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方法教材精华

时间:2024.4.21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环评有关法律法规

㈠环评法律法规规定环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规划环评:环评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环评,编写该规划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在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评,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评环评法:分类管理: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轻度环境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影响很小,不需环评,填环评登记表。

环评分类1 按对象:规划、建设项目2.按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等3.按时间:现状、预测、后评价。

环评遵循的技术原则⒈与项目特点结合⒉符合政策:产业、环保、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资源综合利用⒊符合规划、区划:流域区域、城市发展总体⒋符合法规⒌符合清洁生产原则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⒎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⒏正确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⒐选择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⒑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⒒替代方案和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

㈠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⒈大纲⒉现状调查与评价⒊影响预测⒋评价

㈡工作程序⒈工作程序⒉工作等级

第三节 环评常用术语

第二章 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作用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⒉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⒊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⒋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分析的方法⒈类比法⒉物料衡算法⑴总物料平衡衡算⑵各装置的物料平衡⑶有毒有害物料平衡⑷有毒有害元素的物料平衡。目的:计算污染物的源强,分析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确定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措施的提出,也为环保设施提供依据。

⒊资料复用法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⒈工程概况:⑴工程一般特征简介: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性质、工程总投资、厂区平面布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⑵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燃料指标参数⑶项目组成、⒉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生产工艺简述及流程图。如造纸,全厂水平衡、碱回收工艺流程、生产车间水平衡、碱回收车间蒸发与燃烧工段物料平衡、苛化与石灰回收工段的物料平衡、蒸汽平衡⒊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污染物排放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⑴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一些项目对服务期满后核算,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最大负荷核算①新建项目,两本帐:排放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消减量②技改扩建项目,“三本帐”:排放量=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缩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⑵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水Q(取水量)+A(物料带入水量)=H(耗水量)+P(排水量)+L(漏水量),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重复用水量C: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总水量;耗水量H=Q1(产品含水)+Q2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Q3(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Q4锅炉运转消耗水量+Q5水处理用水量+Q6生活用水量。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国家规定指标和项目特征污染物t/a①满足达标排放要求②符合其它相关环保要求③技术上可行⑷无组织排放源统计:无排气筒或低于15m排放源。确定方法①物料衡算法②类比法③反推法⑸非正常排污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排污②其它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⒋清洁生产水平分析⒌环保措施方案分析⑴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⑵污染物达标排放可靠性⑶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在总投资中的比例⑷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⒍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⑴分析厂区与保护目标卫生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①项目与保护目标方位关系②距离③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⑵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合理性⑶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第二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㈠基本内容:⒈工程概况:介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工程项目组成及施工布置⒉施工规划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⒋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⒌替代方案

㈡技术要点:⒈工程组成完全⑴对外交通⑵施工道路⑶料场⑷工业场地⑸施工营地⑹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数量、事后复垦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⒉重点工程明确:例如高速公路⑴隧道⑵大桥、特大桥⑶高填方路段⑷深挖方路段⑸互通立交桥⑹服务区⑺取土场⑻弃土场⒊全过程分析⑴选址选线期⑵设计方案⑶建设期(施工期)⑷运营期⑸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渣场封闭)⒋污染源分析⑴锅炉⑵车辆扬尘:一般采用类比法计算⑶生活污水排放量人均用水量×用水人数×80%⑷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⑸固体废物⑹生活垃圾⑺土石方平衡⑻矿井废水量

第三节 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㈠源项分析步骤⒈划分各功能单元⒉筛选危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⒊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⒋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㈡泄漏量计算⒈泄露设备分析⒉泄露物质性质分析⒊泄漏量计算⑴液体泄露速度柏努利方程QL=Cd⑵气体泄露速度QG=YCdAP⑶两相流泄露假定液相、气相均匀,且互相平衡QLG=CdA⑷泄露液体蒸发①闪蒸量估算Q1=F.WT/t1②热量蒸发Q2=Λs×(T0-Tb)/H③质量蒸发液体蒸发总量Q3=a×p×M/(R×T0)×U(2-n)/(2+n×r(4+n)/(2+n)④y液体蒸发总量Wp=Q1t1+Q2t2+Q3t3

㈢最大可信事故概率计算:含义:所有可预测的概率不为零,危害最严重的事故概率(不一定概率最大),常用事件树分析法(一种逻辑演绎法,初因事件导致事件后果,定性与定量评价系统特性)确定。四种泄露事故:易燃易爆气体、毒性气体、可燃液体、毒性液体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1、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⑴收集资料法(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二手资料)⑵现场调查法(优点:一手资料。缺点:工作量大,占较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⑶遥感方法(优点:整体了解一个区域,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缺点:只判读已有航空或卫星相片)

2、 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⑴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⑵地质一般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塌陷、地面沉陷,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⑶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简要说明,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教详叙述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地形图。⑷气候与气象 ⑸ 地面水环境 如果不进行地面水单项影响评价,可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⑹地下水环境⑺土壤与水土流失 当需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⑻动植物与生态

3、 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⑴社会经济 ①人口②工业与能源③农业与土地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④交通运输 ⑵文物与景观 景观指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⑶人群健康状况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大气污染源调查大气污染源①定义: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和活动②无组织排放:凡不经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一下排气筒的排放③高架源的有效源高: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云抬升高度之和大气污染源分类①按几何形状分:点、线、面、体源②按排放时间分:连续、瞬时、间歇源③按排放形式分:有组织、无组织④按几何高度分:地面源、高架源污染因子筛选与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①首先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②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③同时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①现场实测②物料衡算法③经验估计法⑸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核心是核定源强、排放量及相关参数。一级评价项目①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厂、装置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②按厂或装置统计各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后工程缩减量④除调查主要污染物正常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对与范围较大的城区和工业区,一般把源高低于30m,源强小于0.04t/h的污染源列为面源。点源调查统计内容包括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几何高度及出口内径、出口烟气温度、烟气出口速度、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毒性较大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排放工况。 统计评价区面源时,首先进行网格化,单元可取1KMX1KM对排放颗粒物的主要点源,还应调查颗粒物的密度和粒径分布。⑨原料、固废等堆放厂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 二级适当从简,三级调查③⑤⑥⑦⑧

