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常识总结
1、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2、 语言的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性(本质属性)。
3、 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4、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语言在社会中有很大作用,但对社会有依赖性。它不是经
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
5、 话语由语言单位组织而成,它也是音义结合的,但要受到言语环境的制约,受到言语规律的支配。
6、 语言单位的特点:现成性。
7、 语言客观存在于言语之中,但凭直接观察不能体会完整的语言体系。
8、 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
9、 言语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10、语言的分化是指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扩大、语言增多的过程。
11、语言的统一是指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缩小、不同语言相互混合、语言减少的过程。有三种情况:一、方言集中为民族共同语;二、语言交融,有三种情况:①侵略者的语言同化了当地居民的语言,
②侵略者的语言被同化,③两种语言同时使用,形成双语制;三、未来世界语言的统一。
12、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发展的理据性规律、语言发展的类推规律、语言发展的简化规律、语言发展的丰富化规律、语言发展的抽象化规律、语言发展的概率规律、语言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规律、语言发展的内部制约规律。
13、几种独立的,但彼此又有同源关系的语言互为亲属语。
14、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为该地域全体成员服务,但服从于共同语;亲属语言为独立的社会集体
服务,有独立的结构体系。
15、语言学的分科:传统语言学把语言分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及文字学。
16、传统语言学一般指十九世纪以前的语文学以及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公元一世纪,许慎写了《说文解字》分析了汉字结构,提出了“六书”的名称。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个分科,统称为“小学”。大体上说来,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的训诂学着重研究字义,文字学着重研
究字形,音韵学着重研究字音。
17、我国第一部语义词典《尔雅》。
1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19、结构语言学认为音素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就是语言的体系、语言的结构,就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0、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音素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即形式;而不是音素和意义本身,即实体。
21、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本质是语言本身的重要属性。外部语
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心理、思维、文化、符号等的关系。
2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丹麦的语言学家拉斯克
23、结构语言学有五个流派:一、布拉格学派,最突出的成就是音位学研究,创始人——马德休斯,代表人——特鲁别茨科依、雅科布逊;二、哥本哈根学派,得出语符学,代表人——布龙达尔、叶尔姆斯列夫;
三、美国学派,奠基人——鲍阿斯,代表人——布龙菲尔德,此派又称描写语言学派;四、伦敦学派,又称功能结构语言学派,代表人——弗斯、哈利迪;五、莫斯科学派,又称控制结构语言学派,代表人——
邵勉。
24、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就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言语行为,语法就是对言语能力的描写。转换生成
语言学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的特点是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
25、聚合论研究语言要素的聚合关系,同一层次的一组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替代时,他们便处于聚合关系。组合论研究语言的组合关系,当几个成分可以连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时,他们便处于组合关系。
26、语言体系中各要素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就是由两个以上相连续的单位构成的横的线性关系。如词构成词组:“语言学-的-科学性-问题”;词和词组构成句子:“我们要注意语言学的科学性问题。”等。聚合关系就是语言单位按一定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在潜在关系。如:“语言学、心理
学、教育学”构成一种聚合关系,“语言学、语言观、语言论”构成另一种聚合关系。
