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小结

时间:2024.3.31

自我评价:85分

自我评分85分,一方面是因为每节课都投入到了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认真、用心地去完成了:另一方面是感觉自己在课程讨论中的发言还不够积极。总而言之,能够从老师和同学们的讲解中了解到很多东西,使我感到充实而又兴奋。

上海大学 — 2013学年冬季学期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

授课教师: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语:

被激发的热情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小结

上过顾老师的“毛中特”课,看到同学们在课程圈子里所发的帖子,不难感受到大家已经被老师的授课热情所感染,开始对看似枯燥无味、课程沉闷的概论课产生学习的兴趣。我也从开始时的抵触心理渐渐沉浸到学习概论课的乐趣中,同时在概论课的学习中,我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先说一下关于概论课的一些感想吧。

顾老师的概论课上有三个法宝:精品课程圈子、PPT宣讲、邀请名人来课堂。这是老师的法宝,也是我们学习、探讨的机会。其实像课程圈子发帖、PPT宣讲一类的方法在我们的课程中已不属新奇,但是老师却能够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享受这个过程。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顾老师教学的热情:譬如我们的课程圈子,每有空暇时间,老师便会进去浏览发帖,对同学们的帖子积极回复。正是老师的这种教学热情,感染并激发了我们学习探讨的热情。

课程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很多同学也都能够很好的把握这个机会。不过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每次宣讲结束后大家对一些问题的探讨,酣畅淋漓,思想的交流、碰撞总是让人感觉很兴奋。正如古语所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确实,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是狭隘的、片面的,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沟通也许我们能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和认识。每次课程结束,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分析的角度等等都会和以往有所不同。一节充实的课程的影响不仅仅是课上的45分钟。PPT宣讲以及宣讲后的讨论都不是新奇的方法了,但不论是什么样主题的宣讲,我们总能有所收获,并且总会与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仿佛有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你去思考。这就如胡申生老师说的,在我们讲演的过程中,顾老师会用自己的话将我们引领到与主题相关的某些问题上,启发我们的思维。

说到胡老师,不得不说他的点评细致入微,发人深省又给人以启迪。好的老师讲什么都会发光。

再谈谈学习概论课,对概论课内容的一些认识:

“毛中特”三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毛”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 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 产 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此,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的说法。在提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前,这个说法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实际和认识水平。但是,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后,还有其他创新理论的不断提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既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有了很大变化,那么对“始于毛”的说法就要作具体分析。若就我们党提出要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思想而言,即从指导思想的方法论而言,完全可以继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但若就当今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而言,特别是在实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而制定的那一套方针政策之后来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很难再说它“始于毛”了。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当然,我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只是这一庞大知识体系中的凤毛麟角,只是泛泛而谈,但是对一些东西产生学习的热情是弥足珍贵的,这是我在学习“毛中特”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第二篇:毛概小结11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19xx年,毛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1)科学内涵:1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际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3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4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概括的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名族特色,时代特色。 2)原因: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成为全党共识。

3)意义: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A: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1)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2)含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 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 产 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形成和发展: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实践是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1)形成和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其他方面理论构成。

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贯彻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形成和发展:中国共 产 党历史方位的变化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形成的现实依据;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实践基础。 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五:科学发展观

1) 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形成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形成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现实基础;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重要借鉴。

2) 意义:是同马克思主义,毛邓三重要思想既一脉

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路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 内容: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

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 是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A:19xx年,毛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B:江泽民: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 产 党新的工作作风。 1) 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验证条件和目的)。

2) 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

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正是由于

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邓三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4)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党

的十七大):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党的奋斗历程表明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5) 如何坚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

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最根本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B: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19xx年毛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 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括和总路线的内容。19xx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1) 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1革命对象: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

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2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a根本的动力是中国无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共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B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c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其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很大联系,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关键时刻出现明显的摇摆性。

3革命的领导: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 产 党领导,其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它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毛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4革命的性质前途:是新式,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同。新

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4) 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内容:(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A:毛关于革命道路探索: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1《井冈山的斗争》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8·11《战争和战略问题》 1) 依据:由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具有现实的可

能性。2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 意义: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

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 三大法宝(毛《共 产 党人发刊词》):

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点优点之一。坚持党对军队的决定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建军思想的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党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

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4) 基本经验:毛《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个有纪律有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有这个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是区别于前人的。他的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5) 意义: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回答近代中国革命何去何从问题,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国共 产 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结束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四章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 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

