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

时间:2024.5.4

第一章 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就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注册登记,有固定场所,有独立资产,独立核算。

(二)企业的形成

关于企业的形成,存在两种普遍认同的理论观点: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xx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提出的。

交易费用(交易成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

二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在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三)企业的发展

1.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手工生产时期。手工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企业生产时期。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素质。

第一,经营机制。是指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主要包括:

动力机制:一个企业必须具有内在强大的经济动力,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企业始终追求资产和利益的增加。动力机制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积极性。

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基本环节,由企业根据经济性原则自主安排,调节生产经营。包括原材料商品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以及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组织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等。

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财务平衡约束机制、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自我积累发展基金,积极开辟融资渠道,自主决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项目,不断地吸收、应用、发展新技术,以及应用新的管理方法,使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推进。发展机制包括发展基金自我积累、筹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与否,会受到企业的经济地位、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经营责任制、企业人员素质、企业财力资源、企业物质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企业素质。是指企业内在的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主要包括:

人员素质: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把人才看成是企业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技术装备素质:技术装备既然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技术水平、新旧程度等对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必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管理素质:在一个企业里,如果管理素质低下,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技术装备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整个企业的素质也就不可能很高,经济效益也不可能很好。

文化素质: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总合。它能对企业职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凝聚的作用、激励的作用、强化的作用和榜样的作用。

(2)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技术进步和多样化经营。

第一,技术进步。就是技术知识及其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的进展。

第二,多样化经营。又称多角经营、多元化经营、多边经营。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联系与区别

(1)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联系:

①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

②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继承和发展。

③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2)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①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传统企业的外部环境偏紧,企业要看政府脸色行事;现代企业外部环境较松,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行事。

②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不同。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现代企业所有者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③企业管理方式不同。传统企业实行垂直式直接管理;现代企业实行扁平式间接管理,企业具有独立性。

二、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企业要素的概念

企业:是一个封闭系统(独立经营、自成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面向市场、动态灵活)。

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就必须拥有生产经营的各种基本要素。

(二)企业要素的构成

(1)人力:生产力的推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物力:企业活动的物资设备、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财力:企业资产的货币表现。

(4)信息:企业经营管理的耳目,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5)技术:人类积累并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

(6)知识:人们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7)时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8)空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表现。

(9)市场:实现价值的场所,获取资源的媒介。

(10)客户: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商品或利润的提供者。

(11)环境:对人或事物生存发展的影响因素。

(12)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的要素及质量与能量。

三、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

(一)企业的优势

(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2)节约费用。一是节约谈判费用,许多产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和一个提供完整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成本显然小于与多个零部件供应商谈判的成本;二是降低信息获取费用,企业内部传递信息更具优势,企业内部各协作单位可以以比市场更低的费用获取必不可少的信息。

(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内部各协作单位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在长期且相对固定的分工协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磨合,可以减少狭隘的机会主义行为。

(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企业和市场相比,不仅有行政上的权威来控制合作和交易,而且可以运用评价、奖励和惩罚(包括收益、晋升、报酬、内部资源分配等)等多种手段。

(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企业内部行政系统的命令和权威常常比市场讨价还价或诉讼更能有效地解决冲突。

(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企业内部人际间不断的相互交往可以在人们心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感觉。

(二)企业的弱势

(1)信息传递易缺失。

(2)监督成本增加。

(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

(4)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一)按企业的投资主体划分

按企业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股份制企业

4.民营企业

(二)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

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在市场交易中所体现的支配权。按企业产权的组织形式划分,实际上是按资产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分类,此种分类方法可把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即按构成最终实体数量的多少和形式予以分类,此种分类方法可把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单一企业

2.多元企业

3.经济联合体

4.企业集团

(四)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

按企业从属的行业划分,即根据企业所从事生产经营的主导产品隶属何种行业予以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工业企业

2.商业企业

3.金融企业

4.其他类型企业

其他类型企业包括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旅游企业和农业企业等。

(五)按企业规模划分

按我国现行《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规定,将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

特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其中又分为大一和大二型两档;

中型企业,其中分为中一和中二型两档;

小型企业。人们常说的大中型企业是指中一型及以上规模的企业;

中小型企业是指中二型及以下规模的企业。

(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即根据企业拥有资源的性质和所占比重予以分类,企业可以分为

以下几类:

1.劳动密集型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

3.知识密集型企业

(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按照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可分为合资经营企业与合作经营企业,这两种基本形式都属外向型企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企业类型也将不断变化与发展,目前已出现的跨国经营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企业制度的概念

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

(二)企业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即单个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1.单个业主制企业

单个业主制企业,又称“个体企业”,由业主自己出资,自己经营,收益归自己所有,风险由自己承担。

单个业主制企业的优点体现在:

①所有权与经营权归于一体,企业经营灵活,便于灵活决策和精打细算。

②注册资本要求不是很高,企业开业和关闭的手续都比较简单。

③企业产权属于个人,可以自由转让。

单个业主制企业的缺点体现在:

①一旦业主死亡或在产权未转让的情况下放弃经营,企业的生命就会中断,因而企业存续时

间短,企业信誉程度有限。

②企业规模小,财力不大,获得贷款的能力有限,因而难于从事投资规模较大的产业。

③当企业经营失败、资不抵债时,企业主要用自己的全部家庭财产负责赔偿,因而一旦企业倒闭,业主就有倾家荡产的可能。

④企业完全依赖于业主个人的素质,素质低的业主也难以被外部人员所替换。

2.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单个业主制企业通过签订合伙协议联合经营,收益由合伙人共享,风险由合伙人共同承担的组织。

合伙制企业的优点体现在:

①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较大。与单个业主制企业相比,每个合伙人能从多方面为企业提供资金,同时,有更多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因而信用能力扩大,比较容易从外界筹措资金。

②集合了合伙人的才智和经验,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③由于资金筹措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企业规模扩大和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合伙制企业的缺点体现在:

①产权转让困难。必须经所有合伙人同意后,企业产权才能进行转让。

②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即有清偿债务能力的合伙人对没有清偿债务能力的合伙人也要负债务的连带责任。

③企业寿命不易延续很久。当一个关键的合伙人死亡或退出,企业往往难以维持下去。

④合伙人都能代表企业,因而对内对外都容易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影响企业决策。

⑤企业规模仍受局限。由于合伙制企业筹措资金的力仍然有限,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扩展的要求。

因此,合伙制企业一般适合于资产规模较小、管理不复杂、不需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的生产和经营企业。

3.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出资组成的、能够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1)公司制企业的特征。

①公司是企业,这是公司最基本的性质。

②公司是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

③公司具有联合性,这是所有公司制企业都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

④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由公司的联合性决定的。

⑤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

⑥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⑦公司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2)公司制企业的种类。

①无限公司。

②有限公司。

③两合公司。

(三)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①企业法人的责任和权利。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承担对出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企业法人的权利是以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责任是自负盈亏,向国家缴纳税款,并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财产保值增值。

②出资者的有限权利和有限责任。出资者的有限权利是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其有限责任是在企业破产时,只以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具体内容将在《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的有关章节中详细阐述,这里不再阐述。

第三节 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企业应与其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地位相适应,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其职能。我国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把国家和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2)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4)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受益。

(5)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

(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7)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8)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具有经济性、社会性、独立性、盈利性四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一)获取利润

(二)满足社会需要

(三)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润的关系

企业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润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继续满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前提;

再次,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获取利润与满足社会需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才能够取得利润;同时,只有取得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对股东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保护股东及其他出资人的投资,并使之得到合理的收益。

对于新闻媒体,企业的责任是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及时,维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原则,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在社区环境中,企业应当通过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持环境清洁,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

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是认真遵守政府的有关法令和政策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或管理,自觉履行作为公民应承担的各项义务。

就消费者而言,企业应当把满足消费者需要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担负起教育、引导消费者的职责。

总之,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协调外部关系的基础。

(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有利作用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客户忠诚度

2.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3.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改善监管环境

4.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有助于降低市场壁垒

(四)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5.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6.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保证企业正确的经营方向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

工商企业管理: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的总称。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自学考试学科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这一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应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有广泛的知识。熟悉各类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

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1.计划职能

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控制职能

5.协调职能

6.激励职能

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总称。

特点:

“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有共性,又有差异”,“有章法可循”,“人、物及经济活动”,“管理职能实现”,“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动态过程”。

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

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

1.计划职能---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保证

3.指挥职能---手段

4.控制职能---解决增效问题

5.协调职能---解决失效问题

6.激励职能---基础和动力

第五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业培训六个方面。

一、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指对在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活动中,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征的重复发生的对象,以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

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标准化工作就是对企业各种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

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等所作的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技术标准又可以细分为四种标准:

(1)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的规格、参数、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包装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2)方法标准。是对生产过程中具有通用性的重要程序、规则、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包括设计规程、工艺规程、材料装备、操作方法、检验方法等。

(3)基础标准。是针对生产技术活动中的一般共性问题,根据最普遍的规律制定的基础规则,是生产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有指导意义的标准。

(4)安全与环境标准。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所作的统一规定。

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指对企业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和工作责任,按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和制度所作的统一规定。

包括:生产组织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等。

3.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方法、程序及工作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为各部门、各工作岗位以及各类人员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

其内容包括: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与相关岗位在工作中协调配合和信息传递的方法;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二、定额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

按内容不同可分为:

1.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即劳动消耗定额,也称劳动定员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劳动定额又可细分为: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等。劳动定员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实现的。

2.设备定额

设备定额可分为设备利用定额和设备维修定额。前者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的产量标准。后者指为了编制设备修理计划而制定的有关标准。

3.物资定额

物资定额又分为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单位产品占用或消耗物资的标准,如各种原材料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劳保用品消耗定额以及有关物资的储备定额等。

4.流动资金定额

流动资金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标准,包括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等。

5.费用定额

费用定额是通过费用预算规定的部门、个人的费用开支标准,如办公费、管理费等。

6.期量标准

期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所制定的有关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标准。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需要在生产组织工作上规定不同的“期”和“量”的标准。如为大量生产规定节拍、节奏;为成批生产规定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投入提前期、在制品储备定额等;为单件小批生产规定生产周期等。 .

在制定定额时,首先,要做到及时、科学、全面;其次,在定额的实施中要维护定额的严肃性,坚决贯彻执行;最后,严格考核并适时修改定额,保证其合理性。

三、计量工作

企业的计量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

1.计量技术

计量技术是指计量标准的建立到量值的传递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测量,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两个方面。计量技术按使用需要可分为三种:

一是标准测量技术,是指与基准器有关的通过法制手段进行量值传递的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水平,由专门的计量部门来完成;

二是工业测量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测量,目的是监测和控制现场的量值,保证起码的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

三是计量测量技术,是指法制标准量值传递系统中末端的测量,属于标准过渡的中间测量,目的是扩大标准的上下量限。它主要用于对生产量值的监督。

2.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量值的统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计量管理,即以产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又可分为生产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管理和综合协调管理等;

二是商业计量管理,即以商品为核心的单位计量管理,也就是市场的计量管理;

三是法制计量管理,是对尺、衡器、电度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利益的单位量的管理。

四、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一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储存等管理工作。企业信息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各项专业管理的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等。外部信息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各种经济、科技、技术情报的收集。

1.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

2.科技经济情报

3.科技经济档案

对信息工作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连续。准确是信息的生命,准确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使决策走向成功的保证。

五、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它协调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多,主要有三种类型。

1.基本制度

基本制度主要是企业的领导体系,如“经理、厂长负责制”“法人管理制度”等。

2.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主要是指导企业具体管理方面的制度,如财务制度,计划制定制度,生产技术、销售方面的工作制度等。

3.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岗位所规定的任务、权力和责任的总称。责任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通过责任制度确定各个岗位上的人员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所享有的权益。

六、职业培训

1.职业培训的含义

企业的职业培训,是指按照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应知”与“应会”的要求,对在职员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业余或脱产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教育和素质培训。

2.职业培训的分类

职业培训可分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工人培训三类。

(1)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领导、车间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工段长与班组长培训。

对企业领导的培训内容大体上是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改革动态和经济管理理论、外贸知识、领导科学、现代化管理知识等。

车间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大体包括职业道德、经济政策、企业法规、专业理论、管理知识和安全生产等。

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思想作风、企业法规、业务技术、现场管理知识、安全生产及文化知识等。

(2)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技术资源和宝贵财富,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规、技术经济政策、新技术发展动态、产品开发研究与管理、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及外语等,以便使他们更新知识,拓展思路,精通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工人的培训。工人是企业的主体,对这类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思想作风、职业道德、企业法规、应知应会与操作技能、安全生产与遵章守纪以及岗前培训等。

第二章 工商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 企业组织设计

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分工指的是生产过程之中的劳动分工,即不同的劳动者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

专业化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单位长期从事某种专项性的工作。

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专业化形态的第一种是部门专业化;

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即以完整的最终产品为对象的专业化;

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

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即专门进行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和操作的专业化;

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即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但又为生产过程服务的那些职能的专业化,例如专门进行工具及其他工艺装备准备、维修设备、运输等的服务活动,即所谓的“生产后勤服务”。

协作就是由于实施分工后各个“片断”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对整个生产过程上的若干“片断”进行整合是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1)分工和专业化扩展到国际范围,在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

(3)在制造业高级化的过程中,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被以人为核心的“灵活

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

(4)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潮流。

例题:按照分工与专业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 )。

A.产品专业化 B.部门专业化 C.工艺专业化 D.职能专业化

答案:B

例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以-特征( )

A.管理专业化 B.分工国际化 C.灵活专业化 D.职能专业化 E.协作紧密化

答案:BCDE

(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

1.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

第二,分工能减少劳动转换时间。

第三,分工促进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第四,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从而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优势,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效率。

例题:企业内部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以下几方面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 )。

A.劳动技巧的提高 B.劳动转换时间的节约

C.工具和机器的采用 D.生产要素的重组 E.技术的引进与开发

答案:ABCD

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

第一,企业的专业化经营可以使各企业专门生产一种(或系列)产品和服务,从而可以使企业家的智慧和精力更加集中,使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以便赢得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贯彻分工的原则,使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改进技术、节约原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市场通过价格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使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出,并在竞争中达到社会各产品生产的最佳比例。这样,不仅促使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高效率的使用,节约了社会资源。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一)管理幅度的基本含义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下属的数量。

(二)管理层次的基本含义

对分级管理的组织而言,管理层次是指组织中从最高主管到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同管理层级。

(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其管理幅度越大,则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而管理幅度越小,则所需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两者呈反比关系。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组织具有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即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

例题:在组织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表现为( )。

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对等关系D.对立关系

答案:B

三、集权与分权

(一)集权与分权

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集权是指将组织中的主要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

分权则是指将组织中的主要权力分散到整个组织之中。

职权的绝对分散意味着没有上级主管人员;而职权的绝对集中则意味着没有下层主管人员。

例题:在组织中,绝对的集权意味着( )。

A.没有下级主管人员 B.没有上级主管人员 C.没有组织结构 D.没有职能部门

答案:A

例题:分权制就是把企业管理权限适当地分散到组织的中基层,其最显要的特征是( )。

A.上对下的控制减少 B.部分决策权下移

C.内部实行独立经营 D.内部实行独立核算

答案:B

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

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程度,总是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

(1)决策的频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频度或数目越大,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上层决策的数目越多,其集权程度就越高。拥有决策权的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状况。

(2)决策的幅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说明该组织的分权程度越高;相反,组织中较高层次决策的范围比较宽,涉及的职能较多,则该组织的集权程度就较高。

(3)决策的重要性。如果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的决策只影响该部门的日常管理,而不影响该部门的今后发展,从而决策对整个组织的影响程度较小,则组织的分权程度较低;反之则较高。

(4)对决策的控制程度。如果上级对下级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则分权程度极高;如果下级在决策后要向上一级报告备案,则分权程度次之;如果决策前须向上级“咨询”,则分权程度更低。

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1)决策的代价。对于较重要的决策、耗费较多的决策,应由组织内的较高管理层作出,因为基层主管人员的能力与信息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他们的决策水平。此外,重大决策所承担责任重大,因此往往不宜授权。

(2)决策的影响面。对于影响面比较大的决策,因为客观地需要决策内容的集中和统一。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兼顾的方面比较多,决策结果在组织中涉及的部门和环节比较多,故而此类决策权应当集中使用。

(3)组织的规模。组织的规模大,决策的数目多,在管理过程中协调、沟通和控制相对不易,

对此宜于分权。相反,如果组织规模小,决策的数目少,分散程度较低则比较适宜集权。

(4)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直接影响到分权的程度。主管人员数量充足,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管理能力较强,则可以较多地分权;反之则应集权。

(5)控制技术的完善水平。如果组织拥有比较完善的控制技术及手段,能够及时地发现并纠正下属决策中的问题和错误,则可以较多地实施分权。

(6)环境影响。环境变化越快,变化程度越大,组织中遇到的新问题就越多。因此,环境越不稳定,各层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越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决策的权力应当相对集中一些。

(二)授权

1.授权的含义

授权是指上级委托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和行动权。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拥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例题:授权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 )。

A.平级之间 B.上下级之间

C.直线与参谋之间 D.直线与代理之间

答案:B

2.授权的基本原则

(1)视能授权。授权之前,应当分析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承担该项工作所需的基本条件,以求将职权授予最适当的人选。当发现被授权的下属不能胜任该项工作时,应该明智地收回职权。

(2)明确授权范围。授权时,授权者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责权范围,这样不但有利于下属完成任务,更可以避免下级推卸责任。

(3)不可越级授权。授权只能对自己的直接下属进行,而不能越级授权。越级授权不仅会导致中间管理人员的被动,而且还可能造成部门之间的矛盾。

(4)适度授权。授权所授予的职权只是上级职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下级来讲,它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力。授权过度等于放弃权力,必然失去对下级的控制和监督。

(5)适当控制。在授权过程中需要必要的控制。主管人员在实施授权以前,应当建立一套工作标准和报告制度,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迅速采取补救的措施。

例题:在现代企业中授权的基本原则是( )。

A.视能授权 B.明确授权范围

C.不越级授权 D.适度授权 E.适当的控制

答案:ABCDE

四、直线与参谋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根据工作方式与具体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直线主管和参谋两种类型。

(一)直线关系及其特点

直线关系是上级指挥下级的关系,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关系。

这种命令关系自上而下,从企业的最高层,经过若干中间层,一直延伸到最基层,形成一种管理层级链。链中每一环节的管理人员都有指挥下级工作的职责和权力,同时,除最高层外又必须接受上级管理人员的指挥,这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越明确,各管理层直线主管人员的权限也就越清楚,也就越能保证整个组织的统一管理。

直线关系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要关系,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规定和规范这种关系。

例题:在企业管理系中,直线关系实际上是( )。

A.托管关系 B.协助关系 C.命令关系 D.平等关系

答案:C

(二)参谋关系及其特点

参谋关系是伴随着直线关系而产生的,企业的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工作越复杂,参谋人员的作用就越重要,参谋的数量就越多,从而参谋与直线的关系就越复杂。

虽然随着企业的发展,参谋机构会逐渐规范化,为了方便这些机构的工作,直线主管也会授予他们部分职能权力,但是,他们的主要职责和特征,仍然是同层次直线主管的助手,主要任务仍然是提供某些专门服务,进行某些专项研究,提供某些对策建议。

经济师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与实务预习:企业组织设计(下)

五、部门化

(一)企业部门及部门化的基本含义

部门是指企业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定领域。

企业划分部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将性质和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归集在一起,便于相互间的协作和统一管理;

二是有利于明确企业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

(二)现代企业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

1.职能部门化

按工作职能划分部门是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部门化方法。

职能部门化遵循了专业化的原则,以企业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作为部门划分的基础,并按照这些工作或任务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职能部门和从属部门。

一般来讲,企业的主要职能部门是生产、营销、技术、财务等。图2-l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职能部门化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图。

图2-1 职能部门化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图

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得主管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其缺点是容易产生部门主义或本位主义,会给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带来困难。

2.产品部门化

根据产品来设立管理部门,划分管理单位,即把同一产品的生产或销售等工作集中在同一部门中进行。图2-2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产品部门化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图。

图2-2产品部门化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图

按产品划分部门有利于发挥专用设备效益,发挥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有利于部门内的协调,以及产品的增长和发展。其主要缺点是,要求更多的人具有全面管理的能力,同时增加了主管部门控制、协调的难度。

3.区域部门化

区域部门化是指按照地理范围来划分管理部门。

图2-3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区域部门化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图。

按区域划分部门有利于改善地区内的协调,有的放矢地展开经营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培养管理人才。

缺点主要表现为企业需要更多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同时造成主管部门控制的不便,区域部门之间的协调也有一定的困难。

图2-3区域部门化企业组织结构系统图

例题:现代企业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有( )。

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区域部门化 D.服务对象部门化

E.过程部门化

答案:ABC

六、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和原则

(一)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

一是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

二是编制职务说明书。

(二)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

(1)企业战略

(2)企业环境

(3)企业技术

(4)企业发展阶段

例题:现代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 )。

A.企业宗旨 B.企业战略 C.企业环境 D.企业技术 E.企业发展

答案:BCDE

(三)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2)权责对等原则。

(3)分工与协作原则。

(4)精简原则。

第二节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选择

一、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线制

直线制,又叫单线制,它是工业经济发展初期所采用的一种简单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管理层,上下垂直领导,各级领导者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能,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机构。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如图2-5所示。

直线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权责分明,指挥与命令统一,联系简捷,决策迅速,用人较少,费用较低,工作效率较高。

缺点是:没有专业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领导的助手,要求企业领导者通晓各种业务,成为全能人物。

(二)职能制

职能制是在直线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在各级行政领导之下,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发布命令和下达指示,下级领导者或执行者主要听从上级各职能部门的指挥。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如图2-6所示。

