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及效果分析
摘 要: 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从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生产性实训载体、生产性实训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设计思路、项目的组织、实训活动的安排以及实训的效果。
关键词: 网络技术专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 实训设计; 实训效果
campus training of network school and its effect analysis
chen chunyan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20## network technology training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three aspects of design ideas, loads and effect of productive training are discussed. technical expertise of the production training designing ideas, project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raining activities is presented and analyzed.
key 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productive training; training design; training effect
0 引言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应该集中优势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1]。而工学结合应该包括“生产性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三个步骤[2],其中“生产性实训”的环节是基础与起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悉高技能,熟悉社会,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创新精神,以便于毕业时及早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20##年7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立。20##年9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96名学生参与学院首次组织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此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改造项目为背景,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多年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项目组,作者实际参与了此次以真实项目为背景的校内生产性实训,从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总结出一些不足。
1 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
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遵循教育部“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要结合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因此,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主要基于以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念,实训以实际工作为背景,采用全真的业务数据、资料、凭证,让学生在全真的环境中按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实训,得到真实的产品或作品。
1.1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生产性实训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生产性实训主要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学生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了职业训练,提高了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老板,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可得到锻炼。
1.2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生产性实训
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相关业务活动中的熟练动作[3];而所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提高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动作的熟练程度。因此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亲手操练;二是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现场教学。
1.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前提
课程体系改革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明确课程改革要按基地的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要逐步形成“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和高职课程体系,从而推进“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改革[4]。
2 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载体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改造工程是学院20##年市财政项目,此项目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各校区网络设备老化问题,并对多年来累积了许多问题的校园网进行整体改造,项目涉及旧信息点梳理、新信息布设、网络设备更新、服务器、中心机房建设等许多方面。由于工程建设涉及新旧网络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复杂度较高,技术难度大。学院借网络改造工程的契机,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精心设计了实训项目,将网络改造与教学实训结合起来,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真实的工程实践机会,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1 项目的组织
为实现此次校园网改造项目实训的三真环境,此次校园网改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甲方,由16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内4名具有多年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带领96名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组成校园网改造项目的中标公司乙方,双方签订了项目合同。
作为乙方的中标公司组建四个模拟分公司,每个分公司设立一个项目经理,由校内教师担当。每个分公司再分成四个项目小组,将96名学生分配到各分公司的项目小组中,派1名企业工程师作为技术总监。每个项目小组设定四个职位:项目组长(1人);技术组长(1人);工程师(3人);文档管理员(1人)。根据面试及学生情况,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了相应的职位。
2.2 生产性实训活动安排
生产性实训活动的设计中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是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均以各自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出发点,根据所开发的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活动项目;二是打破课程教学内容的局限,以网络工程建设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入职培训—售后工程—售前工程”的顺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培养网络系统维护行业所需要的各项素质与技能。具体实训活动如图1所示。
[[网络工程流程][能力培养目标分析][入职培训][售后工程][售前工程][企业文化
培训1周][梳理旧校园网2周][设计新校园网
布线方案1周][校园网改造施工3周
图1 生产性实训活动安排
3 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效果分析
经过12周的生产性实训,在96名实训学生中随机采样65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采样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效果分析表
[[
[问卷问题\&问卷选项\&选项比例\&效果分析\&1.你认为这次校内生产性实训有必要吗?\&a.有必要\&89%\&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次生产性实训有必要,\&b.一般,有没有无所谓\&9.3%\&c.走形式,完全没必要\&1.7%\&2.这次实训过程中的培训,你认为哪次对你帮助较大?(可多选)\&a.企业文化培训 \&46%\&从中可以看出,在这次实训中安排的培训项目较为合理,为生产性实训顺利进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网络知识培训\&51%\&c.网络设备调试培训\&29%\&d.招投标培训\&8%\&3.这次实训过程中你对哪些工作过程较感兴趣?
(可多选)\&a.文档管理 \&10%\&这些工作过程的设计基本上包括了网络工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训还是掌握了一定技能。\&b.打配线架 \&20%\&c.熔光纤 \&32%\&d.配置交换机 \&56%\&e.理线 \&60%\&f.布线\&53%\&g.打模块 \&39%\&h.测线 \&34%\&i.设计布线图 \&36%\&j.招投标方案撰写\&15%\&4.这次实训对提高你的知识能力有多少帮助?\&a.较大 \&63%\&63%的学生认为生产性实训对掌握知识能力有较大的帮助。\&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 \&34%\&c.无任何帮助\&3%\&5.这次实训对提高你的职业技能有多少帮助?\&a.较大 \&66%\&66%的学生认为生产性实训对掌握职业技能有较大的帮助。\&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24%\&c.无任何帮助\&10%\&6.这次实训为你就业提供了哪些经验?(可多选)\&a.了解一些企业工作过程 \&37%\&从效果中可以看出,生产性实训能够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差距。\&b.知道一些企业工作规范\&43%\&c.较早感受企业环境\&20%\&d.无任何帮助\&15%\&7. 通过这次实训为提高你团队合作能力有多少帮助?\&a.较大 \&82%\&通过生产性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 \&12%\&c.无任何帮助\&6%\&8.通过这次实训为提高你沟通、表达、协调能力有多少帮助?\&a.较大 \&77%\&77%的学生认为生产性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10%\&c.无任何帮助\&13%\&9.生产性实训和传统授课,你认为哪个更好?\&a.生产性实训更能提高专业
及职业技能\&74%\&74%的学生认可生产性实训更有利于掌握职业技能。\&b.传统授课更能提高专业
及职业技能\&26%\&10.你认为学校为生产性实训提供的条件是否完善?\&a.很完善\&34%\&75%的学生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是具备生产性实训的条件。\&b.一般,基本上能够满足 \&41%\&c.不完善,有待改善\&25%\&]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次校内生产性实训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1 校内生产性实训综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生产性实训是一种真刀真枪的实践,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属于高层次的实践。接受专业的实战考验,考量的既是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同时也是对职业技术、职业应用能力、职业综合适应能力的检测[5]。
3.2 学生融入企业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和职业素质要求,使他们亲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广泛参与科研和生产活动,增加隐性知识。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从中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了专业素养。这样的实训非常有助于使尽快从”准职业人”转身变为职业人。
4 结束语
在校内组织生产性实训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有一些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⑴实训的前期准备很重要
实训项目的选择,项目经理的技术能力,项目的组织等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实训效果的好坏。
⑵在生产性实训的各阶段的相关培训很有必要
在项目开始时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能够使学生较快转变角色,同时能培养学生作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用到各种综合性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⑶系统、科学及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办法
对于学生的管理,项目经理不仅要通过公平、公正的日考核、周考核来监控学生的出勤及项目完成情况,还要采取科学、人性化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学生工作热情,同时要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 教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2] 石令明 傅昌德. 校企合作框架下的高职生产性实训研究[j].教育与
职业,2008.6:58
[3] 伍棠棣.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 科学出版社, 2003.
