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考试复习要点

时间:2024.4.27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总论

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 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始核呈dsDNA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细菌的细胞壁:

①G+和G-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即G-细菌的内毒素。脂质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④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L型。细菌L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18页整个一段

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细菌的特殊结构:(掌握各自的概念及功能,一道10分的论述题)

8、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一道5分的简答题)

①Gram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95%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G+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G-细菌。

②抗酸染色:分枝杆菌一般用抗酸染色,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初染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美兰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呈蓝色。

9、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10、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营养物质、能量、适宜的环境。

11、耐酸之王-结核分枝杆菌;耐碱之王-霍乱弧菌

12、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

①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

②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1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4、吲哚I、甲基红M、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大肠埃希菌对这四种试验的结果是++--,产气肠杆菌则为--++。

15、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致热源、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16、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17、菌落: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菌落分三型:光滑型菌落S、粗糙型菌落R、粘液型菌落M。

18、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

19、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滤过、干燥、低温等。

20、关于噬菌体的知识:

①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②特点: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③根据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噬菌体可分为两种类型: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21、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

22、质粒与生物学性状的对应关系:

F质粒-生殖;R质粒-耐药性;Vi质粒-毒力;细菌素质粒-细菌素;代谢质粒-代谢酶。

23、质粒DNA的五大特点:

①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②质粒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④转移性

⑤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

24、细菌基因工程:

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原生质体融合-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

25、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

26、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27、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等。毒素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之分。

外毒素可分成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要求掌握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白喉毒素、霍乱肠毒素。

77页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区别表几乎每年必考。

28、二重感染的概念:机体因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被抑制或杀死,耐药菌大量繁殖而致病,这是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或预防某些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新感染,即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是微生态平衡被破坏的较严重后果,系一种菌群失调症。

细菌学各论

一、葡萄球菌属基本知识点:

1.G+

2.葡萄球菌无鞭毛,无芽孢,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3.在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溶血菌株大多有致病性。

4.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表(看一看即可)

5.致病物质: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其他。

凝固酶有两种:游离凝固酶-血浆凝固;结合凝固酶-细菌凝聚。

导致β溶血的是α溶素。

表皮剥脱毒素可引起SSSS,又称剥脱性皮炎。

可引起TSS的物质有:TSST-1、G-杆菌内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溶素等。

6.所致疾病:重点看看假膜性肠炎,并要和病理学假膜的构成成分联系起来。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又名抗生素性肠炎(antibiotic associated enteritis),常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病原可能非单一因素。过去认为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体,以后则认为病原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该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肠腔内,当菌群失调时则出现异常增生,其毒素可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的肠粘膜与渗出的纤维蛋白形成假膜而成为假膜性肠炎。肠的各段均可受累。病变特点有:肠壁充血水肿,常见出血、粘膜表面坏死和假膜形成。假膜脱落后,可形成表浅而不规则的溃疡。肠腔扩张,腔内充满液体,可致水样腹泻、脱水和休克。除上述细菌性肠炎外也可因长期使用抗生素消除了正常肠道菌群中与霉菌相拮抗的细菌,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而引起肠霉菌病。如肠曲菌病、毛霉菌病和白色念珠菌病等。此时肠粘膜表面坏死,有溃疡形成及出血。肠白色念珠菌病时在肠粘膜表面还可形成灰白色假膜。

7.标本采集:化脓性病灶采取脓汁、渗出液;疑为败血症采取血液;脑膜炎采取脑脊液;食物中毒则分别采集剩余食物、病人呕吐物和粪便等。

8.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主要根据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发酵甘露醇等作为参考指标。

二、链球菌属基本知识点:

1.G+

2.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半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这类菌也称草绿色链球菌。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周围有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这类菌也称溶血性链球菌。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不溶血,不致病。

3.青霉素是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4.致病物质: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M蛋白、链激酶、链道酶、F蛋白。 链球菌溶素有两种:O和S。了解临床上风湿三项的检查内容。

致热外毒素也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透明质酸酶:你能理解病理学中蜂窝织炎为什么不易局限了吗?

链激酶:了解临床上用来溶栓的药物。

5.所致疾病:大致可分成化脓性、中毒性、超敏反应性三类。

化脓性疾病:太多,不一一列举了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跟致热外毒素有关)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跟SLO有关)

三·关于奈瑟菌属:

1.脑膜炎奈瑟菌:G-,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巧克力(色)培养基,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是流脑的病原菌。想一想流脑和乙脑各属于哪一种炎症类型?

