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总结

时间:2024.4.7

目 录

1、工程概述... 1

1.1 工程概况... 1

2.2 主要工程数量表...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组织安排... 2

3.1 施工工期... 2

3.2 项目组织机构... 2

3.3 项目主要人员表... 2

4、施工工艺... 3

4.1 路堑开挖... 3

4.2 地基处理... 4

4.3 边坡防护... 7

4.4 挡土墙施工... 9

4.5 路基填筑施工... 11

4.6 边坡绿化施工... 15

4.7 路基综合接地... 16

4.8 路基接触网基础... 18

4.9 过轨管埋设施工... 20

4.10 防护栅栏安装... 21

4.11 路基电缆井施工... 23

4.12 路基电缆槽施工... 24

5、质量保证措施... 26

5.1工程质量目标... 26

5.2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26

5.3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26

5.4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7

6、安全保证措施... 27

7、环境保护措施... 29

8、文明施工措施... 30


首件路基工程施工总结

1、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况

瑞九铁路RJZQ-2标路基首件工程位于瑞九铁路RJZQ-2标段起点,起止里程为:DK195+115.16~DK195+613.01,全长497.85m。该段路基设计为路堑式路堤,堑顶设截水天沟,路堤两侧设排水沟。路堑边坡采用现砼土拱形骨架内喷播植草+种植灌木防护,路堤边坡采用空心六棱砖客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支挡工程为重力式砼挡墙。基底采用岩溶注浆加固处理,基床底层设计为A、B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为70cm厚级配碎石,过渡段填料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

2.2 主要工程数量表

2、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瑞昌至九江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

(7)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8) 现场施工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施工组织安排

3.1 施工工期

土方施工:3个月,20##年4月份~20##年6月份;

路基附属:4个月,20##年7月份~20##年12月份;

地基处理:3个月,20##年9月份~20##年11月份;

路基填筑:1个月,20##年12月份~20##年12月份;

绿化及防护:3个月,20##年1月份~20##年3月份;

四电工程:1个月,20##年4月份份~20##年4月份。

3.2 项目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执行铁路总公司《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按架子队管理模式、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中铁四局瑞九铁路RJZQ-2标一分部”。经理1人、书记1名、总工1名、安全总监1名、副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兼任架子队长)、设置六部二室(工程部、安质部、工经部、物机部、财务部、征拆部、办公室和试验室),设置搅拌站1处,现场设置1个架子队。

3.3 项目主要人员表

4、施工工艺

4.1 路堑开挖

4.1.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天沟、截水沟施工→路堑边坡开挖→坡面修整→边坡防护

4.1.2 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施工前,由测量组按设计边坡坡率准确将路堑开挖开口线放出,按设计蓝图每隔25m一个控制桩,特殊变坡点应加密处理。放样结束后,施工人员带通线并洒上白灰,使开挖轮廓显现出来,便于开挖,保证精确度。

(2)天沟或临时排水施工

在路堑开挖施工前,首先应做好堑顶防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系统。若设计有天沟,必须先施工天沟,若设计无天沟,需在堑顶开挖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排水系统顺接。

临时排水沟尺寸同于天沟,采用挖掘机开挖,必须保证纵向流水坡。并将其引入地方既有鱼塘或其他排水系统。

(3)边坡开挖

待堑顶排水设施施工完毕后,进行边坡开挖施工。

正式开挖前,清除地表以下30cm范围内有机土及种植土,确保挖方范围清表完后地表无杂草、植物根系等杂物。清表土运送到弃土场,严禁填筑到路基。挖方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不到的边角采用人工开挖。

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挖方式,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施工队需自备坡度尺、水平尺,在开挖过程中实时检查边坡位置及坡率,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施工中及时测量,当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20cm的保护层人工清理。刷坡修整及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4)坡面修整

边坡刷到位后由测量组对边坡开口线、坡脚、平台、边坡点位置、标高进行复核,若与设计有出入,需进行二次修整,待全面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边坡防护施工

坡面修整完毕,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边坡防护施工。

4.1.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在首件路基路堑土方开挖施工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走了一些偏路。比如堑顶天沟,由于设计与现场不符,个别地段只按设计里程进行施工天沟,未进行延伸,导致后期对天沟进行二次施工,既影响了工期,又造成了工费的增加;另外如红线地界,在前期对现场地貌测量不准确,导致在施工时发现地界不足,影响施工。

通过首件路基的路堑开挖施工,也总结了一些施工经验及后续施工的注意事项:

⑴ 路堑开挖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或铲运机开挖运输,对施工场地狭窄地段无法进入机械时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⑵ 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逐层开挖方式,纵向坡度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

⑶ 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基成型协调进行,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⑷ 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底层上部的填筑施工,其施工方法与路堤基床底层填筑施工相同。

⑸ 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做,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

⑹ 路基相关配套工程与路基同步施工,并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路基本体的整体性和密实性。

4.2 地基处理

本路基采用岩溶注浆加固,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4.2.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浆液配置→注浆→注浆结束→封孔

4.2.2施工方法:

⑴ 测量放样

测量定位,将注浆孔位按设计位置进行放样,桩位允许误差不得超过5cm。

⑵ 钻机及注浆设备就位

注浆孔位标定后,移动钻机至钻孔位置。钻机就位后,用倾斜尺、

水平尺等工具调整钻机角度,安装牢固,定位稳妥。

各类设备就近安装,注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一般为30m~50m,以防压力损失。

