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半命题作文之立意教学详案
十中英才 田歌
教学目标:
1、掌握中考作文的立意要求
2、掌握中考作文的立意技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作文的立意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立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文以意为主”。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
二、20xx年、20xx年河南中考同题作文立意之比较
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同题作文的立意,并从立意的角度作出评价
你是我的太阳(2014河南)
1、叙述从古代诗词中体会到的文人墨客的情怀,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2、用童话的形式,以向日葵的视角写跛脚小女孩的坚强,以及小女孩给我的关爱和温暖
3、我周日家庭作业没写完,朋友主动把他的作业给我抄,朋友给我带来温暖,是我的太阳。 里的微感动(2015河南 )
1、 2、 3、 游戏里的微感动(2015):网吧玩英雄联盟游戏时,我的电脑突然死机,后来重启,对方不但没有怪我耽误时间还安慰我,我很感动。 生命里的微感动(2015):2、立足于父母、朋友、老师三个角度,通过事件的记叙,准确的描绘微感动的三种形式:关爱、帮助和教诲。 四季里的微感动(2015): 3、用自己的心去读解四季,用文学作品中的
形象阐释四季,描绘四季给我的不同的感动。
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总结: 意,首先要“立”得正确;不正确的“意”,是歪理。它既站不住脚,又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会使人反对。同时,还要“立”得新颖。不新颖的“意”,不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人家不喜欢看,甚至使人感到厌恶。当然“正确”和“新颖”是密不可分的。不正确的
“意”,再新颖,也还是谬误;不新颖的“意”,再正确,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文意和选材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具体充实。此外,新颖的立意令人眼前一亮,深刻的立意更是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三、中考作文立意要求
1、立意要正确:
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
2、立意要明确:
一篇文章中心要明确。
3、立意要新颖:
不落俗套,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
4、立意要深刻:
挖掘事物的本质、体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四、中考作文立意技法
(一)、以小见大法:
读文章选段思考: 这篇文章的立意是什么?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我屏住呼吸,开始第一次如此静静的看着沉睡中的父亲,此刻,他斜躺着的身躯看着有些佝偻,古铜色的脸上少了些许光泽与红润,眼神再次移
到他的头上,那几缕竖立着的白发赫然在目,不得不面对现实了,我的父亲,他确实老了。
思绪飘回到小时候,第一次,父亲牵着我的手将我送进小学的大门,告诉我学生时代的开始??第一次,父亲扶着我的肩,目送我迈入中学的大门,告诉我人生开始新的奋斗时代。
岁月的痕迹不知不觉得缠上了他,挥之不去。父亲那深沉的爱将我包围,却忽略了自己的青春。窗外的雨声渐渐小了,白发里的微感动告诉我,今天开始,我要为父亲撑起一方天空。
父亲的白发,开在我心中的雪花,让我学会成长。
——白发里的微感动(节选) 学生回答:立意是父爱带给我的感动,通过白发表现出来。白发是微小的,父爱是深沉的。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就是“以小见大”法。
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触类旁通:化大为小法
小试牛刀:这两道作文题目适合用那种方法,如何立意?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人与自然》
(二)、实题虚写法
命题作文《窗》看到这个题目,你联想到了什么? 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
一张照片是_________,
电视、报纸_________ 、
细胞、 DNA_______??
《窗》从“实”立意:
如窗的功能:能透进阳光、新鲜的空气,挡住寒流,成为美丽的装饰;窗内窗外的故事;窗的种类,窗的风格 ??
从“虚”立意:
如心灵之窗;童年之窗;生命之窗;社会之窗;艺术之窗、科学之窗?? 实题虚写法
首先要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基本含义,然后再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
触类旁通:化虚为实法
小试牛刀:这两道作文题目适合用哪种方法,如何立意?
《让路》(2013河南)
《追求》
(三)、反向立意法
《 ,也是一种幸福》《 ,是一种幸福》有区别吗?如何立意才不会跑题?
