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4.5.13

第二章 麦类病虫害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在北方各省占有重要地位,夺取小麦丰收,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小麦在生长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病虫为害,苗期有多种地下害虫(其中以蛴螬、蝼姑,金针虫为主)为害,造成缺苗断垄,出苗后有种蝇、麦秆蝇、麦水蝇等造成枯心和麦蚜为害,返青拔节后,麦蚜,麦蜘蛛、麦秆蝇、麦水蝇等继续相继为害,并有麦叶蜂、粘虫等咬食叶片,小麦锈病、白粉病,病毒病(以黄矮病、丛矮病等为主)抑制小麦正常生长,抽穗后还有吸浆虫,黑穗病、赤霉病,线虫病等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并有麦蛾,玉米象等在贮藏期继续为害,使小麦产量品质遭受损失。在局部地区还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秆枯病、霜霉病多种叶枯病和麦根蝽、飞虱、叶蝉、蓟马等,有时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在北部和西北高寒区还有麦茎蜂,麦摇蚊,麦穗夜蛾,秀夜蛾,白秆病等为害也很严重。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小麦吸浆虫、飞蝗、条锈病、秆锈病和麦类黑穗病常流行成灾,对人民生活影响很大。经过多年来大力防治,为害严重的小麦腥黑穗病、线虫病、吸浆虫已基本控制,在不少地区金针虫、蝼蛄为害也显著减轻,小麦条锈病,秆锈病也曾一度在广大面积上已控制流行,对保证小麦丰收,起了显著作用。但自七十年代后期,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化,使原有品种失去抗性,条锈病又成为当前生产上的潜在威胁,同时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品种更换,使一些原属次要的病虫如白粉病,黄矮病,叶枯病,赤霉病等上升为主需病害。麦蚜、粘虫、蛴螬等为害仍然严重,个别地区黑穗病,吸浆虫也有回升趋势,新的病虫杂草如土传花叶病,毒麦等也有发生,因此,加强小麦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仍是当前生产上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 麦类害虫

一、麦蚜 北方麦区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四种,均属同翅目,蚜科。群众统称为腻虫,蜜虫、油旱。

麦蚜成、若虫常大量聚集在麦类作物的叶片,茎,穗等部分,刺吸汁液。严重时使麦苗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穗部受害后,影响灌浆,籽粒千粒重下降,减产显著。麦蚜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除为害麦类外,还为害玉米,糜,稻及雀麦,鹅冠草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形态特征 麦蚜在田间常见的主要是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两种类型。四种麦蚜的主要特征及区别见表2-1。无翅蚜若虫,形似成虫而小,有翅蚜若虫有翅芽。在高寒地区有越冬卵,卵圆形,长为宽的一倍,初产淡黄色,后变黑色。

表2-1 四种蚜虫形态及为害状特征

小麦病虫害防治

生活史及习性 麦蚜类在我国北方一年可发生10~20代,因各地气候条件和不同年份冬春期寒暖程度不同而异。在北方春麦区以卵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在偏南的冬麦区四种麦蚜可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并以无翅雌蚜在麦苗基部叶丛和土缝内越冬,禾谷缢管蚜还可在苹果属植物上产卵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越冬成,若虫开始取食,越冬卵孵化。至小麦拔节期,以二叉蚜为主,引起猖獗发生,小麦抽穗期二叉蚜开始趋向消退,长管蚜数量直线上升,多集中在幼穗上为害,至小麦接近成熟时,由于营养条件恶化,麦 田蚜量急剧下降,产生有翅蚜陆续迁往高梁,玉米,谷子及禾本科杂草上,或以此为桥梁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或越冬(春麦区)。麦苗出土后各种麦蚜又从田外迁回麦田繁殖为害,完成其周年循环。春麦区,在杂草上的越冬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再产生有翅蚜飞迁入麦田为害。

麦蚜都属于耐低温型害虫,不同种类常混合发生,但由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在不同地区发生的主次和为害情况也各不相同。麦二叉蚜较耐干旱,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发育最低温度为0~1.6℃,在5~10℃范围内就能大量繁殖,最适温区是15~22℃,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5%~67%,主要分布在年雨量500mm左右的地区,在冬春麦混栽区和早播冬麦区常易成灾。此蚜在北纬36度以南地区,冬麦如遇温暖天气,仍可取食活动,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如果冬春干旱,早春气温回升快,在灌水条件差而瘠薄的旱塬、坡地等也易造成严重为害,但在月平均温度达30℃以上或-2℃以下时,生长即受抑制。二叉蚜对小麦危害最重,同时是传播黄矮病毒的主要种类,在新疆南部、甘肃河西、陕西渭北,晋东南,鲁南山区等都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无网长管蚜较二叉蚜更耐低温,但不耐高温,在年平均气温12℃以上地区不能越夏,月平均温度在26℃时生长即受抑制。主要分布在冷凉麦区,与二叉蚜混合发生,一般不单独成灾。

麦长管蚜在北方冬麦区常与二叉蚜混生,但发生较二叉蚜晚,最适温区为12~20℃,相对湿度为40%~80%,在气温高于28℃时生育停滞。在雨量较充足(年雨量500~700mm的地方和水浇地常为优势种,且多在小麦拔节后至穗期严重为害,此虫喜光,其为害部位随麦株生长而依次上升,后期集中为害麦穗,对产量影响很大。长管蚜较耐氮素肥料和潮湿,春季回暖后,又有倒春寒,阴雨较多,使小麦 生育期推迟时,在茂密麦田发生常较严重。长管蚜在月平均温度28℃地区,越夏就有困难,故多迁往冷凉地方的寄主上越夏。

禾谷缢管蚜最耐高温,在30℃时生长繁殖最快,不耐低温旦喜潮湿,主要分布在年雨量500~7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8℃以下的南部冬麦区。这种蚜虫怕光,多在植株下部叶鞘中为害,矮秆小麦受害较大。越夏寄主以稻、玉米及自生麦为主。

麦蚜在生长季节都是孤雌胎生,生活周期又短,繁殖率很高,一头蚜虫可活20~30d,每天平均可产仔2~5头,条件适宜时,产下的仔蚜经4~6d又能胎生繁殖,生殖时期可延续10余天,所以,容易在短期内造成猖撅为害。在虫口过多或条件不适时,可产生有翅蚜扩散迁飞,特别是二叉蚜迁飞范围很大,外来虫源与蚜害和黄矮病的流行常有显著关系,应加注意。

发生条件

气候条件 麦蚜是间歇性猖撅的害虫,一般冬前10月份和春季2~3月的气温变化,常是预测麦蚜大发生的依据之一。在气候干旱的早播冬麦区和冬春麦混播区,麦苗生长期长,夏季高温期短、越夏寄主多,麦二叉蚜占优势,冬麦播种越早,秋苗上蚜量或越冬卵量越多,如遇秋干,春旱、冬季不冷就容易引起二叉蚜大发生,且常波及到邻近春麦区和迟播冬麦区。而在寒冷多雨的年份则发生轻微。