2、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的基本内容:①气候区划分及其主要气候参数。②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③大气扩散参数④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重点是逆温特征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对于2、3级评价,至少应包括风玫瑰和联合频率。(大气边界层: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湍流化的底层大气,通常为距地面1-2km以下高度的大气层。)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①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地面温度、露点温度、降雨量、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等②高空气象资料:包括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各层的风向、风速、气温及相应的观测时间③气象资料的使用:根据气象台站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及二者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条件的差异确定。1、2级项目,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可直接使用;3级可直接使用距离最近台站资料。1级获取最少3年,2、3级获取至少最近1年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分量回归法,1、2级项目相关系数不宜小于0.45和0.35.气象资料调查分析方法:ⅰ风场:①风对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的作用:整体输送、冲淡稀释;在大气边界层,风切变还影响湍流强度及性质,对扩散产生间接作用;其它气象因子,都是通过风及湍流影响空气污染。②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几率。风频最大的风向,为主导风向研究风频,应说明主导风风频和静风频率。③风玫瑰图:16个方位风频连结而成的图。④风廓线图:风速随高度的变化。U2=U1(Z2/Z1)P  P:风速高度指数,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有关(如:D稳定度城市0.25,乡村0.17,A—0.10,0.07,B—0.15,0.07,C—0.20,0.10,E、F—0.30,0.25)⑤局地风场: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比较小的地方性风。主要有:海陆风:海陆热量差异形成。山谷风:夜晚冷重山坡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在山谷形成山谷流入平原的气流,形成“山风”、“下坡风”、和“出山风”,白天相反,形成“谷风”、“上坡风”、和“进山风”。过山气流:迎风坡流线密集,背风坡产生气流下泄和尾流混合,产生“背风波”(逆温层结天气条件出现)“背风涡”、“下洗”等现象。污染源的排放口不能设置在背风涡中,尽量避免设置在下洗区或有可能把污染物带至下洗区的区域。城市热岛环流。⑥大气湍流空气的无规则运动,相对于层流,具随机性。湍流扩散是空气污染局地扩散的主要过程,是污染物降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效果是混合。分类:分连续点源扩散和相对扩散。湍流扩散理论:统计理论(应用较广)、梯度输送理论和相似理论ⅱ温度: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①温廓线:温度随高度变化。②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是非常稳定气层,大气污染事件常出现在逆温层。应注意其强度(每升高100m气温的增加)、厚度、频率、种类等。ⅲ大气稳定度①定义: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②确定方法:干绝热法(rd法)、理查孙法(Ri法)、帕斯圭尔法(pasquill)等③帕斯桂尔法(pasquill):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太阳高度角、云量和风速判断,是适合我国常用方法。稳定度分6类: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较稳定E、和稳定F。有云量和太阳高度角(h0=arcsin「sinФsinД+cosФcosД(15t+Л-300)」查太阳辐射等级,再与地面风速查稳定度。如云量大于8,辐射等级为0,稳定度为D,风速大于等于6m/s,稳定度也为D。定性说,夜间大气稳定度一般为D、E、F,阴天或大风时为D,A一般出现在白天、晴天和风速小于2m/s,F一般在夜间、晴天和V小于3m/s.ⅳ联合频率:指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即统计不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ⅴ大气扩散参数:①表征大气湍流强弱,扩散能力标志,与距下风距离、大气稳定度和取样时间有关。②确定和测量方法:示踪剂法、平衡球法(常用)、照相法等。③计算公式:A有风时(U10≥1.5m/s),采样时间为0.5h, σy1Xα 1, σz=γ2Xα2(α1、α2、γ1、γ2为横向、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系数,X为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评价区为平原地区农村或城市远郊区时,A、B、C级,直接查;D、E、F级,向不稳方提半级。工业区、城区、或丘陵区,A、B级,直查;C、D、E、F级,提一级查。B大于0.5h取样时间:铅直参数不变,横向为σyτ2yτ121)q  C小风(0.5≤U10<1.5和静风(U10<0.5的选取σx=σy=γ01T, σz=γ02T(T为烟团运行时间) ⅵ混合层高度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高度从地面至第一层稳定层底。一般为不稳定层结,铅直稀释强。②Holzworth法定高度:任一时间地面温度(如最高地面温度)和干绝热递减率γd绘制的直线与北京07时探空曲线的交点(或切点),即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γd=0.0098℃/m ③计算法。当为A、B、C、D稳定度时,h=asU10/f;为E、F类时:h=bs(U10/f)1/2,,f=2Ωsinø(bs>as)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①概念:熏烟状态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②

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⑴监测布点①监测点位数量设置: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1级监测点不少于10个,2级不少于6个;3级已有例行,可不安排,fao则布置1~3个。②设置目的方法:扇形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沿烟羽走向呈45°~90°扇形内布设,为模式验证,测扩散参数),网络布点(分成若干等面积方形网络,为弄清多而分散污染源)功能布点(按工业区、生活区等分成若干功能区,为弄清母些特定区域污染影响)同心圆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画若干同心圆,从圆心向各方位以22.5°画出射线,与圆周交点为监测点,为弄清各风向方位污染)。对项目环评,应设在受影响大区、环境敏感区、关心点,考虑均匀性和清洁参照点,监测布点图应附常年风向玫瑰图。③设置标准化:监测点周围10~15m不应有污染源,应避开干扰地带;应开阔,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2~2.5倍,距乔木带10~20m;自由收集270°气流;夹角不大于30°。交通尾气监测:行车道外0.5~1m,外沿100m各设一个,采样进气口朝向行车道;两台间距大流量>2m,小1m左右。⑵监测时间和频次:①周期和频次:1级不少于2期(夏、冬),每期有季节代表性7天,每天6次;2级取一期不利(必要时2期),每期5天,每天4次;3级必要时1期②数据有效性:SO2,NO2,NOx,1h平均45分采样,每日18h,每月12个,每年144个;TSP、 PM10、Pb,1h45分钟,每日12h,每月5个,每年60个。⑶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①平均值的统计方法:日、月、年、季的算数平均值:Cj=1/n∑nCij②超标倍数=(C—C0)/C0  ◎②超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不符合技术规范不计入总数,未检出点位计入)④单项质量指数:Ii=Ci÷Coi,Ii≥1为超标。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㈠环境水文与水动力特征⒈水循环、径流形成与水体污染⑴水循环⑵径流形成,产流、会流⑶表示方法和度量①流量Q:单位时间通过断面水量,m3/s②径流总量W=QT,T时段通过河流断面总水量m3③径流深Y(mm)=QT/1000F,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 水层厚度④径流模数M=1000Q/F,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L/s㎞2⑤径流系数α=Y/P某时段径流深与降雨深的比⑷水文现象的变化:年、年内、空间变化⒉河流水文、水力学特征⑴河道水流形态分类:恒定,非恒定;均匀,非均匀;渐变流、急变流;急流、临界流、缓流(弗洛德数Fr大于、等于、小于1)①恒定均匀流②非恒定流⑵设计年最枯时段流量⑶河流断面流速计算⑷河流水体混合⒊湖泊、水库的环境水文特征⑴概述①蓄水量变化②动力特征③水温④水量⒋河口与近海水文与水动力特征⑴特点①河口(感潮河段):入海河流受潮汐作用的段。②海湾:海洋凸入陆地部分,分闭塞型、开敞型③ 陆架浅水区:位于大陆架上200m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④江河的淡水径流:河口盐水楔、部分混合、充分混合⑤潮汐与潮流⑵河口海湾的基本水流形态。

