强;动词后带时量短语只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不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或者反过来只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而不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点弱或者续段弱。据此,我们又可以把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分成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和次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前者记作V ,后者记作V。如: V 烧、搬、挂、看、修、撒、吃、抛、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 V 等、坐、恨、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追、猜、找、敲、提高、增加、改正、恢复、减少、扩大。 V 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最高。V 次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略次之。一部分V 终点弱的动词,带时量短语时不能用“把”字句。例如“把牢坐了三年了”,“把他等了三天了”等句子都不顺适。 同样,V 类动词根据它们终点和续段的强弱用其它的标准也可再细分出次弱和特弱两类。不过,V 类动词基本上不能

进入“把”字句,我们研究“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就没有必要再细分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具有[+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而且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越强,越能进入“把”

字句当谓语,[+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越弱就越不能进入“把”字句。

(三)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 根据以上的分类标准,有这样几种动词与我们的结论不符,需要特殊处理。 1、 当作 比成 看做 作为 2、 解开 分开 学会 弄懂 吃饱 3、 丢 熄 1类动词不能在“~过”、“~着”格式槽中出现,2类、3类动词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按分类标准都应是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而事实上这些动词在“把”字句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1类动词的第二个语素“作”、“成”、“做”、“为”比较虚,与“到”、“在”一样,可以较自由地与其它动词结合作“把”字句的谓语。 例如:。为: (1)将报上一条重要新闻压为十几个字。(《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2)把日光转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好的工具是半导体。(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成: (3)有时,贺子珍同志还将剪报分成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动态、人民动向等各种门类,精心贴在剪报本上,供毛泽东同志随时抽阅。(《积累资料、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做: (4)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崔金泰、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作: (5)这孩子就是粗心,常把准字写作淮字。 而且,这几个语素可以互换,基本意思不变。例如(1)“压为”可改为“压成”、“压作”、“压做”,(2)“转变为”可改成“转变成”、“转变作”、“转变做”,(3)“分成”可改为“分作”、“分做”、“分为”,(4)“叫做”可改为“叫作”、“叫成”、“叫为”,(5)“写作”可改为“写成”、“写做”、“写为”基本意义都不变。因此,我们把“为”“作”“成”“做”,就像“把书放在桌上”、“把他送到家里”中的“在”“到”一样处理,把它们分离出来,这样,“当”“作”“看”等动词就都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2类都是动结式的复合词,这类词我们也可以像A类动词一样处理,把补语性的词语分离出来,中心成分也就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3类动词是瞬间动词,它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中间没有续段,因此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此类动词都有一个[+去除]的语义,用在“把”字句中,它的前边都可以补上一个完全持续性的动词。如: 他把东西[弄]丢了。 小王把灯[关]熄了。 这样一来,“丢”、“熄”都成了谓语动词“弄”、“关”的补语了。 二、“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字句的情状类型字句的情状类型字句的情状类型 上节从单个动词展开的行为动作的内部过程考察确定了具有[+持续][+完成]语义的动词才能进“把”字句作谓语。但是,动词的类型与句子的情状类型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句子的情状并不单纯取决于谓语动词本身,而是由动词和其他句子成分共同决定的。动词的语义性质为句子的情状归属提供了数量不一的可能性,而其他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则是在有关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具体确定了句子的情状类别。(参见陈平1981)本节从句子的角度考察“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一) “把”字句具有[+动态][-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该动词的动作性越强。(郭锐1993)上节的分析中已经看到,[+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的动词越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这就表明了“把”字句具有动态性。试比较: A (1)地图挂在墙上。 (2)把地图挂在墙上。 B (1)衣报穿在身上。 (2)把衣服穿在身上。