⑶ 钻孔

土层钻孔采用φ108mm钻头钻进,基岩面以下采用φ90mm钻头。每一回次钻完,取出芯样,现场按1m一单元摆放整齐,并用标签记录不同土层、岩性及溶洞的深度。

钻进过程中钻孔记录要详细完整地记录孔内情况,如换填、破碎、掉块、夹泥、漏水、脱空等,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钻孔结束后,对钻孔妥加保护,防止杂物等掉入孔内。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后埋入注浆管,注浆管距孔底距离不大于1.0m,并在注浆孔上部设置止浆装置。全孔采用φ110mm钢套管,护壁套管露出地面0.2~0.5米。开孔时要轻加压、慢速,防止将孔开斜。

在钻入岩层后采用清水钻进。

⑷ 成孔及孔壁冲洗

注浆前进行孔壁冲洗,将水管深入孔底,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直至回水清净为止,要求冲洗后孔内残留物厚度不超过20cm。

⑸ 浆液配制

注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0.6:1-1:2,常用水灰比可采用1.0。若遇空的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具体情况先灌入中粗砂或稀的水泥砂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再采用煤灰水泥浆液或双液注浆。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全充填溶洞一般采用单液注浆。

浆液搅拌采用二次搅拌法,第一次在搅拌桶内搅拌,按配比倒入水泥、水后开始搅拌,搅拌应均匀,时间不少于3分钟,待搅拌充分并经比重计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开阀,放入水泥浆池中继续搅拌。配

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

⑹ 注浆

钻孔完毕,在钢套管周围人工开挖0.5~1m深基坑,基坑内灌入砂浆或混凝土。防止注浆过程中压力过大,造成水泥浆液自钢套管周围喷出。

注浆应按先外后内、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灌浆压力,一般基岩不小于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

注浆终孔条件:注浆段注浆压力达到终注压力(≥0.3MPa),10分钟持续注浆量不大于5L/min。

⑺ 封孔

注浆结束后,经质检工程师检查,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终孔条件。卸下法兰盘、拔出套管,回填M10水泥砂浆封孔,捣鼓密实,并作好孔口标记。

4.2.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4.2.3.1 施工总结

首件路基正线范围内全部采用岩溶注浆地基处理,通过本段路基岩溶注浆施工,得出以下总结:

⑴ 在岩溶注浆施工时,钻至岩层后应采用清水钻进,同时控制好钻进深度,成孔后报监理并现场量测钻杆长度。

⑵ 严格控制注浆浆液配比,每拌制一桶应用泥浆比重计测量其浓度是否符合设计,若不符合应立即进行调整。

4.2.3.2施工注意事项:

在后期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 注浆孔应跳孔施钻,同步注浆,避免孔位串浆,增加难度及清孔工作量。注浆孔施工从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保证注浆质量。

⑵ 注浆孔位移动不超过0.5m。

⑶ 注浆过程中加强地面观测记录(水平位移,冒浆点位置,地面沉陷等)。

⑷ 孔深检查。注浆与钻孔工作同步进行,但实际中经常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这样就有塌孔的可能性,势必导致实际孔深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时则必须进行孔深检查。

⑸ 注浆有关机具检查。注浆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引起整个注浆过程的中断,也可导致所配浆液因久置而初凝,所以必须保证其所有注浆机具的工况和完好率。

4.3 边坡防护

4.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坡面修正→基坑开挖→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养护

4.3.2施工方法:

镶边施工

⑴ 测量放线

首先进行测量放线,测量组按设计每隔25m一个控制桩,边坡变点处应进行加密。控制桩采用木桩,并带线贯通,撒上白灰,保证镶边开挖位置及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⑵ 镶边基坑开挖

边坡骨架施工应自上而下分级开挖,首先应施工骨架上镶边及下镶边,保证护坡稳定性。镶边基础采用挖机开挖,并预留10cm虚土人工清理。土层稳定性差时应分段跳槽开挖,开挖过程中需随时检查开挖位置及坡率。

⑶ 镶边立模

待开挖至设计位置及深度,清除表面虚土、树根等杂物后,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时应带通线立模板,安装结束后应复核模板位置及高程的准确性。

⑷ 混凝土浇筑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通过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上、下级镶边施工完毕后进行骨架、渗沟开挖施工。

⑸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表面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骨架、渗沟施工

⑴ 测量放线

现场施工通过控制桩拉出主骨架、支骨架及渗沟的具体位置,并用白灰将其轮廓线洒出,方便开挖,同时保持精度。

⑵ 骨架基坑开挖

现场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沟槽底时,预留10cm采用人工清理。开挖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骨架净间距3m,主骨架厚0.8m,宽0.6m;支骨架厚0.6m,宽0.5m;渗沟宽1.5m,深1.2m。

骨架开挖宜自下游向上游进行开挖,应随挖随支撑,施工完毕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坍塌,也可以间隔进行开挖。开挖必须保证两壁平顺,基础表面应平整,严禁出现反坡或凹凸不平现象。保证不得有松土留在沟槽中,四周及底部必须人工拍打密实。一般根据施工能力及天气情况确定开挖长度,不得将开挖好的沟槽长时间晾置。

