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实习报告

时间:2024.4.20

目 录

1.   实习目的... 2

2.实习内容... 2

2.1 概述... 2

2.2反应堆结构... 7

2.3 堆芯组成... 14

2.4 蒸汽发生器结构... 16

2.5 汽轮机结构... 17

2.6 除氧器... 19

2.7田湾全数字化仪控系统... 21

3.   实习总结... 22

1. 实习目的

(1)训练从核电站业设计、施工、监理及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2)了解核电站整体的运行情况,以及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2.实习内容

2.1 概述

核动力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核力装置是一个由各种仪器、系统、设备和机构组成的综合体,用于将核燃料裂变时放出的核能变换成电能、机械能和热能。核动力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反应堆装置,其作用是使核燃料中的易裂变核素产生裂变,释放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工质(冷却剂);二是汽轮发电机组(包括汽轮机和发电机),其作用是将工质(蒸汽)热能转为机械能和电能, 在大多数核动力装置中,作为工质的冷却剂和蒸汽的回路是分开的。其中,冷却剂回路称为一回路.水蒸气回路称为二回路。一回路是带放射性的,二回路则是安全的。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的两台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级的俄罗斯ASE-91/99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即为双回路设计。其中,一回路由1个反应堆、1台稳压器和4个环路组成,如图1-1-1所示。

每个环路又包括1台蒸汽发生器、1台主泵和主管道。冷却剂在主泵的作用下.按照从反应堆一蒸汽发生器一主泵一反应堆的流程在一回路中循环流动。一回路内的压力由稳压器稳定在15.7 MPa,在冷却剂通过反应堆堆芯时,吸收核裂变释放出的热量,温度从t=290℃加热到t=322℃,因此冷却剂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欠饱和状态。被加热的

冷却剂然后沿主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并在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传热管外侧的二回路工质(给水),使给水沸腾,从而转变为饱和蒸汽,蒸汽的压力为6. 28MPa,温度为278℃。同时'一回路冷却剂被二回路工质(给水)冷却,温度从320℃下降到290℃,然后沿主管道重新进入堆芯。

 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的饱和蒸汽沿蒸汽管线进入汽轮机。蒸汽在流过汽轮机膨胀做功,使其热能转换成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由于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因此汽轮机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继而在发电机定子上产生感应电流,这样就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如图1-1-2所示。

由于随着蒸汽在汽轮机内的膨胀,蒸汽的湿度增加,而这有可能导致汽轮机零件的汽蚀磨损。所以,汽轮机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并且在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置汽水分离再热装置,对蒸汽进行干燥和加热。干燥后的微过热蒸汽进入低压缸做功,并最终排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布置有传热管,传热管内循环流动着海水,用于冷却汽轮机排出的乏蒸汽,使乏蒸汽转变为凝结水,同时保持凝汽器内为恒定的真空。海水的水温通常在13~33℃,海水的循环依靠循环泵实现。

凝汽器中蓄积的蒸汽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由凝结水泵抽出,经过低压加热器加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是利用从汽缸中抽出的蒸汽加热凝结水,有利于提高热循环效率,同时也可将汽轮机内的水分带出,有利于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在田湾核电站共设有四级低压加热器,其中一号低加为并列布置的4个表面式加热器,二号低加是一个混合式加热器,三号低加是一个表面式加热器,四号低加也是一个表面式加热器。

在除气器中,利用汽轮机高压缸的抽汽将凝结水加热至饱和温度,使溶在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被释放出来并排出二回路,避免金属设备腐蚀,可见除氧器。经过除氧后的凝结水称为主给水。

主给水由主给水泵抽出,经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蒸汽发生器,高压加热器同样是利用从高压缸中抽出的蒸汽加热给水,有利于提高热循环效率。在田湾核电站,高压加热器均为表面式加热器,共设有两级并且分AB两个并列运行系列。例如,A系列依次布置有一个五号高加和一个六号高加,B系列与A系列完全相同。

