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会考总结材料

时间:2024.4.27

附件二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和谐高效

——大秦家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回顾

在市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地理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大秦家初中在09年地理会考中取得了优秀率49.44%,及格率94.38%,平均80多分,总评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地理组全体成员在新课程会考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用心钻研、集体合作、有序有效地安排会考复习工作的成果,在此把我校平时的一些不成熟经验做法总结一下,以求教各位同仁。

一、转变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教学理念的新发展,也带来考试理念的巨大变化。以至于在许多老师和学生的眼里“只要背背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地理学科会考也似乎变得难以捉摸。为此我们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潜心研究新的教学纲要,改变过去“划、拉、背”的教学方法,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发扬团队精神,共创佳绩。

团结就是力量,拼搏就有战斗力。我们地理学科组的成员,既有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改行的新手,新教师经常羡慕老教师的丰富经验,老教师则欣赏新教师们的干劲十足,平日教学中老教师把关定舵,把握住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方向,把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新教师。新教师广泛的查阅资料、搜集试题、有价值的实例,共同研究,确定方案,学科组的全体教师都能做到团结友爱,坦诚交流,大公无私,从不计较得失,从不保守,协作共进,发挥集体的智慧,去打整体战,避免了单兵作战和个人英雄主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一支“肯吃苦、会共事、能战斗”的战斗集体,建立了一支团结的、效率高的团队。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还经常了解教学的新观点,积极探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学科组时时刻刻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学科组教师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并能将所学、所得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全学科组中进行交流,

将一些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三、精研教法,抓住课堂,向课堂要效率。

“希望在每一个学生,成功在每一节课”不能依赖“大运动量”的补课和题海战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绩的关键如何在授课中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为了上好一节课,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做到“教师少说学生多说,老师少讲学生多思,”达到变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自己会学的较高境界。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节课都达到“高效、有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去审视、理解、比较,解决从生活实际中抽出来的地理问题,使学到的知识“活”起来,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1、堂堂清,夯实基础。避免“上课松松垮垮,课后作业一大堆”,课堂上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布置“定时定量”的任务,让学生时刻有事做,该识记的识记、该讨论的讨论、该拓展的拓展,切实做到抓住基础,以便提高能力 。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地理,需要记忆大量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如果纯粹去识记,知识就会变的乏味,缺乏生气,既不利于理解,也不利于牢固的掌握。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中尽量使用投影片,多媒体等素材创设认知情景,用形象的思维来促成教学。起到了增强感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体验感悟;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等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熟悉题型,提高考试技巧。

3、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在课堂中我们尽己所能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知自然知识、社会经验、文化传统相联系,使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

4、精讲多练,小考勤评。在课堂中,我们每堂课一定留出一些时间,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先考后评给学生分析题型,指导解题,提升所学知识在新材料情景下的应用能力,用试题来引导学生的复习,增强学科思维能力。

5、重视积累,丰富学生的头脑。通过地理竞赛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日积月累”的意识。让学生自建地理知识兴趣本,让学生

定期交流,互相学习,教师适时予以鼓励,坚持下来,同学们头脑中的的地理知识丰富多了。

四、合理安排学期计划,做到有条不紊。

我们教学任务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的解题技巧,紧扣书本,对照考纲,全面地把握重要考点。

第二阶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复习基础知识,全面建立知识体系,有“框——节——课”的知识体系,也有全书和整体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阶段,专题归纳复习,使学生对会考的重点内容、考察角度有一个更系统的把握,并对一年来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提高活学活用能力。

第四阶段,通过做会考模拟和综合试题,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同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做题速度和质量。在综合演练训练学生做题技巧的同时,还要善于归纳,把重点地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使学生对问题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在复习中我们采取“小步子,快节奏,多归纳,常回头”的“滚动式”复习策略,扎扎实实搞好系统复习。

主要的要诀是:准、精、薄

“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把握准会考大方向;②瞄准教学重点、难点、热点;③摸准学生的心理与兴趣,抓准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保证“准”的措施: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近几年的会考试卷、权威学校的最新模拟题;广泛搜集、查阅、研究本学科有关期刊杂志上的考试信息;通过交谈,作业、试卷的批改,洞悉学生问题所在。