以成若蚜越冬的北方冬麦区,是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混合发生的易猖獗区,在冬春少雨干旱,又无灌溉条件时,1月份平均温度在-2℃以上时,有利于蚜虫大发生,且多以麦二叉

蚜占优势,黄矮病发生也较重。据陕西经验,10月份平均气温在13.7~15.2℃,且冬季温暖,次年2月气温回升快,月平均温度为3.4~4.3℃时,麦蚜就有大发生的可能.在一般发生年及灌溉麦区,则以麦长管蚜为优势种,黄矮病发生也较轻。

南方冬麦区,年雨量在500~10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下,且多为灌溉农田,常年均以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禾谷缢管蚜也可大量发生,但麦二叉蚜发生量很低。部分地区红腹根蚜和玉米蚜发生也较多,均以成、若蚜在麦田越冬。

栽培制度 各地栽培制度不同,蚜害轻重也异。在冬麦区,秋季小麦出土后,麦蚜由夏寄主集中迁入麦田繁殖为害,并传播病毒。由于小麦苗期最易感染黄矮病,因此,秋苗期就为麦蚜建立越冬群落、形成黄矮病发病中心的基地。在冬春麦混种区,麦蚜又可从冬麦田迁入春麦田,增加了苗期为害、繁殖和传病的机会,蚜害及黄矮病都较严重。在纯种春麦区,麦蚜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繁殖,迁入麦田较迟,使麦蚜和黄矮病的发生都受到很大限制,为害一般较轻。

同一地区,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田间蚜量大,为害重。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可以促使小麦增强抗虫力,同时冬灌对麦蚜、麦蜘蛛等都有一定的机械杀伤作用,造成田间较高的湿度,也对麦蚜安全越冬不利,从而抑制了蚜虫的发生。此外,麦田环境、作物布局等,都与麦蚜的越夏有关,直接影响到秋苗的虫源。近年来有些地区扩种高粱和麦垄点种玉米,以及秋田因播种整地不细,留有大量自生麦苗和禾本科杂草,给麦蚜创造了良好的越夏条件,为秋季麦苗积累了大量虫源,使蚜害有加重的趋势。

天敌 麦蚜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类群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蚜螨、蚜茧蜂、蚜小蜂和寄生菌等,对抑制蚜虫都有一定作用。据观测,春季3~4月田间瓢虫量常随蚜口上升,但发生高峰常在蚜口高峰之后。如在田间蚜口高峰前平均每分地内有瓢虫50头以上,就可控制蚜口上升。又据陕西调查,小麦乳熟后蚜茧蜂的寄生率一般在20%左右,高的可达50%以上;山西调查,小麦抽穗期,麦田群集大量草蛉捕食蚜虫,平均百网捕获24头左右。因此,注意保护和利甩天敌是今后控制蚜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虫情调查

秋苗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早播麦田2~3块,从小麦出苗到12月初,每5天定点调查1次,采取5点取样,条播每点顺行查50~100株,撤播每点取0.1m,计算基本苗和分蘖数、有蚜株和蚜虫数,求出有蚜株率和百株蚜数。如麦蚜虫口较高且发生普遍,应扩大调查范围,选不民地势、茬口、土壤、密度、生长情况的地块进行调查,以便全面掌握麦蚜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为今秋明春提供测报防治依据.

春季调查 在冬前调查的基础上,选麦蚜虫口密度较大的麦田2~3块,从2月下旬到5月下旬,每5天调查1次.拔节到抽穗期如麦蚜数量较多,还应增加调查次数和扩太调查范围,调查方法与秋苗调查相同,以定点和不定点调查结合进行。在每次调查时,还应注意天敌发生情况,作为预测虫情的参考。 2

目前,麦蚜防治指标尚无统一规定。一般在黄矮病流行区,小麦齐苗后15天,未用种子处理的麦田有蚜株率达5%,百株蚜量20头左右,春季麦苗返青后,有蚜株率2%,百株蚜量5头以上,且预报春季干旱少雨,无寒潮即应防治.非黄矮病流行区,孕穗期有蚜株率30%,百株蚜量150头以上;抽穗灌浆期百穗有虫300~500头,且蚜量与夭敌单位比在200以上时,即应进行化学防治。

防治方法 麦蚜繁殖力强,扩展快,能传播病毒病,特别是在黄矮病流行区,应做好早期防治工作。

农业防治

(1)消灭虫源 麦收后浅耕灭茬,结合深耕,消灭杂草和自主麦苗.压低越夏蚜口,同时可兼治小麦蓟马、麦秆蝇等。秋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秸秆、枯叶、杂草等,对消灭越冬卵也有一定作用。

(2)调整播种期 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冬麦区适当迟播,春麦区适当早播,可减少麦田内蚜虫繁殖量和损失程度。

(3)灌水灭蚜 冬灌能杀死大量根际越冬的蚜虫,抽穗后适时喷灌,也可抑制有翅蚜扩散迁飞。

(4)耙耱镇压 结合保墒防旱,早春耙耱镇压,可机械杀伤蚜虫、麦蜘蛛。

(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增施基肥,适时适量追施化肥,促进麦株生长健壮,增加抗蚜能力,都能减轻受害损失,也是防虫增产的重要措施。

(6)选用耐蚜抗病品种 如四川鉴定的耐蚜晶种有小黑麦、广74、小佛手、京选17、矮春一号等,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选育耐抗良种。

药制防治

(1)种子处理 在黄矮病发生的早播冬麦区和冬麦区的早播田块,应积极推广药剂拌种。一般用75%三九一一乳油100~150ml,兑水4~5kg,喷拌麦种50kg,堆闷6~12h后播种,出苗后药效可维持35d左右。也可用70%灭蚜松可湿性粉1kg拌麦种100kg,或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1.5kg,对天敌也较安全,是大面积治蚜的有效措施。三九一一、呋哺丹是剧毒农药,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拌药的种子要严防人畜误食中毒。

(2)田间喷药 秋苗出土和返青后,根据蚜情调查,及时将蚜害控制在传病关键期和蚜口盛发期以前;常用的药剂有1.5%乐果粉和1%1605粉,每亩喷1.5~2kg。也可用50%灭蚜松或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等稀释1000~2000倍常规喷雾,或用原油10~15ml超低容量喷雾。用1:1:50烟草石灰水或烟草粉也有良好效果。此外还可用40%乐果乳油100ml加水1kg喷拌在30kg细砂土上,制成毒土,每亩撒施15kg。黑龙江省用飞机防治,每架次用40%乐果乳油7.5~10kg;加水1吨,可喷雾300亩,收效良好。

为了充分发挥麦田天敌的抑蚜作用,在用药防治时,必须注意掌握田间的益害虫比例和防治指标,同时尽量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农药和改进用药方法,如推广有效低浓度药量