[5] 邱开金.科学开展生产性实训[z].中国教育报,2008.3(9)
第二篇: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
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
校内生产性实习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了使校内生产性实习效果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的需求,制定专业实验实训室(车间)生产性实习标准如下:
一、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标准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标准
1.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车间)建设的指导思想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学院专业实践教学要求。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中心,以行业职业岗位(群)为标准,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
2.实验实训室(车间)的服务面向应准确,要有充分的调研,并经过有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方案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建设目标定位准确,设施设备购置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实验实训室(车间)建设规划应与专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根据专业发展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和配套措施,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基本合理,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二)基本功能要求
1.能够较好的完成所承担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包括: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项目,专业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展职业技术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
2.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管理等),并按照职业环境的实际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3.能承担学历和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4.能承担专业技术技能的鉴定和考核工作。
5.能进行专业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三)组成框架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由多个能进行操作、训练、实习等实训室组成,总体框架及布局合理,并且有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创意的实践条件。
2.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教学要求,具有相应的职业氛围,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和综合性,技术先进程度适应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3.校内实训基地既要面向校内,也能向社会开放。
4.有条件的实训室(车间),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建设相应的运行机制,成立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和产品质量检验部门,变教学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使消费型实习成为效益型实习。
(四)实践教学指导队伍要求
1.实训室主任由具有相应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能够进行技能实训指导的教师或“双师型”教师担任。
2.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要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要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含技师以上职称)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专业和实验实训室应制定有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尤其是对青年教师要实施“传、帮、带”。
4.在实践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五)场地与环境要求
1.实验实训室生均面积能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教学要求,与职业活动环境接近。
2.实验实训室安全,无危险隐患。
3.实验实训室的通风、照明、控温、控湿等设施完好。电、水、气管道布置安全、规范。
4.实验实训室环保设施完善,包括废气、废渣、废液以及噪声的处理设施。
5.实训室干净整洁,育人环境良好。
(六)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与经费投入要求
1.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合理,符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并能满足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的要求。
2.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更新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和可靠的保证。
二、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管理标准
(一)组织管理机构要求
1.建立系—专业—实验实训室三级管理机构,设专人负责。
2.各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3.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监督、调控、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
(二)规章制度要求
1.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和人员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实践教学标准,各种资料、设备台账、设备运行记录、操作规程等教学文件齐全,并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3.建立严格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
4.建立严格的实训环境,劳动保护、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等规章制度。
5.建立严格的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校内生产性实习项目教学标准
1.校内生产性实习项目应与以对应岗位的能力要求相一致。
2.实习标准应依据岗位职业标准的应知和应会的要求进行制定。
3.实习标准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地点、实习要求、实习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及步骤,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标准。
四、校内生产性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与改革
(一)教学文件要求
1.有完整的专业职业面向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等资料,有明确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目标和需求。
2.实践计划、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标准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执行严格。
3.有实验实训考核和成绩评定标准。
4.有规范的实验实训报告。
(二)教学实施要求
1.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要标准明确、实施落实。
2.每个实训项目、单元、技术技能培训考查、考核要严格执行,并有记载。
3.实训教学指导人员要落实,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三)实践教学要求
1.要有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 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专业课应实施理实一体化,将教室设在实验实训室(车间)采用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
3.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实践教学。
4.抽查学生实训、实习报告,综合评价要良好。
5.抽查测试学生基本技术技能,多数学生要达到合格标准。
6.抽查测试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要达到合格标准。
7.学生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比例要逐年提高。
(四)教学改革要求
1.教学观念领先,改革力度大,不断开发与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相符的新实训项目。
2.结合具体实训项目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3.编写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手册。
五、校内生产性实习考核标准(分项目考核和综合考核)
(一) 考核目的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达到岗前培训目标,为下一步进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二) 考核形式与方法
以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考核项目,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三) 考核内容与要求
1.应知能力
2.应会能力
3.职业素质
4.综合能力
(四) 成绩评定标准
六、校内生产性实习评分标准
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