乙脑(流线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2.淋病奈瑟菌:了解外膜蛋白PI、II、III的功能。

四、肠杆菌科的基本知识点:

1.大肠埃希菌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这一点可以和球菌区别。发酵乳糖,可以和沙门菌、志贺菌区别。

2.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有:ETEC、EIEC、EPEC、EHEC、EAEC。

3.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根据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四群。

4.志贺菌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和肠壁植物神经系统各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后果?

5.志贺毒素具有三种生物学活性:肠毒素性、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志贺毒素和内毒素还有协同作用。

6.了解小儿中毒性菌痢死亡率高的病因。

7.人类沙门菌感染有4种类型:肠热症、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无症状带菌者。了解肠热症中两次菌血症的成因及病人的临床表现。

8.SS选择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葡萄糖、乳糖、Fe(Pb)、含硫aa、中性红。大肠杆菌形成红色、较大、混浊的菌落;致病菌形成无色透明的或中心有黑色沉淀的菌落。

9.微生物学三大经典试验:(一道10分的论述题)

肥达试验-伤寒杆菌127页

【肥达试验】

1.试验目的: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与受检血清作凝集反应,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抗体的效价。

2.O抗体和H抗体的比较:

O抗ti H抗体

①出现时间 较早

②持续时间 较短

④抗体类型 IgM IgG

3.结果评价:

★O和H都高于正常值,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O和H都低于正常值,患病可能性小;

★O不高H高,可能是预防接种②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③;

★O高H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①或是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如肠炎沙门菌)的感染(共同抗原)。 较晚 较长 ③消退后非特异性的回忆反应 不易有 易有

五、弧菌属:

1.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分为好多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会引起霍乱。

2.霍乱弧菌O1群血清型有三种: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每一个血清型还可以分为两个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和E1 Tor生物型。

3.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北医出版社练习册77页第4题,一道5分的简答题。

4.副溶血性弧菌:嗜盐性、我妻琼脂平板、神奈川现象。

六、厌氧性细菌:

1.了解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重要条件。

2.破伤风杆菌能产生两种外毒素:破伤风溶素、破伤风痉挛毒素。了解破伤风痉挛毒素使神经系统中毒的主要机制。

3.了解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表现。

4.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5.百白破三联制剂: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6.产气荚膜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是由θ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外环是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

7.掌握Nagler反应的现象及产生机制。

8.掌握“汹涌发酵”的现象及产生机制。

9.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毒物,它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七、白喉棒状杆菌:

1.异染颗粒

2.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假膜脱落引起呼吸道阻塞;晚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受损。

3.白喉的防治原则

八、结核杆菌:

1.抗酸染色

2.罗氏培养基的成分: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

3.抵抗力:对乙醇、湿热、紫外线敏感,对干燥抵抗力特别强,对酸或碱有一定的抵抗力。

4.卡介苗的概念:几乎每年必考,名词解释。

5.不产生内、外毒素,致病物质为荚膜、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包括索状因子、磷脂、硫酸脑苷脂、蜡质D。

6.联系病理学中结核结节的构成成分,了解临床上结核病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常规抗痨治疗的药物。

7.结核菌的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九、支原体

1.概述: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膜含固醇,能通过0.45μm的滤菌器;呈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支原体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2.典型的菌落呈荷包蛋样。

3.对人致病的有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间质性肺炎)。溶脲脲原体、人型

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

十、立克次体

1.共同特点:专性在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DNA和RNA两类核酸。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G-,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使其称为寄生宿主,或为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外斐反应-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O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由于变形杆菌抗原易于制备,其凝集反应结果又便于观察,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试验叫外斐反应,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3.立克次体病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血管,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壁有节段性或圆形坏死等。

4.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传播方式为虱-人-虱。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鼠是主要储存宿主,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或鼠虱。

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恙螨

贝纳柯克斯体-Q热

汉塞巴通体-猫抓病

十一、衣原体

1.概念: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能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征:G-,圆形或椭圆形体。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G-菌相似。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行二分裂方式繁殖。有DNA和RNA两类核酸。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但缺乏供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EB→0h,吸附的EB被吞入细胞质→8h,EB发育成RB→24h,RB增殖→30h,RB分化成EB,包涵体形成→48h,细胞破裂,释放EB。

3.包涵体指在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

4.沙眼衣原体沙眼亚种主要引起的疾病: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

十二、螺旋体

1.概述: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

2.获得性梅毒,临床分三期:

I期-无痛性硬下疳

II期-皮肤、粘膜的梅毒疹

III期-梅毒树胶样肿

3.梅毒血清学试验:

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

密螺旋体抗原试验:采用Nichols株螺旋体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强,可用作梅毒证实试验。


第二篇:医学微生物专为考试复习


G+菌【紫】:G-菌【红】:

