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社会医学复习总结

时间:2024.4.20

社会医学复习总结

熟悉教材知识点,把握重点。重点还是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社会的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

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

1.【了解】㈠社会医学的萌芽时期(1760年到1840年)。㈡社会医学的创立时期(1840年到1880年):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认为,应当将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这次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㈢社会医学的发展时期(1880年到现在):法国医生格罗蒂扬在德国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提出社会卫生学的理论,首次提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了解】社会医学的作用:①了解某一个大到国家,小到社区的区域中居民的健康状况,为政府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等提供依据。②改变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观念的影响,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摒弃“无病即健康”的健康观念,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不断扩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3.【了解】社会医学的任务:①评价健康状况②开发和应用评价理论和方法③探索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④为制定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⑤多学科、多层次合作。

4.【了解】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

5.【了解】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6.【了解】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7.【熟练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和人群健康状况②探讨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③制定社会卫生策略。

第二章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产生的原因:(不是重点)

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2)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 3)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

4)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医学卫生服务因素

1.【了解】医学模式转变的各阶段: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

2.【了解】机械论医学模式:15世纪工业革命和实验科学大发展,在培根“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的观点影响下,机械学与物理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拉美特里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观点,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3.【了解】模式在科学研究中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释方式,也可以指一种思想体系或思维方式。

1 / 9

4.【了解】医学模式的概念是在医学理论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医学观,是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医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方法,医学发展应该抓住哪些根本问题,医学实践操作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等方面,做出的高度理论概括。

5.【了解】生物科学的进步,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细菌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遗传学等生物学体系的形成,使人们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现象以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理论上,一个是二元论,另一个是还原论。 生物医学模式虽然强调生命活动在结构、功能和信息交换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却忽视了人的另外一个方面,即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生物医学模式的这一缺点,限制了它的视野,也限制了医学家对健康和疾病的全面认识。

6.【掌握】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①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③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④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7.【掌握】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临床医生向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分化是必然趋势。《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明确指出了我国医疗机构将向社区化和综合专科化两个方向发展。社区医生不仅是能够对躯体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工作者,还应当能够更多地与患者沟通,积极帮助高危人群寻找心理和社会病因,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8.【熟练掌握】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①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②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③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④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9.【熟练掌握】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第三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

健康的社会性: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疾病的社会性:病因的社会性,疾病结果的社会性,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人群健康影响社会发展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1.【了解】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社会因素被人的感觉系统纳入,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形成心理折射,产生心理反应及行为,即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模式。⒈感知觉系统是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⒉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是社会因素的中介⑴神经系统与中介机制⑵内分泌系统与中介机制⑶免疫系统与中介机制⒊中枢神经系统是社会因素作用的控制器。

2.【了解】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①作用的广泛性②持久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

3.【掌握】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不同分配制度影响居民健康;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社会制度影响人的行为。

4.【掌握】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教育、法律、道德规范等。社会文化包括:教育、文化、风俗、宗教。

5.【掌握】社会心理因素是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能导致人的心理应激从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

6.【掌握】:生活方式是人们采取的生活模式或式样,它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人的行为既受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每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

7.【掌握】生活事件指在童年期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会

2 / 9

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受到的各种事件。生活事件包括:⑴学习问题⑵恋爱婚姻问题⑶健康问题⑷家庭问题⑸工作与经济问题⑹人际关系问题⑺环境问题⑻法律与政治问题。

8.【熟练掌握】关于文化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大体分为三种观点,其一为共同论,其二为进化论,其三为相对论。文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9.【熟练掌握】经济与健康的关系: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卫生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是保障健康的物质基础,它对人群健康水平的影响是通过多渠道综合作用的。

10.【熟练掌握】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㈠促进健康的行为:①积极的休息与睡眠②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③积极的应付方式④体育锻炼㈡吸烟㈢酒滥用㈣药滥用㈤不良性行为。

11.【了解】家庭与健康:㈠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生活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常见的家庭类型包括:⒈核心家庭⒉扩大家庭⒊异常家庭。㈡家庭功能:⒈养育子女⒉生产和消费⒊赡养⒋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㈢家庭对健康的影响:⒈家庭关系不良⒉家庭功能失调⒊家庭结构的破坏。

