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4.4.20

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Xx,x,满族,出生于19xx年9月,中共党员,19xx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xxx镇组织委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她一向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淡泊名利、公道正派,在镇机关被公认为是一位靠得住、素质高、干得硬、作风正、口碑好的优秀组工干部。始终以“五带头”的优秀党员为标准,坚持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从严要求;力求组织工作有创新,其他工作有特色、包村工作有成就,圆满地完成了组织所交给的各项任务。

业务精良,工作出色,业绩突出是群众授予她的奖章。 自20xx年到xxx镇组织部任职以来,主要负责基层组织建设、扩权强乡、老干部、青年、妇联以及民政等方面工作。业务工作中,她坚持把规范工作程序,刻苦钻研业务,成为精通组工业务的行家里手作为自己的目标。面对全新的党建工作,她勤思考、善总结,在不断工作中找到了适合农村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举措,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农村情况的党建工作方法,提出了一些很有见解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村级阵地建设上,把陆丈子、丁家河、西河三个村列为后进支部转化村的重点村,为将破旧村部改建成多功能综合场所,她积极跑办协调,政策牌、亲情牌、友情牌被她用了个遍,先后向县委组织部、财政局等多家单位争取资金21万元,将 1

几个村部进行了全面改建。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和后备干部参加“一对一帮扶,一对一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学习交流活动12次、900余人次。实施“双培双强”工程,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6名,落实发展党员35名,解决了党员队伍后继乏人问题。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定期汇报,及时把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

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她工作的永恒标准。 Xxx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组织工作的一片赤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组织工作当中。工作中,她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讲党性,重品行。她说“人不能在利益面前屈膝,不能在原则面前跌倒,讲党性、重品行是组工干部的天职”。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持用这样的人生信条要求自己,积极进取,默默奉献。20xx年12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前期准备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将换届工作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相结合,二是将换届工作与矛盾纠纷排查相结合,三是将换届工作与村级年底考核相结合,四是将换届工作与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为换届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很好的铺垫;同时在选举过程中牢牢把握“四个严格”即:严格职数设定、严格考前细节、严格把握考试环节、严格安全保卫环节,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平稳进行。

2

工作中,她刻刻重品行,处处做表率。在xxx镇机关,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对待基层工作她近乎痴迷,任何工作只要拿到手中,就要做到最好,“五加二”、“白加黑”是家常便饭。在全镇党代会、人代会、综合工作会以及各种表彰会上无不闪现着她的身影,大到会议的组织筹备,小到会前材料的撰写、校对、印制和分发以及会后信息的上报,她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组工干部对人公正、对己清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新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 产 党员和组工干部的表率作用。她以政治素质支撑正派,以业务素质实现公正,以坚强的党性诠释公道。

赢在执行,力求完美,追求卓越是她不变的理想信念。 创先争优活动伊始,作为组工干部的xxx立刻意识到肩上责任重大。于是,她马上行动,潜心研究并提出了“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打造河北经济强镇”的活动主题,精心谋划活动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镇活动迅速启动起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好的实施方案并不一定就能实施到位。xxx镇农村干部思想滞后,有的甘于农村事务,在经济发展上不思进取;有的想当好致富“领头雁”可没有好的思路。全镇各村没有一个成规模的特色产业,群众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面对这样的实际,xxx在活动的深入推进上犯了愁,她努力寻找“创”和“争”的突破点,一心想找个平台把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活动热情调动起来,实现农村社会科学发 3

展。在几天的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在“全面对标”上做好文章。于是,她在办公室“蜗居”了近三天,在网上搜索了200多个与xxx镇镇情相似的乡镇,经过层层对比、分析、筛选,最终提出选定山海关区石河镇作为xxx镇党委对标单位,选定石河镇新建村作为xxx镇各村对标单位。在镇党委会上,她的提议以充分的事实论据全票通过。会后,她积极联系标杆单位,开展对标联谊活动,并组织800多名党员干部到标杆地学习考察,大大开拓了党员的视野,他们纷纷制定工作目标,xxx镇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起来。

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推进者,xxx始终坚持带头承诺践诺。她在承诺书中写到陆丈子、丁家河、西河三个村的“农家书屋”工程。为落实承诺,她向县文体广新局积极协调,将这三个村部纳入“农家书屋”工程,并在村部门前的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使村部真正成为干部工作之家、党员活动之家、群众学习之家、便民服务之家。她的实干精神使群众深受感动,每次xxx下村工作,总有村民抓住她的手讲个不停,嘘寒问暖。在她的带动下,两年来,全镇800多名党员干部共承诺事项1600余件,已落实并取得成效事项1300余件。

事争一流就是她的追求。“逢旗必夺、事争一流”是xxx的座右铭。20xx年3月16日,xxx镇党委书记指派xxx全面推进夺旗争星活动,恰逢她身患感冒,在医院打点滴。“病中受命”,她没有丝毫怨言,托着患病的身躯又是没日没夜地加 4