(1)与(2)相比,(2)的动作性明显增强。 但是由于“把”字句中动

词受其他连带成分的制约,“把”字句的情状不一定与单个动词的语义相一致。

请看例子: A(1)小张正向墙上挂(着)地图呢。 (2)小施正

在穿(着)衣服呢。 B(1)墙上挂着地图呢。 (2)小施身上穿

着衣服呢。 C(1)小施把地图挂在墙上。 (2)小施把衣服穿在

身上。 同是动词“挂”“穿”,A、B、C三类里表现出来的语义功能是

不同的。A类“挂”“穿”是小张、小施正在进行着的挂地图、穿衣服的动作,

处于运动持续的情状。B类“挂”“穿”是地图在墙上挂着、衣服在小施身上穿

着的状态,处于静止持续的情状。C类的“挂”“穿”既不完全显示运动的情状,

也不完全显示静止的情状。它只显示“挂”“穿”这个动词指示的动作结束而使

“地图”挂在墙上、“衣服”穿在身上的情状。因此,“把”字句的情状是复变型

的,一般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成。这种复变类的

情状结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紧紧粘合在一起,不允许动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持

续时间。所以,“把”字句的情状显示出[-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而A

类、B类中的“挂”、“穿”虽然在[±静态]上产生对立,但在[+持续][-

完成]上是一致的。 (二) “把”字句还具有[+成就]语义。 所

谓[成就]语义是指该动词处置了它的对象后所产生出来的结果或状态。为了说

明问题,我们再来比较一组例子。 A组 (1)乐队正在演奏“蓝色的多

瑙河”。 (2)妈妈正在做女儿的新衣服。 B组 (1)乐队

演奏了“蓝色的多瑙河”。 (2)妈妈做了女儿的新衣服。 A

组“演奏”、“做”的动作在持续,B组“演奏’“做”的动作已完成。我们试着

把它们转换成把字句: A’组(1)乐队正在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 × (2)妈妈正在把女儿的新衣服做。 × B’组(1)乐队把“蓝

色的多瑙河”演奏了。 ×? (2)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了。 ×? C’组(1)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完了。 (2)

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好了。 我们可以看到,A、B两组转换成“把”字

句只能是C组一个形式。A’B’组不能成立,原因是A’组表[+持续][-

完成]的情状,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相对立,当然不能成立。

B’组虽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但没有显示出“成就”的情状,句子

不顺适。C组在动词后带上了“完”“好”等补足性成分,满足了“把”字句的

情状,句子就成立了。 三、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分析与语义特征有

关的语法现象分析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分析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

分析 (一)动词不能在 “在+V” “V+着”两种语法槽中出现两

种语法槽中出现两种语法槽中出现两种时间副词“在”和时态助词“着”是句子

的情状[+持续]的语法标志。时间副词“在”表示动作的持续,时态助词“着”

有两个,“着[,1]”表动作的持续,“着”表状态的持续。“在”、“着”与“把”

字句动作[-持续][+完成]的语义相违的,因此,“把”字句的动词不能出现

在这两种格式槽里是必然的。“着[,2]”可以出现在“把”字句中,但它并不

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而是表示作为动作行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如: 他把门开着。 这句的深层结构是:他开门、门开着,“着”是表示门开着

这个状态的。 另外,“你把信带着”,句中的“着”不是时态助词。已有

学者指出:句末“着”,北京话都念[.zhao],往往弱化为[tseu],与时态助词

“着”的读音不同,后者念(.zhao),甚至可弱化为[ts]。(马希文,1987)

“你把信带着”,并不是“你正带着信”的转换形式,而是“你把信带上”的意

思。这里的“着”还有一定的“附着”的实义。 (二)时态助词多用表[完

成]的 “了”。 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语义有关,时态

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用时态助词“了”的句子,只要动词语义符合把字句的特征,并且“了”表完成时态的一般都能转化为“把”字句,“了”表示实现时态的,似乎不好转换。下面我们试着把龚千先生在《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龚千炎1991)一文中所举的7个“了”[完成],2个“了”[实现]的例子转化为“把”字句,其中“了”[完成]都可以转换,“了”[实现]都不能转换。 (1)我请她坐在沙发上,为他倒了一杯茶→把一

