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24.5.4

信访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目前,全省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信访大走访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先后三次深入长岭乡长春、界岭、胜利等6个村,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活动,先后走访各类群众300户近千人,发现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15个,当场化解7个。参加大走访的干部采取走村串户的做法,重点对老党员、老村干、困难户、上访户、矛盾纠纷户、各类体改回乡等类型人员进行走访,深入群众家庭召开群众座谈,剖析群众中存在的矛盾纠纷,深挖矛盾纠纷的根源,积极探索化解方法措施。从大走访的过程和结果来看,群众欢迎,效果明显,减少了矛盾纠纷,真正体现了源头治理,也为群众办了实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信访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农村信访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邻里纠纷。虽然不乏少数群众为了“讨个说法”,而将邻里间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纷争摆上台面;当然更多的还是或多或少地牵涉到了群众的实质利益,如田地山场的权属、堰塘和山林的租赁承包,较大的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农村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困难要求照顾,国家惠农资金分配不合理等等。2.政府历年遗留债务。前些年乡镇负债运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在乡镇财政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迅速偿清这些债务确实不容易。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群众为了尽快讨回自己的应得利益,也不 1

得不耐着性子一次一次往乡镇政府或是上级政府跑。3.政策咨询和落实。4、私人违法建房现象日益严重,因宅基地问题而引发的信访案件。同时还包括反映干部作风、经济问题、生活困难需要照顾、以及各项农村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分配不公平等引起的上访。

二、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低上访无序。许多群众都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所以只要一遇事就到政府大吵大闹,寻求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造成上访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人访。人访有集体访、有正常访、有非正常访,还有请人代访的。二是信访。一封信满天飞,同时发给多个单位和个人。三是网络上访。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网上上访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上访现象。在这些上访人看来,乡镇政府不是讲理说事的地方,他们反映的问题我们各级干部不重视、不过问,更不认真解决。四是威胁上访。一些老缠访户几乎都是同一调子:再不解决我到省里或北京上访。

(二)成本高花钱买平安。干部相当一部分精力都用于信访工作中,群众一旦上访基层干部及乡镇干部就得去接访,这其中的租车费用、生活费用等等开支是个不小的数目,甚至有时为一个缠访户、老上访户甚至花上动万元。还有少数干部抱着一个态度,就是不管花再多的钱我把你给接回来不出事情就行了。可是这样远远不够,把上访者接回来后还得解决问题,否则,他依旧继续上访,这样周而复始,不仅浪费财力,更浪费人力和时间。有的为求息事宁人,息纠罢 2

访,不惜违规为上访户办理低保、申请特困救助或者免费划机动地、零星地给上访户耕种,甚至金钱引诱以达到暂时息诉罢访的目的。

(三)待遇低积极性不高。在村组织班子中,村主职干部月工资只有300-400元,其他副职更低,村民小组长每年只有300元左右,尤其是从事农村基层工作,需照顾派别门头等方面关系的平衡。就目前,不少村存在因干部超职数而“僧多粥少”,如此循环,不少干部辛辛苦苦一年,到年底拿工资仅几百元的不在少数。待遇低、职数少造成许多人干信访工作放不下架子,拉不下脸面,怕得罪群众,认为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麻烦事,这样一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工作上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开拓精神,不深入排查,不认真接待,调解矛盾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能及时、快速、有效地化解矛盾,致使一些事项、纠纷不能在萌芽状态化解平息,导致矛盾激化,造成越级上访或集体越级上访,一些村(居)信访调解存在“盲区”和“死角”,耳目不灵,因而发生的信访突发性事项的苗头没有及时得到发现和制止,致使事态扩大恶化,导致大规模群众集体越级上访。

(四)重治标缺乏硬措施。许多乡镇对上访人除了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围追堵截外,别无他法。有时还得委曲求全,不得已做一些让老实人吃亏、“会闹腾”赚便宜的事来。许多村民认为上访就能解决问题,上访就能引起领导重视,致使我们的工作天天忙于接访,许多日常的行政事务根本无法开展。对那些缠访闹访行为只能说服教育,缺乏 3