职能制的优点是:将企业管理工作按职能分工,适应了现代企业生产技术比较复杂、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的特点,同时,提高了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减轻了各级领导者的工作负担。

其缺点是:容易形成多头领导,有可能妨碍企业的统一指挥,不利于建立健全责任制,影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又叫生产区域管理制,它的特点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领导人的参谋部门,是企业管理机构的基本组织形式。职能部门拟订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命令,由企业行政领导者批准下达,职能部门不进行直接指挥,只起业务指导作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如图2-7所示。

直线职能制的优点是:它吸收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组织结构的长处,既保证了直线制的统一效果,又发挥了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专家作用,因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组织结构的效能。同时。由于职能部门和人员分担了大部分专业职能方面的工作,直线指挥人员就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的组织指挥,搞好经营决策。这种组织结构便于严格遵守各自的职责,比较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它是当前企业较多采用的组织形式。

其缺点是:各专业分工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工作脱节和矛盾,影响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这种组织形式一般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工艺稳定,市场情况比较容易掌握的企业。

二、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应考虑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若干要素。

(一)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一是技术复杂、工艺整体性要求高的企业,组织应以集权型和分权型并存为宜;

二是技术复杂、工艺整体性要求不高的企业,组织应以分权型为主;

三是技术简单、工艺整体性要求高的企业,组织应以集权型为主;

四是技术简单、工艺整体性要求不高的企业,组织无特定要求。

(二)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有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之分。

(1)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要获得规模效益,普遍要求建立分权型组织系统。

(2)小型企业组织简单,通常实行直线式管理,集权程度较高。

(3)中型企业适宜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以分权为主,这样管理成本低,组织效率高。

(三)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企业经营发展一般有守业型、扩张型、守业与扩张相宜型三种。不同发展战略的企业,其组织结构及分权程度是不同的。

(1)守业型企业普遍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它实施分权不是为了扩展服务,而是为了维护组织的稳定;一定程度的集权也是为专业经营服务。

(2)扩张型战略的组织要求以集权为主,同时容纳一定程度的分权。扩张型战略风险较大。极易产生分歧,要求集权组织支持。集权型组织功能性强,看中扩张后收益的增长,也会支持扩张。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扩张、降低风险,也会容纳一定程度的分权。

(3)守业和扩张相宜型战略是居于守业型和扩张型之间的战略。扩张怕风险,守业属无奈,只能相机而行。这种企业的组织一般分权程度较高,但在扩张阶段,集权化倾向会占上风,否则战略扩张很难持续。

(四)企业所处的环境

企业所处的环境构成要素就其主体分类主要包括政府、行业、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等。

环境还可以分为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两大类:

市场因素可分为产品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就其不同关系可分为供求关系、竞争关系、比价和差价关系以及市场开放度等。

非市场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社区、治安、生态环境以及国际环境因素等。

同时构成上述环境的多种要素和多种关系本身又都处在变化与发展过程中,从而形成了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环境变迁由简单稳定型向复杂变化型转变,由此要求组织设计向分权型转变。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有多部门整合的要求,这时就需要企业高层组织机构的集权。

(五)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作风直接相关的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

的组合。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始创人或早期领导者倡导的,他们明确地把这种特定的理念和价值观表达出来,并有意识地灌输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有特色并持之以恒的管理哲学和经营战略。

第三节 新型企业组织模式

一、虚拟企业组织模式

虚拟企业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信息网络和快速运输系统,将供应商、经销商、顾客、小型企业或车间连接起来,共同地、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产品的开放式企业组织模式。

(一)虚拟企业的基本特征

(1)具有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虚拟企业建立了覆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的信息网络,这一网络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采集市场数据,跟踪市场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将需求信息与设计、生产系统相结合,同时将问题与建议反馈给客户。

(2)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通过战略联盟关系,虚拟企业将非核心的部件、工艺分包出去,使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含量不高的生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3)注重研究开发能力的构建。虚拟企业一般都重视技术的研发,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注意对知识产品的投入,不断完善企业的知识网络,从而能够始终把握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和核心的技术。

(4)产品趋向数字化。数字化的产品在数据压缩和数据纠正两个方面具有传统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使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变革成为可能。

(二)虚拟企业的主要优势

(1)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快速。

(2)具备最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3)能够分摊开发投资费用。

(4)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三)虚拟企业的经营方式

(1)虚拟制造。虚拟制造就是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众多部门、车间通过订单、合同形式“组

合”成一个虚拟工厂,使得管理层可以在巨大的空间范围内协调和控制生产活动。

(2)虚拟开发。由于资源条件所限,一家企业不可能各方面都具有优势,而其他企业则分别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和比较优势,通过企业间的合作联盟,可以达到共享对方优势资源的目的。

(3)虚拟销售。一种方式是公司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另一种方式是企业不再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而是将销售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销售公司。

(4)虚拟结算。虚拟结算就是利用网络将企业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把企业各部分的交易数据通过网络汇总到一起,集中、统一地进行结算。

(5)虚拟管理。即企业将一部分管理职能委托给外部专业公司来完成,比较常见的内容有财务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等。

(6)虚拟服务。即企业将部分生产服务性或非生产服务性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公司去完成,如信息技术业务外包、后勤外包等。

二、战略联盟组织模式

战略联盟组织模式就是不同的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通过契约形成的联合体,是企业之间暂时性的组织形式。

(一)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

(1)结盟成员的双赢性。

(2)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

(3)比较优势是战略联盟的基础。

(4)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

(5)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

(二)战略联盟的组织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战略联盟成员企业的共同目标是抓住机遇,通过协作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取得和保持领先地位。为此,联盟组织将优先对提高组织产品技术含量的资源进行整合。

(2)创新型原则。战略联盟是一种网络组织,其能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创新联盟结构,但这种创新必须有利于组织内各成员企业间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发挥出联合创新的独特优

势。

(3)更新观念原则。战略联盟属于知识型组织,其核心要素是人。因此,战略联盟管理的主要职能不是对人的监督与控制,而是对人的不断关心、激励和培训。

(4)相互约束原则。由于企业间相互独立,战略联盟的各方只有在一定的利益平衡和过程约束条件下才能完成某项任务。为此,战略联盟组织需要建立并实施与合作内容相适应的约束机制。

(5)讲求信誉原则。由于战略联盟对加盟企业缺乏刚性制约,在相互合作中讲求信誉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些信誉高的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联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机会。

(6)保护商业秘密原则。战略联盟的产品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传播和技术转移业务,对此,保护商业秘密至关重要。

(三)战略联盟的基本形式

(1)合资企业式联盟。合资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合资各方在某一产品上或某一地区进行合作,但在其他产品上或其他地区则相互竞争。

(2)功能协议式联盟。功能协议式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在一个或几个具体领域进行合作,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许可、分销等,但合作各方没有股权的参与。

(3)股权参与式联盟。即购买合伙企业一部分股权。

(4)框架协议式联盟。在开始时只有很宽泛的合作纲要,在后续合作过程中补充具体产品、技术或某一领域的合作合同。

(5)同业俱乐部。是一种成员制的企业间多边联盟。俱乐部对服务质量、交易程序、价格等常常以协议的方式加以严格规范,确立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标准。

三、学习型组织模式

学习型组织就是一种能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造未来的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

(1)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是大家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的景象,是在客观分析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勾画出来的远景规划和宏伟目标,来源于员工的个人愿景而又高于个人愿景。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构成。学习型组织特别追求团队效应,团体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也是最讲创造力的单位,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行动来达到的。

(3)“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学习型组织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下放到离最高管理层或公司总部最远的地方,让最基层的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责。

(4)组织边界的重新界定。与传统企业组织边界的划定完全不同,学习型组织的边界建立在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将超越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的“法定”边界。

(5)组织成员事业与生活的平衡。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支持每一位员工充分的自我发展,而员工也以承诺对组织的发展尽心尽力作为回报。

(6)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领导者主导组织发展理念的设计,同时协助下属提高对组织系统的理解能力,促进每一个人的学习和创新。

(二)企业组织的学习模式

(1)适应性学习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开发所有的技术。通过引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既可以降低技术开发风险,又可以降低市场开发风险,并据此取得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2)发展性学习模式。为使引进的主导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应用,企业必须积累更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加强自身的研究开发,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通过渐进创新,逐步提高所使用技术最初的性能标准,使企业的技术体系沿着既定的技术轨道有所发展。

(3)过渡性学习模式。现代技术发展的动态特征,使企业越来越难以保挣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新旧技术更替时期,企业为适应环境的重大变化,应将分析理解外部环境中与己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信息作为重要任务,探索战略性转变和系统重构的可能性。

(4)创新性学习模式。创新性学习模式以全新性发明或采用新技术作为突破点,进行一系列积极的系统性的重构,积极地对外部环境进行反应。为此,必须打破习惯于固有行为准则和依赖过去经验的惯性,勇于否定过去,不断探索和确立新的工作模式。

(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形成需要企业进行艰苦的转型。为此,传统企业必须刻苦地修炼。19xx年,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明确提出了传统企业进行修炼的五个关键性的方面:

(1)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它被认为是“学习组织的精神基础”。善于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取决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2)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深植于人们心灵的各种图景、假设和故事,就像玻璃会扭曲人们的视野一样,心智模式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此项修炼的核心任务就

是要帮助人们看见挡在眼前的“玻璃”,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的新心智模式。

(3)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为组织成员的学习提供了焦点与能量。在缺少共同愿景的情形下,组织内部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型的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他们深深关切的事情时,才会产生“创造型的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持续扩张能力,是由共同愿景所激发出来的。

(4)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主要表现为一种学习的组织方式,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得组织成员之间达成“完善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它可以强化组织的各种能力,包括组织的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也包括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团队学习是一种最基本的修炼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修炼方式。

(5)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为一体的理论与实务,其作用在于防止组织在真正实践时,将各项修炼列为互不相干的名目或一时流行的风尚。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并不断提醒人们:“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率。”

第四节 企业组织变革

一、企业组织生命周期

(一)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的含义

企业组织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企业的诞生、成长直至最后消亡的过程。

(二)企业组织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演进与组织特征

关于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企业组织在其发展中都会表现出四个阶段性的不同特征,这些阶段包括: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模化阶段和精细阶段。

1.企业的创业阶段

一般来说,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其创立者也是企业的所有者。组织是非规范的,非常灵活,组织中层次较少,分工也不明确,主要由企业主本人行使监督、管理和控制的权力。由于产品或服务比较单一,企业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简单、直接,决策的效率比较高,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立足于生存,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均处于变动之中。这一时期,企业尚缺乏长远的规划。

2.企业的集体化阶段

这一阶段,组织逐步规范化,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分工开始明细,企业内机构增加,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也随之增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比较集中,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出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部分分离。此时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获得高速成长的市场机会,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

3.企业的规范化阶段

这一阶段,组织内部机构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开始形成,分工精细,有较为成熟的产品或服务线,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内部环境稳定。

由于经营领域的扩大,协调和沟通增多,专业化管理已经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企业内部形成经理人队伍,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4.企业的精细阶段

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可能不再适应环境,或者变得行动迟缓,过于行政化,因而必须经历一个重塑和创新的过程。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通常需要更换高层管理者。

例题: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以下几个阶段( )。

A.创业阶段 B.集体化阶段 C.规范化阶段 D.精细阶段 E.衰退阶段

答案:ABCD

二、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

(一)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

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原因在于组织本身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企业既要面对内部的若干子系统,又要面对外部环境。

企业一方面要集合人力,另一方面要适应环境。

这种特殊的要求,决定了企业不可避免地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上。

(二)企业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

企业是从属于社会大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适者才能生存与发展。外部环境变了,整个企业就要相应地进行变革。引起企业变革的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企业运行要素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样也对企业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就使企业中的人员结构、信息传递方式、沟通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

(2)政治、法律。包括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改变,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修改等,都要求企业重新考虑自己的产业领域和发展战略。

(3)经济。包括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市场状况等。成功的企业将是能根据竞争的需要作出相应快速变革的组织。此外,企业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希望与企业保持一种简单、直接和方便的关系。

(4)社会。社会的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全球人口老龄化、企业员工的多元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等,都客观地要求现代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及其需要。

(三)企业变革的内部驱动因素

引起企业变革的内部驱动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目标的选择与修正。一般情况下,当企业既定目标已经或即将实现,或者企业既定目标无法实现,以及企业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所处环境互不适应时,企业都必须重新确定目标,或对原有目标进行转轨变型及修正,这都要求组织进行变革。

(2)组织职能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职能和经营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组织结构的调整,这些必然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变革。

(3)企业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在企业中,员工的个体行为是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础,个体成员的行为又是以各自的需要为基础的。因此,一定的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员工的需求相适应的。

例题:企业变革的内部驱动因素包括( )。

A.领导层新思路的产生 B企业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C组织职能的转变 D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E.社会的发展趋势

答案:BCD

三、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

(1)企业决策效率低下或经常出现决策失误。

(2)企业沟通渠道不畅。

(3)企业的组织职能难以正常发挥。

(4)企业缺乏创新。

四、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

1.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主要是指生产流程方面的变革,包括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变革涉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技术,包括工作方式、装备、工艺流程等。

2.产品与服务变革

产品与服务变革是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产出的。新产品包括对现有产品的小改进或者更新模式。

3.战略与结构变革

战略与结构变革所涉及的完全是企业行政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关系到企业的监督与管理。

4.文化变革

文化变革是指针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态度、期望、信仰,以及行为和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

例题:现代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包括( )。

A.人员变革 B.技术变革

C.产品与服务变革 D.战略与结构变革

F.企业文化变革

答案:BCDE

五、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

在企业变革过程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有一些因素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图2一10揭示了企业变革的五项关键因素。

1.企业战略

2.企业成长

3.社会发展

4.技术创新

5.企业文化

六、企业变革的模式与方法

(一)库特·卢因模式

库特·卢因认为,在组织变革中,人的变革是最重要的。

组织要实施变革,首先必须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提出了组织变革需经历三个阶段:现状的解冻-转变到新的状态-重新冻结新的现状。

(1)现状的解冻。目的是明确变革的必要性,改变组织成员的习惯与传统,鼓励人们接受新的观念,使组织成员、群体乃至整个组织都能清楚地认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达成共识。在解冻期内,管理者要向员工介绍组织所面临环境的改变、组织自身的现状和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必须进行变革的形势和压力,描述组织变革后将会有怎样美好的未来,使员工产生理解、支持变革的愿望。通过增加变革的压力,减少反对的障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正负强化措施,加速解冻的过程。

(2)转变到新的状态。这一过程也就是实施组织变革的过程,它往往是由一个变革领导小组推动,由他们向员工解释变革的理由、内容、日程的安排、对组织和员工个人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3)重新冻结新的现状。即要把变革后出现的现状稳固下来。为此应系统地收集变革获得成功的客观证据,并把这些信息及时、经常地反馈给变革的参与者,增强他们的信心。库特·卢因认为组织变革是变革推动力量和变革阻力较量的结果。推动力量强于阻力,则会促进组织变革;阻力强于推动力量,则会维持现状,甚至倒退。

例题:企业变革的方法中,库特·卢因模式的变革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现状的解冻 B转变到新的状态 C.冻结新的现状 D.回顾和反省

E.检查变革的成果

答案:ABC

(二)卡斯特模式

弗里蒙特·E·卡斯特教授与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合著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中,把组织变革分为六个步骤:

(1)回顾和反省。

(2)觉察问题。

(3)分析问题。

(4)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5)实行变革。

(6)检查变革的成果。

(三)约翰·科特模式

约翰·科特将企业变革过程划分成顺序推进的八个阶段:

(1)形成紧迫感。

(2)建立联合指导委员会。

(3)努力构思设想,制定相应的战略。向全体员工指明变革的方向,确立实现这一目的战略。

(4)传播变革设想。即委员会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员工该怎么做。

(5)授权各级员工采取行动。企业要消除障碍,鼓励冒险和反传统的观念和行动。

(6)创造短期的利益。企业应制订旨在取得收益的计划,大力鼓励给组织带来收益的人。

(7)利用已得的信誉,改变不合变革的制度结构和政策。企业要雇用、提拔和培养能实施改革设想的人。

(8)使新方法在组织文化中形成制度化。企业要采取面向顾客的旨在提高生产力的行动,采取措施加强对领导人的培养和解决领导人的接班问题。

第三章 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 市场调查方法

一、访问法

(一)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通过面对面的询问和观察被调查者以获取市场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访问调查法可分为:入户访问法、拦截式访问法、计算机辅助访问法、焦点小组座谈法和深层访谈法。

1.入户访问法

入户访问法是指调查员到被调查者的家中或工作单位进行访问,直接与被调查者接触,然后利用调查问卷逐个问题进行询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以收集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

入户访问法的优点是:

(1)访问的灵活性强。调查员可以根据调查时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提问,在被调查者感到有顾虑时可采取委婉迂回的方式提问,以保证能够获取所需信息。

(2)访问中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图片、表格、产品演示等。

(3)准确性较强。调查员可以充分解释问题,并可根据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的态度,判断出资料的真实性及可信程度。

入户访问法的缺点是:

(1)调查成本高。由于需要到被调查者的家中或工作单位进行调查,一次一般只调查一名被调查者,因此该调查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高,成本较高。

(2)调查时间长。由于单次的被调查者只有一人,因此要达到一定的访问量,消耗的时间较长。

(3)拒访率较高,大约为5%一30%。

(4)对调查员的要求高。由于调查员和被调查者是面对面的访问,调查员的态度、语气和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质量。因此要求调查员应有较高的素质。

(5)调查质量容易受天气、调查时间、被调查者情绪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入户访问法适用于调查项目比较复杂的产品测试、广告效果测试、消费者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社情民意调查等。入户访问法是最常用的原始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

2.拦截式访问法

拦截式访问法包括:街头拦截法、商场拦截法和定点拦截法。

拦截式访问法的优点是:

(1)访问地点比较集中,时间短,可节省费用;

(2)可以避免入户访问的一些困难;

(3)较容易对访问员进行监控。

拦截式访问法的缺点是:

(1)不适合内容较复杂、不能公开的问题的调查;

(2)被调查对象的身份难以判别,在调查地点出现具有偶然性,可能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的精确度;

(3)拒访率高。

拦截式访问法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卷内容不宜过多,问题应简单明了,且不涉及个人隐私;

(2)访问过程应控制其他人(包括受访者的同伴)对受访者的影响;

(3)对主动要求接受采访的人,要善于甄别,对不合适的对象应婉言谢绝。

3.计算机辅助访问法

计算机辅助访问法是指将问卷设置在电脑中,以辅助人户访问或拦截式访问。计算机辅助访问法所用软件系统一般包括问卷设计系统、访问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系统和问卷统计系统4个子系统。

4.焦点小组座谈法

焦点小组座谈法是指采用小组座谈会的形式挑选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如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或客户交谈,从而获得一定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焦点小组座谈法的优点是:

(1)资料收集速度快、效率高;

(2)取得的资料较为广泛和深入;

(3)结构灵活;

(4)能将调查与讨论相结合;

(5)可进行科学检测。

焦点小组座谈法的缺点是:

(1)对主持人的要求高,而挑选理想的主持人往往比较困难;

(2)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3)信息较凌乱,后期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4)不宜讨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焦点小组座谈法应用中的几点说明:

(1)参会人数要适中,一个小组一般由8-12人构成。参会人数过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参会人数过多,发言机会变少,意见容易分散。

(2)要营造放松的非正式会议的气氛,以鼓励参会人员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组应由具有一定同质性的人群构成。最好不要把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消费水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放在一组,以免造成沟通障碍,影响会议气氛。

(4)小组座谈会的时间控制在l-3个小时之间。

(5)注意做好会议记录,以便会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记录方式可由主持人边提问边记录,也可由助手记录,或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

(6)主持人应注意引导会议围绕一个焦点来展开,以防离题太远。

焦点小组座谈法适用于研究消费者对某类产品的认识、偏好和行为,获取消费者对于老产品产生的新想法,获取消费者对新产品概念的印象,研究广告创意,获取消费者对具体市场营销计划的初步反应等市场调查主题。

5.深层访谈法

深层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法,又称个别访谈法,即调研者按照拟定的调研提纲或腹稿,对受访者进行个别询问,以获取有关信息。

深层访谈法的技术主要有三种:阶梯前进、隐蔽性问题寻探和象征性分析。

深层访谈法的优点是:

(1)比焦点小组座谈法能更深入地探索被访者的内心想法;

(2)可将反映与被访者直接联系起来;(3)相对于焦点小组座谈法而言.可以更自由地交换看法。

深层访谈法的缺点与焦点小组座谈法的缺点相同且在程度上更深,此外占用时间和花费经费较多。

深层访谈法适用于获取对问题的初步理解或深层理解的探索性研究,但不如焦点小组座谈法应用普遍。此外,以下特殊情况用深层访谈较好:

(1)详细寻探被访者的想法;

(2)讨论一些保密的、敏感的或让人为难的话题;

(3)了解被调查者容易随着群体的反应而摇摆的情况;

(4)详细地了解复杂行为;

(5)访问竞争对手;

(6)调查的产品比较特殊。

(二)电话调查法

电话调查法是以打电话的形式与选定的被调查者交谈,以获取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电话调查可分为传统电话调查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

1.传统电话调查

2.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

CATI通常的工作形式是:访问员坐在计算机前,面对屏幕上的问卷,向通话另一端的被调查者读出问题,并将被调查者的回答结果通过鼠标或键盘记录到计算机中去,督导在另一台计算机前对整个访问工作进行现场监控。通过该系统,所得数据可被各种统计软件直接使用,调查者可以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费用,得到更优质的访问数据。

电话调查法的主要优点是:

(1)获取信息资料的费用低;

(2)调查花费的时间短;

(3)调查的母体范围广,任何有屯话的地区、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

(4)被调查者不受调查者在场的心理压力,可以比较自由地回答问题,回收率较高;