和适时用药等。据江苏盐城等地经验,穗期治蚜,改用40%乐果乳油5000~10000倍稀液,集中打透穗部,每亩用药100kg,可以降低成本,治蚜效果优于常规用药,且对天敌杀伤力小。又如在小麦扬花后蚜茧蜂盛发喷乐果药液,由于蚜茧蜂大多已寄生于蚜虫体内,也能免受伤害。这些经验都值得今后继续研究,总结提高,达到保益灭害的目的。

二、麦蜘蛛 麦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在我国北方麦区主要有麦长腿蜘蛛麦岩螨,属蜱螨目,叶螨科和麦圆蜘蛛,属蜱螨目,走螨科(叶爪螨科俗名火龙。两种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吸取麦株汁液,以春季发生较重。.被害麦叶先呈白斑,后变黄,轻则影响小麦生长,造成植株矮小、穗小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秋苗严重被害后,抗寒力显著降低。据调查,每米麦苗有麦长腿蜘蛛3000头,则胚胎中的幼穗有80%被冻坏,每米虫数600头,胚胎中幼穗仅冻坏20%。

两种麦蜘蛛可在同一地区混合发生,为害猖獗。但因田间小气候(尤其是湿度)不同而发生种类的主次各异。麦长腿蜘蛛主要发生在北纬34度以北的旱作麦地。麦圆蜘蛛多发生在北纬37度以南的水浇麦地或低洼麦地。

形态特征

麦长腿蜘蛛

(1)成虫 体长0.5~0.6mm,卵圆形,淡红褐色,背中央有深红斑,足4对,第一、四对长度超过其余两对长度的1~2倍;与体同色,肛门在腹部腹面。

(2)卵 有二种类型。越夏,越冬的滞育卵厂长约0.18mm,圆柱形,顶端向外扩张,形似倒放草帽,顶面有星状辐射条纹,卵壳外有白色蜡质,外观呈淡红色。繁殖卵较小,球形、红色、表面有纵列隆起条纹数十条。

(3)若虫 共3龄,1龄体圆形,初孵鲜红色,取食后暗红色,足3对,2~3龄足4对,似成虫。

麦圆蜘蛛

(1)成虫 体长0.6~0.8mm,略呈圆形,黑褐色,头胸部突出,4对足约等长,鲜红色。肛门着生在腹部背面稍隆起,周围红色.

(2)卵 长0.2mm,椭圆形或麦粒状,初产时红色后变淡,表面有皱褶,外有一层胶质卵壳,表面有五角形网纹。

(3)若虫 共4龄,1龄圆形,足3对,2龄以后足 4对,体由淡红至黑褐色,背肛红色。 生活史及习性 麦长腿蜘蛛 每年发生3~4代,主要以成虫和卵在植株的根际和土缝中越冬,来年一般在2月中、下旬或3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越冬卵开始孵化,到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田间虫口密度最大。此时正值小麦孕穗至始穗期,为害较重。5月中、下旬麦株黄熟,气温猛升,成虫数量急剧下降,大都以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陆续孵化,在小麦幼苗上繁殖为害,是防治的有利时机,12月以后若虫减少,越冬卵增多。部分越夏卵也能直接越冬。完成一代需24~46d,平均32.1d。

麦长腿蜘蛛性喜温暖干燥,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湿度50%以下。因此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山区、旱塬麦田。一般春旱少雨年份易于猖撅成灾。在一日之内活动也随温湿度高低而变化。每天日出后上升至叶片上为害,以上午9时至下午16时较多,其中又以15~16时数量最大,晚20时后即下降麦株基部土块或其他地面覆盖物下潜伏。在冬季无风的晴天,部分成虫也爬往叶面活动,16时后下降潜伏。此时对大气湿度较为敏感,遇小雨或露水大时,即停止活动。

麦长腿蜘蛛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遇震动下坠潜入土缝。成虫喜爬行,也可借风力扩大蔓延为害。卵多产于硬土块、干粪块及秸秆、干叶上。繁殖期的非滞育卵,经过短期即可孵化;滞育卵则能耐夏季的高温、多湿和冬季的干旱、严寒,有些乱则能在土中生活两年。麦长腿蜘蛛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桃、枣、槐、桑、柳等树木及一些杂草。

麦圆蜘蛛 每年发生2~3代,北方以成虫和卵在麦株上或四边杂草上越冬.在淮河流域冬季可见到少数若虫,而在四川雅安地区冬季则无休眠状态。北方麦区一般于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田间密度最大,是为害盛期。4月中、下旬田间密度开始减退并在麦株根部和分蘖茎丛中产卵越夏,5月初大部死亡。10月中旬越夏卵开始孵化,在小麦上或田边杂草上繁殖为害,约在11月上旬出现成虫,在麦苗或杂草根际土块或干子叶基部产卵为害,入冬后以卵或成虫越冬。完成一代需时46~80,平均57.8天。

麦圆蜘蛛性喜阴湿,怕高温干燥,最适温度为8~15℃,最适湿度为80%以上。故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凉的麦地。且在春季阴凉多雨时,发生严重。在一日内活动时间与麦长腿蜘蛛相反,主要在温度较低和湿度较高的早晚活动为害,而以6~8时和18~22时为活动高峰,中午阳光充足,高温干燥,则下移至麦株基部土缝中潜伏。阴天或温度较低以及冬季睛暖天气多在中午前后上升活动,早晚下降土表潜伏。气温低于8℃时很少活动。

麦圆蜘蛛行孤榷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春季天气寒冷,成、若虫有时集结成团,遇惊动即坠地或很快向下爬行。卵多产于麦丛分蘖茎近地面部或干叶基部,少数产于根部土块上。卵块的粒数最少一粒,最多80余粒,常连成一堆或排列成串。麦圆蜘蛛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大麦、豌豆和多和杂草如小蓟,野地黄,刺儿菜等。

两种麦蜘蛛均靠爬行和风力扩散蔓延,其发生轻重与虫源多少有关。在连作麦田一般较新茬麦田为害重,连作越久受害越重。靠近村庄、堤堰、坟地等杂草多,背风的田块虫情也早而重,晚播,春播麦田较轻。深耕能将卵翻入深土中,可以减轻为害.