刚性手段,没有了惩治力度,说服教育的效果也极其有限,导致乡镇在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左右为难。

三、形成农村信访的主要原因

剖析近年来信访案件,我们认为,造成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一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加快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是各级各部门的首要任务,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企业改制、土地流转和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带来各种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反映到信访领域里来。二是基层工作不扎实、不规范。极少数乡村干部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不当,对信访矛盾排查调处不及时,对信访反映的问题相互推诿,导致群众产生不满情绪而上访;三是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少数群众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观念尚未确立,很多本来可以通过依法解决的事,往往习惯于上访,并且错误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在信访工作中,对少数无理缠访的人员处理乏力,导致反复无理缠访。四是信访工作体制不够完善。一些本应由司法部门解决的事情,变为行政直接干预,存在以信访代诉讼、以行政代司法解决的现象,留下了矛盾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通过正当途径得不到解决或不能及时解决,一经上访,便很快得到了解决,个别上访群众通过缠访、闹访得到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误导作用,助长了信访的不良风气。

四、加强农村基层信访工作的对策

4

加强农村基层信访接待、查处、调解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一)建设群众工作联络员队伍。为进一步细化社会管理,我们将对群众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各村、各社区推选品行良好、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热心公共事务的人员担任群众工作联络员,组成联络员队伍,赋予“宣传政策法规、了解社情民意、引导解决诉求、帮助化解民怨、沟通上下联系”五项职能,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打通了“神经末梢”,筑牢了基层第一道防线。

(二)强化信访监督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信访监督工作,不断加大对重点岗位、工程建设等方面“一把手”的行政监督,并根据群众来信反映的情况,实施行之有效的信访监督。

(三)抓好整章立制,加强信访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各村(居)信访调解组织要建立和完善防范矛盾发生制度和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用制度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管理,规范信访工作人员行为,依章办事,提高信访调解工作效率。

(四)抓好村级信访调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采取以会代训或是办培训班的形式使广大村级信访调解人员了解到信访工作的性质、任务、信访工作条件、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程序与方法、工作制度与纪律、工作地位等作用,如何做一名组织信任、群众满意的农村信访调解员等。 5

(五)着力推进依法治村和普法工作在农村生根推广,引导干部和群众按章理事,按法办事,重实事、重法律、重证据,要借助“法律六进”活动,将普法工作强势推进,在农村要运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村民自治法》、《计划生育法》、《婚姻法》等,让村民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从而引导群众的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信访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不如正常轨道。

五、改进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群众信访问题是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很多是由于政策或工作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要依法、及时、就地处理信访问题,更要加强教育、管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一是要搞好稳定风险评估,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在涉及民生问题有关政策的制定上,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应提前进行信访与社会稳定情况的评估,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尊重群众意愿,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听取各方面尤其是广大群众的意见,避免因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而引发群众信访。二是要依法行政,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将国家政策法规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到位,让广大群众真正体会到惠民政策的好处,如土地延包、义务教育、医疗、低保等政策全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信访问题,既要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又要防止为一时一事问题的解决,任意突破政策和法律的底线, 6

避免因执行政策不平衡、不连续、不到位而引发信访问题。三是要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疾苦急于一切、人民的呼声先于一切的观念,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全县各级干部尤其是信访干部政策法规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确保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并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避免因工作不规范人为制造矛盾,导致群众上访。四是要超前排查,及时妥善解决问题。实践证明,信访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越及时,成本就越低、效果就越好。要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不间断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建档,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把问题解决到位,矛盾化解到位。对已出现的信访问题,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每个问题的处理责任,争取做到群众上访问题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尽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努力减少越级上访、重信重访。五是加强信访法制宣传,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信访的良好氛围,通过运用社会力量和民间声音抑制不理性、不合法行为,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手段表达利益诉求。对无理取闹、缠访闹访、丢丑闹事的信访老户和围堵冲击政府办公场所造成恶劣影响的首要骨干人员及进京非正常上访的劝返人员等,依法予以传唤、训诫、拘留、劳教等措施,纠正一些上访人员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错误认识和行为,形成 7

