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最好资料)新人教版

时间:2024.4.30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

一、全等三角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最好资料新人教版

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 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 “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5)截长补短法证三角形全等。

第十二章 轴对称

一、轴对称图形

1.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最好资料新人教版

4.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① 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⑤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①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②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④与X轴或Y轴平行的直线的两个点横(纵)坐标的关系;

⑤关于与直线X=C或Y=C对称的坐标

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 (x, -y)_____.

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x, y)___.

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四、(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理解: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线就可以推知另两线。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五、(等边三角形)知识点回顾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0 。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 实数知识要点归纳

一、 实数的分类:

正整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小数

1.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和(画数轴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

3、相反数与倒数; ?a(a?0)4、绝对值 ?|a|??0(a?0) ??a(a?0) ?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6、科学记数法

7、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8、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零 ,则这几个数都等于零。

二、复习

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算术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非负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0

??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无理数的表示?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就

?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立方根??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a.?

?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正数????有理数??分类或??0???无理数?????负数3.实数及其相关概念??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意义同有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相同。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 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 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 (2)图像法 (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 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

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 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最好资料新人教版

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 ?x?y??111从“数”的角度看,自变量(x)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并 ???2x?2y?2求出这个函数值

?解方程组 ? 1 x ? 1 y ? 1 从“形”的角度看,确定两直线交点的坐标. ? ??2x?2y?2abcabcabcabc

第十五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一.回顾知识点

1、主要知识回顾:

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 (m、n为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 amn (m、n为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mn

?ab?n?anbn (n为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

am?an= am-n (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零指数幂的概念:

a0=1 (a≠0)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指数幂都等于l.

负指数幂的概念:

1

p-ap=a (a≠0,p是正整数)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p指数幂的倒数. ?n???也可表示为:?m??p?m?????n?(m≠0,n≠0,p为正整数) p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乘法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a+b)(a-b)=a2-b2

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②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

3、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掌握其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解对象是多项式,分解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且积的因式必须是整式,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2)因式分解必须是恒等变形;

(3)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弄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内在的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因式分解是把和差化为积的形式,而整式乘法是把积化为和差的形式.

二、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

(1)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

(2)提公因式法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公因式的构成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①系数一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②字母——各项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

(3)提公因式法的步骤: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并确定另一因式.需注意的是,提取完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致,这一点可用来检验是否漏项.

(4)注意点:①提取公因式后各因式应该是最简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

2、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实质是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过来使用;

常用的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 a2-b2= (a+b)(a-b)

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第二篇: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一、学习任务

1.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定理,并会熟练运用内外角和定理解决相关的角的问题.

2. 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和定理.

3. 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角的性质和判定.

二、知识清单

三角形的内外角和

三、知识讲解

1.三角形的内外角和

描述:三角形内角与外角

在三角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其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外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飞镖模型及“8”字模型

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内角和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例题:在 △ABC,∠A:∠B:∠C=2:1:3,则 ∠A=______.

解:60?.

一个三角形三个外角之比为 2:3:4,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解:100?,60?,20?.

三角形外角和是360?,再根据比例分别求出三个外角,即可求出对应的内角.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l 上,若 ∠1=40?,则 ∠2 的度数是______.解:50?.

如图所示,已知 ∠A=70?,∠B=40?,∠C=20?,求 ∠BOC 的度数.

解:方法一:延长 BO 交 AC 于 D,所以 ∠BOC=∠1+∠C=∠A+∠B+∠C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130?.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方法二:连接 BC,因为 ∠1+∠2+∠A+∠B+∠C=180?,所以 ∠1+∠2=50?.因为 ∠1+∠2+∠BOC=180?,所以 ∠BOC=130?.

方法三:连接 AO 并延长到点 D,因为 ∠3+∠B=∠1,∠4+∠C=∠2,所以

∠3+∠B+∠4+∠C=∠1+∠2=130?.

已知如图1,线段 AB、CD 相交于点 O,连接 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 和 ∠BCD 的平分线 AP 和 CP 相交于点 P,并且与 CD、AB 分别相交于 M、N.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 ∠A,∠B,∠C,∠D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在图2中“8字形”的个数:_____个;(3)在图2中,若 ∠D=40?,∠B=36?,试求 ∠P 的度数.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 ∠A+∠D=∠C+∠B;

(2)根据“8字形”的定义,仔细观察图形即可得出“8字形”共有 6 个;

(3)现根据“8字形”中的角的规律,可得 ∠DAP+∠D=∠P+∠DCP,

∠PCB+∠B=∠PAB+∠P,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DAP=∠PAB,

∠DCP=∠PCB,可得 2∠P=∠D+∠B,进而求出 ∠P 的度数.

解:(1)∠A+∠D=∠C+∠B;

(2)① 线段 AB,CD 相交于点 O,形成“8字形”;

② 线段 AN,CM 相交于点 O,形成“8字形”;

③ 线段 AB,CP 相交于点 N,形成“8字形”;

④ 线段 AB,CM 相交于点 O,形成“8字形”;

⑤ 线段 AP,CD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相交于点 M,形成“8字形”;

AN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C 选项中,∠A=90??∠B,

所以 ∠A+∠B=90?,所以 ∠C=90?.

D 选项中,所以 ∠A=90?+∠B>90?,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

4. 如图,已知 ∠ACB=90?,CD⊥AB,垂足是 D,则图中与 ∠A 相等的角是 (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

A.∠1C.∠B

答案:BB.∠2D.∠1 、 ∠2 和 ∠B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kuailexue.com了解详情。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式子(0)叫做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大于或等于0。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⑴被开方数…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全等三角形知识点一全等形1、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3公因式的确定系...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全等三角形知识点一全等形1、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20xx

第十一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3公因式的...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1]1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必须是非负数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计算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2应用题第22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种形式一般式yax2bxca0顶点式yaxh2kb24...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与负数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

人教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