(5)适宜访问不易接触到的被调查者;

(6)易于控制实施质量。

电话调查法的缺点是:

(1)了解问题不够深入也无法使用调查的辅助工具;

(2)访问时间不能过长,因此调查的内容难以深入;

(3)被调查者只限于能通电话的地方;

(4)对于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

在国内应用最多的是以下几种情况:

(1)热点问题或突发性问题的快速调查;

(2)关于某特定问题的消费者调查;

(3)对企业的调查(企业对企业);

(4)特殊群体的调查;

(5)都市地区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调查。

(三)邮寄调查法

邮寄调查法是指用邮寄的方法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寄给事先选好的被调查者,请其根据要求填写后再寄回来,从而收集信息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邮寄调查法的优点是:

(1)调查费用低;

(2)调查范围广;

(3)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时间充分,可以充分考虑后回答;

(4)被调查者不易受调查人员倾向性意见的影响。

邮寄调查法的缺点是:

(1)问卷回收率低;

(2)花费时间较长,影响调查资料的时效性;

(3)由于没有调查人员的指导,被调查者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出现偏差。

在使用邮寄调查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提高回收率,调查之前要对被调查者进行广泛的确认,以获得一份有效的邮寄名单,调查中可用电话或跟踪信提醒;

(2)注意提前通知和致谢;

(3)需设置一定的物质奖励;

(4)附上回信信封并贴上邮票;

(5)问卷设计要便于回答,便于汇总,篇幅要短。

(四)留置调查法

留置调查法是指将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当面交给被调查者,说明填写要求并留下调查问卷,请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再由调查人员定期收回的一种获取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介于面谈调查法和邮寄调查法之间。

留置调查法的优点是:

(1)回收率高;

(2)被调查者有充分的调查时间来回答问题且不受调查人员影响。

留置调查法的缺点是:

(1)调查费用较高;

(2)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较多。

二、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指由调查人员直接或通过仪器在现场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并记录其行为痕迹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接触,被调查者不需要回答问题,调查人员只是通过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态度和表现来了解情况。

(二)观察法的种类

观察法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法、跟踪观察法、痕迹观察法、仪器观察法和遥感观察法。

参与性观察法(亲身经历法)是指调查人员亲自参与某种活动来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方法。主要方式为伪装购物法或神秘购物法,即让接受过专门训练的“神秘顾客”作为普通消费者进入特定的调查环境(如商场、超市)进行直接观察。主要应用于观察购物环境、了解服务质量、观察消费者购买行为、了解同类产品的市场情况等。

非参与性观察法是指调查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深入调查现场,从侧面观察、记录所发生的市场行为或状况,以获取所需的信息。主要应用于供货现场调查、销售现场观察、使用现场观察。

跟踪观察法是指调查员对被调查者进行跟踪性的观察。主要应用于:(1)调查员在商场跟踪和记录顾客的购物路线、购物行为和购物选择;(2)对特定的商场、特定的商品柜台进行持续数天的跟踪观察;(3)对企业用户的产品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等。

痕迹观察法是指通过对现场遗留下来的事物或痕迹进行观察,用以了解或推断过去的市场行为。

仪器观察法是指在特定的场所安装录像机、录音机或计数仪器等器材,通过自动录像、录音、计数等获取有关信息。

遥感观察法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航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搜集调查资料的方法。

(三)观察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的优点是:

(1)直观可靠;

(2)简单易行;

(3)被调查者没有心理压力,其行为是一种自然表现,不受语言交流带来的干扰。

观察法的缺点是:

(1)受时间、空间限制,只适用于小范围的调查;

(2)费用高;

(3)只能观察表面资料,不能观察内在原因,因而深度不够;

(4)对观察员素质要求高,观察员素质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易产生观察误差。

三、实验调查法

(一)实验调查法的含义和优缺点

实验调查法是指在调查中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改变某些变量而保持其他变量不变,以此来衡量这些变量的影响效果,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实验调查法是研究特定问题的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常用于研究某种商品在改变包装、价格、广告等因素时会产生的效果。

实验调查法的优点:是所取得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主动性和较高的精确度。

实验调查法的缺点:是时间长、费用高、容易出现可变因素。

(二)实验调查法的种类

1.实验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

实验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指事前对正常情况进行测量,实验后再测量,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来了解实验变量变化所产生的效果。

【例1】 某日用品企业生产A、B、C三个品牌的洗发水,该企业打算提高A品牌洗发水的价格,以刺激B、C两个品牌洗发水的销售量,利用实验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分析该策略的有效性。其步骤如下:

(1)选定实验产品:A、B、C;

(2)对实验产品在实验前(即没有改变A品牌的价格)一个月的销售量进行统计;

(3)改变A品牌的价格,统计实验后一个月的销售量;

(4)测定前后不同时期销售量的增减量和变化幅度;

(5)实验变数:价格,实验变数效果=Y2-Y1。

由表3-1可知,A品牌价格提高5元,其销售量下降了1000件,销售构成比下降了19.12%;而B、C品牌的销售量分别增加了1200件和l000件,销售构成分别增加了10.59%和8.53%,总的销售量增加了1200件。因此,提高A品牌的价格能够刺激B、C两品牌的销售量,且可以使企业整体销售量上升,该策略有效。

2.控制组与实验组对比实验

控制组与实验组对比实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控制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的一种实验调查法。

在同一实验期内,把两组情况相似的实验对象中的一组指定为实验组,另一组指定为控制组,两组按一定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然后对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2】 某百货公司决定用控制组与实验组对比实验的方法,测量该公司经营的某品牌采取免费赠送样品促销手段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选定1500个家庭为实验组Y2,免费赠送样品并给予价格折扣券,到指定超市去购买;

(2)选定1500个家庭为控制组Yl,不赠送样品,也给予价格折扣券,到指定超市去购买;

(3)实验期为1个月;

(4)测定两组情况,分析实验结果;

(5)实验变数:免费赠送样品,实验变数效果=Y2 - Y1 。

实验结果:Y2=500(张),Yl=400(张),则实验变数效果=100(张),所以免费赠送样品可以增加消费者购买量。

3.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是指在实验对象中选出两组,—组指定为实验组,按一定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另一组指定为控制组,在正常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实验,在事前、事后两段相同的实验期内,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量,然后对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这种方法要求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事前事后测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例3】 某食品企业决定用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测量某种糖果新包装的市场效果,实验步骤如下:

(1)选定实验组和控制组:选择3家商场为实验组,再另选3家商场为控制组,在一个月内不改变包装进行销售,实验组的销售量用Yl表示,控制组的销售量用X1表示;

(2)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验:实验组改变包装进行销售,销售量为Y2,控制组不改变包装,销售量为X2;可见,改变糖果包装可以增加糖果的销售量,即改变包装是有效的。

四、文案调查法

(一)文案调查法的含义和特点

文案调查法是指通过查看、阅读、检索、筛选、剪辑、购买、复制等手段,收集二手资料的

一种调查方法。

文案调查法的优点是:

(1)收集资料多;

(2)收集过程方便、容易、迅速;

(3)时间短、费用低。

文案调查法的缺点是:

(1)二手资料是为原来的目的收集整理的,不一定能满足调查者要求;

(2)二手资料主要是历史性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缺乏当前的数据和情况,存在时效性缺陷;

(3)二手资料的准确性、相关性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二)文案调查法的资料来源

文案调查法的资料可以来自于企业内部,也可以来自于企业外部。

内部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统计资料、财务资料、业务往来资料、上级文件、企业以往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顾客意见、档案卷宗等;

外部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各级统计部门发布的有关统计资料;行业协会或行业管理机构发布的本行业的统计数据、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行情报告、工商企业名录、产业研究、商业评论、政策法规等数据和资料;各种信息中心和信息咨询公司提供的市场信息资料;公开出版物、电视广播提供的各类资料;各类研究机构的各类调研报告、研究论文集;各种专业组织的调查报告、统计报告及相关资料;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和订货会收集的资料;建立公共关系网获取的资料;各种国际组织、外国使馆、驻外使馆、办事处等提供的各种国际市场资料等。

用文案调查法收集资料的方式分为:有偿收集和无偿收集两种。

五、网络调查法

(一)网络调查法的含义

网络调查法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搜集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

网络调查法的优点是:

(1)调查成本低;

(2)调查范围广;

(3)调查周期短;

(4)收集资料客观性强;

(5)可用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

(二)网络调查法的种类

网络调查法的种类有站点法、电子邮件法、随机IP法、视频会议法、在线访谈法和搜索引擎法。

站点法:是将调查问卷的HTML文件附加在一个或几个网络站点的网页上,由浏览该网页的用户在网页上回答问题,属于被动调查法。

电子邮件法:是将问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填写后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给调查者,属于主动调查法。

随机IP法:是以随机产生的一批IP地址作为抽样样本的调查方法,属于主动调查法。

视频会议法:是指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被调查者通过互联网视频会议功能虚拟地组织起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讨论所调查的主题,属于主动调查法。

在线访谈法:是指调查员以网络聊天的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访谈以获取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

搜索引擎法:是指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二手资料的调查方法。

第二节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报告撰写

一、市场调查方案设计

(一)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过程

1.确定市场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确定市场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是市场调查首先要做的工作。

调查目的是明确本次调查中要解决何种问题,调查结果有什么用途等。

调查要求包括调查精确度、调查时间和调查费用的要求,如精确度高、时间短、费用低等,

只有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进行后续工作。

后续的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等要围绕着调研目的和要求来确定。

2.确定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确定调查的内容,调查内容解决的是向被调查者了解哪些具体信息的问题。

调查内容确定既要满足调查目的和要求的需要,又要考虑取得数据的可能性,调查内容的确定要具体明确。

3.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确定是解决向谁调查和由谁来提供资料的问题。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确定的某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调查总体。

调查单位是调查总体中的各个个体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和信息源。

4.设计调查问卷或调查表

将调查内容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进一步细化为各个调研项目,即各个具体的问题,并汇总成调查问卷或调查表,作为实施调研的工具。

5.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

确定调查的方式是确定市场调查的组织形式,通常有市场普查和市场抽样调查两种方式。

市场抽样调查又分为: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等距离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包括便利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每种调查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适合于不同特点的总体。

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实验调查法、文案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等。

每种调查方法有其优缺点,适合不同的调查要求。影响调查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各调查方法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调研经费、时效性要求、调查对象特点和调研队伍素质等。

6.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期限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

确定调查时间是为了保证所收集的资料的统一性,否则不在同一时间上的资料没有可比性,无法分类汇总。

调查时间要规定调查资料反映的是调查对象从何时起到何时止的资料,如果收集的是时点资料则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调查期限是指规定调查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即一项调查工作从策划到调查工作结束的时间。它受到调查工作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和时效性要求的影响。

7.确定资料整理方案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收集的原始资料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资料整理就是要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系统开发,其目的在于为市场分析研究提供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

确定资料整理方案包括对资料的审核、订正、编码、分类、汇总等作出安排。

8.确定资料分析方案

确定资料分析方案就是要对资料分析的原则、内容、方法、要求和调查报告的编写及成果发布等作出规定和安排。

现在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手段可供人们在分析时使用,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

每种分析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性,可根据调查的要求选择最佳的分析方法。

9.确定调查进度

调查进度的安排根据调研期限的规定进行,需要对调查过程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所需时间和人员安排等作出规定,以便督促和检查各个阶段的工作,控制调研成本,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各项调查工作。

调查进度安排大致如下:总体方案论证、设计;抽样方案设计;问卷设计、测试、修改和定稿;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调查实施;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和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结果鉴定、发布会和出版。

10.确定调查费用预算

调查费用通常视调查范围和难易程度而定。

在进行调查总体方案设计时要将所需的费用尽可能考虑全面以免将来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而影响调查进度。

在进行经费预算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查方案策划费与设计费;

(2) 抽样设计费;

(3) 问卷设计费(包括测试费);

(4) 问卷印刷费、装订费;

(5) 调研实施费用(包括试调查费、培训费、交通费、调查员和督导员劳务费、礼品费和其他费用等);

(6) 数据录入费;

(7) 数据统计分析费;

(8) 调查报告撰写费;

(9) 资料费、复印费;

(10) 管理费、税金;其他费用。

11.制订调查组织计划

调查的组织计划是指为了确保调查工作的实施而制订的其体的人力资源配置的计划,包括调查的组织领导,调查机构的设置,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各项调研工作的分工等。

12.撰写调查计划书

以上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确定后,调查策划人员须撰写市场调查计划书(市场调查总体方案或调查项目建议书),以供企业领导审批,或作为调研项目委托人与承担者之间的合同或协议的主体。

调查计划书一般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查对象和单位、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和期限、整理分析方案、调查进度表、费用预算、人员安排等。

(二)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价

1.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指分析所设计的调查方案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和情理。比如对学龄前儿童调查其文化程度,对网络应用不发达的地区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都不符合逻辑和情理。

2.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是指组织一些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的人士,应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调查方案进行初步的判断和研究,以说明方案的可行性。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时间短;但它有较大的局限性,受进行方案评估人员的知识、经验和判断力的限制。

3.试点调查法

试点调查法就是在正式调查之前选取一个规模小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区域作为试点,将设计的调查方案在该区域实行调查,以发现调查方案中的不足和缺陷。

试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对调查方案进行实地检验;

(2)作为实战前的演习,可以了解调查工作安排是否合理,哪些是薄弱环节。

试点调查应注意:

(1)要建立一支具有实干精神的调查团队;

(2)选择适当的试点调查对象;

(3)认真分析试点调查结果,找到调查方案的不足并进行修正。

二、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概念与类型

问卷(调查表)是调查者根据调研目的和要求,设计出的由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及说明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也是市场调研中收集资料和数据的一种基本方式。

根据调研题目的类型,问卷可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开放式问卷是问卷设计者提供问题,由被调查者自行构思,自由发挥,按自己意愿给出问题答案的题型。

封闭式问卷也称结构性问卷,是将问题的内容和可供选择的答案做精心的设计,被调查者只能在规定的答案范围内进行选择。

根据调研方式可分为:派员访问问卷、电话调查问卷、邮寄调查问卷、网上调查问卷和座谈会调查问卷等。

根据问卷的填答方式可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二)问卷的结构

问卷一般包括前言、被调查者项目、调查项目、结束语、填表说明和编号六个部分。

1.前言

前言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取得他们的配合。前言部分的文字要精炼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被调查者项目

被调查者项目是指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住址等。被调查者项目要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来定。

3.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问卷的主要部分,是指需要调查的具体项目和问题,问题可以是封闭式问题,也可以是开放式问题,具体视调查目的和要求而定。

4.结束语

调查内容完成后,一般要向被调查者表示感谢,注意语言要简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填表说明

在调查问卷中如果涉及有关公式计算、专业名词、注意事项及要求等,需要进行解释说明,以便被调查者理解和合作。

6.编号

编号包括问卷的编号和每一个问题的编号,以便于计算机的统计和分析。

(三)设计调查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调查问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力求简化,最大限度地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

(2)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命题方式;

(3)用语要准确容易理解;

(4)避免提出诱导性问题;

(5)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的问题;

(6)在问卷设计时要考虑被调查者心理因素;

(7)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8)要反复修改,力求完善,要小范围试用。

三、调查报告的撰写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一般包括扉页、摘要、目录、序言、正文、结论和建议以及附件七个部分。

1.扉页

扉页可以作为调查报告的封皮。内容包括调研题目、调研单位或团队名称,报告完成日期等。

2.摘要

摘要部分简要地说明调研的目的、对象、内容、时间、期限、范围、方式和方法,以及调研的主要结论。

3.目录

如果调研报告的内容较多,为方便读者阅读,可将调研报告各层次的标题编写成目录的形式列出。

4.序言

序言是调研报告的开头部分,简要介绍调研的主题、调研的过程和得出的调研结论。

5.正文

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有统计结果的分析、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

6.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部分是最终对调研报告所得结论和提出建议的一个总结,该部分与正文部分的论述紧密对应。

7.附件

附件是指调查报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没有提及,但与正文有关必须附加说明的部分,是对正文的补充和更详尽的说明。

(二)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撰写调查报告必须注意:

(1)论证部分必须与调查报告的主题相符;

(2)重点突出,陈述和演示形式避免单一;

(3)语言流畅,逻辑严谨,用词恰当,避免使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术语;

(4)长短适宜;

(5)打印成正式文稿。

第三节 定性预测方法

一、集合意见法与专家会议法

(一)集合意见法

集合意见法是指集合各方面人员(企业主管、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预测方案,加以归纳、分析、判断,确定企业预测方案的预测方法。集合意见法可分为销售人员集合意见法、业务主管人员集合意见法。

1.销售人员集合意见法

销售人员集合意见法是指企业将从事商品销售且经验丰富的人员组织起来,先由预测组织者向他们介绍预测目标、内容和预期的市场经济形势等情况,要求销售人员利用平时掌握的信息结合提供的情况,对预测期的市场商品销售前景提出自己的预测结果和意见,最后提交给预测组织者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出最终的预期结论。

销售人员是企业进行产品销售的一线人员,其对市场中一些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因此销售人员集合意见法适用于预测商品需求动向、市场景气状况、商品销售前景,商品采购品种、花色、型号、质量和数量等。

优点是:在统计资料缺乏或不全的情况下采用,对短期市场预测效果好。

缺点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市场结构变化不甚了解,容易从局部出发作出预测,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运用销售人员集合意见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员选择上,应从各部门选择经验丰富的有预测分析能力的人员参与预测;

(2)预测用信息资料上,应要求预测参与者经常搜集市场信息,积累预测资料,预测组织者应定期将市场总形势和企业经营情况提供给预测参与者;

(3)工作安排上,预测组织工作应经常化;

(4)预测奖励上,应对预测成绩显著者予以表彰,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预测结果上,对销售人员的估计结果应进行审核、评估和综合,其综合预测值的计算可采用简单或加权算术平均法。

2.业务主管人员集合意见法

业务主管人员集合意见法:是指预测组织者邀请本企业内部的经理人员和采购、销售、仓储、财务、统计、策划、市场研究等部门的负责人作为预测参与者,向他们提供有关预测的内容、市场环境、企业经营情况和其他预测资料,要求他们根据提供的资料,并结合自己掌握的市场动态提出预测意见和结果,或者用会议的形式组织他们进行讨论,然后由预测组织者将各种意见进行综合,作出最终的预测结论。

预测主管人员集合意见法适用于预测市场需求、企业销售规模、目标市场选择、经营策略调整、企业投资方向等。

应用业务主管人员集合意见法时应注意:

(1)防止过分依赖业务主管人员的主观判断;

(2)防止预测受参与者个人,特别是会议气氛所持乐观或悲观态度的影响;

(3)注意分析预测意见和结果是否有充足的事实依据;

(4)对定性描述的预测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以消除某些主观因素影响,对定量描述的预测结果可采用简单或加权算术平均法求综合预测值。

(二)专家会议法

专家会议法:是指由预测组织者召开专家会议,在广泛听取专家预测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专家们的预测意见作出最终预测结论的预测方法。

专家是指在某个研究领域或某个方面有专门知识和特长的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推销员、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工程师等。

专家组的组成一般应既有精通专业的技术专家又有具有实际经验的工作者,专家组的人数一般控制在8~12人之间。

专家会议法适用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投资可行性研究。

应用专家会议法应注意:

(1)专家在会上注意应客观地阐述自己的意见,不带任何倾向分析他人的意见;

(2)组织者应注意事前要向专家提供与预测问题有关的资料,会议上不做任何引导性发言,不给予任何暗示,归纳时要注意客观、公正、合理,既能代表会议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充分考虑和吸收少数人的意见。

专家会议法的种类主要包括:交锋式会议法、非交锋式会议法和混合式会议法。

1.交锋式会议法

2.非交锋式会议,也叫头脑风暴法

3.混合式会议法,也叫质疑头脑风暴法

二、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19xx年首创和使用,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方盛行起来的。

(一)德尔菲法应用程序

(1)选择专家。专家选择的好坏是预测成败的关键,预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加预测的专家的水平。有经验表明:在预测专家的规模不足15人时,专家人数愈多,预测精度愈高;当专家人数超过15人时,专家人数的增加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不大,因此一般选择专家人数在15—25人为宜。此外,在选择专家时,还要考虑专家的职业和经验。

(2)准备资料。根据预测的目的和要求拟定需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预测意见征询表,并准备好有关的背景资料。

(3)初步预测。向各专家分发预测咨询问卷和资料,请专家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地作出初步预测,并按规定期限回收。

(4)反馈修正。对收回的专家预测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再将统计整理后的信息反馈给各位专家,请其在参考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作出相应的修正说明,再按期回收。如此形式的反馈修正一般应有3~4次,以使各位专家的意见趋于集中和稳定。

(5)确定预测值。在各位专家预测意见稳定的基础上,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综合,提出最

终的预测结果。

(二)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1.德尔菲法的优点

(1)匿名性。

(2)反馈性。

(3)代表性。

2.德尔菲法的缺点

(1)时间长。由于德尔菲法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修正,因此所花的时间较长。

(2)专家咨询费用高。由于每一位专家对一个预测问题都需要承担多次的预测,因此专家预测费用一般也较高。

(三)德尔菲法的应用

1.对数量答案的统计处理

德尔菲法在对数量答案进行统计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加权平均数或平均数计算法、中位数计算法、极差计算法等。

【例4】 某企业用德尔菲法对其七年的商品销售量做预测,邀请各方面专家共15位,各专家各自的反馈意见如表3-3所示。试运用统计方法作出最后综合预测结果(赋予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售量、最高销售量权重分别为0.1、O.8、O.1)。

(1)平均数法:

(2)中位数法:

2.对主观概率的统计处理

德尔菲法有时涉及对主观概率的统计处理,一般利用平均数法。主观概率是预测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某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数值。