“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六是重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机构建设,加强经费保障。加强各级各单位的群众工作部门和信访调处部门建设,适当增加信访局和维稳办的人员编制,保证信访维稳机构有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具备相应的设施和条件,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和应急处臵能力,切实抓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8


第二篇:竹山县信访局驻青山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五好、五忧”了民情“三力”并举解民难

——竹山县信访局驻青山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县委的安排意见,竹山县信访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队,从3月初开始,对竹山县双台乡青山村开展了“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和入户走访活动。在民情走访活动中,通过身入、心入、神入,虚心向群众请教,专心听群众的反映,用心为群众解困,对全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有了一些详细了解,对可能影响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有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下民情调查报告。

一、基本村情“五好”、“五忧”

青山村是竹山县边远村之一,与陕西白河县卡子镇仓房村交界,山大人稀,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恶劣。平均海拔1250米,昼夜温差大,当地百姓戏称为“一脚踏两省,五步走三县”的地方,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山林总面积36030亩,耕地面积1562亩,且全部是旱地,农户265户共852人,农村劳动力470人,其中男劳力257人,女劳力221人。全村贫困户90户3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7.56%,五保户5户5人,低保户54户,村干部3人,平均年龄44岁,党员34名,最大的84 岁 ,最小 31岁,其中外出流动党员 7名。农村实用人才3 名,在外能人5名,20xx年人均结纯收入3598元,低于全乡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无资源、无产业、无外援、无集体经济边远的特困村。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五好”,即:

1、村级班子好。近年来,该乡党委针对以前村干部调整频繁,导致经济发缓慢的实际,下大力气注重村支部建设,在选拔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时,坚持思想好、作风正、党员群众公认这些基本条件外,着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配备务实型、开拓型和发展型的村级班子。20xx年在换届选举时,采取“党委定职数、群众定去留、竞争定岗位、依法定任免”的办法,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和村委会直选方式,选举产生了村级领导班子,并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共选拔了书记、主任、文书主职干部3人。三年多来,该村注重从制度上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建立了村党支部联系群众制度、党支部定期研究讨论村级工作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民主监督等机制,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都能够出色开展。通过入户走访,群众普遍反映,近三年来,干部到群众家走访的次数多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态度好了,为民办事的作风实了,党群、干部关系改善了,群众对干部满意高了。

2、生活水平较好:实现了“三普及两提高”。“三普及”:即彩电基本普及。全村265户农民家庭,有203户已经用上了彩电,占总户数的76.6%,其中接通了有线电视110户,卫星接收93户。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摩托车基本普及。由于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比较多,通村水泥路修通了,摩托车普及较快,全村共有摩托车40部,基本上每6户就有1户拥有一部摩托车。电话基本普及。由于村里建了机站,信号覆盖了90%,使用手机农民多了。全村70%安装了电话或使用上了手机。“两提高”:即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住房条件有所提高。

3、发展的环境良好:在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口至白河卡镇的8公里断头路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于20xx年通车,大大的方便了沿途5个组600多村民的出行, 同时,农民建房统一规划,整体村庄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

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4、惠农政策落实好: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特两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特困户,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提高,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5、治安秩序好。在民情走访中,经常碰到人不在家的情况,但令人惊异地是,空无一人的房子很多都是敞着大门,没有上锁。可以看的出来,该村民风纯朴,社会治安好,一般出门都没有锁门的习惯。据了解,该村连续五年未发生刑事案和治安案件,10年来未发越级上访事件,当前社会大局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好,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安定、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使人民群众普遍感到有安全感。

“五忧” 即:

1、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收入渠道变得更加窄,经了解,该村集体经济空壳,无任何经济来源,村级组织支出成为无米之炊,村民自治组织缺失财政基础,农村民主自治难以运转。该村干部想办事,往往“心有余而钱不足”。另外,村组公路维护、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也因没有经费投入而一拖再拖,陷入停滞状态。

