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生产与成本

时间:2024.3.31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

  A. 会计成本           B. 隐性成本

  C. 机会成本           D. 边际成本

  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B

  A. 总成本曲线         B. 生产函数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成本函数

  3.正常利润(  A  )

  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

  A. 平均成本           B. 固定成本

  C. 长期成本           D. 总成本

  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

  A. 固定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平均成本           D. 隐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B  )  

  A. 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 一直趋于减少

  C. 一直趋于增加                     D. 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7.固定成本是指(  A    ) 

  A.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 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 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8.下列有关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大             B.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小

  C.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D.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小

  9.收益是指(     ) 

  A. 成本加利润             B. 成本

  C. 利润                   D. 利润减成本

  10.平均收益是指(   C   )                         

  A.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B.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C.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D.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差额

  1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C   )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C.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 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没有关系

  12.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  A  )  

  A.总利润减少                  B.总利润增加

  C.对利润无影响                D.使单位利润减少

  13.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D    )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

  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C. 可否调整产量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5.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    A  )               

  A.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B.递减但是边际产量大于零

  C.边际产量等于零                   D.无法确定边际产量值

  16.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B  )

  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

  C.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D.边际产量等于零

  17.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 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D. 总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18.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 A   )

  A. 20      B. 100      C. 120        D. 25

  19.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

  A. 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B. 平均产量为零

  C. 边际产量为零             D. 边际产量为负

  2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C    )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横轴相交               D.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2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

  A.平均产量增加           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23.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B    )

  A.  3<L<8              B.  5<L<8

  C.  3<L<5              D.  0<L<5


  24.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  C    )    

  A.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            B.劳动投入的第II阶段

  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           D.资本投入的第I阶段

  25.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A  )                                

  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B.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

  C.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

  D.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2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   C  )        

  A.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

  B.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

  C.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D.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之和小于1

  27.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                                         

  A.无差异曲线            B.等成本曲线

  C.等产量曲线            D.生产可能线

  2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B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C.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D.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2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D     )

  A.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B.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C.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30.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31.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32.如果价格不变,只是改变企业在投入要素上的总支出,就会使等成本曲线(  C  )

  A.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B.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C.发生平行移动                   D.发生移动,但不一定是平行移动

  33.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一定是(      )      

  A.等成本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B.等产量曲线与等利润曲线的切点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D.等产量曲线与等收入曲线的切点

  34.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   C   )      

  A.MPA/PA < MPB/PB               B.MPA/PA MPB/PB

  C.MPA/PA = MPB/PB                 D.MP=MP

  

  36.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C   )       

  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 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

  37.平均成本等于(     C  )            

  A.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   

  B.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3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B   )

  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39.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   )        

  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40.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 A    )

    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

  C.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41.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  D

  A.上升         B.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C.下降         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4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   )

  A.30000                   B. 5Q-Q2      

  C.5-Q                     D. 30000/Q

           D. 30000/Q

  44.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VC为( C   )

  A.30000                   B. 5Q-Q2      

  C.5-Q                     D. 30000/Q

  45.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  D  )

  A.30000                   B.5Q-Q2      

  C.5-Q                     D. 30000/Q

  46.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  C   )

  A.300               B.100

  C.200               D.500

   47.假定总成本函数为TC=16+5Q+Q2,说明这是一条(  

  A.短期成本曲线                B.长期成本曲线

  C.A、B都对                   D. 无法确定

  

三、简答题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确定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的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要素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到最大值,且要素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在这一阶段,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二阶段。 

在第三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要素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降为负值,要素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这时即使要素是免费供给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要素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要素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三阶段。所以,生产只能在第二阶段进行。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生产着可以得到由于第一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三阶段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第二阶段是可变生产要素合理的投入区域。

通常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把产量的变化分为三个区域。在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到最大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从而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但总产量持续上升到最大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边际产量始终小于平均产量,从而平均产量下降;但边际产量大于等于零,使总产量上升。第三阶段,边际产量小于零且继续下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也不断下降。在第一阶段中,增加劳动投入不仅能增加总产量,还能增加平均产量,从而增加劳动能带来产量更大比例的增加,所以厂商的生产不会停留在第一阶段。而在第三阶段,增加劳动反而减少了总量,显然厂商不会发展到第三阶段。因此,通常情况下,厂商总是会在第二阶段中进行生产。