【例5】 某公司采用德尔菲法选取了几位专家对某广告投放市场宣传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其统计结果如表3-4:

n为对该问题作出回答的人数;

(4)按总分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各项目的重要程度等级。

【例6】 某洗衣机厂要求专家对20xx年以后某品牌洗衣机销售情况进行预测。设影响洗衣机销售的项目可能有以下几个:品牌、价格、自动化程度、质量、噪音、使用寿命、外观等,要求专家选择影响销售的3个主要项目并按重要程度排序,评分标准是第1位得3分,第2位得2分,第3位得1分。征询作回答的专家有54人,一共进行了3次,赞成“品牌”项目排第一位的专家有38人,赞成排第二位的专家有10人,赞成排第三位的专家有6人,那么计算品牌项目的总分比重。

同样方法对价格、自动化程度、质量、噪音、使用寿命、外观等计算出各项目的总分比重,然后根据总分比重进行排序即可选出影响销售的3个主要项目,在此不再赘述。

三、联测法

联测法(比例推算预测法)是指以一个企业的普查资料或以某一个地区的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判断、联测,确定某一行业以至整个市场的预测值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运用一部分或局部的市场、经济资料及有用的相关比率来预测另一部分或全局的市场预测值的方法。

联测法的预测步骤如下:

(1)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局部市场;

(2)研究局部市场情况;

(3)确定局部市场与另一部分或全局市场的相关比率;

(4)利用局部市场状况和相关的比率来预测出另一部分或全局市场的状况。

在应用联测法进行预测时应注意所选取的局部市场(小范围)应具有代表性,确定的相关比率应正确。

联测法具有以下特点:

(1)预测过程和操作手段大大简化,能解决一些难题;

(2)省时、省力。

【例7】假设某公司的商品主要在五个城市销售,而且研究发现此商品与就业人数密切相关,公司记录20xx年的各城市销售量如表3—5所示,经过对城市l市场的就业人员的抽样调查发现,20xx年该市就业人员对公司这种商品的购买量将为每100人4件,试预测20xx年这五个城市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四、转导法

转导法是指根据政府公布或调查所得到的经济预测指标转导推算出预测结果的市场预测方法,又称为经济指标法。

【例8】某商业企业主要经营小家电商品,现打算对20xx年的销售额作出预测。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资料,20xx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 439亿元。从历年情况看,上半年零售总额平均占全年零售总额的42%,预计20xx年零售总额在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后将逼近年递增19.3%;再依据去年资料,家用电器销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2%,小家电销售额占家用电器销售额的15%,而该企业所在城市小家电销售额占全国小家电销售额的2%,该企业的小家电销售额占该城市小家电销售额的50%。

解 全年销售额=11 439÷42%=27 235.71(亿元)

明年全年销售额=全年销售额×(1+19.3%)=32 492.21(亿元)

明年家电销售额=明年全年销售额×0.2%=64.98(亿元)

明年小家电销售额=明年家电销售额×15%=9.75(亿元)

明年城市小家电销售额=明年小家电销售额×2%=O.20(亿元)

明年该企业小家电销售额=明年城市小家电销售额×50%=0.10(亿元)

五、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把预测目标同其他类似市场问题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推断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是根据市场的相似性,从已知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类推其他类似的市场未来的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

类比法的特点是:应用广泛、手段简便、实用性和论证性强。

(一)类比法的类型

类比法的类型有:

1.产品类比预测法

2.行业类比预测法

3.地区类比预测法

(二)应用类比预测法应注意的问题

(1)既充分考虑不同市场目标的相似程度,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和相关程度的影响,相对类比的程度加以调整和修正,使预测值更接近实际情况。

(2)注意类比对象的时间跨度。

【例 9】 假设某商业企业建立的连锁店 A,6 年中市场销售额的历史统计资料如表 3-6所示。

根据企业和市场研究资料,连锁店 B 与连锁店 A 经营业务基本相同,其他配货送货方式 基本相同,只是连锁店 B 建立在较繁华的区域,估计客流量比 A 店所在地区高出约 50%,其 居

民收入平均水平也高出约 30%,而且该市平均家庭收入第六年比第一年增长约 2 倍,但经营 成本将会增加 20%。综合考虑上述情况,估算出连锁店 B 的销售额可能是 A 的销售额的 2.1 倍。因此类比连锁店 A 的发展规律预测连锁店 B 的销售情况。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销售额 3.2 3.4 3.74 4.56 6.43 11.77

环比指数 1.00 1.06 1.10 1.22 1.41 1.83

表 3--6 市场销售额统计表 单位:百万元

解 第一年连锁店 B 的销售额预测值为:3.2×2.1=6.72(百万元) 第二年连锁店 B 的销售额预测值为:6.72×1.06=7.12(百万元) 第三年连锁店 B 的销售额预测值为:7.12×1.1=7.83(百万元)

六、指标预测法

指标预测法是指根据经济发展中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来分析判断市场未来发展变化趋

势的方法。 指标预测法的工作步骤:

(1)研究分析历史经济形势波动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2)设计经济指标体系(或给出预警界限);

(3)关注指标变化;

(4)预测近期内经济形式或市场行情运行 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

(5)采取相应对策。

指标预测法的特点是简单、迅速、敏感,直接反映市场经济形式的波动。

指标预测法分为领先落后指标预测法、扩散指数法、企业景气调查法、压力指数法等方法。

(一)领先落后指标预测法

领先落后指标预测法是指根据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变化同市场变化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分析、判断、预测市场发展前景的一种预测方法。按经济发展指标同市场变化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划分,经济发展指标大致分为三大类:领先指标、一致指标和落后指标。领先指标也叫先行指标,它是先于市场变化的,即经济指标先变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市场才发 生变化。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它的变动与市场的变化几乎同时发生。落后指标的变动在时间上落后于市场经济活动。这三类指标的划分是相对的,有些经济指标既可作为领先指标, 也可作为落后指标。

领先落后指标预测法的一般步骤为:

(1)确定预测目标。

(2)选择领先指标。领先指标的选取主要是根据经济理论、经济关系、实践经验或实证性分析等,找出与预测对象有直接关 系并起领先变化作用的经济变量。

(3)收集和处理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应收集 15 年以上的 数据来找出领先指标变化与预测指标变化之间的规律。

(4)利用领先落后关系进行外推预测。

(二)扩散指数法

扩散指数法的计算公式: DI =A /C× 100

式中:DI 表示扩散指数;C 表示全部指标数目;A 表示某一时间上呈上升趋势的指标个数。

(1)DI>50,达到 60 以上时,表示市场处于上升状态,即市场未来会出现景气情况。DI由

50向100上升,经济总量加速增长趋势,市场前景看好;DI 由100向50下降,经济总量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放慢。市场前景黯淡。 (2)DI=50 认为市场达到转折点。

(3)DI<50,达到 40 以下时,表示市场处于下降状态。DI 由 50 向 0 下降,经济总量下降, 经济不景气,市场疲软;DI 由 0 向 50 上升,经济总量下降速度减慢,经济出现回升趋势,市场开始复苏。

应用扩散指数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涉及若干指标组成的扩散指数时,应选择一组影响预测目标变化的领先指标,以便用于外推预测。若领先指标的逐期变化不规则影响扩散指数预测能力时,扩散指数中也可包括 一些同步指标。此外,指标数目应为两位数,以使指标群的代表面大一些。

(2)涉及若干地区(部门、行业、企业、产品品种、股票种类等)组成的扩散指数,既要注意所选指标的统一性,又要注意地区(部门、行业、企业、产品品种、股票种类等)的代表性, 同时观察数目应尽可能多一些,代表面尽可能大一些。

(3)扩散指数计算时距有月、季、年之分,当采用月距和季距计算扩散指数时,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应考察各指标与上年同期对比的增减变化,然后计算扩散指数。 .

(4)用扩散指数进行预测时,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可能被忽略,因此,预测时应注意分析其他重要因素或事件的影响。

(5)扩散指数只能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向,不能预测事物变动的幅度,它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预测。

(三)企业景气调查法

企业景气调查法是指以问卷为调查形式(参考案例分析),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景气指标为体系,以对宏观经济环境判断和微观经济状况判断相结合的意向调查为内容,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汇总处理,计算有关景气指数来反映本期的实际景气状 况和下期的景气状况的走势。

景气指数,又称为景气度,它是对企业景气调查中的定性指标通过定量方法加工汇总,综合反映某一特定调查群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或发展趋势所作的综合判断的一种 综合指标。景气指数可分类为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

(1)企业家信心指数又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 宏观政策的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乐观”“一般”“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和信心。

(2)企业景气指数又称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本企业综合生产经 营情况的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景气指数的数值通常用纯正数的形式表示,取值范围在 O~200 之间。l00 为景气指数的 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 l00 时,表示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当景气指 数小于 l00 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

(四)压力指数法

压力指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比率,其数值的大小反映了经济关系的变动,因而可作为市场预测的指南。 常用压力指数如下:

(1)需求对供给的压力指数。

需求对供给的压力指数=商品需求量÷商品供给量×100%

一般,比率越大,则越趋向求大于供,价格趋于上涨;比率越小,则越趋向求小于供,价格趋于下降;比率为 100%时,则供求平衡,价格趋于均衡。

(2)需求对生产的压力指数。

需求对生产的压力指数=商品需求量÷商品生产量×100%

比率越大,则生产不足,价格趋于上涨;比率越小,则生产过剩,价格趋于下跌。

(3)零售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压力指数。

比率越小,说明市场农产品供应越充足,物价总水平趋于稳定;比率越大,则市场农产品供应越不足,市场压力大,物价总水平趋于上升。

(4)结余购买力对零售市场的压力指数。

结余购买力对零售市场的压力指数=(居民储蓄余额+手存现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

比率值越大,市场压力越大;比率值越小,市场压力值越小。特别是每百元零售额分摊 的结余购买力过大,则意味着有较多的货币停留在流通中,物价总水平趋于上涨,通货膨胀较严重。

(5)结余购买力对商品存货的压力指数。

比率越小,结余购买力对商品存货的压力越小;比率越大,结余购买力对商品存货的压力越大。

第四节 定量预测方法

一、简易平均法

简易平均法是指根据预测目标的历史时间序列求出其平均数并以平均数作为基础来求得预测期的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

(一)算术平均数法

设一组时间序列为 Y1,Y2,?Yn,算数平均数法的计算公式为:

Yn+1 指第 n+1 期的预测值。

【例 12】某商店某年 1—6 月份的销售额依次为 46 万元,50 万元,48 万元,52 万元,55 万元,40 万元,试预测 7 月份的销售额。

解:

即 7 月份的销售额为 48.5 万元。 算数平均法适用的数据类型为水平型数据,即时间序列中的每个数据是围绕着某个平均值(稳定值)上下波动的。

此外,当数据类型呈现出一种趋势性变动且增长量大致相同时,也可用算术平均法求出

其平均增长量,然后再进行预测。步骤如下:设一组时间序列为:Y1,Y2,?Yt

【例 13】 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历史资料如表 3-8 所示,试预测下一年度的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

表 3—8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历史资料及预测计算表 单位:亿元

期数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Yt 增长值△Yt 理论值 Y t +1

l 58

2 62 4

3 65 3 66

4 68 3 68.5

5 72 4 71.3

6 75 3 75.5

7 79 4 78.4

解:

即下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82.5 亿元。

(二)加权平均法

设一组时间序列为:Y1,Y2,?Yn 相对应的权数为:ω1,ω2,?ωn

【例 13】 某商场历年的销售额数据分别为 302 万元,305 万元,297 万元,300 万元,304 万元,3lO 万元,试用加权平均法预测下一年度的销售额(权金数分别为 1,2,3,4,5,6)。

即下一年度的销售额为 303.95 万元。

(三)几何平均法

几何平均法适用于逐期环比速度大致相同的数据类型,可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出平均发展速度,以此为基础求出预测值。 几何平均法的预测模型如下: 设一组时间序列为:Y1,Y2,?Y3,其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 G1,G2,?GN-1

预测值:Y n +1 = Yn ·Yg

【例 14】 某市近 5 年灯具商品销售量资料如表 3—9 所示,试预测下一年灯具的销售量。

表 3—9 灯具销售量及预测计算表 单位:万架

期数 销售量 环比速度 理论值

1 18.7

2 20.6 1.1

3 23.3 1.13 22.66

4 26.5 1.14 25.98

5 30.6 1.15 29.76

解:

Y6 = Y5 ? Yg= 30.6 ×1.13 = 34.6 (万架)

即下一年灯具的销售量为 34.6 万架。

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一、生产组织

(一)生产组织的概念

(二)生产组织的必要性

优化的生产组织能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少,并有利于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二、生产过程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

不同企业由于技术设备条件、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及企业生产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过 程构成有着一定的差别,而且随着企业自身生产发展也会发生变化。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三、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与要求

(一)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

(二)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要求

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是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为社会提供产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必须考虑很多客观要求:

(1)连续性原则。

(2)比例性原则。

(3)节奏性原则。

(4)准时性原则。

(5)柔性原则。

四、生产类型

(一)大量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类型是指生产的产品产量大而品种少,经常重复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类似的产品的一种生产类型。

(二)成批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是指产品产量较少,品种较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具有一定的生产稳定性和生产重复性,具有定期重复轮番生产的特点。

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三种类型。其中,中批生产更加明显

(三)单件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类型是指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仅生产一台(件)或少数几台(件)的生产类型。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即指厂房、车间和设备的布局,包括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

一、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就是确定工厂坐落的区域和具体位置。厂址选择是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涉及政治、经济、技术、地理、物流、市场等多方面的问题。

(一)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布局和规划;各地方的规划、发展及有关法规。

(2)接近客户,交通便利,通讯方便。

(3)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人力、物力资源。

(4)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

(5)长远发展的余地。

(二)厂址选择的主要步骤

1.确定选址目标

2.收集数据、分析因素,拟定初步候选方案

3.评价候选方案

4.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三)厂址选择的方法

1.因素评分法

因素评分法是对多个候选厂址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步骤如下:

(1)首先列出有关的影响因素,并规定对各因素进行评价的尺度,一般情况下用分数作为尺度。同时规定尺度的范围,如 1-10 或 1—100 均可。

(2)对各因素按其重要程度赋予一定权数。

(3)按照规定的尺度列出每一等级的相应分数,为候选厂址的各个因素进行定级评分。

(4)用各个因素的得分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值相加,得到每一个备选地址的最终得分。

(5)选择总分最高的候选厂址为优选方案。

对于一些非定量的因素,因素评分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决定因素的权数和评分都有一定主观性,因此在最终确定厂址时,还要和其他方法的分析结果综合起来评定。

2.重心法

如果厂址选择主要是考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可以采用重心法来选择厂址位置。重心法的基本思想是所选厂址可使主要原材料或货物总运量距离最小。

基本步骤如下:

(1) 首先准备一张标有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或大批货物运达目的地)位置的地图;然后将一个直角坐标系覆盖在该地上,就能得到基地或目的地的坐标(如图4—1所示)。

(2)确定新建工厂与现有各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运输量。

(3)求出其重心的坐标。即计算新建工厂的位置坐标,使新厂址与各原材料供应基地之间的总运量距离最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Xi——表示第i材料供应地在X方向的坐标;

Yi——表示第i材料供应地在Y方向的坐标;

X0,Y0——选定的厂址在X方向及Y方向的坐标;

n——表示主要材料供应地的数目;

Qi——表示第i材料的年运输量。

(4)选择使总运量距离最小的坐标点对应的位置为最合适厂址。

重心法只能粗略地估算厂址的位置,在具体确定时,还要根据其他条件和因素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最佳厂址位置和地点。

二、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与形式

(一)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

(1)有利于企业内各项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安全生产保证,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满足“三废”处理要求。

(3)有利于合理利用空间,防止浪费,减少运输空间。

(二)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

1.工艺专业化布置

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优点是:

(1)对产品品种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便于充分利用生产设备与生产面积,提高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系数;

(3)便于进行工艺专业化管理,并有利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

缺点是:

(1)产品加工路线长,运输工具、运输工人和中间仓库增多,使厂内运输费用增加;

(2)生产周期延长,资金占用增加;

(3)管理工作复杂化。

2.对象专业化布置

对象专业化布置就是以产品(或零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

按对象专业化原则设置生产单位的优点是:

(1)可以缩短产品加工路线,节约运输工具和人力,减少仓库等辅助面积的占用;

(2)减少产品的运输时间和停放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中在制品占用量和流动资金占用量;

(3)减少了车间之间的生产联系,从而简化并改进了计划管理与生产核算工作,有利于建立生产责任制,有利于在制品管理、质量管理;

(4)有利于按期、按质、按量、成套地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5)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缺点是:

(1)不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

(2)不利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理;

(3)对产品变化的适应性差。

3.混合式布置

混合式布置就是指综合利用工艺专业化原则和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

4.固定布置

固定布置是指将加工的对象如产品、零部件的位置固定不变,而人员、设备、工具向其移动,并在该处进行加工制造的一种设施布置方式。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一、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经多道工序加工时,将这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再统一搬运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地整批运送,生产周期长。

顺序移动方式是计算起来最简易的一种工序间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T顺=n

式中T顺——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

n——批量;

m一加工工序的道数;

ti—一第i道工序的单件工时。

在计算生产周期时,并没有考虑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即假设移动时间为零(以下两种移动方式亦如此)。

二、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进行加工。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平——平行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

t最长——在各道工序中,单件工时最长的工序的单件工时。

公式中的m、n、ti同前。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将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一批零件在每一道工序的设备上加工时要连续进行,又不采取零件在工序间整批转移,使一批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尽可能平行地加工,又使各工序的设备中间不发生停歇等待。其具体做法是:当后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长,则前道工序往后道工序按件运送;当后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工序单件加工时间短,后道工序的最后一个零件只能等到前道工序所有零件加工完毕后,才能开始加工,则后道工序的第一个零件加工时间,可从最后一个零件的加工时间依次向前倒推确定。它既体现出每道工序上零件的加工是连续的,同时每个零件在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就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平顺——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

T较大——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大的工序的单件工时;

T较小——比相邻工序单件工时均小的工序的单件工时。

公式中m、n、t同前。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全部生产完成的生产周期也可按如下计算公式:

式中ti较短为每相邻两道工序中较短的单件工序时间。

四、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顺序移动方式的优点是组织生产较简单,设备在加工零件时不出现停顿,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其缺点是生产周期长。

平行移动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问题是一些工序在加工时,出现时干时停的现象,对设备运转不利,同时运输次数多,组织生产比较麻烦。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吸取两者的优点,生产周期较短,每道工序在加工一批零件时不发生停顿现象,使设备能连续、正常运转。这种方法运输次数也较多,组织生产也比较复杂。

在实际生产与业务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具体条件考虑下列因素:

(1)企业的生产类型。单件小批企业多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大量大批生产,特别是组织流水线生产时,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2)生产任务的缓急。生产任务急,应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以争取时间满足交货期需要。

(3)劳动量的大小和零件的重轻。工序劳动量不大,重量较轻的零件,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工序劳动量大,重量很重的零件,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顺移动方式。

(4)企业内部生产单位专业化形式。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宜采用平行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而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

(5)改变加工对象时,调整设备所需的劳动量。如果调整设备所需的劳动量很大,不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如果改变加工对象时,不需调整设备或调整设备所需时间很少时,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

第四节 生产过程组织的具体形式

一、生产线组织

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二、流水生产线组织

流水生产线是指加工对象连续不断地像流水似的,按既定的工艺顺序,以规定的节拍通过各道工序的加工。现代流水线生产方式起源于福特制,福特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线,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一)流水生产线的特征

(1)流水生产线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线上的加工对象是固定的,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流水线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2)线上的设备和工艺、装备是针对加工对象的工艺要求配置的,一般能封闭地完成加工对象的全部生产工艺,线上各工序的工作地数量与各该工序单件工时的比值保持一致,即各工序的生产能力符合比例性的要求。

(3)流水线的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间紧密衔接,工件沿流水线做单向流动,运输距离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

(4)经过周期化工作,线上各道工序具有大体相等的生产率,且使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等于

或接近于流水线的节拍,或与节拍成整数比。

由于流水生产线具有良好的连续性、比例性、平等性和节奏性,所以流水生产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流水生产线的分类

(1)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来分,可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2)按流水线生产对象的种数分,有单对象流水线和多对象流水线。

(3)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有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和成组流水线等形式。

(4)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有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之分。

(5)按流水线的节奏性来衡量,有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节拍流水线之分。

(三)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

(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2)产量要足够大。

(3)工艺能同期化。

(4)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四)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

这里只介绍单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

r=Te/Q=βT0/Q

式中 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

Te——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

T0——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

β——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9~0.96;

Q——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废品量)。

【例3】 某企业为零件转向节进行单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日生产量为60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l%,试求该转向节的平均节拍。

解 Te =βT0=0.95×8×60=456(分钟)

Q=60/0.99=60.6(件)

r= Te/Q=456/60.6=7.5(分钟/件)

2.进行工序同期化流水线节拍确定后,要根据节拍来调节工艺过程,使各道工序的时间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倍数关系,这个工作称为工序同期化。工序同期化措施主要有:(1)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2)改进工艺装备;(3)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减少辅助作业时间;(4)提高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5)详细地进行工序的合并与分解。

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

工序同期化后,可根据新确定的工序时间来计算各道工序的设备需要量。

Si=ti/r

式中 Si——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工作地的计算数;

ti——第i道工序所需加工时间。

一般来说,计算的设备数都不是整数,所取的设备数只能是整台数,这样设备负荷系数Ki为:

Ki=Si/Sei

式中 Ki——设备负荷系数;

Si——第i道工序所需工作地的计算数;