⑶ 模板安装

主骨架和支撑渗沟采用土模,支骨架采用60cm高的钢模。通过已施工上、下镶边带通线,控制支骨架模板标高及位置。模板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其稳定性,并进行加固。

拦水坎采用10cm高钢模,配合支骨架模板进行施工。

⑷ 混凝土浇筑

立模并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⑸ 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表面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

4.3.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4.3.3.1 施工总结

首件路基边坡骨架施工中,我分部专门针对支骨架制作了钢模,采用钢模施工,可以保证骨架线条的平顺性、美观性以及混凝土的质量。

由于路堑骨架防护面积大,混凝土容易开裂,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控制好伸缩缝的设置。在现场施工中,每隔11.9m在渗沟处设置了2cm宽的贯通伸缩缝,并充填沥青麻筋,保证了混凝土骨架的稳定性,防止开裂。

4.3.3.2 施工注意事项

⑴ 路堑边坡防护应随路堑开挖施工同时进行。

⑵ 路基边坡施工应挖一级、防护一级,其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 边坡施工期间,严禁在堑顶附近及边坡平台上堆积杂物。

4.4 挡土墙施工

4.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基础浇筑→墙身模板加固→安装泄水孔、设置反滤层→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及养护

4.4.2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槽开挖,开挖宽度、深度严格参照测量交底,开挖过程中预留10cm左右土层采取人工开挖,基础开挖到位后将基底表面松渣清除干净。

(2)地基承载力检测

基础开挖到位后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试验室做动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180kpa。若试验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则需对基底进行处理,换填碎石夯实,使其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3)基础浇筑

待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挡墙基础浇筑,基础采用C35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需插入Φ16螺纹钢筋,接茬钢筋沿线路横、纵向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20cm。接茬筋长60cm,埋入基础混凝土30cm,外漏30cm。

基础浇筑中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振捣应快插慢抽。无漏振、无蜂窝麻面。

(4)墙身模板安装加固

模板采用预制钢模,模板进入场地后应进行试拼,检查模板的平整性、顺直度,是否有凹凸,若不符合要求应停止使用。

模板拼装前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两块模板连接处粘贴双面胶带,以减少模板缝隙防止漏浆,保证混凝土观感质量。

模板安装前由测量人员放出模板边线,打入钉子拉出轮廓线,并植入Φ20钢筋,用于模板底部支撑。

侧模采用竹胶板加工制作,与钢模接头处必须拼接密实、加固牢靠,保证密实度,防止漏浆、跑模。

模板上部采用钢管加固,靠近边坡一侧应深入平台,在接茬筋与模板上部焊接Φ20钢筋拉伸,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5)装泄水孔、设置反滤层

挡墙墙背部设置0.5m厚反滤层,现场采用袋装砂砾石堆码整齐,袋状砂砾石应装填饱满密实。距墙顶0.5m高范围内处及最低泄水孔下部0.3m处设置0.5m厚黏土防渗层隔水层。

挡墙墙身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m上下交错呈梅花形布置两排泄水孔,采用φ10cm规格PVC塑料排水管,其位置允许偏差为15mm,并设4%向外倾斜坡度。安装时用铁丝对PVC管进行固定,PVC管应与模板紧密接触,保证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会有讲渗入管内。PVC管管口可用胶带或塑料薄膜进行密封。

(6)混凝土浇筑

墙身模板采用钢模板拼装,一次立模成型。当混凝土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混凝土至平台进行浇灌,现场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m设置2cm宽伸缩缝一道。缝内沿墙前、墙背和墙顶三边塞填深度不少于0.2m的沥青麻筋。

(7)模板拆除及养护

混凝土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晒水养护,自然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3天即可拆除侧身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勿损坏墙面。严格控制挡墙线形,确保平顺、美观,严格按照交底及设计、规范要求施工,不得擅自修改。

当地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

4.4.3施工总结注意事项

4.4.3.1 施工总结

路堑挡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伸缩缝设置。在施工时,在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m设置2cm宽伸缩缝,缝内沿墙前、墙背和墙顶三边塞填沥青麻筋。

挡墙基础及墙身采用两次浇筑而成,为保证其整体性、稳定性。在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插入Φ16螺纹钢筋,接茬钢筋沿线路横、纵向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20cm。接茬筋长60cm,埋入基础混凝土30cm,外漏30cm。

4.4.3.2施工注意事项

⑴ 基坑开挖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保持边坡稳定。基坑开挖较深、边坡稳定性较差时,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灌注基础混凝土封闭。

⑵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对墙趾处持力岩土层的扰动,并应避免雨水浸泡基坑。

⑶ 挡土墙浇筑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反滤层。

⑷ 挡土墙混凝土必须采用混凝土拌合站集中生产。

⑸ 施工中应加强地质情况的核查核对工作,如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方,必要时修改设计。

4.5 路基填筑施工

4.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A、B组填料的强度和级配检测→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填料的运输→分层摊铺平整→封层洒水与碾压→分层检测→路堤边坡及路面修正→填写检查检测记录及试验报告→报验

4.5.2施工方法

⑴ 测量放线

通过测量放样恢复线路中线,采用水准仪控制填料高度,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每隔30m用标竿和红色施工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

⑵ 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所有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摊放面积,在现场画方格网。