班工作,一举拿出有目标计划、有星级标准、有争夺事项、有工作图解的操作方案。在她的有力组织下,xxx镇每季度组织一次评比工作,采取机关党员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镇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党代表、人大代表全员参评的方式,评选出先进所站、明星党支部、明星党员各6个,全部上墙接受监督,推行动态管理,不断增强党支部、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xxx镇安门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占权每次到镇机关办事,都会在光荣榜前驻足几分钟,细细端详自己的明星照片。目前,xxx镇机关的星级评比台成为全镇党员关注的焦点,xxx镇夺旗争星活动已成为全县活动亮点和标杆。

火灾现场,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尽显巾帼英雄

在xxx镇党员干部面前,提起xxx,大家都是脱口而出的一句,“古有穆桂英,今有xxx”。这位现代“穆桂英”,从来不相信女人就是弱者,工作中遭遇各种困难危险,她总是冲锋在前。20xx年4月12日,抚宁县与xxx镇交界处突发森林火灾,危及xxx。接到通知,她深夜带队深入三岔村,敲开村书记家门,与村干部一起动员200名党员群众连夜奔赴火线。在扑火一线,她和男同志一样靠前指挥,一起扛物资、睡帐篷、饱受蚊虫叮咬、晒得皮肤黝黑、满脸脱皮。在山上坚守的12个日夜,她面容憔悴却总是绷紧神经,哪里缺什么物资她总是第一时间调配补充。上万名党员群众奋力扑火的场面使她深受震撼,她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开展党性教育得绝佳时刻,于是, 5

她立即向县委组织部申请成立了 “4.12森林火灾扑救一线临时党支部”,组织本镇xxx等11名积极分子火线入党,久久回荡在xxx上的入党誓词激励鞭策着每一名党员群众的身心。

几年来,xxx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内涵,展示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风采。自觉把组织工作臵于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中去,以坚强的党性、高尚的品行,做政治坚定、服务大局的模范。虽说组工干部特别累,也特别辛苦。但她觉得只要能为群众做点实事,苦一点累一点也无怨无悔。正是凭着这种一心想着群众、公道正派的品格、苦干实干精神,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成绩,得到了认可,先后被市总工会和省委组织部评为市工会优秀工作者和省级优秀共 产 党员的荣誉称号,成为xxx镇、青龙县乃至秦皇岛市的一面旗臶。

6


第二篇:20xx年湖南省优秀组工干部代表先进事迹


20##年湖南省优秀组工干部代表先进事迹

做创先争优表率展组工干部风采

----全省优秀组工干部代表先进事迹摘登


  编者按: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启动以来,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推动全省组织系统带头创先争优,省委组织部于今年9月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我身边的优秀组工干部”推选活动,截止目前,共组织发动50多万名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推选出身边的优秀组工干部860多名,涌现出一大批党性坚强、公道正派,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牢记宗旨、甘为人梯的优秀组工干部,充分展示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营造了全省组织系统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现将李超球等10名优秀组工干部代表的先进事迹摘登如下,希望广大组织干部以他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不断推动组织工作上水平。

在看不见的世界里书写明亮人生



湘乡市委组织部主任科员李超球

  他双目失明15年,却通过口述的方式撰写了400多万字的各类文稿。他将一批又一批年轻同志送上领导岗位,自己仍在研究室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25年前的一个深夜,在加班回家的路上,李超球边走边思考一个调研课题,不小心一头撞在电杆上,粉碎的镜片扎进眼角,在医院缝了十多针。此后,他的视力逐渐下降,加上长期用眼过度,到1995年双目彻底失明。

  失明的打击使他痛不欲生。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很快振作起来,重返工作岗位,拿起手中的笔,迎接命运的挑战。失去光明的他,各种困难和痛苦接踵而至。下乡途中,他掉进过水沟;上班路上,他撞倒过行人;办公室里,经常被碰得鼻青脸肿。但他从没叫过苦,也没说过难。为了思想上不落伍,能力上不掉队,他坚持听电视、听收音机,白天请同事收集报刊、网络上的资料,晚上让妻子念给他听,重要的资料请人录好音,回家躺在床上反复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地学习,先后用坏了36台收录机。通过日夜苦练,他不仅成了同事们眼中的知识库,还训练出过耳难忘的本领。10多年来,他撰写的材料获得市级以上奖励30多次。

  对双目失明的他来说,白天和晚上一样的漆黑,但在他的心中,却时常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一次,他听一些改制企业的党员在议论:“这下买断了,以后组织生活到哪里过呀?”从这句不经意的话中他敏锐地意识到:企业改制了,下岗的党员也要有个新“家”。于是,他一次又一次走进企业和社区,积极探寻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形成了近万字的报告报湘潭市委。市委高度重视,实施改制破产企业党员社区“安家工程”,为1万多名改制破产企业党员在社区安好了“家”。失明15年来,他克服困难,坚持每年用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下基层调研,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市里闻名的“基层通”。他参与调研的60多个课题,很多成果进入了领导决策。

  对年轻人来说,他不仅是写材料的老师,也是激励他们昂扬向上的“人生导师”。为了完成传帮带任务,他倾注满腔热情,在他们松懈时给予鼓励,迷茫时给予指点,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先后有30多名年轻干部在他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其中3人走上了厅级领导岗位,10多人成长为处级、科级领导干部。他不知道他们长得什么样,但心里感到由衷高兴:“我身边的人都进步了,是我最大的快乐!”

