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医院药品采购工作在主管院级领导下,中西药剂科主任对药品采购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下,药品采购员具体负责药品采购工作。
一、药品采购和保管
1、药品采购必须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坚持正宗、优质、品牌原则;坚持低价原则;坚持对方的配送时间长短、伴随服务质量、小品种供应能力与采购量相平行原则;坚持按计划采购原则;急救药品、特殊药品临时采购便捷原则。
2、药品采购实行规范化管理,药品采购包括中草药、中成药、西药及制剂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等。所有药品必须在岳阳市药品招标(集中)采购中心定点采购,每两周采购一次。中草药和制剂用原辅料、包装材料在医院中标定点公司(厂家)采购。制剂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由制剂室负责实施。
3、药品采购计划以表格形式提出,一式三份(采购员、药剂科主任、审计科各一份),交由药剂科主任修改审核后,再交主管院长签字同意,药品采购员在网上采购;任何人不得私自向外发出计划,亦不能接受无计划送货。药品采购实行政府网上采购,采购过程必须有院纪检、监察或审计现场
进行程序性监督,药剂科药品采购员必须提前一天通知院院纪检、监察或审计,以便于工作安排。监督是否执行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网上最低价采购,对不符合规定者,院纪检、监察、审计可否决。
4、网上采购完成,即打印采购清单,监督方签字同意,采购员在清单上签字后交审计科一份,药库一份、药剂科主任一份。
5、采购员负责按药品采购清单的要求一一落实。
6、药库保管员按保管程序和职责对入库药品质量、数量严格把关,药品保管员应严格药品入库手续,收集齐相关检验报告,并负责装订成册。药品入库应按《药品管理法》做好入库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应拒绝入库,同时向药品采购员报告,由采购员及时作出退货或换货等处理,采购员不能作出处理的及计划外的药品应向药剂科主任报告。
7、药品#5@p由药品会计负责收集并核对#5@p上药品采购实价是否与采购清单上价格相符,若不符应先与采购员核实后冲减或从#5@p中核减并将清单附在相应#5@p后,月底交采购员签字,然后交药剂科主任签字确认,再交审计科进行审计,审计合格后再交分管副院长签字,签字后交财务科。
8、药品付款额度由财务科根据上月药品销售情况,按一定比例确定当月付款数,药品付款计划由药剂科主任提出并作具体分配,交审计科审计,审计完毕后交主管副院长审批,
再交院长批准,财务科在规定时间内将药款付出。
9、与药品采购相关的原始资料由相应主管人员妥善保存,并按每季度装订成册。药品采购员每月要对药品采购工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工作总结。表格所需体现的内容包括:(1)当月采购实价金额和零售金额、当月出库金额和销售金额及当月库存金额;(2)当月引进、停购药品名称和总的品规数;(3)当月抗生素药品零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品种(4)欠款情况。
10、采购员要及时以书面表格的形式向药房及相关科室通报新药信息。
二、新药采购及使用管理
1、本文指的新药是指本院未使用过的药品。
2、新药的引进程序为:临床药学室审查登记―→相应临床科室主任提出申请―→药剂科科内初评―→医院药事委员会评审―→主管院长审核―→药事委员会主任(院长)审批―→药品采购员采购―→采购员将药品采购信息通知申购临床科室主任和相应调剂部门。
3、引进的新药必须建立新药档案。
4、抗生素引进须交医院药事委员会讨论,按药物分类、分代确定基本品种个数。
5、专科用药、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如罗氏、杨森、中美史克等)的品种可适当放宽政策,可根据我院用药实际情况按
需引进。
6、特殊药品、急救药品由采购员向药剂科主任、主管院级报告,同意后即可采购。
7、新药引进要做到进出平衡,控制品种数量无大的变化。进新药的同时要考虑淘汰部分旧的品种。
8、医院药事委员会每3个月开会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召开。
9、新药引进采取谁申报谁负责的原则,对药品使用负责。临床科室主任不得申购它科药品。
10、新药的采购扣率要根据药品的分类、分代、分品牌并参考同级医院标准适当从紧的政策。
三、药品使用管理的几点其它要求
1、对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实行月销售金额排名,每月排出前10名;在药品的销售过程中,如果某抗生素品种连续三个月销售金额或数量处于第一名者,则终止该品种销售三个月。
2、严禁医药代表进入各临床科室进行与药品促销相关的活动,否则,一经查实,将清退其推介的品种。
3、严禁医院任何工作人员担任医药代表。严禁医院任何工作人员为药品推销商提供药品销售明细。
4、任何人不得收受、索要药品回扣。不得要求药品供应商为个人谋取私利,违者按相关政策严肃处理。
第二篇: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样例5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药品入库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一、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药品进货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合同法》、《辽
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购进。
2、必须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药品采购工作。药品采购
人员须经专业和有关药品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合格。
3、购进药品以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单位进
货。由采购人员索取供货方的材料,填写“合格供货方档案表或首营企业审核表”(见附表1、2)。报请单位专门机构或负责人审核同意。
4、应所取的供货方材料包括:
(1)、加盖企业红色印章的药品生产或经营执照复印件;
(2)、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的GMP、GSP认证证书复印件;
(3)、药品销售人员的单位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
(4)、药品质量保证协议。
5、购入进口药品要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
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
复印件随货同行。
6、购进药品要有合法的票据,并附有随货同行单。在票据
交由财务部门入账保管后,药剂部门必须保留随货同行单存档备查。
7、定期对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认真总结进货过程中出
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和改进。
二、药品入库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药品管理部门必须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建
立健全药品入库验收程序,以防假劣药品进入仓库,切实保证入库药品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2、药品验收必须由验收人员和复核人员同时进行。
3、药品验收应在验收区进行。整件的药品按抽样原则开箱 验收,零散品种按批号逐批验收。验收时根据随货同行 单或送货单,对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有效期、 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供货单位等进行核对。并