杯茶倒好了。 (2)他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没有回应我→把我看了一眼。 (3)我想了很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 (4)那灵魂就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把那灵魂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 (5)这家商场近来扩大了营业范围→把营业范围扩大了。 (6)??沙埋了的古战场??→沙把古战场埋了。 (7)我找到了这座破旧的小楼→把这座破旧的小楼找到了。 (8)“你娃娃输得起不?”黄耀祖瞪了眼喝道→把眼瞪了喝道。 × (9)沉重的雾岚使草天衔接处异常迫近了我→把我迫近了。 × 以上(1)-(7)例“了”表完成时态,都能转化为“把”字句,(8)(9)2例“了”表实现时态,不能转为“把”字句。 (三)提问形式不用V,而在 “把”字前加 “是不是”、、“要不要”。 (1)老师,是不是把奖状贴在墙上? (2)老师,要不要把奖状贴在墙上? (3)老师,把奖状贴不贴在墙上?× 前(1)(2)例成立,(3)例不成立。 不用V不V格式,这与“把”字句[+完成][+成就]语义有关。“把”字句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状态结合而成,那么,如果否定了动作,就不会出现作为动作结果的状态。因此“把”字句的否定,不能只否定动词,否定词不能直接用在动词前,而要用在“把”字前。例如: (1)美国这么多汽车,几乎平均人手一辆,都要像中国那么冒黑烟,还不把月亮都给熏黑了,可走在 街上硬是闻不到多少汽油味儿。(向远方《在美行车》人民文学1993.8) (2)他没有把车停到房东给他划定的停车点上,而是停在了别人的上边。(同上) 否定词“不”,“没有”都不跟动词连用,用在了“把”

字前,这样,否定词并不只否定动作行为,而 是否定了动作行为以及结果整体。

(四)谓语动词光杆时用重叠表示短暂义。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能光杆,一般都需有连带成分。谓语动词光杆时,需要重叠,有时中间可以插

个“一”字。 (1)你们把东西拾掇拾掇。 (2)快把房间打扫打扫。 (3)吃过了饭,请把书包理一理。 光杆动词在“把”字句中需用重叠形式,这正是“把”字句动词的[+持续]语义特征与句子情状[-持续]语义特征对立统一的结果,是受“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制约的具体反映。动词重叠表示短暂的语法意义,可满足句子情状[-持续]的语义特征。 (五)动量词语多用 “一下”、、 “一顿”,做状语时,只用 “一”字。 (1)

铁锁把腰一挺,头一扬,说起他在太原时代的事情来。(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2)随意点上几样菜,吃完后把碗一推就走,月底了,食堂给统一结帐。(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人民文学1993.8期) (3)她对张春林嫣然一笑,把车上的反光镜调整了一下角度。(向远方《在美行车》) (4)攀

钢代表发现韩国做样时,只把钢材的表面磨了一下。(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 (5)他把小偷教训了一顿。 动量词多用“一下”“一顿”等等,也是受[-持

续][+完成]的语义制约的结果。 (六)时量短语 “不能直接加在V前。 试比较: A[,1]: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A[,2]:把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 句子语义的[-

持续]性,与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量有矛盾。时量短语可以加在“把”字前。这时,

时量短语限制的是整个“把”字结构,而并不仅仅是动词。例(3)“整整三个

月”并非指老王“关”这个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而是指“儿子关在家里”这个

状态持续的时间。 (1)他天天把这两句话挂在嘴上。 (2)他一会

儿就把饭做好了。 (3)老王整整三个月把儿子关在家里。 (七) “量

时短语+了”用在动词后不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

状态的持续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1)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 (2)