㈡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⒈调查范围: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⒈污染物排入水体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⒉下游附近有敏感区,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⒉调查时间⑴根据水文资料确定丰、平、枯水期和季节月份⑵调查水期按等级①河流、河口、湖泊一级,一般调查一个水文年(潮汐年)的丰、平、枯水期,时间不够,至少调查平、枯②二级,一般调查平、枯,时间不够,调查枯水期③三级,一般可只在枯水期调查⑶调查范围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差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调查丰水期,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⑷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⒊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⑴按评价等级和规模确定⑵感潮河口按等级和河流规模⑶湖泊水库按等级规模确定⑷降雨调查⒋污染源调查⑴点源调查①原则②内容a特点b数据c用排水状况d废水、污水处理状况⑵非点源调查①原则:搜集资料,一般不实测②内容a工业类b其他⑶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⑷污染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⒌选择水质调查参数⑴常规水质因子⑵特殊水质因子⑶其它方面的因子⒍河流水质采样⑴取样断面的布设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件水域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④水质急剧变化处⑤重点水工构筑物⑥水文站附件⑦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⑵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①断面上取样垂线的确定:主要依据河宽,小河:在取样断面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m,据岸边1/3水面宽处共设2条;河宽>50m,设三条,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特大河(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垂线适当增加,拟设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②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依据水深,H>5m,水面下0.5m及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H 1~5m,只在水面下0.5m取一个样;H<1m,距水面、河底都不小于0.3m;三级评价小河,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小于0.3m⑶取样方式: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级: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时,每条垂线取混合样,其他断面取一个混合样。三级:原则只区断面混合样⑷河流取样次数①每个水期调查一次,每次3~4天,至少有一天取样分析~,其他测量取样②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预测时,每隔6h测一次日均水温③一般每天每个水质因子只取一个样;水质变化很大时,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⒎河口水质的取样⑴取样断面布设原则:当排污口建于河口感潮段时,其上游根据感潮段实际,下游布设原则与河流同。⑵河口取样次数①每期一次,每次2d,在大、小潮期;每潮期,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低潮水样②预测水温,4~6h测一次求日均水温⒏湖泊、水库水质取样⑴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方法、数目①大中型湖泊水库Q<50000m3/d,一级1~2.5㎞2,二级1.5~3.5,三级2~4;Q>50000,一级3~6,二、三级4~7②小型湖泊水库Q<50000,一级0.5~1.5,二、三级1~2;Q>50000,各级0.5~1.5⑵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大中型,H<10m时,水面下0.5m,距底不小于0.5m;H≥10m,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各取一个样。小型:H<10m,水面下0.5,距底≮0.5;H≥10m,水面下0.5和水深10m并距底≮0.5m各设一点⑶取样方式:小型H<10m,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H≥10m,只取一个混合样。大中型:各取样位置不同深度水样均不混合⑷湖泊水库取样次数①每期调查一次,每次3~4天,至少分析1天②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h一次,并适当检测藻类9水质调查取样需注意的特殊情况:⑴闸坝河流⑵河网地区⒑水样的采保存、分析⑴河、湖、库⑵河口:盐度<3‰,按河、湖、库,≥3‰按海湾⒒现有水质资料的搜集整理

㈢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⒈评价方法⑴一般水质因子标准指数Sij=Cij(实测值)/Csi(标准限值)⑵特殊水质因子①溶解氧DO,DOj(实测值)≥DOs(标准值),SDOJ=(DOf-DOj)/(DOf-DOS);DOj<DOf,SDOJ=10-9DOj/DOs DOf:某水温、气压条件饱和溶解氧浓度=468/(31.6+T),T为水温②PH,当PH≤7,SPHj=(7-PHj)/(7-PHsd);PH>7,SPHj=(PHj-7)/(PHsu-7)⒉实测统计代表值获取的方法⑴极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幅大⑵均值法:监测数据多,浓度变幅小⑶内梅罗法:有一定的监测数据,浓度变幅大C=

第四节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量。环境噪声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较高声级的突发噪声评价增加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噪声源的评价量有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A声级或声功率级A声级和最大A声级。声级计设计了滤波器,叫A计权网络,测得声压级为A计权声级,简称A声级,以LpA或LA表示,单位为Db,为噪声评价基本值等效连续A声级:某时段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噪声大小,单位dB(A)⒊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WECPNL),用于评价航空噪声,一日WECPNL=EPNL(N次飞行能量平均值)+10㏑(N1+3N2+10N3)-39.4,N1-7~19时、N2-19~22、N3-22~7时飞行次数

环境噪声现测量。环境噪声测量标准方法噪声源噪声的测量⑴类比测量⑵引用已有数据环境噪声测量要求⑴测量量a环境噪声:LAEQ,LEQ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b噪声源: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A声级、线性声级、声功率级、A声功率级、c特殊噪声源,测量频率特性和A声级。d脉冲噪声同时测量A声级及脉冲周期⑵测量时段a声源正常工况.b昼、夜测量,起伏大增加次数⑶记录内容: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⒈⒉⒊