“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 精讲。会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详讲,其他知识略讲。要严格按照会考考纲的要求复习知识。② 精练。针对会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多练。根据会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不搞撒大网捕小鱼,不搞题海战术,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重点知识要多练,如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对常考的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精选。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资料不如无资料。因此老师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不要照搬照抄全盘接受,更不能被资料牵着鼻子走,不要做资料的奴隶,而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④ 精评。对试卷和模拟套题考后、练后,不要从头到尾

逐个讲评,甚至每个题详细讲评。所谓精评就是画龙点睛,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讲评并非老师唱独角戏,形式以多样化为好,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一起评、相互评。要正确认识学生、相信学生,不要总不放心学生,复习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

“薄”,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厚到薄,二是从薄到厚。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 但会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薄”的构成: ① 画知识网络图和知识树; ② 能力结构图; ③ 方法技巧一览表。 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计划要全面,有针对性,扎实到位,检查工作要及时,较快的适应教材以及学生的变化,做个适应发展的教育者。在今后我们地理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有重点有选择的确定知识点,该细的细,该删的大刀阔斧的删。每堂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做到精练、不要贪多。对已确定的教学任务,要做到脚踏实地完成。让学生学一个是一个,学的扎实。

第二:有效利用上课的时间。老师对教学任务和重难点要十分明确,对所传授的知识掌握得特别的熟练,真正做到厚积薄发。每堂课的时间安排应该有所侧重,重点、难点问题要不吝时间,要讲透,而一般问题就应蜻蜓点水。始终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处于思考的状态。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老师的指点和归纳,使学生脑袋动起来。注意每堂课都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巩固时间。

第三: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讲是教师向学生讲其所讲,使地理知识系统、完整、准确。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明确,答题完整。还必须讲清知识的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要有针对性。

补是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教学成绩不可少的步骤。

第四:让学生熟练掌握读图技巧,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

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离开地图的地理教学,既失去地图对地理教学的指导意义,同时这种地理教学无法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们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

(姜竹青 秦学艳 )

充实,那金灿灿的果实。今后我们将继续拼搏,创造辉煌。


第二篇: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知识梳理: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 )千米。赤道周长是( 4万)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海边看船。

2.地球的运动: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2)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日的特点: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2. 地球仪:

(1)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0°纬线叫做( 赤道 );0°经线叫做( 本初子午线 )。北纬用( N )表示,南纬用( S ) 表示;东经用( E )表示,西经用( W )表示。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通海位于24°N,属于( 低 )纬度地区。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西经 20度 )和( 东经160 度 )组成的经线圈。

(4).北回归线:北纬23.5°,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南纬23.5°,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北纬66.5°,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1

南极圈:南纬66.5°,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5)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

热带——有阳光直射,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6)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极洲位于(南寒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二、重点识图:

1.地球公转示意图:初一下册第69页。

2.五带的划分图:初一下册第70页。

3.常见的经纬网。

专题二:地图

一、知识梳理

(一)地图的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 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有三种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的选择:

地图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 详细 ),选用的比例尺越( 大 )。

地图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 简略 ),选用的比例尺越( 小 )。

3. 方向的判读:

(1)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来确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北方 )。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注意: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从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北。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两个方向。

(4)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 北)、背朝( 南)。

3.图例和注记:常见的图例详见初一上册课本第10页。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上某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一般用( 高)海拔减去( 低 )海拔。 2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坡度越( 缓 )。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连接部分表示( 鞍部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陡崖 )。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川。

5.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 高原 )、(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类型。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盆地 )。

6.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原是( 巴西高原)。最大 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雄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4米);陆地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是( 死海),海拔是( -400米)。

7.在海底地形中,海水较浅,人类活动较频繁的部分是( 大陆架 ),海水深度一般在200米以内。

二、重点识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三: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 知识梳理:

(一)海陆分布

1.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 71% ),陆地面积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北冰洋;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洲。

3. 世界最大的洲是( 亚洲 );最小的洲是( 大洋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 北冰洋)。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形状呈“S”形的大洋是(大西洋)。

4.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北冰洋)。

5.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北美洲)和(南美洲)。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是( 南美洲)和(非洲)。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3

