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1

华蓥市有113个行政村,农户7.7万户,农业人口26万。近年来华蓥特色农业发展快速,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通乡通村公路全省领先,便民路入户率达80%以上,建设新农村产业独具,基础良好,群众支持。按照中、省、广安市的部署,华蓥市高度重视,迅即行动,快速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华蓥市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以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家、打造新环境“四新”建设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和环境卫生整治“五大工程”为突破,着力狠抓1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新农业有新进展。立足增收主题,集中项目发展主导产业,力争每一个新农村重点村都有产业支撑、每一户新农村农户都有致富项目,确保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着力培育特色农业,在高兴镇宋家垭村、永兴镇鲤鱼村发展优质蔬菜1050亩,在古桥街道兴隆村新植优质梨1100亩,在禄市镇山门口村、华龙街道上坝桥村春植优质杂柑1200亩。扩张竹业基地,新栽竹3.6万亩。着力扩建大川木门二期工程、引进80万头生猪加工项目,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狠抓优势产业培育的同时,着力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引导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10个,鼓励群众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农副产业,家庭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

二是新农家有新面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适当资金补助引导农户实施“六改一建一整

治”,以结对帮扶促进农户改善环境,培育文明乡风。远在北京、福建、新疆、深圳等地务工的70多位群众,通过镇村发动,专门请假赶回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开展“三讲一树”文明新风活动,组织全市3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户,帮助农户打扫清洁卫生,重点村村容村貌在短期内有了极大改观。组织开展“欢乐农家大赛”、“城乡妇女共建新农村”等活动,引导农民整治村容村貌,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截止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完成改厨1224户17643平方米,改厕1182户6291平方米,建成沼气池228口,房屋立面改造1127户87552平方米,院坝硬化1060户42952平方米。

三是新农民有新变化。组织130名骨干人员进村入社,挖掘群众身边勤劳致富典型,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号召村民学习榜样,群众创业热情高涨、自主精神更强。加强中小学生新农村建设教育,每月一堂专题课,通过小手牵大手,使农民群众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组建10所农民学校75个村民学习小组,开展知识技术培训19期,参培人数达2165人次。成立乡村书吧(图书室)13个,藏书2.3万册,借阅人数3.6万人次,群众自发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华蓥电视台开设了互动点播电视栏目,群众可在家中随时点播种养技术、卫生知识等内容,目前栏目点播已达4.2万人次,农民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是新环境有新气象。从群众最急需的基础设施改造抓起,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乡村道路联网工程,改扩建村级公路44.42公里,硬化便民路54.9公里。实施人饮工程,共打井1089口,9683人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共完成古桥兴隆村、华龙上坝桥村等村土地整理2471亩,投入整治资金360万元。实施水利建设工程,整治山平塘15口,修建排灌渠系13.5千米,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

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对重点村建设分别由一名市委常委挂帅负责,抽调6名机关干部集中办公。结合“先教”活动整顿软弱村级班子3个,调整村干部4名,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各乡镇还抽调干部与村干部一道组成工作队,现场蹲点抓落实,任务分解到户,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科学制定规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聘请规划设计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制定了10个重点村建设规划。重点村建设规划集中体现“五建、五通、四有、一化”指导性要求,新农家建设侧重体现“六改一建一整治”要求。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已经审定。

三是深入发动群众。重点村的确定由群众自愿申报。各乡镇、街道必须经60%以上的村民签字同意方能申报重点村,从一开始就让群众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让群众参与制定建设规划。重点村整体规划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农户规划由市上指导规划轮廓后,农户自主设定。出台奖励政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确立了以奖代补、按进度奖励等政策,实施后没有发生一起因奖励政策兑现引发的信访事件。让群众参与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凡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补助资金、捐助款,都必须经理财小组审核后方能支付,并定期向村民公布。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组织重点村支部书记外出考察了成都梅林村、蒲江县等地新村建设情况,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

四是发动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城乡互动,共建新农村”活动。全市28名市级领导、94个市级部门及所有机关干部结对帮扶重点村,为群众理思路、

选产业、谋发展。目前,市级领导、部门资助新农村建设资金近60万元。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建新农村。全市76家规模以上企业与相关村结成帮扶对子。宏云建材、建工集团、广能集团等企业已向华龙上坝桥村、禄市山门口村、双河街道五星村、古桥兴隆村提供帮扶资金约5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市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投入,集中打捆使用水保、中改、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组织涉农部门发挥部门职责,集聚资金,统一调配,协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是农民是主体。变化较快的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无一不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结果,在规划上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投入上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参与上反映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参与度空前广泛,农民的投入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古桥街道兴隆村有的农户投入几万元修建家庭广场,正是农民主体性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二是干部是关键。新农村建设较好的乡镇、街道,都充分体现了全体干部包括机关干部的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在阳和镇阳和社区建设新农村上,市级部门帮扶尤为明显,既出钱又出力。同时,重点村的村支两委干部主动冲锋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体力行,带头建设新家,改善新环境,以模范作用带动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是帮扶是动力。新农村建设,帮扶是源动力,是牵引力。新农村建设仅仅依靠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缺乏外在动力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要建设好新