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⑴车间:重点85dB(A)以上源分布及分析。⑵厂区:网格法(10~50m,大型厂区50~100m划正方形网格)⑶厂界噪声:厂界外1m处间隔50~100m,大型100~300m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飞机场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第五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⒈调查内容: ⑴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地形、地貌等⑵生态系统调查:陆地(植被、动植物)、水生;自然、人工⑶区域资源和经济状况⑷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⑸区域土地用规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调查⑹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调查方法⑴收集现有资料⑵收集各级政府部门,并收集国际有关规定⑶野外调查⑷收集遥感资料⑸访问专家,解决高度专业化问题⑹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如候鸟迁徙等。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⑴确定样地大小:草本1m2以上,灌木10m2,桥木林100m2以上。⑵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⑶优势度=底面积÷样地面积,相对优势度=一个种的优势度÷所有种的优势度⑷频度=包含该种样地数÷样地总数,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⑸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水生生态环境调查。水生生态系统分海洋、淡水(河流、湖泊),调查包括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①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LB(白瓶)-DB(黑瓶)=总初级生产量,LB(白)-IB(初始瓶)=净初级生产量,IB(初)-DB(黑)=呼吸量。昼夜氧曲线法②CO2测定法:用暗罩和透明罩,红外气体分析仪或古老的KOH吸收法。③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将放射性C14,以碳酸盐的形式,放入样瓶,确定固定碳量,校正。④叶绿素测定法:薄膜过滤水,丙酮提取,计算每m2含叶绿素·浮游生物调查底栖生物调查潮间带生物调查鱼类,是水生生态调查的重点,一般为网捕,附加市场调查5.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 遥感①遥感数据源和记录格式: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记录格式用胶片(航空摄影)、磁带(航天遥感)②应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影像,包括7个波段,形成植被指数,如比值植被指数RVI(最早)、农业植被指数A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应用最广) ③景观遥感分类的基本方法:利用计算机景观遥感分类五步:第一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波段比值、主成分、帽状转换、条纹消除。第二步,选择训练样区与GPS定位。GPS系统包括卫星24颗(21颗和3可备用卫星)、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需至少接收4颗卫星信号)第三步,遥感影像分类:非监督分类(软件根据TM光谱,自动等等距离划分类型)和监督分类(统计训练区遥感数据特征,传递给判别函数,判断景观类型,精度比非监督高)第四步,分类结果的后处理,包括光滑或过滤(“噪声”消除)、几何校正、矢量化、人机交互解译。第五步,分类精度评价。采用选取检验区,分监督分类训练区、指定同质检验区、随机选取检验区。地理信息系统①基本概念GIS②数据结构:矢量(点、向量、线段、多边形)、栅格(正方形、三角形等)、层次结构(四分树表示法)③功能:空间数据的录入、查询、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格栅图层的叠加)、更新、打印输出④常用GIS工具软件:国外:国内:MAPGIS陆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估测与生物量测定生产力估测: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①地方已有成果应用法②参考权威著作提供的数据③区域蒸散模式生物量实测:样地调查收割法(如草地计算:地上、地下、枯死凋落量、被动物采食量;不能计算吃掉、代谢生长发育)◎样地面积:森林1000m2,疏林及灌木林500m2,草木群落100m2    ①皆伐实测法②平均木法③分级平均换算法④随机抽样法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⒈一般要求: ⒉评价方法3物种评价⑴确定评价依据或指标⑵保护价值评价与优先排序:危险序数TN=7~11属脆弱类,>12属濒危类(最大15)⒋群落评价⑴群落保护类别举例⑵植物群落环境功能评价举例⒌栖息地(生境)评价⑴分类法⑵相对生态评价图法⑶生态价值评价图法⑷扩展的生态价值评价法,计算各个栖息地的保护价值CV值:Ⅰ级65~100,Ⅱ级55~64,Ⅲ级45~54,Ⅳ级35~44,Ⅴ级25~34,Ⅵ级0~24。⒍生态系统质量EQ评价Ⅰ级100~70,Ⅱ级69~50,Ⅲ级49~30,Ⅳ级29~10,Ⅴ级9~0。⒎生态完整性评价⑴指标①植被连续性②生态系统组成完整③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完整性④生物多样性⑤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⑵景观生态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s生态系统净生产力和稳定性分析。对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⑴生物恢复力分析⑵异质性分析⑶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⑷景观组织的开放性8.荒漠化的量化指标:生物生产量,t/km2a⑴潜在3~4.5⑵正在发展2.9~1.5⑶强烈发展1.4~1.0⑷严重0.9~0.0  9.的理化性质⑴改变,质量类型在Ⅰ~Ⅲ变化⑵恶化由Ⅰ~Ⅲ变为Ⅳ~Ⅴ。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生产能力在该类型土地生产能力范围内,恶化:上一级别退化为较低级别㈢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⒈法规确定的:⑴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⑵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域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⑷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⑸人文遗迹、古树名木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⑺自然景观⑻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滨海风景游览区⑼水产资源、水产养殖场、鱼些回游通道⑽海涂、海岸防护林、风景林、风景石、红树林、珊瑚礁⑾水土资源、植被、荒地⑿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⒀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2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环境敏感区⑴需特殊保护地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⑵生态敏感与脆弱区⑶社会关注区⒉敏感保护目标的识别⑴具有生态学保护意义的目标⑵具有美学意义的⑶具有科学文化意义的⑷经济价值⑸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目标⑹生态脆弱区⑺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⑻环境质量极具退化或环境质量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⑼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护对象。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要求

㈠环境影响的概念:拟建项目与环境相互作用,活动→影响→预测与评价→减缓措施→剩余影响

㈡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⒈分类:有、不利;直接、间接;短、长期;可逆、不可逆。⒉不利环境影响程度⑴极端不利⑵非常不利⑶中度不利⑷轻度不利⑸微弱不利⒊活动阶段⑴建设前期(勘探、选址选线、可研与方案设计)⑵建设期⑶运行期⑷服务期满后

㈢一般技术⒈项目特性⒉环境特性及保护要求⒊环境敏感区和目标⒋自然、社会环境⒌重要或社会关注要素

㈣初步识别⒈重大影响项目:⑴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⑵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建设项目⑶可能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项目⑷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项目⑸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等区域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⒉轻度影响项目⑴污染因素单一,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项目?20##-1-1⑵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项目⑶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⒊影响很小项目⑴基本不产生废水、电磁波等不利影响项目⑵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项目⑶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环境敏感区:⑴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⑵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物栖息地、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等⑶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㈠清单法(核查表法)⒈简单型⒉描述型(常用)⒊分级型

㈡矩阵法:项目与环境建立因果矩阵,以定性或半定量说明环境影响⒈相关矩阵法⒉迭待矩阵法

㈢其他⒈叠图法(地理空间较大项目如公路和区域开发)⒉网络法:用因果关系分析网络,可识别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方法⒈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大的Pi=Qi/Coi×10Qi:t/h,Coi:mg/m3,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1h平均值⒉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⒊国家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

㈡水环境评价因子筛选方法⒈水质参数选取⑴常规水质参数: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总N或NH4、N,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⑵特殊水质参数⑶其它参数:要求较高时,调查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底质(与项目排水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⒉河流水体ISE=(Cpi·Qpi)/

(Csi-Chi)Qhi(C浓度mg/L,Q排放量m3/S,ISE越大,影响越大)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一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㈠确定预测因子

㈡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

㈢污染源计算清单⒈按几何形状:点、面、体、线⒉按污染物形态:颗粒物、气态

㈣气象条件计算清单

㈤地形数据计算清单

㈥设定预测情景⒈污染源类别⒉预测因子⒊气象条件⒋计算受体⑴网格点⑵关心点或敏感区⑶下风向住线最大落地浓度点

㈦选择预测模式

㈧确定相关计算参数

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与应用条件

㈠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⒈条件⑴U101.5m/s⑵平坦地形⑶气态污染物⑷粒径<15μm⑸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⑹污染物通过装置排放⒉调查资料⑴污染源:位置、源强、排放方式⑵气象资料: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⒊计算公式⑴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一点C

(X,Y,0)=(Q/2πUδyδz)exp【-Y2/2δy2】F

F=

㈡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式⒈条件⑴U101.5m/s⑵平坦地形⑶气态污染物⑷粒径小于15um⑸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基本不变⑹装置排放⒉调查资料⑴污染源资料⑵气象资料:风向、风速、稳定度⒊

㈢颗粒物扩散模式(倾斜烟羽扩散模式)⒈条件⑴U10≥1.5⑵粒径>15⑶平坦地形⑷装置排放⑸风向、速、稳定度基本不变⒉资料⑴污染源:位置、源强、排放方式、直径、密度⑵气象