细菌L型:当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受到某种理化因素或药物作用时,使细胞壁损伤,成为细

胞壁缺陷型细菌的现象。 特点:形态呈高度的多形性;高渗环境才可生长,出现典型的油煎荷包蛋样菌落;仍具有一定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无效;有抗原性。 中介体拟线粒体: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功能:与呼吸作用有关;参与细菌分裂。

质粒(plasmid):存在于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DNA。质粒分类:R质粒F质粒Vi质粒。 特点:①不是细菌生长存所必不可少的。②编码的性状有菌毛、毒素、细菌素、耐药性的产生等。③可通过转导将性状传递给另一菌。

荚膜:某些细菌合成分泌至细胞壁外层的粘液性物质。形成条件:人和动物体内或营养丰富的环境。 化学组分:大多数是多糖,少数是多肽。功能:①保护菌体,抵抗吞噬,抵抗有害物质与致病有关;②贮藏营养;③堆积代谢废物;④附着作用:某些链球菌的荚膜龋齿;根据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区分细菌型别。

鞭毛:附于菌体上附于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分类:单双丛周 化学成分:蛋白质 特点:抗原性强;较强的收缩力;娇嫩,易断易脱落。 功能:运动器官;与致病性有关;具抗原性。根据鞭毛有无、数量和抗原性用于细菌的鉴定及分型。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

小体。

功能:①抵抗力强大(水少、多层膜、DPA-Ca); ②常通过外伤引起感染(休眠能

力强); ③判断灭菌效果以杀死芽胞为准; ④芽胞特征,有助于鉴别细菌。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专性需氧菌:结核杆菌 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 专性厌氧菌:破伤风杆菌

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机制: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触酶和过氧化物酶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1.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生长曲线: 迟缓期(lag phase)(即调整期)

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

又称指数期(exponential phage)。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H2O2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

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胞等。

衰亡期(decline phase)

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明显增多。活菌数与培养时间呈反比关系,此期细菌变长肿胀或畸形衰变,甚至菌体自溶,难以辩认其形。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

? 为何会衰退?

1、营养物质消耗,未得到补充 3、死菌释放毒性物质

2、活菌不断产生代谢产物

细菌代谢及代谢产物

(1) 糖发酵试验(单糖发酵试验)检测细菌分解某种糖,产生酸和气体能力的试验。 大肠埃希菌: 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

伤寒沙门菌: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大肠埃希菌: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伤寒沙门菌:不分解乳糖(-)

2、合成性代谢产物

(1)热原质:许多G-菌和少数G+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多糖类物质,故名热原质。

蒸馏法去除效果最好

(4)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2)毒素和侵袭性酶 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外毒素是多数G+菌和少数G-菌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均有强烈的毒性作用,是细菌致病的重要物质基础。某些细菌能够产生与毒力有关的酶,有助于细菌在机体内繁殖扩散,甚至破坏机体组织,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5)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与抗菌素不同的是作用范围狭窄,仅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3)色素:水溶性色素与脂溶性色素 (6)维生素 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需要外,还可分泌到菌体外。如大肠埃希菌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等,被人体利用。

第三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灭菌法

(一)热力

1、干热

(1)焚烧:适用于病理性废弃物品或人、动物尸体

(2)烧灼: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瓶盖等

(3)干烤:适用于玻璃器械、瓷器等

(4)红外线:多用于医疗器械和食具的灭菌

2、湿热

(1)巴氏消毒法 应用:消毒牛乳和酒类

61.1~62.8℃ 30分钟

71.7℃ 15~30秒

(2)煮沸法 应用:适用于食具、临床手术器械、注射器等

5分钟 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1~2小时 杀死芽胞

(3)流动蒸气消毒法

(4)间歇蒸气灭菌法 应用: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的灭菌

(5)高压蒸气灭菌法 应用: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

压力—103.4KPa 温度—121.3℃ 维持时间—15~20分钟

相同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力比干热大,原因:

1、蛋白质在有水的条件下,易变性 3、湿热存在潜热

2、湿热穿透力强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应用:适宜于空气消毒或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波长:265~266nm 原理:损伤细菌DNA 特点:杀菌力强、穿透力弱

2、电离辐射 β射线、γ射线:

适用范围: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移植物,食品,药品,纸制品的消毒和灭菌

3、微波 波长为1~1 000mm的电磁波

适用范围: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室用品、食品用具、药杯等的消毒

(三)滤过除菌法 应用:不耐热液体以及空气的除菌

原理: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气体的细菌

(四)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干燥:可用于保存食物

低温:降低细菌的新陈代谢,常用于保存菌种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杀菌机制:

(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3)损伤细菌的细胞膜或病毒包膜

(二)消毒剂的种类

1、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包括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等)