2、村级债务不堪重负。一个852人的小村,目前欠债高达10万元,包括基层政权机构建设债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债务,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等。目前,对债务还没有找到化解的办法,但债务必将导致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不安定因素,农民们急切盼望化解债务的政策出台。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走访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0%,初中文化程度占3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4、抵御灾害能力缺失。一是水利失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地处边远山村,兴修和恢复农田水利建项目很难照顾到该村,致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非常弱小。二是自然灾害严重。由于山大人稀,海拔高,气候恶劣,洪涝灾害频繁,农作物延续几千年的靠天收的命运,三是虫兽害多。山里野猪多、土老鼠多对农作物遭害严重,一旦农作物成熟季节,广大农民必须白天黑夜24小时上山搭棚守护,农民叫苦不迭。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

5、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堪忧。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多在外地城市打工,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农村留在家中独居的老人不断增多,成为“空巢”老人。通过调查走访,全村265户,有“空巢”留守老人138人,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64岁,其中很难自身照顾自己的有21人,其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难点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

二、群众反映“五难”、“五盼”

“五难”即:

1、就医难,看病贵。由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乡镇医院条件更一般,管理区医院条件更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要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能力不强,由于未通宽带网络,村卫生室对农村合作医疗下费报销下费困难难,农合政策落实到位较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全村90户特困户有二分之一的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医疗机构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维持运行和发展,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收入,把开单、开药的量与职工经济收入挂钩,出现了少数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由于农村缺乏合格的卫生人才。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毕业生仅占很小的比例,管理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少,大部分卫生人员没有任何学历,对常见病多发病不能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诊治,浪费了医疗资源,使医疗费上升,老百姓花了钱,却解决不了问题。

2、上学难,留守儿童困难多。该村0-12岁农村儿童总数125人,其中,留守儿童总数81人,占农村儿童比重达64.8%;父母双方均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58人,占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1.6 %;生源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在15公里以外的吉阳小学读书,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仍呈不断上升态势。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状况令人忧心: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管理难,身心健康不良发展,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生活质量偏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差距。

3、发展产业难,制约因素多。该村由于气候恶劣,基础条件差,是最没有特色的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目前无任何支柱产业,靠山吃山难,很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以特色不再成为特色,优势不再成为优势。现在该村产业发展有“六难”:即合适产业难寻,规模生产难行,发展资金难筹,产业风险难抗,产品增值难为,合作组织难建。导致农民单家独户创市场,竞争力不强,特色产业既形不成整体规模,也不能使产供销有机结合。

4、行路难,生产生活成本高。我们在走访中,村民强烈反映,该村四组的和尚沟、五组的界岭沟的2个组5公里未通路,两个组的65户245人靠肩挑背驭生活。由于交通的不便利,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生产资料无法运输,生产产品无法交换,就连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一次搬运的成本都相当高。有位村民说,“我们没有福气享受上级的优惠政策“,看得出来,人民群众对通组公路渴望与期盼,但是他们付出的生产成本却比别出高出很多,百姓很勤劳、纯朴、善良、劣恶的自然条件和艰辛的生存环境严重地制约着他们更好的发展。

5、人畜饮水困难。去年夏天的洪涝灾害,人畜饮水设施损毁严重,将1、2、3、6组160户624人,3500米的人畜饮水管损坏,另还有2个组105户240人未建饮水设施,现在老百姓吃水无保障。由于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很难在姓村组争取到边远山区,村级经济底子薄,多数村民家境困难,重建很难恢复,在建人畜饮水设施损坏很难争取到项目。

“五盼”即:

一盼项目向边远山村倾斜。该村无水田,全村只有1500多亩地,其中一点好地都集中在刘家河沟边,自然灾害严重,去年8月份的一场瀑洪水造成河边上的300多亩土地水地流失严重,目前一些水利项目都分布在公路沿线或集镇边,

