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知识点

时间:2024.5.13

语文目标 单元练习一 14.“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指孩子出于直觉对伟人模糊的敬仰与爱慕;

文章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朦胧的敬慕:跛脚小孩吊唁鲁迅先生;

“我”瞻仰“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

资料。

15.运用反衬手法,突出对死去的亲人,和自己崇敬的人没有丝毫恐惧。

16.衬托

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17.AE

18. C“法律给为人父母打孩子的特权”与原文不符。

D全句不存在因果关系.

19. ⑴比喻手法。形象地表明孩子的话深深触动了母亲的内心世界,引起母亲对打孩子这一

问题的全面思考。

⑵比喻手法。表明母亲打孩子实在出于万般无奈,而又确有必要。

20.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接受、记住并终生遵守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与虚伪、懦弱、残忍、

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

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勾无,山名,在浙江。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赋税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无不哺(bǔ)也———哺通“哺”,给人食物吃。

无不歠(chuò) 也——歠通“啜”,给人水喝。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难道。

古今异义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广义只整个黄河流域,狭义只今河南一带。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2.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3.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4.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5.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大夫:官名。今指医生

7.广运百里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8.南至于句无

至于:到达。今用作介词,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9.乃至其父母

父母:父老兄弟。 今义为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词类活用

①名词的活用

A. 名词活用为动词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衣——穿

(2)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

(3)必庙礼之:礼——恭敬地对待

(4)无不哺也: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B.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郊——在郊外

(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②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1)今寡人不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

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2)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2)此则寡人之罪也 --这是我的过错。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哪几个人的过错。

(4)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是我的过错。

(5) 此其利也。 --这是就是有利的啊!

省略句

(1)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词宾语之。之--指代文种)

(2)(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的事)

(3)纳之(于)太宰嚭(pǐ)(省略介词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5)寡人请更(治国的政策)(省略动词宾语)

(6)(勾践)无不?(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倒装句

A 介宾短语后置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昔者夫差于(在)诸侯之国耻吾君

(2)乃号令于三军曰 --乃于(向)三军号令曰

(3)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又有于(将)此美者献之

B 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

又何求焉? --求何焉?

是故败吴于囿 --是故于囿败吴

文章叙事清晰,有选择地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刻化了他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展示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再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动人情景:“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正是深化主题,即: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见文章深刻的思想意义。

启示:课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之间尖锐而又曲折的斗争。越王勾践在战败后处心积虑。重整旗鼓,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仇,雪了耻,从失败走向了胜利。 看了这片文言文,有的人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有的人看出了“国有佞臣,国之祸也”的道理。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然而对于这些说法,我认为都有道理。所不同的是,我想告诉大家一副对联。上联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为: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横批:有志者事竟成。


第二篇:勾践灭吴 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课内知识点整理

更多相关推荐:
《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

《勾践灭吴》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勾践灭吴》选自《国语》,《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年,记载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2…

勾践灭吴知识点归纳训练

勾践灭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南至于句无通置到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通繁繁殖3令壮者无取老妇通娶4将免者以告通娩怀孕5三年释其政通征赋税徭役6而摩厉之于义通磨砺7无不餔出通哺给人食物吃8无不歠之通啜给人水喝9其有敢...

勾践灭吴知识点

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勾践灭吴选自国语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之手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年记载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著作又名3史书体例基本可以分三类...

勾践灭吴知识点归纳训练

勾践灭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南至于句无通勾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通繁繁殖帅同率3令壮者无取老妇通娶4将免者以告通娩怀孕5三年释其政通征赋税徭役6而摩厉之于义通磨砺7无不餔出通哺给人食物吃8无不歠之通啜给人水喝9衣...

勾践灭吴 知识点整理

勾践灭吴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南至于句无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3令壮者无取老妇4将免者以告5三年释其政6而摩厉之于义7无不餔出8无不歠之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10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1勾2率3娶4勉5征6磨砺7哺8啜...

《勾践灭吴》《游侠列传》知识总结

1勾践灭吴一要求掌握的注释1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勾践春秋末越国国君3昆弟兄弟4国子姓国君的同姓5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7贾人夏则资皮贾人商人资积蓄储备9四方之忧指外患10爪牙之士指武士11无乃...

《勾践灭吴》知识点

勾践灭吴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勾践灭吴选自国语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年记载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实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著作又名春秋外传3史书体例基...

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勾践灭吴

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勾践灭吴一重点词语解释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quot准备quot2吊有忧慰问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5践辞曰推辞6越四封之内疆界7其有敢不...

《勾践灭吴》原文及译文

勾践灭吴参考译文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

14、勾践灭吴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勾中践灭吴教案汤登仲勾践灭吴教学目标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勾践灭吴

教学目标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

《勾践灭吴》教案

勾践灭吴一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继续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二理解越国终能灭吴的原因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辩证分析勾践这一历史人物形象三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初步赏析本文的写作艺术特色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字词...

勾践灭吴知识点总结(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