反向立意法
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正面的说教太多,便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就使人恰恰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一旦把人们忽视的另一面揭示出来,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读书要认真要仔细,这是常理,但是陶渊明提出“好读书不求甚解”,说明为了看更多的书,快速浏览就可以,这更有新意、更深刻,还特别符合眼下网络阅读的习惯。
小试牛刀:《不一样的美丽》,如何立意?
( 四):变换角度法
你是我的太阳
没错,我是一粒黑豆种子。曾经,我睡在泥土里,小小的心里藏着大大的梦想:我要在阳光的照耀下,长成一棵挺拔的黑豆,然后结出长长的豆荚,长出一大堆饱满的、圆滚滚的黑豆。不知道经过多长时间的挣扎,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的眼睛。啊,我的太阳,我终于见到你了!我伸开碧绿的双臂,仰望着蓝天,快乐的喊:“啊!我的太阳,能够让我实现梦想的太阳,我爱你!”
“不,你的信念才是你的太阳,因为,你的梦想要靠你自己的信念实现!”流水边流向远处,边对我说。
“啊,对哦,信念才是自己的太阳。”我回想起自己在泥土中为梦想拼死挣扎的经历,由衷的笑了。
变换角度法
变换角度就是文章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 比如:一学生写家乡变化,全文从稻草的遭遇中透视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革,其立意角度让人拍案叫绝。
? 五、要想作文有出色的立意,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 1、丰富生活阅历、拓宽知识面。
? 2、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 4、勤于思考。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先让学生说,再总结。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一个人正直高尚,那么他的文章的立意不可能平庸,如果一个人博学多才,那么他的文章的立意不可能肤浅。人生如文章,愿每个同学都能书写一篇立意正确、鲜明、新颖、深刻的人生之文。
第二篇: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课堂设计
李琦仙
教学目标
在了解半命题作文审题的技巧、半命题作文补题的五个原则、 立意的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好作文题目,并选好写作角度来立意和谋 篇布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写作的快乐,在写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审题,确定好作文题目。
2、选好写作角度来立意。
3、谋篇布局,编写提纲。
教学方法
1、提问、思考、讨论、梳理知识点。
2、小组讨论拟订提纲。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
要写好作文,可以从三个步骤入手:
1.“看菜吃饭”。就是要审好题目,弄清题意,定准方向。
2.“量体裁衣”。就是要用好、用足有限信息。文题及要求中包含丰富的信息,你适合写哪些内容,哪些是最适合你的,这是立意的过程,也包括题材的选择、体裁的选用等等,原则只有一个:选适合你
得心应手的下笔。
3.“找米下锅”。就是把根据构思的结果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对考生积累、知识、想像能力的综合考查,是对各种素材进行筛选、取舍、整合后的有机组合、连缀成篇的过程。不论是生活积淀、写作技巧、思维活动都是一种大比拼。是编制寓言还是记叙故事?是议论还是抒情?需要调动你全部的语文素养,才能完成最终的一道美味大餐。
二、审题
1、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命题作文。
这半步是考生自己走出来的,所以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现在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上。把题目“补”好之后,就是适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做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补题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一个题。
在考场上将半命题填充为完全命题,要掌握如下要领。
①要认真读题。要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提示、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如果有,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作参考,有的则要遵从。
② 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
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配搭有误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对照。
2、审题技巧 :四瞄四盯看分明
一瞄:文体;二瞄:字数;三瞄:人称;四瞄:范围
一盯:句式;二盯:情感;三盯:副词;四盯:关键词
3、审题示范
4、小组讨论 练习审题
5、小组展示
三、立意
1、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2、立意的要求
正确:让读者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
明确: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深刻: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关乎作品思想的高低和意义的大小
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3、小组合作 练习立意
4、中心发言人发言交流
四、谋篇布局
1、提纲模式(必须包括主旨、开头、正文结构、结尾)
2、小组讨论列提纲
3、小组展示所列提纲
4、教师评价
五、课后反馈
各小组同学按所列提纲正稿成文
20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