2、试分析私营企业主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出。对于企业来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银行的利息、租赁公司的租金、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费用,保险费、广告费等都属于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厂商使用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即厂商自有要素的应得报酬。如厂商自己的资金、土地、厂房、人力的应有报酬都是隐性成本。

    3、分析投资预期利润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其中一种要素是可以变动的,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这一可变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其边际产量开始会出现递增的现象,但在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呈现递减现象。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早在1771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3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意的了。

讨论题: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案例2: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

假设王先生用自己的银行存款30万收购了一个小企业,如果不支取这30万元钱,在市场利息5%的情况下他每年可以赚到1.5万元的利息。王先生为了拥有自己的工厂,每年放弃了1.5万元的利息收入。这1.5元就是王先生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之一。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法来看待成本。经济学家把王先生放弃的1.5万也作为他企业的成本,尽管这是一种隐性成本。但是会计师并不把这1.5万元作为成本表示,因为在会计的账面上并没有货币流出企业去进行支付。

为了进一步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之间的差别,我们换一个角度,王先生没有买工厂的30万元,而是用自己的储蓄10万元,并以5%的利息从银行借了20万元。王先生的会计师只衡量显性成本,将把每年为银行贷款支付的1万元利息作为成本,因为这是从企业流出的货币量。与此相比,根据经济学家的看法,拥有的机会成本仍然是1.5万元。

讨论题:应该如何理解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概念?

会计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经济利润即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

两者的区别 服务主体不同 目的角度不同 计量的范围不同 计量依据不同  成本计量不同 应用范围不同计量的程序不同。

两者的联系 

首先,在作用上,都是用于评价企业某一时期的经济活动内容。会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掌握这个指标,目的在于对企业整个时期的经济效益或某一项目进行评估,只不过两者考虑的因素不同。 

  其次,在数量上两个指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会计利润是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的积累。会计人员日常的记帐和算帐形成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共同基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以计量出会计利润。利用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可以得出经济利润。另外,根据重要性原则,会计资料还应批露企业重大经济原则。再次,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利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属于会计手段。如历史成本基础和现行成本基础都属于会计理论,还有人力资源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都要用到会计的计量方法。

更多相关推荐:
经济学心得

学《经济学基础》的感想在未接触经济学之前,我对经济学充满好奇。同时我也对当今的经济制度充满好奇,在这个经济动荡的时代,到底谁会是当代凯恩斯,到底哪种经济体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中国经济能否在惊涛骇浪之中继…

经济学基础作业

经济学基础期末作业问题一经济学基础学习的心得体会经济学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以前只是在电视报纸上了解些国际经济形势往往一扫而过总觉得经济离自己很远通过一学期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虽然学的不多但深深地体会到经济学也是很有...

经济学基础学期总结

经济学基础学期总结班级:连锁101姓名:李晓飞学号:10334103经济学基础学期总结20xx年x月,我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对商院对无锡,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而又喜欢。连锁经营管理,这门专业是我所钟爱的,因为学好…

经济学基础总结。

经济学基础与应用课业总结一课程之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解决的主要问题认识资源稀缺性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概念从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认识选择的重要性了解经济学家如何...

经济学基础课程总结

经济学基础课程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1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并...

经济学基础复习总结 打印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技术问答部门外贸业务部学员谭彩虹日期0601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技术问答部门外贸业务部学员谭彩虹日期0602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技术问答部门外贸业务部学员谭彩虹日期0610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

经济学基础考试总结

第一章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简单地说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稀缺性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

《经济学基础课程分析》

经济学基础课程分析20xx20xx第二学期我将担任1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方向2个班级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工作下面是对课程分析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一本课程教学总体设计与思路1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的设计本课程总学时为32每周授课1次每次3学时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占20作业成绩及课堂表现占202...

经济学基础考题及答案样本

《经济学基础》试题班级姓名考号第1页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一、判断正()、误()题(210)()1.若大学教师用大部分时间来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机会成本是备课时间减少,从而会…

经济学基础论文

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垄断现象浅谈日常生活学院文新学院班级汉语言文学1401姓名柳自全学号20xx30401081一摘要市场垄断指的是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在竞争性行业形成的独家垄断或多家垄断企业通过这种寡头式的垄断对...

《经济学基础》课标

课程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大类相关的专业学时30学时建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概述经济学基础是高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该课程是以西方经济...

经济学基础学习心得(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