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适用课堂教学艺术》

时间:2024.4.20

授人以渔

——读《适用课堂教学艺术》心得

俗话说“开卷有益”,今日读到《适用课堂教学艺术》第十五章“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之第二节“因材施教”。这一节里有一块内容叫“教师对待好学生、问题学生的态度”。读过这一节内容之后,我感慨良多,觉得问题学生转化工作之艰难而有趣。 文中写到:“教师如何善待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学校的问题学生问题不仅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且变得越来越严重。除了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不够正确。其实,尽管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绝大多数在教师的重点调教下是能转变的。应当确立这样的信念:这里不全是废铜烂铁,这里有黄金白银,只不过暂时被灰尘蒙住而未能闪光而已。”

读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对待问题学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说实话,我过去对待问题学生总是持消极态度,认为这事多花力气而“得不偿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千方百计挖掘别人的优点,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样的话,不仅师生关系搞不好,转化问题学生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当代处于素质教育发展时期,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问题学生是每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学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班风、校风,甚至影响素质教育

的实施。所以,尽管问题学生问题很令人头疼、费心,却有着莫大的意义,研究和解决问题学生问题属于真正的“痛并快乐着”。

怎样转化问题学生?让我们先从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入手,只有掌握其心理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开处方,那么,问题学生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呢?

一是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心理。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自尊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之一。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哪个人不要尊严?从表面上看,许多问题似乎既无荣誉感又无羞耻心,批评起来脸不红心不跳,经常被一些老师斥之为“脸比城墙厚”。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尊心,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给予他们的大都是批评、指责、处罚,很少有表扬、鼓励、肯定。种种的岐视和冷遇,使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甚至反受到伤害。于是用一种极端的形式——自卑感表现出来。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对进步丧失信心,对班集体、对荣誉、对老师的教育表现冷淡,有的更以对抗的形式向变态方向发展,如故意与老师唱对台戏,当面顶撞老师以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等等。

二是渴望理解与疑惧抵触的矛盾心理。实验证明:越是品德不良的学生越是渴望别人的理解。,但由于这些同学以前经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和嘲笑,因此对老师、同学怀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怀有戒心、敌意,存在疑惧心理,总感到别人与他们故意过不去,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对老师和同学总

是从坏的方面去推断。比如,他们做了一件好事,老师没有及时表扬,就认为“我们这种人累死了也白搭”;要是做了一件错事,老师批评了,他们又认为“老师的眼睛就盯着我,别人做错了就不会这样严厉”。他们把老师的关心看是“监视”,把同学的夸奖说成是“讥笑”。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师生之间产生感情隔阂,老师的教诲难以入耳入脑,甚至被曲解,从而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加剧了不良道德行为的发展。

三是有改过愿望与管不住自己的矛盾心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心想变坏的人恐怕没有。即使品德不良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个改过自新、做大家喜欢的人的美好愿望。但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保证书、检讨书写了一次又一次,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但行动上总是改不过来,即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有所改过行为,但没过多久又“旧病复发”。出现这些现象,并不是学生不愿改过,主要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有点身不由已的味道,其原因有两条:一是他们的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二是已形成的不良习惯的影响。当不良行为成为习惯后,就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想改变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这就如一个有偷摸习性的人,看见别人的东西就眼红,不偷就手痒一样。

四是想做好事又分不清是非的矛盾心理。问题学生也想做好事,尤其是在教师的教育下。也想有一些好的表现。但由于他们分不清是非,便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例如:学校号召“学雷锋做好事”,他们就把邻居的树挖到学校来栽;看见一

大一小两个同学吵架,他不是去劝导,而是打抱不平,帮助小同学把大同学打得鼻青脸肿,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分不清好坏善恶、是非的社会准则。他们 还常常把不守纪律看成“勇敢”,把敢向老师顶撞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哥们义气”当友谊,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拍马屁”。