Sei——为第i道工序安排的实际工作地数。

4.计算流水线所需工人人数

根据任务指派及班次,安排每个工序所需工人及整个流水线人员。

5.确定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装置

在强制节拍流水生产线上,为保证严格的出产速度,一般采用机械化的传送带作为运输工具。在自由节拍流水生产线上,由于工序同期化水平和连续性较低,一般采用连续式运输带、滚道或其他运输工具。

6.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

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应当有利于工人操作,制品运动路线最短,流水线上互相衔接流畅和充分利用生产面积。而这些要求同流水线的形状、工作地的排列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流水线的形状一般有直线形、直角形、U形、山字形、环形、S形等。

三、自动线组织

自动线是指在生产线和流水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上更为先进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一)自动线的特征

(1)较一般流水线效率更高。

(2)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3)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

(4)能从事人体所不能胜任的特殊工作。

(5)有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6)生产过程是完全自动进行的。

(二)组织自动线的条件

(1)在加工对象方面,要求有很高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零件的结构便于自动装夹运输和加工。

(2)在工艺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采用的工艺规程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3)在劳动组织方面,对自动线上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挑选和培训,使其具备正确调整、诊断设备故障的能力。

(4)在生产管理、原材料供应、设备维修、环境卫生和工具更换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三)自动线的形式

自动线的形式有:

(1)按零件是否通过机床上的装夹器具,可分为通过式自动线和非通过式自动线。

(2)按零件运输方式,可分为直接运输自动线、间接运输自动线、悬挂运输自动线和工件升起运输自动线。

(3)按加工设备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刚性连接自动线和柔性连接自动线。

(4)按设备排列方式,可分为顺序排列的自动线、平行排列的自动线和顺序平行混合排列的自动线。

(5)按布局形式,可分为直线式自动线、折线和封闭式自动线。

第五节 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的含义与特点

(一)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二)安全生产的特点

(1)预防性。

(2)长期性。

(3)科学性。

(4)群众性。

(三)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劳动过程中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与预防为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策划

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生产档案

具体包括:

(1)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和掌握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令、法规、规范、条例、标准和命令。

(2)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战略方针,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组织,责任落实到组织和个人,明确责权利关系,并建立事故预警系统。

(3)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做到严格执行,令行禁止。

(4)经常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练兵、检查、评比活动,认真实施奖惩措施。

(5)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坚决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建立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6)对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用品及其他安全生产用品使用要到位,定期检修。

(7)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生产法》第17条将其职责规定为: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六节 清洁生产与“5S”管理

一、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概述

1.清洁生产的产生

2.清洁生产的定义

3.清洁生产的目标

4.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是降低消耗、预防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大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要站在战略层面的高度去认识它、对待它,强调实施的重要性、紧迫性,下决心加以实施。

(2)清洁生产要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把污染的程度减少到最低。

(3)清洁生产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程度较大的问题,要从综合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每个环节,弄清各种关联影响因素,协调各种关系,系统解决问题。在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做好防治结合,灵活地处理各类问题。

(4)清洁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运作过程,受到历史、现实、人们的认识水平、生产力水平、技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清洁生产的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

(二)基于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实施清洁生产的基本途径可概括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1.原材料(包括能源)的有效使用和替代

2.改革工艺和设备

3.改进运行操作管理

4.产品改革替代

5.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

二、“5S”管理

(一)“5S”活动的含义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

(二)“5S”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1.整理(Seiri)

2.整顿(Seiton)

整顿活动的要点是:

(1)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和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

(2)物品摆放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尔使用或不常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

(3)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不同物品摆放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

3.清扫(Seiso)

清扫活动的要点是:

(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是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清扫设备同设备的日常检查结合起来。清扫设备要同时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

(3)清扫也是为了改善,所以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4.清洁(Seikeetsu)

清洁活动的要点是:

(1)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增强员工劳动热情;

(2)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整个工作环境要清洁,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

(3)不仅物品、环境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和洗澡等;

(4)员工不仅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5.素养(ShitSuke)

素养即要求员工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纪律。努力提高人员的素质,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

没有员工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也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5S”活动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

在开展“5S”活动中,要贯彻自我管理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能单靠添置设备来改善,也不要指望别人来代为办理,而让现场人员坐享其成。应当充分依靠现场人员,由现场的当事人自己动手为自己创建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产生“美”的意识,养成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遵章守纪、严格要求的风气和习惯。因为是自己动手创造的成果,也就容易保持和坚持下去。

(三)“5S”活动的发展

现在,许多企业在“5S”管理基础上增加了安全(Safety)和节约(Saving)两个活动,构成了“7S”活动。

第五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

一、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具备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二)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质量概念的关键是“满足要求”,这些“要求”必须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由于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反映产品质量的特性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美学性。

硬件质量特性有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分等;

有外在特性,如外观、形状、色泽、气味、包装等;

有经济特性,如使用成本、维修时间和费用等;

还有其他方面的质量管理特性,如安全、环保、美观等。质量的适用性就是建立在质量特性基础之上的。

服务质量特性是服务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特性。服务特性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

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

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

移情性,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

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

不同的服务对各种特性要求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软件质量是反映软件产品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描述和评价软件质量的一组属性称为软件质量特性。

软件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等六个特性。

软件作为有别于电气、电子元件等硬件的新元素被引进计算机系统。按传统观念,软件寿命是无限的,软件没有物理的磨耗或耗散,它的质量问题与硬件相比具有较特殊的属性。

流程材料质量,有可定量测量的特性,如强度、黏度、速度、抗化学性等,也有定性的特性,只能通过主观性的判断来测量,如色彩、质地或气味等。

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划分为: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使产品整体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三)质量概念的发展

质量的概念不断深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和“广义质量”。

1.符合性质量概念

2.适用性质量概念

3.广义质量概念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从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这几个环节。

(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

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这也是组织质量行为的准则。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

(三)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策划的关键是制定质量目标并设法使其实现。质萤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并且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方面的控制,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产品的设计、生产原料的采购、服务的提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配置,涉及组织内几乎所有的活动均适用。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质量,满足要求。为此,要解决要求(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过程)、需要对哪些进行控制等问题。

质量控制是一个设定标准(根据质量要求),通过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并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但质量控制并不等同于检验。在生产前对生产过程进行评审和评价的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质量控制是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全过程控制。

(五)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定义的关键词是“信任”,对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在订货前建立起来的,如果顾客对供方没有这种信任则不会与之订货。

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提供信任的重要手段。因为质量管理体系将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和人员等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因而具有减少、消除,特别是预防不合格产品的机制。

质量保证是在有双方的情况才存在,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任。由于双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质量保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质量保证是组织向自己的管理者提供信任;外部质量保证是组织向顾客或其他方提供信任。

(六)质量改进

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改进的目的在于增强组织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由于要求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因此,质量改进的对象也可能会涉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同时,由于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为确保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组织应注意识别需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质量要求,以增强组织体系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第二节质量控制方法

一、两图一表法

(一)排列图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排列图法是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理,将数据分项目排列作图,以直观的方法来表明质量问题的主次及关键所在的一种方法。排列图是针对各种问题按原因或状况分类,将数据从大到小排列而出的累计柱状图。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在制作排列图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需要调查的问题和收集数据。

(2)设计数据记录表,填写记录表并计算合计栏。

(3)计算数据表中各项不合格数据的总数,以及各项不合格数据所占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

(4)制作排列图。排列图包括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纵轴刻度代表不合格件数或频数,右纵轴刻度代表比率或频率,左纵轴上频数值要与右纵轴上的频率值相对应;横轴上将所统计各项依据频数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然后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直方柱。在直方柱右边线上方标出累计值,用实线连接累计值点做出帕累托曲线(见图5—2)。

(二)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文称特性要因图、树枝图或鱼刺图。因果分析图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深入剖析,找出质量问题与众多因素的因果结构。如图5—3所示。

在使用因果分析图时应该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并将其反映到图上。探讨一个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要从大到小,从粗到细,追溯根源,直到能采取具体解决措施为止。

(三)对策表

对策表(措施表或措施计划表)在利用排列图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果分析图找出主要原因之后,就要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制订改进措施和计划。将这些改进措施和计划绘制成表,就是对策表。

二、工序能力分析法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

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简称4M1E。在上述工序质量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品批量生产时质量特性总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产品的质量波动。

影响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偶然性因素影响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因这些因素而产生的产品质量的波动属于正常波动;系统性因素则会引起产品质量的较大波动,致使制造过程处于非稳定状态或非统计控制状态。

(一)直方图

加工产品的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波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定的规律。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人们常用直方图来整理数据,描述质量特性数据分布状态,观察产品的质量波动,从而了解工序质量的分布规律。

绘制直方图,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数据。针对所需检验的产品的质量特性,随机地抽取一定数量N的质量特性数据,N通常大于等于50,数据按先后顺序排列。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用Xmax和Xmin。表示,极差用R表示。

R=Xmax-Xmin

(3)确定组数。组数用K表示,K与数据量成正比,由于正态分布为对称型,故常取K为奇数。

(4)求组距h。组距即组与组之间的间隔,等于极差除以组数,即:

h=(Xmax-Xmin)/K=R/K

(5)确定组界。通常从最小值开始,先把最小值放在第一组的中间位置上,然后依据组距依次排列。组界为:

(Xmin-h/2)~(Xmin+h/2)

(6)统计各组频数。

(7)绘制直方图。以分组序号为横坐标,以频数为纵坐标,绘制直方图(如图5—4)。

(二)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下加工产品质量正常波动的幅度。它以质

量特性值分布的六倍标准差来表示,记为6σ。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依据正态分布的特性,6σ值越小,工序能力就越强。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

Cp=T/6σ(公式中T代表公差,σ代表总体标准偏差)

计算工序能力指数是在假设工序质量特征值服从正态分布,即x~N (μ,σ2)。

1.双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计算

设工序公差为T,公差上限和下限分别为Tu和TL,公差中心为Tm,样本标准偏差为δ。若工序总体均值或工序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即

则这种状态被称为工序无偏;反之,则称为工序有偏。

(1) 当工序无偏时,则

【例】某部件加工时,设计尺寸为12 mm(误差为+0.015,-0.025),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已知: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δ=0.006 7 mm,求该工序能力指数Cp。

解 (2) 当工序有偏时,工序能力指数用Cpk表示,引人偏移量δ和偏移系数k,则

则有

2.单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计算

某些工序只娄求控制单项公差,如清洁度、噪音、杂质含量等,仅需控制公差上限,其下限为零:而材料的强度、零件的寿命等则要求控制公差下限,上限可认为是无限大。分别用Cpu和CpL代表公差上限和下限,则

3.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与处置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

断和处置。通常采用如表5—1所示的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

三、控制图法

(一)控制图的基本概念

控制图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控制图又被称为管理图。由于控制图用法简单、效果良好且便于掌握,因而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如图5-5所示。

在控制图示意图中,UCL代表上控制界限,CL代表中心线,LCL代表下控制界限。

(二)控制图的种类

控制图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

1.计量值控制图

计量值控制图一般适用于以长度、强度、纯度等计量值为控制对象的情况,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单值控制图、平均值和极差控制图以及中位数和极差控制图等。

2.计数值控制图

计数值控制图是以计数值数据的质量特性值为控制对象的,属于这种情况的有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和不合格品数控制图。这两种控制图也叫计件值控制图。还有缺陷数控制图和单位缺陷数控制图,这两类控制图也称为计点值控制图。

四、抽样检验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抽样检验就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少量的该种产品来对这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对这批产品作出是否合格、能否接收的结论。

抽样检验一般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破坏性检验,如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产品寿命试验等;

(2)产品数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如螺钉等;

(3)测量对象是连续体,如煤、矿石的化学成分等;

(4)希望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检验费用;

(5)检验项目多,周期长,进行全数检验有困难;

(6)督促供方改进质量。

进行抽样检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1)抽样检验只能相对地反映产品的质量,不能把样品的不合格率与整批产品的不合格率等同。经过抽样检验合格的产品只能保证其统计质量,不可能保证整批产品都是合格品。同样,经过抽样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也不等同于整批产品都不合格。

(2)并非任何抽样检验都能达到正确判断整批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计数抽样检验适用于计数值的质量检验,根据综合性样本中不合格产品数或缺陷数来判断一批产品是否合格。调整型抽样检验是指一组严宽程度不同的抽样方案以及将它们联系起来的转移规则。当产品质量正常时,采用正常抽样方案进行检验;当产品质量下降或者生产不稳定时,采用严格的抽样方案进行检验。

在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过程中,对于批量相同、质量要求一定的连续几批产品,并不采用固定的方案进行检验,而是视各批质量变化情况,按照一组预先规定的转换规则,随时进行调整。当某批产品质量正常时,使用正常的抽检方案进行检验;当某批产品质量下降时,则使用较严的方案进行检验,反之则使用放宽要求的方案进行检验。

(三)计量抽样检验

计量抽样检验适用于质量数据为计量值(如矿石主要成分含量),根据不同质量指标的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来判断一批产品是否合格。计量抽样检验与计数抽样检验相比,所需样本量少,检验获得的信息多,但是对样本质量特性的计量和测定,比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所需的时间长,工作量大,费用高,并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判断程序比较复杂。

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我们通常结合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两种方法,使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收到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效果。

第三节 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及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二是质量管理体系能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信任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

(二)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不是针对某种类别的产品,适用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的产品是何种类别。

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也可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产品要求集中归结为顾客要求,并在规范中表述。如果提供产品的组织体系不完善,那么规范本身就不可能始终满足顾客要求,从而导致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产生,作为对规范有关产品要求的一种补充。

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保持和改进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防止不合格产品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采用上述方法的组织能对其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树立信心,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从而增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度并使组织获得成功。

4.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充分参与的环境,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最高管理者在质量体系中可发挥以下作用:

(1)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通过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整个组织内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4)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

(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

(6)确保获得必要资源;

(7)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8)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9)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价值。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文件的使用有助于:①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②提供适宜的培训;③具有重复性和可追溯性;④提供客观证据;⑤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文件的形成是个过程,是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一项增值的活动。

(2)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包括:①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一致信息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质量手册;②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质量计划;③阐明要求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规范;④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指南;⑤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的文件,这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⑥对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记录。

根据ISO/TR 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文件类型还可包括:用于记录质量管理所要求的数据的文件,这类文件称为表格。

每个组织自己确定其所需文件的多少和详略程度及使用的媒体。这取决于下列因素:组织的类型和规模、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产品的复杂性、顾客要求、适用的法规要求,以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需证实的程度。

6.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过程主要回答如下四个基本问题: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式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以及自我评定。具体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也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 .

(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最高管理者的一项任务是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评价。这种评审可包括考虑修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需求,以响应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评审还包括确定采取措施的需求。

(3)自我评定。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审。自我评定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程度的总的看法。它还有助于识别组织中需要改进的领域并确定优先开展的事项。

7.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其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可采取下列步骤:

(1)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2)确定改进目标;

(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6)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7)正式采纳更改(即形成正式的规定);

(8)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8.统计技术的作用

应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这些技术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在许多活动的状态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下,均可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或差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可测量的特性观察到,并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阶段,均可看到其存在。统计技术有助于对这类编译或有差异的数据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和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能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化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9.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这些管理体系有各自的方针和目标,这些目标相辅相成,构成了组织各方面的奋斗目标。

一个组织的各部门管理体系,互有联系,具有共同要素。最理想的是把他们整合成一个管理体系,尽量采用相同的要素(如文件、记录等),这将有利于总体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在评价管理体系时,既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分别进行审核,也可以合并进行审核。

10.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GB/T 19000族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和组织优秀模式依据的原则是共同的。两者的共同点是:

(1)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

(2)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

(3)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4)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

GB/T 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应用的范围不同。GB/T 19000族标准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业绩改进指南,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可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则,并能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有些模式为评定准则提供了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基础。

二、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IS0 9000族标准的由来和发展

19xx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ISO)于19xx年在ISO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成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xx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 76),负责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

19xx年,ISO/TC 176在完成对标准的第一次修订时,提出了"ISO 9000族是指由ISO/TC 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的概念,并由ISO发布了ISO 8402、ISO 9000—l、ISO 9001、ISO 9002、ISO 9003和ISO 9004—l等六项国际标准,分别取代了1987版的六项标准,通称1994版ISO 9000族标准。

20xx年,ISO/TC 176完成了对标准的第二次修订。12月15日由ISO正式发布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分别取代1994版ISO 8402和ISO 9000—l,1994版ISO 9001、ISO 9002和ISO 9003,以及ISO 9004-1,通称2000版ISO 9000族标准。

ISO 9000族标准是第一部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引起了各国工业界及其他行业的强烈反响,迅速为各国所采用,目前已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和方法的普及、提高各类组织的内部管理、促进国际贸易和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也是最早引进和采用ISO 9000标准的国家之一。在1987版ISO 9000系列标准发布的第二年,我国就发布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10300系列标准,19xx年由等效采用改为等同采用,标准编号改为GB/T 19000系列。19xx年,即在1994版ISO 9000族标准发布的当年,我国就发布了等同采用的国家标准。20xx年,我国又及时修订和发布了等同采用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国家标准。

(二)ISO 9000族标准的结构及特点

ISO 9000族标准/文件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核心标准。包括:

(1)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业绩改进指南》;

(4)ISO 1901 l: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上述四项标准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亦称ISO 9000族核心标准。该四项核心标准都已等同转化为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19000、GB/T 19001、GB/T 19004和GB/T 1901l。

第二部分:其他标准。包括:

(1)ISO 10006:2003《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2)ISO 10007:2003《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4)ISO 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注:ISO 10015是经ISO/TC 176评估后唯一保留的20xx年以前发布的ISO 9000族标准)。

第三部分: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包括:

(1)ISO/TR 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2)ISO/TR 10017:2003和ISO 9001:2000中的统计技术指南;

(3)ISO/TS 16949:2002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和GB/T。19001:2000的特别要求。

第四部分:小册子。

ISO/TC 176根据实施的ISO 9000族标准的实际需要,编写了一些宣传小册子形式的出版物作为指导性文件,如小型组织实施ISO 9001:2000指南(已于20xx年出版)。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在其结构和内容上具有以下特点:

(1)标准的结构与内容更好地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2)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效率,引导组织关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产品与过程,而不仅是程序文件与记录。

(3)对标准要求的适用性进行了更加科学与明确的规定,在满足标准要求的途径与方法方面,提倡在确保有效性的前提下,给予组织更多的灵活度。

(4)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体现了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有助于组织结构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来采用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5)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

理体系中的职责。

(6)强调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控应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

(7)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8)对形成文件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程带来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

(9)强调ISO 9001标准与ISO 9004标准是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有助于组织业绩的持续改进。

(10)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三)ISO 9000族核心标准简介

1.国家标准GB/I'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GB/T 19004/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GB/T 1901l/ISO 1901 l《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5.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

表5-2 ISO 9001与ISO 9004的主要区别

第四节 六西格玛管理

一、六西格玛的含义与管理流程

(一)六西格玛的含义

西格玛(Σ,σ)是一个希腊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标准差),即在总体中的个体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或正态数据的离散程度。

测量出的σ表示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鞘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在质量管理领域,σ用来表示质量控制水平。若控制在3σ水平,表示产品合格率不低于

99.73%;若控制在6σ水平,表示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9.999 999 83%,或者不超过0.002 ppm(百万分率)。也就是每生产100万个产品,不合格品不超过0.002个,考虑1.5倍漂移,不合格率也只有3.4 ppm,接近于零缺陷水平。

(二)六西格玛管理的流程

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内涵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组织的资源成本。

在实践中,六西格玛管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科学工作程序DMAIC,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二、六西格玛管理的特征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量化的综合管理方法,是一种目标管理、主动改进型管理、绩效管理和文化管理。

六西格玛管理的主要特征具体如下:

(1)以顾客为关注中心。

(2)依据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量化的科学。

(3)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

(4)聚焦于流程改进。

(5)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6)强调骨干队伍的建设,以项目为基本单元而运作。

(7)无边界合作。

(8)追求完美,容忍失误。

三、六西格玛管理的优势

六西格玛管理体系能够提升企业管理与产品质量水平,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快速增长。其优势在于:

(1)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量化的综合管理方法。 (2)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方式。 (3)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主动改进型管理。 (4)六西格玛管理是绩效管理。 (5)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

四、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结构

对六西格玛管理组织的结构层级,通行以体育术语命名和描述,即倡导者(冠军,Champion)、黑带大师(Master Black Belt)、黑带(Black Belt)、绿带(Green Belt)、白带(White Belt)。

六西格玛团队由三个层次组成,以执行领导、倡导者为领导层;以黑带大师、黑带为骨干层;以绿带、白带为具体执行层。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成员及具体职责如下:

(1)质量管理委员会。

(2)质量领导。

(3)倡导者。

(4)黑带大师。

(5)黑带。

(6)绿带。

五、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程序

一般来说,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要经历如下步骤:

(1)在充分研究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行性的基础上,确定是否推行;如果推行,要由企业最高领导予以支持和推进。

(2)成立专门委员会,选择技术骨干,组成六西格玛团队。

(3)培训。

(4)流程实绩评估。

(5)确定改进目标并坚持得到改进结果。

(6)持续改进。

六西格玛改进模型DMAIC,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改进目标。 (2)测量现有体系。 (3)分析体系差距。 (4)改进现有体系。 (5)监控新体系的运行。

第五节 产品质量法

19xx年2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我国质量领域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并于19xx年9月1日起施行。20xx年7月8日九届人大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并于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一、《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有限范围原则。《产品质量法》主要调整产品在生产、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活动中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重点解决产品质量责任问题,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的民事赔偿制度。

(2)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政府技术监督部门要实施强制性管理;对其他产品则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3)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采用地域管辖的原则。

(4)奖优罚劣原则。国家一方面要采取鼓励措施,对质量管理先进的企业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要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惩处生产、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二、《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一)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范围

