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基础知识doc

时间:2024.5.8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

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2.( )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

A.斯金纳

B.阿特金森

C.阿尔波特

D.布卢姆

3.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4.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o

A.效果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同化律

5.斯金纳认为,( )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7.双轨制在( )表现得非常典型。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8.(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9.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无法判断

14.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 )。

A.孟禄

B.达尔文

C.利托尔诺

D.汤姆逊

1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特性是( )。

A.身心和谐发展

B.强调培养武士和公民

C.强调劳动教育

D.强调农业和法律教育

16.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法

19.( )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价

2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2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 )

2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3.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 )更为重要。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4.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A.理论加实践

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读书加劳动

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生成性学习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小学儿童学习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

A.动作技能水平

B.人际交往水平

C.自我意识水平

D.智力发展水平

4.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评价作用

D.选择作用

5.“三个面向”主要是指( )。

A.面向21世纪

B.面向现代化

C.面向世界

D.面向未来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启发性原则

2.课程

3.后摄抑制

4.过度学习

5.自我意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4.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请简要回答主要的教学原则。

2.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3.简述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

六、论述题(共7分)

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材料:(1)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毫无意识。

(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

(3)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

分析产生这几种情况的原因。针对这几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教学过程民主化?

2.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成了剧本。第二天,我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有的同学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谈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请我帮忙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

意义。

2.C[解析]19xx年,阿尔波特让被试分别在单独情境和社会情境里工作,结果发现社会情境中的效果要比一个人单独活动好。

3.B[解析]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4.B[解析]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做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即桑代克所谓的“准备律”。

5.C[解析]惩罚减少反应的发生,而正强化、负强化和塑造均导致行为的加强。

6.B[解析]略

7.B[解析]美国实行单轨学制,苏联与中国为分支型学制。

8.B[解析]科尔伯格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9.C[解析]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教学,这遵循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10.B[解析]1868年,乌中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11.B[解析]“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含有获得一种知识技能就可以促进其他知识技能掌握的意思,可见所说的就是学习迁移现象。

12.D[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提倡发现学习法。

13.C[解析]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然而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

14.C[解析]“生物起源说”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15.B[解析]斯巴达的教育重视军事和公民的培育,重视女子教育;而雅典的教育更加重视身心的和谐以及公民的教育。

16.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

17.B[解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

18.B[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19,D[解析]教育评价的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20.A[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1.B[解析]赫尔巴特所建立的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被广泛地推行,这种制度要求儿童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被称为传统式的教育理论的代表。

22.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23.B[解析]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效度更为重要。

24.B[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2.ABCD[解析]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ABCD[解析]略

4.ABCD[解析](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

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选择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3)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4)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三、名词解释

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后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4.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四、辨析题

1.[参考答案]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2.[参考答案]错误。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3.[参考答案]错误。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不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即教的心理活动、学的心理活动、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4.[参考答案]错误。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有结构问题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问题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且问题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具有对应性,所给的条件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是充分的。第二,解法的确定性。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以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而得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这种问题一般是定义明确的、封闭性的问题。课本中的练习题多为这类问题。

无结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联系在一起。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是不明确的。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主要的教学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目标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2.[参考答案]一般来说,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表达能力。教师的表达能力是指教师通过言语和表情动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现的能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和表情能力两个方面。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

(2)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是指教师指引和带领班集体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与合作精神的形成。班级管理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班级环境的设计能力,班级活动的组织能力。

(3)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能力。

(4)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能力、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能力。

3.[参考答案]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知觉集中倾向。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凭感觉认识事物,注意往往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顾此失彼,容易出现问题。

(2)不可逆性。这是指这个时期的儿童思考问题时不能既从正面想,又从反面去想,既从原因看结果,又从结果分析原因,进行顺向与逆向兼顾的思维。

(3)自我中心主义。这是指儿童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义务教育的意义: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义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一个国家的民主生活从教育层面上说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基础之上,同时国家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建立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在经济落后地区,经常会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儿童和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犯,所以,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给予强制的保障措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二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doc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考查试卷2010————2011