12.【了解】⒈人口数量与健康:人口数量增长加重社会负担;人口增长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的负担;人口增长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⒉人口结构与健康⑴人口年龄结构与健康: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⑵人口性别结构与健康:性比例平衡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素之一,性比例失调则是滋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⒊人口流动与健康: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人口流动可促进经济繁荣及社会发展,给居民健康带来有利影响,但是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给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3.【了解】生活事件与健康。生活事件的测量:Holmes和Rahe(1967)开创了对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方法。他们把生活过程中对人们情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并按影响人们情绪的轻重程度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进行定量评定,制定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生活事件包括:①学习问题②恋爱婚姻问题③健康问题④家庭问题⑤工作与经济问题⑥人际关系问题⑦环境问题⑧法律与政治问题。

第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卫生状况”(social health status) 是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P45

社会健康指标: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

人群健康指标:个体健康指标;群体健康指标:人口、出生、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生命质量

社会健康指标

一、卫生政策指标

1. 政府政治承诺 2. 资源分配:卫生经费占GDP% ,卫生经费用于PHC的比例

3. 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程度:(1)人均卫生经费(1192.2元)(2)医生数/千人口(1.62)、床位数/千人口(2.96)

4. 社区参与程度5. 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

二、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

(一)经济指标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per capita)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

3. 人均收入(20xx年农村4761,城镇26675) 4. 劳动人口就业率

(二)社会指标 1.人口统计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指数(抚养比)

3 / 9

2. 文化教育指标:成人识字率、妇女识字率、学龄儿童入学率 3. 人均住房面积 4. 食物供应

三、卫生保健指标1. PHC普及面指标 2. 安全饮水普及率 3. 妇幼保健指标:免疫接种覆盖率、新法

接生率、孕妇产前检查率 4. 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 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天数

5. 医疗卫生保健质量 误诊率、漏诊率、事故率、差错发生率

四、卫生资源指标 医师、医士、护士/千人、病床数/千人、各机构具有2000元以上的设备件数。

五、卫生行为指标 吸烟、酗酒、每万人口吸毒人数、每万人口患性病人数。 人群健康指标

一、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

(一)个体健康(生理、心理、社会)

(二)群体健康

一个健康的人群应该是身体发育平均水平良好,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慢性疾病患病率比较低,粗死亡率比较低,婴儿死亡率比较低,平均期望寿命延长。 研究人群健康状况是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二、个体健康状况指标

个体健康通常是指一个人身心发育正常,没有病痛,具有充分的劳动能力,而且长寿。

(一)生理学指标 1.生长发育指标 (体格指标) 2.行为发展指标

(二)心理学指标

1.人格 人格又称之为个性,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是个体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

2.智力 智力是反映个体心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3.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在主观上所感受到的体验。

(三)社会学指标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或相互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2.社会支持 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帮助。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

3.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个人为了满足各种生理、社会需求和达到特定的目的等所表现的特定行为模式。

4.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一般是指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方式。

三、人群健康状况指标

(一)人口数量与结构合适的数量与合适的结构

(二)人口出生指标 出生率 生育率 人口增长指标

(三)身体发育统计指标 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 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 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

(四)疾病统计指标 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残疾率等

(五)人口死亡指标 粗死亡率 死亡专率 平均期望寿命 死因构成和顺位

四、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

1. 减寿人年数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2.无残疾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 LEFD)(以残疾为观察终点)

LEFD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

4 / 9

活质量的综合水平。

3. 健康期望寿命 (active life expectancy, ALE)(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

4. 调整病残生存年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病残调整生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5.生命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LI),人口综合素质指标(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寿命,≥15岁人口识字率等)

1.【了解】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①调查研究②实验研究③健康状况评价④健康危险因素评价⑤生活质量评价⑥卫生服务研究。

2.【了解】信度:指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即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信度分析就是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其主要方法包括:①复测信度(或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折半信度。

3.【了解】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它反映调查的真实性。效度高,表明调查结果真实地测量到了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4.【了解】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①单纯随即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阶段抽样。

5.【了解】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法:①滚雪球或链锁式抽样②目的性随机抽样③方便抽样④机遇式抽样⑤综合式抽样。

6.【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①提出研究问题②设计研究方案③收集资料④分析资料与解释结果⑤散发和应用研究结果。