把马路展宽好几年了。 (3)把书弄坏很长时间了。 (4)把饭烧熟

半天了。 (5)把敌人赶走三年了。 (6)把树枝折断五天了。 上

例句子中时量短语计量的都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

存现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时量短语的计时起点从动作行为的终结点算起。“把围

墙加高一年多了。”加高围墙的动作行为是在一年多前结束的,“一年多”是指动

作行为所致使的结果高这个状态的持续时间。有些句子在非“把”字句里有歧义,

时量短语既可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又可以表示动作结束了多长时间。例如:还

没有看完? A:书看了三天了,早就忘了。 B :还在卖? A:菜卖了三天了,还想它干什么? B 还没

有看完? A : × 把书看了三天了,早就忘了。 B: 还在卖? A :× 把菜卖了三天了,还想它干什么。 非

把字句的A句,动作还没有结束,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间是动作的持续时间。B句

动作已结束,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间是动作结束后经历了多长时间。但是把它们转

换成“把”字句后,时量短语表示动作持续的A句不能成立,B句能成立。这显

然也是受了“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的制约的结果。

参考文献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2期。 1987,北京方言里的“着”,方言,第1期。詹开第:1983,把字句谓

语中动词的方向,中国语文,第1期。 李临定:1986,受事成分句类

型比较,中国语文,第5期。 邓守信:1986,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第

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陈平:1988,论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龚千炎:1991,谈现代

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中国语文,第4期。 房玉清:1992,动

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汉语学习,第1期。 王安

龙:1993,略说显示状态功能的动词,中国语文,第1期。 王惠:199

3,“把”字句中的“了/着/过”,汉语学习,第1期。郭锐:1993,汉语

动词的过程结构,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更多相关推荐:
大区省区经理月度工作总结提纲

大区/省区经理月度工作总结提纲一.上月主要工作:1.重要客户的拜访及对其跟进的主要工作内容:A客户——a事、b事、c事;B客户——a事、b事、c事;C客户——a事、b事、c事。2.新开发客户情况:地区、品种、身…

新员工培训内容提纲

新员工培训内容一、企业发展史20分二、公司组织机构、主要领导、各部主要职能及车间组织机构与分工30分三、公司基本制度培训90分1、门卫出入制度2、吸烟管理规定3、用工制度4、请假制度5、工薪管理规定6、食堂管理…

02调研提纲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调研实习指导书学生参考以下调研实习提纲进行调研实习,完成调研实习任务。调研实习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和现场调研。一、应收集的资料(一)规范收集相关的最新设计规范,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

公安派出所 消防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全市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会议精神汇报提纲月日上午,市局在市消防支队会议室召开全市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农村、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启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深化年和…

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范文

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范文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通过参加支部集中学习、工余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在学习中,对照新《党章》要求,回顾反思了自己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的思想表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报告提纲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联系本支部建设,虽然工作出现了一些起色,但与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认认真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支部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在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大会上的讲话提纲龚梅华(20xx年x月x日)同志们:今天,机关党委在这里召开换届选举党员大会,大会气氛隆重、热烈。刚才,同志代表上一届机关党委向我们全体党员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

会议简要提纲

会议提纲一总部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和职务说明书的签收总部各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和职务说明书已经完成董事长指示大家针对本人的工作职责进行讨论是否有修改和补充地方如果还需要修订计划在3月5号完成签收工作后到总办存档二按照董...

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提纲必须是英文正规目录样式下面我给个范文给大家并且注明各部分要求每个人的论文大致应该有四或者五部分提纲AbstractIIntroduction11Backgroundofthestudy12Definitio...

写作提纲教案

如何编写作提纲教案一读下列写作提纲帮他们找找问题1题目记一次劳动段落1开头2劳动经过3结尾这份提纲过于简单毫无价值推想不出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因为一般文章都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主要部分2题目他进步了中心思想通过写小冬...

英语提纲式作文范文及例句

提纲式作文1对立观点式A有人认为X是好事赞成X为什么B有人认为X是坏事反对X为什么C我的看法SomepeopleareinfavoroftheideaofdoingXTheypointoutthefacttha...

采访提纲范例

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采访目的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4参加考试者复习...

提纲(49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