从以上对二回路热力系统的描述可知:二回路做功的工质从初始的饱和蒸汽,经过几个不同的热力过程后,仍然回到初始状态,这个周而复始的热力循环即是朗肯循环。

如图1-1-3所示,朗肯循环由以下几个热力过程组成:

8→1→2,表示二路的给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吸收一回路冷却剂释放的热量后转变为饱和蒸汽的过程,是一个定压吸热过程。

 2→3:表示饱和蒸汽在高压缸中膨胀做功,将蒸汽的内能部分地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3→4:表示高压缸的排汽在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汽水分离过程,使蒸汽的湿度减小。

4→5:表示高压缸的排汽在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再热过程,使蒸汽的内能增加。

5→6:表示饱和蒸汽在低压缸中膨胀做功,将蒸汽的内能部分地转化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  

6→7:表示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中被冷凝成凝结水的过程,是一个定压放热过程。

7—8:表示水在泵中的加压过程,是一个绝热压缩过程。

  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通常用表示,它是指工质完成一循环所做的静功与工质在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的比值,它表示输入的热量转变为功的份额。

 从朗肯循环可知,工质在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1,是点1→2→3→4→5→6→90→10→7→8所  所围成的面积,工质在循环中向低温冷源释放的热量q2,是点6→9→10→7所  围成的面积;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净功即是吸收的热量与释放的热量之差,因此,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可以用下式表示:

由于q1与蒸汽的初始参数(温度、压力)有关,q2与蒸汽的终参数有关 ,因此初始参数越高,则热循环效率越高;终参数下降,初始参数不变,则热循环效率越高。

 由于核电厂蒸汽的初始参数低于火电厂蒸汽参数,因此核电厂的热循环效率较低。为了提高热循环效率,核电厂普遍采用了给水回热循环。

采用给水回热循环的意义在于:从汽轮机中抽出一部分蒸汽,加热给水,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温度,减少了给水在蒸汽发生器中的吸热q1。同时,可使抽汽不在凝气器中令凝放热,减少冷源损失2。,因此在蒸汽初、终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给水回热循环的热效率比朗肯循环高。

田湾核电站运行工况

  田湾核电站按照现行俄罗斯标准和IAEA标准设计有以下4种运行工况:

  (1)正常运行工况

    正常运行工况是指电站所有系统和设备的状态符合所设计的正常运行限值和条件。正常运行工况包括有功率运行、最小可监测功率水平、热态、冷态、维修冷停堆、换料冷停堆,加热和冷却8个状态。

  (2)预期运行事件

    预期运行事件是指所有能够预期的机组正常运行的偏离,在运行期间发生一次或几次但是由于设计中规定了相应的措施,不会对安全重要部件造成大的破坏,不会导致事故状态。预期运行事件诸如:多台或者单台主泵停运、汽轮机主汽门关闭或者外部负荷丧失、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大气释放阀或者旁排阀意外打开等。

  (3)设计基准事故  

    设计基准事故是指由设计中的初始事件引发的事故,设计有符合单一故障准则的安全系统以限制事故的后果。设计基准事故诸如:稳压器安全阀意外打开并且停留在开位置、一回路小破口、一回路大破口、蒸汽发生器给水管破裂等。

  (4)超设计基准事故

    超设计基准事故是指由设计基准事故所没有预想到的初始事件弓发的事故,或者是设计基准事故叠加安全系统故障。超设计基准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堆芯熔化。超设计基准事故诸如:8小时和24小时全部交流电源故障、给水完全丧失、大/小破口跌加堆芯应急冷却系统能动部分故障、不停堆的预期瞬态、在反应堆顶盖移开和反应堆密封的情况下应急和计划冷却系统的排热长时间(超过24小时)丧失。

田湾核电站运行模式

田湾核电站有以下3种运行模式'即“N”模式、“T”模式和“C”模式。

(1)“N”模式(机跟堆运行模式):是指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控制反应堆功率,使反应堆功率保持在设定范围内;汽轮机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汽轮机调门开度,使机组负荷跟随反应堆功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主蒸汽集管压力恒定。

