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河南特岗题型专练:作文(15道_含答案) 特岗教师考试写作范文大全

时间:2024.4.20

[河南] 2012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型专练:作文(15道 含答案)

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校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师对你产生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可见的,有些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请就你的受教育生涯中印象特别深或对你影响特别大的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待遇也大幅提高。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不管自己热不热爱这一行业,都加入到了教师招聘考试的行列中。

请你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为题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3.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一书中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构筑真诚,爱心孕育希望,爱心激发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将是贫乏的、干枯的、冷漠的。 请你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4.周弘,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请以“赏识学生”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5.如今的中小学校园,出现了一种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部分教师“不敢”管学生甚至不管学生,对学生的过错行为不予批评指正,美其名曰“孩子总会犯错的”。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请站在老师的角度,以“爱不只是给予”为题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6.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苏老八十寿辰,苏老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苏老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

学校在苏老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苏老的影响。问卷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苏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答案居然惊人地一致。他们认为,苏老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中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7.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8.请以“感恩的心,因为有你”为题作文。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9.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10.在你上学的时候,有些老师不仅在课堂上教给你了很多知识,平时的交往过程中也会不经意间在习惯、态度、品德等方面对你产生影响。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对你以

后的学习或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在学校里,教师对你的影响无处不在。 请以“教育无处不在”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1.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学生真诚沟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虽然见识广,多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他们并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也很尖锐。许多老师都说现在越来越难和学生沟通了。

请你以“沟通”为主题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12.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灌输式的,认为教给学生的东西越多,那么他们就会越有才智,对他们以后的升学和生活就越有帮助。而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的火焰。”

请你以“教育是点燃智慧的火焰”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3.长期以来,师道尊严使不少教师习惯于挺直腰板、板起面孔。挺直腰板使教师认为自己能高瞻远瞩,早已不屑于偶尔的蹲身。然而,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孩子的发展,怎么可以不倾听他们的心声呢?

请以“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14.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一“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精神的深刻总结。

请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以“三平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15.“今天你感到幸福了吗?”幸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体现了个体人生的追求,更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幸福在哪里?幸福究竟拿什么来衡量?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

本帖隐藏的内容

1.首先,这篇作文的写法多样。考生可以用记叙的方式,也可以议叙结合,但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与光荣之处。立论要从某位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入手,而这种影响,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其次,无论立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学习之外,考生都应该就教师对自己的影响过程进行具体论述。这一部分考生可以略加抒情。另外,考生应该把教师对自己的影响之广之深交代清楚,以突出该教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最后,要结合论点,点出自己对该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文章末尾应再予以升华,说明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向往。

2.首先,可以先点出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想加入教师队伍这一观点,分析个中原因,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亮明自己的态度后,要对那些不管自己热不热爱教育行业,都加入教师招聘考试队伍的做法予以驳斥。考生可以从教师职业的特点与要求加以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支撑自己的观点,驳倒对立观点的目的。最后,考生可以以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奉献精神为据,引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一观点,从而把全文推向高潮。

考生要意识到此文是对热爱学生这一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的再认识。

3.首先,考生要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入手,探讨教师职业道德最重要的含义,以引出“热爱学生”这一观点。其次,点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是对“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优阐述,以印证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地位。考生可以用一两个具体事例来论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论点,这可以让文章更富生动性和吸引

力。最后,考生应以师爱的作用作结论,从而达到首尾呼应的目的。

4.首先,考生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或著名历史人物的教育经历,来说明“赏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考生再展开论述“赏识”这一教育手段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考生应注意这种“赏识”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鼓励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也可以是对一个团体的鼓励。考生要能从具体事例中抽取出“赏识”的作用与效果,以求贴近论点。最后,考生要把握“赏识”教育的本质,从学生渴望被肯定这一特点出发,进行全文的升华,使文章更具深度。

5.首先,考生应对当前学生的时代特点进行扩展,说明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及其教师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影响。其次,考生可以从德育过程的规律着手进行详细地论述。本文可以抓住“爱与要求相结合”这一德育过程基本规律,对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如放纵学生等进行深度分析与批判,然后提出自己的对策或可行的教育方案。最后,考生可以以“爱与要求相结合”结论,说明盲目地给予“爱”是一种不负责任或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

6.首先,阐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以及眼睛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结合教师教育技能,阐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尤其在教态语言表达方面给学生产生的影响,可以举个例子说明。最后,升华主题,教师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与人性的感召永远比任何形式更重要!