( 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

(二)海陆变迁

1.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引起变化的力量主要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如:高山的形成,火山喷发,地震等。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如风、流水、冰川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比如:平原、河口三角洲、风蚀城堡、阿尔卑斯山的峰峦的形成。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3.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发火山和地震现象。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3)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红海面积会扩大是因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张裂拉伸,地中海面积会缩小是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在碰撞挤压。

二、重点识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的轮廓、板块构造示意图

专题四:世界的气候

一、 知识梳理: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时间短,多变。气候时间长,少变。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云雨区)。常用的天气符号见课本。

3.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的高低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尘等。

5.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递减 )。

6.通常一年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北半球出现在( 七 )月,南半球出现在( 一 ) 4

月。最低温北半球出现在( 一 )月,南半球出现在( 七 )月。

7.气温的年较差=月均温最高值 — 最低值。

8.根据成因,降水分为三种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赤道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

9.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人类活动等。能举例说明,注意灵活运用。

11.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2.沿海地区温差小,降水多;内陆地区温差大,降水多。

13.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人口众多的城市中心,以上升气流为主,雾和低云多;温度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

14.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

(2)温差小,全年降水均匀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典型。

(3)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4)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以非洲分布最广。

(5)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0℃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东部最典型。

(6)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15.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亚洲 )。海洋性气候最典型的大洲是( 欧洲)。热带草原气候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16.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民居:南半球的房屋坐南朝北,因为北面朝阳。北半球的房屋坐北朝南,因为南面朝阳。 5

影响服饰、饮食习惯、农业生产。

二、重点识图:

常见的天气符号、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专题五:世界的居民

一、知识梳理:

(一)人口与人种

1.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

3..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4.(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东部)。它们大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欧洲);

(2)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干旱的沙漠,亚洲北部——气候寒冷,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人口( 稀疏)。

5.欧洲的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家处于人口( 负 )增长状态,已引起( 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中国、印度人口增长过快,必须实行计划生育。6.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穷。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解决措施:人口的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相适应。

7.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多发生在多数(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过多,会出现工业污染、供水不足、住房拥挤、犯罪率上升、噪声污染等问题。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城市的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教育条件好等。

8.按人类的体质特征,可以把人类分为三大人种:亚洲东部——黄种人;欧洲、大洋洲、北美洲、西亚、北非——白种人;非洲中部和南部——黑种人。

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阿拉伯人属于(白色 )人种。

(二)语言和宗教:

1.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 法语 )、(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

6

2.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汉语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

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流行(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 )。

4. 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 )、(伊斯兰教)。

教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基督教 ),主要流行于欧洲,大洋洲、北美洲。

西亚和北非主要流行( 伊斯兰 )教。中国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主要信仰( 伊斯兰)教。 佛教是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主要流行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5.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道教 )。

6.宗教建筑物: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佛塔或寺庙。

7.西亚和北非的居民以( 阿拉伯 )人为主,属于(白色 )人种。多信

( 伊斯兰 )教,通用(阿拉伯)语。

(三)聚落:

1.聚落的形式包括:( 城市)和(乡村)。沿海沿湖沿河的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大城市。

2.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冬冷夏热,降水少。

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气候湿热。

新疆和北非的平顶屋——气候干燥,风沙大。

北欧的屋顶高耸——冬天气候冷湿。

3.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人类的文化和技术成就,有助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二、重点识图:三大宗教的建筑物

专题六:世界地区发展差异

一、知识梳理: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达国家多分布于( 欧)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多分布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

2.世界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第二多。

3.“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是指发达国家。

4.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地球村经济”)。

7

5.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组织是( 联合国 )。.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 )。英文缩写“WTO”是指(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奥林匹克倡导的精神是(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6.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

二、重点识图: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专题七:认识大洲

一、知识梳理:

1.亚洲又叫( 亚细亚 ),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又叫(欧罗巴 ),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2.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 )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

3.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度。往东每过一个时区就( 加 )一个小时;往西每过一个时区就( 减 )一个小时。

4.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指( 东八区 )的区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指( 180 )度经线。往东跨过日界线日期就要(减 )一天,往西跨过日界线日期就要( 加 )一天。

6.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1)地形以(高原 )、( 山地 )为主;(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 高 ),四周( 低 )。

7.欧洲地形以( 平原 )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 )的大洲。挪威的峡湾,芬兰的湖泊,阿尔卑斯的峰峦都是(冰川 )作用的产物。