(2)“T”模式(堆跟机运行模式):是指汽轮机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机组负荷,使机组负荷保持在设定范围内,而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调节控制棒的棒位,使反应堆的功率跟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主蒸汽集管压力恒定。“T”模式是电站的主要运行模式。

(3)“C”模式(功率分布控制运行模式):控制棒由MCDS的功率分布控制器控制,目的是进行反应堆功率分布控制。反应堆功率控制器监测主蒸汽集管压力,当主蒸汽集管压力大于限值时,自动强制转换到“T”模式。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运行参数

2.2反应堆结构

反应堆的作用和组成

热中子核反应堆的主要作用是:

    (1)将核燃料所有形式的裂变能部分地转交成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一回路冷却剂;

    (2)在反应堆堆芯内建立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反应;

    (3)在O~3000 Mw功率水平范围内能保持堆芯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

反应堆的组成部分如图1-2-1所示,包括有:反应堆压力容器,堆芯吊篮,堆芯围板,保护管组件、堆芯(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可燃毒物棒组件)、上部组件、堆内监测仪表、保护钢结构、上部组件热屏蔽、支承环、止推环、支承衍架、止推衍架、控制棒驱动机构,隔离波纹节、主密封件、接管区热屏蔽和生物屏蔽、干保护、堆内及堆外核测和堆芯捕集器。

反应堆压力容器

反应堆压力容器作为一回路的压力边界,是防止堆芯内放射性裂变产物逸出的第三道屏障。压力容器用于容纳堆内构件,堆芯部件及其它相关部件。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由容器法兰,接管区段上壳段,接管区段下壳段,支撑壳段,上部圆筒壳段,下部圆筒壳段和椭圆底封头7部分焊接而成,共有6环焊缝,如图1-2-2所示。

堆芯吊篮

堆芯吊篮是一个带椭圆形底的立体式圆筒体,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堆芯围板和燃料组件,使一回路冷却剂以均匀的流量在堆芯内流动,同时依靠其金属壳体,减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入射中子量。

堆芯吊篮又法兰部分,多孔壳段,圆筒壳段,燃料组件支撑管,隔板,底封头,防断支撑等部件组成,如图1-2-5所示。

堆芯围板

堆芯围板安装固定在吊篮内,与吊篮一起装入或卸出压力容器,结构如图1-2-6所示。

堆芯

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进行裂变链式反应的区域。堆芯通常由燃料组件、中子源、可燃毒物、慢化剂(根据需要)和控制棒组件等组成。它们之间流过冷却剂,以带出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堆芯的主要性能参数见下表。

控制棒驱动机构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作用是驱动控制棒组件,是控制棒组件能够在堆芯中上下移动,实现反应堆启动、功率调节、剩余反应性补偿和停维;另外,通过位置传感器,可以向主控室传送控制棒在堆芯的位置信号,见图1-2-9。

控制棒驱动机构主体由承压壳体、电磁部件、运动部件、驱动杆和步长位置指示器组成。

承压壳体是由不锈钢支撑的带法兰的套管,用于安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内、外部件,保证控制棒驱动机构在一回路参数下工作。

运动部件安装在密封的承压壳内,通过与电磁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驱动枰和控制组件的移动。运动部件包括3个主要部分:提升组件、固定组件以及弹簧组件。其中:

    (1)提升组件:用于实现驱动杆的步进式移动,包括提升线圈可动磁极(1个)锁紧线圈可动磁极(2个)、提升线圈不可动磁极(1个)以及可动棘爪。

      (2)固定组件:用于保持驱动杆处于某一固定位置,包括有固定线圈不可动磁极(1个)、固定线罔可动磁极(1个)以及固定棘爪。驱动杆上部分是一个带齿的圆柱形套管,齿间间距为20 mm,可与运动部件中可动部件连接。在驱动杆下部端头有夹持装置,可与控制棒组件星形构架连接。在驱动杆内布置有13个由导磁不锈钢制成的分流器,各分流器之间由垫圈隔离,依靠分流器与步长位置传感器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驱动杆位置指示信号。步长位置指示器用于监测驱动杆和控制棒组件的位置,它可以提供控制棒组件在堆芯每20mm行程的位置指示,它通过控制棒驱动杆带动驱动杆内的分流器移动造成位置指示器内9组电感线圈电势的变化测出控制棒的棒位。