《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即指用于销售的经过加工制作的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包括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设备。初级农产品(如小麦、水果等)、初级畜禽产品、建筑工程等不适用该法规定。未投入流通领域的自用产品、赠予产品等也不适用该法规定。

(二)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员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产品质蟹义务的民事责任,这也是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重要依据。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的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产品质量法》规定,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二是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无论何种标准,一经生产者采用,并明确标注在产品标识上,即成先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明示承担有关法律责任的担保承诺。

三是产品缺陷。

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是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的前提。一般来说,产品存在缺陷,即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大体有以下情况:

一是产品本身不应当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如儿童玩具),但因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即为“不合理危险”。

二是某些产品因本身的性质而具有一定的危险(如易燃易爆产品),但如在正常合理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如因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该产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就属于“不合理危险”。

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原因,在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因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也称设计缺陷)。即产品本身应当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性,却由于“设计”的原因,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例如,玻璃制的火锅,如果由于结构或安全系数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导致在正常使用中爆炸。

(2)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制造缺陷)。即产品本身应当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性,却由于加工、制作、装配等制造上的原因,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确如,生产幼儿玩具制品,未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安全的软性材料,而使用了金属材料并带有锐角,则有可能发生伤害幼儿身体的危险。

(3)因告知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告知缺陷、指示缺陷、说明缺陷)。即产品本身的特性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生产者未能用警示标志或者警示说明明确地告诉使用者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而导致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例如,煤气热水器在一定条件下对使用者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生产者告知,必须将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生产者没有明确告知上述情况,就可认为该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

(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质量管理提出了法定的基本要求,即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健全内部产

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该法对企业质量管理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但对具体的某个企业来说,应当建立什么样的质量管理制度、岗位质量规范及考核办法,则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法律不作具体规定。

(四)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产品质量法》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产品内在质量要求及其制定依据、产品表示的规定,销售者进货检查验收、保持产品质量的规定,以及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质量方面的若干禁止性行为规定等。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四方面: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交换假冒伪劣产品等。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五)《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

《产品质量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典型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作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包括:

(1)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这里讲的认证标志,是指产品经法定的认证机构按规定的认证程序认证合格,准许在该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的表明该产品有关质量性能符合认证标准的标识。产品认证标志与产品合格征不同,合格证是由产品生产者自己出具的,而认证标志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的。除认证标志外,还可包括基他标明产品质量状况的标志,如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免检产品标志等。

(2)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生产者、销售者如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产品产地的,必须真实,不得伪造。例如不是上海生产的皮鞋,不得将产地标为上海。某些特定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具有较好的质量性能,往往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传统的工艺制作方法等因素有关,消费者对这类特定地区生产的特定产品比较信赖和喜好。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伪造产品的产地,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必须予以禁止。

(3)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禁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这里讲的“伪造”,是指无中生有,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厂名、厂址;这里讲的“冒用”,是指擅自使用其他企业的厂名、厂址。伪造产品的生产厂名、厂址,隐瞒真实的生产者,当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消费者难以找到最终的责任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了消费者利益j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冒用知名企业的厂名、厂址,目的是利用知名企业已建立起来的市场信誉,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既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必须予以禁止。

(4)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不属于该产品应有的成分、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的其他物质的行为。

(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政府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掌握重要产品的质量状况,我国于19xx年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抽耷制度。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的一种具有监督性质的检查制度。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七)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是产品销售者、生产者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买卖合同的范畴。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是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建立的产品质量民事责任制度。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要是销售者与消费者,或者销售者与生产者、供货者等平等主体之间,在产品买卖过程中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属于合同性质。法律关系的主体为销售者与消费者,或者销售者与生产者、供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产品买卖关系为即时结清的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为买卖的产品。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归责原则,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只要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未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即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只要销售者销售的产品违反了其所作的产品质量担保,销售者就应当承担产品质量担保责任。

1.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方式

2.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期限

3.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追偿

(八)《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主要采取了五方面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1)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这是依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企业采取的一种引导措施。

(2)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3)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这是一项行政措施,目的是加强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保护国家和人们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4)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5)实行奖励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着的单位和

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章 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

第一节 技术改造概述

一、技术改造的含义和内容

(一)技术改造的含义

技术改造就是在坚持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用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以改变企业落后的技术面貌,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扩大生产规模、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技术改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走集约化经营和提高企业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技术改造的内容

(1)设备更新改造,即用新的技术装备替换那些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技术设备。

(2)工艺改革,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对产品的材料、加工制造的方法、技术和过程等进行改进与革新。

(3)产品更新换代。

(4)厂房、生产性建筑物和公用工程的翻新、改造。

(5)燃料、原材料综合利用和对粉尘、噪声的治理。

(6)零星固定资产的购置。

二、技术改造的原则和层次

(一)技术改造的原则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并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2)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

(3)全面规划,首先抓好解决企业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4)量力而行,从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实际出发。

(5)“成龙配套”,以产品生产为主体,以工艺技术为基础,使各个方面工作协调配套。

(6)把技术先进性、生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

(二)技术改造的层次

企业的技术改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表层技术改造。

(2)内层技术改造。

(3)深层技术改造。

三、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

(1)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剖析技术基础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生产技术中的薄弱环节,调查研究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的科技新成果,掌握技术改造的时机,确定技术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

(2)提出改造目标、方向、范围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提出改造方案,根据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制定改造的各项目具体配套方案。

(4)可行性研究,在事前对预投资期的各种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的实施可能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

第二节 技术改造方案选择

一、技术改造规划

企业技术改造规划是指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的技术改造方向、任务和措施进行的计划。它是在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行业和地区规划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它包括本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一定时期技术改造应达到的目标,技术改造的具体项目、规模(投资额)、内容和办法,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衔接。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设备、原材料,技术力量的来源,具体负责单位和人员,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等。

企业技术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有:

(1)明确企业技术改造的战略目标、安排和实施步骤。

(2)确定企业生产过程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3)明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水平及指标。

(4)通过技术改造确定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能源和原材料节约、利润、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及措施。

(5)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时间安排和进度。

(6)实施上述事项所必需的组织和技术措施、资金筹措和人员的培训。

二、技术改造项目的确定及其可行性研究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投资方向阶段。

(2)项目的初步选择阶段。

(3)项目拟订阶段。

(4)项目的评价和决定阶段。由于企业技术改造较为复杂,涉及的问题多,政策性强,因而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难度较高。

(一)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问题。

(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除了考虑由于进行技术改造而追加投资外,还应该把由于技术改造引起的某些生产能力消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计入总投资之中。也就是说,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还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这一代价将要靠改造后增加的收益按标准回收期予以收回为在此情况下,其总投资可按下式计算:

K总=K新+K损-K利

式中K总——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K新——因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

K损——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

K利——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

【例1】某造纸公司拟实施某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需要新投资5 000万元,拆除旧厂房设备将会损失300万元,而这些厂房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该项目的总投资额K =5 000+300—50=5 250(万元)。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经济效益时,会遇到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只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而其产量规模基本不变的技术改造方案,比如只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改善产品质量的方案,由于未改变生产规模,因而,不存在使部门平均成本升高的情况,其投资效益表现为产品成本的节约。这种只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计算:

E=Qt(C0—C1)E0— K

式中E——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

Q1——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

C0、C1——技术改造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

K——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E0——标准投资效益系数。

当E>O时,技术改造方案可行;当E<0时,技术改造方案不可行;而当E=0时,则要看环境保护、劳动条件是否良好而决定改造方案是否可行。

【例2】 某厂年产煤100万吨,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消耗,需耗资2 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吨煤的成本将由原来的230元降低至200元,试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

假设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则:

E=100×(230-200)-0.3 x2 000

=3 000—600

=2 400(万元)

因为E>0,故该改造方案可行。

另一种情况是,当旧厂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显着扩大后,其经济效益则表现在产品成本的降低、产量的增长以及因产量增长而带来的收益上。规模扩大,可能使部门成本提高。为了不使部门平均成本升高,首先计算保证部门平均成本不升高的单位成本降低额,即成本降低的临界值,一般用a表示。当技术改造方案的单位成本降低额等于或大于a值时,改造方案可

以考虑;否则,不予考虑。在该改造方案被确认可以考虑后,要借助于一个与改造后规模增大情况相当的新厂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扩大生产规模的改造项目,其经济效益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E=(Q0C0+Q2C2+E0K2)-[Q1C1+E0( K+L)]

式中E——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

Q0——技术改造前的生产规模;

C0——技术改造前的单位成本;

Q1——技术改造后的生产规模;

C1——技术改造后的单位成本;

Q2——新建厂的生产规模;

C2——新建厂的单位成本;

K2——新建厂的投资额;

E0——标准投资效益系数:

K——技术改造的总投资;

L——改造期间的减产损失总额。

减产损失=减产数量×(单位售价一单位成本)

在上式中,Q0C0+Q2C2+E0K2为新建厂方案的年计算费用,而Q1C1+E0( K+L)为改造方案的年计算费用。当E>0时,说明改造方案较建新厂方案计算费用有节约,改造方案优于新建厂方案;当E<0时,建新厂方案较改造方案的计算费用有节约,建新厂方案优于改造方案;当E=0时,如果环境保护、劳动条件明显改善,则可认为改革方案可行。

仍以例2来说明,假设技术改造完成后,产量由原来的loo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假设新厂建设需要投资5 000万元,建成后,年产130万吨,新厂的单位成本为180元/吨。新厂建设时减产30万吨,已知每吨煤的售价为300元: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E=(100×230+130×180+O.3×5000—{180×200+0.3×[2000+30×(300—230)]}

=47 900—37 230

=10 670(万元)

因为,E>0,说明改造方案较新建厂方案费用有节约,改造方案优于新建方案。

三、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

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投资回收期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和效益成本分析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某技术改造方案的投资额用该方案实施后的净收益额来补偿的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

其计算公式如下:

T=(ΣK)/P

式中 T——投资回收期;

K——投资额;

P——年平均净收益额。

投资回收期T越小越好,它表示用于技术改造投资将得到补偿的时间短,投资发挥的效用快。对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油于工程项目使用寿命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同,因此衡量投资回收期标准也不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不同部门和行业的标准投资回收期。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如小于标准投资回收期,则认为该方案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当某一技术改造项目有多个实施方案时,要首先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与标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淘汰超过标准投资回收期的方案。然后,再比较其余的方案,选择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方案作为优选方案。它适用于对资金时间价值忽略的静态分析,而且各方案是互斥方案,即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例如,某技术改造项目有四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和年净收益额如表6-l所示。

设标准投资回收期T=8年,在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中,方案4.的投资回收期最短,所以应该选择方案4。

这种方法是在对投资额无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有投资约束,则第一步应该淘汰超过投资约束的方案。

(二)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追加投资回收期是指某技术改造项目有两种以上方案时,采用某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多投资的部分,由采用这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节约的经营费用来补偿所需要的时间。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甲方案比乙方案投资少,而经营费用多;或者甲方案比乙方案投资多,而经营经费用少。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技术设备先进一些,投资就得多一些,带来的好处是将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消耗就省,因此经营费用就少。在此情况下,就要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来进行方案评价与优选。现以公式表示:

当Kl>K2,ClC2,则

式中Kl、K2——两个方案的总投资额;

Cl、C2——两个方案的经营费用;

Td——追加投资回收期。

利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优选技术改造项目方案,就是要将扎和n(标准投资回收期)

进行比较,当Kl>K2,ClK2,ClTn时,方案2为优选方案,淘汰方案1。当有两个以上方案时,采用两两相比,逐一淘汰的办法。举例说明:

某技术改造项目有三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及经营费用如表6-2所示。

设标准投资回收期为Tn=5年,试选最优方案。首先将方案3同方案2比较:

因为Td <Tn,所以方案3比方案2好,保留方案3,淘汰方案2。

再将方案3同方案l比较:

因为Td<Tn,方案3也比方案l好,所以选择方案3。

(三)效益成本分析法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技术改造项目的各方案在整个寿命期间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比率,以确定各技术改造方案排列的优先次序和取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考虑资时间价值下的动态评价的一种方法,用益本率指标反映。益本率即为项目方案整个寿命期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i——投资收益率。

当益本率大于1时,方案可以考虑接受;当益本率小于l时,方案应予拒绝;而当益本率等于l时,得等于失,此时应视资金的充足与否而决定方案的取舍。

在资金约束的条件下,按益本率从高到低排歹IJ进行选择,直到投资总额已经用完,或已无益本率B/C>l的方案为止。

第三节 设备更新与改造

一、设备的寿命

设备寿命分为使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

(一)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指在正常使用、维护和保养的条件下设备的服务时间。

(二)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考虑设备的有形磨损,根据最小使用费用(成本)的原则确定的设备寿命。

设备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购置设备时的投资费用,

另一部分是维修保养、燃料动力消耗和劳务支出等经营费用。

前者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其分摊费用越少;后者是由于有形磨损造成的设备低劣化,其值将逐年扩大。这两种具有相反趋势费用的和,必然会有最小值,这个最低的使用费用就是该设备的经济寿命费用。经济寿命费用所对应的设备使用年限,就是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三)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也称“最佳更新期”。但这决不意味着设备一定要使用到经济寿命结束时更新才合理。由于技术进步,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情况是在设备尚未达到其经济寿命年限,就应该用技术更先进、经济更合理的新设备,提前予以更新。因此要求企业在设备更新时,不但要考虑经济寿命,还要考虑未来技术进步对设备寿命的可能影响。

这种从设备投入使用到因技术进步而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设备技术寿命。在技术寿命期

间所对应的年平均使用费用(成本)称为“技术寿命费用”。

二、设备的更新

设备的更新是指用技术性能更完善、经济效益更显着的新型设备来替换原有在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效益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设备更新的前提是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期。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主要是依据设备的经济寿命。根据经济寿命来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时机的原则是使设备各种费用的总和为最小。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仅介绍常用的低劣化数值法和面值法。

1.低劣化数值法

设K代表设备的原始价值,O代表设备更新时的残值,T代表设备已使用的年限,则每年平均分摊的设备费用为(K0—O)/T。

随着T的增长,按年平均的设备费用不断减少,但设备的维护修理费用及燃料、动力消耗增加,这就叫“设备的低劣化”。若这种低劣化每年以A的数值增加,则第T年的低劣化数值为λT,第T年中平均低劣化数值为λT/2。由此可得平均每年的设备费用总和为:

若使设备费用最小,则取

如果不考虑残值,则可简化为

2.面值法

面值法是以同类型设备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计算其年度使用费用,以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精密仪器等高、精、尖的设备。计算公式如下:

三、设备的改造

设备改造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1)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数控化、联动化;(2)提高设备功率、速度、刚度和扩大、改善设备的工艺性能;(3)将通用设备改装成高效、专用设备;(4)提高设备零部件的可靠性、维修性;(5)实现加工对象尺寸公差的自动控制;(6)改装设备监测监控装置;(7)改进润滑、冷却系统;(8)改进安全、保护装置及环境污染系统;(9)降低设备原材料及能源消耗;(10)使零部件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提高“三化”水平。

设备改造的重点首先是那些耗能高、效率低、精度差及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陈旧落后设备。同时,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设备也应列为重点改造对象。

设备改造的方案,必须经过初步设计和技术经济评价,与各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确定最佳方案。设备改造既要考虑设备的技术性、适用性,又要考虑它的经济性。一般最普通、最典型的设备改造,不是改造役龄最长或役龄最短的设备,而是役龄为中年的设备;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设备结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革或增加某些机构,改善设备的技术性能。因此,企业在进行设备改造时,必须采取谨慎态度,从薄弱环节人手,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学习、引进和独创结合起来,并结合设备的大修理来进行,紧紧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做好企业的设备改造工作。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

一、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一)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含义

新产品开发战略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而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竞争域、新产品开发的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新产品开发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规划的基础。

(二)新产品开发战略的特征

从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含义可以看出,新产品开发战略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全局性。

(2)未来性。

(3)系统性。

(4)竞争性。

(5)相对稳定性。

二、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基本类型

新产品开发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领域、新产品订发的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这些内容的不同组合方式,便形成了不同的新产品开发战略。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隋况加以选择,即可构造出适合本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战略。一般来说,根据对资源的要求和承担风险程度的不同,比较典型的新产品开发战略有四种。

(一)进取战略

这种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基本特征是:

新产品开发的竞争域一般限定在产品的最终用途和技术方面;

新产品开发的目标一般确定为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新产品创意构思多来源于市场营销或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或二者的结合;

新产品创新的程度能达到首创水平,至少部分首创;

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时机的选择上,多数确定为率先投入;

新产品开发的方式一般为自行研制开发或合作开发。

(二)紧随战略

紧随战略是指企业不抢先研制开发新产品,而当市场上一出现新产品,就立即进行仿制或寻找新产品的缺点而加以改进创新,以生产出功能、款式、包装等更好的产品。

这种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基本特征是:

新产品开发的竞争域一般是产品或产品的最终用途;

新产品开发的目标一般确定为企业规模有所扩大;

新产品创意构思来源于市场营销和生产过程;

开发出的新产品一般为仿制的改进品;

企业对新产品投放市场时机的选择反应敏捷;

新产品开发方式一般为自行研制或委托开发。

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必须拥有信息灵敏的技术情报专家,能够及时掌握其他企业的研究动向与研究成果,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新产品研究与仿制能力。采用这种战略,可以使企业减少研究开发费用,对别的企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产品可以迅速拿来加以改进,以迎头赶上。但其对企业市场营销的水平要求较高,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困难较大。紧随战略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开发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

(三)保持地位战略

(四)冒险战略

三、新产品开发的方式

企业正确地选择新产品开发方式,是减少新产品开发风险、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的前提之

一。企业可选择的新产品开发方式主要有自行研制开发、引进开发、结合开发和合作开发。

(一)自行研制开发

这种方式可细分为:(1)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直至产品开发研究的全过程,全部由企业自身力量完成。(2)利用社会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企业只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研究。(3)利用社会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企业只进行产品开发研究。采取这种方式开发新产品不仅有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企业保留技术秘密,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从长远看,这种方式应该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要形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开发新产品,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及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因此,它适用于科技开发能力、筹资能力和人力资源较雄厚的企业。

(二)引进开发

(三)结合开发

(四)合作开发

四、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一)调查研究与提出新产品开发整体设想

(二)新产品创意构思

(三)新产品创意构思的筛选

筛选创意构思时,

一要坚持新产品开发的正确方向,

二要兼顾企业长远发展和当前市场的需要,

三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创意构思的筛选分经验筛选和评价筛选两步进行。

(四)新产品开发决策

(五)新产品的设计与试制

1.新产品的设计

2.新产品的试制

新产品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六)新产品鉴定与评价

1.新产品鉴定

2.新产品评价

(七)市场试销

在市场试销过程中要掌握试用率、再购率和购买频率三个数据。

(八)投放市场

(1)投放市场的时间。

(2)投放市场的地点。

(3)投放的对象。

(4)投放的策略。

五、新产品开发的组织

(一)新产品开发组织活动的基本特点

(1)新产品开发组织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信息输入和决策过程。

(2)新产品开发组织活动是企业各部门、各层次有机配合、协调行动的过程。

(3)新产品开发活动与现有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新产品开发典型的组织形式

1.新产品委员会

2.新产品部

3.产品经理制

4.创业小组

第七章 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

第一节 工作分析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与作用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工作分析(职位分析、岗位分析):就是指管理者了解企业内的一种职位信息和任职条件信息,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和人员需求的过程。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进行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和有关人员,客体是企业内部的各个职位,内容是与各个职位有关的情况信息,结果是工作说明书(也可以叫做职位说明书或者岗位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报告。

工作说明书:是一般员工工作的指南,也是企业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模型、考核薪酬、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参考依据;

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进行有效的诊断提供依据。

具体地讲,工作分析就是要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与工作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概括为:

(1)内容。这一职位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2)目的。从事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3)方式。如何来进行这些工作?

(4)时间。工作的时间安排是什么?工作将在什么时候完成?

(5)地点。这些工作在哪里进行?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哪些条件?

(6)人员。谁来完成这些工作?

(7)对象。这些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谁?

(8)职责权限。从事这些工作需要履行什么样的责任并可以行使什么样的权力?

(9)任职资格。从事这些工作需要员工具备什么资格?