7.首先,考生要对陶行知这句话有正确的理解。“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主要是影射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一是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与话语权;二是传统教育把学生按照成绩分成几种等级,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三是不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以致埋没了许多人才。接着,考生可以从正面引用几个例子详细说明教师的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后果,也可以从反面说明民主、赞赏的教育方式所起的作用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但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要以驳斥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为目的。最后,考生应点明观点,简要肯定正确的教育方式,以求文章富有深意。

8.这篇作文要求考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组织。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感恩的意义。考生应从现实中许多学生缺乏感恩的心、情感冷漠等具体状况着手,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要求考生在行文时能照顾到学生的时代特点。其次,考生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正确的价值观对现在的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剖析与批判,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最后,应重点指出感恩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并简要说明感恩对于学生未来成长的作用,使之首尾呼应。

9.首先,乌申斯基的这句话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教师特别是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教育活动进行时存在,在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中也具有延时的价值,而且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其次,考生应从乌申斯基这句话中提炼出论点,如“德高为范”。然后,可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或所见所闻组织论据,从而使论点更加生动真实。最后,考生应着眼于论点,进一步加以理论上的深化与升华,从而使文章更加充实、完整、有力。

10.首先,考生要正确理解“教育无处不在”的含义。对教师来说,“教育无处不在”的意思不是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地方都应存在,而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课下的交流,校外的交往,甚至是在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对学生起着影响作用。其次,考生要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展开论述,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广泛性与内隐性。这需要考生从现在教师的一些认识误区着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堂影响而忽视自己在课下或校外对学生的影响。最后,考生要丰富并强调“教育无处不在”这一论点,做到论据充实,首尾呼应。

11.首先,考生可以以师生之间的沟通或生生之间的沟通为主题来行文,这里以师生间的沟通为主题。时代在变化,当今的师生沟通和以前的单向沟通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学生往往

不是把教师当作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愿意把教师当做朋友。把教师当做朋友,按照传统的观点,是对教师地位的贬低;而把教师当做朋友,是当前的一大趋势。把教师当做朋友,彼此敞开心扉,这样也就更有利于师生沟通。其次,考生要从沟通的重要性角度来论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最后,考生应将论据引向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话题,从而说明沟通的必要性与作用。

12.首先,考生应从教育与智慧的关系出发,简要说明教育对智慧形成的影响与作用;其次,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人物或者引用历史上著名人物的经历,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论点的正确性;最后,考生要点出只有正确的、合乎规律的教育对智慧的影响才具有积极意义,从而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3.首先,考生可以从当今教育的弊端入手,说明“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的重要性。如今的教育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曾有自己的话语权,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其次,考生可以分析倾听孩子声音对教育的益处。如说明学生和教师有一定的年龄差距,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难免不一,所以教师更应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把课教好。最后,点题深化文章主旨。蹲下身来,不仅是一种姿态,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感受平等。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教育要求,更体现了一种真诚。

14.首先,考生要对“三平精神”展开论述,充分把握“三平精神”的内涵。其次,考生可以从“三平精神”所体现的本质着手,指出“平凡而不平庸、平静而不贫乏、平常而不平淡”的中心思想。这需要考生能从具体事例着手,以体现和印证本文主旨。最后,应从“三平精神”所体现出的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总结,说明自己对这一职业的认识与向往,以升华主题。

15.第一,从立意的角度来看,关于“幸福”的理解,一定要是健康和积极的价值观,一种正面的引导方式。比如: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逆境也是一种幸福。这样的话,文章的整体立意和深度就有了。

第二,切入点问题。关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父母健康、社会稳定、家庭和睦,既可以是生活中的琐事让你感到幸福,也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你觉得幸福。

第三,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作文题目,如果能结合教师这个职业谈幸福,谈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感受,可能更为贴切,但是这个主题忌千篇一律,写这个主题时一定要有创新点。结合自身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去写,会更真挚和感人。

郑州招教论坛: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唯一学习型论坛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

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过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

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要”,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

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

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

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第二,爱生如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 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于是乎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

“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

的“健康”,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第四,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