注意事项

1.学生要写清学校、班级和姓名。

2.用钢笔或圆珠笔解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3.不读题,不讲题,监考人不解答问题。4.答卷时间50分钟。

学校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四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第()组。④①间.接时间.间.隔②处.理到处.处.境③分.解

分.数

分.外

④发.明

发.现发.生

2.下面四项中读音与“答案”的“答”不同的是第(

)个。③

①回答②答谢③答应④答卷3.下面四项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是第()个。④

①旗帜.(zhì)②比较.(jiào)③弯曲.(qū)

④友谊.(yí)

4.下面四项中带点字读音错误的是第()组。②①分别多年的朋友相见,感觉分.(fèn)外亲切。

②今天的天气非常闷.(mèn)热。③草原上遍.(biàn)地是牛羊。④小明给奶奶剥.(bāo)了一根香蕉。

5.下列四项中有错别字的是第()个。④①长年累月②目不暇接③原谅④即然6.下列四项中有错别字的是第()组。①①他在学校里每门工课都很好。②小猴子灵巧地爬上了树梢。

③老师再三强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④炎热的夏天,我们应该多喝水。

7.下面四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是第()组。②①东张.西望(扩大)②张.灯结彩(陈设,铺张)③虚张.声势(看,望)

④张.口结舌(夸张)

8.下面四项中,“疾”字的意思和“疾驰”的“疾”意思相同的是第(①积劳成疾

②疾恶如仇

班级③姓名

成绩

③疾驶

④疾苦

9.下面四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第()组。②

①举.世闻名(全)②锲.而不舍(施舍)③举不胜.举(尽、完)

④集.思广益(集中)

10.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第(

)组。②

(1)漫步在林间小路,一阵阵的鸟鸣声悦耳动听。

(2)在科技大赛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马桶,美观实用,受到了同学们的交口。

①清晰赞赏②清脆称赞③清脆

赞扬

④清亮称赞

11.正月十五元宵节,舞灯笼、耍狮子、跑火龙……场面很是热闹、喜兴,如果让你用词语形容这一场面,你想用第()个。③①车水马龙②眼花缭乱③喜气洋洋

④鱼龙混杂

12.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前两句是第()个。②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是第()个。③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4.下面四项中,表达作者思念故乡的是第()个。②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个。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考查试卷2010————2011

注意事项

1.学生要写清学校、班级和姓名。

2.用钢笔或圆珠笔解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3.不读题,不讲题,监考人不解答问题。4.答卷时间50分钟。

学校

班级答难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doc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考查试卷2010————2011

注意事项

1.学生要写清学校、班级和姓名。

2.用钢笔或圆珠笔解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3.不读题,不讲题,监考人不解答问题。4.答卷时间50分钟。

学校班级22.文章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是。答案要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内容标准:作出评价能体会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难度:难

(二)

普通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普通感冒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分散发病,可在气候突变是流行。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都能诱发普通感冒。此时,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原来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就可迅速繁殖起来,从而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病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更容易患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两到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人并发肺炎,病死率较高,一次流行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尚未发病者,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应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可获得60%--80%的保护效果。流感的预防很重要,尤其是在冬季,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了马上把病人送往医院外,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23.短文介绍了和两方面的知识。答案: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内容标准:整体感知能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初步理清说明的顺序难度:易

2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流行性感冒通过接触及飞沫方式传播。()

(2)有满慈宁宫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在气候突变时容易患感冒。()

(3)流行性感冒的特点是人群集中的地方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4)接种疫苗之后就不会再得感冒了。()答案:(1)√(2)√(3)√(4)×

内容标准:获取信息能根据需要提取相关信息

姓名成绩

难度:易25.有人说:“流感就是普通感冒。即使得了,也没什么。休息几天就好了!”这种说法对吗?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不对。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了马上把病人送往医院外,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及集体娱乐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内容标准:解决问题用文本提供的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般问题难度:中

26.正值秋末冬初,上五年级的小芳预防感冒应注意什么?

