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论文

时间:2024.5.9

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认识

一.农村金融的定义 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断壮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已经成型。在建国初期的农村信用社单一机构体系基础上,建立起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覆盖各行政层级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20xx年末全国平均每个乡镇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51个,基本实现了“普惠式”供给。农村金融业务更加丰富,从建国初期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贷汇”服务发展为包括本外币汇兑、网上银行、农业保险在内的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在金融资源配置、分散农业风险、调节产业结构、便利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从行政色彩浓厚的国营金融机构逐步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逐步转向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了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政策扶持体系日趋完善,从国家直接划拨资金向财税、货币、监管多项扶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更加重视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

和“造血”功能,在建立政策扶持体系和金融支农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农村金融环境不断改善,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清算系统和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延伸,农村社会征信体系初步建立,完成了征信、清算、支付系统的初步整合;信用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农户的信用意识逐渐加强,涉农贷款质量稳步提高。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表现

一是促进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农民“卖粮难、存粮难”的问题,2006—20xx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超过9400亿元,解决了过去粮棉油收购“打白条”问题。粮棉油收购贷款支持收购粮食总量占每年粮食产量和粮食商品量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上。

二是支持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加工企业贷款不断增长,20xx年末余额超过7000亿元。

三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结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机制,重点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等项目的信贷支持,20xx年末,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元。

四是规避农业生产风险,支持农民增产增收。截至20xx年,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500亿元,参保农户7500万户次。农

户贷款余额1.52万亿元,受惠农户8000万余户。2005—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5%,快于同期GDP增速。

五是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村金融机构遵循商业原则,重点支持农村经济中国家引导、具备发展潜力的行业和领域,优先向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优质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让资金向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和群体倾斜。

六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人口解决生计的首选手段。农村金融为进城务工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汇兑、消费信贷、创业融资、保险、投资等,已经成为联系进城农民和农村的纽带。财政力促农村金融发展财政部门围绕机构体系、风险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抓住促进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支持农村金融业务发展两条主线,灵活运用税收、奖励、补贴、投资等政策工具,进一步发挥财税杠杆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规模,优化服务结构,形成金融支农长效机制。

四.我国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抑制现象仍然存在

1.零金融机构乡镇尚未消除。农业的稳定发展,需要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前些年,各国有商业银行在集约化经营战略的驱动下,基本上放弃和退出了广大农村市场。农业发展银行还不能有效发挥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聚集效应和政策扶持功能,大部分地区仍是农村信用社唱主角。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资

产质量明显改善,但仍易出现“一农”难撑“三农”情况。可喜的是,目前商业银行撤并网点趋势得到缓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截至20xx年底,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约172家,其中村镇银行148家。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近1100家。但零金融机构的乡镇仍然存在。

2.服务功能不尽完善。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呈现出资金用途的多样化,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业务种类多样化的趋势。而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能够提供的服务产品较为单一,服务范围过窄,创新滞后,较难适应多元化的资金需求。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满足农户的基本金融需求为主,针对农业科技、农产品开发、水利设施、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基本处于空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以传统存、贷、汇服务手段为主,缺少服务品种创新,电子化建设水平也比较落后,有的信用社至今仍没有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信用卡业务发展相对缓慢,银行汇票、本票等结算方式使用更少,支付结算票据化程度低,除少数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开通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业务几乎没有。网上银行、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等业务更是基本上与农村无缘。资本市场的触角也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村的企业和个人通过直接融资手段筹资只能是一种奢望。

3.金融创新不够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贷需求由单纯的农业生产需求向农业生产、农民消费等多种需求并举转变,由短期向中长期、由分散小额向集中大额转变。但一些农村信用社仍

热衷于小额、流动、分散的“撒胡椒面”式的传统农业贷款模式;在贷款品种上,尽管涉农贷款较快增长,截至20xx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1.5%,同比增长32.3%,但农村信贷的生产性功能挤占消费现象明显,据中国银监会估算:全国1.2亿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有近30%的农户因为缺乏抵押物或合格的担保人,而没有机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农户贷款满足程度低;在贷款期限上,基本上都控制在一年以内,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周期规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4.服务资金不够充裕。尽管近几年来,国家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化,对支农贷款比例高的农信社以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正向激励等加大支农政策扶持力度,但金融支农资金来源仍较为单一,与金融相关的其他政策措施仍不尽完善,加上大量资金的“农转非”造成农村经济的“失血效应”,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资金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需求,也导致了高利贷等民间金融的盛行。而民间借贷虽然对正规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但它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支持,容易引发债务纠纷,甚至扰乱金融秩序和危害社会稳定。

(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1.服务对象风险度依然偏高。农业是弱势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收慢、预见性差,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较大,属于高风险、低收益产业,目前农业保险机构和信贷担保机构尚不健全,作为重要保障手段的农村保险、农产品期货和金融衍生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还

远未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三农”业务缺乏外部激励和风险补偿的长效机制,因此,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承担着农户的生产经营、市场、自然灾害等风险仍比较大;另一个服务对象中小企业资本少、负债高、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其抗风险能力、适应能力及承受能力都比较弱,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容易产生。这使得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利率不能覆盖风险,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资本金严重不足。