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第五,爱生如己。把他人当自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事”!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甩开莫名的“威信”,努力贴近学生

“天、地、君、亲、师位”,教师以其崇高的历史和社会地位永久地载入“香盒”。可能众多的光环让教师有些莫名的“骄傲”。故而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服从自己,老师怎么说学生就必须怎么做。

教师的“威信”固然重要,但那一切必须用对学生严厉的做法来实现吗?一种稳定的“威信”应该建立在和学生平等的交际层面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威信: 首先,保持冷静,平和心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因素。有时教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显出急躁情绪,表现为缺乏细心、耐心和信心。轻则讥讽谩骂,重则罚站罚跑,甚至施以拳脚。殊不知,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此拉开。因而,教师应平和心态,排除杂念,一切以学生为先,以工作为重,保持冷静,继续保持教育者的崇高风范。

其次,宽容大度。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将心比心多想想自己读书时是否也曾如此。当学生犯错误时,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在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予谅解,学生会把教师不仅当作“指挥者和管理者”,也会把我们当作好朋友的,那贴近学生之内心世界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再次,深入调查,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切忌主观臆断、处事武断。应深入调查,查明缘由,再对症下药。同时,教师应充分“挤”出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心声,知道学生最近到底在想什么,这样就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也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一个诸葛般的预判。

最后,自我检讨。学生犯错误,做教师的对其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在发脾气前,不妨检讨一下自己,或许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遇事若能自我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拉近师生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呢?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应把他们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甩开教师莫名的“威信”,树立正确而稳定的威信。

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呢?

我认为,首先一条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早已被时代所摒弃,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教育学》中指出:“学生往往透过师生关系这面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从中体会人世间的炎凉冷暖,学习与人处世的准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炽热情感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萌发出热爱人、热爱人生的积极态度,打下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基础。”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在工作中,我发现: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有时是出于好奇或无知。因为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老师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我以前总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做得一个样,上课时都必须像一座钟似的坐在座位上,不准乱动,课堂上常常因为学生坐不住而发脾气。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修剪”,这样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怎样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呢?

一、包容学生的错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按实际情况给予宽容,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有台阶可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孩子的错

误保守秘密,从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的引导。宽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包庇纵容。所以,老师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今后怎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缺点。

三、允许孩子的行为反复,以爱已之心爱人。反复性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以为孩子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复,这时就更需要老师保持一颗宽容、善待孩子的爱心。其实大多数学生犯了错误,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哪怕这个学生是教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在工作上心存宽容,关爱每一个学生吧。

如何“因材施教”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

那么,怎样才能使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这点呢?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并对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作科学分析。

十九世纪的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它就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可见了解学生之重要,它是“因材施教”的基矗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应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2.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把“因材施教”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在教学中,既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个别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学生,肯定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对症下药”,我们要充满热情地对待学生,对后进生更应关怀备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践已经证明:经过教和学的双方努力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成长为有用之材,从不同的方面对我们的国家作出贡献。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那都是人为划分的,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教师要长所有学生的善扬所有学生的优。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睛的丽,雨有雨的趣。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当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从内心欣赏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然心性,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上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样的话,教师就不是一个教师,而成为一个预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潜力大,我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的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时光流逝,昨日少年慢慢长大,这是生命自然的轨迹。耳濡目染,蒙昧心灵闪耀理性光华,这是人性发展的证明。老师们,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吧!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即使不能成为“老虎”,就让他们成为一只优秀的“兔子”吧!

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作为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造温情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当自尊心理使人去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时,它在人们的行动中起积极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自尊心,才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并获得成功。

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以下几方面是不应忽略的。

首先,坚持平等对话。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师道尊严” 已为时代所摒弃,学生是与老师完全平等的人,尊重是教育民主的第一原则。有了这种健全的心理,才能平等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不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才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班级里的那些后进生及有某方面生理缺陷的学生则更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因为他们

的自尊心往往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加细心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像给朱元璋画像的聪明画家那样,既要保护弱势群体的自尊,又要做得巧妙,使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弱势。

再次,挖掘前进动力。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即使老师们眼中的双差生(学习差、品德差),表面上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对待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因为“恨铁不成钢”,就总是恶语相讥或横加指责,那样只能使他们在背离我们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我们应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长处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和上进心。