8.亚洲地跨( 寒 )、( 温 )、(热 )三带,除( 温带海洋性 )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它都有----------(1)气候复杂多样;

(2)亚洲面积广大,各地距海不同,气候的( 大陆 )性显著。

(3)亚洲东部和南部的( 季风 )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见课本第8页的图)。

9.欧洲的气候特点是:(1)以( 温 )带的气候为主;(2) (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地中海 )气候分布最典型。

10.对欧洲形成显著的海洋性气候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1)三面临海,海岸线漫长--------( 海陆 )因素;(2)大部分位于北纬40度---60度之间,终年盛行来自( 大西 )洋的西风-------(纬度 )因素;(3)山脉多为(东西 )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海洋的暖湿空 8

气长驱直入------( 地形地势 )因素;(4)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沿海地区显著

升温-----( 洋流 )因素。

11.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大多顺地势呈( 放射 )状向四周分流;( 内流 )区

面积广大。.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澜沧江----湄公河 )。

12.欧洲的河流河网( 稠密 ),水流( 平缓 );水量( 充沛 ),季节变化( 小 );

有利于航运。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伏尔加河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多瑙河 )。

13.欧洲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14.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州)。它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地形以( 高原 )为主,

被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东部有世界最长的( 东非 )裂谷带。北部的( 撒哈拉沙漠 )

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15.非洲地跨赤道南北,绝大部分位于(热 )带,有“(热带 )大陆”之称。非洲气候的

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详见课本第20页图1—25)。

16.非洲物产富饶,被誉为“( 富饶 )大陆。”南非的( 黄金 )、刚果的( 金刚石 )等矿

产居世界首位。

17.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的大洲。( 农业 )是非

洲经济的重要部门。粮食作物中( 玉米 )的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

18.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又被称为“( 新大陆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巴

拿马运河 )。

19.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于( 发达 )国家,通行(英语 )语。

20.拉丁美洲是指(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通用(西班牙 )语和( 葡萄牙 )语。

所有国家都属于(发展中 )国家。

21.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 高山 ),中部(平原 ),东部( 高原、山地 )。

22.北美洲的五大湖是( 冰川 )作用的产物。其中的( 苏必利尔 )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

湖。北美洲东北的(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冰川广布。

23.北美洲的气候复杂多样,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美洲以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主,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北美洲的气候和天气受地形的影响很大:(见课本P29的“活动”。)温带海洋性气候仅仅局限

在西部沿海,因为来自太平洋的暖气流受到了落基山脉的阻挡;北美中部的天气会快速降温

或异常升温,是因为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24.南美洲的( 亚马孙)河是世界最壮阔的河流;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北

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的第四长河。

9

25.美洲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它属于( 黄色)人种。美国和加拿大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欧)洲的移民及后裔占的比重很大。南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混血种)人的数量和比重之大,超过了其他大洲。

26.墨西哥湾沿岸和近海有丰富的石油。墨西哥已形成以( 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是( 西)半球的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 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二、重点识图:

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美洲地形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专题八:认识地区

一、知识梳理: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东南 )部,包括( 中南半岛)和( 马来群岛 )两大部分。

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山河相间 )、( 纵列分布 )。

3.马来群岛地面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4.在东南亚的国家中,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缅甸 )、( 老挝 )、( 越南 )。

5.湄公河在我国叫(澜沧江),流经( 老挝 )、(泰国)、(柬埔寨)、( 越南 )等国家。首都基本位于河流沿岸。

6.东南亚处在( 亚 )洲和(大洋)洲、(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控制这个路口的“咽喉”。

7.“花园城市”是指( 新加坡 )。

8.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 油棕 )、( 椰子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是( 稻米 )。(马来西亚 )的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9.东南亚是世界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他们的祖籍大多是我国( 福建 )省和( 广东 )省。

10.南亚的地形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 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是( 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 德干高原 )。

11.南亚绝大部分属于( 热带季风 )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它到来的时间和强弱不一,容易造成( 旱涝)灾害。

12.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13.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金砖国家之一。人口现已突破(10)亿,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 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班加罗尔是著名的软件产业中心。 10

14.西亚地处( 亚 )洲、( 非)洲、( 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 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 )海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15.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 地中)海,是( 亚 )洲和(非 )洲的分界线。