堆芯捕集器

田湾电站在世界上首次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和冷却装置(简称堆芯捕集器),以减轻堆芯熔化并熔穿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严重事故后果。堆芯捕集器的作用是包容含有大量放射性裂变产物的堆芯熔融物和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从而使严重事故后果降低到对周围居民和环境规定的限值水平。

如果没有堆芯捕集器,那么在这样的严重事故下,高温、高化学活性的堆芯熔融物就会与安全壳构筑物直接作用,使其丧失密封完整性。在此情况下,不仅气态和气溶胶放射性产物.而且大量长寿命的液态和固态放射性物质将释人环境,这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设置捕集堆芯熔融物并使其长期冷却的装置作为预防措施是必要的,这种代价带来的潜在效益就是使核电站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堆芯捕集器由托盘、通风集管、牺牲材料填料篮以及热交换器四部件组成,如图1-2-10所示。整个堆芯捕集器放置在反应堆本体的正下方。

 在发生堆芯熔化的超设计基准事故时,堆芯捕集器投入运行。堆芯熔融物首先流至托盘表面,然后沿托盘流人填料篮,通过与牺牲材料之间的热物理一化学反应(吸热反应),吸收部分热量,同时堆芯熔融换热物锆、铬、铝等氧化物组成的熔渣上升浮于熔化金属上层,阻止非挥发性裂变产物释出。另外,当堆芯燃料组件出口汽一气混合物温度达到400℃时,操纵员投入堆内构件检查井水应急使用系统(JNB),即打开堆内构件检查并与堆芯捕集器连接管线上的门阀,使堆内构件检查井中的蓄水(683m3)依靠重力(非动能)进入堆芯捕集器换热器组件,通过水的沸腾蒸发冷却堆芯熔融物,蒸汽由排放通道排入安全壳。在熔融物流出压力容器50min后,操纵员将乏燃料水池的蓄水引至熔融物表面,以冷却熔融物。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堆内构件检查井和乏燃料水池的蓄水足以满足熔融物衰变余热并排出要求。在电力恢复后,通过JMN系统和FAK系统向堆内构件检查井和乏燃料水池补水,以确保堆芯捕集器的长期冷却。堆芯捕集器中的物质完全固化,需要至少10个月的时间。

2.3 堆芯组成

燃料组件

堆芯中共装载有163个燃料组件,每个燃料组件都是由上管座、下管座和燃料棒束部分组成,如图1-3-1所示。

燃料组件的结构允许向燃料组件中插入控制棒组件、可燃毒物棒组件、中子—温度测量通道以及装卸料专用工具,燃料组件的特性参数见表1-3-1。

堆芯中的燃料组件按照组成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标准型燃料组件和混合型燃料组件。其中,混合型燃料组件又分为含钆的燃料组件和不含钆的燃料组件,如图1-3-2所示。

堆芯装载方案描述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的1号机组于20##年10月18日开始堆芯首次装料,到10月26日完成了全部的163个燃料组件、85个控制棒组件和42个可燃毒物棒组件的装载。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的2号机组于20##年3月16日开始堆芯首次装料,到3月23日完成了全部的163个燃料组件、85个控制棒组件和42个可燃毒物组件的装载。

2.4 蒸汽发生器结构

蒸汽发生器的功能与组成

田湾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的每个环路设置有1台蒸汽发生器ΠΓB-1000M,其中KKS代码为JEA10,20,30,40AC001,并且围绕反应堆布置在反应堆厂房内,如图1-4-1所示。

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的主要设备,主要功能包括:

(1)             将一回路冷却剂的热量通过传热管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加热给水至沸腾,经过汽水分离后产生驱动汽轮机组的饱和蒸汽;

