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时间:2024.5.14

大学《实用写作》期末总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重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2010级思政二班 石盼)

第一章

第一节

1. 我国应用写作的萌生期: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

2. 我国应用文正式产生的标志: 应用文雏形:从1898年起在河南安阳殷虚遗址陆续发掘出的甲骨刻辞。

3. 甲骨刻辞、钟鼎铭文、《尚书》在我国应用文发展中的地位 甲骨刻辞:应用文雏形,商王朝的公务文书,我国最早的应用文。 钟鼎铭文:我国最早的私物文书。 《尚书》:我国现存最早且保存完好的一部应用文总集。

4. 把握我国各历史发展阶段在应用文发展史中的特点(每部分开始阐述的标志性的语句)

(1) 应用写作萌生——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

(2) 应用文雏形出现——商周时期

(3) 应用文文体成型与文书制度创立——秦汉时期

(4) 应用文写作的自觉与理论建立——魏晋南北朝时期

(5) 应用文写作的成熟——唐宋时期

(6) 应用文写作——元明清时期

(7) 应用文的更革与新变——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8) 应用文写作大发展与新的繁荣——新中国成立至今

5. 公文称谓出现的时期:汉代

6.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重要应用文理论著作及其作者

曹丕《典论*论文》,挚虞《文章流别论》,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蔡邕《独断》,曹植《与杨德祖书》,任昉《文章缘起》,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王羲之《与桓温笺》

7. 一文一事制度创立的时期:唐宋两代

8. 应用文一词出现的时期及依据:北宋苏轼《答刘巨济书》

9. 北洋政府“新公文程式”对“公文”概念的界定:凡处理公事之文件曰公文 第二节

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

1. 应用文的特点

(1). 实用性(最根本特点) (2). 模式性:有固定的结构和格式;(3)真实性:表现在语言方面 (4).时效性(方面: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限性)

2. 应用文的作用(1).明法传令,处理事务 (2).实施管理,维护秩序

(3).协调沟通,促进交流 (4).凭证依据,文献参考

第三节

1. 应用文主旨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

2. 主旨表达的主要方法

(1).标题彰显主旨(2).开篇开宗明义(3).结尾归结主旨(4).领句概括主旨

第四节

1. 应用文的标题、开头、结尾的写作方式

标题:公文式标题、论文式标题、新闻式标题、文种式标题

开头:缘由式(原因式、目的式、依据式、合并式)、引据式、情况概述式、结论式、问候祝贺式、背景交代式

结尾:执行要求式

2. 应用文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特点:通用性的书面语体、沿用模式化语词和句式、合理使用书面辅助语言

基本要求:准确、简洁、朴实、得体。

第五节

1. 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 2.应用文叙述手段:叙述方法和叙述人称上的特点

叙述手段:应采用概述方式而不宜详述。

叙述方法:以顺叙为主,有时也可用倒叙和分叙,一般不用插叙、补叙等手法。

叙述人称:三种人称都可采用。当行文者与受文者非常明确时,可以用无主句而省去人称。

第二章

第一节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发布机关和发布时间:国务院20xx年8月24日发布

2.公文的广义和狭义的含义

广义的公文即公务文书,指的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在处理公务时形成和使用的各类文书。

狭义的文书亦称法定公文,主要指《条例》和《办法》颁布的18种党政公文。

3.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①法定性(作者的法定性 效用的法定性 制发程序的法定性)②工具性 ③规范性 ④时效性 作用:

(1)、指挥和指导作用(2)、规范行为作用(3)、联系协调作用

(4)、宣传教育作用(5)、凭据记载作用

第二节

1. 重点把握13种行政公文的适用范围

《办法》规定的公文文种13种: 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决定、通知、通报、意见、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

2.把握党政公文的种类、党政共有的公文、行政机关特有的公文和党的机关特有的公文 党政公文的种类:(决议—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3、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4、条例—适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5、规定—适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带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6、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7、决定—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8、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9、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10、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转达上级机关的指示;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11、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12、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13、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14、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5、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16、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17、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8、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党政共有的公文: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

行政机关特有的公文: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

党的机关特有的公文: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3.着重把握行政公文格式的制作规范——P51

(一)、眉首部分的格式

(1)公文份数序号(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行政公文分为:特急 急件,党的公文分为:特急 加急(4)发文机关标识(5)发文字号(6)签发人

(二)、主体部分的格式

(1)公文的标题(2)主送机关(3)正文(4)附件说明(5)发文机关署名(6)机关印章

(7)成文日期(8)附注

(三)、版记部分的格式:(1)主题词(2)抄送机关(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4.请示的规则——(百度的!)