虫情调查 小麦出苗及返青后,每3天调查一次,五点取样,每点查行长16~33cm,目测虫数;虫口密度大时,可抽查10株或20个叶片,仔细检查,查时注意不可惊动需观测的麦苗,防止虫体受惊跌落。查出单片虫口后,再折算出每米虫数。当每米麦垄有虫600头以上,大部叶上密布白斑点时,即应开始防治。

防治方法 麦蜘蛛发生早、繁殖快且虫体小,易被忽视,应加强虫情调查,争取将其控制在点片阶段。

农业防治

(1)灌水灭虫 麦蜘蛛潜伏期灌水,可使虫体被泥水粘于地表而死,灌水前先扫动麦株,使麦蜘蛛假死落地,随即放水,收效更好。兴修水利,改旱地为水地,改变生态环境,可有效地控制麦长腿蜘蛛发生。

(2)精细整地 早春耙耱,中耕,能杀死大量麦蜘蛛,麦蚜,麦收后浅耕灭茬,及早深耕,可消灭越夏卵,压低虫源。

(3)其他 合理轮作,清除杂草、加强水肥管理,对增强麦株抗力,减轻为害损失,都有一定作用。

药剂防治 用1.5%甲基1605或1.5%乐果等喷粉,每亩1.5~2kg或撒施乐果毒砂(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ml兑少量水喷拌细砂20kg),也可用乐果、氧化乐果等2000倍液喷雾,兼治麦蚜,或喷波美0.3~0.6度石硫合剂,兼治锈病和白粉病。虫情严重时可采用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药效可达30~50d,且杀伤天敌少.

2、麦秆蝇 麦秆蝇属双翅目,黄潜蝇科,又名麦蛆、麦钻心虫等,是我国北部春麦区及部分冬麦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小麦,偶尔也为害大麦、黑麦。野生寄主有披碱草(大麦草、羊草)、星星草 (蚊子草)、佛子芳(白芦草),狗尾草,绿毛鹅冠草、行仪芝及雀麦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和莎萆科的细叶苕、异穗苕、香附子等。它以幼虫在麦茎内取食幼嫩组织。苗期主要取食心叶基部和生长点,造成枯心苗,并促使无效分蘖增多,俗称“下退”、“坐罢”,孕穗后,取食穗节基部1/5~1/4处,呈螺旋状向下蛀食,使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嫩穗因组织破坏而腐烂形成“囊胎”,叶鞘外部有时呈黄褐色长块状斑,有芒品种有时失水干枯呈黄白色的麦芒,俗称“刚茬”、“金马驹”;抽穗初期受害,则外露穗部失绿干枯,形成白穗。有时幼虫早期只潜入小穗为害,使抽出的麦穗仅局部小穗呈黄白色空秕。

形态特征

成虫 雄虫体长3.0~3.5mm,雌虫3.7~4.5mm。体黄绿色,复眼黑色,触角黄色。腹部背面有3条纵线,中线宽而长,两侧纵线各在后端分叉为二,黄棕色至深褐色。翅透明,有光泽,翅脉黄色。足黄绿色,后足腿节显著膨大,内侧有黑色刺列,胫节显著弯曲。腹部背面有纵线,越冬代为3条,呈黑褐色,其他世代仅中央一条明显。

卵 长椭圆形,两侧瘦削,长lmm左右,白色,表面有十全条纵纹。

幼虫 老熟时长6.0~6.6mm,蛆形,细长,黄绿或淡黄色,口钩黑色,前气门呈扇状,上有6~9个气门小孔,多数为7个。 .

蛹 围蛹,稍扁,黄绿色。雄蛹长4.3~4.8mm,雌蛹长5~5.3mm,蛹壳半透明,可透视蛹体各部形态。

杂草上有一种绿碱草蝇,成虫与麦秆蝇辑相似,并不为害小麦,在虫情调查和测报时可从以下几点区别。

(1)麦秆蝇胸背中央纵纹末端宽度大于前端宽度的1/2;绿碱草蝇小于前端宽度的1/2;

绿碱草蝇小于前端宽度的1/2。

(2)麦秆蝇单眼区褐斑较大,一般边缘越出单眼之外;绿碱草蝇的褐斑较小,好似三只单眼位于三角形褐斑的顶角上。

(3)麦秆蝇口器下颚须的基部较小,黄绿色,端部膨大呈棍棒状,黑色,栖息时可见到口器部位有两个黑点。绿碱草蝇下颚须形如杀牛刀,鲜绿色,栖息时,看不到黑点。

生活史及习性 春麦区如山西雁北,内蒙古西部,河北张家口地区,麦秆蝇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大麦草等野生寄主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一般于5月下旬出现,自成虫初见到盛发一般为17~18d左右。成虫羽化后3~5天即行产卵,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卵盛发期。卵散产,经5~6d孵化,幼虫在苗茎中为害,约经20d左右老熟,7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蛹经10d左右羽化,一般在麦收时第一代成虫大部羽化离开麦田,转移到野生寄主上产卵繁殖为害直到越冬。

冬麦区如陕西关中、山西晋南等地,麦秆蝇1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幼虫主要在小麦秋苗中越冬。来年2~3月间越冬代幼虫开始化蛹,蛹期约10~12天。4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在麦株上产卵为害。第一代成虫羽化时,冬麦已达生育后期,第二、三代幼虫多在冬麦的无效分蘖、春麦、自生麦苗或野生寄主上为害。第三代成虫羽化后,在秋播麦苗上或野生寄主上产卵,幼虫为害直至越冬,在冬季较暖之日仍能活动取食。麦秆蝇全年以越冬代和第一代幼虫在春秋二次为害,特别是第一代幼虫为害冬麦最重。成虫早晚及夜间多栖息于植株下部叶背面,晴天上午10时左右,开始大量活动,在麦株顶端附近飞舞,并交尾,此时扫捕效率较高。中午日光强、温度过高,成虫潜伏,至14时以后又逐渐活跃,17~18时达活动高峰,雌虫也多在此时产卵。风力影响成虫活动,微风下成虫活动性强,风速增至5~6级时即潜伏不动。成虫对糖蜜有较强趋性,常见在荞麦,豌豆,苜蓿上取食花蜜,有时还取食蚜虫的蜜露。成虫喜产卵于具有4、5个叶片的麦株上,以小麦拔节末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最多,拔节初期次之,孕穗期更次之,抽穗期则较少。卵多产在距叶基4mm范围内的叶片正面。这对幼虫孵化后入侵麦茎十分有利。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1头幼虫可为害4个分蘖。幼虫取食时头部向下,到化蛹前期才掉转过来,并爬到叶鞘上部外层化蛹。

发生条件

气候因素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由于历年气候的差异,越冬代成虫发生的早晚不同。春麦区据内蒙古中滩地区 1957~19xx年调查,越冬代成虫在当年4月份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时,其盛发期早,低于平均值时发生期晚,与平均值相近时,属于中间类型。8月份降雨量的大小与翌年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有强负相关。主要是由于当地8月份正值麦秆蝇第一代卵期,降雨多特别是暴雨、大雨对其产卵,孵化及幼虫入茎都不利,面且当地麦秆蝇的越冬寄主大多生长在低洼地段,雨多,地面积水,对产卵、孵化等更为不利,使越冬基数显著降低。冬麦区据山西、陕西等地观察,冬季和早春气温对越冬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一般春季回寒早、次数多,土温剧降,延迟化蛹及羽化。越冬幼虫化蛹最适温度为8.5~9℃,3月

