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4.20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回顾今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统了上个学期的期考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基础较好01、02班的学生定出了期考平均分要在80分以上,其余班级平均分要在50分以上的目标,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阅读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理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新课标》等书,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这两个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运用现代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充分利用地理挂图\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本学期,先后举行过两次地理知识辩论活动,在唇枪舌战中,虽然有的同学“独占鳌头”,有的同学“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六、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大课改范围和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1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一学期过来,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反映地理学和社会的新发展。

2.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3. 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培养。

三、钻研教材: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 2

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四、教学方法:

1.自学法: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阅读教材掌握知识要点。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各抒己见,多向交流,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的方法。

3.游戏法: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课前编排课上导演打破教师讲台站学生坐着看的4.常规教法,组织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5.情境法:教师用清晰简明艺术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挂图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6.对比法:教师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较,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

这就是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些许做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韩立娟 2013.12.27

3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所属学科或领域: 中学地理

适于的学段/年级: 7年级

设计者: 刘遴琳 大连市西岗中学

一、简介

本主题是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下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 上册

二、学习者分析

1. 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学习的持久性差。

2. 容易接受具体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归纳总结能力差,空间概念不强。

3. 学生初步具有读图、识图、使用地球仪的能力。

4. 具备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本课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说出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能够在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

3)能够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并在图上或地球仪上找到它们的位置,能识别七大洲的轮廓。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洲大洋位置的学习,增强地理空间概念。

2)能够运用地球仪和地图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及科学态度。

2)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问题引导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途径。 学习方式主要为探究、合作、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理念

1、 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 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互,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性 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学习的收获。

评价维度:

1、课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程度、交流合作、信息再现、 各组之间的竞争情况等。

2、课后:根据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的情况进行评价。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1、 本课中应用课件实现分组选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运用动态图片创设教学情境,运用静态图片突出教学的直观性。

3、 应用FLASH软件制作交互性拼图,体现教学的灵活性。

4、 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 搜集资料:

文字资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知识进行细化。

图像资料来源:1)来自扫描,如:东西半球世界地图;2)来自教学软件,如:世界海陆分布、

亚欧分界等;3)来自互联网,如:地球自转的GIF图像;4)自制图像,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大陆、半岛、岛屿图等。

音乐资料来自网上载的MID乐曲。

软件资源从(地理教与学资源网)下载的虚拟地球软件MY WORLD。

2、 教材处理:

把本课教学内容分解为四部分:1)大陆、岛屿、半岛;2)大洲名称、轮廓; 3)大洲位置;4)大洋及其与大洲的位置关系,以问题式呈现给同学。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竞赛题。

3、 课件制作:

1)用ACDSee和Photoshop进行图像制作和处理。

2)用Powerpoint进行整体设计制作。插入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设好链接。特别是有一些图片出示后,要回到原页面,这就要设好返回链接。

3)用Flash制作a.拼图课件,可以实现人机互动,加上计时器的运用,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b.“比一比”计分板,按键可实现各小组得分的增减,最后获胜的小组还可以赢得“桂冠”。

4)与数字地球进行链接,实现资源共享。

(二)教学实施:

1、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地球在宇宙中转动的图像,并配以音乐,创设情境,把学生自然的带入课堂。以加加林描述的“蓝色星球”引出地表的海陆例。

2、 学生两人一组,运用地球仪,用数据采集的方法,统计海陆比例。学会并学会分析处理数据。

3、 出示本节课题“大洲和大洋”,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以两个问题1)你知道哪有关大洲和大洋的知识?2)你还想知道大洲和大洋的哪些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

4、 出示四组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答题的次序。鼓励学生思考、分析、解答问题。对一些重要的、疑难的问题,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利用手中的工具(教材、地球仪)进行巩固、明确。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出示题纲,回顾课程内容。

6、 小组竞赛,巩固知识。1)必答题为拼图,需要小组的三名同学合作完成,即:一个同学

说颜色,一个同学说相应的大洲名称,一个同学相应的大洲拖动到位,用时最小的小组为本轮比赛优胜组。2)抢答题,答对加分。3)风险题,分值最多小组先选题,各组答题,题对加相应分值,反之扣除相应分值。分数在Flash计分板上显示,最后教师宣布获胜组。