边远山村很难纳入规划,群众盼望将刘家河边纳入小流域治理项目,对河道进行治理。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盼资金帮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民增收缺乏保障,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制约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因此,群众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自我创新能力缺乏。调查显示,由于受资金投入不足瓶颈制约,直接导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慢。同时贫困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贫困,经济困难,而目前信用部门是贷富不穷,因此更需要政府的资金帮扶。

三盼加大迁移扶贫力度,解决住房困难。特困户家庭普遍住房破旧,有的是危房,有的甚至无房。通过走访农户时,他们反映,我们这里迁移扶贫不如邻近省的白河县扶持大,要求上级政府加在对边远山村迁移扶贫的力度。如提高补助标准,盖得起房,生活有保障,做到迁得起、稳得住、能致富。

四盼提高低保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因老、弱、病、残而致贫的家庭,基本上是靠政府救济来维持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提高补助标准无疑是雪中送炭,也能减少因物价上涨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一些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而导致经济贫困的低收入户,期盼能及时列入低保或政府帮扶对象。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读得起书,盖得起房,生活有保障。

五盼提供信息服务,畅通信息来源渠道。该村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农村专业合作社,更没有为农业服务的龙头企业,农民生产东西由于没有形成规模销售渠道不畅通。村民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

三、对策建议:“三力”并举

通过入户走访,认真思考,本人体会到要把解决农村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难题作为解民难的重要方面来抓,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从政策、机制、制度三个方面入手,“三力”并举,着力解决当前农村问题,努力使广大边远村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把握机遇,政策给力

1、抢抓政策机遇。近年来,中央始终将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解决"三农"难题,始终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农村经济的基础,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因此,我们要抢抓政策的机遇期,切入用好中央、省市县强农惠农政策,寻求各方支持和援助,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边远山区农民帮助和实惠。

2、调节完善政策。建议中央、省市出台完善对边远贫困村扶持政策、农村教育均衡发政策、农村养老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争取在政策层面着力解决农民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发展难等民生难题。

(二)改革创新,机制给力

1、建立完善农村医疗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一是打破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的二元结构,健全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管理区分院的资金投入,加快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确定基本达标,保证其担负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二是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议把大病保险分开,纳入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三是

增加财政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支出,稳定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队伍,实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保证农村居民的权益不受侵害。四是药品和医疗器材实现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定价。尽快消除药品销售中不正当竞争空间。五是加强对乡镇和村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的培训。县级医院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应分批轮流到乡镇和管理区医疗机构工作,并建立双向定期交流制度,提高乡镇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六是加强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特别是水环境的整治和保护,降低地方病和慢性病的发病率,防止传染病、流行病的发生。

2、建立健全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着力解决读书难问题。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让教育公平政策惠及全民,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学生等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抓好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出台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边远村校支教;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教学点。保证每个村有一个教学点,有效缓解“读书难”问题。

3、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体系,着力解决行路难问题。坚持把加强边远山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行路难问题的着力点来抓,一是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计划管理上,坚持“统一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把关,由乡镇统一申报,申报的项目计划必须确保通畅率,用变通的办法,将项目覆盖到边远组。二是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机制,实行“三制”、 “两单”和“一检”,由县交通、所属乡镇、村委会“三级负责制”,对不合格工程下达“整改通知单”和“停工通知单”, “一检”,由县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对在建村组公路质量进行督导检查。三是建立优质的服务保障机制,政府挂帅、部门配合多管齐下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四是建立广泛的全民筹资机制,为突破资金瓶颈,要不等不靠,千方百计挖掘筹资潜力,形成了国家投大头、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全员筹资机制,来推动了边远村组公路建设。

4、大力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建设,着力解决饮水难问题。开展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 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统筹解决,分步实施,争取在两至三年内,彻底解决边远村组饮水难问题,并在今年内重点解决恢复人畜饮水工程;加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兴建村级简易自来水工程等办法,解决饮水难问题;多措并举解决缺水问题。注重加强对大、中、小型水库的维护,加强对河道水渠的疏理,确保水土资源稳定。