  在组织部工作25年,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关系为亲友谋半点方便。外甥下岗想找个单位,他没有出面;大学毕业的侄儿找工作,他没有帮忙。就连组织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将他妻子从一个效益较差的事业单位调到了行政单位,他硬是说服领导,做通妻子的工作,让妻子回到原单位上班。然而对每一位到组织部的来访者,他始终怀着亲人般的情感, 20多年来,他接待来访人员3000多人次,没有一人不是带着对他的感激和叹服而去。

  他先后荣获“湘乡市首届道德模范”、“湘潭市模范党员”、“全省优秀组织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感言:“面对荣誉,我感恩组织。但对我这个什么都看不见的人而言,名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组织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今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我将一如既往紧握手中的笔,书写好自己明亮的人生。”

奋斗不止生命更有意义



长沙市委基层办副主任刘怀彧

  他20多年里6次动手术开腔取石,因肝硬化进行了肝脏移植。走过生与死的关口,他更加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奋力前行,竭力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21岁那年,刘怀彧患上了肝胆管结石,先后接受了6次取石大手术。但他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向现实弯腰,把苦难当成实现生命价值的强大动力,奋力拼搏。正是凭着这种执着,他11次被评为省市先进,获得各项奖励30余次。20##年3月,他参加中组部在长沙进行的“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在连续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后,他身体出现了持续的腹胀、厌食、失眠等危险信号。同事们发现后催他去检查身体,他坚决不同意。他知道,当时试点工作正在关键阶段,一旦去检查,医生肯定会要求他住院,这样势必影响工作。他只是悄悄地找来卫生员,一手打点滴,一手写稿子。最终,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得到中组部的高度肯定,而他又一次躺在了病床上。

   20##年10月,他的肝胆管结石病情不断恶化,经医生诊断,如果不进行肝脏移植,将随时有生命危险。面对巨额医疗费用,他和家人束手无策,甚至做好了放弃治疗的准备。就在这时,组织给他送来了温暖。从市委领导,到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纷纷为他捐款,单位领导还请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救治方案。最终,移植手术成功实施,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组织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康复出院后,他立即重返工作岗位。领导关心他,不给他分配具体工作,他便见缝插针,看到一件事就主动抓住一件事,抓到一件事就认真做好一件事。朋友们常劝他,活着才是硬道理,何必这么拼命呢。他回答:“你们不会明白,我承载了这么多关怀,没办法一一回报,唯一能做的就是争口气、活个样、多做事。”

   20##年,组织安排他担任市委基层办副主任。来到新的岗位,他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他不顾家人的担忧,经常一个人深入基层调研。为推动全市建设扶贫工作上水平,他坚持每个星期到县市布点村去一次,实地查看项目建设、调研产业发展情况,三年来,他拖着病体在偏僻的布点村往来跋涉奔波,行程达20多万公里,19个布点村的工作由此全面改观,基础建设全面改善,产业项目不断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成为长沙市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这期间,他和基层办的同事们同甘共苦,一道“5+2”、“白+黑”地超负荷工作,全然忘记了“戒疲劳、戒熬夜”等医嘱。他参与起草的市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1+2”文件,牵头编制的《2009?20##年长沙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在基层产生热烈反响,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看着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肯定,他激动地流下幸福的眼泪。

  这些年,他身体上屡遭重创,生活上也飘泊不定。先后辗转租住过6个地方,睡过地下室,躺过办公室,住过毛坯房。对这一切,他毫无怨言。他说:“我心中有本明账:这些年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多关怀,社会给了我这么多温暖,我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去计较名利呢?”

  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是无限的。他感言:“我不知道,在人生道路上还会遇到什么挫折,但我知道,我现在和将来要做的,就是珍惜有限的生命,抓紧时间干事,尽最大的努力,回报组织,回报社会,回报一切关心我的人。”

档案室里四十年的奉献



邵阳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夏和俊

  他19岁进入邵阳汽车发动机厂从事人事档案管理,30岁调到邵阳市委组织部档案室工作。如今40年过去,他仍旧用心呵护着这些无言的卷宗,坚守在档案室里默默奉献。

  干部档案工作很枯燥,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40年来,夏和俊以档案室为家,经常加班加点“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修修补补、装装订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这里的一桌一椅、一柜一档充满了感情。通过潜心钻研,他也成为大家公认的档案工作行家里手。经他整理的档案材料,卷面整洁,内容齐全,信息真实,上报省委组织部,都能获一次性审查通过。他对库房里的每一本档案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不用看目录,就能准确地说出基本内容,找到具体位置,常常让前来查阅档案的干部赞不绝口。他大胆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利用可公开的档案数据信息,为党政机关提供档案查询、开具证明等服务,走出了干部档案服务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新路子。1999年,他被中组部授予“从事干部档案工作三十年”荣誉称号。20##年,在他的努力下,全市12个县市区委组织部档案室全部通过中组部一级单位标准验收。