16.西亚大部分属于( 热带沙漠)气候,(畜牧)业是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伊朗 )的羊毛地毯,是重要的出口商品。(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令世人瞩目。(伊拉克)的椰枣产量居世界首位。

17.西亚的居民以( 阿拉伯)人为主,大多信仰( 伊斯兰)教。通用( 阿拉伯)语。(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18.西亚石油的(储 )量、(产)量、(输出)量都居世界首位。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霍尔木兹)海峡是出入这里的唯一出口。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石油输出路线:(见课本P51)(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19.(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20.(西亚)地区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 维也纳)、艺术之都--------( 巴黎)。挪威----峡湾;瑞士-----“钟表王国”,阿尔卑斯山滑雪;西班牙----斗牛;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庞贝古城;希腊-----雅典卫城;法国------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

21.(西班牙)、( 意大利)、( 法国)是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

2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酷寒)、(烈风)、( 干燥 )。南极特有的动物是:( 企鹅)、( 磷虾)。我国在南极建的两个科学考察站是:( 长城站)和( 中山站)。我国通常在( 冬)季到南极考察。

二、重点识图:

马六甲海峡位置图、南亚季风影响示意图、西亚石油运输线路图、南极地区图

11

专题九:认识国家

一、梳理知识:

1.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 北海道岛)、( 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许多小岛组成。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见课本66页图3-1)

2.日本的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 日)语。传统服装是(和服)。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3.日本位于(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频繁。

4.日本的经济发达,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1)岛国多港湾,便于海运。(2)气候适宜。(3)高素质的劳动力。(4)发达的科技。(5)高效率的管理。(6)渔业和森林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1)矿产资源稀缺。(2)国内市场狭小。(3)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5.日本的( 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需要( 进口),产品需要( 出口)。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 北海道岛)附近的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7.(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筑波)是日本新兴的科学城。

8.埃及地跨( 亚)、(非)两洲,西奈半岛位于( 亚)洲。气候以( 热带沙漠 )气候为主,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 )。

9.埃及的居民大多是( 阿拉伯 )人,多信(伊斯兰)教。首都(开罗 )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10.埃及著名的文物古迹有(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等。它们大多分布在( 尼罗河沿岸)。

11.埃及的农业主要集中在( 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 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12.埃及现代的经济支柱有:( 石油)、(运河)、(旅游)、( 侨汇)等。

13.俄罗斯是唯一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地跨(亚)、(欧)两洲。传统上是一个( 欧)洲国家。

14.俄罗斯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东欧平原)的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15.(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

16.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美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南非)。俄罗斯的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12

17.东欧平原的( 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俄罗斯主要的农业区。

18.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是全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 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终年不冻。

19.(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塞纳河 )流域,特别是( 巴黎)盆地,一直是欧洲小麦的主产区。

20.法国的发电量中,( 核电)的比重较大。

21.( 埃菲尔铁塔)、( 凯旋门)和罗浮宫,已成为巴黎的象征。

22.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 首)位。是世界上出口( 粮食)最多的国家。

23.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

24.美国本土的农业带。(详见课本第85页图3—33)着重记住: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

25.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进口( 小汽车)、( 纺织品 )、(石油)最多的国家。

26.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欧洲)移民的后裔人数最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各大城市都有分布。其中(旧金山)的华人和华侨最多。

27.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它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旧金山)的“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28.美国NBA的篮球队队名与所在城市的著名工业有一定的关系。填出下列队名所在的城市。公牛队---------( 芝加哥);活塞队----(底特律);火箭队-----(休斯顿);超音速队-----( 西雅图)。

29.巴西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 )带。( 亚马孙平原)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30.全世界人民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 )。

31.巴西的( 咖啡)、(蔗糖)、(香蕉 )、( 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巴西的( 铁)矿储量大;水力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是著名的水电站。

32.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东南部沿海 )。最大的城市是( )。新建首都是( 巴西利亚)。