①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②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③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

④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5.把握公文数字使用、公文引用、公文层次序数规范要求——P49

第三章

1.意见的行文方向:多向行文 2.公告的特点:重大性 公开性 权威性

3.公告与通告的异同: 同:都有公布性、知照性、规定性

异:①内容属性不同:公告公布的事项重大,主要作用是广为知照;通告公布的事项可大

可小,具有鲜明的执行性和周知性②告知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广大公众,告知

范围广,通告限于一定范围,告知范围相对较小③发布权限不同: 公告发文机关的级

别较高,一般由省级以上的政府领导机关或授权的专门职能机关发布;通告则是各级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都可以是用的公文

4.通知的特点:通用性 普适性 时效性 执行性

通知的种类:指示性通知 颁转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

5.报告的特点:陈述性 汇报性 广泛性

6.请示的特点:期请性 拟议性 单一性 注意事项:事前请示 一文一事 严遵规则

7.请示与报告的区别:①行文目的不同:报告旨在下情上达,是一种呈报性公文,对上级不提要求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或答复,是一种呈请性公文②行文时机不同:报告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一般在工作结束或工作告一段落以及情况发生之后才能行文;请示是请求批准、知识或者答复必须在工作或活动开展之前行文③内容繁简不同:请示一般是一文一事;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④受文处理不同:报告中上级不需要行文作答,收文处理为“阅读”上级机关收到请示

后,则要认证研究,及时批复作答,收文处理为“办件”

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可行性 单一性 种类:指示性、批准性批复

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同: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都是批事项,在行文关系上属平行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属于上与咨询的答复更多为平级行文 批复仅限于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对所管辖的机关单位行文,往往具有通知和指示的性质,它只能是下行文。

第四章

1.报告的作用:决策依据 宣传启示 揭露问题 澄清真相

报告的种类:社情调查性 典型经验性 揭露问题性 研讨性 评介新事物的 综合分析类 2.简报的特点:简明性 新闻性 非公开性 基本格式:报头 报身 报尾

报身的写法:按语(对内容进行简要评价,或对变法原由进行说明) 标题(反映其主旨或基本内容) 正文(导语:简明扼要对全文内容或要点作概括陈述 主体:用典型的事实材料展开导语点名的内容,以叙述为主 结尾:深化主题,或呼应开篇,归结全文,或表达愿望 供稿者:置括号标注供稿单位或写稿人姓名)

3.计划的文种:①按性质划分:综合性 专题性 ②按效力划分:指令性 指导性

③按范围划分:国家性 行业性 地区性 单位 部门 ④按内容划分:工作 生产 营销 教学 科研 学习 ⑤按时间划分:短期 长期 ⑥按形式:条文式 表格式 条文-表格结合式 作用:组织动员 领导指导 督查考核 特点:目标预设性 措施可行性 执行约束性 主体三要素:目标(做什么)、措施(怎么做)和步骤(分几步做完).

4.总结的作用:①明确得失,把握规律 ②强化管理,促进工作 ③点面互动,借鉴推广 总结的特点:①回顾性:对过去特定阶段或工作的回顾和研究 ②评价性: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正确做法,指出失误和偏差③理论性:在回顾和评价概括上总结理论经验 总结主体的主要内容:①基本情况:介绍工作背景,主要任务、重要措施、实施步骤和交待有关事项等②主要经验:写明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主要成绩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加以提炼,总结出鲜活的经验 ③问题与教训:对以前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以警示来者。④今后的打算

大学实用写作期末知识要点总结

:提出今后的目标和任务,或改进措施和性的设想等

5.启事的含义:是单位或个人就某想具体事宜告知公众,希望人们关心帮助或参与的事务文书。写法:标题:由启事者、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 正文:写出缘由、内容、有关要求和办法,不同类型、目的的启事的侧重点和详略方面是有区别的。

第五章

约束性:对签约当事人的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 具有凭证作用:是履行约定条款的依据凭证 特点:合法性(是一种合法的法律行为,内容受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制约)制约性(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双方不得随意违反)平等性(合同当事人法律责任、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致性(当事人双方的意愿必须是协商一致)双向性(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互转)原则:平等公平 自愿协商 诚实信用 遵纪守法