㈣熏烟模式: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时,原本聚集污染物的高浓度污染Cf=Q/(Uhf)exp﹛-y2/2﹜Φ(p)

㈤面源扩散模式:⒈后退点源模式(虚点源):计算小面源,当S≤㎞2时,修正扩散参数ðy=Υ1Xα1+ay/4.3,ðz=Υ2Xa2+H/2.15⒉窄烟云模式(ATDL模式)⒊箱模式

㈥体源扩散模式:同面源,修正ðy同上,ðz=Υ2Xα2+az/4.3

㈦线源扩散模式:用点源求和法

㈧日平均浓度计算

㈨长期平均浓度模式

㈩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⒈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⑴当烟气热释放率Qh≥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ΔT≥35k时,ΔH=n0QhHU⑵⑶⒉⒊

第三节   卫生防护距离

⒈意义:为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群健康,浓度超过GB3095与TJ36-79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与居住区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⒉方法:参考已有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无则参考《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无组织排放量公式: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h)/Cm(标准浓度限值mg/m3)=1/A(BLc+0.25r2)0.50LD    3.大气污染源构成⑴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⑵小于1/3⑶共存,慢性反应

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 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第二节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㈠预测方法概述⒈预测方法简介⑴数学模式法:数学方程,定量,比较简便,应首选⑵物理模型法:环境模型模拟实验,定量,再现性好,但耗人、财、物、时⑶类比分析法:定性或半定量,级别低时用⑷专业判断法:定性2.水质预测因子筛选,河流水体ISE=CpiQpi/〔(Csi-Chi)Qhi〕⒊预测条件的确定⑴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⑵拟预测的排污状况⑶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⑷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㈡河流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方法1.正常设计条件下河流稀释混合模式⑴点源,河水、污水稀释混合方程,持久污染物,河、污完全混合:C=(CpQp+ChQh)/( Qp+Qh)⑵非点源:C=(CpQp+ChQh)/Q+(Ws/86.4Q),Q=Qp+Qh+(Qs/XsX)⑶考虑吸附态和溶解态污染指标耦合模型,分配系数Kp=X/c⒉河流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式⒊Streeer-Phelps(S-P)模式:研究河流溶解氧与BOD关系最早、最简单耦合模型。基本假设为:河流一维恒定,完全混合;氧化和复氧都时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定常⒋河流二维稳态水质模式⑴二维稳态水质方程⑵连续点源的河流二维水质模式⒌常规污染物瞬时点源排放水质预测模式⑴瞬时点源的河流一维水质模式⑵二维水质模式⒍有毒有害污染物(比重≤1)瞬时点源排放预测模式

㈢湖泊、水库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⒈湖泊水库水质箱模式⒉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预测模型⑴Vollenweider负荷模型:最早提出P负荷与水体中藻类生物量存在一定关系⑵Dillon负荷模型:估算春节对流时期P的湖内平均浓度。

㈣河口海湾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⒈潮汐河流一维水质预测模式⒉潮汐河口二维水质预测模式⒊海湾二维水质预测模式。

第三节 河流水质模式的应用

㈠河流水质模型选择⒈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多采用一维稳态模型⒉水质模型的时间尺度:⑴稳态⑵准稳态⑶动态,多采用稳态、准稳态⒊污染负荷、源和汇⑴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点源⑵来自工矿企业的点源⑶来自城市下水道的城市径流⑷非点源⑸河流上游或支流带入的污染物⑹河床内的源和汇(污染物沉积、再悬浮、底泥耗氧、藻类产氧)⒋模拟预测的河段范围⒌流动及混合输移⒍模型中的变量和动力学结构⑴持久性污染物(在环境中难降解、毒性大、易长期累积的有毒物质)⑵非持久性污染物(一般采用一阶反应动力学反应衰减规律)⑶酸和碱(PH表征)⑷废热(以温度表征)⒎常用的河流水质模式:⑴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①完全混合河段:河流完全混合模式②横向混合过程段:A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B河流二维稳态累积流量模式③沉降作用明显河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沉降作用近似为dc/dt=-k3c⑵非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①完全混合河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一级动力学方程dc/dt=-k1C②横向混合过程段A河流二维稳态衰减模式(直角坐标系)B河流二维稳态累积流量衰减模式(累积流量坐标)③沉降作用明显河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dc/dt=-(k1+k3)c⑶溶解氧:河流一维DO-BOD藕分模式(如S-P)⑷瞬时源①中小河流:河流一维稳态模式(流量定常-污染负荷变化)②大型河流:河流二维准稳态模式

㈡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    公式计算和经验估值

◆    室内模拟实验测定

◆    现场实测

◆    水质数学模型

1.单参数测定方法⑴耗氧系数K1的单独估值方法①两点法k1=86400/△xLnCA/CB②多点法③kol法⑵复氧系数K2的单独估值方法①欧康那-道宾斯公式②欧文斯经验式③丘吉尔经验式⑶K1K2的温度校正⑷混合系数经验公式①泰勒法求混合系数②费希尔法求纵向离散系数⑸混合系数示踪实验2.多参数优化法3.沉降系数K3和综合缩减系数K的估值方法

㈢水质数学模型的标定与检验⒈概念⒉标定⒊检验

第七章 声环境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第二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础

㈠声音三要素:声源(发声体)、介质(传播途径)、接收器。

㈡噪声级的相加1.公式法:分贝相加按能量(声功率、声压)⑴有声压求声压级:L1=20㏑(P1/Po),L2=20㏑(P2/Po),⑵求合成声压:(P1+22=P12+P22,⑶合成声压级:L1+2=10㏑(10L1/10+10L2/10),相同声压级相加L总=Lp+10㏑N⒉查表法:

分贝和的增值表

㈢噪声级的相减:L1=10㏑(10L/10-10L2/10

第三节 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㈠点声源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引起的衰减:按声功率级为评价量ΔL=10㏑(1/4πr²)。在距离点声源r1至r2:△L=20㏑(r1/r2),当r2=2r1时,ΔL=6dB,即点声源传播距离增加1倍,衰减值是6Db.如果已知声功率级,声源处于自由空间:LA(r)=LWA-20㏑r-11(半自由空间-8)                                       

㈡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在自由声场下,线声源遵循园柱面发散规律,按声功率级:ΔL=10㏑(1/2πrL),当r/L<1/10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ΔL=10㏑(r1/r2),线声源距离增加1倍,衰减3dB,当r/l>>1,视为点声源

第八章 生态环境预测与评价

第一节 基本含义

㈠一般认识⒈量变到质变,累积性⒉区域性、流域性⒊相关性、综合性4整体性

㈡影响预测⒈内容⑴影响因素⑵生态环境受体分析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概括为整体性、敏感性影响(预测重点)⒉预测方法、⑴类比分析⑵生态机理分析⑶景观生态学⑷数学模拟3.技术要求⑴整体性⑵开放性⑶动态⑷地域差异性⑸全过程分析⑹敏感目标分析⑺依法、科学⑻一般、特殊