对其外观质量、包装进行检查。发现质量不合格或可疑
的药品,应拒收或单独存放(放入不合格区或退货区), 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见附表3),作好标记,并迅速上报主管人员。
4、验收特殊管理的药品必须双人逐一验收到最小包装。
5、验收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每件包装上,中药材标明品名、供货单位名称、产地、数量、采收(加工)日期;中药饮片包装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等,已经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需标明批准文号。
6、进口药品验收时,应凭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
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验收;进口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并检查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7、验收完毕作出验收结论,并做好验收记录,由验收人和
复核人签字盖章。验收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准确、不缺项。验收纪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后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8、验收合格后将药品放入合格区按药品相应储存条件储存。
三、药品出入库复核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药品验收合格后入库,建立保管帐,双人签字。
2、药品出库按“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
出库”的原则。对过期失效、霉烂变质、虫蛀、鼠咬及淘汰的药品,及内包装破损的药品不得出库使用。
3、药监部门通知暂停使用的药品;药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
和液体滲漏;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严;包装标识脱落、污染、模糊不清的药品;怀疑质量发生变化的药品不得出库。
4、对特殊药品、贵重药品应双人复核签字。
四、药品质量问题报告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向主管质量负
责人报告,填写药品质量问题报告表(见附表4),并悬挂明显标志,停止使用。必要时要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凡国家药监部门或供货方通知不合格的药品,以及医疗
机构自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停止使用,认真清点数量,做好记录并上报药监部门,听从处理。
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为促进合理用药,防止历史上严重药害事件的重演,规
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和药物治疗水平,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
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死亡、致畸、致癌、致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3、医疗机构应设专部门(或专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应工作。
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了解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现后应详细纪录,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4),每季集中向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上报。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需及时报告。
4、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
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报告。
5、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隐瞒不报告者,根据情节轻重,查实
后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六、药品调配和复核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 收方、审方:收方后药师首先审查处方,包括:处方填
写的完整性;药名、规格、剂量、用药方法、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特殊管理的药品是否按相关规定执行。审方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必须请医师修改后方可调配。
2、 调配处方:调配药师应专心、认真调配药品。对易混淆
的药品要仔细辨认清楚后方可调配。发放药品时,要再次认真全面审核处方,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的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是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核对取药者的姓名,无误后将药品交与患者,并由发药人在处方上签字。
七、药品保管养护和有效期监控制度
XXXX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文件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对在库药品根据流转情况进
行养护与检查,作好养护纪录(见附表5),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2、存放有效期的药品,应按批号远近依次堆放或分层存放;
近效期的药品应有明显标识;对X月内到期的近效期药品,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告表”(见附表6)。
3、对各类库房养护设备定期检查,并填写纪录(见附表7)。
4、药品必须放在温湿度符合其储存条件的仓库中。常温:0
-30℃;阴凉0-20℃;冷藏:0-10℃。相对湿度45%-75%。养护人员作好温湿度管理工作并应纪录。每日上午9点、下午3点各纪录一次库内温湿度(见附表8)。根据温湿度情况,采取通风、除湿、降温等措施,确保药品质量。
5、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药品区-为黄色;
合格区、待发药品区-为绿色;不合格区为红色。标识要挂在醒目位置。
6、药品堆放整齐、间距合理、配备底垫,药品与地面、墙、
顶棚、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距离不小于30cm,与地面不小于10 cm。
7、做好库房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药品实行分类摆放,
即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分开摆放。
8、严格杜绝不合格药品出库使用。报废、待处理及过期失 效等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正常药品分开,并建立不合 格药品台账(见附表9);对破损药品或须销毁的药品应 填写报损药品销毁记录(见附表10)上报,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