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排序算法总结

时间:2024.4.21

常见排序算法总结【转载+整合】

2009-09-14 15:17

1、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

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我们就说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就是非稳定的。要注意的是,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是针对所有输入实例而言的。即在所有可能的输入实例中,只要有一个实例使得算法不满足稳定性要求,则该排序算法就是不稳定的。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

a1,a2,a4,a3,a5,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假如变成a1,a4,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2、内排序和外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所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

一.插入排序

首先新建一个空列表,用于保存已排序的有序数列(我们称之为"有序列表")。 从原数列中取出一个数,将其插入"有序列表"中,使其仍旧保持有序状态。 重复2号步骤,直至原数列为空。

插入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平方级的,效率不高,但是容易实现。它借助了"逐步扩大成果"的思想,使有序列表的长度逐渐增加,直至其长度等于原列表的长度。

①.直接插入排序(稳定)

接插入排序的过程为:在插入第i个记录时,R1,R2,..Ri-1已经排好序,将第i个记录的排序码Ki依次和R1,R2,..,Ri-1的排序码逐个进行比较,找到适当的位置。使用直接插入排序,对于具有n个记录的文件,要进行n-1趟排序。

代码如下:

void Dir_Insert(int A[],int N) //直接插入排序

{

int j,t;

for(int i=1;i<N;i++)

{

t=A[i];

j=i-1;

while(A[j]>t)

{

A[j+1]=A[j];

j--;

}

A[j+1]=t;

}

}

②.希尔排序(不稳定):

希尔(Shell)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文件的全部记录分成d1个组。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得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di=1,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一般取d1=n/2,di+1=di/2。如果结果为偶数,则加1,保证di为奇数。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希尔排序的执行时间依赖于增量序列,其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1.3).

代码如下:

void Shell(int A[],int n) //Shell排序

{

int i,j,k,t;

(n/2)%2 == 0 ? k = n/2+1 : k = n/2; //保证增量为奇数

while(k > 0)

{

for(j=k;j<n; j++)

{

t = A[j];

i = j - k;

while(i>=0 && A[i]>t)

{

A[i+k]=A[i];

i=i-k;

}

A[i+k]=t;

}

if(k == 1) break;

(k/2)%2 ==0 ? k=k/2+1 : k=k/2;

}

}

==============================================

二.选择排序

设数组内存放了n个待排数字,数组下标从1开始,到n结束。

i=1

从数组的第i个元素开始到第n个元素,寻找最小的元素。

将上一步找到的最小元素和第i位元素交换。

如果i=n-1算法结束,否则回到第3步

①.直接选择排序(不稳定)

直接选择排序的过程是:首先在所有记录中选出序码最小的记录,把它与第1个记录交换,然后在其余的记录内选出排序码最小的记录,与第2个记录交换......依次类推,直到所有记录排完为止。

无论文件初始状态如何,在第i趟排序中选出最小关键字的记录,需要做n-i次比较,因此,总的比较次数为n(n-1)/2=O(n^2)。当初始文件为正序时,移动次数为0;文件初态为反序时,每趟排序均要执行交换操作,总的移动次数取最大值3(n-1)。直接选择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直接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

代码如下:

void Dir_Choose(int A[],int n) //直接选择排序

{

int k,t;

for(int i=0;i<n-1;i++)

{

k=i;

for(int j=i+1;j<n;j++)

{

if(A[j]<A[k]) k=j;

}

if(k!=i)

{

t=A[i];

A[i]=A[k];

A[k]=t;

}

}

}

②.堆排序(不稳定)

首先新建一个空列表,作用与插入排序中的"有序列表"相同。 找到数列中最大的数字,将其加在"有序列表"的末尾,并将其从原数列中删除。 重复2号步骤,直至原数列为空。 堆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nlogn,效率高(因为有堆这种数据结构以及它奇妙的特征,使得"找到数列中最大的数字"这样的操作只需要O(1)的时间复杂度,维护需要logn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实现相对复杂(可以说是这里7种算法中比较难实现的)。 看起来似乎堆排序与插入排序有些相像,但他们其实是本质不同的算法。至少,他们的时间复杂度差了一个数量级,一个是平方级的,一个是对数级的。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n个关键字序列 K1,K2,...,Kn称为堆,当且仅当该序列满足(Ki<=K2i且Ki<=K2i+1)或(Ki>=K2i且Ki>=K2i+1),(1<=i<=n/2)。根结点(堆顶)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结点关键字中最小者,称为小根堆;根结点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结点关键字中最大者,称为大根堆。

若将此序列所存储的向量R[1..n]看作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关键字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结点的关键字。

堆排序的关键步骤有两个:一是如何建立初始堆;二是当堆的根结点与堆的最后一个结点交换后,如何对少了一个结点后的结点序列做调整,使之重新成为堆。堆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堆排序的平均性能较接近于最坏性能。由于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较 次数较多,所以堆排序不适宜于记录较少的文件。堆排序是就地排序,辅助空间为O(1),它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代码略..