7.【掌握】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①定量研究的重点是获得研究现象的数量指标,而定性研究则重点在于阐述事物的内在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②定量研究通常采用概率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对总体的推断结果。而定性研究通常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抽取研究对象,它通常是对研究人群的特殊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一般不能外推。③定量研究通常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固定程序,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所需的资料,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只有短暂的接触。定性研究则需要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和深入接触,收集资料的手段也往往较灵活而没有固定的模式。④定量研究的结果一般用概率统计分析,而定性研究一般是用分类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

8.【掌握】定性研究的应用:①辅助定量研究设计和提出研究假说②协助分析和解释定量研究结果③与定量研究相结合④快速评估。

9.【熟练掌握】问卷的基本结构:①说明部分:用于介绍研究者身份,调查目的和意义,填写问卷注意事项。说明部分常置于问卷的前面或作为附在问卷上的一封短信。若调查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敏感问题,指导语中一定要强调信息的保密性。②调查项目:是问卷的主题部分。它由一系列围绕研究目的和框架而编制的问题组成。调查问题一般可分为特征问题,态度问题和行为问题三大类。特征问题是指用于调查被调查对象基本特征或背景信息的问题;态度问题用于测量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看法、意愿、认识和信念等主观信息;行为问题即用以测量被调查对象过去发生的或现在进行的某些行为和事件。另外,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还可将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③资料登录:包括调查项目之前的问卷名称;每个调查问题的编码和问卷结尾部分调查者姓名;调查地点和日期等。

10.【熟练掌握】问卷设计的步骤:①确定调查主题或变量②设计问卷初稿③预调查和修改④效度和信度检验。

11.【熟练掌握】问卷设计的注意问题:①避免双重装填②避免用词不当③避免诱导性提问④避免抽象性提问⑤对于敏感问题,应充分强调保密性。

12.【熟练掌握】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5 / 9

13.【了解】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目的是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分析其发展及变化趋势等。

14.【了解】定性研究中的观察法分为两大类,即参与型观察法及非参与型观察法。

15.【了解】观察法的应用:①了解人类行为及其特征②研究社会隐藏或敏感问题③监测行为变化规律④开展深入的个案调查⑤协助提出研究假设。

16.【了解】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观察法具有如下优点:①资料的可靠性较高②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③具有一定的费用弹性。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一样,观察研究常常难获得“有说服力”的统计量,以致观察研究的结果不能外推。

17.【了解】专题小组讨论是通过召集一小组(通常为6~12人)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专题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展开讨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18.【了解】专题小组讨论的应用包括:①获取群体对某事物的态度或评论等②用于快速需求评估③帮助确定研究设计,形成研究假设④解释定量研究结果⑤评估项目开展情况。

19.【了解】专题小组访谈优缺点。

20.【了解】在编写讨论提纲应注意:①问题一般应按由浅到深、非敏感到敏感问题的逻辑顺序排列②问题的数目不宜过多,多数学者建议8到12个问题比较合适③为了保证良好的讨论效果,讨论时间一般以1~1.5小时为宜④提纲必须经过预试验。

21.【了解】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必须具备如下素质和条件:①有经验、有组织才能,能调动每个参加者的积极性②熟悉将要讨论的题目和研究领域(但并不要求是专家)③合适的个性特征,如随和、易接近、也被人信任等④与小组成员有相似的背景特征⑤善于启发和鼓励,并造就一种自由、和谐、积极、热烈的讨论气氛,使每个参加者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⑥善于观察和倾听,善于运用点头、微笑等非语言性动作⑦不对访谈的观点表示赞同或反对⑧善于控制讨论时间,没有语言障碍⑨文化敏感性,即尊敬地方文化习俗等。

22.【熟练掌握】个别访谈是指研究者向一位被研究者进行访谈,通过两个人之间的个人互动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研究方法。

23.【熟练掌握】一项设计良好的个别深入访谈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功用:①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情感感受和行为特征等②深入细致地掌握被研究对象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耳闻目睹的有关事件,并了解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解释③通过个别深入访谈,可以对研究的现象获得一个比较广阔和全面的视野,能从多重角度对研究现象的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④帮助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之间建立相互熟悉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以便今后进一步交流、合作和相互支持。