7、 教师总结,布置课后任务,查找更多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通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要建设绿色家园和蓝色海洋,增强学生的环意识。提出希望,让同学关注更多的有关大洲大洋的知识。

本阶段评价要点:学生个人分析、解决问题情况,小组竞赛得分情况。

(三)知识扩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或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写出《大洲大洋知多少》。

本阶段评价要点: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或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七、相关资源

1、 主要教学地点

√只在教室 只在机房 教室+机房

其他地点,请列出:

2、 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操作、课件的制作、相关电教媒体的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地图和地球仪、[应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特别是利用网上资源帮助学习(课后)]

4、硬件:

⑴教师用计算机( 1 )台

⑵学生用计算机( )台

⑶局域网 需要 √ 不需要

⑷专用教学平台:√需要 不需要

⑸学校连接Internet:√需要 不需要

⑹学生回家用电脑:√需要 不需要

⑺学生回家用Internet: √需要 不需要

⑻其他硬件:视频展台、投影机、影碟机

5、软件:

⑴通用软件:Powerpoint、Word2000、ACDSee、Photoshop、Flash、Winzip、FlashGet。 ⑵学科素材/资源库:地理教与学资源网

⑶学科教学软件:自制七大洲拼图

⑷本次教学教师必须自编课件吗:√必须 可要可不要 不需要

6、外接设备:

⑴打印机: √ 需要 不需要

⑵扫描仪: √需要 不需要

⑶数码相机: 需要 √不需要

⑷其他外接设备:投影机、视频展示台(需要)。

7、访问网站:

http:// www.

8、 人力资源

本次活动的主要准备活动由执教教师设计,精心的准备;市、区电教部的老师及校领导给予很大的支持。

9、致谢和参考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学教学参考图谱,《世界地理》(上册) (地理教与学资源网)

中国地图版社,《最新世界地图集》

八、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和,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1)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

2)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善于利用工具和资料收集数据。

3) 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与课堂的学习,而是把学习过程延伸到了课外。

4) 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 学 案 例

——《大洲和大洋》的课前准备工作

《大洲和大洋》这节课,知识性的内容比较多,很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方式,把知识呈现出来,不仅能把学生从单调地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更好地实现本课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一、 搜集素材

文字素材:主要来自教材

图像素材:表现地球在宇宙中的动态GIF图像

海陆分布图

大陆、岛屿、半岛形态图

可以体现各大洲分布位置的东西两半球的地形图

亚欧两洲分界线图

音乐素材:节奏明快的MID乐曲

软件资源:MY WORLD数字地球

二、 教学设计

通过大屏幕展示地球在宇宙中转动,星光闪耀,再配以明快的乐曲,结合学生已学的关于地球的知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茫茫宇宙之浩瀚,人类对地球科学的探索又是何等的艰辛。教师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一句话“地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蓝色星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是蓝色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概率知识设计学生动手活动,感知地表的海陆比例。二名学生一组,一名转动地球仪,一名闭上眼睛,用手指点地球仪的表面,记下点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教师统计结果:点到陆地组,全班共有多少组,然后在黑板列出同学们共同得出的海陆比例结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得出的过程中,学会求证的一些简单方法。

最后,请知道的同学说出真实的海陆比例,再出示世界海陆分布的画面,全体同学共同明确数据。

初一的学生“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应该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于是我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说出你知道的关于大洲和大洋的知识”。这样,一部分回答问题的同学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没能回答出问题的同学也从中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哪些关于大洲和大洋的知识呢?”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即:1)大陆、岛屿、半岛;2)大洲名称、轮廓;3)大洲位置;4)大洋及其与大洲的位置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设置了A、B、C、D四组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每组题中有3-5小题。题目设置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提问,并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如:大连有一份家喻户晓的报纸《半岛晨报》,由此设计问题“‘半岛晨报’指的是哪个半岛,你能说出半岛的特征吗?”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得出地理概念。又如: “你能流利地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吗?”等问题,体现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并带有鼓励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通过已有知识、手中的书本和地球仪、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任务。