  干部档案虽小,但事关干部进退留转,事关组织选人用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40年来,他严格遵守档案工作纪律,从不拿原则作人情,更不拿档案作交易,始终保持着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本色。有一名企业领导干部,上世纪80年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记录在案,多次托人找到他,想销毁这段不良记录,遭到他的严词拒绝。某县级领导想改小自己的年龄,答应事成后给他好处,他不为所动,毫不留情面地予以回绝。

  他对自己十分“吝啬”,加班加点经常是一盒方便面简单对付,抽的是最廉价的香烟,用的是最简单的办公用品,在市内办公事从不用公车。然而,对集体他却十分大方。部里档案室翻修,他主动垫资2万元买回优质木材,自己肩扛手提,日夜守护在工地,以致年逾九十的老母亲弥留之际也没能见他最后一面。

  他自幼丧父,从一个贫家子弟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他常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从这个社会得到多少,而在于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是党组织给了他一切,有生之年要尽最大努力回报党,回报社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工资并不高,但他省吃俭用,每年都要超额交纳几百元党费。办公室的桌椅坏了,走廊上的电灯不亮了,他记在心里,每次都在下班后从家里拿来工具细心修理。20##年4月,县里几所医院的血源告急,原本身体虚弱的他,瞒着家人和同事,三个月内悄悄去献了两次血。

  20##年6月,他主动让贤,将干部信息科科长职位腾给年轻人。不再担任干部信息科科长的夏和俊,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管档、誊档、护档的各项工作中。明年,他就要退休了,远在深圳的儿子、儿媳也劝他早日过去安享晚年,但他还是割舍不下那些无言的卷宗,寂静的档案库房里仍是他忙碌的身影……

组织工作原则的守护者



临澧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正科级组织员、干部组组长彭爱国

  在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提起他,上至领导,下至一般的党员干部,无不称赞他为人正派、处事公道、铁面无私。在组织部工作14年,他先后10多次获记功等奖励,20##年作为常德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全市巡回报告,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一定要做到公其心待人,平其心处事。”彭爱国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干部组组长,每逢换届选举或干部调整,想到他这里打通关节、探听虚实者不乏其人。对此,他采取“三不”对策。对浮于工作精于关系的干部“不屑”,对探听虚实、托朋求友的“不理”,对送钱送物登门造访的“不贪”。全县每次考录公务员和公选科级领导干部他都全程参与,作为具体承办人,在参选对象眼里,他手里攥着重要信息,很多人都想方设法靠近他,有打听出题人员的,有探摸面试评委的,他始终守口如瓶。很多人说他是“不透风的保险柜”。亲人在他身上也沾不到半点光。几年前,他担任干部监督组组长,负责全县乡科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当时,他妻弟担任一个县直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审计中发现该单位有违规行为。岳父亲自登门,请求他网开一面。从不过问他工作的妻子也在一旁要他跟审计部门打招呼。面对家人的求情,他没有突破心底的那道防线。第二天,他向领导如实汇报了审计情况,他妻弟因此被全县通报批评,受到黄牌警告,至今与他不相往来。在他看来,原则面前无小事,原则面前无亲情。坚持组织工作原则,他别无选择。

  他对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每次制作干部任免审批方案、下发干部任免文件、呈报干部推荐考察材料,他都要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干部档案,有时文件发出去了,还经常睡不安稳,唯恐出现差错。领导和同事们都夸他是组织部的“活字典”,因为全县7000多本干部档案、1000多名乡科级干部的信息,他烂熟于心,可以信手拈来。这些年,他不知开了多少次“夜车”,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赡养父母、照顾儿子、打理家务的责任全都推给了妻子。14年里,他经常早出晚归,儿子从入托到考上大学,送他上学、为他辅导功课的时候屈指可数。20##年4月的一个晚上,大雨下个不停,当时他正在一个单位参加年度班子考察座谈,正在长沙出差的妻子打回电话,要他去接滞留在校的儿子。考虑到该单位班子情况复杂,他没有及时抽身。等不及的儿子不得不冒雨骑车回家,结果发了好几天的高烧。为这事,妻子埋怨了他半个月。

   14年来,他身边的同事,他考察的干部,有的成了县级领导,有的走上了其他重要岗位,有的成了他的直接领导,而他依然“进步”不大。虽然每次干部调整空缺了哪些好职位,他最先知情,也曾怦然心动,但想到有很多优秀的同志比自己更合适,作为组工干部,他甘当守护红花的绿叶。