农村,必须上下联动、部门帮扶,而且要真帮扶,既要出力、出钱,又要出点子,这真正体现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要求。

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及矛盾

一是投入少。农民投入少。农民群众的经济状况大多较差,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总量不多。社会投入少。社会各层面特别是广大工商业主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理解也存在千差万别,自愿自觉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尚未形成,社会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不多。政府投入少。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较低,且乡镇负债较重,不能发生新的债务,县、乡两级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很有限。

二是发动难。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多,农村剩余人员多为年老体弱,使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效果较差。新农村建设缺少青壮劳力,导致部分群众和干部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和观望心理。部分基层干部宣传发动群众不细致深入,宣传形式不丰富、不灵活,群众难以消化、接受。

三是项目散。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中改、农村道路建设、国土整治等涉农项目多但分散,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不明显。

五、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一是突出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是支撑,增收是核心。“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通过产业发展来实现。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以农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的产业化经营。确定发展产业要因村因地制宜,只有根据本村的土壤、水份、村民养(种)植

习惯,确定的主导产业才有发展潜力,群众才会接受,决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上”。产业发展要适度规模,“小”了无规模效应,“大”了不利于调整结构,如发展生猪、蚕桑、水果产业等,一定要讲求适度规模。加快专合组织发展,培养农村“经纪人”,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因户制宜,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蚕桑、生猪、小家禽、蔬菜等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农副产业,应大力鼓励农民从多种经营中获取收益,同时,要结合新农村环境打造,采取劳务补助和以工代赈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农民工就地转移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要靠他们来实施、来体现。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一方面基层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群众自主决策一些新农村建设的事宜,政府“不越位”、“不包办”,让农民群众感觉认知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应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危房改造、整治村居、清洁环境等活动,让农民体会到政府、社会的关爱,激发他们改变现状,追求新生活的信心。大力普及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重视发展农村文化站、乡村书吧等载体建设,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更多地举行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镇村干部要重视农民民主意识的培养,大力宣传法律尤其是村民自治相关知识,帮助村民提高选举能力、村务管理能力和村务监督能力,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三是突出帮扶实效。省委、省政府就新农村建设专门出台了“部门帮扶、党员帮户”意见,各级各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应带点子帮扶,帮助农户制定规划、发展产业、建设农家,多提意见与要求;部门同

志应突出项目帮扶,在招商引资、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项目推进、产品营销、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积极为帮扶村牵线搭桥,提供支持;同时,通过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解决困难家庭在住房、生活饮水、用电、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党员帮户要与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改进党组织活动方式,与建立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相结合,积极动员和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职工进村入户,送温暖、献爱心、解难事。

四是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朝夕之功”、短期工作,而是一项长久性、常规性的富民、利民、安民工程,需要良好的机制保证。要在投入机制上、工作机制上逐步探索,加以完善。在投入机制上,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奖代补”方式,通过财政挤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投一点、向上争一点的办法,设立新农村建设奖励基金,对重点村建设中行动快、质量高、效果好的农户,分等次、分类别、按比例分别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热情。在工作机制上,应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农村工作头等大事、“一号工程”,常抓不懈,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不轻易更换,定期不定期组织市级领导、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引导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由阶段性向常规性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群众自觉型转变、由试点示范型向整体推进型转变。

更多相关推荐: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为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20xx72520xx815在河南省施庵镇的农村进行了深入农村感受发展切实剖析三农新动态的社会实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施庵...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姓名徐杰学号20xx01030101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时间20xx年2月13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的意义及目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农村已经发生了翻...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来源调查报告更新时间20xx89浏览次数9一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当前我省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正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规划工作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全...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学号101010205姓名董美慧调查地点辽宁省庄河市各乡镇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近年中国在迈向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一直在大力度实行的而如今新农村建设到...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龙阳镇的1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20xx多人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洛阳理工学院暑期报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通过我国在十六大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颜莲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班级机096姓名陈瑞学号0910012171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颜莲村调查方法实地考察采访村委干部走访村民网站收索图书查阅法调查时间20xx年8月10日20xx年8月20日报告正文...

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姓名赵丹丹学院河北经贸财经学院年级20xx级指导老师翟老师完成时间20xx年1月27日关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前言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假期实践报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题调研报告之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撰写人王雪芹学号0818542时间20xx年2月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南省沁阳市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一位有识青年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