课堂检测设计成分组竞赛形式,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三、 课件制作

制作课件主要应用了Powerpoint和Flash5.0。辅助软件有ACDSee,Photoshop 6.0等。

首先对于搜集的素材进行编辑整理,特别是对扫描和截取的图片进行处理,调整大小或色彩,使图片直观、清晰、鲜明。

用Powerpoint进行整体制作,插入图片、声音、文字资料,并进行链接。 应用Flash制作交互式练习拼图,并配以计数器,记录练习所用的时间。制作“比一比”记分板,实现实时加分减分,使竞赛得分一目了然。

应用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课前不但要充分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还应该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中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巧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节的教学,我应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大屏幕上出现场景:繁星闪烁,地球在宇宙中转动,并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教师导课,“同学们,在46亿年前,茫茫的宇宙中诞生了一颗新的星球,那就是――地球。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经坎坷,同样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第一个在太空观察地球的人,他形容地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为什么地球是蓝色的呢?”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自然地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大洲和大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教材分为四部分进行处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名称轮廓;大洲的位置;大洋及海陆位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设置了A、B、C、D四组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每组题中有3-5小题。其实,四组题的出现顺序是教师预定的,用Powerpoint做好链接,无论学生先选什么,后选什么,都是按顺序出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可谓一箭双雕。

每道题目都设有相应的链接,如“你能说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吗?”一问题,出现形象的图片,学生看图回答后,点击出现各部分名称;“你能识别七大洲的形状吗?”一问题,展示各大洲的轮廓图,让学生猜,再逐一显示名称,最后配以掌声,对学生进行鼓励;涉及到地图的问题,链接到相应的图上。各链接到的图片及幻灯片都设好返回链接,使课件的使用更流畅。

在教学过程中学与练相结合,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用Flash制作七大洲的拼图,在学生识别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基础上运用练习。画面的下方,不同的大洲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上面图中的陆地是用一个颜色表示的,要求学生把带颜色的大洲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在拼图的上方,有计时器,可以记录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每小组出三个同学,一个同学说颜色,一个同学说出相应的大洲名,另一个同学在电脑前拖动完成任务。用时间最少的组为优胜组。另外,用“数字地球”的程序优化课堂教学,并适当增加教学深度。在大屏幕上,任意转动数字地球,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海陆位置关系,强化学生的方向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课堂的最后环节是“比一比”栏目,以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再度点燃求知热情。用Flash制作的记分板有了用武之地,各组分数随着按键或增或减,最后桂冠“戴”在胜利组上方。通过这一环节,不但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再现,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最后,屏幕上又出现了熟悉的画面――地球在宇宙中,伴着乐曲教师小结,并指出:我们今天所学的仅仅是有

关大洲大洋知识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和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后能进一步收集相关的资料,充实自已这一部分知识的储备量。

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写一篇《大洲大洋知多少》,可以整体写,也可以选某一个方面写。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疑问的个别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从材料的上交看,全体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认识的情况或兴趣方向,写出或查找到相关的文字材料。通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信息的搜索技能,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正是由于把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才使得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并能够十分主动地参与其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了课堂密度,知识容量,让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实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备好课的同时,开发教学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更多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本学期工作已近尾声,我担任七年级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主要经验和收获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常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如下几个方面:一…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课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教导处统一安排部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对于教过七年级地理上册的老师来说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觉得七年级地理内容不多很多应该是常识性基础性的内容比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地球的公转特征山体地形图的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本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六个班的教学工作。作为一位刚步入教师行业的地理老师,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新课标和学生的情况,对工作认认真真,踏踏…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黄陂区王家河中学七年级地理教学总结余宏20xx秋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黄陂区王家河中学余宏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七年级地理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陈正祥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潜心研究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

20xx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主要经验和收获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青龙学校20xx20xx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张东琼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地理下册本册共分五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计算至少需要三十个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地理是小科目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

同问 七年级上册地理生物的总复习题和知识点总结

同问七年级上册地理生物的总复习题和知识点总结地理七上复习要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

20xx初一地理(上)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育才学校初一地理上教学工作总结沈应从1月20日转眼又到期末结束时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激动和喜悦也有失落和无奈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初一班的地理教学任务七年级同学刚...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