  他说:“在我心中,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一种快乐和幸福。为恪尽职守、为奉献人生、为坚持原则而平凡,很值得,也有意义。我愿意继续在组织部这样平凡下去,当好一名组织工作原则的守护者”

老百姓的“贴心人”



祁东县风石堰镇党委组织委员徐争喜

  他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舍身保护群众身负重伤。他在基层一呆就是20年,默默奉献,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他就是被老百姓亲切称为“贴心人”的徐争喜。

  今年7月11日,气温高达38度,他和驻点村龙湾村村支书彭世刚搭乘一辆三轮车挨组查看烤烟生长情况,途中恰遇72岁高龄的村民陈中元和他4岁的小外孙伍文杰。他见爷孙俩走得满头大汗,赶紧把他们拉上了车。当三轮车来到一个拐弯下坡路段时,突然刹车失灵,三轮车瞬间从一丈多高的陡坡翻向了旁边的稻田。就在车子倾翻的一刹那,他一把将伍文杰搂到怀里,用双臂紧紧护住……500多斤的三轮车重重地压在他身上,钻心的疼痛使他感到阵阵眩晕。在这次事故中,他受伤最重,右肱骨粉碎性骨折,桡骨神经严重受损,小文杰却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到了医院,医生要先帮他检查,他却坚持要医生先给年事已高的陈中元老人、彭世刚支书治疗,得知他们都无大碍后,才放心地躺到病床上。

  20年前,他从湘潭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乡镇工作,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了基层。这期间,他昔日的同事有的被调往县直机关,有的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唯有他一直原地踏步,但他始终保持平常心态,从不抱怨,更不向组织上提要求、争待遇。在县城他有一套房子,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从县城搬到了镇里,动员妻子从县城转到自己工作的镇小学任教。他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不抽烟,不喝酒,一个饭盒已跟随他18年。他的包里经常揣着两本笔记本,一本用来记工作笔记,一本用来记民情日记。每晚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整理笔记本,思考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担任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后,除分管组织和农林水工作外,他还担任全镇4个片区的第二片片长,在第二片区,他今天开群众会,明天验土质,后天请专家,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致富之路。到龙湾村驻点后,龙湾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今年,全村998亩稻田全部种上了双季稻,全村烤烟种植面积已达280余亩,每户烟农将增收9000余元。他还鼓励村民发展生猪养殖,全村现有规模养猪户7户,每户年产生猪5000头以上,龙湾村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的养猪特色村。他积极招商引资,投资逾千万元的衡阳市福源蕌头公司落户龙湾村,解决了本村60余人的就业问题。他多方筹措资金,硬化村级公路4.5公里,整修水利设施5000米,修复山塘20处,改厕200多户,建立沼气池40余口。“去年我村的乡村公路塌方了100多米,是徐争喜筹了三万元钱修好的,今年又帮我们烟农贷款两万元……”烟农彭展保说,“徐争喜来我村蹲点后,我们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他真是把我们大家的事当成他自己家里的事来操心。”

  在他受伤住院期间,风石堰镇先后有100余名群众自发赶到衡阳市附二医院看望,没有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只有一张张朴实无华的期盼之脸,一片片深深的敬重之情。

  基层平台虽小,但离群众最近;心系万千百姓,舞台就会很宽。他说:“选择基层,扎根基层,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现在,我只想在基层多出一份力,为群众多办一点事,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上建功立业。”

苗乡赤子情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友文

  他20多年如一日,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他牢记宗旨,淡泊名利,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其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在苗乡大地广为传颂。

  杨友文出生在贫困山区,毕业后分配到乡镇,从普通干部一直干到党委书记。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既锻炼了他的能力,也培养了他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他心中,基层就是他的家,群众就是他的亲人。调到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后,他挑起基层党建这付重担,决心为基层、为群众多做一点事。20##年10月,全县4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铺开后,面对资金缺口难题,他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常委挂点,单位帮扶”县级资金自筹方案,在县财政投入41万元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宣传,上门联系和召开协调会,确定了82个行政、企事业单位作为41个建设村的帮扶单位,共落实帮扶资金116万元。为了确保任务优质高效完成,他跑遍了所有建设工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林木资源,建设吊脚楼式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议。在他的努力下,如今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建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场所,为广大苗乡群众办成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他家境并不好,妻子工资经常不能按时发放,女儿正在读高中,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经济上负担很重。然而,对群众的疾苦,他总是有求必应,慷慨解囊,宁愿自己吃苦,不愿群众受罪。20##年,他在五团镇铺路水村调研时,了解到村里品学兼优的小姑娘陆辰花由于家庭贫寒,正面临辍学的困境。他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两百多元钱塞到小辰花手里,并向她承诺:“以后你上学的事我管到底。”接下来的八年,他每年都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两千多元用于小辰花的学习和生活。每到开学,他就买上新衣服,带足学杂费和生活费去看望小辰花。与小辰花同龄的女儿常常抱怨父亲:“你对辰花姐姐比对我还好,可别忘了我才是你的亲女儿!”在他的长期资助下,今年陆辰花顺利考上了南昌大学。五团镇石空村村民罗京文,七岁的儿子溺水身亡,十五岁的女儿因病去世,自己又患上肿瘤,接二连三的打击,使他悲痛欲绝。杨友文了解情况后,多次到民政局等部门协调,帮他筹集医药费,联系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如今,老罗身体恢复健康,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逢人就说:“是杨部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群众充满感情,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他长期担任领导干部,始终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甘为人梯。在乡镇任党委书记时,为节约开支,他经常坐班车进县城办事,到了县委组织部,工作用车能保证,但他很少用,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上下班。担任副部长多年,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县委主要领导这样评价他:“友文对人公道,对事认真,从来没有为私事找过我,一找我就是汇报工作,是个真正的老实人!

