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4.3.31

关于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我于20##年7月20日~8月5日,对广东省某某市某某镇某某管区的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横山镇南墟管区10个自然村进行,共发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个案调查和学生家长访谈
    整个调查过程中,我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家庭进个案调查并对家长进行访谈,不仅为调查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的情况

由以上两表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三、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个案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72%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3%的初中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8%的学生认为大学、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2%的学生认为高中、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72%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7%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88%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的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次调查的讨论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4%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6%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9%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20%的学生选择就业,21%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个案调查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比较少关注,认为“教育无用论”的家长占绝大多数,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在学生中和老师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在农业科技还不怎么发达的今天,加之每年大量新的劳动力产生,并不是每一个从农村出去的学生都能进入城市,成为市民,摆脱农民的身份在目前来说是困难重重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尽管现在的高中正进入免费阶段,但仍然不受家长们和学生们的欢迎,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我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当年自己初中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去打工了,现在只剩下我和几个同学还在大学继续深造,现在这种情况依然如此,甚至更加严重,在调查的12个自然村中,据所在村的人说,他们村现在上大学的学生很少,能够上本科的学生更少。

2.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很多家长那种“读书无用论” 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求学,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4.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例如,学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班,“尖子班”、“中等班”、“普通班”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

5.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有些教师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缺乏对学生的必要了解,尤其是对差生有不公平对待,使得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加缺乏学习的动力。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例如英语口语严重落后于城市学生。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基础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4.家长的正确引导

    从调查结果可以表明,这是最关键的的一步,能够得到家长正确引导的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也对未来信心十足,对上大学有很强烈的渴望。现在的农村家庭借着改革的春风正在变得富有,但是重视教育的观念还没有跟上,导致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思进取,成为明显的“富二代”。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家长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要以成绩论英雄,眼光放长一些。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的正确引导是必要的。


第二篇:农村城镇初中生学习行为调查报告


农村城镇初中生学习行为调查报告

目的和方法: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学生的学业水平既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决定的,更是由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和学习行为等内部因素决定的。现代心理学从复杂学习行为形成的因素去分析研究学习历程,认为不同心理状态的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中,采用不同方法学习不同材料的不同学习表现,是破译学习之谜的基本途径。可见,作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方法的有机综合体,学习行为是学生达到成功学习的中介,而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行为水平,就成了我们籍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业水平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学习行为调查的目的正在于透视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探究其成因,并寻求优化其学习行为的教育对策。本研究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1.问卷设计。

我们将学习行为分解为一、二两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与方法2项。其中前者包括学习热情、学习意志2项二级指标;后者包括学习计划性,课内学习状况,以及练习、复习和考试状况,以及课外学习状况4项二级指标。

围绕一、二两级指标,我们设计了学习行为调查问卷测量表。其中,学习热情和学习意志两个指标各设了10题,学习积极性指标共设了20题。学习习惯、方法指标共设了30题,其中学习计划性指标设5题,课内学习状况指标设7题,练习、复习和考试状况指标设 1

13题,课外学习状况指标设5题。为了确保调查的信度,我们还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免的一些小错误,在问卷中穿插了5条测谎题,要求学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在开始正式调查之前,我们还将问卷进行了几次试用和修订。

2.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某县城普通中学初二学生,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14人,合计225人。我们认为,该校作为一所县城普通中学,其学生的学习行为状况具有一定代表性,而初二年级又是初中的中介年级,这就使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更具指导意义。

我们采取了先定性、后定量、再定性的分析方法。首先,我们设定了好、中、差三种状况,相应地给每一个问题设计了3条答案供学生选择。然后,将上述好、中、差三种性状逐一量化为2分、1分和0分。在此基础上,根据问卷中题目分布的比例,我们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并将这些量化标准重新定性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最后,将受调查学生先合并,再分成男女生、优差生等几组,逐一统计出了每一项调查指标的具体人数及所占比例。优差生的分组方法是,将全体受调查学生当时的学业成绩进行排序分析,以均分90分以上者为优生组,均分40分以下者为差生组。此外,全部数据统计过程都采用微机处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无误。

结果与分析:

从测谎题的检测结果看,参测人数225人,有效答卷为214份,有效率达95.11%。优生与差生相比,各项指标的优势都十分明显。 2

分析显示,优、差生学习行为总体水平的良好率分别为17.65%和0,优生高出差生17.65%;一般率优生与差生分别为64.71%和13.33%,优生比差生高出50.38%。这说明本次调查的信度良好。

