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时间:2024.5.15

南充高中新校区高2010级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测试

地理试题(必修一)

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25=50分) 1、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南水北调工程: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导致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2、下列洋流,既属于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又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千岛寒流 C、东澳在利亚暖流 D、秘鲁寒流 3、与西欧形成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密切相关的洋流是

A、东格陵兰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读下图,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南赤道暖流 B、②东澳大利亚暖流 C、③北太平洋暖流 D、④加那利寒流 5、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

A、①表示水汽输送 B、②表示蒸发 C、③表示径流 D、④表示地表下渗

6、在下列四幅图中气流运动方向不正确的是: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9、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东部 C、南美洲西部 D、亚洲东部 10、西风带向北移到最北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11、形成世界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和岛屿形状的影响 B、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 C、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D、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差异 12、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陆地上的所有水 B、地球上的所有水 C、海洋和大气水 D、陆地上的淡水 13、人们最容易使用的水资源是指 A、冰川水 B、河流水和浅层地下水 C、内陆湖泊水 D、深层地下水 14、我国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15、在我国下列地区的河流,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的是 A、西北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6、下列关于河流水补给的正确叙述是

A、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河流,夏季补给量最大 B、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补给量最大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变化很大 D、河流中游的湖泊及支流,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17、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储水量最大的是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冰川水 D、浅层地下水 18、下列各种水体,补充更新速度最快的是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冰川水 D、地下水 19、使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联系,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调节的是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洋流 20、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 A、密度流 B、暖流 C、寒流 D、补偿流 21、下面洋流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7、右图所示的水平气压场中,a、b、c、d四箭头依次表示的是

A、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C、摩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 D、水平地转偏向力、风向、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的是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

A、山岭 B、盆地 C、谷地 D、裂谷 23、岩石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三大岩类是按

A、成因划分的 B、岩石的轻重划分的 C、化学组成划分的 D、物质颗粒大小不同划分的 24、读火山示意图,该山地的形成过程中,火山可能有几次喷发

A、 1次 B、5次 C、7次 D、10次 25、与北大西洋暖流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A、英国终年温和多雨 B、芬兰湖泊众多 C、挪威海岸四季波涛汹涌 D、北海鱼产丰富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高2010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2 页

高2010级第二次月考地理答题卷

二、综合题

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0分)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4)该洋流到北纬40°附近将朝 方向流动(2分)

(5)它对沿岸气候产生影响,使之 (2分) 3、读下列洋流模式图,回答(10分) (1)在图中补充洋流的流向(4分)

(2)请总结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规律(提示:洋流方向、性质)(2分)

(1)写中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A B (4分)

(2)图中包括 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 其中最重要的是3分) (3)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的 输送和陆地上的 输送而实现的。目前,从全球范围看,人类活动对循环过程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3分)

2、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海洋等温线排列和弯曲情况,判断前头所示洋流是 。(1分)请你总结洋流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的关系

(2分) (2)若该图所示是大西洋西岸,此洋流为

1分)

(3)与该洋流有关的大渔场是 (2分)

(3)在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实际情况与该模式图不同,原因是什么?(2分)

(4)若该图为太平洋,请问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2分)

4、读下图回答(20分)

(1)写出字母表示的褶曲类型,A ,B 。A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6分)

(2)褶皱构造上覆岩层是 形成的。这个地方的地壳运动状况是 (4分)

(3)如果要寻找油气,应该在 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则应在 中。(4分)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在A还是B? 原因是 (6分)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南充高中地理必修一月考

高2010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2 页


第二篇:高中地理必修3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Lewis57 高中地理必修3·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刘易斯地理工作室 策划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包括[4]

☆地理位置差异 ☆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2.松嫩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和耕作制度[2]

☆松嫩平原:旱地耕作业,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此外有畜牧业 ☆长江三角洲:水田耕作业,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此外有水产业

3.不同阶段区域发展的人地关系[3]

☆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4.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3]

☆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原因: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粮食生产地和桑蚕、棉花生产基地

☆工业社会: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5.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及其应用领域[7]

☆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开发规划 ☆模拟特定区域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大众化应用

6.遥感技术(RS)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环节[理解

高中地理必修3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

7.遥感技术的优点[2]

☆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 ☆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8.遥感(作为信息源)的应用[2]

☆资源调查 ☆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9.GPS系统的组成部分[3]

☆空间部分(卫星: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地平面至少有4颗) ☆地面控制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

10.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特点[4]

☆全球性 ☆全能性 ☆全天候 ☆实时性

11.GPS的应用领域[3]

☆野外调查(考察地理位置、高程) ☆旅行 ☆汽车导航

1

地理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12.GIS系统的应用[3]

☆自然灾害动态监测、评估预测 ☆城市管理 ☆空间分析、应用评价

13.GIS系统简要程序[5]

☆信息源 ☆数据处理 ☆数据库 ☆空间分析 ☆表达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4.荒漠化的主要表现[3]

☆土地沙漠化 ☆石质沙漠化 ☆次生盐渍化

15.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和植被景观的变化[2]

☆降水量: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贺兰山以西,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新疆塔里木盆地,降水量不足50毫米

☆植被景观(东→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6.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

☆主要: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灌溉措施不当

17.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2]

☆19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移民实边”、“开放蒙禁”,直接加剧了本地区的荒漠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西北地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1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5]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

19.解决农牧民能源问题的多种途径[3]

☆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

20.荒漠化防治的内容[3]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1.预防荒漠化的原则和重点[2]