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少钱,也不在于他当多大的官,而是在于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赤子情怀,深深根植在他深爱的苗乡大地上。

组工信息化建设的拓荒人



郴州市苏仙区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正科级纪检员、干部监督组组长黄向前

  他15年如一日,凭着惊人的毅力,通过自学,从“电脑门外汉”成为“软件开发专家”,为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甘于奉献,对自己热爱的事业看得很重很重,对于职位和名利却看得很轻很轻。

  黄向前刚到组织部工作时,看到每次调整干部,每年制定区管干部花名册,都是用手工抄写,既费时又费力,还容易出现差错,工作极为不便。他就暗自琢磨,如果能开发一套干部信息管理软件,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98年底,他用原本打算结婚用的所有积蓄买回一台电脑和40余套专业书籍,闭门潜心研究程序开发。经过大半年的自学,他才开始设计干部信息管理软件。就在进行信息采集时,却遇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大难题。原来,近3000名干部的数码相片文件和1万多份档案原件的数码扫描件,必须要以高度压缩方式进行存贮,否则数据库会因运行速度缓慢而失去实用价值。当时郴州还没有编程的专业人才,书上也没现成的解决方案。他只好利用国庆长假,到办公室上网搜索资料,然后一遍遍地测试、纠错,连续加班加点,一日三餐都是由妻子送到办公室,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下,经过连续作战,终于攻下这道难关。20##年底,这套具备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先进技术、仅源程序代码就长达322页的《党政干部信息查询和职务调配网络管理系统》终于开发成功,他也因此获得了“组织工作程序员”的美誉。

  开发软件是件苦差事。这些年来,他头发少了很多,也白了很多,但始终没有松懈,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坚持了下来。15年来,他先后开发了《湖南省党费管理系统2006》、《政协委员和提案管理信息系统》等10多套软件,几乎每两年就开发出一套。尤其是由省委组织部委托他开发的《湖南省党费管理系统2006》,能够自动记账和进行党费统计,大大提升了党费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全省推广使用后,备受好评。

  渐渐地,他在软件开发领域有了一点知名度。一些企业找上门来聘请他去开发软件,在深圳的同学请他去加盟,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一些朋友也劝他,搞软件开发是“不务正业”,都40岁了,该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了。看着身边搞软件的都买房买车,他还只住着几十平米的小房子,看着同事都走上重要领导岗位,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科级干部,他内心也有过不平衡。但一想到自己开发出的软件,能够得到组织上的重视,得到领导的认可,能够转化为推动组织工作的生产力,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一份荣誉感,觉得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是值得的。

  他认为,没有平庸的岗位,只有平庸的人。一个人的进步,不在于当了多大官,而在于做成了多少事。在平凡的岗位把事情干好,干出特色,干出成果,就是一种进步,一种快乐。他说:“现在,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设计出更多组织工作需要的软件,继续做一名组工信息化建设的拓荒人。”

甘为人梯不言悔



桂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谭建安

  他在组织部工作15年,默默耕耘,甘当干部成长的铺路石。他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分管的多项工作都干得很出色。他公道正派,甘为人梯,始终保持着一名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是谭建安的人生信条。1996年,调到县委组织部后,为尽快进入角色,他经常加班加点、下乡调研。20##年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他主动带队到最偏远的5个山区乡,一连10多天没有回过家门。20##年的那场冰灾,全县停水停电,他受命带领机关干部铲冰通路,每天第一个赶到抗冰救灾前线,手掌上冒出血泡依然坚守岗位。2008月7月的一天,他带队到乡镇考察干部,80高龄的老父亲突然发病,家人要他马上赶到医院,但他直到考察圆满结束后才匆匆赶到父亲病榻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他患上多种慢性疾病,每月要发病好几次,但他总是默默忍受,从不向任何人提起。妻子经常抱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出门。同事为他作过统计,在组织部工作15年,他累计加班1000余天,相当于多干了3年的活。