====================================

三.交换排序

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排序码,并交换不满足顺序要求的那写偶对,直到满足条件为止。交换排序的主要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①.冒泡排序(稳定的)

首先将所有待排序的数字放入工作列表中。 从列表的第一个数字到倒数第二个数字,逐个检查:若某一位上的数字大于他的下一位,则将它与它的下一位交换。 重复2号步骤,直至再也不能交换。 冒泡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与插入排序相同,也是平方级的,但也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算法。

冒泡排序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i]看作是重量为ki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漂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

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冒泡排序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先比较k1和k2,若k1>k2,则交换k1和k2所在的记录,否则不交换。继续对k2和k3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处理完kn-1和kn。这时最大的排序码记录转到了最后位置,称第1次起泡,共执行n-1次比较。

与第一步类似,从k1和k2开始比较,到kn-2和kn-1为止,共执行n-2次比较。

依次类推,共做n-1次起泡,完成整个排序过程。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关键字比较次数为n-1次,记录移动次数为0。因此,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次数达到最大值n(n-1)/2=O(n^2),移动次数也达到最大值3n(n-1)/2=O(n^2)。因此,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虽然冒泡排序不一定要进行n-1趟,但由于它的记录移动次数较多,故平均性能比直接插入排序要差得多。冒泡排序是就地排序,且它是稳定的。

代码如下:

void QP(int A[],int n) //优化的冒泡排序

{

int count=0,t,flag;

for(int i=0;i<n-1;i++)

{

flag=0;

for(int j=0;j<n-i;j++)

{

if(A[j+1]<A[j])

{

t=A[j];

A[j]=A[j+1];

A[j+1]=t;

flag=1;

count+=3;

}

}

if(flag==0) break;

}

}

②.快速排序:(不稳定的)

实践证明,快速排序是所有排序算法中最高效的一种。它采用了分治的思想:先

保证列表的前半部分都小于后半部分,然后分别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排序,这样整个列表就有序了。这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也是它高效的原因。因为在排序算法中,算法的高效与否与列表中数字间的比较次数有直接的关系,而"保证列表的前半部分都小于后半部分"就使得前半部分的任何一个数从此以后都不再跟后半部分的数进行比较了,大大减少了数字间不必要的比较。但查找数据得另当别论了。

快速排序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更小但结构与原问题相似的子问题。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这些子问题的解组合为原问题的解。

快速排序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待排序的n个记录中任取一个记录,以该记录的排序码为准,将所有记录分成两组,第1组各记录的排序码都小于等于该排序码,第2组各记录的排序码都大于该排序码,并把该记录排在这两组中间。

第二步,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左边的组和右边的组进行排序,直到所有记录都排到相应的位置为止。

代码如下:

void Quick_Sort(int A[],int low,int high) //low和high是数组的下标 {

if(low<high)

{

int temp,t=A[low];

int l=low,h=high;

while(l<h)

{

while(A[l]<t) l++;

while(A[h]>=t) h--;

if(h>l)

{

temp=A[l];

A[l]=A[h];

A[h]=temp;

}

}

Quick_Sort(A,low,l-1);

Quick_Sort(A,l+1,high);

}

}

==================================

四.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子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初始时,把含有n个结点的待排序序列看作由n个长度都为1的有序子表组成,将它们依次两两归并得到长度为2的若干有序子表,再对它们两两合并。直到得到长度为n的有序表,排序结束。

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可用顺序存储结构,也易于在链表上实现,对长度为n的文件,需进行log2n趟二路归并,每趟归并的时间为O(n),故其时间复杂度无论是在最好情况下还是在最坏情况下均是O(nlog2n)。归并排序需要一个辅助向量来暂存两个有序子文件归并的结果,故其辅助空间复杂度为O(n),显然它不是就地排序。

代码略...

=================================

五.基数排序

设单关键字的每个分量的取值范围均是C0<=Kj<=Crd-1(0<=j<=rd),可能的取值个数rd称为基数.基数的选择和关键字的分解因关键字的类型而异.