33.巴西种族复杂,( 白种)人占一半稍多,(混血种)人约占40%。通用( 葡萄牙)语。

34.世界上唯一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

35.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东南部沿海)。通用(英)语。

36.澳大利亚的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 中部平 13

原)区是著名的“大自流盆地”。

37.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袋鼠 )、( 鸸鹋)、( 鸭嘴兽)、(针鼹)等。

38.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农牧业和工矿业是基础产业。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 羊毛)出口国,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 煤)、( 铁)、( 铝土)的产量和出口量很大,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9.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 );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海边建有著名的( 悉尼歌剧院)。第二大城市是(墨尔本)。

二、重点识图:

日本领土组成和工业分布、苏伊士运河位置、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巴西地形、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见课本98页图3-53)。

专题十: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一、梳理知识:

1、中国位于( 亚 )洲的东岸,( 太平 )洋的西侧——海陆兼备。

2、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东 )半球,从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 北 )半球。

3、中国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北温)带,少部分在( 热 )带。

4、中国的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是( 曾母暗沙 );最东端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5、由于东西所跨经度广,我国东西相差( 四 )时区;我国统一采用( 东八 )区的“北京时间”。

6、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三)位。

7、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

8、我国的两个内海是:( 渤海 )和( 琼州海峡 )。我国的领海宽度是( 12 )海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有( 300万 )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台湾岛 );第二大岛是( 海南岛 )。

9、我国的陆界线长达( 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 14 )个。( 俄罗斯)和( 印度)与我国有两段不连续的国界。

10、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 省 )、( 县 )、(镇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 23)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14

13、记住以下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云南省、黑龙江省、广东省、陕西省、湖北省、山

东省。

1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 云 )、( 桂 )、(粤)、( 台 )。 15、20xx年,我国总人口为( 12.95 )亿,约占世界的( 21.2%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国家。

1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河南省 )。

17、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1)人口基数( 大 );(2)人口增长( 快)。

18、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东南 )多,(西北 )少。

19、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质量)。

20、我国共有( 56)个民族,(55 )个少数民族。汉族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 90.6% )。

21、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汉族 );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

2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 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东北 )、(西北)和( 西南)的边疆地区。

二、重点识图:

中国行政区划图、单独省区的轮廓图

专题十一: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梳理知识:

(一)中国的地形

1、我国的地势、地形特点是:(1)地势( 西高东低),呈( 三级阶梯)状分布;(2)地形

( 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2.我国地势优越性:(1)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充沛的降水。(2)

西高东低,使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3)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地形

多种多样,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的使用。(2)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小,我国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3、我国主要的山脉:课本P21的图

(1)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六盘山;贺兰山。

15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5、主要地形区的特点:

四大高原的特点:

(1)青藏高原——我国最大、最高;“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

(2)内蒙古高原——第二大;地面坦荡。

(3)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典型。

四大盆地的特点:

(1)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盆地内部沙漠广布。

(2)准葛尔盆地——纬度最高;盆地内部沙漠广布。

(3)四川盆地——“紫色盆地”。盆地内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4)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海拔最高。

三大平原的特点:

(1)东北平原——我国最大;黑土广布。

(2)华北平原——第二大;又称黄淮海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6、我国的地形之最:我国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天山山间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处。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以( 黑 )土著称。

(二)中国的气候

1、我国的气候特征:(1)( 气候复杂多样 );(2)( 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明显的(大陆

性)特征;(3)雨热同期。

2、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3、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4、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5、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地区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 )。

(2)时间分布不均:( 夏秋 )多,(冬春 )少;年际变化(大 )。

6、( 季风 )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7、玉溪市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亚热 )带,干湿区的( 湿润 )区。

16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南省和西双版纳属于( 热带季风 )气候。

8、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 )、( 阴山 )、贺兰山、冈底斯山。季风区受夏

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9、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是:来自( 太平 )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 )洋的西南季风。夏

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容易造成( 旱涝 )灾害。

初二地理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11、寒潮常常形成(急剧降温 )、大风、雨雪和( 霜冻 )天气。除了( 青藏高原)、( 云

南)、(四川 )、海南和台湾等地很少受到寒潮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受到影响,多发于秋末、冬季、初春。

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梅雨多发于春末夏初的江淮地区。

12、北京沙尘暴加剧的原因:(1)( 春 )季多风,风大;(2)地面植被(稀少 );(3)

沙尘主要来源于( 内蒙古高原 )。

13、内蒙古土地沙化的原因:自然原因——降水少,地面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人为原因