最后,宽容学生过失。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小过失是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故意,而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而且要懂得宽容他们的错误与过失,不要盯住他们的错误不放或对他们的过失穷追不舍,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要保护他们敏感的自尊。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我们要细心呵护学生露珠般脆弱的心灵,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我们给予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就是对他们“润物细无声”的浇灌和培育;老师善解人意的温情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

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

当“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之际,“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模式相应地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诞生了,“惩罚”二字似乎离得越来越远。但面对参差不起、特性各异的孩子们,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去掉身上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于是,我想到了“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在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叫做“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呢?怎样的严厉才能扭转学生的劣习呢?谈到这就不能不提及“惩罚”这个概念。 我认为“惩罚”也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必修课。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理解“惩罚”的真正含义。

那么,怎样惩罚,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呢?从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中,我悟到:

首先,不论教师想要采取何种方式惩罚学生,都需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其次,正视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必须真正意义地理解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对于学习生活中,教师必须允许学生存在错误。其一,教室,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其二,教室,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其三,教室,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然。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对于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则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恰当惩罚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帮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即使在实施惩罚时,也应先讲清道理,告诉学生他的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效果要好

第三,惩罚要选择时机,点到为止。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

惩罚不能当成家常便饭。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时机。真正能起到促进学生内化正行的目的,才是惩罚的真谛。惩罚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树立学生的自尊及自信。如果脱离了这一宗旨,我们的惩罚效果就犹如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综上所述,教师在自我行为调控得当的基础上,取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然后,将“严”与“爱”有机地融为一体,就一定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收获养成教育的硕果。“严中有爱,爱中要严”需要我们用心来体味,来实践!

教师的使命

关于教师形象的界定很多,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有人说教师的蜡烛。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而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而后他必须作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切实做到呢?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活的教科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财富加以选择和概括,然后毫不保留得传授给求学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教书,是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是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格的教育。怎样能够做好育人工作呢?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认识教师职业,从而进一步提升至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只有爱岗敬业,才可有育人而言

第二,规范行为,以实际行动服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关爱每位学生——倾听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让学生“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这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穷其一生想要达到而难于达到的境界。在未来世界,学会如何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它既是打开终身学习之门的钥匙,也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今天的课堂应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努力。

一、学会观察

“人非生而知之”,观察又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只有观察世界,才能认识世界,观察越细致,认识越深刻;观察越全面,认识越完整。

培养学生观察力,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

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学会体验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的一个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体验——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创设体验性学习,给学生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自主生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因为体验与创造不仅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而且也是学习的根本和目的。教师要树立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教育理念,把课上到孩子的心坎上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会思维

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而创新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因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直觉思维训练,使思维突破常规,跳跃式地敏捷感知和理解,对众多信息重新组合加工,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

万代师表孔子早有言在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思与学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得会思维。可以断言: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会思维的人,会思维的人必定是会学习的人。

四、学会发现

发现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一位哲人曾说:“学习的快乐是发现。”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执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尝试发现,学会发现问题、发现猜想、发现真理、发现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注重体验、训练思维、促进发现是不可分割的目标体系,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同一教学活动,又能促使以上几个目标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具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和一份敏锐的思维,对知识的发现永远保持着激情;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在思考中成长,在发现中进步。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进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营造创新氛围,重视个性发展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3、 引导发散思维,鼓励大胆想象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进而去探究问题。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

4、 增强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独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去合理怀疑,去积极探索,去追求真知。

5、 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这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要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鹜远,急于求成,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双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多给学生动手机会,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中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锐意创新,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良好师生关系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由于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往往会出现迷惘、困惑、冲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断奶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要“塑造”好教师的形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如何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师者”的架子,不愿与学生接触、交流。甚至认为与学生打成一片不成体统。长此以往,产生了隔膜,便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其实,要塑造好教师形象,维护师之尊严、威信,只有从课堂教学、课外相处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以教师自身的学识、才华和人格精神去征服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较好的形象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第二,教育要务实避空。如果我们教育者对某些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予以回避,或者隐瞒某些事实的真相,学生就会怀疑,继而就不相信老师讲的道理。或者教师张口、闭口大道理,致使学生对一些问题感到渺茫,觉得老师说话空洞,不切合实际,从而使教育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学生慢慢地疏远了教师,师生关系就会起变化。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一些专题活动,如组织他们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这样既符合学生的个性,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还能不断改进师生关系,收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第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成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又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倘若教不得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知识、技能差,成绩低下,教师不满意,家长难接受。学生处于两面受压,