(1).若关键字是十进制整数,则按个、十等位进行分解,基数

rd=10,C0=0,C9=9,d为最长整数的位数.

(2).若关键字是小写的英文字符串,则rd=26,C0='a',C25='z',d为最长字符串的长度.

基数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对待排序的关键码进行分配和收集,经过d趟分配和收集,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

总结总结!

按平均时间将排序分为四类:

(1)平方阶(O(n2))排序

一般称为简单排序,例如直接插入、直接选择和冒泡排序;

(2)线性对数阶(O(nlgn))排序

如快速、堆和归并排序;

(3)O(n1+£)阶排序

£是介于0和1之间的常数,即0<£<1,如希尔排序;

(4)线性阶(O(n))排序

如基数排序。

各种排序方法比较

简单排序中直接插入最好,快速排序最快,当文件为正序时,直接插入和冒泡均最佳。

影响排序效果的因素

因为不同的排序方法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和要求,所以选择合适的排序方法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①待排序的记录数目n;

②记录的大小(规模);

③关键字的结构及其初始状态;

④对稳定性的要求;

⑤语言工具的条件;

⑥存储结构;

⑦时间和辅助空间复杂度等。

不同条件下,排序方法的选择

(1)若n较小(如n≤50),可采用直接插入或直接选择排序。

当记录规模较小时,直接插入排序较好;否则因为直接选择移动的记录数少于直接插人,应选直接选择排序为宜。

(2)若文件初始状态基本有序(指正序),则应选用直接插人、冒泡或随机的快速排序为宜;

(3)若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g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

归并排序。

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的内部排序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待排序的关键字是随机分布时,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最短;

堆排序所需的辅助空间少于快速排序,并且不会出现快速排序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这两种排序都是不稳定的。

若要求排序稳定,则可选用归并排序。但从单个记录起进行两两归并的 排序算法并不值得提倡,通常可以将它和直接插入排序结合在一起使用。先利用直接插入排序求得较长的有序子文件,然后再两两归并之。因为直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所以改进后的归并排序仍是稳定的。

=======================================

=========另一版=========================

=======================================

选择排序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 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循环 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算法复杂度O(n2)--[n的平方]

void selec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min, t;

for (i=0; i<n-1; i++) /*要选择的次数:0~n-2共n-1次*/

{

min = i; /*假设当前下标为i的数最小,比较后再调整*/

for (j=i+1; j<n; j++)/*循环找出最小的数的下标是哪个*/

{

if (*(x+j) < *(x+min))

{

min = j; /*如果后面的数比前面的小,则记下它的下标*/

}

}

if (min != i) /*如果min在循环中改变了,就需要交换数据*/ {

t = *(x+i);

*(x+i) = *(x+min);

*(x+min) = t;

}

}

}

直接插入排序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设前面(n-1) [n>=2] 个数已经是排

好顺序的,现在要把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中,使得这n个数 也是排好顺序的。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全部排好顺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void insert_sort(int *x, int n)

{

int i, j, t;

for (i=1; i<n; i++) /*要选择的次数:1~n-1共n-1次*/

{

/*

暂存下标为i的数。注意:下标从1开始,原因就是开始时

第一个数即下标为0的数,前面没有任何数,单单一个,认为

它是排好顺序的。

*/

t=*(x+i);

for (j=i-1; j>=0 && t<*(x+j); j--) /*注意:j=i-1,j--,这里就是下标为i的数,在它前面有序列中找插入位置。*/

{

*(x+j+1) = *(x+j); /*如果满足条件就往后挪。最坏的情况就是t比下标为0的数都小,它要放在最前面,j==-1,退出循环*/

}

*(x+j+1) = t; /*找到下标为i的数的放置位置*/

}

}

冒泡排序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 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 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 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下面是一种改进的冒泡算法,它记录了每一遍扫描后最后下沉数的 位置k,这样可以减少外层循环扫描的次数。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void bubble_sort(int *x, int n)

{

int j, k, h, t;

for (h=n-1; h>0; h=k) /*循环到没有比较范围*/

{

for (j=0, k=0; j<h; j++) /*每次预置k=0,循环扫描后更新k*/ {

if (*(x+j) > *(x+j+1)) /*大的放在后面,小的放到前面*/

{

t = *(x+j);

*(x+j) = *(x+j+1);

*(x+j+1) = t; /*完成交换*/

k = j; /*保存最后下沉的位置。这样k后面的都是排序排好了的。*/ }

}

}

}

希尔排序

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中,每次插入一个数,使有序序列只增加1个节点, 并且对插入下一个数没有提供任何帮助。如果比较相隔较远距离(称为