(二)工作分析的作用

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

(1)工作分析为企业战略的落实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3)工作分析为企业的员工招聘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4)工作分析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5)工作分析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6)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步骤

工作分析一般应包括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结果形成阶段和应用反馈阶段五个步骤。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确定工作分析目的。

(2)制订工作分析计划。

(3)组建工作分析小组。

(4)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5)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

2.调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工作分析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具体包括:

(1)收集背景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职业分类标准等。

(2)收集基本数据与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现有各类工作的基本数据、资料等。

(3)收集工作任职者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工作任职者对本职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改进意见等。

3.分析阶段

(1)审查工作信息。

(2)分析工作信息。

4.形成结果阶段

5.应用反馈阶段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工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面谈法、问卷法和工作日志法。

1.观察法

2.面谈法

3.问卷法

4.工作日志法

三、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工作说明书(也称为职位说明书)是关于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任职者资格的一种书面文件。

它一般包括两部分,即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工作描述是关于工作任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做的一种规范文件;工作规范是关于工作任职者为了圆满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说明与规定。

(一)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包括:工作标识、工作概述、工作联系、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绩效标准、工作条件、任职者资格及其他信息。

(二)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原则

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逻辑性原则。即以符合逻辑的顺序来编写工作职责。工作职责的次序应按照各项职位的重要程度和花费任职者时间的多少进行排列。将最重要的职责、花费任职者较多时间的职责放在前面;将次要的职责、花费任职者较少时间的职责放在后面。

(2)准确性原则。即工作说明书应当清楚地说明职位的工作情况,描述要准确,语言要简练,便于员工理解。

(3)实用性原则。即工作说明书要满足对员工聘任、考核、培训和评价的需要,应该达到任务明确好上岗、职责明确易考核、资格明确好培训、层次清楚好评价的要求。

(4)完整性原则。即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程序上要保证其全面性。工作说明书的编写一般由现职人员自我描述,主管领导审批,专家撰写主要职责,人力资源部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协助完成其他工作描述。

(5)统一性原则。用作说明书的文件格式要统一,分类编号要统一。

(三)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步骤

(1)全面获取工作信息。

(2)综合处理工作信息。

(3)完成撰写工作说明书。

第二节 员工招聘

一、员工招聘的含义、作用与原则

(一)员工招聘的含义

员工招聘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相应的信息,寻找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职位空缺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人办资源供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符合空缺职位条件的人员对该空缺职位产生兴趣并前来谋求职位的过程。

(二)员工招聘的作用

员工招聘是企业填补职位空缺、改善员工结构的主要渠道,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为空缺职位找到合适的人选。

(2)可以改善企业的员工结构。

(3)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可以节省企业的开发培训费用。

(三)员工招聘的原则

(1)信息公开原则。

(2)公正平等原则。

(3)效率优先原则。

(4)双向选择原则。

二、员工招聘的程序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制定招聘决策

(三)选择招聘渠道

(四)选择招聘方法

(五)发布招聘信息

1.招聘信息发布的原则

招聘信息的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广泛原则,即发布招聘信息的面要广,尽可能使更多的人知道企业即将开始员工招聘工作。

(2)及时原则,即尽可能早地向有关人员公布招聘信息。

(3)层次原则,即由于潜在的求职人员都是处在社会的某一次,因此要根据空缺职位的特点,向特定层次的人员发布招聘信息,以提高招聘的有效性。

(4)真实原则,即向外发布的招聘信息必须客观真实。

(5)全面原则,即要尽可能地向求职者提供有利于其较全面地了解企业和招聘职位的相关信

息,比如企业的概况、工作的条件以及发展的机会等。

2.发布招聘信息的渠道

招聘信息发布的渠道有: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布告、新闻发布会等。企业要选择费用较低、速度较快、覆盖面较广、便于双向交流的渠道。

(六)收集求职资料

(七)确定录用人员

三、员工招聘的渠道

(一)内部招聘

1.内部招聘的含义

内部招聘是指当企业出现职位空缺时,从企业内部正在任职的员工中选择人员填补职位空缺的一种方法。

2.内部招聘的形式

企业员工内部招聘的形式主要有内部晋升和职位转换。

(1)晋升。晋升是指企业中高一级职位出现空缺时,从企业内部挑选较为适宜的人员补充职位空缺,挑选的人员一般是从一个较低职位晋升到一个较高的职位。在一些企业中实行,的管理人员的接续计划就是一种典型的晋升形式。

(2)职位转换。职位转换是指当企业中比较重要的职位出现空缺时,从与该职位同级别但相对较次要职位的人员中挑选适宜人员填补空缺职位的一种方法。

3.内部招聘的优点和不足

(1)内部招聘的优点:

①给员工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和空间,不仅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精神,还有助于员工安心工作,防止和减少企业人才的流失。

②由于被聘任员工在企业中有着较长时间的工作经历,管理者对其才能和品质有较准确和深入的了解,能降低误用或错用率。

③不仅能减少招聘工作的宣传费用和差旅费用,而且内部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相关制度有着深刻的理解,能更好地理解职位的要求,减少了企业的培训费用。

④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因人才流失导致的各种风险,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研发、营销等各项工作。

⑤有助于企业挑选和培养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未来的接班人。

(2)内部招聘的不足:

①容易导致“近亲繁殖”,使企业选人、用人的视野逐渐狭窄。

②不利于工作创新。内部招聘到的员工容易习惯于以往的工作方式,不利于引进新思想、新方法,长期下去,企业将陷入老化的陷阱。

③内部晋升或职位转换的必然结果是产生另一职位的至缺,这个空缺也同时需要弥补。内部晋升和职位转换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员工在原岗位上表现优秀,对空缺出来的职位再次补缺时容易导致用人标准的降低或人才匮乏。

④容易导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的矛盾。内部招聘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当一个职位空缺出现时,某些部门或个人为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而争抢推荐自己认为适宜的人选,而导致忽略整体利益,产生部门之间或个人之间矛盾的现象。

⑤若协调不好,还会造成员工的不满和效率的降低。当内邵员上应聘新职位时,如果因客观的原因受挫,可能会影响其在原职位上的工作积极性。

(二) 外部招聘

1.外部招聘的含义

外部招聘是指企业出现职位空缺时,企业从外部选择适宜的人员补充空缺职位的方法。外部招聘可以利用外部候选人的能力和经验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而且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元化的局面,避免很多人都以同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企业还可以借助于外界的交流,树立公众形象。

2.外部招聘的形式

(1)媒体广告招聘。

(2)人才招聘会招聘

(3)校园招聘

(4)中介机构招聘

(5)猎头公司招聘

(6)海外招聘

(7)申请人自荐

3.外部招聘的优点和不足

(1)外部招聘的优点。外部招聘具有如下优点:

①能够为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企业拓展视野。外部人员较少受企业陈规旧俗的限制,能大胆地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

②可以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外部招聘面向的受众范围广,招聘方式也很灵活,可以为企业招聘到优秀的人才。

③能够使企业快速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当企业在外部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时,能够比企业从内部招聘人员时间短、速度快。

(2)外部招聘的不足。外部招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①外部招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企业无法通过简单笔试、面试对应聘者的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从外部招聘来的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与选拔时招聘人员对其能力的评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招聘到不符合要求的员工的风险比较大。

②给内部应聘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多数员工都希望自己在企业中能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职务,若经常失去升迁的机会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人才流失。

③新员工需要较长的“调整期”,以熟悉工作、人员和企业。

四、员工招聘中常用的测试方法

(一)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对求职者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测试。通过心理测验能够判断出求职者心理素质和能力的状况,从而可以考查求职者对应聘职位的适应程度。

在员工招聘工作中,心理测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是用来鉴定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过学习或训练后实际能力水平高低的测验。

(2)倾向测验。倾向测验指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即可能的发展前景或可能具有的能量。

(3)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对一个人受智力水平影响而表现出的外在行为的测验。

(4)人格测验。人格测验主要是对人的体格与生理特质、气质、能力、动机、兴趣、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的测验。

(5)能力测验。能力测验是指企业为了测验求职者某方面的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的测验方案。

(二)知识考试

知识考试简称笔试,主要指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求职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进行了解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有:百科知识考试、专业知识考试和相关知识考试等类型。

企业可以根据空缺职位对知识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知识考试类型。

(三)情景模拟考试

情景模拟考试是指根据求职者可能进入的职位,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工作相似的测试项目,将求职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求职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景模拟考试主要针对的是求职者明显的行为以及实际的操作,其主要测试内容是公文处理、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

(四)面试

面试又称面试测评或专家面试,是一种要求求职者用口头语言来回答主试的提问,以便了解应聘者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测评方法。面试是员工招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争议较多的一种方法,有的时候面试效果好,有的时候面试效果很差。面试的基础是面对面进行口头信息沟通,其主要效果取决于面试的经验。如果主试人县缺乏面试经验,则面试效果就会很差。

第三节 员工培训

一、员工培训的目的和原则

(一)员工培训的含义

员工培训是指企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自身实际工作的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的培养和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使员工具备胜任本职工作及职位转换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改善他们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和提升。

(二)员工培训的目的

(1)使新进入企业的院校毕业生符合职位要求

(2)使在岗员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

(4)使企业培育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理念的需要得以满足

(5)使企业提升整体绩效、增强竞争优势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员工培训的原则

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兼顾的原则。

(3)全员培训和核心员工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4)过程管理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二、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与企业的各项工作以及企业本身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个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这一子系统中,企业、工作、员工三个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构成了主体部分。

(一)企业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1)企业目标。

(2)企业资源。

(3)企业特征。

(4)企业所处的环境。

(二)工作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1)工作的复杂程度。

(2)工作的饱和程度。

(3)工作的难易程度。

(4)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变化。

(三)员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1)员工的知识结构。

(2)员工的专业。

(3)员工年龄结构。

(4)员工个性。

(5)员工能力分析。

总之,企业、工作、员工三个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少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时,应取企业整体、工作及员工个人层面三方的共同需求区域,并以此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目标

三、员工培训的实施

在进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并认清了员工培训需求的内容和重点之后,就要实施员工培训。实施员工培训主要包括确定员工培训目标和制订员工培训计划、受训人员的准备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三个环节。

(一)确定员工培训目标和制订员工培训计划

1.员工培训目标的确定

一般说来,每一项员工培训目标都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内容要素、标准要素和条件要素。

企业员工的培训目标划分为三大类别:

一是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角色意识,如主人翁精神、团队意识等;

二是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如基本知识的增加,人际关系技能、专项业务技能、高层次整合技能的增强等;

三是态度与动机的转变,如对企业价值观的进一步认同等。

2.员工培训计划的制订

在员工培训目标确定之后,就要制订具体的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员工培训的目标。

(2)员工培训的内容。

(3)员工培训的对象。

(4)员工培训者。

(5)员工培训时间。

(6)员工培训的地点、设施等后勤保障。

(7)员工培训的方法及经费的预算与筹措。

(二)受训队员的准备

工培训计划制订之后,企业要做好受训人员的准备工作,这主要包括:

(1)人员落实,即最终具体确定参加培训人员的名单并予以公告。

(2)对受训人员进行充分的动员,使他们明确参加员工培训的必要性,端正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受训人员明确员工培训的内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决心。

(3)指导受训人员做好受训的各种准备,如基本能力、用品、工作和私人事务的安排等。

(三)实施员工培训计划

四、员工培训的方法

企业培训员工常用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每一类别的培训又有其相应的具体的常用培训方法。

(一)常用的在职培训方法

1.师带徒

2.工作轮换

3.教练

4.行动学习

5.初级董事会

(二)常用的脱产培训方法

1.演讲法

2.案例研究法

3.情景模拟法

4.行为示范法

第八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一)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它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始终。

例题:企业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一系列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它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始终。

A筹集 B投放 C使用 D收回 E发放

(1)筹资活动。企业组织商品生产,必须以占有或能够支配一定数额的资金为前提。企业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则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流出。

(2)投资活动。是将筹集的资金投放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3)资金营运活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收支,是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简称为资金营运活动。

(4)分配活动。企业投资(或资金营运活动)应当取得收入,并相应实现资金的增值。企业必须

对取得的各种收入依据现行法规及规章作出分配,以全面实现财务目标。

企业通过投资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首先要用以弥补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其余部分成为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和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构成企业的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首先要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税后净利润要提取公积金,用于扩大积累,其余的净利润作为投资者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或暂时留存企业或作为投资者的追加投资。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筹集的资金归结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个方面,在对这两种资金分配报酬时,前者是通过利润分配的形式进行的,属于税后分配;后者是通过将利息等计入成本费用的形式进行的,属于税前分配。

(二)财务关系

企业在财务活动中会与许多单位或个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经济联系,产生各种经济关系。企业财务关系就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包括企业与政府、股东、债权人、投资者、债务人和职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例题: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 )。

A.经济往来关系 B.经济协作关系

C.经济责任关系 D.经济利益关系

(三)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财务管理就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原则,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包括:

(1)侧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利用资金、成本、收入等价值指标来处理这种价值,运动中的经济关系。财务管理将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转换成各种财务指标,并对财务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决策、控制和监督,组织企业中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支持、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其他方面的最大不同就是围绕资金收支活动的价值管理。

(2)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各方面联系甚广,关系密切;

二是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3)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商品经济社会,企业经营的一系列活动,物资及资金的一系列流转最终都会由价值形式表现,即各方面的经营运作成效最终要通过财务信息反映

出来。财务部门及时通报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提供给高层领导及各部门参考,以便各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经营成效。

例题:财务管理主要特点包括()。

A侧重价值管理 B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C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D快速回收资金

E控制生产成本支出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优点: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整个社会的财富可能实现最大化。同时在实务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强。

缺点:

(1)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到利润的取得时间,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2)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取得利润所承担的风险问题。根据风险收益对称原则,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利润最大化目标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风险和长远发展。

(3)没有考虑投入产出的关系。不同的投资额可能产生相同的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利润。资金的使用是有成本的,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能将投人和产出联系起来综合比较,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和履行社会责任等。

2.以每股收益(权益资本净利率)最大化为目标

每股收益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这是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

对非股份有限公司而言,通常是以权益资本净利率的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其计算公式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所有者权益。

以每股收益(权益资本净利率)最大化为目标的思想,是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这点对利润最大化指标的缺陷进行了修正但该指标仍然存在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的缺点。

3.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该观点从股东的利益出发,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

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

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为股票价格或股票市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优点是:

(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由于股票价格不仅受当前业绩的影喊也受企业预期发展状况的影响,因此要求公司经营要持续稳定,从而克服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短期行为;

(3)上市公司股价比较容易量化,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4)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股票价格会受到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即受到收益发生时间的影响,因此这个指标体觋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股东财富最大化存在如下一些缺点:

(1)适用范围窄,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2)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略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甚至社会的利益;

(3)随着产权的交易,股东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侵犯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各主体利益不平衡;

(4)股票价格是衡量股东财富的重要标准,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

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

4.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当然承担风险,但债权人和职工所承担的风险也很大,政府也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因此他们都应该是企业收益的分享者。但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从长远发展看,损伤任何一方的利益,都会导致矛盾冲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企业也不可能满足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只有协调各方利益,将各利益集团的目标都折中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体价值的不断增长,才能使各方都获得各自的利益。

例题:更能体现企业主体特征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理财目标是( )。

A.利润最大化 B.每股收益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股东财富最大化

从理论上讲,企业价值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

从计量上看,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一定年限内实现的报酬按照一定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企业的价值一般与企业收益、折现率有关。折现率不变时,企业收益越大,企业价值越高;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折现率越大,企业价值越小。

折现率的高低主要是由企业的风险来决定。风险越大,折现率越高;风险越小,折现率越低。总的说来,企业价值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预期风险成反比。但是根据风险报酬原则,风险与收益是相互依存的,收益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因此,只有风险与收益达到比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

例题:下列关于企业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贴现率不变时,企业收益越大,企业价值越高

B.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贴现率越大,企业价值越小

C.企业价值与预期收益成反比

D.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一定年限内实现的税后利润按照一定标准贴现后的现在价值

E.企业价值与预期风险成正比

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量:

式中V——企业价值;

t——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

FCFt—第t年的企业报酬,通常用现金流量来表示;

n——取得报酬的持续时间

i——与企业风险相适应的折现率。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考虑了报酬实现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4)把各方的利益纳人到企业价值这个指标中,兼顾到企业关系各方的利益。

当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企业理财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更能体现企业主体的特征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较股东财富最大化更为合理。

例题: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哪几种观点()。

A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B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C以每股收益(权益资本净利率)最大化为目标

D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E以全体员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一)资金时间价值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是相对数,即时间价值率,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缩水后的平均资金利润率或平均报酬率;

例题:以下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因素的平均资金利润率

B.资金时间价值不包括风险报酬但包括通货膨胀因素的平均资金利润率

C.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风险报酬但不包括通货膨胀因素的平均资金利润率

D.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缩水后的平均资金利润率

其二是绝对数,即时间价值额,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真实增值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在假设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即可以利率和和利息代表时间价值。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在资金可以再投资的假设基础上,资金的时间价值通常是按复利计算的。下面分一次性收付款项和年金两种情况,分别介绍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与现值

(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

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次性支付(或收取),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相应地一次性收取(或支付)的款项,即为一性收付款项。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假设:

i——即期利率;

n——计息周期数;

P——现值

F——终值

则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为(F/P,i,n)。终值系数可通过查复利终值系数表获得。

【例1】ABC公司向银行借款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2%,问:到期时企业应归还银行多少钱?

解:F=P(F/P,i,n)

=2000(F/P,12%,5)

=2000 × 1.7623

=3524.60(万元)

(2)一次性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对称概念,是指将来一定时间点发生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也可以说是为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为(P/F,i,n)。现值系数可通过查复利现值系数表获得。

【例2】 ABC公司的某投资项目,预计在5年后可获得600万元,假定年利率为10%,

问:这笔收益相当于现在的多少?

解 P=600(P/F,10%,5)

=600 x0.620 9

=372.54(万元)

2.年金终值与现值

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等额、定期的系列收付款项。定期缴纳保险费、用直线法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分期付款购房、等额支付贷款等都是年金问题。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后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几种(见图8-1)。

(1)后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后付年金又称普通年金,即各期期末发生的年金。

后付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韵复利终值之和。

设每年的支付金额为A,利率为i,计息期数为n,则后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到:

式中的分式称作年金终值系数,(F/A,i,n),可通过直接查阅年金终值系数表获得。上式也可写作:F=A·(F/A,i,n)。

【例3】ABC公司在5年建设期内每年年末从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款利率10%,则该项目竣工时应付本息总额为:

F=100×(F/A,10%,5)

=100×{[(1+10%)5-1]/10%}

=100×6.1051

=610.51(万元)

后付年金的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支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P=A(1+i)-1 + A(1+i)-2 + A(1+i)-3 +???.. A(1+i)-(n-1) + A(1+i)-n

整理得:P=A[(1- (1+i)-n )/i]

式中的分式称作年金现值系数,(P/A,i,n),可通过直接查阅年金现值系数表获得。上式也可写作:P=A·(F/A,i,n)。

【例4】租入某设备,每年年末需要支付租金120元,年复利率为10%,则5年内应支付的租金总额的现值为:

P=120×(P/A,10%,5)

=120×{[1-(1+10%)-5]/10%}

=120×3.790 8

=454.90(元)

(2)先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先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即付年金。

例题: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是( )。

A.递延年金 B.永续年金 C.先付年金 D.普通年金

先付年金的终值是其最后一期期末时的本利和,是各期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n期先付年金与n期后付年金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其付款时间不同,n期先付年金终值比n期后付年金的终值多计算一期利息。因此,在n期后付年金终值的基础上乘上(1+i)就是n期先付年金的终值。或是在后付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值减1所得的结果。通常记为[(F/A,i,n+1)-1]。这样,通过查阅年金终值系数表得到 (n+1)期的值,然后减去I便可得对应的先付年金系数的值,乘上年金后便得到先付年金终值。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F=A·(F/A;i,n)(1+i)

F=A·[(F/A,i,,n+1)-1]

【例5】 某公司决定连续5年于每年年初存入100万元作为住房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为10%。则该公司在第5年末能一次取出的本利和为:

F=A·[(F/A,i,n+1)-1]

=100×[(F/A,10%,6)-1]

=100 x(7.7156-1)

=671.56(万元)

关于先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如前所述,n期先付年金现值与n期后付年金现值的期限相同,但由于其付款时间不同,n期先付年金现值比n。期后付年金现值少折现一期。因此,在n期后付年金现值的基础上乘以(1+i),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现值。或是在后付年金现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值加1所得的结果。通常记为[(P/A,i,n-1)+1]。这样,通过查阅年金终值系数表得到(n-1)期的值,然后加上1.便可得对应的先付年金系数的值,乘上年金后便得到先付年金现值。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P=A·(P/A,i,,n)(I+i)

P=A·[(P/A,i,n-1)+1] .

(3)递延年金与永续年金的现值。

递延年金是指在前几个周期内不支付款项,到了后面几个周期时才等额支付的年金形式。比如,某人贷一笔款项,要求从第3年年末开始等额还款1000元,至第7年年末还清。这笔款项在前两年内不用还款,从第3年至第7年支付等额款项,实际还款期是从第3年开始的。这种形式的年金形式即为递延年金。设年金发生期数为n,递延期数为m,则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A-[(P/A,i,n)](1+i)-m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支付的年金。普通年金中当n趋于无穷大时,A即称为永续年金,通过极限求解得永续年金计算公式:

P=A/i

在实务中,优先股因为有固定的股利而无到期日,因此优先股股利有时可视为永续年金.