2、中效消毒剂 ——不能杀灭细菌芽胞,但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3、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结核杆菌及某些抵

抗力较强的真菌和病毒(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而灭)、氯己定(洗

必泰)、高锰酸钾等)

选择消毒剂的准则:

⒈低浓度杀菌力强 ⒉不受周围有机溶剂影响

⒊对消毒机体或物体无害 ⒋价廉物美

第四章 噬菌体

概念:是侵袭在细菌、真菌、螺旋体内的一种病毒,具有一定形态结构,严格活细

胞内寄生和高度的宿主特异性。

二、毒性噬菌体 是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1、溶菌周期: 从噬菌体吸附至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

成、成熟释放四个阶段

2、溶菌现象 : 液体培养基——变澄清 平板培养基——噬斑(噬菌体计数)

三、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裂解。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1、溶原性周期 噬菌体核酸整合,宿主菌仍可生长繁殖,称为溶原,该过程称为溶原性周期

2、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注:温和噬菌体可转变为毒性噬菌体 如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白喉毒素

温和噬菌体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研究噬菌体的意义: 1、用于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2、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

3、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质粒(1)定义:存在于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双股DNA。

(2)特点:

①自我复制 ③可自然丢失,不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

②可传给子代 ④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菌 ③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利于在特定条件下生存。④可自发消除。⑥具有相容性质粒、非相容性质粒(3)分类

F质粒——决定性菌毛产生(致育性)

R质粒——决定细菌耐药性

Vi质粒——决定毒力

Col质粒——编码产生细菌素

代谢质粒——编码与代谢相关的酶类

4、转座因子(跳跃基因或移动基因)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特异核苷酸序列,可在DNA分子中移动。5、整

一、基因突变 指细菌自身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NA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而

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基因转移:遗传物质从供体菌到受体菌

基因重组:转移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

1、转化

某些细菌可直接从外环境摄取遗传物质,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接合

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连接沟通,并将遗传物质(质粒DNA)传递给受体菌的

过程。

F质粒的接合、R质粒的接合。

3、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传给受体菌进行基因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

的某些遗传性状。

4、溶原性转换

当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而使之成为溶原状态时,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

体中,使细菌的DNA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变异。

变异的意义

1、有利的一面 2、不利的一面

(1)制备疫苗 (1)形态变异给诊断带来困难

(2)基因工程 (2)耐药变异给治疗带来困难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加强药政管理

4、研制新的抗菌药物

5、破坏耐药基因

6、选配新的复方制剂 7、开发天然抗菌蛋白

耐药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

1.耐药质粒的概念:携带耐药性基因,是细菌产生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质粒,也称R质粒。

2.耐药质粒的种类:①接合性耐药质粒;②非接合性耐药质粒。

3.耐药质粒的组成:接合性耐药质粒由能编码性菌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其以接合方式传递的耐药性传递因子和赋予宿主菌耐药性的耐药决定子组成。

4.与耐药性的关系

①接合性耐药质粒中的耐药决定子可携带多个耐药基因,表达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因此携带耐药性质粒的细菌可同时对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性;

②耐药质粒可在细菌间通过接合、转导、转化的方式传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环境的抗生素形成中选择性压力有利于耐药质粒的传播和耐药株的存活;

③接合性耐药质粒中的耐药性传递因子能编码性菌毛,促使耐药质粒通过接合方式在同一种属细菌间或不同菌属间进行传递,使细菌耐药性迅速播散,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这在革兰阴性菌中更为突出。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正常菌群:存在机体一定部位,具一定种类和数量,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无害的微生

物群或细菌群。

生理作用:生物拮抗,抗肿瘤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机会致病菌:在正常宿主一定部位,于一般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的菌群,但当机体免疫

力下降,寄居部位改变或不当使用抗菌药时,有致病的可能性。

细菌构成感染的条件:足够毒力,足够数量,适当侵入门户。 (一)侵袭力

细菌侵袭力 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有细菌的酶有(1)血浆凝固酶(2)链激酶(3)透明质酶、荚膜及其他表面结构物质

(二)毒素 内毒素外毒素特征 内毒素的主要特性:1为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细菌死亡裂解时释放;2其本质为脂多糖,耐热,加热100℃经1h不被破坏,不能用甲醛脱毒成类毒素;3各种病原菌作用大致相同,无特异性。4毒性作用包括热原性、低血压休克、组织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5促进免疫如有佐剂作用,激活免疫系统、抵抗微生物侵袭等。

外毒素的主要特性:1多为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阴性菌合成和分泌;2大多为多肽,易被热、紫外线及化学剂变性,经甲醛脱毒成类毒素;3具特异的组织亲和性,据其所损害的靶组织不同分为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三类。