增量)的数,使得数移动时能跨过多个元素,则进行一次比较就可能消除 多个元素交换。D.L.shell于19xx年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排序算法中实现 了这一思想。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分成若干组,每组中 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 对它进行,在每组中再进行排序。当增量减到1时,整个要排序的数被分成 一组,排序完成。

下面的函数是一个希尔排序算法的一个实现,初次取序列的一半为增量, 以后每次减半,直到增量为1。

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

void shell_sort(int *x, int n)

{

int h, j, k, t;

for (h=n/2; h>0; h=h/2) /*控制增量*/

{

for (j=h; j<n; j++) /*这个实际上就是上面的直接插入排序*/ {

t = *(x+j);

for (k=j-h; (k>=0 && t<*(x+k)); k-=h)

{

*(x+k+h) = *(x+k);

}

*(x+k+h) = t;

}

}

}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本质改进。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 扫描后,使得排序序列的长度能大幅度地减少。在冒泡排序中,一次 扫描只能确保最大数值的数移到正确位置,而待排序序列的长度可能只 减少1。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扫描,就能确保某个数(以它为基准点吧) 的左边各数都比它小,右边各数都比它大。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它左右两边的数,直到基准点的左右只有一个元素为止。它是由

C.A.R.Hoare于19xx年提出的。

显然快速排序可以用递归实现,当然也可以用栈化解递归实现。下面的 函数是用递归实现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改成非递归的。

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最理想情况算法时间复杂度O(nlog2n),最坏O(n2)

void quick_sort(int *x, int low, int high)

{

int i, j, t;

if (low < high) /*要排序的元素起止下标,保证小的放在左边,大的放在右边。这里以下标为low的元素为基准点*/

{

i = low;

j = high;

t = *(x+low); /*暂存基准点的数*/

while (i<j) /*循环扫描*/

{

while (i<j && *(x+j)>t) /*在右边的只要比基准点大仍放在右边*/ {

j--; /*前移一个位置*/

}

if (i<j)

{

*(x+i) = *(x+j); /*上面的循环退出:即出现比基准点小的数,替换基准点的数*/

i++; /*后移一个位置,并以此为基准点*/

}

while (i<j && *(x+i)<=t) /*在左边的只要小于等于基准点仍放在左边*/ {

i++; /*后移一个位置*/

}

if (i<j)

{

*(x+j) = *(x+i); /*上面的循环退出:即出现比基准点大的数,放到右边*/

j--; /*前移一个位置*/

}

}

*(x+i) = t; /*一遍扫描完后,放到适当位置*/

quick_sort(x,low,i-1); /*对基准点左边的数再执行快速排序*/ quick_sort(x,i+1,high); /*对基准点右边的数再执行快速排序*/ }

}

堆排序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的定义如下: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h1,h2,...,hn),当且仅当

满足(hi>=h2i,hi>=2i+1)或(hi<=h2i,hi<=2i+1)(i=1,2,...,n/2) 时称之为堆。在这里只讨论满足前者条件的堆。

由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顶元素(即第一个元素)必为最大项。完全二叉树可以

很直观地表示堆的结构。堆顶为根,其它为左子树、右子树。

初始时把要排序的数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顺序存储的二叉树,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

使之成为一个堆,这时堆的根节点的数最大。然后将根节点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

交换。然后对前面(n-1)个数重新调整使之成为堆。依此类推,直到只有两个节点

的堆,并对它们作交换,最后得到有n个节点的有序序列。

从算法描述来看,堆排序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建立堆,二是堆顶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

交换位置。所以堆排序有两个函数组成。一是建堆的渗透函数,二是反复调用渗透函数

实现排序的函数。

堆排序是不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log2n)。

渗透建堆

void sift(int *x, int n, int s)

{

int t, k, j;

t = *(x+s); /*暂存开始元素*/

k = s; /*开始元素下标*/

j = 2*k + 1; /*右子树元素下标*/

while (j<n)

{

if (j<n-1 && *(x+j) < *(x+j+1))/*判断是否满足堆的条件:满足就继续下一轮比较,否则调整。*/

{

j++;

}

if (t<*(x+j)) /*调整*/

{

*(x+k) = *(x+j);

k = j; /*调整后,开始元素也随之调整*/

j = 2*k + 1;

}

else /*没有需要调整了,已经是个堆了,退出循环。*/

{

break;

}

}

*(x+k) = t; /*开始元素放到它正确位置*/

}

堆排序

void heap_sort(int *x, int n)