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经济三种基本经

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3)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必要性: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改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价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当时的国家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社会主义改造

1) 内容: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引导农民组

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

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经历互助社(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和高级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三个发展阶段。

2:手工业:办手工业供销小组;办手工业供

销合作社;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

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价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

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四马分肥: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2) 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

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A:19xx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

B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及积极影响;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也以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第五章

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A:19xx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B:19xx年4月,《论十大关系》;19xx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意义: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邓 19xx年南方谈话)

1) 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

致富。

3) 科学内涵(先回答28字的本质内容):一方面必

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1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邓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4) 党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为代表作出“和谐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

5) 意义: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

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A: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xx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1)“发展才是硬道理”原因: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原因:由中国共 产 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3)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位,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加速实现国

家繁荣富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4)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 第六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民主革命时期,毛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1) 科学内涵(党十三大):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2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

2) 初级阶段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历史阶段。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的区别(根本区

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1前者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后者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2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3经济主体不同

4) 特征: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历

史阶段;农业人口众多及主要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比重大,包含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历史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历史阶段;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大,科教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教比较发达历史阶段;贫困人口比重大人民生活水平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较富裕历史阶段;通过改革探索,建立完善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建设物质文明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阶段。

5)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

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及政策的基本依据;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从根本上说

是由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7) 邓“不够格”: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初级

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资格。主要是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 A:19xx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 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

靠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途径),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奋斗目标)。十七大又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加入了基本路线。

2)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基本路线是

经济建设。

3) 基本纲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的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共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

5) 初级阶段发展战略(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

年到19xx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xx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xx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5个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xx年比20xx年翻两番);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七章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改革

1)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党在新的时代

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A: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理论《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2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B: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途径是改革。 3)“三个有利于”标准(19xx年南方谈话):1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争论中摆脱出来;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即要以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促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出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6)“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19xx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当今的世界时开放的世界,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合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7)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更多相关推荐:
结课总结报告

结课总结报告本学期我选择车床车工实训所用的是西门子卧式机床规格如下产品规格1SINUMERIK802S802Cbaseline802D802Dbaseline数控系统28英寸LCD显示操作面板a机床操作面板b4...

立体构成结课小结

我们这阶段所学习的立体构成是三大都成中的一项。三大构成非常重要,它是学设计者的必须科目。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

PS 结课小结

结课小结在为期两个星期的计算机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要求能较熟练的加以运用。这段时间让我对这个软件也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我对这门课程感觉很新奇,我们学习的P…

党课结课总结

党课总结很荣幸我能参加党课培训班,并且也为我可以加入党课培训班而感到自豪,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学习中,认真听老师的每一节课,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学习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

乒乓球结课小结

乒乓球课小结一学期的乒乓球课快要结束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刚开始的不会到现在能掌握正反手我的乒乓球水平有了不小的进步并且我对乒乓球的规则和打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我是右手握拍采用横板握法选择理由是觉得这样会比...

20xx暑期课结课总结

暑期课程结课总结眨眼间为期20天的小学语文暑期课程已经结束每天一次的课程充实而有趣面对一个个充满求知欲的孩子我告诉自己要拿出200的精力上好课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只要孩子喜欢你的课上的开心续报也不是问...

20xx暑期课结课总结

暑期课程结课总结眨眼间为期20天的小学语文暑期课程已经结束每天一次的课程充实而有趣面对一个个充满求知欲的孩子我告诉自己要拿出200的精力上好课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只要孩子喜欢你的课上的开心续报也不是问...

视听语言结课心得

视听语言结课心得在四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视听语言这门课这门课程主要教授了我们有关于在摄影过程中镜头和场景的运用我从中意识到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感觉理所当然的表达和每一个简单的镜头其实背后都有其深意所在荧幕上的一切...

上好一节课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元芬小学语文组公开课总结科组长毛志英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本次语文组的公开课已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以示范课和研讨课相结合全体语文教师参加共授课17节此次活动是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又一次实...

河北科技大学结课作业封面

学生姓名学院专业题目任课教师科目名称20xx年5月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小结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小结桥梁工程概述桥梁是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桥梁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多的要求意味着更多的需求这也使得桥梁工程...

最优化控制结课总结

分数任课教师签字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作业学年学期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学生姓名潘巾杰学号2102216088提交时间20xx年4月26日何谓最优化就是给出一个函数得到使其达到最大值...

结课小结(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