另外,期限长、利率高的年金现值,也可按照永续年金的公式计算其近似值。

二、风险价值观念

企业的财务决策都是在一定的风险情况下作出的,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运用风险报酬原理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一)风险价值概念

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风险是指由于未来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其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一般都厌恶风险,力求回避风险。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是因为风险投资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

例题:投资者甘愿冒风险进行投资的诱因是( )。

A.可获得报酬 B.可获得利润

C.可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D.可获得风险报酬

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由于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的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

风险报酬有两种表示方法:风险报酬额和风险报酬率。

在财务管理中,风险报酬通常用相对数——风险报酬率来加以计量。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包括两部分:

一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者推迟消费要求得到的补偿),它是不考虑投资风险而得到的价值,即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

二是风险价值,即风险报酬率。投资者预期报酬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投资者预期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报酬率的构成要素包括( )。

A.综合资本成本率 B.资金时间价值

C.个别资本成本率 D.风险报酬率 E.标准离差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购买国债的收益率看成是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与风险大小有关,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大。

(二)单项资产(或单项投资项目)的风险衡量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又是可预测的,因此应正视风险,能够正确地衡量风险,以便达到控制风险和利用风险的目的,从而更科学合理地为企业理财。

风险的衡量与概率相关,并由此同期望值、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等相关。对风险的衡量通常会有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概率分布。概率是用百分数或小数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出现某种结果

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将随机事件各种可能的结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同时列出各种结果 出现的相应概率,这一完整的描述称为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符合以下两条规则:

一是所有的概率P都在O和1之间,即O≤Pi≤1;

二是所有结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这里n为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个数。概率分布如表8—1所示。

20xx年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市场状况预测"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026.jpg" _fcksavedurl="/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026.jpg" />

(2)计算期望值。期望值是一个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各自相应的概率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值。通常,我们计算期望报酬率,它反映了预计报酬的平均化,即在不确定性因

素影响下,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值。期望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为: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期望报酬率的计算公式"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038.jpg" _fcksavedurl="/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038.jpg" />

式中

K——期望报酬率;

K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Pi——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n——可能结果的个数。

分析可知,概率的分布越集中,实际可能的结果就会越接近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的风险程度也就越小;反之,概率分布越分散,投资的风险程度也越大。

【例6】 甲公司准备投资开发A产品或B产品,假设预期收益只受未来市场状况影响。且市场状况只有三种,其各自概率分布及各自状况下的预期报酬率如表8---2所示,计算两个产品项目的期望报酬率。

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例题6表格"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055.jpg" _fcksavedurl="/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055.jpg" />

下面根据计算公式,计算两种产品的期望报酬率:

可见两种产品的期望报酬率相同。但是B产品预期报酬率的分散程度比较大。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两种产品项目的风险性不同,B产品的风险性更大。

(3)计算标准离差。一个随机事件的实际结果可能会偏离或严重偏离其期望值。标准离差简称标准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即离散程度的一个数值。标准离差的计算公式是:

20xx年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标准离差的计算公式"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120.jpg" />

式中δ——期望报酬率的标准离差;

K——期望报酬率;

K——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Pi——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n——可能结果的个数。

仍然看例6,计算两种产品的标准离差。根据计算公式: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计算例题6产品标准离差"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64139.jpg" />

标准离差是用绝对数来衡量决策方案的风险,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小,风险也就越小。可见;该例中开发A产品的风险较小。

(4)计算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值,它只能比较期望报酬率相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而不能用来比较不同期望报酬率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因此,我们进一步引入标准离差率来对比不同期望报酬率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

例题:下列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 )。

A.概率分布 B.期望报酬率 C.期望报酬额 D.标准离差率

在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例题:现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乙两投资方案的期望值相等。若甲方案的标准离差是0.22,乙方案的标准离差是0.31,则( )。

A.甲方案的风险大干乙方案的风险

B.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的风险

C.甲方案的风险等于乙方案的风险

D.甲乙两方案的风险均无法确定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同期望报酬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V——标准离差率;

δ——准离差;

k——期望报酬率。

下面计算例6中A产品和B产品的标准离差率:

VA=14.18%÷47%=30.17%

VB=31.32%÷47%=66.64%

在这里,如果仅判断投资A、B两种产品的风险大小,由于他们的期望报酬率是相同的,所以可以直接根据标准离差来比较,不需要进行这个步骤。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投资B产品的风险太于投资A产品的风险。

(三)风险报酬估计

上面介绍了如何计算标准离差率来反映投资方案风险程度的大小,但标准离差率还不是风险报酬率。我们在标准离差率的基础上,引入一个风险报酬系数b来计算风险报酬率。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

即 RR=b·V

风险报酬系数是将标准离差率转化为风险报酬率的一种系数。在例6中假设A产品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5%,B产品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9%,则两个项目的风险报酬率分别为:

RRA=bA·VA=5%×30.17%=1.51%

RRB=BB.VB=9%×66.64%=6.0%

如果无风险报酬率为11%,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两个项目的期望投资报酬率。根据前面提到的公式:

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计算两个项目的期望投资报酬率:

A产品项目的投资报酬率=1I%+1.51%=12.51%

B产品项目的投资报酬率=11%+6.0%.=17.0%

综上所述,风险报酬计算是关于使用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反映单个项目投资风险报酬的计算。实际上投资者一般并不把其所有资金投资于一个项目或一种证券上,而是努力开展多样化投资活动,同时持有多种证券,以期降低风险。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筹资管理

(一)筹资管理的含义

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集资金的主体,根据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活动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

(二)筹资管理的原则

筹资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规模适度原则、适时性原则、结构合理原则等。

例题:筹资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性原则 B规模适度原则 C适时性原则 D结构合理原则

E经济性原则

(三)筹资渠道与方式

实践中,企业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来实现筹集资金的目的。了解各种筹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有效地筹集资金。

1.筹资渠道

主要的筹资渠道有以下几种:

(1)国家投入资本。

(2)银行信贷资本。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国主要有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这类机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可以融通资金,

可以融通物资,还有承销证券等。虽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力有限,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方式越来越多,将给企业带来广泛的筹资渠道。

例题:在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 )。

A.信托投资公司 B 黄金公司 C.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E.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

(4)其他法人资本。指通过各种方式,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利用的其他法人的资金。

(5)民间资本。主要是指从居民个人手中筹集的资金。

(6)企业自留资本。主要指企业通过提取盈余公积和保留未分配利润形成的资本。这是

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资本,无需筹资费用,但一般数量有限。

(7)国外及我国港澳台资本。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从中国内地以外筹集资金也成为企业筹资的又一条渠道。

2.筹资方式

筹资渠道说明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集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利用的具体工具。筹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吸收直接投资。这种筹资方式是指筹资方与投资方通过协商签订协议,筹资方直接 筹集到股权资本,投资方享有企业一定的所有权,享有相应收益并承担经营风险。

(2)发行股票。发行股票是股份制公司筹集股权资本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要以股票为媒介。发行股票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公司上市后可通过配股和增发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

优点:筹措的资金可永久使用;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筹资风险小。

缺点:资本成本高;发行费用高;没有抵税作用;容易分散公司控制权。

例题:公司采用发行股票融资的优点包括( )。

A.资本成本低 B.筹资风险小

C.资金可永久使用 D.筹集费用低 E.有抵税作用

(3)发行债券。发行债券是指企业依照债券发行协议通过发售债券直接筹资,形成企业

债券资本的筹资方式。在我国,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才能通过这种方式筹资。

债券筹资的优点在于资本成本低;筹资对象广、市场大、便于调整资本结构;保障股东控制权。缺点是资本成本硬约束;筹资风险大;限制条件多。

(4)银行借款。银行借款是企业按照借款合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集短期或长期的债权

资本的筹资方式。它适用于各类企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筹资速度快;成本低;方式灵活等。

缺点是风险高;限制条件多;筹资数额有限。

(5)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通过赊购或预收货款等商品交易行为获得短期债权资

本的筹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各类企业,它形成于商品交易过程中,是企业的自然性融资。

(6)租赁筹资。租赁筹资是企业按照租赁合同租人资产而筹集资本的特殊筹资方式。租赁筹资的限制较少,各类企业都可以通过租赁方式获得债权资本。租赁筹资方式快捷灵活;到期还本负担轻(到期不用归还大量本金);具有节税作用。但资本成本高。

(7)利用留存收益。利用留存收益是企业取得自有资金的重要方式。

(8)发行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是由大型工商企业或金融企业发行的短期无担保的商业本票,是企业获得短期债权资本的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成本低,数量大,但有较严格的限制。

(9)其他金融工具。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也为企业筹资提供了多种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新的筹资方式:

第一,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按照约定将其转换成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债券。可转债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偿还的本金和支付的利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约定股价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因为它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可转债是附有了不可分的买进期权条款的债券,又具有期权的特性。可转债的利率一般较普通债券利率低,可以降低筹资者资本成本,可以缓冲每股收益摊薄压力。可转债一般具有赎回和回售条款,给筹资者和投资者较大选择空间,适宜在公司经营或股市低迷时发行。我国已有包括万科、招商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筹资。

例题:可转换债券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将本债券转换为( )。

A.其他债券 B.普通股 C.优先股 D.收益债券

第二,认股权证。认股权证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在指定的时期内以约定的执行价格 (通常高于认股权证发行时的市价)购买普通股的期权凭证。认股权证具有期权条款,持有者有权利而无义务,即持有者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执行认购权,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认股权证可以单独发行,也可以随债券一起发行,许多情况是发行公司利用附有的认股权证促销其

债券,从而发行公司获得更低的债券利率。倘若持有人执行了认股权证,发行公司可以获得权益资本:降低债务比率,为进一步筹资打下基础。我国已有华侨、伊利股份等上市公司发行认股权证筹贤。

第三,可分离交易债券。可分离交易债券在《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的全称叫做“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可分离交易债券属于附认股权证公司债的范畴。

附认股权证公司债指公司债券附有认股权证,持有人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间内按约定价格 (执行价格)认购公司股票的权利,也就是加上认股权证的产品组合。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和普通可转债都属于混合型证券,它们介于股票与债券之间,是与债券以一定的方式结合的融资工具,兼具债券和股票融资特性。可分离交易债券与一般意义上的可转债权比,有了“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特点。发行方要按约定对于债券部分还本付息,而如果持有人行使认购权利,就要出资认购股票,发行方即可扩大自己的融资额。可分离交易债券克服了可转债持有人利益会被侵害的缺点,因此对投资方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于发行方来说,不能保证认购权证持有人行权,发行人募集资金能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改善经营业绩是发行人确保融资成功的前提。我国已有马钢股份、新钢钒等多家公司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筹资。

企业筹资要综合考虑各种筹资渠道及筹资方式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目标,选择合适的渠道与方式,并实现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合理配合i获得企业所需的资金。

二、投资管理

(一)投资管理概述

投资是指企业投入一定的财力,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投资是企业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筹资目的是为了投资,而分配活动是对投资活动的结果进行分配,在财务决策中投资决策处于核心地位。投资具有投放的对象性、时机的选择性、经营上的预付性、目标的收益性、收益的不确定性、资产上的专用性等特点。

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动机有以下几种:

(1)获利。获利是企业投资的根本动机和宗旨。、

(2)分散风险。投资具有风险性,因此把资本投入到多个项目,可以增加企业盈利的稳舞性,分散投资风险。

(3)控制。即通过投资取得对其他企业实体的控制权,以取得价值链的上游资源或下游市场。

(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的物质基础,且其价值大,使用时间长,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与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厂房的新建、扩建、改

建机器设备的购进及更新。

1.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1)投资数额大,发生次数少。固定资产单位价值高,虽然投资次数少;但是每次投资的数额巨大,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较大的影响。

(2)回收时间长。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其收益也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逐步收回的,因此一旦进行了投资,对企业的影响是长期的,要特别谨慎。

(3)变现能力差。固定资产大多是厂房及机器设备,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不易改变用途和出售,变现能力差。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一经完成,总保持一定的资金占用额,相对稳定。

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可知,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很大,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2.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程序

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是投资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影响将是深远的。

决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投资决策目标。一般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拟定的投资项目,做出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该步骤主要是明确投资什么样的固定资产及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是整个决策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投资项目评价。根据决策目标,收集信息,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分类整理,预计各项目的收入、成本、现金流量及相关风险;对于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做出决策依据。对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内涵报酬率等。

(3)投资项目决策。根据作出的项目投资分析,相关决策者衡量利弊做最后的决策。

(4)投资项目实施与控制。做出决策后,积极筹措资金,按计划实施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控制。同时要及时反馈,如有重大变化,要重新评估项目,调整投资决策,避免因环境变化带来的重大损失,确保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三)股权投资管理

股权投资是企业购买的其他企业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行为。

股权投资是对外投资的一种。我们这里研究狭义的股权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的目的是为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依所持股份额享有股东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股权投资属于企业的长期战略性投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抢占稀缺资源、获取竞争优势,进行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式。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根据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分为四类:

(1)控制。投资企业有权确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

中获取利益。

(2)共同控制。按合同约定对某硬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对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3)重大影响。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4)无重大影响。指对某一个企业不具有控制和共同控制权,也不具有重大影响。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

(1)成本法。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三、营运资金管理

筹资是取得资金的过程,投资则是资金的投放和使用过程,资金一旦被投放或使用便形成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其中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运用或变为现金的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及存货等。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即为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用的流动资产净额。

财务管理的日常活动是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包括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对负债的管理。这里仅对流动资产管理进行阐述。

(一)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

现金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国家对现金管理有明确规定,包括:

(1)现金的使用范围。即指企业的现钞交易,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支付工资、津贴;支付个人的报酬、劳保费甩筹以及规定的其他对个人的支出;差旅费;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支出。

(2)库存的现金一般以3—5天的零星开支为限。

(3)不得坐支现金,即企业不能用其收到的现金直接支付现金开支。

(4)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5)不能套用银行信用。

(6)不得保存账外公款,不能把公款以个人的名义存人银行。

例题:下列哪些情况符合现金管理的规定( )。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差旅费

C.用收到的现金直接支付企业的欠款

D.把本企业账户出借给别公司使用

E.支付外聘的专家的劳务费

企业存有现金资产主要是出于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的目的。

现金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但过量持有现金会发生机会成本,增加管理成本,降低整体资产的收益率水平。为此,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存货、因素分析、随机等模式确定最佳资金持有量。

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换形式。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变换成现金。企业有多余现金时,常将现金兑换成有价证券;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需要补充现金时,再出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

例题:有价证券的特点包括

A.很容易变现 B.持有期限较短 C.流动性强 D.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

E.一定是股权性质的投资

(二)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由于对外销售其产品、材料、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应该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是在赊销或推迟劳务收款中产生,赊销或推迟劳务收款能够增加销售或营业量,减少产品库存和资金占用。但赊销或推迟劳务收款产生的大量应收账款会产生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为此,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是制定适宜的应收账款政策。应收账款政策又称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在赊销时,为对应

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所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三个方面。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企业在制定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通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其二,企业承担违约险的能力。其三,客户的资信程度。客户资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决定于五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状况(Contions),简称"5C”系统。

(2)信用条件。所谓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等。

例题:信用条件包括的内容有( )。

A.信用期限 B.偿付能力 C.折扣期限 D.现金折扣率 E.经济状况

信用条件的表示方式是“3/10,2/20,n/45”,其含义是:如果客户在开出#5@p的10天付款,享受3%的折扣;如果在开出#5@p的第11天到20天内付款,享受2%的折扣;如果客户放弃现金折扣,全部款项必须在45天内付清。

信用期限长短、现金折扣率的高低反映着企业信用政策的松紧或促销力度的大小。

例题:如果某公司开出的信用条件是“3/10,2/20,n/45”,则其含义是( )。

A.如客户在开出#5@p的10天内付款,享受3%的折扣

B.如客户在开出#5@p的第11天到20天内付款,享受2%的折扣

C.如客户在开出#5@p的30天内付款,享受2%的折扣

D.如客户在开出#5@p的第30天付款,不享受折扣

E.如客户放弃现金折扣,全部款项必须在45天内付清

(3)收账政策。收账政策亦称收账方针,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企业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尚未超过收款期,有的可能已经超过了收款期。一般来说,款项收回的可能性随拖欠时间的延长而变小,对此,企业应该实行严格的监督,随时掌握收回情况。

(三)存货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企业拥有充足的存货,不仅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用与生产时间,还可避免因存货不足带来的机会成本。然而,存货增加必然占用更多的资金,加大持有成本,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合理确定企业中存货的数量,增加存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存货管理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其一,订购或生产多少?即订购批量或生产批量问题。其二,何时发出订单或开始生产?即再订货点或再生产点问题。自20世纪迄今,围绕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在存货管理实践中,相继产生了许多存货管理模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式、物料需求计划l

式中Q.——经济订货批量,即存货总成本最小的一次订货量;

K——每次讨货成本;

D——种物资全年需要量;

kc——件全年储存成本。

【例7】设某企业全年需A原料480吨,每吨原料年库存保管成本为20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30元,则该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为:

四、利润分配管理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公司取得利润后首先应按规定上交企业所得税,余下为税后利润。税后利润分配的顺序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

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二)股利政策

一般来说,通常有四种股利政策:

(1)剩余政策。剩余政策是指企业较多地考虑将净利润用于增加投资者权益,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金结构时,才将剩余的利润用于向投资者分配。

剩余政策韵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保持理想的资金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其缺点是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和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2)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是将每年股利的发放额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只有当企业认为未来盈余将显著地、确定地增长时,才考虑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固定股利政策的优点是:

第一,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第二,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特别是那些对股利有较强依赖性的股东。其缺点是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能力相脱节。

(3)固定股利比例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是按照固定的股利支付率与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额确定股利发放额的方式。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的优点是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其缺点是由于股利波动容易使外界产生公司经营不稳定的印象。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与上涨。

(4)低定额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定额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企业在一般年份只支付一个固定的、数额通常低于正常水平的股利,在盈余较多或不需要较多留存收益的年份,向股东增发部分额外的股利。

低定额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给企业较大的弹性。在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够稳定的时候,采用这种政策对企业和股东都是有利的。其缺点是额外的股利支付不能使股东将其视为正常股利的组成部分,这样不仅会失去其原有的意义,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节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戚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的使用对象不一样,可能分析的目的也就不一致,使用人都会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排列,并研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的要求。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人使用:

(1)投资人。分析企业的盈利以及成长潜力,来决定是否投资或者撤出已有投资。

(2)债权人。分析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贷款的风险,从而决定是否为其提供贷提前收回贷款或者转让债权决策。

(3)经理人。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所在,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理人在此方面涉及最广,几乎涉及所有外部使用人员关心的所有问题。

(4)政府。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了解国家的经济状况等。

(5)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可以通过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给其他报表使用人提供专业的咨询。

二、主要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情况的记分牌,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把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排列顺序编制而成。表的左边为资产项,按资产变现能力的大小排序。表的右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按需偿还的先后顺序排列。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资产负债表表明企业某一时点静态的财务状况,即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数额及其构成情况;企业所负担的债务数额及构成情况;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享有的经济利益数额及构成情况(见表8—3)。

20xx年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表8-3"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71436.jpg" />

(二)损益表

损益表也称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企业年检时要求企业提交上一年度的损益表。损益表主要是依据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成本)相配比,从而计算出企业一定期间的净收益或净损失,因此,它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损益表主要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通过损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评价或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能力(见表8—4)。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表8-4"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71500.jpg" />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人和流出的会计报表,它属于动态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这里的“现金”通常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① 限短;②流动性强;③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④价值变动风险很小。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有:①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未来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②评价企业偿还债务、支付投资利润的能力,谨慎判断企业财务状况;③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的差异,并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④通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见表8——5)。

经济师工商专业辅导:表8-5" src="/files/2012/1/4/jjs2012-01-04 171518.jpg" />

三、财务比率分析

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包含大量的财务信息,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得出大量的有用的财务比率这些比率可以揭示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财务比率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运用该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还债务。

第二,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来看,自然希望该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角度来看,过高的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多,必然会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一般标准为2。

第三,该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第四,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当剔除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w公司的年末流动比率=年末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

=688÷230=2.99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后的余额。通常简化处理为流动资产减存货。

西方企业传统经验认为,该指标为1时是安全标准。该比率小于1,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若大于1,尽管企业的债务偿还性较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大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w公司的年末速动比率=(年末流动资产一年末存货)÷年末流动负债

=(688—226)/230=2.01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从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查。该指标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能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收益能力不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00%

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w公司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年末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380÷l000)×100%=38%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率。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后者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W公司的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380÷620)×100%=61.29%

(3)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可以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还的保证程度

该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该指标至少应当大于1。

W公司的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10+37+46)+46=4.2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比率又称运营效率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效率的财务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例题:下列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

vvA.速动比率 B.流动比率 C.存货周转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E.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x 360÷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高表明:

第一,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第二,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

第三,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

W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2 500÷[(137+122)÷2]=19.3l(次)

w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360÷19.3l=18.64(天)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w公司的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360÷[(216+226)÷2]=6.15(次)

W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6.15=58.54(天)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该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

w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2 500÷[(574+688)÷2]=3.96(次)

4.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利用效率。

W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营业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 500÷[(900+l 000)÷2]

=2 500÷950=2.63(次)

(三)盈利能力分析

1.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w公司的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人)×100%

=(110÷2 500)×100%=4.4%

2.营业毛利率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率是企业营业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w公司的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2500一l 360)÷2 500]×100%=45.6%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w公司的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

=110÷[(900+1 000)÷2]×100%=11.58%

4.净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额)×100%

净资产报酬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

w公司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额)×100%

=净利润÷[(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100%

=110÷[(600+620)÷2]×100%=18.03%

5.总资产报酬率

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大网校》[] ;原文链接地址:/2190/1067241966.html

更多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资产基本要求一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二掌握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三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四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五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六掌握...

【初级会计实务】重要知识点总结

会计职称网校kcnet1560第一章资产一考情分析资产是六个会计要素中最重要的每年这章所占的分数都较高从题型看各种题型在本章均有可能涉及尤其是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一般都会涉及本章的内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本章比较单...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

1.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经营租赁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经营租赁出租的建筑物、商用房。下列不属于的: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1)不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xx初级会计职称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视同销售的情况总结

20xx初级职称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视同销售的情况总结为了方便备战20xx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学员财考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税法规定的8种视同销售情况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委托...

20xx年初级职称考试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相关资产的总结

20xx年初级职称考试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相关资产的总结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20xx初级职称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关于利润表的11条小总结

20xx初级职称知识点初级会计实务关于利润表的11条小总结1营业收入就是通过销售活动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的那些现金和应收款项2营业成本就是由于销售活动而在资产负债表中转走的那些存货3营业税金及附加就是交给国家的...

20xx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汇总

20xx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汇总库存现金一库存现金定义是指通常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经管的货币二库存现金使用范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可使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有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增值税的总结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增值税的总结,内容附图。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分录总结(精心整理)

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分录总结1现金清查a现金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库存现金借其他应收款XX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无法查明原因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b现金溢...

20xx初级会计实务考点总结

语音串讲第一部分知识点提示估计今年的题型题量与20xx年基本一致单项选择题24题36分多项选择题12题24分判断题10题10分不定项选择题15题30分今年试题难度也会与近两年大体相当第一章资产一货币资金1现金清...

初级会计实务复习总结

初级会计实务复习总结一资产一流动资产A货币资金1库存现金现金清查实地盘点法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如为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否则计入管理费用如为...

20xx年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分录最全总结

20xx年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分录最全总结一资产类一现金1备用金a发生时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贷库存现金b报销时借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贷库存现金2现金清查a盈余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