㈢影响评价⒈评价目的⑴评价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影响的显著性,以决定行止⑵评价生态影响的敏感性和主要的受影响的保护目标,以决定保护优先性⑶评价资源和社会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取舍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⑴生态学评估指标与基准,避免物种濒危和灭绝是一条基本原则⑵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社会公平;长期稳定和代际间利益平衡⑶政策与战洛⑷环保法规、资源保护法规⑸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⑹社会文化评估基准⒊生态影响评价标准来源⑴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⑵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区划功能⑶背景或本底值⑷以科学研究已证明的“闕值”或生态承载力作为标准⑸特定生态问题的限值①水土流失侵蚀模数限值、土壤允许流失量②草原生态系统产草量、质量五等八级③沙漠化分潜在沙漠化、正在发展中、强烈发展中、严重沙漠化或按流沙覆盖度分强度、中度、轻度沙漠化④生物物种保护中,根据种群状态分受威胁、渐危、濒危和灭绝物种。

第二节 方法

㈠类比法⒈技术要点⑴选择合适类比对象①工程方面②生态环境方面⑵选择可重点类比调查的内容⒉调查方法⑴资料调查⑵实地监测或调查⑶景观生态调查法⑷公众参与调查法⒊类比调查分析⑴统计性分析⑵单因子类比分析⑶综合性类比分析⑷替代方案类比分析

㈡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方法⒈侵蚀模数预测方法⑴已有资料调查法⑵物理模型法⑶现场调查法⑷水文手册查算法⑸土壤侵蚀及产沙数学模型法,通用水土流沙方程式(USLE)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km2·a)=R降雨侵蚀力R=EI30)·K(土壤可蚀性)·L坡长·S坡度·C植被和经营管理·P水土保持措施⒉水土流失评价⑴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单位t/km2·a①西北黄土高原1000②东北黑土区200③北方土石山区200④南方红壤丘陵区500⑤西南土石山区500⑵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强度分级①微度<200、500、1000②轻度200、500、1000~2500③中度2500~5000④强度5000~8000⑤极强度8000~15000⑥剧烈﹥15000⑶风蚀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划分6级①微度>70、﹤2、﹤200②轻度70~50、2~10、200~2500③中度50~30、10~25、2500~5000④强度30~10、25~50、5000~8000⑤极强度﹤10、50~100、8000~15000⑥剧烈<10、>100、>15000

㈢水体富营养化⒈概念:人为引起湖泊水库中氮、P增加对水生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⒉流域污染源调查总P=L/Z·(p+σ),总磷浓度10㎎/m3为最大可接受负荷量,>20不可接受⑴输出系数法⑵实测法⒊营养物质负荷法预测富营养化TP<10,贫营养;10~20中营养、>20富营养(总磷平均浓度㎎/L)=(Lp/q)/(1+)⒋营养状况指数法:湖泊中总磷与叶绿素和透明度有关,营养状况指数TSI,范围在0~100,⑴贫营养<40⑵中营养40~50⑶富营养>50

㈣生态制图⒈图件要求⑴基础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评价成果图件⑵3级评价项目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⑶2级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⑷1级除上外,要用图形、图像显示评价区域全方位的评价和预测成果⒉生态制图数据的获取⑴基础图件⑵专项图件⒊生态图的编制⑴图件的录入⑵图件编辑和配准⑶图件提取⑷空间分析⑸图件输出

第三节 景观美学影响评价

㈠一般认识⒈景观:景物、景色、景象和印象⒉分类⑴自然景观⑵人文景观

㈡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⒈程序与目的⒉景观敏感度评价⒊景观圉值评价⒋景观美学评价⒌景观影响评价⒍景观保护措施

第九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㈠固体废物来源⒈概念:生产、生活、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使用价值或被抛弃、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废管理的物品物质。2.来源⑴居民生活⑵商业机关⑶市政维护管理部门⑷矿业⑸冶金、建材⑹农业

㈡分类⑴城市固废⑵工业固废⑶农业固废⑷危险废物:放射废物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固废法》规定: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国家鉴别标准、方法具有危险特性的固废。

第二节 固体废物特点

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⒉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⒊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⒋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及迁移转化

㈠进入环境方式⒈大气⒉⒊⒋

㈡污染物的释放

㈢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四节 固体废物环评主要内容及特点

㈠环评类型与内容

㈡固废环评特点

第五节 垃圾填埋场环评

㈠对环境的主要影响⒈主要污染源⑴渗滤液: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PH值4~9,COD2000~62000,BOD60~45000,BOD/COD值较低,可生化性差①“年轻”(5年以下):PH较低,BOD、COD浓度较高,色度大,BOD/COD较高,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②“年老”:PH中性或弱碱性6~8,BOD、COD较低,且比值较低,而NH4-N高,重金属下降⑵填埋气体①主要气体:CH4(45%~50%)、CO2(40~60%)②微量气体:CO(0~0.2)、H2(0~0.2)、NH4(0.1~1)、HS2(0~1)、O2(0.1~1%)、N2(2~5%)典型温度43~49°,相对密度1.02~1.06⒉主要环境影响⑴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地表水的污染⑵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⑶气体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危害及爆炸对公众安全威胁⑷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⑸对周围景观的影响⑹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⑺传播疾病⑻固体废物飘出场外污染和景观破坏

㈡主要工作内容

㈢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

㈣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预测

第十章 环境容量、承载力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第一节 环境容量分析方法

㈠环境容量:人类和环境不致受害或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⒈大气⑴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SO2⑵进行环境功能区划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⑷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⑸总量控制指标⒉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⑴总量控制指标:COD、氨氮⑵允许排放总量⑶⑷⑸

㈡大气环境容量⒈基本属性⒉计算方法⑴修正的A-P值法⑵模拟法⑶线性优化法

㈢水环境容量分析

第二节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

㈠基本原理

㈡应用领域⒈对公共设施的影响分析⒉野生生物及渔业管理⒊自然区域管理⒋土地利用规划。

㈢分析方法与步骤

㈣应用示例《某新城总体规划环评》⒈建立目标—适度环境人口承载力⒉确定约束条件⒊确定权重值⒋预测适度环境人口容量

第三节 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㈠累积影响的类型⒈复合影响⒉最低限度及饱和限度影响⒊诱发影响和间接影响⒋时间和空间的拥挤影响

㈡累积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示范⒈幕景分析法—居住区开发规划EIA⒉核查表法—公路规划累积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评述