感染(infection):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表现有临床症状的为显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的类型(一)隐性感染(二)显性感染(三)带菌状态 带菌者 按病情缓急: 1.急性感染 2.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不同: 1. 局部感染 2. 全身感染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人工主动免疫

(一)疫苗

死疫苗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核酸疫苗

(二)类毒素

二、人工被动免疫

抗毒素

血清丙种球蛋白

其他免疫制剂:IFN-γ,CSF等。

第九章 球 菌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称病原性球菌

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化脓感染——又称化脓性球菌

葡萄球菌

(一)形态染色

G+(紫色),单个菌体呈球形,排列呈葡萄状,大多数无特殊结构。

无芽胞、无鞭毛、一般不形成荚膜,幼龄菌存在荚膜结构。

注: 1、被吞噬或衰老、死亡后细菌常染成阴性;

2、在液体或脓汁标本中,常呈单、呈双或呈短链状排列。

(三)生化反应

1.大多数菌株可分解多种糖,产酸不产气

2.致病菌株在厌氧条件下能发酵甘露醇

(五)分类

1、按色素、生化反应分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2、根据有无凝固酶分型

凝固酶阳性菌株和凝固酶阴性菌株

3、根据核酸分析的遗传学分型

(一)致病物质

1.血浆凝固酶 两种凝固酶呈相平行关系。 保护细菌,抵抗吞噬和杀菌物质的作用。 感染局限化

作用:

(1)抗吞噬、抗消化(使血浆纤维蛋白包被在菌体表面,阻碍吞噬和消化)

(2)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3)使感染局限化,形成血栓(病灶周围有纤维蛋白的凝固和沉积,使细菌不易向外

扩散)

耐热核酸酶: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2.葡萄球菌溶素 有β、γ、δ四种。损伤细胞膜,破坏红细胞、白细胞,对其他细胞有毒性作用,与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有关。

3.杀白细胞毒素 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形成脓栓,加重坏死。

4.肠毒素

5.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二)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

(1)局部感染

①皮肤软组织感染

②内脏器官感染

③尿路感染

(2)全身感染

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

(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剥脱性皮炎

(3)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3.菌群失调症:假膜性肠炎

A群链球菌---------链球菌中对人致病作用最强。

生化反应

(1)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2)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与肺炎球菌鉴别)

(3)不产生触酶(过氧化氢酶)。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胞壁成分

①黏附素:脂磷壁酸(LTA);F蛋白

②M蛋白——A群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③肽聚糖

(2)外毒素类

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链球菌溶素

(3)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

②链激酶(纤溶酶)

③链道酶(DNA酶)

2、所致疾病

(1)感染性疾病: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2)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3)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第十章 肠杆菌科

一、概念

肠杆菌科——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

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目前已有44个属,170多个种。但该科引起人类

95%以上感染的菌种却不到20个。

二、种类

肠杆菌科的细菌与医学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致病菌:伤寒沙门菌、志贺菌等;

2、机会致病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即可

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3、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

三、共性

1.形态染色:都是形态相类似的G—杆菌

2.特殊结构:大多都有鞭毛(除痢疾杆菌外),大多都有菌毛,少数有荚膜(包膜),都

无芽胞

3.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

4.抗原构造:复杂

(1)O抗原:具有种属特异性,耐热

(2)H抗原:存在于鞭毛蛋白,不耐热

(3)荚膜抗原:能阻止O凝集现象,不耐热

5.生化反应活跃: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形成不同代谢产物,常用于区别不同菌株 非致病肠道杆菌分解乳糖,致病菌不分解乳糖

6.抵抗力:较弱,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煌绿、胆盐可抑制非致病性肠道杆菌生长

7.变异:容易出现变异株,最常见的为耐药性变异

埃希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杆菌,多数有周鞭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肠外感染菌株常有多糖荚膜(微荚

膜),均无芽胞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粘附素:菌毛、定植因子抗原

2、外毒素

(1)肠毒素:耐热(LT)与不耐热(ST)

(2)志贺毒素Ⅰ和Ⅱ

3、其它: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Ⅲ型分泌系统等

(二)所致疾病

1、正常菌群: 合成VitB、K族,供肠道及机体吸收

合成大肠菌素,抑制其他病原菌

2、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其条件是离开正常寄居部位,引起肠外感染

(1)化脓性感染:腹膜炎、阑尾炎等

(2)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类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3、胃肠炎——外源性感染

三.卫生学指标

1ml饮用水:细菌总数<100个

1L饮用水:大肠菌群数<3个

100ml饮料:大肠菌群数<5个

大肠菌群:在37℃24小时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等。

.生化反应: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肠杆菌属多为--++)。克氏双糖铁琼脂(KIA)上斜面和底层均产酸产气,H2S阴性。动力、吲哚、尿素(MIU)培养基的生化反应为++-.