27、转换生成语言学: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就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言语行为,语法就是对言语能力
的描写。以19xx年的《句法结构》为代表。
28、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相对高度对语音有重要意义。
29、语音的物理属性的四个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30、一个发音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31、语流可分解为音句(以较长的停顿同相邻的句子隔开,有完整的语调)、音段(一般语调上扬,有相对完整的意义)、音词(音段内以重读为中心连接起来的节奏组)、音节、音素等不同的语言单位。
32、唇、舌、软腭、小舌、声带等能够活动,叫主动发音器官;齿、齿龈、硬腭等不能活动,叫被动发音
器官。
33、一个发音动作构成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素。(分类)
一、 元音和辅音:在物理方面,原因基本上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嗓音,即乐音构成;辅音则包含气流遇到阻碍产生的噪音。在生理方面,发元音时气流无阻,较弱,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均匀,无明显部位感;发辅音时,气流遇到阻碍,较强,发音器官紧张度集中于一定部位。在功能方面,元音一般能自成音节,
辅音一般不能自成音节。(参见课本71和73页,背出来)
二、 元音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标准:按舌位高低分为高元音、偏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偏低元
音、低元音;按舌位前后分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按唇的圆撮分为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
三、 辅音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标准:按发音部位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前音、舌中音、舌后因、小舌音、咽壁音;按发音方法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塞通音、颤音;按声带振动状态分为清辅音、浊辅音
以及响辅音。
34、 语流音变中,由于音素在语流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变化叫随位音变;由于音素在组合时相互影响
而产生的变化叫联合音变。
(1)随位音变:常见的有:元音弱化、辅音弱化、音的脱落。
(2)联合音变:常见的有:协音变化、同化、异化、元音和谐、变调。
35、 音位是语音体系中具有辨义功能的基本单位,音位是言语线性切分的最小单位。
36、 音位有两种功能:一是构成功能,二是辨义功能。
37、 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音位具有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
38、 语音分析不仅把语流分解为音素,而且把语流分解为不同的特征。有的特征区别意义,有的特征不
区别意义,有的特征在一种语言中区别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部区别意义(课本78页)
39、 一个音位可能发成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不是辨义的对立,其差别在于非区别性特征。这种作为音位变异形式而联系在一起的音素就是音位变体,成为音品。音品分为必然音品和随意音品(自由变体)两大类。(1)必然音品:分为典型音品和特殊音品(条件变体)两类。特殊音品又分为配合音品和位置音品
两种。(2)随意音品的分配范围则可以重叠,这种分配叫自由变异。
40、 音节音:处于音节中心的音发音时肌肉最紧张、音响最响,成为音节音。处于增减过程上的音是非
音节音。
41、 超音段音位:在线性语流中,通常不占位置而与之处于共时关系,具有辨义功能的语言单位。
42、 语言中常见的超音段音位有:音长位、声调、重音、逻辑重音、语调、音渡、停顿等。
一、 音长位。例如feel与fill
二、 声调(与音高有关)例如:汤堂躺烫
三、 重音(主要与音强有关,有时也与音高和音长有关)例如:西班牙语以元音和以辅音N、S结尾
的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以其他辅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
四、 逻辑重音(与音强有关)。例如:我杀了你。(重音不同,意义不同)
五、 语调(与音高有关)
六、 音渡。例如:a nice man, an ice man
七、 停顿。例如: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我选他,也选你,怎么样?
43、语言意义可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三大类。
44、一个意义可分解为最小的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45、语义的聚合关系可分为:多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并义关系、位移关系、类义关系。
46、并义关系是语义平行并列的聚合关系。如“冷热温凉”是共同划分“温度”的一组并义词,既不能说
是同义,也不能说是反义。
47、词汇单位分为词和熟语两大类。
48、词汇可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部分。