{

int i, k, t;

int *p;

for (i=n/2-1; i>=0; i--)

{

sift(x,n,i); /*初始建堆*/

}

for (k=n-1; k>=1; k--)

{

t = *(x+0); /*堆顶放到最后*/

*(x+0) = *(x+k);

*(x+k) = t;

sift(x,k,0); /*剩下的数再建堆*/

}

}

===============================================================================

void main()

{

#define MAX 4

int *p, i, a[MAX];

/*录入测试数据*/

p = a;

printf("Input %d number for sorting :\n",MAX); for (i=0; i<MAX; i++)

{

scanf("%d",p++);

}

printf("\n");

/*测试选择排序*/

p = a;

select_sort(p,MAX);

/**/

/*测试直接插入排序*/

/*

p = a;

insert_sort(p,MAX);

*/

/*测试冒泡排序*/

/*

p = a;

insert_sort(p,MAX);

*/

/*测试快速排序*/

/*

p = a;

quick_sort(p,0,MAX-1);

*/

/*测试堆排序*/

/*

p = a;

heap_sort(p,MAX);

*/

for (p=a, i=0; i<MAX; i++)

{

printf("%d ",*p++); }

printf("\n"); system("pause"); }

更多相关推荐:
c语言 排序算法总结

排序算法总结选择法排序:for(i=0;i9;i++){max=i;for(j=i+1;j10;j++)if(a[max]a[j])max=j;/*max为查找范围最大数所在元素下标*/if(max!=i)(i…

c语言排序算法总结(主要是代码实现)

冒泡排序(Bubble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排序算法总结

按平均时间将排序分为四类:(1)平方阶(O(n2))排序一般称为简单排序,例如直接插入、直接选择和冒泡排序;(2)线性对数阶(O(nlgn))排序如快速、堆和归并排序;(3)O(n1+£)阶排序£是介于0和1之…

计算机考研 数据结构 查找和排序算法总结

查找算法总结静态查找n1顺序表的查找-顺序查找: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ASL=n?n?i?1=i?1(n?1)2,查找不成功时的比较次数为n+1,故查找成功与不成功等概率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12n?(n?i?1…

八大排序算法总结

八大排序算法总结插入排序1.直接插入排序原理:将数组分为无序区和有序区两个区,然后不断将无序区的第一个元素按大小顺序插入到有序区中去,最终将所有无序区元素都移动到有序区完成排序。要点:设立哨兵,作为临时存储和判…

排序算法总结

现有序列{9,3,5,1,6,2,8,4,7},以此为例子,阐述各个常用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每次从无序表中取出第一个元素,把它插入到有序表的合适位置,使有序表仍然有序。第一趟比较前两个数,然后把第二个数按大…

用php实现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

用php实现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优化php性能的五个实用技巧:以下是五个优化技巧,熟练掌握后对于开发还是很有帮助的。1.对字符串使用单引号PHP引擎允许使用单引号和双引号来封装字符串变量,但是这个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各种排序算法小结

各种排序算法小结排序算法是一种基本并且常用的算法由于实际工作中处理的数量巨大所以排序算法对算法本身的速度要求很高而一般我们所谓的算法的性能主要是指算法的复杂度一般用O方法来表示在后面我将给出详细的说明对于排序的...

各种排序算法小结

各种排序算法小结排序算法是一种基本并且常用的算法由于实际工作中处理的数量巨大所以排序算法对算法本身的速度要求很高而一般我们所谓的算法的性能主要是指算法的复杂度一般用O方法来表示在后面我将给出详细的说明对于排序的...

各种排序算法小结

各种排序算法小结排序算法是一种基本并且常用的算法由于实际工作中处理的数量巨大所以排序算法对算法本身的速度要求很高而一般我们所谓的算法的性能主要是指算法的复杂度一般用O方法来表示在后面我将给出详细的说明对于排序的...

排序算法总结

各种排序方法比较1影响排序效果的因素1排序方法的选择1排序稳定2时间复杂度2各种排序方法比较简单排序中直接插入最好快速排序最快当排序序列为正序时直接插入和冒泡均最佳影响排序效果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排序方法适应不同的...

10中排序算法总结

10种排序算法总结一冒泡Bubble排序相邻交换二选择排序每次最小大排在相应的位置三插入排序将下一个插入已排好的序列中四壳Shell排序缩小增量五归并排序六快速排序七堆排序八拓扑排序九锦标赛排序十基数排序一冒泡...

排序算法总结(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