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学科渗透德育初探

时间:2024.4.27

关于小学音乐学科渗透德育初探

【摘要】: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道出了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音乐教学,陶冶性情,德育渗透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道出了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者听,都内涵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通过不断地接触及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要努力做到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教学,以生动的音乐手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教育,唤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一首歌或一支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柏拉图曾过:“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来说是一种更为强有力的工具,节奏与和声有一种渗入人的灵魂深处的特殊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音乐教育运用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把旋律、节奏、和声、变调等构成音乐的要素有机的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感情用声音来表现,从而激发起听

者的共鸣,使音乐的情感与听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这就是音乐教育所发挥的情感感染作用的结果,这也是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独特作用,把人教育成美得、善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之学生成为具有崇高理想、丰富知识、健全体魄、优良情操的人。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为此,我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对关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以音乐情感,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作了一些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学中,学生演唱优秀历史歌曲,革命传统歌曲,演唱反映少年儿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劳动生活的歌曲,演唱各民族各地区民歌对学生也很重要。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歌曲的主题,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鼓舞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爱国、爱党、爱集体、爱生活,形成坚强、勇敢、活泼的性格。

在教唱《勤快人和懒惰人》时,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处理,唱勤快人时用轻快的速度,活泼跳跃的声音来演唱;表现懒惰人时放慢速度,慵懒的连续的声音来演唱。运用这样的对比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极富表现力。通过创设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劳动情景,让学生创编动作“动一动”,分

组合作“演一演”,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喜悦,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明白懒惰终将一无所获的道理。

教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时,先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歌曲《纳西篝火阿里里》,感受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旋律,引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热情洋溢的展现出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了解彝族的风格特点:唱一唱“阿里里”,舞一舞有特色的动作:头(低头,抬头,仰头,抬头,涮头),肩膀(上下耸肩,转肩,横拉肩膀),腰(涮腰),拐腿等,以及模拟篝火晚会的游戏,培养小朋友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音乐文化。

教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时,可先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到国歌的激昂奋进,威武雄壮。通过对国旗的有关背景了解,使学生知道国歌国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通过学习歌曲,能让小朋友认识到国旗的美丽神圣,在优美的旋律中强力的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儿童的无比自豪和幸福。

二、深刻理解音乐内容,以情激情。

音乐欣赏活动是进行音乐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瑰宝。故而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的自豪之情,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口笛独奏,其主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乐曲有开始由口笛奏出起伏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特点的同音大、小三度交替的音调,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的青山翠谷之中,展现了美丽恬静的苗寨春色晨景。从而让学生聆听到了山林中布谷鸟在欢叫,百鸟在呼应,犹如看到了一幅秀丽动人的图画,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现在一些“流行音乐”在校园中占有很大的市场,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模仿,很明显,流行音乐的侵入对学生审美和鉴别美的能力的培养都是一种不利的干扰,特别是影响了学校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因材施教,把一些中外优秀的音乐曲目介绍给学生,特别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我国民族、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而要通过长期的、具体的措施来完成。音乐教育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精萃,还要发掘他们潜意识具备的由来已久的民族文化意识,并利用这种意识去看问题,想事情,辨美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无数事实证明,音乐欣赏活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有些学生在欣赏了中国民族音乐之后,深深为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多姿多彩的乐器门类、扣人心弦的乐声所打动。他们从音响中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作为华夏子孙是值得自豪的。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列宁在强调情感的意义中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未来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

例如,欣赏《龟兔赛跑》音乐剧的时候,通过边听故事,边听音乐,了解到单簧管塑造的音乐形象“敏捷而骄傲的兔子”与巴松管塑造的音乐形象“稳重且勤奋的乌龟”之间的鲜明对比,分辨出单簧管和巴松管的音色特点,初步学到有关管弦队的知识。在组织音乐剧的表演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骄傲必败,虚心并不断努力才能使人成功的人生哲理,从而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唱《家家就是妈妈》,通过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创编与歌词相符合的动作,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亲自体验对妈妈的关心,并在拓展环节中让学生将课外收集的有关母亲的音乐作品进行互相交流评价。活动中,让小朋友们感受在妈妈怀抱里的幸福之情,回味妈妈的爱,体会亲情的可贵,在优美的歌曲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长辈,朋友的关爱,使他们成为感情细腻,有爱心的孩子。

教唱《时间像小马车》过程中,以表演展示情景(再现双休日的生活),以多媒体(飞奔的马车,琳琅满目的钟表店)再现情景,以实物(聆听小闹钟的声音)创造情景等等,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以及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在享受快乐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钟表声,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无形的时间是多么可贵,时间是不会停止的,同样的时间,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则一事无成,从而使学生懂得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激励他们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加强音乐教育,还可以防止社会上不健康音乐对学生思想品质的侵蚀。音乐教师应该以教学生学好歌、唱好歌为己任,多教一些健康向上的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和接受教育的“乐园”。

四、重视学习评价,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歌唱最易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歌曲以它独特的美——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学

生们的心灵中扎根,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时间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索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例如:可以在期末考核总,加入父母评价一栏,让学生把《劳动最光荣》,《大树妈妈》等学过的歌曲回家唱给父母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表演给家长看,家长给出简要的评价。通过反馈,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来,增强教育效果。

五、努力探索,教学中不断提高德育基本功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做到教、导并重,教书更要育人。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和求学时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太成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有人成为学习的指导者,作为音乐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要注重育人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教师的品德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思想影响。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的自己心中有阳光”。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自己本身就得是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教师,要以理服学生,首先就得以理服自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情操教育,自己就得首先净化感情,把心贴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不知德育为何物,德育教育就无从下手,当然就无从话渗透,把握德育教育丰富的内涵,就能居高临下的开辟渗透的渠道,创造出渗透的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

提高德育教育基本功和德育教学的基本功,这两个基本功不提高,德育渗透往往处在“围城”阶段,在学科外面活动,不能深入其中,“渗透”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只要本着做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就一定能够提高其能力,培养出具有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新时代的有用人才。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更加有效地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对学生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寓教育思想于教学之中,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颜焱.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普通版).2010,10(12):199-201

【2】张慧云.小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的研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31):256-258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二、德育渗透在欣赏教学中

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 ,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

三、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四、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 完美世界。

更多相关推荐: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很注意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实验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科学教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涵,甚至在科学教育教学时与思想教育相抵触,使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期效…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科学课学科渗透德育总结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很注意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实验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科学教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涵,甚至在科学教育教学时与思想教育相抵触,使科学教学中…

六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认为就是通过学科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故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尢为重要。让学…

四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科学课学科渗透德育总结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很注意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实验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科学教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涵甚至在科学教育教学时与思想教育相抵触使科学教学...

六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六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晓晓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认为就是通过学科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故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六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李红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认为就是通过学科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故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

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总结

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总结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具备其特有的人文性蕴含着深厚的人类生活精神崇尚事实强调证据追求严谨和规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

学校对各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求

学科渗透要求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教育相联系的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

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科技史渗透德育______广州市天河中学__李铜玉

中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科技史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之处20xx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这都离不开对科技...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工作总结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德育情景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注意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小学部吕丽华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每接触一篇课文必然或多或少或正确或错误或有意无意地受到一定的思想影响但这种自然而然的影响和我们自觉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本人承担了二四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