答案:接种疫苗;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内容标准:解决问题用文本提供的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般问题难度:中(三)人生难忘第一次

人生难忘第一次。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和第一次被老师表扬都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是踏进小学校门的第一学期。那是一堂算术课,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3+5=?”,请一位同学去填写得数。我很想表现自己,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看见了,点了我的名字。我走上讲台,从老师手里接过粉笔,在等号后面毫不犹豫地写了个

“7”。在同学们“不对不对”、“错了错了”的一片嚷嚷声中,老师在那个“7”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然后对我说:“以后想好了再举手!”等我回过神来,真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是没地缝可钻,只好带着一脸丢人相跑下讲台,刚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管它什么正在上课不上课呢!

这件事给我的刺激很大,但并没让我(彻夜难眠灰心丧气忘乎所以)。我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老师的表扬。

机会等来了!二年级语文课开始造句,一次,老师让大家用“可怜”一词造句。全班四十多个同学有一大半这样写:×××病了,真可怜!×××死了,真可怜!我不想和大家一样,我想啊想啊,突然想到了同院的一个小伙伴。她从小寄养在外,上学时才被母亲接回身边,母亲不喜欢她,老是打她。她到我们家来玩,我的妈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考查试卷2010————2011

注意事项

1.学生要写清学校、班级和姓名。

2.用钢笔或圆珠笔解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3.不读题,不讲题,监考人不解答问题。4.答卷时间50分钟。

学校班级常常抚摩她身上被打的痕迹,(生气担心叹息)着说:“真可怜!”于是,我就用了这件事造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句子,近乎一篇小短文,在感叹小伙伴可怜的同时,还添油加醋地描绘了妈妈多么爱我,我多么幸福等等。

这个长句子真的为我赢来了老师的表扬。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念了,还用了好长时间分析这句子为什么造得好,最后又说了不少(鼓励夸赞)我的话。

我心里很得意。在得意的同时,我好像也悟出了一点点写东西的窍门:要注意观察,要会联想,描写要细致。

小学三年级以后有了作文课。我很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去念,就尝试着用自己总结的窍门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篇作文,果然奏效。我的作文本上几乎全是红“优”,经常被老师拿到班上朗读。

我信心大增。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开始大量阅读课外书,那时我能找到的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名著,几乎全都找来看过。我还用白纸订了一个厚厚的本子,把从书上看的好句子、好词汇通通抄下来,碰到合适的情况,就把它们用到作文里去。许多年以后,母亲送给我一件珍贵的礼物,那是她保存下来的我五年级时的一本作文本。翻开本子,我看到,几乎每篇作文里都有老师拿红笔用曲线勾出来提示表扬的段落。当然,那里边有不少引用各种书里的语句。

好多年过去了,我有时候想,自己现在之所以还能写一些文章,多少和第一次老师批评有点关系。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次挨老师批评的伤心,可能就不会想着去争取老师的表扬;而没有第一次受老师表扬的自豪,或许我永远也不会想着在作文和写作上下什么功夫。27.从文中找出与“犹豫不决”意思相反的词语:。答案:毫不犹豫

内容标准:形成解释能利用文本信息和生活积累,对关键词句、重点句子和段落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难度:易

28.28.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是、、。答案:灰心丧气叹息鼓励

内容标准:形成解释能利用文本信息和生活积累,对关键词句、重点句子和段落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难度:易

29.练习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写了作者第一次和的经历,这让作者。答案:挨批评伤心受表扬从伤心中,争取表扬;从表扬中获得信心,从而走向成功

姓名成绩

内容标准:整体感知能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难度:中

30.“我尝试着用自己总结的窍门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篇作文”这句话中的“窍门”指的是:

答案:要注意观察,要学会联想,描写要细致。内容标准:获取信息能根据需要提取相关信息难度:中

31.本文的表达顺序是()。①按时间顺序②按事情发展顺序③按不同的内容④先说结果再说事件的起因和经过答案:④

内容标准:整体感知能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难度:中

32.你对作者经历的两个“第一次”有什么看法?