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爱生感情,但也要讲究教育艺术,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文中具体谈到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正面诱导法。正面诱导就是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错。正面诱导不同于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尤其忌居高临下的训斥。正面诱导重在诱和导,诱就是启发,导就是引导。事实要摆得准确、充分、有力,道理要讲得恳切、透彻、明白,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从而引起内疚,受到震动,激起改正错误的欲望。有经验的老师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巧妙地引出深刻的道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教育,明辨是非好坏,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

二是信任考验法。马卡连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重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验法就是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考验,从而娇正不良的道德行为。例如,让犯过偷窃错误的学生去管班上的图书;让不守纪律的学生担任班上维持纪律的值日。马卡连柯曾叫一名工学团的学生(少

年盗窃犯)去银行取一笔巨款。当这个学生取回款后,马卡连柯原封不动的锁入抽屉,这个学生惊讶地说:“老师,您数一数!”马卡连柯说:“不用数,我相信你”。教师的信任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个少年不但改正了偷盗的错误,后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还成了一名战斗英雄。

三是利用契机法。某些时机常常可以成为教育学生使之发生突变的最好契机。哪些契机可以利用呢?

一是新的开端,新环境。例如,新学期新学年的开始;转入新校、新班;换了新班主任、新任课老师等等。这时,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新认识和评价,改变自己的形象,恢复自尊,给他们带来了一次弃旧图新的机会,是教育的好时机。

二是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获奖、受处分、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以及精神或肉体处于痛苦状态时,如能恰当利用,也能必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是自我抑制法。自我抑制法是针对问题学生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的心理特点,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惩罚等形式,提醒和警戒自己,以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例如,指导学生在自己的书桌上,文具盒里,房间墙壁等处贴上一些警示自己的格言警句,用以提醒鞭策自己;自己规定若做了一件坏事,实行自我惩罚:或罚做一项重体力劳动,或罚帮别人做一件好事;个性强、脾气躁的同学若与别人争吵发怒时就作深呼吸,或低声唱歌以转移注意力,平抑激动心理,避免不理智行为。

五是排除诱因法。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避开诱因虽然是一种消极防备的方法,但对一些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志差、尚属初犯的学生来说,有意识地排除各种不良诱因,再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教育,能起到防止和矫正不良品德行为的作用。例如,与容易出现错误机会的场所隔离;避开一些做坏事的伙伴集团;禁止看一些格调低下不健康的书刊和录象;在征得双方班主任同意后,对一些结伙违纪做坏事的学生调换班级等等。

六是榜样示范法。模仿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实验证明,榜样具有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作用。一旦榜样在学生心中确立,他们就会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仿效、认同。教师要有目的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榜样。要使榜样起作用,一是榜样要可亲可信可效,树立榜样的威信,消除“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二是重视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行为表现就是无声的命令;三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学习榜样。

七是惩罚强化法。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心理过程。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习惯是多次强化的结果。奖罚就是一种对学生行为肯定与否定的强化。对问题学生来说,及时地对他们的行为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有了正确性的行为立即表扬或奖励,出现错误及时批评或处罚,能使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奖罚强化要注意:一要以表

扬为主,少用批评慎用处罚;二要奖罚及时;三要形式多样;四要公正适量,不可滥用。

八是情感感化法。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育学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野马驯化”,情感感化法就是要求教师怀着真诚的爱生感情,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帮助、体贴学生,真诚地信任、尊重、鼓励、教育学生,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当学生开始亲身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真挚情感、殷切期望时,学生的内心将发生突变,“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的教诲就能发生效力,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行为,沿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九是抓闪光点法。品德不良学生自尊心强,自卑感重。有的对进步丧失信心,有的“破罐子破摔”,对表扬之类从不奢望。抓闪光点的方法就是善于发现和积极利用学生的某一优点和长处,燃起学生自尊自信的火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强烈动机。要抓闪光点,首先要善于发现。要抛弃诸如“不可救药”、“一无是处”等种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长处。其次,要积极利用闪光点,即给学生发挥长处、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场合,并及时地进行鼓励、表扬使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尊、成功、荣誉等积极情感。