2.农村信用环境依然欠佳。当前,各地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不平衡,有些地区一直比较重视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对农村地方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和农户信用评价工作;而有些地区对社会诚信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大的进展,农民的信用意识仍然较为淡薄,贷前贷后“两张皮”,有的企业为逃避银行收贷收息采取贷款不归行、现金不入账、与贷款行不往来“三不”政策,农村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仍较严重,而依法收贷工作中,“执行不到位”、“司法打白条”现象依然存在。

五.我对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的办法的认识

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具体方法有:

(一)不断完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就要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引导社会资金积极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继续发挥农信社与“三农”信息对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用创

新思路推进现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有序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使以扶贫为目的的小额信贷组织不断壮大;合理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探索大型商业银行配对我国贫困地区微小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如20xx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与四家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联手合作,整合了大银行的资金优势和小机构联系贫困农户的操作优势,可谓为破解大银行服务贫困地区农户难题提供了示范。此外,建立健全基金担保公司,扩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规模,成立农村租赁公司,完善各种形式的涉农保险和互助保险组织机构等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二)积极推进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在服务范围上,要通过增设网点、提供流动性服务柜台、安装POS机、ATM等方式,增加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基本消除金融机构在乡镇的空白点。在服务面向上,要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科技进步等投资活动的金融服务,并逐步建立农村消费信贷的经营理念。在服务机制上,要加快发展小额信用贷款,提高授信额度,进一步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如作为金融与仓储融合创新的金融仓储业不失为解决农户有效抵押物的一个途径。在服务产品上,重点创新中长期贷款模式,以适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尽快推出各种农业保险等金融支农衍生产品,有效分散和规避各类农业生产风险和农业信贷风险。在服务方式上,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科学制订贷款的操作流

程,积极推广农民个人账户、信用卡等业务,积极开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在资金来源上,可以突破单纯依靠央行再贷款的路径,通过发行债券,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三)大力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民间金融具有借贷双方信息对称、借贷手续简便、借贷双方相互关联等优势等特点,应该引导其成为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要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使民间金融机构从地下转到地上,并加强监管;要放开民间金融的利率管制,扩展民间金融的发展空间,引导“农转非”的资金回流到农村;要对一些可能的金融违法行为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作严格的界定,加大对东阳富姐吴英现象的法律制裁力度,严格执行对金融欺诈行为的法律处理;要通过法律制定公正合理的民间借贷规则,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要加强对民间融资监管约束,探索建立民间融资监测通报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建立配套性机制对民间金融债务人提供法律保护,如在将来制定个人信用破产法等;要颁行《放债人条例》,为放债人的放债确立宽松的规则框架和必要的监管框架,保障有资金者的放贷权利。

(四)继续打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和企业资信评级推广工作,通过创建信用村镇,评定农户、企业信用等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辖区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有效防范信

贷风险的发生。


第二篇:农村金融论文


浅谈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的创新和发展

摘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出路在于创新,以创新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必须明确重点,找准突破口,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突破口

在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中,农业银行和农信社分家以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当地垄断性的金融机构,农信社的发展几乎不受外部市场的冲击。但是在进入新世纪后的农村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了传统农村金融的整体蜕变,农村地区的蜕变又带来了农村金融环境的变化,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创新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明确重点、找准突破口,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一、加速崛起过程中的农村金融环境新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在工业化浪潮下开启了城市化的大门,外资经济、民营经济、乡镇经济的崛起在增加人民收入、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金融结构。

(一) 金融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民,一方面通过信贷手段为当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 通过存款手段吸存当地农民手中的剩余资金,整个金融服务围绕着农民、农业生产活动展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乡村经济体、当地政府开始成为金融服务的主体。

(二) 金融服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传统农村社区,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是当地唯一的金融服务主体,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地经济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农信社不再是当地唯一的金融服务主体,四大国有银行、有股份制银行 甚至外资银行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纷纷在当地建立起分支机构。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目前南海区银行类金融机构总共有9家,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曰银行、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三) 金融服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传统农村社区,农信社的存贷业务是当地的主要金融服务内容,基本上不存在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经过蜕变的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决定了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决定了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其他只有在城市里面才能享受的金融服务也开始 进入农村。以南海区农信社为例,除了传统的信贷业务以外,还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自动柜员机业务,外币业务,银行卡业务,代收代缴税 费业务,结算业务,保管箱业务,电话银行业务,自助银行业务,短信银行服务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四) 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农村社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当地唯一的金融机构,其经营活动基

本上不受外部市场的冲击。在发达的农村地区,其他银行机构纷纷建立起分支机构,为争夺优质客户资源,农信社与其他银行机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短期内,农信社可以利用硬件优势抵抗其他银行的冲击,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自身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的话,其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二、金融环境变化带给农信社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模式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置身于经济发展浪潮中的农信社,难免会受到一系列的冲击。这种冲击,给农信社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 金融需求量的增长为农信社的传统业务增长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伴随着工业化浪潮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已经大幅度下降,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生产周期长、产品附加值低、抵抗自然风 险能力弱是农业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少,对资金的安全保障比较弱,金融需求、金融市场的潜力有限。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则不然,他们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一定的固定资产存量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性,有利于银行控制信贷风险。