志贺菌属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 Ⅲ型分泌系统

2.内毒素:各种痢疾杆菌均能产生,作用强烈

3.外毒素:A群志贺菌产生,具有三种生物学特性

细胞毒性、神经毒性、肠毒性

(三)所致疾病:菌痢

典型菌痢表现: 1.发热反应 3.腹痛

2.典型脓血粘液样大便 4.明显的里急后重

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中毒性

沙门菌属

1、致病物质

侵袭力:如Ⅲ型分泌系统、菌毛,Vi抗原等

内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肠毒素:某些菌株可产生,引起水样腹泻

临床症状: ①发热 ②肝脾肿大

③神情淡漠,反应迟钝 ④玫瑰征,压之褪色

⑤WBC下降 ⑥相对缓脉

并发症:肠穿孔 肠出血

(2)胃肠炎(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

(3)败血症:由猪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丙型等引起,见于儿童和免疫力

低下者 (4)带菌者

肥达试验定义: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于检测沙门杆菌感染。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抗原、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其他菌属 克雷伯 变形杆菌 肠杆 沙雷 摩根 等

结核分枝杆菌

变异性

1、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将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菌株,可用于结核病的预防接种

2、耐药性变异

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株

3、L-型变异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脂质

(1)索状因子

(2)磷脂

(3)硫酸脑苷脂

(4)蜡质D

(5)分枝菌酸

2、荚膜:多糖,部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3、蛋白质(主要成分——结核菌素)

有抗原性,与蜡质D结合引起超敏反应

4、多糖

5、核酸

(二)所致疾病

1、肺部感染(肺结核)

(1)原发感染

原发灶、肺门淋巴结肿大、粟粒性肺结核等

(2)原发后感染

结核结节、结核肉芽肿

2、肺外感染

消化道-----肠结核

接触--------皮肤结核

泌尿道-----肾结核

厌氧菌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两大类

厌氧芽胞梭菌: G+ ,多引起外源性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为球菌或杆菌,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厌氧芽胞梭菌属

? 是一群G+ ,能形成芽胞的大杆菌

? 大多严格厌氧

? 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

? 抵抗力强

破伤风梭菌

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破伤风外毒素

(1)破伤风溶血毒素:对氧敏感,作用尚不清楚

(2)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属神经毒,毒性强,对脊髓前角细

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

2、所致疾病:破伤风

感染方式:通过伤口侵入人体

重要条件: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

什么样的伤口易感染:(1)需氧菌混合感染

(2)需一定的坏死组织

(3)深而狭长的伤口

(4)最好是盲端伤口

三大典型症状: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苦笑面容

产气荚膜梭菌

分型

根据4种主要毒素(αβει)的抗原性,可将其分为A、B、C、D、E5个血清型,

对人致病的主要为A型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能产生10多种外毒素,其中α毒素毒性最强

A型菌株还可产生肠毒素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

主要由A型引起,多见于战伤、工伤、车祸等,致病条件为伤口的厌氧环境 造成气肿,水肿,组织坏死,伤口呈紫红色,触摸有捻发感,并有恶臭等

(2)食物中毒

腹痛、腹胀、水样腹泻,无热、无恶心呕吐,1~2天后自愈

(3)坏死性肠炎

支 原 体 1、概念

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

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其细胞膜含胆固醇,呈二分裂繁殖,含DNA和RNA。

立 克 次 体

(一)概念

是一类与节肢动物有密切关系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共同特点

1、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3、有多种形态,以球杆状为主,Gˉ,大小介于细菌、病毒之间

4、以吸血节肢动物为宿主或传播媒介

5、大多是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

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衣 原 体

(一)概念

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

物。

(二)共同特征

1、Gˉ,呈圆形或椭圆形

2、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Gˉ菌相似

3、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4、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但缺乏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提供能量,因而具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5、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三、主要致病性衣原体1、沙眼衣原体最多见,包涵体结膜炎。

2、肺炎衣原体:肺炎、与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发生有关;

3、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

4、鹦鹉热衣原体。

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结构,缺乏叶绿素,不分根茎叶,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菌丝: 由孢子在合适条件下发芽→形成芽管→伸长呈丝状→分枝交织成团者称菌丝体。 简述真菌的形态结构 真菌是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都有隔膜,前者称为无隔菌丝,后者称有隔菌丝。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其次是纤维素。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 二相性真菌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营养,温度,氧气等)的改变,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此真菌称为二相性真菌