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运用不同方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爱是前提。无论使用那种方法,都要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心和深厚的感情。像慈母对待儿女,像

医生对待病人。否则,再好的方法也难以奏效;不要指望立竿见影,一劳永逸。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要改变它并非易事。无论什么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要怕反复,反复是正常的,要抓反复,反复抓;综合比单一效果好。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多种。因此,要综合治理,立体化教育,把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教育力量协调起来。

读到此处,我明白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寻找好的学习方法上,教给他们方法,“授人以渔”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学生的学习搞好了,才能逐渐消除“乏信心”,促进思想转变,最终实现将其转化。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越难开的锁才越是好锁,世界上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人,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因此,我今后应当加强修养,增强个人人格魅力,对问题学生多一点信心,再多一点耐心。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一定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第二篇:读《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读《课堂教学艺术》心得体会

读了《现代课堂教育艺术》,获益匪浅,使我对课堂教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书中讲述的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

课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我认为,对于教师,不单单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还理应是恒久的科研课题和执着的艺术追求。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改进做法的着力点,是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而又精妙的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历史,预测未来的课堂教学趋势,笔者在既重可操作性,更重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努力抓好以下几点:

1、注重课堂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从每个学科到这一学科的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只有进行整体设计,才有可能实现全程优化、整体优化的效果;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

点。而整体设计的过程,就是艺术构思的过程。在整体设计中,坚持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以教具为辅助,针对教学内容和多数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力求新、巧、精。新,就不能“炒剩饭”,老是“一道汤”。久闻芝兰不觉香。

2、创设氛围。营造语境。生龙活虎的学生渴望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是最怕“鸦雀无声”。人非鸦雀,焉能无声?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能让现代的少年儿童个个成为泥塑、木雕,老是没有表情或只有一种表情呢?沉闷、呆滞、死寂的课堂气氛,只会令学生感到压抑、麻木、窒息。活教,才有活学;讲得传神,听得才有神,而不会走神。如何创设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

(1)设疑激趣,以趣生情。兴趣是一种愉快的情感。我采用迁移法、悬念法、游戏法等方法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学习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了求知欲,让学生由疑生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以趣激思,以思引探。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进入了探求新知的最佳状态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发掘教材的兴趣因素。

(3)以知促趣,知趣交融。通过学生努力学习和老师的配合指导,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持续性的求知欲。

3、讲究课堂语言技巧。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力臻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相互协调和相得益彰。

4、利用游戏教学,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不是教师的“一人堂”、“一言堂”。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师的“独唱”、“独角戏”和自言自语。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和参与者。动员和激励学生参与,本来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况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课堂教学艺术就是师生合作的艺术。

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自己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语言就太显单调,“好”、“不错”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那么是自己不会使用这些丰富的评价语言吗?我想,是坚持给学生鼓励、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平时课堂中语言的单调。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是有限的,他们很珍惜,但更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很重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那难得表

现的机会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活跃,氛围更轻松。书中还讲到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富有幽默。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在这样的一个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同学,宽容同学的错误,消除有些学生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还要进行深入探索。寻求更多彩、更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新课改,营造课堂教学新模式,这一切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四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和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美术教学心得体会《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王荣涛小学新课标的美术教育以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为结构它说明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主要内目标然后美术素养的培养又需要以一系...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一直扮演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指挥和向导的角色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

小学美术教育心得

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

小学美术课观摩心得

酒泉市20xx年小学美术教学优秀课观摩心得观摩教师苏德禄20xx年x月x日,受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有幸能够到酒泉油田二中、油田小学,参加全区七县市十名小学美术骨干教师优秀课评选观摩活动。作为一名教师,讲课固…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

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心得

教学心得体会汪章新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学习心得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学习心得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指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

小学美术课欣赏教学体会

小学美术课欣赏教学体会通过本次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到这将对自己的美术教学会有莫大的帮助本人对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有如下体会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自从上学期起把重点放到了教学上就是创建高效课堂实施的内容我校在课堂改革中一直在寻求合理高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法优化质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