⑶ 填料的运输和堆放

填料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装车时,注意每车的装载数量基本相等。根据需要的填筑数量计算卸料距离。在料场供应的路段范围内,由远到近将土方堆放在路的一侧。严格掌握卸料的距离,避免填料不够或过多。同时避免填料长时间堆放,造成水分大量蒸发,或遭雨而使含水量过大,甚至造成弹簧现象。
    ⑷ 填筑、摊铺、平整

摊铺前检查填料的含水率,采取洒水或晾晒的措施使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范围内,经试验检测确定含水率合适后,同意摊铺。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0mm,且不得大于300mm。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采用推土机将填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当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为50cm,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路肩压实度,而不会产生滑坡。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⑸ 洒水及晾晒

填料应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通过合理的碾压才能达到最佳压实效果。最佳含水量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的天然含水量若高于最佳含水量,需要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范围内(±2%);填料的天然含水量若低于最佳含水量,需要洒水使填料具备需要的最佳含水量。加水量按以下公式计算。在日光强烈和蒸发量大的地区应考虑水分的散失。

洒水作业分三步进行,填料前洒水,润湿底层;初平前按计算的需要量撒足;密实碾压前再补撒1次,防止表面水分过度散失而松散。

晾晒时间一般比较长,为加快水分散失,可以使用盘耙或翻地机对填筑的填料进行1-3遍翻挖。雨季施工,可使用棚盖对填筑施工段进行遮盖,保障雨天不中断施工,作业环境也达到改善。

⑹ 碾压

用重压和振动压路机碾压,各遍碾压采用不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幅,振动频率先低后高,振幅先小后大。碾压速度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易超过4.0km/h。按轮宽2/3迭加碾压,再按轮宽1/3迭加碾压。碾压中,检查是否出现松散和橡皮(弹簧)现象,人工及时将压松或变软的点位挖除,补填好土。

压实顺序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碾压。对基床底层采取先静压1遍,后弱振2遍、再强振3遍、最后静压收光1遍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行驶速度4km/h。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碾压方式采用纵向碾压形式,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应人工配合及时整平,以保证路基面的平整度满足规范的要求。

碾压后对填土面进行标高测量,依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压实后的厚度,校正松铺系数。

碾压结束后进行试验检测,如达到路基底层的填筑质量要求则进行第二层填料填筑。如达不到检测指标,则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从填料质量、压路机吨位、碾压遍数、填层厚度、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调整,然后清除不合格填层,重新进行填筑并检测。

⑺ 整形及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

填筑至基床顶面最后两层时,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为防止雨水淋刷浸泡引起边坡坍塌,应及时对边坡进行拍实夯压。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边坡用液压振动夯或牵引式机械振动碾压实。

⑻ 试验检测

碾压完毕后,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每层按规定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循环或下一工序。试验人员跟踪填筑压实的全过程,及时抽样,及时反馈检测结果,试验不合格的重新补压后再做检测,仍不合格应认真分析原因,返工重试。

4.5.3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4.5.3.1施工总结

本段路基作为首件路基填筑,在施工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及机械设备,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也用于后续施工。

⑴ 为保证路基两侧压实质量,必须对两侧进行超宽填筑,最少需超填50cm。

⑵ 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对含有淤泥、树根等杂质的填料坚决不收,在施工中由于部分填料含水率过大,压实后出现“弹簧现象”,对此情况,采用挖掘机将范围内填料挖开,然后换填最佳含水率的填料,并分层夯实、碾压。

⑶ 涵路、桥路过渡段2米范围内不得使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应采用质量为500~700Kg的小型手推式振动夯压实。

4.5.3.2施工注意事项

⑴ 填料生产场应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破碎、筛分设备。

⑵ 填料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筛网有无破损或筛孔尺寸是否超出限值。

⑶ 填料在大面积填筑前均应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取得的试验参数及成果应报监理单位确认。

⑷ 路基填筑前应做好路基范围及两侧的地面排水、防渗和地下水的拦截、引排,填筑施工不应污染农田和环境。

4.6 边坡绿化施工

4.6.1施工工艺流程

坡面修整→边坡客土→喷播植草、种灌木→盖无纺布及养护。

4.6.2施工方法

(1)坡面修整

植物种植前应对边坡坡面进行清理整平,清除有碍植物生长和坡面稳定的杂物、危石。清理时必须自上而下进行,清除表层浮土后整平并适当拍实,随时检查坡度。保证坡度符合设计。

(2)边坡客土

对于骨架内或空心六棱块内土壤不足的,采用人工客土。客土厚度不得少于10cm,并进行湿润,浇水量以土壤不出现覆土和尘土为止。

(3)喷播植草、种灌木

将按设计配比混合后的草籽、保水剂等材料加水通过液压喷播机混合搅拌成喷播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工作面。

灌木栽种前应先挖孔穴,孔径约15cm,深度约20cm。孔穴挖好后必须及时种植灌木,以保证穴内土壤湿润。

(4)盖无纺布及养护

当草种喷射完成后需在表面覆盖一层无纺布,避免因强降水造成对种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份的蒸发,从而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

植物种子从出芽至幼苗期间,必须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润。每天早晨浇水一次,炎热夏季早晚各浇水一次,浇水时应将水滴雾化,后边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并根据降水情况调整。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应对其施肥和预防虫害,施肥坚持“多次少量”的原则。

