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言知识小结

时间:2024.4.29

鸿门宴文言知识小结

重要虚词:因

?【作名词】原因\理由\机会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机会)《孔雀东南飞》》

?前因后果 因果报应(原因、根由)

?因为(理由是、原因是)

?【作动词】沿袭,承袭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贾谊《过秦论》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张衡《东京赋》

?【作连词】于是、就;因而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于是、因而) 唐·柳宗元《三戒》

?(村中少年好事者)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于是) 《聊斋志异·促织》 ?【作介词】

?1、由于,因为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因祸得福 因噎废食

?2、依靠、根据;凭借,趁着,趁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六国论》)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凭借、趁着) 《过秦论》 ?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3、就着、顺着

?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顺着) 《庄子·养生主》

?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因,就着、顺着;因势象形,就着木头的原样来模拟形状。)。 明·魏学洢《核舟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因材施教(随顺、依照)

?因风吹火(顺着、借助)。比喻顺势行事,用力不多

?4、通过,凭借。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通过) 《孟子·滕文公上》

?(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通过、凭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一词多义:

?举孝廉(推荐,《陈情表》)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行动、发动《陈涉世家》) ?戌卒叫,函谷举,(攻取,占领《阿房宫赋》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孔雀东南飞》)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抬起)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完毕,尽,)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整个《屈原列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告诉。《孔雀东南飞》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谢恩)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

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细毛)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同骖)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产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2.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成语

1……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拿民间一针一线。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

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为之奈何?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不然,籍何以至此?

状语后置

?具告以事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长于臣

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 焉在这里是代词,代指这件事 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表因果判断的判断句,译为:“之所以……,

是……”或“……,是……的缘故”)

?

固定句式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无所……,……无所……”,即“ ……没有被……,……没有被……” 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

(“……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相比,谁……”或“……比……,哪一个……”)

?3.何辞为?

(“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第二篇: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答案)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②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 接纳,进入。

6.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7.坐,通“座”,座位。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1. 旦日飨土卒(飨;犒劳)

2. 夜驰之沛公军(之:到,往)

3. 财物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4. 从沛公(从:跟从)

5.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6.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7. 与臣游(游:交往)

8. 籍吏民(籍:登记)

9.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10.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具:详细,完备)

11.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12.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13.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14. 坐须臾(须臾:片刻)

15.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16. 督过之(督过:责备)

17. 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1. 固不如也(固:当然)

2.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3.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4.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5. 因言曰(因:趁机)

6.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7.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8.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9.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10.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11.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二)省略句:

1.沛公军(于)霸上。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为(吾)击破沛公军。

4.具告(之)以事。

5.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10.竖子不足与(之)谋。

11.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12.加彘肩(于其)上

(三)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吾属今为之虏矣

(四)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辞为?

(五)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动词,是,

使子婴为相 动词,做,担当,

窃为大王不取也 动词,认为,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 动词,出,制定,

且为之奈何 动词,对付,

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呢,

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替,给,

(二)故

故听之 连词,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 副词,特意)

(三)辞

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未辞也(告辞,辞别)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四)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

故幸来告良(幸而)

七、成语集锦: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八、重点翻译句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更多相关推荐:
鸿门宴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毋通无不要内通纳接纳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一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二古今异义约为婚姻古结成亲...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成五采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距关4毋内诸侯5要项伯6沛公奉卮酒为寿7不敢倍德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10令将军与臣有郤11因击沛公于坐12不者1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

鸿门宴文言知识总结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

《鸿门宴》文言知识梳理文言知识梳理一、.注音释义1、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2、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3、戮力(戮,lù联合,一同)4、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5、目眦尽…

鸿门宴文言总结

唐中云一、文学常识:司马迁(公元前1xx年~公元前xx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史记》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教师版一掌握下列文言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4遗w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6斧质君不如...

20xx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一《鸿门宴》(教师版)

20xx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一鸿门宴教师版一文学常识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

20xx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一《鸿门宴》

20xx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一鸿门宴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