  他不但会实干,还善巧干,工作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20##年,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淡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的现状,他牵头制定出台了《桂阳县党员星级评定考核量化标准》,在全省率先推出党员“星”级管理模式,掀起了党员创“星”争“星”的热潮,被《共产党人》、《新华社内参》等刊物宣传推介。20##年,在他的推动下,全县推广“支部+协会+基地”党建模式,新华社连发两期评论称之为“桂阳党建模式”。20##年,他开始分管干部工作后,积极争取县委重视,全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干部人事改革制度。近3年来,全县92个县直单位拿出864个岗位进行竞争上岗,在全市率先面向村支书、村主任公开选拔乡镇副职,有效地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优化了全县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

  他在县委组织副部长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职务一直没有变化。对此他十分坦然,从不以老资格自居,总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人要有追求,但不是追求升迁,而是追求贡献。20##年,部里有一个评选县劳模的指标,部领导一致推荐他,但他毫不犹豫地将机会让给了一名年轻干部。公道办事,正直为人,是他的人生准则。为了这条准则,他“得罪”了朋友,也“得罪”了家人。20##年,一所县属中学要补充一名副校长,一位同学多次找到他,希望能给予“关照”,他没有理会。事后许多同学都怪他“不讲感情”。20##年,一名在县直机关工作的朋友想进班子,把一些贵重礼品送到他家,他当即把礼品退了回去。妻子吴六花下岗后,一直想丈夫为她在事业单位找个工作,他耐心地做妻子的工作,妻子只好起早贪黑去做临时工。弟弟从企业下岗,看到有同事重新安排了工作,经常抱怨哥哥不照顾兄弟。一次全家聚餐时,向他大发脾气,他当时发了火,事后又心平气和地劝弟弟自食其力。现在,弟弟还一直在家待业,靠打零工谋生。有人抱怨他,当官后架子大了,忘了交情了。每当这时他都会说:“我有做人的底线、为官的原则,组织部的权力只能用来为民,不能用来利己。”

基层党建工作的“老黄牛”



平江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方寅发

  他从事组织工作26年,把基层党建工作视为自己的生命,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平江这块红色土地上打造了一张又一张名扬三湘的党建品牌。近年来,他分管的全县党建工作2次在中组部召开的会议上发言,2次获奖,在全省11次发言,4次获奖,中央、省市媒体60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方寅发常说,基层党建千万条,敢于创新是头条。负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他始终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平江县每年外出流动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十分之一。怎么把这支流动的党员大军管理好,是他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流动党员成立党组织关键在找到领头人。得知流动党员傅福初在深圳创业有成,方寅发便千方百计和他取得联系,不辞辛劳多次登门做工作,鼓励他依托自己的公司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并亲自制作党支部牌子、制定相关制度邮寄过去,帮助布置办公室。凭借着这股钻劲,在他的努力下,全县先后在北京、深圳、东莞、郑州等地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48个。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经他提议,在全县开展了“亮身份、创红旗、奔小康”活动,农村每一位党员勇敢地亮出身份,勤奋地创业致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近年来,平江县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组织开展了“百村党建调查”、“万千百十”、“弘扬老区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建设魅力家园”、“城乡党支部共建”、“百村党建示范带建设”等一个又一个主题活动,很多经验做法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推介。

  他常说,工作要务实,群众才满意。这既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一直恪守的格言。为了推动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他加班加点,深入全县27个乡镇250多个村,进行场地选择和工作指导,全面完成全县10个A级站建设及806个远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全县远教工作先后在中央、省市介绍经验,所拍摄的课件2次在中组部获奖。为抓好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他深入现场,帮助村里搞好规划设计,指导施工建设,严格检查验收,甚至细致到桌椅购置、摆放,办公室布置。咏生乡桑园村是一个山区村,经济基础薄弱,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把活动场所建好,村班子没有底,几次讨论都没有达成共识。得知这一情况,他几次驱车80多公里,和村干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终于拿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案。村支书周定国由衷地说:“有了方部长,我心里就有底了。”现在全县已完成23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今年启动的第三轮12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也正在抓紧建设中。4年前,他回老家探亲,村里的支书向他诉苦:农业税取消后,村集体经济没有来源,村干部任务重、待遇薄,还经常得罪人。他回来后立即带领工作人员深入70多个村调研,对全县5000多名在任、离任村干部的待遇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和核实,向县委提出了保障村干部待遇的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班子和村主职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推行“五考六规范”管理机制,从20##年起,全县每年1300多万元的现任村干部补助和离任村干部补贴实现了全部打卡发放,还为9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办理了养老保险。村干部们都说:“组织部有方部长这么实打实的干部,我们再不用担心工资待遇,工作更有干劲了!”