精神负担大,就会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师教育教学产生抵触,从而恶化了师生关系。为此,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改进教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一种“向心力”将学生吸引住,才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师生间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它可以使师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缩短距离,从而改进关系。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吟咏歌颂奉献的诗句。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一种品质,奉献也是一种追求。

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无形中,人们赋予教师职业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涵义。我也认为:奉献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想当我站在几尺讲台上,当我面对渴求知识的眼睛,当我滔滔不决讲解的时候,我心中有一份责任,我感到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责任重大或任重而道远。奉献也是一份责任,正因为奉献,教师的职业才显得光辉荣耀,显得高尚伟大。

即使我会寂寞,我会贫苦,我会辛劳。我无怨无悔,我毅然决然。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可是,在这辛苦奉献的背后,在努力的付出之后,教师也很快乐,他们换来的是学生的明天。“桃李满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当默默奉献换来累累硕果时,老师们笑了,笑得最灿烂最动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师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追求,教师应该坚守心中的那一份信念。

我向往教师的职业,我向往被别人尊重,我向往与学生们一起生活的快乐

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从小就有这个很理想的理想,即使在现在的的此时此刻,如果能给我一个机会,我还是愿意去做一个老师。

我喜欢我的小学老师,她们是真正地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她们的教导我至今铭记于心,融会于骨。

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有幸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也要像我的老师那样爱学生,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教做好人,善良的人,负责的人,聪明的人,能干的人??

假如我做一个中学老师,也许我会放任孩子们更多,甚至会让他们去走一走弯路。即使他们真地走了弯路,我不会打压他们,而只是把他们拉回来,让他们记住这些经历,今后别再吃苦。

我崇拜我的大学老师,不去论他们非凡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递交给我们对专业的热爱,对探索的激情,为我们真正走入社会搭起不朽的桥梁。尤记教育学王教授,不谈他的博学与专业,仅仅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聆听他讲课的学生.从此这热爱植根于我们的心中――在探索中学习每一点一滴的知识,然后积累,考究,扩张,丰富,传播......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生命单纯而快乐,即使有病痛的折磨也在所不辞地屹立在讲台之上。

都说职场如战场。老师们在社会、工作中的经验对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笔额外的财富。

我每次在办公室里看到能干的老师们内内外外协调工作解决问题都会羡慕不已。假如有一天我也能象她一样自如,我就去写一本书,送给那些尚未走出校门的孩子们,告诉他们事实比我们学到的复杂地多,但是只要认真负责,那么又会简单地多。

如果有一天有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做一名老师。

更多相关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范文1

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呢我认为首先一条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传统的师道尊严...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教育作文(全)

20xx青岛教师统一招聘辅导材料教师招聘考试作文范文1参考范文以教态为话题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和独特个性的生命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师是塑造人的事业应该以...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教育作文(经典)

20xx教师统一招聘辅导材料1参考范文以教态为话题22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23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34教师我向往的职业45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46教态写在脸上的师德57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58以宽容教育智慧...

20xx特岗教师考试写作范文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教师职业是清贫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毫无疑问,无论你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年长的教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权利,你就拥有自己的幸福;无论你是普通的教师,还是专家…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范文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范文淘宝ID为考生服务qq61300513请以教态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条理清晰不得抄袭1参考范文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和...

20xx特岗教师写作范文大全

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吟咏歌颂奉献的诗句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一种品质奉献也是一种追求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无形中人们赋予教师职业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涵义我也认为奉献...

教师招教考试写作范文

教师招教考试写作范文从一滴水到常流水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精选

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精选从一滴水到常流水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

特岗考试笔试指导20xx年专项写作范文指导:教师的使命

中公教师考试网为考生整理了20xx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项写作范文指导希望考生别忽略了写作的备考不断学习和积累写出高分作文关于教师形象的界定很多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花钱买的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写作范文(三)

教育写作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请根据你对这句话得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题材不限不得少于800字写作思路首先立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每个孩子都会犯...

教师招教考试写作范文2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

20xx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写作范文:教师的使命

关于教师形象的界定很多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有人说教师的蜡烛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

教师考试作文大全(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