简单地分析一下调查获得的数据,我们发现,城镇初中生学习行为整体水平较低,情况相当严峻。受调查学生学习行为的整体水平的优秀率为0.44%、良好率为3.56%,累计不超过5%,一般率为36.8%,而较差率则为54.22%超过了半数。综合各方面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一、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深入地透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深刻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

问卷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学习积极性各项指标中,学习热情指标比较明显地高于学习意志指标。虽然优秀率累计仅高出2.11%,但一般率却高出了12%。优生学习积极性各项指标高低优劣的分布特点与一般情况有所不同,学习意志指标高于学习热情指标。虽然其学习热情指标与学习意志指标相比,良好率高出11.77%,但学习意志指标的良好率和一般率累计却高出学习热情指标11.56%。

普通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需要和刺激是动机和热情产生的动力,意志则使这种动力得以保持和发展。因此,学习热情和学习意志组成了学习的动力系统,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学习水平的必要前提。但从初中生的特点出发,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于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生活的目的并不十分明确, 3

因此,缺乏长远的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教师、家长们普遍反映,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似乎仅仅出自教师、家长的压力,学习的内驱力严重缺乏,在学习中显得非常被动。有鉴于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坚定的信念,从根本上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这一过程中,又要十分重视工作的实效性。对初中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一定要针对其年龄特点,避免空洞的说教。

提高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工作更要持之以恒,因为学习意志对学习热情的维持和发展的作用不容低估,这从优生学习意志水平相对较高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到验证。男生的学习意志指标略优于女生。虽然优秀率和良好率(男生分别为0.9%,6.3%;女生分别为0,8.77%)累计两者水平相当,但一般率(男生为26.13%,女生为18.42%)则高出7.71%。女生的学习热情指标略优于男生。虽然优秀率和良好率(男生分别为0.9%、9.01%,女生分别为2.63%、7.86%)累计两者水平相当,但一般率(男生为31.53%,女生为36.845%)则高出5.31%。 调查还使我们了解到,有些男生学业成绩虽然比较差,但知识面却比较广泛,或者在某些方面(如操纵电子游戏机)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兴趣易分散或有某种特殊的爱好,是造成一些初中男生学习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又是由其心理特点决定的,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堵导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对其加强控制,另一方面应因势利导,帮助他们逐渐地把注意力转移并集中到学习上来,把某些特殊的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 4

并以学习为中心发展其它兴趣。对这类学生如教育得当,往往就会发掘出其巨大的学习潜能,造就出某种特殊人才。调查发现,女生与男生相比,课内学习状况指标优势比较明显。其中,优秀率(男生为21.62%,女生为31.58%)高出9.96%,良好率(男生为13.51%,女生为14.91%)高出1.4%。我们认为,因为男生一般比较调皮,不太“听话”,而女生一般比较温顺、“听话”,所以女生在课内能够得到教师的关顾。但这是我们必须注意加以改进的。

身体素质状况也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注意到,除了可能普遍存在于男生和女生中的生理缺陷和智能落后等因素外,对于初中女生来说,还面临着因初潮来临这一生理剧而形成的心理失衡。初中女生学习意志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除了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偏见的影响外,与其进入发育后心理上可能存在的焦虑不安有关。对此,家长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和理解,要给以特别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她们顺利地渡过这一关键时期,避免由此产生长远的不良后果。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优化学习行为的关键。 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学习习惯、方法指标略低于学习积极性指标。其中,优秀率(前者为0.89%,后者为0.44%)低0.45%,良好率(前者为5.78%,后者为4.44%)低1.34%,一般率(前者为40%,后者为34.11%)低5.89%。优生学习习惯、方法指标与学习积极性指标相比,却显得异常地低,其中良好率(前者为29.41%,后者为17.56%)低11.76%,而在一般情况中,优秀率与良好率累计仅低 5

1.83%。各方面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学习习惯、方法是初中生学习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学习习惯、方法水平偏低,是造成初中生学习行为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这对差生是如此,对优生更是如此。这就深刻地警示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水平,就要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改善其学习习惯、方法,而后者显得特别重要。

在学习习惯、方法各项指标中,课内学习状况最佳,学习计划性次之,练习、复习和考试状况又次,课外学习状况最差。分析结果显示,课内学习状况指标与学习计划性指标相比,优秀率(前者为11.56%,后者为26.67%)高出15.11%;课内学习状况、学习计划性等指标与练习、复习和考试状况指标相比,优秀率分别高23.56%、

8.45%,良好率分别高5.79%、7.13%;课内学习状况,学习计划性,练习、复习和考试状况等指标与课外学习状况指标相比,优秀率分别高26.23%、11.12%、2.67%,良好率分别高12.44%、13.76%、6.65%。 影响学习习惯、方法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探讨教育因素和环境因素。