答案要点:第一次的表扬能让人树立信心;第一次批评能让人认识自己的不足(短处或缺点),使之成为前进的动力。

内容标准:作出评价对文本的内容或情感能有自己的感受,并能联系文本进行说明难度:中

3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开头:结尾:

答案要点:开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标准:作出评价能体会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难度: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的判断

1.把物体放入水中,物体越小就越容易沉。()

2.马铃薯在清水里沉,在浓盐水里浮。()

3.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4.我们用轻重、大小不同的物体研究物体与沉浮的关系,看不出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这是因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同时在影响着物体的沉浮。()

5.相同大小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浮,越轻越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大越容易沉,体积越小越容易浮。()

6.重量较轻而体积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7.著名的死海能使人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盐。()

8.20毫升清水比20毫升盐水重。()

9.能使马铃薯沉下起的液体不一定是清水,还有可能是酒精等比较轻的液体。()

10.在铁板上加热液体后发现铁板上留下了白色的颗粒,我们可以判断这种白色颗粒是食盐。()

二、我的选择

1.潜水艇利用改变船的()能自由的上浮和下沉。

A、大小B、轻重C、速度D、位置高低

2.铜砝码在()能浮。

A、水B、盐水C、油D、水银

3、浮力的方向是向()

A、上B、下

4、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切成二分之一大小后,它在水中是()

A、沉B、浮C、不沉也不浮

5、一公斤铁在水中是下沉的,和它相同重量的塑料在水中()

A、沉B、浮C、不确定

6、()的物体容易浮。

A、体积小重量大B、体积大重量大C、体积大重量小7、下列()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A、实心球B、实心条形C、船形

8、同一块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A、越小B、越大C、一样大

9、石块“小部分浸人水中”比“全部浸人水中”,受到的浮力()

A、小B、大C、一样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无关

C、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三、我的研究计划

写出你造一艘小船的计划

四、我的探究

1、设计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⑴研究的问题

⑵实验器材

⑶实验方法步骤

⑷通过实验我发现:

2、在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实验中

⑴实验器材有:

⑵实验方法步骤:

⑶想一想:此时弹簧秤上的拉力数值,是不是等于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⑷测量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人水中、大部分浸人水中和全部浸人水中三状况下的浮力大小。我发现:

五、我的思考:

1、、一块橡皮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浮起来吗?(看谁的办法多,最少写出二种方法)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者:微博控来源:微博论坛

更多相关推荐:
C#基础知识总结

C#编程基础知识(来自一书知识总结)1。类与实例(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对象是一个自包含的实体,用一组可识别的特性和行为来表示。类就是具有相同的属性和功能的对象的…

C基础知识总结

总体上必须清楚的:1)计算机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数据存放的位置就是他的地址.2)bit是位是指为0或者1。byte是指字节,一个字节=八个位.第一章C语言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对C语言的基础认识1、…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

C语言基础知识要点C语言知识要点复习资料总体上必须清楚的1程序结构是三种分支结构2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有且只有一个main函数3计算机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是以...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主要内容1C数据类型2简单的算术运算和表达式3键盘输入和屏幕输出4选择控制结构总结风格分条罗列主要是知识点有例题不多5循环控制结构一C数据类型1C语言处理两种数据常量和变量2常量整形常量实型常...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

总体上必须清楚的1程序结构是三种顺序结构循环结构三个循环结构选择结构if和switch2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3计算机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数据存...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

C语言最重要的知识点复习资料1程序结构是三种分支结构2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有且只有一个main函数3计算机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数据存放的位置就...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

1和自增运算符和自减运算符前缀和后缀两种情况1表达式n先将n的值递增1然后再使用变量n的值如果n的值为5xn执行后的结果x的值置为5n62表达式n先使用变量n的值然后再将n的值递增1如果n的值为5xn执行后的结...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

计算机二级c语言知识点总结(OK)[1]

二级C语言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函数是从主函数main开始执行回到主函数main结束2一个程序的编译是从第一个函数语句开始到最后一个函数语句结束3算法的特性有穷性确定性有一个或者0个输入有一个或者多个输出有效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

国二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

c语言课本知识点总结(到循环)

C语言复习资料到循环总体上必须清楚的1程序结构是三种三个循环结构择结构if和switch2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3计算机的数据在电脑中保存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数据...

c基础知识总结(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