24.【熟练掌握】个别访谈法的优缺点。主要优点如下:①与问卷调查相比,个别访谈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对事物进行解释的空间。它获取的信息更加深入、详细和全面②与观察法相比,个别访谈可以进入到受访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观念。观察法往往只能看到或听到被观察对象的外显行为,很难准确地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③个别深入访谈还能深入地了解行为发生的背景和影响行为的广泛决定因素(如权力关系),从而最终得到比较综合的画面④个别访谈中,研究者有更多机会分享和了解应答者的观点,以及他们在更广泛问题上的信念、经历和语汇等⑤可用研究个人隐私或敏感性问题。它的缺点是:①成功地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具有高度熟练技巧和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②对每一名应答者的个别访谈(尤为个人深入访谈)都会产生大量信息,而记录和分析的方法却非常耗时③解释资料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水平的技巧。

第五章 健康状况评价

1.【了解】评估个人健康水平的途径有三个方面:①试验健康②观察健康③自报健康。群众的健康状况评价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文献法,另一个是调查法。

2.【了解】健康相关指标㈠影响健康的环境指标:⒈人口学指标:⑴人口自然增长率⑵人口

6 / 9

负担系数⑶老少比⑷人口系数⑸年龄中位数⑹人口类型⒉自然环境资料⒊社会环境资料:⑴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⑶人均收入;㈡卫生保健指标:⒈卫生保健服务指标⑴医疗需要指标⑵医疗服务利用指标⑶预防保健服务指标⒉卫生保健服务指标。

3.【了解】用寿命表法评价健康的指标。

4.【了解】健康状况评价的意义:①评价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水平②发现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③发现重点保护的人群及重点防治的对象④评价疾病干预措施的效果⑤选择最佳疾病控制方案。

5.【了解】生活质量指数(PQLI):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营养,卫生保健和国民教育水平的综合指标。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率指数)+(1岁平均寿命指数)]/3

6.【了解】美国社会健康学会指标(ASHA):用来衡量发展中国家执行满足基本需要发展战略的成果。ASHA=(就业率×识字率×平均寿命/70×GNP增长率)/总出生率×婴儿死亡率

7.【熟练掌握】婴儿死亡率:指某地某年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同年活产数的比值。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社会卫生状况的敏感指标,经常用于地区间和国家间的比较。

8.【熟练掌握】平均期望寿命:某一年龄的期望寿命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般死亡率估计该年龄的人能够存活的平均年数。该指标通过寿命表计算,主要依据年龄别死亡率。最常用的平均期望寿命是出生时的期望寿命。

平均期望寿命指标和婴儿死亡率指标一样,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经济发达的国家,平均期望寿命高,婴儿死亡率低。

第六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了解】健康危险因素是指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慢性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关的诱发因素。

2.【掌握】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它研究人们生活在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发生死亡的概率,以及当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时,可能延长的寿命。其目的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

3.【了解】存在死亡危险指在某种组合危险分数单独或联合作用下,某种疾病的死亡可能性,即现有危险因素条件下的预期死亡概率:存在死亡危险=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

4.【了解】可达到年龄是指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针对已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用重新估计的死亡率算出的一个相应年龄,成为可达到年龄。其计算方法与评价年龄的计算方法相似。

5.【了解】健康危险因素需要搜集的资料:①行为生活方式②环境因素③生物因素④卫生服务。

6.【熟练掌握】健康危险因素包括:①环境危险因素②行为危险因素③生物遗传危险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有着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明显和广泛存在的特点。

7.【熟练掌握】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从疾病自然史的第一阶段开始,即在疾病尚未出现时就采取措施,通过评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教育人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危险因素出现。在危险因素已经出现时,测定危险因素,计算它可能造成的危害,预测疾病发生的概率。因此,从疾病自然史的观点分析,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预防慢性病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

8.【熟练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个体评价,优点在于非常直观,能够给被评价对象一个明确的概念,即如果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控制的,个体的评价年龄和可达到年龄之间就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健康危险因素的个体评价较多地考虑到危险因素对人生命的量方面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对生活质的方面的影响。另外,通过行为改变彻底消除危险因素的影响是