下旬至4月上旬土温低于此值,将显著推迟化蛹、羽化期,使越冬代成虫盛发产卵时,小麦因已进入较后期的生育阶段而减轻受害;反之,越冬代成虫发生早,小麦受害较重。

品种 大面积种植抗虫品种,不仅能避免或减轻受害,.还能显著压低麦秆蝇的发生量。如内蒙古春麦区过去种植农家品种红小麦等中早熟品种,叶面有较密茸毛,麦杆蝇为害很轻。19xx年后,萨县长芒麦、甘肃96号等丰产、抗锈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晚熟、前期生长较慢,且叶面光滑无毛,适宜于麦秆蝇为害,以致麦秆蝇的虫口骤增,造成猖獗为害。19xx年起,中滩农场育出抗麦秆蝇的新白麦成为主栽品种后,在未进行药剂防治的情况下,虫口密度和为害率明显下降。19xx年后,推广丰产易受麦秆蝇为害的欧柔、阿勃等品种后,麦秆蝇的发生又有所回升,再次成为生产上的重要问题。

栽培技术 春麦区适期早播受害轻。冬麦区播种过早,正逢第三代成虫产卵盛期,越冬麦受害重,同时害虫越冬基数也大,但迟播使春季小麦生育期推迟,受害也重。合理密植、增施基肥,实行冬灌、促使小麦早拔节,生长茂密旺盛,都能减轻受害,而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肥不足,播种过深、麦苗生长不良的麦田受害较重。

天敌 幼虫有两种寄生蜂,分属于姬蜂科和小蜂科,后者寄生率较高。据晋南冬麦区调查,如越冬代幼虫的被寄生率高于30%时,为害显著减轻。

虫情调查 主要是掌握越冬代成虫盛发始期和冬麦区秋苗上成虫盛发始期,以便及时喷药防治。具体方法为,春季调查虫情春麦区从5月1日起,冬麦区从3月1日起,每日上午10时左右,在选定的最易遭受为害的区域内(总面积不少于50亩)的麦田中,均匀取样20点,每点用扫网(网口直径33cm、网深56cm、柄长1m)边走边扫10复网,统计扫获的成虫数量。扫网时,网口上方必须低于麦苗顶端,以便将苗上成虫扫入网中。当每200复网有虫2~3头时,预计15d左右以后为成虫盛发期,可指导各地加强虫情检查和做好喷药准备。以后逐日进行调查,至每复网平均捕虫0.2~0.4头(易受害品种)或0.5~1头(其他品种)时,即为第一次喷药适期。冬麦区小麦出苗后,选早播田,每 5d调查一次,10点取样,每点50株,计算卵株率定点网捕成虫,当每复网平均有虫0.2~0.4头或卵株率达2%~5%时,即为喷药适期。

防治方法 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配合必要的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 在播种适期范围内,春麦区应尽可能早播,以避过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减轻受害。冬麦区可适期迟熟减少秋苗受害和越冬基数。同时,各地应加强对本地品种进行整理和引进外地良种,选择抗病虫良种,以适应生产的需要。此外,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消灭自生麦苗和杂草,采取适当浅播、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适期灌水等丰产措施,增强小麦抗耐能力和对麦秆蝇繁殖为害不利的条件,都能收到减轻损失的效果。

药剂防治 在越冬代成虫尚未大量产卵时,根据不同品种和生育期,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进行第一次喷药,隔 6~7天后视虫情变化,对尚未进入抽穗开花期、植株长势差,虫口密度仍高的麦田,进行第二次喷药。常用药剂有 50%1605乳油5000倍液或40%乐果与

70%敌敌畏1000倍混合液,每亩50kg。也可用1.5%1605粉,每亩1.5kg。

四、其他麦类害虫

小麦红吸浆虫 红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俗名小红虫;麦蛆等,多分布在平原灌区和沿河谷地带,解放初期是我国麦区的重要害虫,经大力开展以抗虫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仍应注意防止回升。它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使麦粒空秕,甚至无收。除为害小麦外,也为害大麦、燕麦、黑麦、鹅冠草等。红吸浆虫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桔红色,状如小蚊。头小,复眼大,触角长、串珠状、轮生细毛,足细长,前翅膜质透明,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腹末尖细,雄虫尾向上弯曲。卵长椭圆形,淡红透明,多产在小麦外颖上。幼虫长3~3.5mm,长椭圆形而较扁,蛆状无足,金黄至橙红色,前胸腹面有一“丫”形剑骨片,腹末有两对突起。蛹长2mm,红褐色,裸蛹。

红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春季土温上升至10~15℃时,幼虫破茧上升至土表,结长茧化蛹,蛹经8~12d羽化.成虫出土时,正值小麦吐穗,黄昏时在麦穗上交尾产卵,卵经5~6d孵化.幼虫侵入颖内,吸食麦粒浆液,约15~20d老熟,从颖壳爬出,卷身弹落或顺雨水降落,入土结茧休眠。休眠幼虫在环境不适时可以继续滞育多年,至适宜年份再化蛹、羽化。

吸浆虫发生所需温度与小麦生育期基本一致,影响发生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湿度;土壤含水量低于15%,成虫很少羽化。春季雨水对羽化率有密切关系,3~4月间阴湿多雨、土壤湿润,有利于其化蛹和羽化出土,发生重。而麦收前遇雨有利于幼虫入土潜伏,来年虫源多;反之,幼虫因缺水不能蜕皮出壳,随收麦进入麦场,经日晒,碾压,大量死亡,来年为害大大减轻。

吸浆虫防治以选用芒长、多刺,内外颖扣合紧密,扬花期短而集中的抗虫品种为主。在适宜发生的地区,应注章虫情动态,春季结合用药防治地下害虫,可兼治上升土表的幼虫,虫量大时,可在成虫羽化期喷药防治。

麦叶蜂 麦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幼虫又称齐头虫,蚕食麦叶成缺刻,是麦田常见害虫,在华北有时局部成灾。成虫体长8~10mm,黑色,触角丝状,翅透明,雌虫腹未有锯状产卵器。卵扁平肾状,淡黄色,表面光滑。幼虫体长17.7~18.8mm,头深褐色,体灰绿色,多皱,胸部较粗,末端较细,腹部2~8节及第10节各有一对腹足,腹足末端尖,有一弯曲的瓜。蛹长9~10mm,将羽化时棕黑色。麦叶蜂在华北一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在麦田变尾产卵。产卵时,常在叶脉附近先用产卵管将麦叶锯—裂缝,然后产卵其中。卵期10d左右,幼虫在4~5月间为害,有假死性,老熟后入土作土茧越夏,10月底化蛹越冬。种麦前深耕,可将士中休眠幼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而死,实行水旱轮作,也可消灭大量虫源,减轻危害。此外,可结合粘虫防治,用人工捕打幼虫和喷药防惭常用药剂有敌百虫、1605、西维因等。