第一节 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基本要求

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述

⒈一级:代表国际先进水平⒉二级:国内先进水平⒊三级:国内基本水平

第三节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体系

㈠指标选取原则⒈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⒉体现污染预防为主原则⒊容易量化⒋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㈡清洁生产分析指标⒈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⒉资源能源利用指标⑴新用水量指标①单位产品新用水量=年新用水量/产品产量②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年循环水量/产品产量③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C/(取用新水量Q+C)④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冷却水循环量C/(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Q+C)⑤工艺水回用率=工艺水回用量Cx/(工艺取水量Qx+Cx)⑥万元产值取水量=Q/p(年产值)⑵单位产品能耗⑶单位产品物耗⑷原辅材料的选取⒊产品指标⒋污染物产生指标⑴废水产生指标①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年排入环境废水总量/产品产量②单位产品COD排放量=年COD排放总量/产品产量③污水回用率=污水回用量C/(C+直接排入环境污水量C直污)⑵废气产生指标①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年废气产生量/产品产量②单位产品SO2产生量=年SO2排放量/产品产量⑶固体废物产生指标:da单位产品主要废物产生量、单位废物综合利用量⒌废物回收利用指标⒍环境管理要求⑴环境法律法规标准⑵废物处理处置⑶生产过程环境管理⑷相关方环境管理

第四节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㈠分析的方法⒈指标对比法⒉分值评定法

㈡分析程序⒈收集标准⒉预测环评项目清洁生产指标值⒊预测值与标准值对比⒋结论⒌改进方案建议

㈢报告书中的清洁生产编写要求⒈原则⑴大型工业项目清洁生产分析一章;中小型且污染较轻在工程分析中增列一节⑵指标确定从6类选取并考虑行业特点⑶指标确定要有充足依据⑷真实客观⑸要有结论和方案建议⒉内容⑴数据可靠⑵各个指标描述⑶结论⑷方案建议

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第一节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㈠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㈡废水处理系统:按处理程度分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㈢废水预处理:⒈均和调节①均量池②均质池③均化池④事故池⒉格栅⒊沉沙池⒋隔油

㈣废水的一级处理:⒈沉淀池⒉中和处理⒊化学沉淀处理⒋浮选法

㈤废水的二级处理(生物):⒈活性污泥法⒉生物膜法⒊厌氧生物处理⑴普通厌氧消化池⑵厌氧接触法⑶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反应器)⒋出水消毒

㈥废水的三级处理:⒈悬浮物去除⒉除磷⒊脱氮

㈦污泥的处理与处置:⒈污泥的特性⒉可供选择的污泥处理方法⑴浓缩⑵稳定⑶调节⑷脱水⑸压缩⒊污泥的处置利用:卫生填埋、焚烧;有机肥料

                       第二节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㈠so2控制技术:⒈燃烧前燃料脱硫⒉燃烧脱硫⒊燃烧烟气脱硫⑴干法①石灰粉吹入法:将石灰石粉末吹入燃烧室内,在1050℃高温下,石灰石分解为石灰CaO,和S02反应生成CaSO4,脱硫率40-60%②活性炭法③催化氧化法⑵湿法①氨法②钙法③钠法④镁法

㈡NOx控制技术:⒈催化还原法SCR⑴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用还原剂,催化剂存在,将NOx还原成N2,还要与尾气中O2反应,无选择性,去除率90%以上,成本高⑵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催化剂铜、钒、锰,还原剂氨、硫化氢、CO2,选择性还原,不与02反应。工艺简单、效果好,90%,但未综合利用①氨选择②硫化氢③氯-氨④一氧化碳⒉吸收法⑴碱液:综合利用(去除NOx,SO2),但成本高⑵熔融盐⑶硫酸吸收法:综合NOX、SO2⑷氢氧化镁⒊固体吸附法⑴分子筛:消除率95%综合,但投资高⑵活性炭⑶硅胶⑷离子交换树脂⑸泥煤-碱法:吸附率高,经济、易制取⒋洁净燃烧技术

㈢烟(尘)控制技术:改进燃烧技术:供给空气量适当采用除尘技术⑴重力⑵惯性力、扩散与筛分:袋式除尘器①振打(机械振动)清灰②气环(逆气流)清灰③脉冲清灰④高压反吹清灰⑶离心力①中效旋风除尘器②高效旋风除尘器⑷洗涤⑸过滤⑹电除尘:静电⑺声波除尘

第三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㈠一般原则:⒈声源、传播途径降噪为主,受体保护最后选择⒉规划为先⒊关注敏感人群⒋管理和技术相结合⒌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㈡基本方法:⒈规划先行、预防为主⒉从声源上降噪:低噪设备、规定限值标准、工艺噪声、减震降噪、加装隔声罩⒊传播途径降噪: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声源与敏感目标增设、吸声、隔声、消声措施⒋保护对象降噪

㈢技术措施:⒈机械噪声:减震、隔声;车间厂房:吸声、消声,一般材料隔声15~40dB间。⒉空气柱振动噪声:安装消声器,10~15dB降噪⒊电磁噪声:远离人群、隔声措施⒋工程措施:屏蔽性措施,天然地形、声屏障(效果5~12,改进型20~30dB折角)等

㈣典型工程噪声防治对策措施:⒈工业噪声防治对策措施⒉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对策、措施⒊机场飞机噪声防治对策、措施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㈠主要原则:⒈减量化—清洁生产⒉资源化—综合利用⒊无害化—安全处置

㈡常用方法⒈预处理方法⑴压实⑵破碎⑶分选⒉堆肥⒊卫生填埋⒋一般物化处理方法⒌安全填埋⒍焚烧处理⒎热解法

㈢处理与处置技术⒈预处理⑴压实⑵破碎⑶分选⒉堆肥⑴好氧:通风、游离态氧存在多采用⑵厌氧: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⒊焚烧⒋填埋

㈣收集和运输⒈城市垃圾的收运⑴收运路线⑵转运及中转站设置①尽可能位于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②靠近公路干线及交通方便地方③居民和环境危害最少的地方④进行建设和作业最经济的地方⒉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及运输⑴收集与储运⑵运输⒊生活垃圾的填埋⑴类型⑵方式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㈠基本要求⒈体现法规的严肃性⒉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⒊体现产业政策方向与要求⒋满足多方面的目的要求⒌尊循生态环境保护⒍全过程评价与管理⒎突出针对性与可行性

㈡防护与恢复措施⒈凡涉及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发生不逆影响,必须提出可靠保护措施和方案⒉凡涉及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⒊对于再生周期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定恢复和补偿措施⒋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不必制定补偿措施⒌需制定区域绿化规划⒍要明确生态确防护与恢复费用的数量及使用科目,同时论述必要性。

㈢工程措施⒈合理选址选线⒉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⒊施工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⒋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

㈣生态环境监理

㈤生态监测⒈目的⒉方案

㈥绿化方案⒈一般原则⑴采用乡土树种⑵生态绿化⑶因土种植⑷因地制宜⒉绿化方案目标⒊方案的实施⒋保障措施⒌绿化管理

㈦生态影响的补偿与建设

第六节   水土保护措施

㈠方案编制程序和内容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禁止25°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在5°以上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垦复油茶与油桐等经济作物,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措施:⑴合理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⑵合理选择弃渣弃土场,保证弃渣场安全,实行先挡后弃⑶集中取土、集中弃土⑷合理确定施工期⑸备齐挡护设备⑹矿业工业项目做好弃渣、尾矿、矸石的回用和堆放,防止风吹雨蚀的流失⑺全过程管理