7 / 9

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很多行为是集体化而不是个人所能够选择的。所以,在运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医师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与被评价对象之间的沟通、对被评价对象的精神和社会支持都是十分不可缺少的。

第七章 生活质量评价

1.【了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日常生活中必须完成的动作,失去后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上厕所、修饰、上下床等活动。

2.【了解】生命数量:是指个体生存时间的长度,对病人来说就是其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对一般人来说就是平均期望寿命。

3.【了解】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4.【了解】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以下特征:①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现象,包含了身体功能、心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般性的总体感觉四个方面②在评价者方面,更多的是采用自我评价③反映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指标常是主观指标④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时变性,这就很容易反映出疾病、治疗方法、老化和其他卫生保健措施的作用,因此它常比一些客观的健康指标更为敏感。

5.【掌握】生活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

6.【掌握】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个人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观满意度。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构成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

7.【掌握】生活质量评价的内容。

8.【掌握】生活质量评价的应用:①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测定评价②选择治疗方法③计算质量调整生存年数④成本-效益分析。

9.【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第八章 社区卫生服务

1.【了解】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2.【了解】社区发展是由联合国倡导的一项世界性运动。

3.【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4.【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人群。

5.【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融为一体。具体包括13条:⒈社区卫生诊断⒉健康教育⒊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⒌精神卫生⒍妇女保健⒎儿童保健⒏老年保健⒐社区医疗⒑社区康复⒒计划生育技术服务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⒔根据居民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条件,提供其他适宜的基层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

6.【掌握】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形式是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保证。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形式应该是:①真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城市医疗机构改革,建立功能合理、分工明确的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双向转诊体系②将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社区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在组织中落实。卫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8 / 9

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文件中明确指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和基本设施。

7.【掌握】社区诊断是研究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范围内人群中健康状况或疾病与有关变量(影响健康的因素)的关系,如人群中的卫生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测量,某些重要因素,包括生物、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影响的判断,对各类卫生问题的判断,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提供和利用及其趋势的评价和分析,对卫生政策的效果、效益评价,对卫生信息的分析等。

8.【掌握】社区诊断基本内容

9.【掌握】社区诊断和临床诊断的区别

第九章 社会卫生策略

1.【熟练掌握】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的焦点,也是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2.【熟练掌握】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一个理想,即在人们的生存机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人的健康。

3.【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①促进健康②预防③治疗④康复。

4.【掌握】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有三个总体目标:①增加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②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改善健康的公平程度③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利用这一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5.【掌握】中国的卫生问题:①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形势严峻②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存在明显地区差异③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④卫生体制不合理⑤立法和执法问题。

6.【掌握】中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7.【掌握】卫生发展战略: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突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三个战略重点,按照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强化基本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推行区域卫生规划,走以内涵发展为主、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9 / 9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学科。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

社会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它思考人们实际上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人们感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它能帮助人们运用所了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还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和事件及二者在...

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总结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年科性质社会学创始人——孔德18xx年《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社会学的产生人类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2。形而上学阶段3.科学阶段《资本论》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

社会学总结

1实证主义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2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和生物有机体一样具有结构性功能性...

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家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以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社...

社会学总结

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SociologySocius社会中的人们拉丁文Logos论述学说希腊文第一讲什么是社会学一社会学的...

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

社会学考点总结整理第一章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科学。P132.社会学家:孔德【法】,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

社会学系5月份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系青春路上与榜样同行团日活动总结社会学系团总支20xx年5月26日青春路上与榜样同行社会学系5月份团日活动总结一活动背景从古至今榜样就一直被世人传颂榜样是群众中的优秀人物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

袁方《社会学方法教程》笔记总结[1]

社会学方法教程第一章绪论1社会研究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2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三层次北大20xxlt简gt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

武大社会学考研真题总结

武汉大学社会学考研试题19xx20xx19xx年社会学概论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2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3韩非子以利相交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社会关系变...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总结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及分值名词解释6530简答题10330论述题20120主观题20120注意用标明的为老师强调的复习要点其余的则为参考一四大研究范式即固化的研究模式实证主义范式本体论真实性问题事物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复习

一人物介绍时代国家代表作理论1孔德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人称社会学之父代表作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哲学教程理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2斯宾塞182019xx英国西方社会学史上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

社会学学习总结(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