青稞穗蝇 青稞穗蝇属双翅目,秆蝇科。其为害状俗称囊胎、坐蹲、幌秆、蘑菇头等,

主要为害青稞,大麦。在青海主要发生在阴山,阴湿的摊边地和沿河低湿地带,以幼虫为害穗部。侵入早时,幼穗被吃坏,不能正常抽穗,旗叶显著挺立,上有幼虫穿过的小孔。入侵稍迟时,穗半抽出或抽出叶鞘,受害粒的芒和颖残缺不全,残留少数来被蛀食的子粒。穗下部一般受害较重,基部表皮被害后常留有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痕迹。被害株较健株矮。

青稞穗蝇在青海一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底至5月中旬羽化出土,成虫期多与青稞拔节期吻合,晴天无风时在青稞上交尾活动,寿命约8~16d,至6月中旬盛发,连续发生期可达70天左右。卵多产在青稞4~5片叶的主脉两侧,卵期5~12d,幼虫孵化后,由心叶空隙处侵入,为害幼穗及穗节,大多在青稞乳熟前离穗入土,3~6d后即大量化蛹越冬。据青海的经验,选用早熟品种,适时早播(脑山地在3月底、4月初)可以降低幼虫为害率20~5%以上。结合防治地下害虫进行土壤处理,有一定兼治作用,此外,在成虫发生初期可喷1605粉或乳油2000倍液防治.

麦鞘毛眼水蝇 麦水蝇属属双翅目,水蝇科.又名大麦水蝇,是近年四川、陕西、甘肃、青海麦区的常发性害虫。主要为害小麦、大麦。幼虫蛀食上位叶鞘的叶肉,形成白色潜道,严重时叶鞘干枯,叶片技垂,被蛀处形成“白项圈’,影响养分、水分输送,使子实干秕,千粒重下降。成虫体长2.5~3mm,雄虫略小,体灰黑色,胸部两侧,腹面呈青灰色,被白粉,胸背略呈褐色。复眼黑色,眶上生短毛,触角黑色,触角芒上具毛5~7根。前翅无色透明,略具紫色闪光,前缘有两处折断,平衡棒黄色。卵长黄瓜形,0.7×0.2mm,乳白色,表面有纵脊20余条。老熟幼虫长4.1mm,淡黄色,口钩黑色,件末端有两个锥状突起,其端部着生气门孔。蛹淡灰褐色,长约3.8mm,末端有一对上翘的锥状突起。

麦鞘毛眼水蝇在小麦生长期发生两代。成虫10~11月在秋麦苗上产卵,幼虫蛀入幼苗叶鞘内为害并越冬。翌年2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3月中旬成虫出现,并飞向蚕豆、油菜等蜜源植物上吸食补充营养,在分蘖至孕穗期的麦田产卵为害。麦收后成虫飞向自生麦苗、禾本科杂草上产卵,夏季25℃以上的温度能迫使成虫向高山凉爽生境迁飞,9月又迁回平原麦区,产卵为害并越冬。此虫为低温喜湿性害虫,致死高温为27~30℃。成虫有趋光性,趋湿性和趋黄性,喜在生长嫩绿的麦株上产卵,春季以正值孕穗期的麦株着卵多,受害重,卵多产在上部叶片的近叶基处。秋季多在早播麦田为害,由于小麦的自身补偿作用,对生产影响较小。不同小麦品种,受害程度差别显著。一般植株高大,叶宽厚,脉间深凹,叶面茸毛少,生长期长的品种受害较重。田间荫蔽,植株嫩绿和距春季蜜源植物较近的麦田发生较重。天敌有腹柄姬小蜂、宽缘金小蜂、离颚茧蜂和金小蜂等,蛹和成虫寄生率可达40%以上。目前防治方法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当苗期有虫株达20%以上,孕穗期有卵株率达60%以上,百株卵量达800粒以上时,即应喷药防治初孵幼虫。此虫抗药性差,一般常用杀虫剂都有良好防治效果,可根据药源和麦田其他害虫的兼治要求选用。此外,注意适期播种,选种优质抗虫品种,避免蜜源植物与麦田插花种植,也可减轻受害。在成虫盛发期利用0.5×0.8m的鸭黄色板,外套透明薄膜,上涂一层凡士林与机油各半熬制的混合油,插在麦株间,高度略超过麦

株,对水蝇有较强的诱集力,同时还可兼诱麦蚜。

第二节 麦类病害

一、小麦锈病

分布及危害 小麦锈病有三种,即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群众统称为“黄疽”,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流行年份造—成严重损失。条锈病除黑龙江,吉林等北部较寒冷的春麦区外,是我国北方冬麦区发生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秆锈病全国都有发生,在北方则以春麦区和晚熟冬麦区发生较严重,叶锈病在各地发生也很普遍,近年在局部地区为害较重。

小麦发生锈病后,表皮组织破裂,生理机能失调,光合作用减弱,水分蒸发剧增,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和灌浆,使麦粒秕瘦,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6~15%,严重时超过50%,解放以来由于育成和推广抗锈品种,对控制锈病的发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近年由于锈病菌的生理小种发生变化,使原有抗锈品种丧失抗性,小麦条锈病在各主要麦区仍是当前生产上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由于推广了只抗条锈或秆锈病的品种,使叶锈病在有些地区的为害有所加重。因此,进一步加强小麦锈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仍很重要。

症状 三种锈病的共同特征是为害小麦绿色部分,产生铁锈色夏抱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但其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各不相同。

条锈病 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和穗上也有发生。夏孢子堆较小,椭圆形,鲜黄色,孢子堆由入侵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排列成条状,由中央向两端依次成熟破裂,散出孢子。冬孢子堆短线状,黑色,埋生在表皮内。

叶锈病 发病部位以叶为主,叶鞘上较少,秆、穗上很少。夏孢子堆中等大小,近圆形,桔黄色,散生,排列无规则。冬孢子堆长圆形,黑色,散生于叶鞘或叶片背面的表皮内。

秆锈病 发病部位以秆和叶鞘为主,叶及穗也有发生.夏孢子堆较大,长圆形,深褐色,凸起较高,四周表皮破裂翻卷,常穿透叶片,排列不规则。冬孢子堆长条形,黑色,散生,突破表皮。

在小麦幼苗期,叶组织柔嫩,三种锈病往往不易区别,要仔细分辨抱子堆大小、分布,穿透和破裂情况才能鉴别,特别是条锈病夏孢子堆在小苗上的条形排列有时不很明显,主要根据它由中央向两端依次成熟和散放孢子的特点与叶锈病区别.