(二) 金融需求结构的变化为农信社拓展其他金融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工业化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主体对金融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存款、贷款业务,汇兑结算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外币业务、证券交 易业务和保险业务等中间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农村面临的新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农信社在抓好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必须积极拓展新的金融业务,以满足当地经济主体新的金融需求。

(三) 竞争环境的变化为农信社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挑战。

传统农村社区时代,农信社基本上是农村唯一的金融机构,不存在外部市场的冲击,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比较简单。农村经济的崛起使得其他银行纷纷将触角伸到不断崛起的农村市场,农信社的经营活动受到了来自其他银行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其他金融机构所带来 的城市金融文化观念不断影响和渗透着新一代年轻人对金融服务的理念,加上农信社在城市化浪潮中没有及时清除传统农村金融文化,金融形 象的残留,逐渐使农信社丧失了在新一代年轻人中的吸引力。

(四) 金融业务的发展为农信社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首先是金融业务量的增加和金融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给农信社的管理带来了挑战。贷款方面,企业的贷款数量远远大于农户的贷款数量,特别是一些大额贷款,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是摆在农信社面前的一道难题,处理得不好,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益甚至生存都会受到影响;中间业务方面 ,农信社如何管理中间业务,如何营销新的中间业务,如何让客户认识和接受推出的中间业务,都考验着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其次是社会诚信的缺失给农信社的业务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选择

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争取

做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农信社这杆旗帜传承下来。

(一)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

农信社的产权不清加大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引发了员工的道德风险,造成了经营行为的逆向选择,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我国农信的不良贷款问题绝大部分都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农信社消化不良资产,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良好契机,农信社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在各方面的帮助下努力将不良贷款比率降到比较低的水平。

(二) 认真抓好传统业务,积极开辟新生业务。

信贷业务是银行业的传统业务,也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盈利点。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业务是银行业信贷业务的最大威胁,纵观我国证券市场 ,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缺失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一直徘徊不前。因此,积极开辟新生业务才是农信社的发展之路。

(三) 引进优秀人才。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差距,人才的差距。农信社植根于农村,与城市中的商业银行相比,人才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金融高等专业人才数目太少。商业银行对农信社的冲击,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基础设施的冲击,其次则是人才的冲击、软环境的冲击,如果农信社的人才结构不能够跟随经济的步伐不断提高的话,将难以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现代金融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金融企业的竞争实力归根结底来自于金融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存量,农信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大力引进金融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

(四) 加强社会资本结构建设,转变企业经营理念。

农信社成立之初,其自身的乡土文化以及背后的地缘关系、亲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农信社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这种存在于当地社会 网络中丰富的社会资本帮助农信社几十年来一步步发展壮大。调整农信社的社会资本结构,建立以城市金融文化为载体的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资本结构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 应该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重塑农信社在当地文化中的社会形象,调整自身的社会资本结构,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五)管理和技术创新

一是针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粗放、管而不理和漏洞较多的问题,推行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创新。理清管理流程,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明确职责,实施网格化管理;健全制度、制定手册,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针对农村信用社治理不健全,内控体系薄弱的问题,创新决策体制,建立健全透明、公开、民主的决策机制,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和技术,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四是建立严密有序的管理控制系统,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效地趋于统一的目标。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信贷模式,对农村经济的腾飞有质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搞好农村信贷业务,农信社责无旁贷,我们

应关注农村发展,关注农村信贷,统筹经济城乡发展,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而奋斗。

参考资料: 何广文:《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不存在最优模式》

《时代经贸》:《论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刘真 40704230

07级金融学5班

更多相关推荐:
金融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内容【摘要】商业银行会计的对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通过银行的各项资金往来业务进行核算,并以此为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它和一般的会计核算内容大体相同,具体体…

村镇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依据1)目的和意义自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于20xx年x月x日成立至今,截至20xx年x月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58家,其中村镇银…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签名):***20xx年11月20日目录目录:............................…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文…

金融论文范文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欧迪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研究学生姓名准考证号学科专业金融管理指导老师论文提交日期20xx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20xx年月日内容提要:由于服装产品和服装消费独具…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分析题论文的主要内容: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是不良…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

金融学论文范本

我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的成效问题及建议姓名班级学号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的需求增多农户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了解新型农村...

金融管理论文范文

金融管理论文范文金融管理论文范文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南海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应填学生姓名学科专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应填应填应填应填应填应填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由于服...

金融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笔者认为医疗责任保险被证明是化解医疗职业风险的最佳方法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目前医疗责任保险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和国外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实施该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目前存在的...

金融管理论文范文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应填学科专业应填准考证号应填指导老师应填论文提交日期应填论文答辩日期应填内容提要由于服装产品和服装消费独具特点服装营销渠道的组成和特点具有多样性和繁杂性使...

金融本科论文格式范文

附件三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范文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优化客户资源结构的思考客户是一种资源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平台和经济效益的源泉而优质的客户资源对商业银行的贡献更加不言而喻在现今我国以...

金融论文(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