2.合同的主要条款:①标的: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与义务必须要明确,没有标的或者标的不明确的是没有意义的 ②数量和质量:签订时一定要具体明确地写出数量规定,标的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大小;并且相关标的,条款必须要求精确,对合同细节必须明确。③价款或酬金:双方协商议定合同标的物的价格,是合同的必要条款 ④履行的

期限、地点和方式 ,是保证和同权利与义务正常旅行的必要条件。⑤违约责任: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规定制裁措施 ⑥争议解决的方式:合同在旅行中发生争议时双发课选择的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调解、诉讼等⑦其他条款:出必备条款外,课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性质的实际需要写明其他条款 写法:标题(写明合同的种类)首部(包括合同当事人

名称或姓名,住所、合同编号、签约地点、时间等)正文(引言表明签订合同的目的和依据 主要内容写明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注意事项 附则包括合同的保存、有效期限、份数以及补充办法)

3自荐信的写法:标题 抬头 问候语 正文(诉求目标 诉求缘由 自荐条件 结尾) 落款(身份 姓名 成文日期) 附件(个人简历和有关材料的复印件)

4.起诉状的种类:民事起诉状 刑事自诉状 行政起诉状 写法:①首部(写明起诉状种类 当事人基本情况)②正文:(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证据与证据来源) ③尾部(送致法院 正文后提行空两格书写“此致”二字,再提行顶格写送致法院名称,最后无需标点 落款:右下方写上起诉人姓名(签名或盖章),代书人姓名,以及成文日期)④附项(分项列述副本数量,证据的名称和数量)

5.答辩状的种类:民事 刑事 行政 写法:①首部:标题(写明民事答辩状即可) 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②正文:案由(“因原告···诉···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主体(答辩事实 答辩理由 答辩请求) ③尾部(答辩人和日期)


第二篇:写作知识总结


英汉表达差异

英语学习者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英语与汉语差别很大。比如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英文句子看懂了,但要动笔翻译为中文,却迟迟下不了笔,或者翻译出的句子有很浓的“英语腔”。这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引起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就下面几个方面做个总结:

1.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2.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这里所说的前重心是指先说结果后说细节,而后重心是指先细节后结果。对比如下: 英语句子一般是前重心,即将主要思想和主要结果放在句首或主句中表达;而汉语却相反,一般为后重心,主要的观点和信息往往放在句尾,也就是句子重心延后表达。所以英语句式特点是:句尾开放、句首重心,即先说结果后说细节;汉语则采用:句首开放、句尾重心模式,即先说细节后说结果。例如:

汉语:让人们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It is necessary to make peopl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汉语思维:汉语是按照自然顺序(natural order)展开论述。首先,从时间角度看,就是按照事物发展先后时间顺序展开叙事,先发生的事情先说,后发生的事情后说。其次,从逻辑关系角度看,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逻辑关系,先说前提(原因、条件、方式、手段),后说结果。即先有原因后有结果,先有条件后有结果,先有假设后可能有结果,等等。

英语思维:英语是按照重点顺序(salient order)展开论述,即把重要的方面如态度、观点、结论先交代清楚,开门见山、一语道破。然后再把理由、事实、条件、例证等方面逐步展开。即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事,先总结后事例,由果到因、由小到大。总体来说,英文将语义重心放在前面,然后分解叙事。

例如,同样是向老板写一封要求加薪的信,英语国家的人可能会先提出加薪要求,然后说出理由123,主要注意理由成立就可以了。

而中国人可能因为觉得加薪要求不那么含蓄,而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来。于是,先摆出一堆事实,如前些天生了病还加班,生活费不够将要露宿街头等等,等老板产生一定的同情或恻隐之心后,再提出加薪的要求。

时间顺序

汉语没有时态来标志时间,所以只好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叙事,先发生的事情先说,后发生的事情后说。英语句子之所以可以违背自然的时间顺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一是因为要依照其“先结论,后叙事”的逻辑表达往往会导致不能按照先后时间顺序,二是因为动词所显示出的不同的时态变化可以准确无误地将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表达出来。而汉语没有动词时态变化,只好遵从自然的时间序列。

a.

b. I was soaked in sweat when you saw me yesterday because I had been running.