喷薄完成后一个月,应全面检查植草生长情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

4.6.3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1)植被防护

植被施工,铺、种植被后,应适时进行洒水、施肥等养护管理,直到植被成活,并达到植草成坪。

种草施工,草籽应撒布均匀,同时做好保护措施。

养护用水应不含油、酸、碱、盐等有碍草木生长的成分。

草籽及乔木的种植和生长环境及栽植季节应因地因时选择。

(2)喷播施工后应及时养护,植被成活率不得小于90%。

(3)喷播植草混合料的配合比(植生土、土壤稳定剂、保水剂、肥料、混合草籽、水等)应根据边坡坡度、地质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混合草籽用量每1000㎡不得少于25Kg。

(4)气温低于12摄氏度不宜喷播作业。

4.7 路基综合接地

4.7.1施工工艺流程

路基填筑至基床底层顶→人工挖槽→回填40mm细颗粒填料→敷设贯通地线→分支引线预留→再次回填40mm细颗粒填料→人工夯实→铺设100mm细颗粒填料→压路机碾压→接地电阻测试

4.7.2施工方法

⑴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标明情况,由测量组将路基两侧贯通地线埋设位置进行准确放样,确定位置及埋设深度,并白灰线标识。

⑵ 挖槽

施工作业队伍按白灰线标识进行基槽开挖,并预留60mm深、宽的“小槽”。并清除槽内虚渣及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以便于贯通地线敷设。

⑶ 敷设贯通地线

贯通地线敷设前,向“小槽”内回填40mm厚粒径小于5mm的填料,然后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厚粒径小于5mm的填料,并人工夯实。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填料才可正常进行A、B组填料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

⑷ 分支引线及横向连接的敷设

<1> 在敷设贯通地线时,应同时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处预留分支引接线,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立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

施工边坡防护前,应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下,并与灌注在电缆槽中接地端子的引接线C型压接。

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约每500m设一处,其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本段路基长度小于500m,无需设置。

<2> 接头保护

在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与路基综合贯通地线接头采用环氧树脂冷浇注剂或采用自紧防腐胶带缠裹进行防腐处理。

⑸ 路基声屏障地段贯通地线

本段路基在DK195+330涵洞左侧设有声屏障,贯通地线置于声屏障基础与电缆槽之间,预留分支铜缆,填土施工期间可先不埋设,待声屏障基础施工完成后埋设。

每100m声屏障段落的金属立柱通过锚栓柱实现电气连接。贯通敷设一根热镀锌扁钢,将声屏障立柱基础锚栓柱连接。

在100m段落中部的某个立柱(靠近接触网支柱)基础内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锚栓柱焊接,声屏障接地端子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路基电缆槽接地端子连接。

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

⑹ 接地电阻测试

综合接地电缆埋设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4.7.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1)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进场材料应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查验每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性能报告单。

(2)建筑物、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3)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4)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

(5)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型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型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C型压接压力不小于12T,且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6)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桥路、桥涵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4.8 路基接触网基础

4.8.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检孔、清孔→吊装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安装基座模板→安装预埋螺栓→浇筑基座混凝土→基础养生

4.8.2施工方法

⑴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标明情况,由测量组将接触网基础位置进行放样,并在四周设置护桩,以保证施工中随时监测其位置的准确性。

⑵ 开挖

基坑设计直径为70cm,基坑采用人工开挖,基坑挖土利用井架从基坑内提升,每隔基坑需两人进行开挖。开挖完成后,应将孔壁上松散的填料清理干净,及时清理浇筑C15混凝土进行封底处理。

⑶ 孔口处理

采用C15混凝土或砂浆做底座作为上部立模平台,底座顶标高应根据基础顶(基床顶高出路基面2cm以上)标高及模板高度确定,要求表面平整,以防止四周杂物落入孔内。

⑷ 钢筋笼加工及安装

钢筋笼采用钢筋棚集中加工,加工完成后采用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采用吊车下钢筋笼。安装时利用四周护桩对钢筋笼进行准确定位,防止偏位,同时控制顶部标高。

⑸ 模板拼装

接触网支柱基础模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拼装完成后应用卷尺对其尺寸进行检查,保证其尺寸满足图纸要求。模板采用钢管架进行固定、加固,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模板底部四周应用砂浆封边,防止混凝土从底部翻出。

⑹ 安装预埋螺栓

模板加固完成后将四周定位护桩引至模板顶部。将预埋螺栓放入后,牵引十字线定位。采用定位装置将螺栓固定在准确的位置,并将顶端丝母拧紧,使螺栓和定位装置连接成整体。然后调节预埋螺栓标高,采用水平尺检测,使螺栓顶部在设计标高处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LJ-A型、LJ-B型预埋地脚螺栓外露长度为190mm,LJLX型预埋地脚螺栓外露长度为140mm,允许误差为+10mm。

⑺ 综合接地

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做接触网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部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

⑻ 混凝土浇筑

接触网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尽量安排在气温较低的夜晚或清晨进行,浇筑前检查模板尺寸及其加固是否紧密、牢固,防止浇筑时出现爆模。

浇筑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用吊机吊送混凝土进行浇灌,现场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20~3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一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s以内,避免过振。在浇筑至模板标高时,应检查模板接缝的连接清孔,防止漏浆。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减少对预埋地脚螺栓的扰动。