(2)             作为一回路的压力边界,承受一回路压力,并与一回路其他压力边界共同构成防止放射性裂变产物逸出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3)             在预期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以及过度工况下保证反应堆装置的可靠冷却。

蒸汽发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4-1。

2.5 汽轮机结构

汽轮机的作用

汽轮机是热动设备,属于正常运行设备,其作用是不断的将水蒸气流的热能转变为汽轮机转子转动的机械能。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蒸汽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是通过汽轮机中级的工作来完成的。因此,要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必须首先掌握级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汽轮机的级,是汽轮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由一列喷嘴和一列动叶栅构成。汽轮机通常由许多级组成.在多级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就是通过各个级的工作来完成成的。汽轮饥级的结构如图1-7-1所示,静叶片固定在隔板中.两个相邻静叶片间的汽流通道称为喷嘴。动叶片固定在叶轮上,动叶片的剖面称为动叶栅。在隔板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减少蒸汽旁流的密封装置,称为隔板汽封;在动叶片顶部设有围带,围带顶部设有减少蒸汽旁流的密封装置,称为围带汽封。

当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通过汽轮机级时,首先在喷嘴中将蒸汽所具有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然后在动叶栅组成的汽流通道中将蒸汽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换句话说,在汽轮机的级中,蒸汽总焓降的一部分转变为功。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汽轮机的级分为冲动级和反动级两种类型。其中,冲动级又包括纯冲动级和带有一定反动度的冲动级。

 级的反动度用ρ表示,是指动叶栅理想焓与级数的焓降之比,它表示蒸汽在动叶栅中的膨胀程度。

    (1)如果ρ=0,称为纯冲动级,即蒸汽只在喷嘴中膨胀,在动叶栅中不膨胀。

    (2)如果O<ρ<0. 25,称为带有一定反动度的冲动级,即蒸汽不仅在喷嘴中膨胀。叶栅中也膨胀,并产生附加的反作用力,推动叶轮旋转。

    (3)如果ρ=0.4~0.6及以上,称为反动级,即蒸汽在喷嘴和动叶栅中都膨胀。

根据级的工作原理,汽轮机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反动式汽轮机和冲动反动联合式汽轮机。

田湾核电站汽轮机结构

田湾核电站采用K-1000-60/3000型汽轮机,是列宁格勒金属工厂在长期设计、生产和运行高速汽轮机的经验基础上改进的。

K-1000-60/3000是汽轮机型号,其中:

K——表示凝汽式汽轮机;

1000——表示额定功率为1000MW;

60——表示汽轮机前的蒸汽额定压力位60kgf/cm2(5.88MPa);

3000——表示汽轮机的转速为3000r/min;

田湾核电站K-1000-60/3000型汽轮机由4个低压缸和1个高压缸组成,如图1-7-2所示。

2.6 除氧器

给水除氧的必要性及除氧方式

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必须经过除氧.这是因为给水中含有氧气,将会使给水管管道  汽发生器传热管以及汽轮机通流部分遭受腐蚀,缩短设备的寿命。防止腐蚀最有效的办法  是除去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气体,这一过程称为给水的除氧。

给水除氧的方式分为物理除氧和化学除氧两种。物理除氧是设置除氧器,利用汽轮机  的抽汽加热除氧器中的凝结水,达到除氧的目的。化学除氧是在凝结水中加入化学试剂极  限除氧。

田湾核电站同时使用了物理除氧和化学除氧两种方式,以达到除氧的目的。

除氧器的作用

在田湾核电站的二回路热力系统中设置有除氧器。如前所述,除氧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除去蒸汽发生器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除氧器本身又是给水回加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起到了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的作用。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水中溶解气体量的多少与气体的种类、水的温度以及各种气体在水蔺上的分压力有关,    除氧器工作原理是:把压力稳定的蒸汽(通常是汽轮机高压缸的抽汽)送入除氧器,加热除氧器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水面上水蒸气的分压力逐渐增加,而其他气体的分压力逐渐降低.水中的气体就不断地分离析出。当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水面上的空间全部被水蒸气充满,各种气体的分压力趋于零,此时水中的氧气及其他其他即被除去。   