英文先说结果“我满头大汗的”,后解释原因“刚刚跑完步”。汉语则是按照自然语序,有原因“刚刚跑完步”到结果“我满头大汗的”,在时间顺序上是由先“跑步”到后“满头大汗”。

a.当Irvine大法官提出,欧洲立法中包含的对隐私控制的解释权应该交由法官而不是议会时,引起了媒体的一片哗然。此后两天,这封信就发表了。

b. Publication of the letter came two days after Lord Irvine caused a storm of media protest when he said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ivacy controls contained in European legislation would be left to judges rather than to Parliament.

汉语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叙事:先有Irvine法官的评论(when he said…),然后是媒体抗议(media protest),最后信件发表(publication of the letter)。英文语序正好相反:先说信件发表,然后是媒体抗议,最后才有Irvine法官的评论。

You need to fight for your point of view(句首重心)/when sth happens that is counter to your values or threatens a project the organization supports.

在所发生的事情与你的价值观完全相反或者对你的机构所支持的项目有威胁时,你就需要为你的观点而战。(句尾重心)

An MS is a good investment(句首重心)/if you intend to advance as a technical specialist, which is career goal of about half of our engineering respondents.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技术专家,理学硕士会是一项好的投资(后重心),约半数有工程专业背景的受访者都把成为技术专家当作自己的职业目标。

逻辑顺序

从逻辑语序角度来看,汉语先叙事后结论,英语先结论后叙事。

汉语按照自然逻辑顺序,先说前提(原因、条件、方式、手段),后说结果。先有原因后有结果,先有条件后有结果,先有假设后可能有结果。因此,在主从句表达结构中,从句一般都是在前面,主句都是在后面(据统计,占到90%左右)。

英语先说结果,先作结论,后具体论述原因、条件、方式、手段等。英语中的状语从句位置很灵活,可以在主句前,也可在主句后。但更多的是主句在前,从句在后(据统计,占到70%左右)。

a.英语先结果后原因

Perhaps the confusion arises because life is not always what it seems. 也许,生活并非总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所以才会出现困惑。

Destruction of the land will increase as it becomes covered with asphalt for more roads and highways. 由于要修建道路和公路,很多土地被铺上沥青,这就造成大量的土地日益遭到破坏。

b.英语先结论后叙事

Now China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to a point where it has managed to feed its 1.3 billion people, 22% of the world’s total population, with only 7% of the world’s cultivated land.

中国现已能够用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使十三亿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c.英语先结果后叙事

Convention becomes weaker in a society that spends so much time listening and being talked to that it has all but lost the will and the skill to speak for itself.

社会上的人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听别人讲话及被动地与别人谈话,以至于到了几乎丧失自己说话的欲望和说话的能力。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d.英语先结果后手段

Scandals continued to dog President Clinton on Wednesday, as a judge ruled he broke the law by releasing letters from Kathleen Willey which were made public during the Monica Lewinsky affair.

星期三,克林顿总统再次深陷丑闻。因为他在莫妮卡莱温斯基一案中,将凯瑟琳韦莉的书信公之于众,据此,法官裁定他触犯了法律。

e.英语先表态后叙事

在翻译或写作中,如果一个句子有叙事部分,又有表达态度和情感的部分,在汉语中我们往往先把事情叙述出来,然后再表示个人的态度或情感。汉语遵循:先叙事后表态的思维模式。

英文则相反,是先简洁表态,把观点、态度、结论放在句首,然后具体描述经过或情况。即英语遵循:先表态后叙事的思维模式。

There is no agreement(句首重心)/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从语义上讲,主句There is no…讲的是结果,从句whether…说的是细节)

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研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意见不一(句尾重心)。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句首重心)/that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that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America in February. 我原计划今年二月访问美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感到很扫兴(句尾重心)。

I was shocked (句首重心)/when I heard you’d finished your research project a whole month earlier. 当我听说你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研究项目,我感到很震惊(句尾重心)。

There is disagreement among economists about what money is and how money is measured. 关于什么是货币以及怎样计量货币,对此问题经济学家们之间存有分歧。

英语倾向于先表态,后叙事;汉语则喜欢先叙事,后表态。这是因为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中心,即优先表明说话人作为主体的主观见解或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判断和态度。汉语思维更偏向于主客体融合,即从对客体的叙述出发,最后得出主体对客体的倾向性认识与结论。例如:

Today it seems perfectly natural(表态)for us to shake hands when we greet someone or say goodbye(叙事)。

现在,我们在见面或告别时握握手(叙事)似乎是很自然的了(表态)。

3.英语多物称,汉语多人称

我们只要稍微比较一下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主语,就会发现,汉语句子的主语多为人称,即使没有特定的人,我们也常常用“人们”来指称。而英语除了也用人做主语外,还常常用抽象名词做主语。简言之,汉语重人称(personal),英语重物称(impersonal)。

中国传统的哲学是以人为中心,如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这都是强调人的重要性。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我们的思维意识里,人的主体意识作用于外界事物。这种思维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汉语往往以有生命的、具体的名词或代词做句子的主语。

而英语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英语注重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就是英语多用无生命、抽象的名词做主语。英语中的这种特殊的句型,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称之为“无灵主语句”。

“无灵主语句”不仅使表达生动、有力,并且也从侧面反映了英美国家重视客观性,倾向于使客观事物做句子的主语。例如,表达“我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翻译为“a splendid idea suddenly occurs to me.” “他总是很机智”,翻译为“Quick-wittedness never deserts him.”要比“I suddenly have a good idea.”,以及“He is always quick-witted.”地道得多。 更多的例子:

The world history has seen more tears than laughter.

在世界历史上泪水比欢笑多。

The new century will see a significant and far-reaching change in China.

中国在新世纪将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The year 2003 witnessed an unprecedented disastrous flood in Huai river basin.

20xx年淮河流域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洪灾。

September finds agreeable weather in Shanghai. 九月的上海天气宜人。

June 19, 1999 began as a usual Saturday morning with us on the road, me looking for the signs and Fred trying to find addresses.

19xx年6月19日,像以往的每个周六一样,我们又上路了。我寻找各种招牌,男友弗莱德则努力寻找它们的位置。

Saturday mornings would find me in my car, newspaper in hand, hunting down sites.

每逢星期六早晨,我都会坐在车里,手里拿着报纸,到处寻找出售廉价货品的庭院。

这其实是一种视角的转换,由客观变为主观,而在语言上,则是由英语的无人称句译成汉语的人称句。

From the moment we stepped in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re and kindness surrounded us on every side. (Hewlett and Nowell Johnson, To China at Ninety)

一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我们就随时随地受到关怀与照顾。

小梅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对她朋友这种没有心肝的行为,实在看不顺眼。

Xiaomei’s kindly and gentle nature could not but revolt at her friend’s callous behavior.

(1)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译文:所谓方法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的特有概念,还是指历史探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手段,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2)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化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机前休闲,届时数字化时代就来到了。

(3)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之所以关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因为史学界内部意见不一,其次是因为外界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学问。

(4)Actually, it isn’t, because it assumes that there is an agreed account of human rights, which is something the world does not have.

译文:这种问法不恰当,因为这种问法是假定了人们对人权有共同的认识,而这种共同的认识世界上是没有的。

我们可以转换表述视角,以英语的物称来替换汉语的人称,使我们在英语写作时,能够写出更地道的英语句子。

1利用形式主语it

It occurs to sb that…

It has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t dawns upon/on sb that…

It came as a big surprise that …

Suddenly, it didn’t matter whether he…

It is adj. to do 句型

It’s impossible that for us to grasp English overnight.

2 There be 句型

There is a popular belief that…

There is much discussion today about sth.

(1)There is a popular belief among parents that schools a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spelling.

(2)There is much discussion today about whether fast economic growth is desirable.

(3)There has been a bond between this man and this woman for quite some time now.

3主动句变被动句

(1) a. We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b.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2) a. We may think more of the elderly who live apart from their children.

b. More thought may be given to the elderly who live apart from their children.

4 被强调的时间前置做主语

(1)September, 2001 started out as an ordinary day, but what happened that morning will be forever etched in our memories.

(2)A: How long do you think this bad weather will last?

B: Another month and half should see us through the worst of it. But don’t you remember Shelley’s line in his Ode to the West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3)June 19, 1999 began as a usual Saturday morning with us on the road, me looking for the signs and Fred trying to find addresses.

(4)I have always loved yard sales. Saturday mornings would find me in my car, newspaper in hand, hunting down sites. My boyfriend wasn’t a big fan, but still he drove me up down the streets of different neighborhoods while I looked for bargains.