㈡水土流失预防:⒈⒉

㈢水土流失治理⒈工程措施⑴拦渣工程⑵护坡工程⑶土地整治工程⑷防洪排水工程⑸防风固沙工程⑹泥石流防治工程⒉生物治理措施

第七节   环境风险防范

㈠概念:⒈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示,R=P(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单位时间)×C(事故造成后果,危害÷事故)⒉环境风险评价

㈡防范与减缓措施

㈢事故应急预案

第八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㈠十五总量指标⒈大气⑴SO2⑵烟尘⑶工业粉尘⒉水环境污染物⑴COD⑵氨氮⒊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㈡环评总要求⒈达标排放⒉相关环保要求⒊技术上可行

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第一节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概述

必要性⑴法律依据⑵政策工具

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二节 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㈠环境价值

㈡环境价值评估方法:Ⅰ组:选,完善理论基础,对环境价值正确度量,标准环境价值评估方法⒈旅行费用法:评估户外游憩地(公园、自然景观)⒉隐含价格法:评估大气质量,也可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影响房地产价格。条件:房产价格自由形成、记录完整⒊调查评价法: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揭示人对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WTP,评价环境质量。⒋成果参照法:最常用,其它评价结果用于评价一个新的环境物品,节省时间、费用Ⅱ组:选,基于费用或价格,优:数据易得。缺:理论上,不是以支付意愿衡量环境价值⒈医疗费用法⒉人力资本法⒊生产力损失法⒋恢复或重置费用法⒌影子工程法⒍防护费用法Ⅲ组:选,⒈反向评估⒉机会成本法

第三节  费用效益分析

㈠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差别⒈角度不同⒉价格不同⒊外部影响处理不同⒋对税收、补贴的处理不同

㈡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㈢敏感性分析

第四节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

㈠环境影响的筛选

㈡环境影响的量化

㈢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

㈣环境影响货币化价值纳入项目经济分析

            第十四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

第一节 验收重点与验收标准的确定

㈠验收的分类管理⒈污染型:化工、火电、房地产、饮食娱乐服务业⒉生态影响型:水利、水电、交通、矿山、油田、农林、旅游。按影响大小,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及登记的分类管理。

㈡验收重点的确定依据:

㈢验收重点:⒈核查验收范围⒉确定验收标准: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标、总量控制满足要求时验收达标依据⒊核查验收工况⒋核查验收监测(调查)结果⒌核查验收管理⒍现场验收检查⒎风险事故环境保护应急措施检查⒏验收结论

㈣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选用原则:⒈批复的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总量⒉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⒊⒋⒌

㈤标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⒈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考核⑴排放高度⑵有组织点源:最高允许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连续1小时采样平均值或1小时等时间间隔采集样品平均值)⑶无组织点源:监控点、参照点浓度差,周界外最高浓度点浓度⒉污水排放口的考核⑴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⑵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⑶总排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考核,外排口进一步考核⑷⑸⑹⑺⒊噪声考核⒋指标考核⒌监测结果的评价

第二节 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工作内容

㈠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内容范围

㈡主要内容:⒈环境保护管理检查⒉环保设施运行效果测试⒊敏感点环境质量监测⒋生态调查⒌清洁生产调查⒍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 

第三节 验收报告技术要求

㈠验收调查工作程序管理:⒈资料收集、现场踏勘⒉编制验收调查方案⒊实施现场调查⒋编制验收调查报告

㈡验收调查报告编制技术要求:⒈确定范围⒉明确重点⒊选取因子⒋确定方法⒌分析评价⒍评价标准:⑴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标准及规范⑵背景或本底标准⑶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

㈢章节内容⒈前言⒉总论⒊工程概况⒋区域环境概况⒌环评文件及批复的回顾⒍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⒎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⒏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⒐补救措施及投资估算⒑结论与建议⒒附录⑴附图⑵附件⑶附表

           第四节  验收监测报告编制技术要求

㈠验收监测工作程序⒈准备阶段⒉编制方案⒊现场监测⒋报告编制

㈡技术要求⒈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无法达到,应在主体工程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并征得主管部门同意,注明工况)⒉质量保证控制⑴人员持证、数据三级审核⑵水:≥10%平行样⑶气体⑷噪声:测量前后仪器灵敏度误差不大于0.5dB。⑸固体废物:≥10%平行样⒊污染因子⒋废气监测技术要求⑴有组织排放①监测断面②监测因子③监测频次:周期型2~3个生产周期,3~5次/期;连续型不少于3次;非稳定加密监测,不少于3个周期⑵无组织排放①监测点位: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参照点上风向2~50m;其余监控点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4个,参照点1个②因子③频次:不少于2天,每天3次,每次连续1小时采样或在1小时等时间间隔采样4个④多个小型环保设施,抽样不小于百分之50⒌废水⒍噪声⒎振动⒏电磁辐射⒐固体废物⒑总量⒒环境质量监测⒓在线

㈢报告主要章节

㈣验收监测报告表或登记卡

        

更多相关推荐:
环评爱好者——技术方法中的方法分类记忆

技术方法分类记忆1工程分析方法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其中无组织排放源统计方法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2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常见的方法为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1大气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计法2噪声收集资料法...

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考试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与应试策略没有万能的策略针对自身特点确定相应策略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确保正常水平的发挥目的通过考试如果水平不行最好的策略都是空话通过培训希望应试技能不足的人员折扣打得少一些在边缘...

环评考试技术方法案例必备

工程分析项目1工程概况工作内容工程一般特征简分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3污染物分析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

20xx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20xx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地下水的基本知识三地下水的基本知识1地下水的概念地下水是指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水地下水也是参于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处于地下隐伏径流阶段的循环水地下水是...

20xx环评师技术方法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方法1类比法1定义用于拟建项目类型相...

环评技术方法试题

环评技术方法试题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20xx技术方法试题单选每题一分共...

个人工作总结(评助工用)

个人工作总结本人于20xx年7月开始参加工作20xx年6月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一直在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时间匆匆我已经从一个莘莘学子变成一个社会工作者其中有过困难有过迷茫但是我都一一的挺过来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公...

评助理工程师工作总结

工作小结20xx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佛山市佛平路佛山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参加工作公司为了让我更熟悉工程计量和施工现场的施工流程安排我到公司承建项目现场进行计算各个施工阶段的实际工程量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工程是...

环评相关法律法规大纲答案

1第一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复习大纲目录一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体系1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xx12261三环评法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等2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2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2三建设项目的...

环评20xx年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卷20xx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包括A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相关法以及部门规章B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

20xx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讲义2

20xx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讲义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本节考纲要点熟悉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机构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的行为准则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第4条承担建设项目环境...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