——( 过度放牧 ),( 过度开垦 )。

14、治理北京沙尘暴,内蒙古应采取的措施:(1)( 植树种草);(2)人工圈养;(3)划区轮

牧等。

15、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干旱 )。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河流水量深受( 季风 )气候的影响;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形成枯水期。

(2)以( 秦岭-淮河 )为界,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2、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河水主要来自( 高山冰雪融水 );(2)多为( 季节性 )河流。

3、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黄河 )。

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长江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塔里木河)。

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我国最大湖泊是(青海湖),它是一个( 咸 )水湖。

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 11 )个省区,

全长(6300)千米,注人( 东海 )。

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山脉的( 雅拉达泽 )峰,干流流经( 9 )个省

区,全长(5464 )千米,注人( 渤海 )。

7、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区是( 青海省)和( 四川省 )。

8、长江、黄河上游的共同特征是:落差( 大 ),( 水能 )资源丰富。

9、长江中游的特征是:( 河湖 )众多,地势( 地平 )。多发水灾。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

矶的( 荆江)河段,因河道弯曲,有(“ 九曲回肠”)之称。

10、黄河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 “地上河”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17

11、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 巫 )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即:( 瞿塘峡 )、( 巫峡 )、( 西陵峡 )。

1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宜昌 )、( 湖口 )。

13、长江最大的支流是( 汉江 )。长江的干支流通航里程达( 7万 )多千米,素有(“ 黄金水道 ”)之称。

14、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河口 )、( 旧孟津 )。

15、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三峡 );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小

浪底 )。

16、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流域内的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二、重点识图:

中国地形图、中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黄河、长江水系图

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梳理知识: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 大 ),人均量( 小 )。

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 北方)居多,有色金

属( 南方 )居多。

3、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 青藏高原 );最少的地区是( 四川盆地 )。

4、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人多地少 )。

5、我国的土地类型齐全,( 草地 )比重最大,耕地、林地的比重( 小 ),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6、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和 ( 盆地)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以北地区的耕地以( 旱地 )为主,以南以( 水田 )为主。

7、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 )、( 西南 )的山地上 。( 东南部 )山地多为人工林。

8、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内蒙古 )高原的东部和(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9、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由

于乱砍滥伐,林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3)由于过度放牧、开垦,导致草场退化、沙化现象突出。

10、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地区分布:( 东 )多( 西 )少,( 南 )多( 北 )少。

(2)时间分布:( 夏秋 )多( 冬春 )少,年际变化大。

11、我国的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南方(地多水少);北方(地少水多 )。

12、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是( 华北地区 )。

1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修水库 )。

14、南水北调工程,将把( 长江 )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 华北 )、( 西北 )地区。

15、解决我国缺水的有效途径是:( 节约用水 )、( 科学用水 )、( 保护水资源 )、( 防止

水污染 )。

16、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 )。

17、海洋中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蕴藏在( 大陆架 )。

二、重点识图:

18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南水北调示意图。

19

更多相关推荐: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转瞬间,一年过去了,过去的一年也是我在教学领域履行教师职责,勉力耕耘、不断进取的一年,现总结如下: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我认真学习政治思想理论,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上学期)广河一中马良成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5个班的地理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教导处计划、学科组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结

八年级上地理单元复习知识要点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位置所在半球半球20W以东到160E之间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领土四端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53度最南端...

初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蛟河三中张慧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初二年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我收获颇丰,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最大的体会是老师间的竞争合作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实到位才能保证他们的成绩,要…

初二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匆匆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本人勤勤恳恳的工作,从学期开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的进行教学,最后得…

初二地理期末工作总结

初二期末工作总结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教学和工作中有成绩也又不足,现特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和思想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方面积极参加理论…

初二地理知识点小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我国位置的优越性:(1)半球划分: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3)经纬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4)最东…

20xx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填空)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2海陆位置东部西岸是一个的国家3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小部分在没有寒带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5我国海...

20xx年初二地理总结 上册

初二地理总结上册甘宁浙赣闽港澳台粤桂琼湘渝鄂新青藏云贵川9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705亿103上海拔是世界第一高峰1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陆地面积约三位3带没有寒带我...

初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地理教学任务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中学八年级的地理工作教学由于八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大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xx01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

初二地理总结(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