49、词是音义结合、语法上定形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50、熟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的组合,也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现成的能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熟语虽然是词的组合,但各词在语义上结合紧密,构成熟语的整体意义,表示不可分割的概念。如“胸无点墨”、“一叶
知秋”等。
51、词汇按修辞分化标准可分为中性词语、书卷词语、谈话词语三大类。
52、古语词和历史词语都是就词语。古语词表示的事物和概念至今仍然存在,但语言中已另有词语来表达,原来的词语变成古语词,历史词语表示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和概念。(举例说明:古语词:饷——工资,
历史词语:私塾)
53、熟语按词义结合程度可分为组合型熟语、综合性熟语、融合型熟语三类。
熟语按其性质可分为成语、谚语、格言和警句、歇后语、俗语、惯用语六类。
54、语法意义是从一系列词、句中抽象出来的关系意义,是语法单位在聚合和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55、同一性质的法素处于相互对立又补充的关系,把它们合并归类就是语法范畴。
56、语法形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语音物质材料:音位及其组合,重音、语调、词序等超音质材料。
57、在一个语法范畴所概括的几个法素中,可能有的法素没有特别的语音材料来表示。但他同该范畴其他法素的形式相对而言,仍然有语法形式。这种语法形式叫零形式。(零形式:在同一语法范畴中与特定的
语音材料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相区别,而以无此语音材料的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
58、语法手段可分为分析性手段和综合性手段。
一、 分析性手段:用实词以外的形式,通过词与词的组合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一般有词序、辅助词、语调三种。1、词序:通过词在句子中的排列次序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2、辅助词: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如冠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等;3、语调:一种能区别意义的超音质音位,可用来作为表达语法
意义的手段,表示说话内容和现实的关系。
二、 综合性手段:用词本身的形式来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一般有重音、附加成分、内部屈折、异根、重叠。1、重音:一种能区别意义的超音质音位,可以用来作为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2、附加成分添加词缀或改变词尾,用来表达语法意义;3、内部屈折:利用词根本身音素的交替来表示语法意义;4、异根:用不同词根或词干表示相同的词汇意义、不同语法意义的手段;5、重叠:通过词根或整个词的重叠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动词的重叠表示“短暂体”的意义,表示行为的短暂和试行;名词的重叠表示“每
个”;形容词的重叠表示程度加强。
59、 语言中出现的新词通常利用语言中现成的词素,按照固有的规则而构成。构造新词的规则叫构词法,
分为词缀法、复合法。
60、 词素:语言中不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词根表示事物、动作、性质、状态等实体词汇意义,构成词汇意义的基础。词缀表示附加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例:“念头”中“头”是词缀,“山
头”中“头”是词根。
61、 词干是构词的起点,按其结构分为非派生词干(与之相应的词叫根词)、派生词干(与之相应的是
派生词)、和合成词干(与之相应的是合成词)三种。
62、 构词法分为词缀法(前缀法、后缀法、前后缀法、去缀法、中缀法),复合法(合干法、复合缩写法、合词法),不涉及词的结构的其他构词法(转类法、语义法、语音法、修辞法)。例:阿姨(词缀法),
地震(复合法),可怕(词缀法),玻璃(一个词根)。
63、 同一个词素在不同的词和词形中发音不同时,书写仍保持一致,是形态音位原则。如:books, rooms
中的s
64、 词类是按照语法特性的分类。
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种:概括语义标准、句法功能标准、词法形态标准。
65、 词组是语法上定形的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表示一个可分割的概念或两个以上相联系的概念。
66、 句子是语法上定形的表述单位。
67、 句型分类:句型——简单句——双部句
——单部句
——复合句——并列复合句
——主从复合句
68、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相当于传统语法总的词素和根词。
69、重写规则:S——NP+VP——NP+V+NP——Det+N+V+Det+N——具体句子。
70、所谓同义结构,是由一个深层结构经过不同的转换规则形成的几个不同表层结构。多义结构,就是由几个不同深层结构经过转换形成相同的表层结构。按照转换生成语法的观点,“鸡不吃了。”是一个多义
结构,即使从两个不同深层结构经过转换形成一个相同的表层结构。
71、把符号学的三个术语:semantics, pragmatics, syntactics用于语言学就是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语义
学研究语言与客体的关系,语用学研究语言与交际主体的关系,句法学研究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2、语用学认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取决于言语环境。
73、言语环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简称语境。