⑼ 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派专人进行洒水养护,也可采用草帘或透水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促进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增长。

⑽ 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强度达到50%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注意不得存在掉棱角的现象。

4.8.3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通过首件路基接触网施工,得出以下总结及注意事项。

(1)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的完成,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

(2)地脚螺栓布置具有方向性,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及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检查和校正,施工完毕后对外露部分涂抹黄油或喷防锈漆。

(3)预埋地脚螺栓露出长度及位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在基础浇筑前,应对接触网基础位置、标高进行复核,以防施工中不注意造成偏差。

4.9 过轨管埋设施工

4.9.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过轨管敷设→混凝土浇筑→回填

4.9.2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按设计对过轨管位置放样,并用白灰撒出开挖轮廓线,保证开挖位置及深度。

(2)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至基底以上10cm时,应人工进行开挖,并清理基坑内松散填料及其他杂物。

(3)过轨管敷设

人工将过轨管抬放至基坑,采用定位器固定过轨管,保证几根过轨位于同一高度,两管内径保证15cm。

在每根过轨管内穿入两根ψ4mm铁丝便于穿缆。过轨管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

(4)混凝土浇筑

待过轨管敷设完毕,并对其标高、位置复核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应保证过轨管底部混凝土不少于10cm,顶部至基床底层顶。混凝土浇筑过程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5)回填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再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4.9.3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⑴ 过轨管两端必须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封堵,防止混凝土进入造成管道堵塞。

⑵ 过轨管管口应打磨光滑,防止穿缆时刺破线缆。

⑶ 过轨管连续采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保证不渗漏水,不宜采用焊接。

4.10 防护栅栏安装

4.10.1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基坑开挖→立柱埋设→其他构件组装

4.10.2 施工方法

(1)场地平整

防护栅栏安装前,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当栅栏设置为坡地或栅栏两侧存在高差时,应将栅栏两侧各2m范围内的高出部分进行平整,两侧地面应平齐等高且不高于栅栏下槛底部,以保证栅栏相对于两侧地面均达到防护高度。

(2)基坑开挖

按照测量放样位置,进行立柱基坑开挖,开挖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施工。一般土质地段,地基承载力≧100KPa,抵抗侧向应力≥60kPa,基础采用C25混凝土浇筑。2.2m高防护栅栏直线段基础尺寸为600mm*800mm*900mm,斜坡段基础尺寸为600mm*600mm*900mm。

基坑应尽量垂直开挖,基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扰动基坑侧的原状土体。对扰动土体应挖除回填,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3)立柱埋设

挖好基坑后,将支柱放入坑内,测定位置,用临时支撑固定,用靠尺测量其垂直度,用卷尺测量其高度,确认符合施工图要求后,浇筑混凝土基础。

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位置,并保证立柱纵、横向不移位,竖向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撑。

(4)其他构件组装

立柱安装完毕后进行其他构件组装施工,各个构件安装顺序为:下槛、栏片、上槛、柱帽。

在立柱定位固定,待浇筑的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80%以上后,开始安装下槛、栏片、上槛及柱帽,安装后上、下槛与栏片的间隙应采用C30细料混凝土或M30水泥砂浆灌满形成牢固整体,固定后不得出现栏片晃动现象。

安装刺丝滚笼冷拔镀锌钢丝均由φ6.5mm的HPB300高线钢丝冷拔后再热镀锌处理加工制作。

刺丝滚笼的下缘距离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0.05m。

陡坡地段防护栅栏下槛下部与地面间的间隙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宽度180mm,与立柱两侧齐平,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3m。每单元于地面处留φ100mm泄水孔。

4.10.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1)防护栅栏安装要做到“严、直、齐、美”,线路封闭严实,不留有间隙;沿线路方向顺直,不忽远忽近;防护栅栏顶端与下端纵向过渡段平滑整齐,不忽高忽低;要求整体效果美观,避免给人零乱感觉。安装前应清理场地,下槛下部地面平整、夯实,保证两侧排水不受影响。栅栏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cm。

(2)预制件出场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

(3)现场用机械起吊预制件应在当班使用前专人负责检查机械的绳索、部件。钢丝绳表面磨损、腐蚀、断丝超过标准的,不得使用。

(4)防护栅栏的设置应结合绿化情况,考虑景观的整体效果。

(5)防护栅栏每根立柱外侧预制内凹的“禁止入内”警示标示字样,采用黑体字体,内部涂红色油漆。

4.11 路基电缆井施工

4.11.1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切割电缆井位→基底垫层施工→钢筋加工及挂钩焊接→模板安装→报监理验收→混凝土浇筑→基坑回填→盖板安装

4.11.2 施工方法

⑴ 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将设计的每个电缆井平面位置及标高进行测量放样。放样后沿着电缆井平面结构尺寸外侧边缘灰线洒出来,并根据测量桩的标高确定开挖深度。

⑵ 基槽切割

采用切割机对已填筑压实的基床表层进行切槽,切除范围按电缆井外边外扩20cm,便于立模板,深度为路肩下1.25m(含10cm混凝土垫层)。切割完成后采用风镐对级配碎石进行凿除,小型挖机清理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机械施工对路基表层的污染;切割完成后做好防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路基。