从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热力除氧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将除氧器中的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第二,必须及时排出从水中分离析出的气体。

如果第一个条件不满足,则气体不能全部从水中分离出来;如果第二个条件不满足,则已分离出来的气体会重新回到水中。因此,除氧器加热蒸汽的汽源也是至关重要。

对于田湾核电站,除氧器在加热和启动阶段,加热蒸汽来自厂用蒸汽,而厂用蒸汽可以来自主蒸汽集管、辅助锅炉或者临近机组。在汽轮机启动后并且抽汽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加热蒸汽则来自汽轮机的三级抽汽。

还需要指出的是,气体从水中分离析出的过程并不是在瞬间能够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气体才能分离出来。

除氧器结构

田湾核电站除氧器为淋水盘式除氧器,主要由上部的除氧塔和下部的除氧水乡组成,如图1-8-12所示。其中除氧塔是容积为150 m3,长度为3 m直径为2.2m的圆筒状容器,除氧水箱是一个容积为400 m3,长度为3.8 m,直径为3.6 m的圆筒状容器。

 在除氧塔顶部装有4个射流喷嘴,其作用是将进入除氧塔的主凝结水分散成束状水流    和水滴'以增加水和蒸汽之间的接触面积,改善传热效果,提高除氧效率,在射流喷嘴的下方设置有筛状多孔的淋水盘,称为上部淋水盘。喷嘴出口的束状水流首先落至上不淋水盘,除此之外,温度较低的除氧器补水、辅助给水泵的循环水以及蒸汽发生器的排污水等也是直接送至上部淋水盘。因此上部淋水盘的作用即是将凝结水及其他疏水和补水分解成细小的水滴。

在上部淋水盘下部还设置有一层筛状多孔的淋水盘,称为下部淋水盘。加热用的蒸汽从除氧塔两端经挡板送至下部淋水盘下部。加热蒸汽由下向上流动,与下落的束状水流接触换热,将水加热至饱和温度,使水中的气体不断分离逸出,并由塔顶的排气管排出,凝结水则下流至除氧塔底部。因此下部淋水盘的作用出了分散水流外,还有展平水流和气流的作用,使水流与汽流充分接触。

在除氧塔和下部的除氧水箱之间设有连接管。除氧塔中的水经连接短管的水流通道进入除氧水箱。在除氧水箱中设置再沸腾管,可将一部分加热蒸汽从除氧水箱的两侧引入除氧水箱的底部(正常水面以下)。设置再沸腾管的目的:一是在机组启动前可以加热水箱中的给水;二是在正常运行中,可以使水箱内的水经常处于沸腾状态,同时水箱液面上的汽化蒸汽还可以把除氧水与水中分离出来的气体隔离,从而保证除氧效果。再沸腾管由横向木管和立式支管组成.支管底部为封头多孔段。蒸汽进入母管后沿管道进入各支管,然后从支管底部的汽孔进入除氧水箱,加热水箱中的水至饱和温度。

在除氧水箱的蒸汽空间里除了有凝结水沸腾产生的蒸汽外,还有直接进入除氧水箱的高温流体(如高加凝结水、汽水分离再热器凝结水等它们的温度高于除氧器中水的饱和温度)汽化所形成的蒸汽。混合蒸汽由下向上流动,经连接短管内的蒸汽通道进入到除氧塔的下部淋水盘,在此与加热蒸汽的主流混合。

  综上所述,除气塔中的射流喷嘴和两层淋水盘以及除氧水箱中的再沸腾管保证了除氧器的有效除氧。

2.7田湾全数字化仪控系统

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功能

核电站仪控系统控制着整个电能生产的主要和辅助过程,并在所有运行模式及紧急情况下维护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维护环境的正常状态。仪控系统具有两大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