勇挑事业家庭两重担



娄底市娄星区委组织部纪检组长、干部室主任周红

  丈夫到外地工作长期不在身边,她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她经常克服单位人手紧张的困难,长年累月带头加班加点,用自己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却经常牵挂着那些困难党员群众。

   20##年,周红的丈夫被组织上选派去援藏。当时,小孩刚上小学,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面对这一切,她没有丝毫的怨言,每天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照顾一家老少的生活。20##年,她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手少,她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把办公室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同事们都赞她是家里的“大当家”,是部里的“好管家”。一年后,表现出色的她调整到干部室任主任,同时兼任干部教育室主任,负责全区的干部、人才工作。为尽快熟悉干部工作,她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安排好老人小孩一天的生活,总是第一个赶到办公室学习文件、查阅资料,她还利用三个月时间,对全区所有县直单位、乡镇进行了全面调研,掌握了大量干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干部工作是个“肥差”。但她始终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从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长青街道办事处是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有不少老同事和熟人。一个原来很要好的同事几次提着礼品去她家,要她帮忙照顾,她婉言拒绝,并多次上门找那位同事谈心,要他正确对待名利,安心本职工作。这位同事深受感动,听从她的劝告,不再“跑关系”,一心扑在工作上,后来得到提拔重用。20##年,区委调整一批干部,她在审查干部档案时,发现一名拟提拔干部没有任职资格考试证书。当时,那名干部和所在单位的领导一起找到她,希望她“高抬贵手”。她知道,这是干部提拔使用的硬要求,今天不坚持,以后就会出漏子,当即拒绝了对方的请求,并耐心细致地做通了思想工作。最后,这名拟提拔干部暂缓讨论,那名干部和单位领导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由于坚持原则,有些干部不理解她,抱怨她太较真,不近人情,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她都会严辞回驳:“组工干部最需要的就是较真。”

  她常说,组工干部上要对得起党,下要对得起老百姓。她爱着自己的家人,更牵挂着那些困难党员群众。20##年,她在下乡访贫问苦活动中和茶园镇松山村老党员刘兆江结成了帮扶对子。此后,逢年过节她都要去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主动帮助他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她还长期援助百亩乡雅塘村的一名困难学生,每年资助她1000多元学费。今年,她负责朝阳村的建设扶贫工作。为帮助那里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她经常利用节假日下到村里,和村支“两委”的同志商量发展大计,反复找财政、林业、水利等部门争取扶持,为村里筹集到了一大笔扶贫资金。现在,朝阳村修通了出村水泥路,修好了骨干山塘,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20##年底,援藏4年的丈夫回家了。然而5个月后,丈夫又被组织调到省城工作。原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她,再次挑起家庭事业两副重担,继续奔走在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上……

更多相关推荐:
组工干部爱岗敬业优秀事迹材料

组工干部爱岗敬业优秀事迹材料xx一个80后组工干部的代表,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对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他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敬…

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王建军同志事迹材料XX省政协办公厅人事处主任科员XX同志努力学习和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原则踏实工作爱岗敬业公道正派是一位靠得住素质高干得硬作风正口碑好的优秀组...

组工干部先进个人材料

先进组工干部先进个人申报材料XX同志先进事迹XX同志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在办公室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业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的品格经过其不懈的努力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省科技系统科技宣传工作先进个人XX地区科...

优秀组工干部张鑫先进事迹

俯首甘为孺子牛记祁阳县下马渡镇组宣统委员张鑫他十七年如一日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他从事组织工作五年来牢记宗旨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始终保持着一个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他就是祁阳县下马渡镇组宣统委...

学习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免费分享创新学习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近期学习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的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通过学习我深受感动和启发更加明确了一名组工干部的职责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首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共...

优秀组工干部事迹材料

在全市优秀组工干部交流会上的发言白银区强湾乡党委专职组织干事成兴霞20xx年6月2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成兴霞现任白银区强湾乡党委专职组织干事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下面我就...

十佳组工干部事迹材料

“十佳组工干部”推荐材料——xxx镇党政办副主任、组织干事xxxxxx镇党政办副主任、组织干事xxx同志,努力学习和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原则,踏实工…

XX县委组织部“四个结合”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情况汇报

XX县委组织部四个结合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情况汇报四川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身患肝癌肺癌重症坚守工作岗位至生命最后时刻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新时期共 产 党人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的公仆情怀组工干部的时代风范让XX县...

关于做好推荐评选全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区优秀组工干部

转发关于做好推荐评选全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区优秀组工干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市直各校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推荐评选全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区优秀组工干部工作的通知北组通20xx24号文件...

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

全省优秀组工干部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张家界举行张家界局组织人事科为进一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和鞭策广大组工干部争做时代先锋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岗位比贡献争一流创佳绩3月25日全省优秀组工干...

人事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组织人事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记XX同志XX同志19xx年5月XX19xx年8月开始从事人事工作至今已有15个年头他先后从事过专业技术职称养老统称管理劳动工资管理干部管理组织建设等岗位工作XX年8月任人事科科长党委组...

学习先进找差距 争当优秀组工干部

学习先进找差距争当优秀组工干部学习杜洪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在7月21日全国组织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议上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杜洪英同志介绍了自己平凡而崇高的档案人生她的报告言词朴实感情真挚令人感...

组工干部先进事迹(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