5、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认真解决住房难问题。制定方案,明确步骤。制订了农村安居工程和迁移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解决全村贫困农户的住房难问题,确保贫困户有新居;多方筹措,加大投入。通过上级支持、财政补贴、社会资助和个人筹措等方式,筹措资金,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安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6、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发展产业难的问题。一是各级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明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长期的产业规划。同时,要加大特色产业的示范基地建设,发挥产业基地的带动效应,积极引导农户走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路子,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生产格局。二是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土地合股或入股经营和其它生产资料的集中使用的方式,使农民变“股民”。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尽量通过互换、转让、转包、出租等方式,把农户零碎的耕地调整集中规模经营。三是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吸引外地客商投资特色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种、产、加、销一条龙式的发展模式。四是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规范产业协会、合作组织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7、着力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一是制定和完善与农村养老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家庭养老的法制化是解决家庭养老运作随意性、差异性和管理难等问题的必然出路,鉴于孝道日渐淡化的趋势,建议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内容作适当修订以增加一些实质性的处罚条款,以法律形式保障老人被赡养的权益。二是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以养老法规为内容的普法教育与宣传,让村民认识到养老不仅是“家务事”,也是一种应尽的义务。要健全法律援助,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立足城乡二元体制的实际,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健全家庭养老的利益诱导和激励机制,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并把家庭养老纳入社会管理范畴,大力推行养老的社会化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家庭养老方式相结合,使社会力量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三)强化措施,制度给力

1、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托底之网”,对改善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年初,对“三农“问题,县政府要与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定单项责任书,各乡镇要与各村主要负责人签定,年终检查考核兑现,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负责制。

3、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和否决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要把“三农”民生问题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范围,对心系百姓、情系民生的相关领导和单位进行表彰

和奖励,对工作突出的要给予提拔重要,对不注重民生、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难题不予解决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4、健立完善利益表达制度。要解决民生问题,要通过健全相关的制度和合理的运行机制,给予村民充分表达的权利,保障村民的合法利益。要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和形式来维护利益诉求与表达,拓宽和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与表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乡镇村制度,定期开展接访、约访、下访、回访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诉求的平等机会。

更多相关推荐: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珠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xx年4月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珠晖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大走访工作队分别下到冶金街道的勤俭里互助里友爱里建国里四个社区在局长李必根书记何世柱的领导带领下坚持三必...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按照梅龙街道党委开展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我对先进村郭港社区被征迁的的部分党员群众进行了走访宣传了党的...

大走访调研报告

百千万工程大走访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XXX在全镇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大走访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全镇百千万工程大走访活动动员会全...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我国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公安部党委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创造的一系列走访群众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部...

大走访调研报告

“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刘同华按照镇党委开展“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大走访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我对郑家河片四个村的部分党员群众进行…

书记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带着问题进村驻户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根据灵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乡广泛开展了书记大走访活动以带着问题进村为抓手以化解矛盾为根本宗旨体民情了民意从根本上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大走访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基本情况乡位于88...

大走访调研报告

xxxxx大走访活动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单位《xxxxx干部大走访活动计划》的要求,我单位积极行动,深入乡镇(场)林果业先进和落后村(队)负责人,部分种植大户,详细了解林果业发展中出现的…

双千大走访调研报告

滕州市信访局双千大走访调研报告20xx年是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为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滕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大局审时度势积极开展双千大走访活动大力服务企业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

五级书记大走访调研报告

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根据区委深入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重点联系村并按要求深入走访了村的部分党员群众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一基本情况活动开展期间本人共走访...

大调研大走访调研报告

大调研大走访调研报告一中副校长郝子路按照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办关于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的要求我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校和我个人1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和改进建议2关系师生贴身利益问题3联系...

千名党员大走访调研报告

千名党员大走访调研报告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以来我以三个到位为学习准则身体力行为更好的学习实践奠定基础一是认真学习思想认识提高到位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二是狠...

长治久安大宣教大走访调研报告

长治久安大宣教大走访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做好推动长治久安大宣教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克孜尔乡长治久安大宣教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我们按照上级领导的部署和要求把大力开展长治久安大宣教活动摆上了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