病原 小麦条锈病菌、叶锈病菌、秆锈病菌同属于担子菌亚门,锈菌目,柄锈菌属。小麦锈病菌在其典型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五种孢子,并有转株寄生现象。已知秆锈菌的转株寄主是小檗,叶锈菌的是小鸟头和唐松草。条锈病尚来发现。经查证,在我国自然情况下,常见的小麦锈菌孢子只有小麦病部的夏孢子和冬孢子,转株寄主在生活循环中作用不大。

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区别较小,都是淡黄色,单胞,球形或卵圆形,表面有细刺。鉴别时,可用浓盐酸处理孢子,在显微镜下观察。经处理后,条锈菌夏孢子内形成两个以上圆球,叶锈菌的之形成一个圆球。秆锈菌夏孢子单孢,长圆形,淡褐色,表面有细刺,较大。

三种锈菌的冬孢子都是褐色双胞,棒状,壁厚有柄。条锈和叶锈菌的顶端扁平或斜切,柄短,秆锈菌冬孢子顶端圆锥形,柄长,色较深。

小麦锈菌是严格寄生菌,都有较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必须在活的小麦上才能生长繁殖。主要靠夏孢子随季候风作远距离传播,在不同地区的小麦上完成其周年循环。因此,夏孢子是锈病初侵染和再侵染的主要根源。夏孢子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3~8d即可完成1代,每个孢子可繁衍数十万个后代。同时夏孢于体小,质轻,耐紫外线,可以适应高空传播(据测定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仍可捕到活的夏孢子),因此,小麦锈菌传播距离可远达数百里。但在一般条件下,仍以近距离传播为主,且易受地理障碍阻隔而有一定的区域性。

锈菌夏孢子落到小麦植株上以后,在有水膜和大气湿度饱和以及适宜的温度下,就萌发长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并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

三种小麦锈菌的萌发,侵入和潜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发育适温以条锈最低,为9~16℃;叶锈次之为15~22℃;秆锈较高,为18~25℃.所以,在春季,条锈病发生最早叶锈居中秆锈最晚。

侵染循环及流行规律

条锈病 条锈病菌不耐高温,夏孢子暴露于36℃下两天即失去生活力,在广大平原冬麦区,夏收后即使在阴凉处,其存活也不超过一个月,因此,不能越夏。据已有资料分析,西北、华北冬麦区小麦成熟后,条锈菌主要随季候风传到甘肃、青海一带海拔在1200~1600m以上的高山山坡和高原上,在晚熟春麦和自生麦苗上以连续侵染的方式越夏。初秋再随季候风传至早播冬麦区,在自生麦苗上繁殖,逐渐传至冬麦区。秋苗发病与播期有密切关系。一般早播的低洼下湿地和迎风向阳坡地形成发病中心越冬,10月下旬以后播种的田块很少发病。条锈菌在北纬37~38度以南地区一般都可以越冬,方式是以潜育菌丝为主。据试验,夏孢子在0℃以上时,如露时长达一定程度,也能发生侵染。因此,较温暖的地区,潜育病叶冬季也可以陆续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冬季较寒冷的地区,病菌常随麦叶一同冻死,而积雪有利于锈菌安全越冬。当初春气温回升到2~3℃时,病菌开始活动,重新形成发病中心,再向外扩展蔓延。如果气候适宜就可进入流行期,造成严重为害。

叶锈病 小麦叶锈病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在各地自生麦苗上均可越夏,秋季就近侵染麦苗,播种越早发病越重。冬季则在秋麦苗上越冬,越向南越冬率越高。在华北中北部和西北部分地区,由于冬季气温低,病菌越冬宰很低,加上春旱限制,越冬的菌源不但不能发展,反而消亡下去。所以各地秋苗发病虽很普遍,但春季一般发病较晚而轻。只有春季回暖早,气候较常年显著偏高和高湿时,才能加速流行进程,加重为害程度。

秆锈病 小麦秆锈菌能耐高温,但不抗低温,在西北、东北等晚熟春麦和山东徐淮一带自生麦苗上都能越夏,成为秋苗发病的菌源。但在秋季降温后,病势发展就受到抑制,在北方冬麦区越冬率极低。据已有资料分析,江淮地区春季流行菌源主要来自东南闽粤沿海越冬区;春麦区流行菌源主要来自北方冬麦区。如果外来菌源量大,同时小麦抽穗前后气温偏低而多

雨,容易流行。

发病条件

品种 历史经验证明,我国锈病流行都与种植感病品种有关。由于锈菌生理小种的种类分布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区所表现的抗锈性可能不同。在引种外地品种时,应加以注意。另外,在同一地区,抗病品种种植一定年限之后,也会由于锈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化而丧失抗性,并且播种面积越大,品种抗性丧失也越快。因此,必须不断掌握一个地区生生理小种优势种的变化动态,为选育优良的抗锈品种提供依据,不同地区抗源的合理布局比同一地区多抗源选育的作用更好,后者可能导致一个地区生理小种的复杂化。

温、湿度 温度影响锈菌发病的早迟,但在小麦生长期,一般不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由于高空飘浮的外来菌源---夏孢子的降落主要受降雨过程的影响,同时锈菌萌发都需要高湿,所以每年降雨早迟、雨量多少,夜间露时长短与锈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各地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向,影响锈病降雨的关键时期也各不相同,如陕西关中及淮北地区影响条锈病的关键是3月到4月上,中旬的雨量和雨次,河南,淮南和冀南地区则主要是3月上、中旬的气候,而新疆伊犁地区4月气温回升,5~6月气温偏低,雨量多时对流行最有利。叶锈病的发生主要决定于4~5月的温度和雨量。秆锈病在东北地区,如果关内发病重,菌源量大,5~6月气温偏低,小麦生长迟缓,6~7月雨多,就会大流行,黄淮一带流行的关键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的雨量和气温。

栽培条件 一般冬麦早播,秋苗发病重,但因受越冬条件影响,其越冬量不一定很大,晚播迟熟,如有大量外来菌源,春季受害就重。氮肥过多,引起植株贪青迟熟,甚至倒伏;田间排水不良,湿度大,都有利于发病,特别是早春灌水引起地面积水、板结的地方,容易形成发病中心,应注意早期发现。

病情调查

早春病情调查 目的是掌握锈病开始发病时期及发病程度,确定是否需要防治和防治的有利时机。方法是选择播种早,生长好、土壤较湿的感病品种麦田2~3块,每块取4~ 5个点,条锈病每点检查50~100m,叶锈1 m,秆锈10~50 m。主要用低头慢步踏查,蹲下细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计算出病叶(秆)率,并目测估计严重率。调查时间,条锈病于返青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应注意记明发病中心数;叶锈病于孕穗期开始,秆锈病于抽穗期开始。以后根据病情发展和气象等条件,每隔3~5d调查一次,当发病较普遍时,可结合目测,实测100叶(秆)直到开始喷药防治时为止,调查结果可记入表2—2。

表2--2 小麦锈病早春期调查记载表

小麦病虫害防治

2

2

2

小麦病虫害防治

目测严重率时,,一般叶锈病、条锈病以旗叶病斑所占面积为准;秆锈病以茎秆上部两节病斑所占面积为准。记载时不需逐叶(秆)调查求其平均数,可用“最低严重率——般严重率一最高严重率”表示,如最低严重率为5%,一般严重率为25%,最高严重率为65%时,可记作5-25-65。