常用物称的写作必备句型

1.某人想到…

Has it ever occurred to you that…?

Has it ever dawned on you that…?

It strikes sb that…

An idea came to sb that…

(1)Has it occurred to you that your professors and other school personnel have certain goals for your growth and maturity during your college years? Has it ever dawned on you that certain developmental changes will occur in your life as you move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2)It occurred to Anna that money couldn’t make up for all that she had suffer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2.不同的人对…持不同的态度

Attitudes towards sth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3.人们普遍认为…

It is widely/commonly thought /believed/held/accepted that…

(1)It is widely/commonly thought /believed/held/accepted that birth control is quite necessary in China.

(2)However,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among psychologists that most of us fail to do justice to ourselves.

4.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There is a growing agreement/awareness that…

There is a growing agreement/awareness that women should enjoy full equality with men.

5.人们日益担忧…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that…

Concern is growing about sth that…

Concerns are raised that…

(1) Concerns are raised that witnesses might be encouraged to exaggerate their stories in court to ensure guilty verdicts.

(2)On the other hand concern is also grow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economic order that resource-rich nations of the Third World would combine to set high commodity prices.

6.人们存有分歧

There is disagreement among sb over/about sth.

There is a wide controversy among sb over sth.

There is disagreement among economists about what money is and how money is measured.

4.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相比较汉语来说,英语被动句比较多,科技英语尤其如此。使用被动句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与英语习惯物称表达有关。汉语虽然也有“被”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比如: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is imagined that…人们认为

It cannot be denied that…不可否认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由此可知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应该认识到

It is always stressed that…人们总是强调

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些常用被动句型属于习惯表达法,在科技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

(1)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e by no mean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2)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s with whom he is being compared, 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

(3)Comments are often made about activities which are relatively easy and satisfying like arranging flowers; but not about jobs which are hard and dirty, like scraping floors.

5.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形象(或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英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喜欢用抽象的表达,注重抽象思维,使用抽象名词、介词较多。 而汉语注重形象思维,使用动词和形容词较多,汉语往往表达得比较具体。

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

She wondered whether her outspokenness might be a liability to Franklin.

她怀疑自己那么心直口快,是否会成为弗兰克林的包袱。

His successes were so repeated that no wonder the envious and the vanquished spoke sometimes with bitterness regarding them.

他赢钱次数那么多,无怪乎那些眼红的人、赌输的人有时候说起他来便要发牢骚。

反过来的例子也不少,如:

他这一种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是平静不下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His mind was in a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还可参考思维差异文档中关于抽象名词那一块内容。

下面的一些可以归结到汉英句子结构的差异上

或者第一点:英语多长句,汉英多短句。

总的来说,英语句子给人的感觉是连接词多,从句多、词形变化多,而汉语句子则是简洁紧凑,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例如:

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能如想象中那样幸福呢?我认为原因有二,而两者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如果保留英语中众多的连接词(when, that)、代词(it, one, which)、词的形态变化(prevents, might, seems, deeper)并使用从句,中文译文大概是这样的:当我试着理解是什么阻止如此多的美国人不能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幸福时,我似乎觉得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又比另外一个原因更深一些。这样的译文倒是可以让我们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会把我们累得够呛。 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

彩虹有多种颜色,外圈红,内圈紫。

下面我们再看几个汉译英的例子:

六十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老,只说五十几岁。(鲁彦《父亲》)

He went to Hankou to engage in trade the year when he was already sixty. And he tried to make out that he was still in his fifties lest people should consider him too old to be of much use. (张培基译)

He was sixty that year. He went to Hankou to engage in trade. He was afraid that people would consider him too old. He only said he was in his fifties.

顷刻之间,滚滚的浊水像堵墙一般压了下来,一股脑儿连人带车都给冲走了。这情景,直到现在还印在我的脑海中。

The image of a sudden wall of dark water carrying the man and his cart away in an instant is still imprinted on my mind.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语结构比较松散,各种动作的发生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接一个;英语表达则把整个过程集中到一起,给人的印象是一环套一环。两种不同的表达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但如果让英语跟汉英交换一下表达方法,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是整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差异的一个表现。

还有一个表现是词序的不同(可专门写一篇小论文出来)

也是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的一个表现

There was a very interesting remark in a book by an Englishman that I read recently giving what he thought was a reason for this American characteristics.