⑶ 垫层浇筑

人工清理完成之后,在电缆井底部设100mm厚C25素混凝土垫层,电缆井其周边超挖部分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

⑷ 钢筋加工预埋挂钩焊接/预埋镀锌挂钩焊接

电缆井钢筋由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现场绑扎。

电缆井四周侧壁中间设φ25镀锌钢筋挂钩,应将其焊接在电缆井钢筋上。

⑸ 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开始立电缆井的模板。内外模板采用竹胶板,加固采用钢管和方木,外模下面部分采用土模,顶部露出基床表层底部分采用竹胶板。立模板过程中,埋设两根直径80mm的PVC管作为泄水孔,引至路基边坡,同时还需注意镀锌线缆挂钩的安放要准确。

为保证电缆井内水顺利排出,采用φ100mmPVC管与电缆井泄水孔(φ80mmPVC管)衔接将电缆井内水排至路堤边坡上或路堑侧沟内。同时与电缆井泄水孔孔口埋设一层热镀锌铁丝万眼网防鼠,镀锌网网孔尺寸15mm,镀锌铁丝直径不小于1.5mm。

⑹ 混凝土浇筑

电缆井的模板支立完成之后,开始浇筑电缆井混凝土。电缆井采用C30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

4.11.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⑴ 电缆井施工期间,应做好泄水孔的防护,避免堵塞,且与路基边坡骨架或边沟顺接。

⑵ 出水孔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滤层,过滤层采用干净的粗颗粒碎石。

⑶ 电缆井开口与电缆槽连接处内侧应采用M10水泥砂浆顺接抹平,以防棱角划伤线缆,连接错开处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封堵,以防鼠类进入。

⑷ 修筑于路基上的电缆井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形状、尺寸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4.12 路基电缆槽施工

4.12.1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切割电缆槽位→铺中粗砂夹土工膜→碎石垫层铺设→安装电缆槽→节间接口处理→安装盖板。

4.12.2 施工方法

⑴ 测量放线

测量技术人员每隔25m放样出电缆槽基坑开挖边线,并打入钢筋做为控制桩。然后带通线用白灰撒出开挖轮廓线,以保证开挖精度

⑵ 切割电缆槽

采用专门机械在无水条件下切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切除范围至电缆槽内侧壁以外5cm,基底应预留10-20cm进行人工清理,并保证基坑干燥不积水。

通信信号电缆槽距基床底层顶面下20-40cm处,需埋设贯通地线。

⑶ 基底压实检测

基底清理完后,采用小夯机进行夯实,满足基底压实要求后请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⑷ 铺设中粗砂及土工布

清基后,利用砂浆进行基底找平,然后再铺设4cm厚中粗砂及复合土工膜,槽底铺设洁净碎石排水层,排水层两侧设置RCP-X715D(A)渗排水网垫反滤层。

⑸ 安装电缆槽

碎石垫层上部设砂浆找平层,然后安装电缆槽。电缆槽安装应挂线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吊装,槽节间接缝采用砂浆勾缝,电缆槽完成后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基坑。

在电缆槽铺设时,应于泄水孔孔口设一层150mm×150mm热镀锌铁丝方眼网防鼠,镀锌网网孔尺寸15mm,镀锌铁丝直径不小于1.5mm,用M10水泥砂浆将其固定在电缆槽泄水孔位置。

电缆槽延线路方向每10m设置一道2cm伸缩缝,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⑹ 节间接口处理

盖板式电缆槽安装时,节间采用水泥砂浆勾缝。

⑺ 安装盖板

安装盖板前槽内填中粗砂,槽内中粗砂填至电缆槽三分之二处。

为保证盖板安装平整牢固并防水,电缆槽盖板安装前应在电缆槽顶涂抹沥青后再安装盖板,安装前应保证各类线缆铺设完毕。

4.12.3 施工总结及注意事项

(1)电缆槽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反开挖进行安装。

(2)电缆槽开挖应采用专用机械在无水条件下切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3)预制电缆槽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接地端子。电缆槽盖板应在线缆全部敷设完毕后安装。

(4)预制电缆槽应拼装平顺,接缝咬口完好,节间应按设计要求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或对接时在接口处涂抹沥青。

5、质量保证措施

5.1工程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质量达到铁路验收标准合格,检验批合格率达到100%,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5.2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组,负责全标段质量管理工作,项目经理为质量负责人,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设置安全质量部为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配足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实行质量专业管理,满足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需要。针对工程特点,成立各级质量管理小组和各类重、难点工程QC小组。建立强有力的质保系统和质检体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5.3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质量监控制度、检测试验机构许可制度、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制度、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质量保证措施审批制度、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和奖罚制度、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制度、工程质量报告制度、技术质量培训制度、质量管理信息化制度。

5.4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配齐配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试验人员及各工种人员。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所在岗位和工序的应知应会教育,并经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

2)加强原材料检验和验收,保证检测项目和频次、标准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3)配齐满足工程质量控制需要的各种施工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一流的施工设备保证施工工艺质量。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设备效率和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

4)加强试验检测工作,严格按试验设备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标定,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原材料和工程质量检测试验,确保检测数据准确。

5)强化每道工序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对路基软基处理等关键工序实行验收许可制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路基沉降等进行定期验收评价,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6)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成果,杜绝采用淘汰或落后的施工工艺,以一流的工艺水平保证一流的工序质量。