☆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重点: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22.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6+4]

☆调节气候 ☆稳定大气成分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繁衍物种 ☆维护生物多样性(其他:☆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防风固沙)

23.地球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3]

☆东南亚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见P33图理解记忆]

☆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浓密的原始森林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的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陷于崩溃

25.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5]

☆过度的焚林开垦(迁移农业) ☆大规模农场和牧场开发 ☆商业性木柴采伐 ☆采矿、水利 ☆公路建设

26.巴西政府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公布:19xx年)[4]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19xx年) ☆移民亚马孙平原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开发 ☆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允许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2

地理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27.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6]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8.可再生能源包括[5]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29.非可再生能源包括[3]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30.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3]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1.山西煤炭资源的特点[5]

☆储量丰富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32.山西煤质特点[4]

☆低灰 ☆低硫 ☆低磷 ☆发热量高

3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方式[4]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注重能源的综合利用

34.山西煤田的分布[6](见P44图)

☆大同(优质动力煤) ☆平(鲁)朔(州)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优质主焦煤)

35.加强山西煤炭加工转换的具体措施[2]

☆建设坑口电站 ☆发展炼焦业

36.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三条产业链[3]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37.煤炭能源综合利用的影响[2]

☆使山西由煤炭开采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使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8.山西能源建设环境的保护与治理[3]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注重“三废”的治理

39.山西省调节产业结构的具体举措[2]

☆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0.河流流域开发的方向[3]

☆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是流域开发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资源的保护

41.田纳西河的概况[1]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

地理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42.田纳西河开发的自然背景[4]

☆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水系: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河流落差较大

☆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丰富,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43.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后果[3]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

44.流域开发的核心[3]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TVA同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45.TVA河流开发的具体措施[6]

☆防洪 ☆发电 ☆航运 ☆提高水质 ☆旅游 ☆土地利用

46.田纳西河发电的开发利用[3]

☆水电(汛期发电,依靠水库) ☆火电(利用煤炭资源) ☆核电(平衡枯水期的发电)

47.田纳西河土地利用的措施[4]

☆建立自然保护区 ☆调整农业、林业、牧业结构 ☆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对采矿区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8.区域农业发展的依托[3]

☆区位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

49.东北地区的气候,粮食熟制及其劣势,作物特点[4]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夏季集中,雨热同期 ☆熟制:一年一熟 ☆劣势:容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特点:农作物:喜凉作物;生长季节:4-10月

50.东北地区的地形、土壤条件[2]

☆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西部:高原<草原牧场>;中部、东

北部:平原,周围山地)

☆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5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3]

☆工业基础良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5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3]

☆耕作农业区(分布在平原地区,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特产:鹿茸,人参,苹果梨,柞蚕,苹果)

☆畜牧业区(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品种: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舍饲畜牧业)

5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2]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广人稀,政策支持) ☆地区专业化生产

4

地理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5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2]

☆主题:生态建设,增加收入

1平原区:继续加强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方向:○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3山区: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

55.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威胁[7]

☆水土流失 ☆黑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 ☆盐碱化

☆草场退化加剧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56.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57.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条件[4]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5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两个阶段[2]

☆19xx年-19xx年: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 ☆19xx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59.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表现[3]

☆许多乡村地区变为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乡村与城市交错分布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6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问题[3]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61.珠江三角洲的生态问题[5]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成为酸雨中心之一

☆水污染严重,“水匮性”缺水问题突出

☆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62.珠江三角洲调整治理措施[3]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香港、广州、深圳) ☆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规划与管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63.西气东输路线及示意图[2]

由轮南油气田

到上海市。

途径:甘肃、

宁夏、陕西、

山西、河南、

安徽、江苏,

全长4200千

米。

高中地理必修3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5

地理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6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4]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今后,我国能源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 ☆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天然气代替煤炭) 65.我国目前能源结构带来的问题[2]

☆燃煤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酸雨影响危害严重 ☆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公路运输造成了巨大压力 66.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1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设施建设 ○2增加就业机会 ○3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西部:○

4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2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对东部:○

3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67.西电东送工程的三条通道及其示意图[3]

☆南部:水电、火电开发,送往广东·珠江三角洲(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滇黔交界处河流)

☆中部:三峡、金沙江水电送往华东 ☆北部:黄河上中游水电,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塘地区

68.产业转移的目的[2]

☆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69.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4]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

70.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的变化[4] ☆20世纪50年代:日本

☆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西部地区 7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3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6

地理必修3(新课标·人教版) 必须背会及易考大题

72.产业转移改变区域地理环境的表现[2]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产业转移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73.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1经纬度位置 ○2相对位置 ☆地理位置:○

1农业条件: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以耕地、林地、草原为主等>、☆自然条件:○

土壤)

b.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热量等)

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

d.生物资源(如: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物、农作物特征)

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海盐、能源等) ○

1人口2交通 ○3市场 ○4科技 ○5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的素质、质量) ○(包

6国家政策 括:工农业基础) ○

刘易斯地理工作室 策划

努力超越 精益求精

20xx年01月08日第一版 20xx年12月13日第二版

版权所有 未经批准 谢绝翻印

7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结和知识点

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难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题主要考点第一章第三节结合第一章复习学案合作探究51晨昏线性质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2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3自东向西运动速度15每小时4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第一章:知识总结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地理意义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1、2、3知识总结1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自小到大括号内为同级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八大行星顺序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绕日公转1方向...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结(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