一、 言语环境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
二、 言语环境的主观因素主要指说话人本身的诸因素,如身份、职业、思想、修养、性格、处境、心
情等。
74、由于不同类型的言语环境,就各自形成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这就是与题。(分类)
一、谈话语体的语言特征:(1)用词广泛,(2)较多使用带有表情色彩的语言材料,(3)省略较多,(4)
句式简单化,多样化,(5)话题不固定、又使语言不连贯。
75、书卷语体一般再分为科学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几种。
科学语体:(1)广泛使用科技术语,(2)句法完整,(3)少用描绘表现手段,(4)夹用科学符号。 艺术语体:(1)使用带有艺术色彩的“艺术词藻”,(2)从其他语体中吸收词语,(3)时有词语
创新。
事务语体:(1)有一定程式化用语,有固定格式,(2)一般不用描绘表情手段。
76、文风:一、文风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二、文风是形成个人言语风格的基础;三、马克思主义文风的
主要标准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77、言语规律:适合性,与语言环境符合。
78、语言修辞手段分为表现手段和描绘手段两种。
79、如何运用修辞手段:择语——选择适当词语;调音——协调与因;设格——运用辞格;谋篇——谋划
篇章;创新。
80、文字是有声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它的特点:(1)同思维的联系是通过语言的间接联系;(2)文字
材料是书写符号,借助视觉而感知;(3)文字是有声语言的辅助交际工具。
81、 按照符号表示语言要素的功用,根据文字史的实际材料,把文字分为语段文字、词符文字、词素文
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五大类。
一、 语段文字:表示整个语段,书写上不划分为词,包括文字画和最古的约定符号。
二、 词符文字:一个基本符号相当于一个词,是最早的有序文字体系。
三、 词素文字:表示语言的最小意义部分——词素。通常由词符文字发展而来。
四、 音节文字:表示语言的语音单位——音节。
五、 音素文字:表示最小的语音要素——音素或音位,分为辅音音素文字和元辅音音素文字。
82、 词符文字的书写符号表示单词,是最早的有序文字体系。如古汉语和古埃及文字。现代汉字是语素
文字。
83、 现代汉字所用的文字为:词符词素文字(语素文字)。
84、 日文:一、汉字——非音节文字;二、假名——音节文字。
85、 汉字全不是音节文字,日语文字不全是音节文字。
86、 每种文字体系都表示相应的语言,有三个特征:一、属于一定的文字类型;二、有稳定的文字构成;
三、有特定的拼写法原则。
87、 拼写法原则主要有四种:
一、 语音原则:根据现代发音来拼写词和词形,如英语中的he
二、 形态音位原则:同一词素在不同词和词形中发音不同时,书写仍保持一致,如英语过去时词尾-ed
三、 历史传统原则:书写保持历史传统,不管现代读音,也不管形态音位的联系,如法语的词尾-ent
四、 辨义原则:用不同的表音方法拼写语言中的同音词以辨别词义。
88、 阿拉伯字母表、斯拉夫字母表、拉丁字母表是现代通用的三大字母表。
89、 汉字结构:归结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是“字之体”,转注、假借是“字之用”。
90、按语言的共同来源进行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系——语 族——语支——语种
汉藏——汉 傣——汉语——汉语
印欧——斯拉夫——东部——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
————日耳曼——西部——英语、德语、荷兰语
————罗曼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古拉丁语
91、 我国境内大部分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
92、 语言的类型分类:
一、 按词的结构和词素关系的分类:
(1)根词语:汉语、越南语、缅甸语、马来语。
(2)粘着语:朝鲜语、突厥语、班图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诸语言。
(3)屈折语:印欧语系、闪含语系
(4)多式综合语:北美印第安的契努克语
二、 按语法手段分类:综合语和分析语
三、 按侧重主语或主题的分类:侧重主语型语言、侧重主题型语言、主语主题并重型语言和主语主题合并型语言。
93、 按语言使用范围的功能分类:一、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国语;二、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区域性官方语言;四、宗教语言,如伊斯兰教使用的阿拉伯语;五、国际组织语言,如联合国规定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以及阿拉伯语为联合国的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
94、 按语言功能特征分类:
语 言 功 能 特 征 语言类型 语种举例
规范性 生命力 历史性 独立性
+ + + + 标准语 标准英语
+ - + + 古典语 拉丁语
- + + + 地方语 口头阿拉伯语
- + + - 方言 伦敦方言
- + - 克里奥耳语 克里奥耳英语
- - - - 皮钦语 新美拉尼西亚语
+ - - + 人造语 世界语
95、 皮钦语使语言的简单变体,不是语言集体的母语,只在特定场合起一定的交际作用,如上海的洋泾浜英语。
96、 克里奥耳语是在皮钦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合语,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被社会集体用作主要的交际工具,被社会作为第一语言来学习和使用。如海地的法语,牙买加的英语等。
97、 社会语言学按照语言的社会功能把语言进行分类,就是语言的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