1.教育因素的影响。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书写习惯,不仅书写姿势、书写格式不正确,倒笔顺、误用标点的现象也很严重。许多学生练习、考试书写潦草,随意涂划,考试中往往重视“大题”、忽视“小题”,不懂得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按思维的基本规律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外,主要是由教育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小学教育的缺陷和不扎实。其次是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对 6

小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不落实。造成学生学习计划性不强的直接原因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持久发展。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正是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为其成功地进行学习,为其获得深远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因此,我国自古就有“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之说。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牢固确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的思想,以教法适应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多作指导,并通过严格的训练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环境因素的影响。

课外学习水平普遍特别低下,是学生学习习惯、方法方面最严重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脱节现象相当严重,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家庭环境。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醉心于低层次的文化享受,形成了对子女发展极为不利的家庭文化氛围。还有一些家长则潜心于自身事务、事业之中,对子女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态度,形成了“准单亲家庭”和“准孤儿”。至于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就更大了。最普遍的现象是,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但对子女教育的知识却极度贫乏,或简单粗暴、或溺爱庇护,使学生很难形成有效的课外学习。社会环境因素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由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的波动,特别是文化环 7

境的混乱现象,这种影响往往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发现,经常留连于电子游戏机厅、录像厅和租书摊之间,几乎是所有学业不良学生的共同特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协调和联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三、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习惯的互动性及其对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意义。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习惯、方法各项指标高低优劣的分布特点与一般情况也略有区别,课内学习状况指标低于学习计划性指标。虽然其课内学习状况指标与学习计划性指标相比,良好率(前者为0,后者为6.67%)高出6.67%,但优秀率良、良好率和一般率累计却低13.33%,低于一般水平。

我们认为,尽管学习困难的最初动因也许是智能落后或学习习惯不良,但导致学习困难得以发展和强化的则是学习积极性的减弱和丧失。课内学习水平极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最显著的特点,这就与其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学习困难最初总是暂时的,但教师却往往因此对这些学生产生了不良印象,这种不良印象又十分自然地发展成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忽视或歧视,造成了一系列的学习机会不均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困难学生往往很少能得到教师的关顾,很少有上课发言的机会。又由于目前城镇初中班级学生数每每都在55人以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本来就很少,而学习困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就少之 8

又少了。这就又造成了学习困难学生课内学习积极性的减弱和上课注意力的分散,终于导致了课内学习效率严重低下,形成学业不良。课内学习效率严重低下还造成了这些学生的作业错误特别多,不能按时完成,这又招致了一些教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大量的“惩罚”性作业,产生了语文课上补做数学作业、数学课上补做英语作业、英语课上补做语文作业的行为“怪圈”,带来了学生学习负担的差异和新的学习机会不均等。而在这种情况下,课内学习效率就更无从谈起了。所有的这一切,又造成了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评价不高甚至过低的问题。初中生的良好性格和意志特征尚发展不足,学习上的屡战屡败很难使他们还能坚持做到败而不馁,加之教师对他们的怀疑和轻视,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丧失殆尽了。

由此,我们可以把学业不良学生形成的过程归结为两类:一是从难学、不会学到不愿学,进而更不会学;一是从不愿学到难学、不会学到更不愿学。总而言之,学习积极性可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进而又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反之亦然。它们之间是彼此消长的、互动的。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体会到,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不同原因入手,对症下药。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习惯的互动性还提醒我们,对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又必须具有综合性,要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明智的。

9

更多相关推荐:
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八年级5班如今的少年一代在小学就开始有独立消费的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花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例如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上网交友娱乐等方面虽然...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崇文中学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零用钱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小学就开始有独立消费的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花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例如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

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相传:中国古时侯…

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城郊中学八年级五班权珂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在小学就开始有独立消费的行为,到了中学时代,他们一般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花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例如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

20xx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xx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

暑假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假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高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学校东海县高级中学班级高二25调查人倪颖调查时间20xx年暑假暑假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xx年暑假对高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高考改革的实施对高中生阅读有了更高...

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中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报告我家的幸福直通车杭州公交文化调查活动20xx属于中国20xx属于杭州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天堂般的城市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幸福感自由自在地漫步在西湖边耳边传来悠扬的乐声原来幸福触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模版(学生用)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系部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提交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成绩评语题目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XXXXX1一XXXX2二XXXX三XXXX二XXXXX368正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要求1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3...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足球普及情况调查报告时间寒假暑假假期地点本地区自己写对象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范围足球运动主题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科考方法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后的分析本次调查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足球运动在本地区的普及情况很差调...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学生(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