田湾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组成

田湾核电站采用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又称全数字集散控制系统(或DCS-分散式控制系统)主要由正常运行仪控系统Teleperm XP(TXP)和安全仪控系统Teleperm XS(TXS)、堆本体仪控系统(堆外核测、堆内核测、棒控棒位等系统)和BOP仪控系统4部分组成,如图11-1-1所示。

田湾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功能分级

TNPS全厂仪控系统按照功能可以划分成3级,即现场及自动化级、机组级和全厂级仪

控系统。其中:

    (1)现场及自动化级仪控系统:基于TXP、TXS、其他微处理器系统以及网络通讯设施构成,用于实现对工艺过程及设备的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

    (2)机组级仪控系统:基于OM690操作监视系统构成,用于实现正常运行和应急工况下对机组的监视、控制和保护;

    (3)全厂级仪控系统:基于OM690操作监视系统构成,用于实现对全电厂的监视和控制、与电力系统连接的监视和控制等。

田湾核电站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安全分级

从安全角度考虑,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颁布的核安全导则D3/D8,将仪控系统分为3个安全等级:安全(1E)、安全相关(SR)和非安全(NS)。反应堆保护系统功能全部在TXS中实现,安全相关功能的一部分在TXS中实现另外一部分在TXP中实现。TXP系统也用做对非安全功能进行控制。

3. 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为期10天的实习,对田湾核电站有了总体的了解,对整个核电站的工作流程,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及流程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尤其体会到了在核电站工作安全方面的要求极高,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必须做到绝对可靠。

        增长了不少相关方面的知识,也大大的培养了自己做事认真的态度,和自己的责任心,明白了核电站工作有个认真态度的重要性,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更多相关推荐:
火电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响应学校号召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电厂实际应用联系起来2通过参观和参与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习相结合提高对电厂认识能力理论运用能力3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步入工作岗...

水电站实习报告

赴隔河岩水电站实习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20xx03赴隔河岩水电站实习报告引言20xx年三月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水动系组织学生赴隔河岩水电站进行毕业实习此次实习共历时一周内容丰富包括专业学习设备参观与工程技术人...

火力发电厂实习报告

重庆大学学生实习报告用纸前言实习背景1实习目的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响应学校号召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电厂实际应用联系起来12提高对电厂认识能力理论运用能力13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积累经验1...

发电厂实习报告

大唐马头电厂毕业实习报告一毕业实习地点及目的20xx年4月26日至30日我们在马头电厂进行为期5天的毕业实习这次毕业实习的地点是河北邯郸马头热电厂经过为期十天的电厂参观跟班实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进...

关于对水电站的参观实习报告

认知实习报告学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带队老师实习日期20xx年10月29号20xx年11月4日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

水电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农牧学院电站八一电厂一级站35KV沿河变八一电厂二级站二实习时间20xx年7月8日20xx年7月12日三实习目的1了解发电厂变电站的工作流程2进一步理解发电厂变电站功能作用及其运行保障3对各种...

变电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

柳电实习报告

柳电实习报告时间如梭大二开学不久又要出去实习了20xx年9月19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上了开往柳州电厂的大巴进行了一次短暂而有意义的实地参观认知的实践活动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柳电公司建设于19xx年在原...

陡河电厂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发电厂20xx年7月5日我们开始了为期4天的认识实习这次实习的地点是唐山陡河发电厂在短短的四天里通过参观电厂跟班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通过现场的跟班学习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为今后的社...

变电站实习报告

电网从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厂直配城市网省区电网跨省大区电网和跨大区联合电网随着用电量不断增长大型水电火电和核电的建设地区间电源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经济调度的需要必然要求发展输电和联网电压等级也随之逐步提...

发电厂实习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生产实习报告班学姓名专电气与电子工程系20xx年01月10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签名日期一前言大唐安阳发电厂大唐安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郊工业区始建于19xx年9月目前总装机容量为124万...

丹江口水电站实习报告

在为期4天的实习期间我们在湖北省丹江口水电站参观实习了2天通过工程人员的介绍和讲解对水电站的规模和设备有了初步了解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带领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我收获很大为...

电站实习报告(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