6、安全保证措施

6.1安全目标

建设安全总目标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6.2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明确承担安全施工的责任和义务。

 

6.3安全保证措施

⑴经理部及施工负责人加强安全管理,在施工全过程中,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工作中去。

⑵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以增强其安全意识。

⑶在工地内的危险地方(如发电机房)应设有安全设施及危险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

⑷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上安全设施,严禁无安全设施及危险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

⑸工作人员必须每人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

⑹工地应平整、清洁,并经常保持排水畅通。

⑺工地应配足照明设备,工作电压应采用安全电压,高压电线应仔细查找破损处,及时发现并用防电胶粘好,以防漏电伤人。

⑻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并配锁,进出线口必须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箱内严禁存放杂物,每月检查维修一次;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并架设在专用电线杆上,不得挂在树木、脚手架上。

⑼在交通道路施工时,应在明显处设立“禁止通行”等标志牌。

7、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施工过程中将与当地密切配合,严格控制在施工中对环境、水体的污染,减少粉尘污染,为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破坏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1、水污染

    ⑴施工现场修建排水沟,地形复杂地段可修建沉淀池,先将污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净化后在顺排水沟排入附近既有水渠、河流。

    ⑵现场存放物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雨水浸泡、冲刷,造成土壤受到污染。

    2、大气污染   

     ⑴在运输、储存水泥和粉煤灰等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

    ⑵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⑶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⑷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3、固体废物污染

    ⑴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⑵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⑶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按环保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垃圾场)或集中堆放掩埋。

4、水土保持措施

    ⑴施工中坚持“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的基本, 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规划进入施工现场的临时用地,尽可能少占耕地。施工现场废水、废气的排放要远离当地居民生活区、不破坏水土流失、不破坏生态平衡。

⑵施工结束后对临时用地进行复耕,破换地表进行植草绿化,保证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环境

8、文明施工措施

⑴ 施工现场应实施工点挂牌施工,在施工处设置工点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范围、开竣工时间、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监督。

⑵ 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现场的施工用电设施安装规范、安全、可靠、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⑶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对施工中破坏的植被,施工完后予以恢复。

⑷ 驻地生产区及生活区分片规划,房屋布局合理,符合消防环保和卫生要求。做到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各种设施安装符合安全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各种福利设施、活动场所设置齐全,并有专人管理,为参建员工提供良好的娱乐和休息环境。

⑸ 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存放避免侵入公路路面限界,且不影响交通。如需占用公路路面,事先与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办好有关手续后再占用,占用路面地点前后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及夜间警示灯。

更多相关推荐:
路基施工总结

清水工业园道路工程BT项目北纬九路北段路基工程施工总结报告榆林市天元路业有限公司清水工业园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20xx年五月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北纬九路北段起于建设中的北纬九路,向东穿过清水工业园北区,止于规…

路基单位工程施工小结

金山铁路改建工程K706953K7800区间路基单位工程施工小结1工程概述K706953K7800区间路基单位工程包括地基加固处理路基填筑及接触网基础声屏障基础边坡防护排水沟等路基附属工程2单位工程质量评估依据...

路基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施工总结报告鹤大公路沿江至万良k16000k21357426k26600k28000段路基一工程概况1本项工程为国道鹤大公路沿江至万良段路基工程起讫桩号为k16000k21357426全长6757公里为山岭重丘...

路基施工总结

DK529123DK52932478路基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张掖至红柳河段站前工LXS10标段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境内线路自新建张掖南站进站端DK4872986引出沿连霍高速公路北侧...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总结

施工总结一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页二工程规模承包单位基本情况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工程概述我项目部承建的LZLT高速公路10A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XX000终点桩号为KXXX00路线全长XXKm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途经...

路基施工总结报告

郧县长沙一级路CS04合同段路基工程交工验收施工总结报告十堰市双环公路建设有限公司20xx年9月22日一工程概况郧县长岭至沙洲一级公路将成为连接柳陂新区及十漫高速长岭新区及郧县城区的快速通道并能与沿江大道汉江一...

路基施工小结

上海市沪芦高速公路10C标段工程路基施工小结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沪上海沪芦高速公路10C正项目经理部二00五年三月十五日路基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本标为A2上海沪芦高速公路南段工程是深水港码头及东海大桥的配套工程上...

土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标段河北省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项目部二一三年七月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标...

路基石方填筑施工总结

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K27000K47977265第一合同段路基石方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灌凤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试验段概叙12施工准备121主要施工人员122主要投入的机械及实验测量仪...

路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路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总结XXX项目经理部20年月日1ZK67293ZK67580段路基强夯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石方路基施工以ZK67293ZK67580段强夯施工试验段全长287m主要有石方路基填筑路堑开挖路基防...

站场路基工程施工小结

祁县东站站场路基工程施工小结1起止里程施工里程DK351654770DK353400统一里程KK2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xx年4月竣工日期20xx年6月3工程概况31线路概况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站前工程4...

风积沙路基施工总结

S310线麦喀高速公路项目第二合同段风积沙路基施工总结新疆S310线麦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第二合同段风积沙路基施工总结按照施工计划及设计与规范要求在驻地办的指导和监督下我项目部选定的K36000K36200路基试...

路基施工总结(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