在调查期要综合分析病情。如早春锈病发生早,发病普遍而且较重,在气象预报春雨较多,品种感病的情况下,则锈病可能发生流行,应发出预报并做好药剂防治的准备工作。当病情接近喷药防治指标时,应对所有感病品种麦田进行一次普查,并根据发病情况安排喷药防治的重点和先后次序。在估计可能流行的情况下,条锈病在小麦拔节期田间病叶率达1%左右时;,小麦孕穗期叶锈病病叶率达5%左右;扬花灌浆期秆锈病病秆率达1~5%时,即应开始喷药。

生长后期病情调查 目的是调查不同品种三种锈病的发生情况,评选抗病品种和了解品种抗锈性能的变化。调查时间是条锈病与叶锈病在小麦乳熟期旗叶未干枯以前,秆锈病在小麦成熟前。每个品种调查3~5块地,按五点取样法统计发病率、严重率,同时记载反应型分别填入表2—3,反应型记载标准如表2—4。

锈病损失估计 小麦锈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与发病早迟,轻重和病势流行速度等有密切关系。以小麦条锈病为例,从表2-5可以看出,发病越早,病势扩展越快,造成的损失越大。叶锈病和秆锈病发病情况与产量损失也有类似关系。此外,小麦品种的耐病补偿能力,水肥管理和生产水平等因素,也对损失大小有一定影响,在进行损失估计时,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防治方法 多年来的防治实践证明,对于小麦三种锈病的防治,必须实行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措施、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锈丰产良种 这是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有效,易行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能兼抗锈病的良种,同时还要做好品种提纯复壮和搞好品种搭配、合理布局的工作。

改进栽培措施

(1)消灭自生麦苗 适时收割,减少落籽,结合耕地、中耕除草等方式消灭自生麦苗,减少病菌越夏场所,对控制菌源有重要作用,例如甘肃陇东早播冬麦区是条锈病越夏菌源传向广大冬麦区的桥梁地带,19xx年后,由于品种落粒性小,机耕面积扩大,自生麦苗显著减少,

以致19xx年以来,冬麦区在主栽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仍未引起大流行,足以说明切断菌源的重要意义。

(2)合理灌水 锈病大发生前要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田间积水;锈病发生严重时,应及时灌水,补充因病害破坏叶面而蒸发了的大量水分,以减轻损失。

(3)合理施肥 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减轻为害;对氮肥则应避免使用过多,特别不要过晚施用,以防贪青迟熟,加重病害。

此外,如适期播种,压低当地越冬菌源和促使小麦早发早熟,合理密植、推行宽窄行种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态,降低田间湿度等对抑制锈病发生也有一定作用。

药剂防治 在品种丧失抗性,尚无适当更替品种时,则应加强测报,适时喷药防治。一般可结合测报,及时铲除发病中心,并在其周围喷药保护,大田普治则应侧重生长好的丰产田块。

根据病情和药源,可选用以下药剂:

(1)保护剂 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对三种锈病都有一定效果。50%二硝散100倍液或灭菌丹250倍液可兼治叶锈病、秆锈病和赤霉病,但对条锈病效果不好。小麦在条锈病流行期间生长很快,故使用保护剂应根据病情和气候情况,每隔5~10d连续喷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内吸剂 春季发病初期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消灭病点,可以一次用药基本控制病情,且兼治白粉病。越冬率高的地区用种子量0.2%~0.3%拌种,残效期可达80d,对控制秋苗发病有显著作用。据河北锈病防治试验组1983~19xx年在湖北广济、谷城等地采取打病点(较发病中心面积大2~3倍范围内喷粉锈宁)的方法防治条锈病,效果达91.4%,增产18.2%,收到了投资少(省工,省药),经济效益高的效果。穗期喷粉锈宁虽也有效,但由于麦株高大,不但用药多而且经济效益也差。此外,在药源不足时,早期点片防治条锈病还可用敌锈钠200~300倍液加0.1%洗衣粉或用氟硅酸150~200倍液喷雾,或5%~10%氟硅脲粉每亩0.5~1.5kg喷粉,但不宜在抽穗后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二、麦类黑穗病 麦类黑穗病又称黑疽,种类很多,主要有:小麦腥黑穗病(包括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和矮腥黑穗病三种)、小麦秆黑粉病,小麦和大麦的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和蒸麦散黑穗病、坚黑穗病等。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小麦网(光)腥黑穗病在春麦区和高寒山区为害十分严重,由于大力推广了药剂拌种,改进栽培措施等,到19xx年已基本杜绝其为害。但七十年代在局部地区或地块又有回升,仍应注意防治。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危害性最大,是重要的对外检疫对象,应特别注意进口检疫,杜绝传入。秆黑粉病在冬麦区感病品种田发生较重。小麦散黑穗病分布普遍,但一般发病率不高。大麦和燕麦散黑穗病、坚黑穗病在各主要产区发生也较普遍而严重。

症状 麦类黑穗病的共同特征是发病部位被破坏,最终形成大量黑粉。

更多相关推荐:
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总结

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3万亩总结由于去年冬季与今年春季干旱天气的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较缓慢抗逆能力减弱对于各类病虫害的浸染极为有利小麦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等主要病虫相继发生为害根据市区小麦产业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方案...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滑县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小麦赤霉病危害症状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

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草害害种类很多就山东而言病害有31种为害较重的有10多种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全蚀病丛矮病黄矮病赤霉病还有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和土传花叶病其中以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危害较重虫害有117种为害较重...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11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配方施肥技术的科学应用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大力推广使小麦产量逐年提高同时随着水肥和高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病虫...

浅析小麦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浅析小麦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茌平县农业局刁宁宁摘要小麦是茌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经济和科学的快速发展的今天茌平县优质小麦发展迅速但是在小麦生长期间出现一些小麦病虫害是制约小麦的高产和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小麦高...

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吸浆虫防治适用区域黄淮以北小麦生产区小麦吸浆虫主要有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沿河平原低洼区以红吸浆虫为主西北麦区以黄吸浆虫为主防治指标土壤查虫时每取土样方101020厘米有2头蛹或灌浆期拨开麦垅一眼可见23头成虫时应...

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

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一返青拔节期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红蜘蛛纹枯病是优质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上宜早不宜迟一般在3月上旬喷第一次药剂隔1015天再喷一次每亩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40克或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发展迅速但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乡优质小麦发展迅速在优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刘元群20xx年5月14日在宝源编写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和黑穗病1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随气流长距离传播条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流行...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小麦赤霉病危害症状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

科普知识--春后小麦病虫害防治有技巧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浸染扩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此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为害盛期是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要把栽培措施与...

小麦病虫害防治总结(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