假如按照英文字面直译的话,请看下面的译文:

在我最近看过的一本由英国人写的书里面有一句十分有趣的话他认为给出了美国人这种性格的理由。

这样的译文显得生涩许多,有些啃不动。下面的译文就比较好了:

我最近看过一本书,它是由一个英国人写的,我还记得书里面有一句十分有趣的话,这种认为这句话说明了美国人为什么是这种性格。

首先,从句法结构角度来看,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的连句手段少,重表意,不重结构。 汉语思维: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由句子本身内在的意思很上下文语境来连接,很少借助连词、介词等的语言形态手段。这就是所谓的“意合”(parataxis),即汉语重意思表达,轻结构形式。因此,汉语句子往往呈现出大量短句连短句并列使用的现象,句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为模糊,句子本身反映不出哪是主哪是次。

英语思维:英语句子非常欣赏逻辑性,句与句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大量使用形形色色的逻辑关系连接词(connectives)、介词以及分词来明示其逻辑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形合” (hypotaxis),即通过严谨的句法结构形式来达到表意的目的。英语句子结构比较严密,连词、介词使用很多,很讲究章法,因此,英语有“法治语言”的说法。严谨的句法结构使得一个句子的各个组成成分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确,主次关系一目了然。

其次,从逻辑语序来看,我们汉语是围绕着中心词迂回展开,各种定语、状语先说,然后再是中心词、中心意思。汉语是按照时间序列或事情发展的逻辑先后关系,采用短句的形式来展开叙事。而英语则是借助各种时态、各种从句的连词、分词、介词搭配等手段来连接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英文的时间表达主要是借助复杂多变的时态而不是语序。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班长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3班上学年工作总结工商管理3班20xx年12月20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在大学第一学年即将结束作为11级工商管理3班的班长的我一年的风雨让我成长了了许多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给...

大学期末小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大二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这样从身边匆匆而过。不得不说,日子过得确实很快,所谓的大学生活本人也早已习惯,只是在学习之余略显无聊。对于大二上学期的学习生活,总的来说,一切还算正常、还算充实吧。在…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 精选2篇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一)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一学期的最后阶段了。如今我也快是大二的学生了,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回顾一下过去,总结一下这个学期的各方面情…

大学学期个人总结 精选2篇

范文一:时间如流水过匆匆而过,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只有把握住时间的人才是成功的人。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一、在学习上,上个学期由于是刚来到崭新的大学校园,经过上个学期的…

大学期末个人总结

弹指一挥间大学的第四个学期已经悄然开始,而我也在药剂24班生活工作了三个学期了,通过这三个学期的工作和生活,大学的轮廓在我的脑海里日清晰了,它是既充实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做每件事,每一天都会有新收获,自己的能力也…

大学期末总结

工作总结期末进入大四来到老校区我们已经步入高年级阶段来到老校区的生活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大班级里面的文娱活动减少但是老校区原本浓厚的学习气氛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其实这学期工作任务最繁忙的时候也就是开学阶段的综合...

大学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转眼间,大一的上学期已经过去。从学期初到学期末我收益颇丰。接下来我将从学习生活和业余活动四个方面作一个总结。一、在学习上,上个学期由于刚来到崭新的大学校园,一切还不是那么适应。经过…

大学期末个人总结

大二上学期个人总结个人总结多彩的天空五味的心情路边的草儿在寒冬里依然坚守着自身的使命树梢的叶儿很多已经凋零在土壤里成为了成就他人的资本湖泊里的鱼儿更多地选择了在水里徜徉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里洋溢出半年仅有的读书潮时...

大学生期末学习总结汇报

大学生期末学习总结汇报不知不觉大一已经结束我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一这一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一在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基本在课上认真听讲坚决不迟到不...

大二上学期期末总结

大二上学期期末总结不知不觉的走过了大一如今回首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进入了大学整个人感到都轻松了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唠叨也没有了老师的叮嘱凡是都可以由自己决定了但是这份轻松也给我们带来了...

大学班长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工作总结工商管理系物流4班20xx年5月30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在大学第一学年即将结束作为12级工商管理4班的班长的我一年的风雨让我成长了了许多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给了...

大学学期个人总结

学期个人总结时间如流水过匆匆而过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只有把握住时间的人才是成功的人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一在学习上上个学期由于是刚来到崭新的大学校园经过上个学期的适应这个学期...

大学期末学期总结(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