病毒(virus):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

病毒体(virion):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细胞病变效应英文名:cytopathic effect (CPE) 定义: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过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之细胞病变作用。

包涵体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可以是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也可以是真核细胞,如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包涵体是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少数则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不含病毒粒子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增殖方式——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即以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 复制周期:1. 吸附2. 穿入3. 脱壳4. 生物合成5. 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一) 病毒的异常增殖

1.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

在病毒增殖过程中,虽可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正常组装成完整的病毒体,既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

2.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指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严重改变而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的病毒。但当与另一种病毒共同培养时,就能使缺陷病毒完成正常的增殖,则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被成为辅助病毒。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一)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到子代,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

(二)传播途径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经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病变效应(CPE)。

2.稳定状态感染:某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见于有包膜病毒,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自带,细胞在短期内不会死亡,但会发生变化,会出现细胞融合和细胞表面产生新抗原。

3.包涵体形成:有些细胞在病毒感染后,于胞浆或核内出现特殊的斑块状结构。是病毒的增殖部位,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病毒基因部分或全部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并传至子代细胞,不产生子代病毒,细胞也不破坏。

可引起细胞遗传改变——细胞转化;

也可发生细胞恶化——肿瘤相关病毒。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可继续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显性感染

(1)急性感染

(2)持续性感染

??慢性感染:病毒在感染后未完全清除,血中可持续检测出病毒,并可经数学、注射而传播,症状无或轻微,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并未从体内完全消失,其基因潜伏于某些组织细胞内而不复制,但在一定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再度复制使疾病复发。

??慢发病毒感染:为慢性发展的进行 性加重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长,症状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麻疹致亚急性硬化性脑炎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一)干扰素(Interferon,IFN)

定义——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易感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分泌性蛋白。

诱生剂:病毒、内毒素、人工合成的dsRNA等 1、种类和性质

诱生剂 产生细胞

I型 α—人白细胞 病毒及人工诱生

β—人成纤维剂

细胞

Ⅱγ —T细胞 抗原

??对热较稳定,56℃30`灭活,低温保存

??可被蛋白酶破坏

??有抗原性

2、诱生及抗病毒活性

抗病毒活性:通过抗病毒蛋白发挥作用

具体:

2`-5`A合成酶—降解病毒mRNA

AVP

蛋白激酶(PKR)—抑制病毒多肽链合成

→ 阻断转录和翻译→抑制病毒蛋白合成—复制终止

AVP只作用病毒,对人体细胞蛋白合成无影响,当干扰素浓度≥10单位/ml,5分钟就使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比抗体出现早)即能中止病毒复制,不能限制病毒扩散。因此,干扰素对病毒只有抑制而无杀灭作用,对已整合的病毒无作用。另外,有些病毒对干扰素产生“耐药性”。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 动物接种 选择易感动物及接种部位,观察发病情况

? 鸡胚培养 不同病毒选择不同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

膜腔,卵黄囊),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

?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最常用的方法

(1)原代细胞—来源于动物、鸡胚、人胚组织细胞,对多种病毒敏感,但只能传2-3代。

(2)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2倍体染色体数目的单层细胞。

(3)传代细胞—能在体外无限传代的细胞多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 细胞病变效应(CPE):即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的特有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

聚集、坏死、脱落等)

? 红细胞吸附

? 干扰现象

? 细胞代谢改变(pH)

呼吸道病毒 指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或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以外病变的病毒。主要包括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冠状病毒科等

正粘病毒 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流感病毒(influenza)为流感的病原体,分三型:甲

(A)型—抗原易发生变异,引起大流行乙(B)型—局部暴发, 致病性低丙(C)型—婴幼儿(病情轻微,抗原稳定)

副粘病毒特点

1、类似正粘病毒,但较正粘病毒大(150~300nm)

2、单股负链RNA, 但不分节段,抗原性稳定

3、刺突两种

HA蛋白—凝集红细胞

F蛋白—溶血和细胞融合作用

4、鸡胚多生长不良,细胞培养多有CPE

包括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一、麻疹病毒

(一)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急性期病人

传播途径:飞沫、鼻咽分泌物,也可间接接触传播

致病机制:靶细胞CD46(除RBC外)

所致疾病:麻疹

??潜伏期:9-12天

??前驱期:发热、卡它症状(鼻、眼), Koplik’s(2-3天)

??发疹期:发热第4天出疹,全身红色丘疹,全身症状加重(NS症状、肝脾淋巴结肿

大),并发症(肺炎、脑炎),死亡

??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症状消失(全程10-14天)

??慢发病毒感染: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缺陷病毒

肠道病毒 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

共同特征:

1.RNA病毒,呈小球形,20-30nm,20面体,由60个壳粒组成,每个壳粒由4种不同结构蛋白组成(V1-V4),无包膜。

2.多在易感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3.耐乙醚,耐酸,pH3-5稳定,56℃30min灭活,对uv、干燥敏感,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传播有关)

4.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致病以隐性感染多见,能引起多种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病毒又可引起不同疾病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

??途径:粪—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可造成爆发流行

2.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损伤了肝细胞。临床表现潜伏期15-50天,平均30天,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多为隐性感染,主要是疲乏、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肝脾肿大等。病程4-8周,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不转为慢性。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防治

??一般预防

??减毒活疫苗

??丙球—紧急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

形态:电镜下病人血清中有三种病毒颗粒

大球形颗粒:42nm,即(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颗粒,三种抗原均有,有传染性Dane颗粒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呈球形,资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其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HBV的表面抗原即镶嵌于此脂质双层中

小球形颗粒: 22nm

管形颗粒:22nm×100~700nm

后两者只有表面抗原,是复制过剩的外衣壳,不具有传染性

4.抗原组成

表面抗原(HBsAg)??三种颗粒上均有??大量存在于患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具有抗原性(弱),其抗体HBsAb)为中和抗体,建立免疫标志??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

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ne颗粒上??血中不能检出(仅存在于肝细胞内)??抗原性强,其抗体HBsAb——无中和作用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血清传染性)

??病人——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活动期

??携带者——更危险

2.传播途径

血行传播

母婴传播(垂直感染,经产道,哺乳)

其它——接触传播(外分泌液,性途径)

3.致病机制

HBV对肝细胞无直接损伤作用,肝细胞损伤是由于免疫病理损伤所致,程度与免疫应答强度有关,故乙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1)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少,免疫功能正常(急性肝炎)

(2)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多,细胞免疫过程(重症肝炎)

(3)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炎、肝硬化)

(4)对HBV形成免疫耐受(携带者)

四、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切断传染源

??严格消毒病人,携带者的血液及分泌物

??严格筛选献血员

??重视医源性传播

??特异预防

??主动——乙肝疫苗

??被动——抗HBs-IgG

??治疗:抗病毒,保肝

简要说明HIV的形态与结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衣壳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

简述AIDS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朊病毒 定义可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改变而致病或功能改变的蛋白质。最常见的是引起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疯牛病)的蛋白质。

抗原性转变 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是指在自然流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或两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或者由于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并出现与前次流行株的抗原结构不同的新亚型(如H1N1转变为H2N2等)。由于人群对变异病毒株缺少免疫力而容易造成新型流感的大流行。

病毒的致病机理 病毒感染可对宿主组织和器官造成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病毒致病机制因病毒种类不同而异。

(一)杀细胞效应 (二)细胞膜改变 (三)细胞转化(四)持续性感染(五)病毒抗原变异 (六)抗病毒免疫反应导致宿主细胞损伤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沙黄(番红)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梁色液(稀)染2分钟后,自来水冲洗。干燥,镜检。

染色结果

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更多相关推荐:
Abbqgdm医学微生物学总结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第一单元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一个字小而简单。1.非细胞型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细菌学总论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第1章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绪论1微生物microorganism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微生物的分类及比较养得纯种该...

桂林医学微生物学最常见心得体会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心得体会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学科。了解过微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微生物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学,微生物的种类远远的超过了动物和植物种类的总和,它们不仅分布于我们周围的生…

医学微生物总结(完整)

微生物学总结1第一章概论1柯赫法则1病原菌是在患传染病的个体中存在在健康者则不存在2病原菌能被分离而得纯培养3纯培养接种易感染动物应引发相同疾病4该病原菌可从患病实验动物中从新分离出来并可在实验室再次培养并于原...

医学微生物学(图表式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图表式总结球菌一革兰阳性化脓菌属球菌二奈瑟菌属肠杆菌科厌氧芽胞梭菌属其他种类的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急性胃肠炎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HHV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细菌学总论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

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单项选择题汇总(3)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培训第一品牌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单项选择题汇总3导读中公医疗卫生网对医疗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里面所包含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做了个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单项选择题1...

医学微生物学同步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第12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微生物学3医学微生物学4代时5细胞壁6肽聚糖或粘肽7脂多糖8质粒9荚膜10鞭毛11菌毛12芽胞13细菌L型14磷壁酸15细菌素16专性需氧菌...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1微生物的概念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见到的微小生物2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一般的细菌直径1um1最小的细菌芬兰科学家发现纳米细菌50nm目前所知最小的具有细菌壁的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细菌学总论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DNA...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