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20

必修二基础回归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

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

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3.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出现的人口问题是“高龄少子化”现象,使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可能使未来经济发展一蹶不振。因此必须大力推广  鼓励生育  的政策并  适当接纳移民

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其中:

欧洲和北美:现代型

全  球: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实质还是传统型)

我  国:基本现代型

6.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机械增减(人口迁移)

7.国际人口迁移

8.我国的人口迁移

9.美国的人口迁移: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l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

l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婚姻等

l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l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3.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有利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14.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  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资源状况。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16.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正面】  ①缓解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促进迁入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负面】  ①对城市环境造成压力,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②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相反。

2.城市形态的类型: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功能区

4.三大功能区比较:

 

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l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①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核心;②高级住宅区趋向于分布在距城中心较远的城市边缘,而低级住宅区则集聚在市中心附近,两者之间隔着中级住宅区。

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7.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①交通的便捷程度,  ②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9.我国的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是  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100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以下)。

10.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等级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等级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11.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12.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13. 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14.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1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6.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17.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8.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1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l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市场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举例:

①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②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④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⑤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②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地域化

5.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不足(不过已有东水西调工程)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和技术先进,交通便利

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

【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 

8.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社会经济条件】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人多地少,饮食习惯导致对稻米需求量大

⑤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

9.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较低 ④科技水平较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

10.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①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②面向市场,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1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地广人稀  ⑤机械化程度高 ⑥农业科技先进

12.大牧场放牧业特点:①面向市场,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牛、羊) ④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⑤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13.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1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①完善交通(铁路的贯通) ②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③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④种植饲料  ⑤开辟水源(打机井) ⑥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15.乳畜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⑤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紧邻消费市场)。

16.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种植牧草和饲料。

【社会经济条件】③城市化水平高,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工业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把工业分为五种类型:

2.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②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3. 写出以下工厂的污染类型及布局要求

①钢铁厂——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①应建在当地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风向

的上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②酿造厂、水泥厂——空气污染——应建在当地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或

建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③造纸厂——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④自来水厂——无污染——河流上游,水质好的地方       

⑤普通服装厂——无污染——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⑥化工厂——空气污染、水污染—— ①应建在当地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②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4.鞍钢的区位优势:①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主导),②靠近市场 ,③交通及用地 、用水条件较好。

5.宝钢的区位优势:①接近消费市场(主导)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强④劳动力素质高⑤资金雄厚。

6.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大煤田(鲁尔区)→大铁矿(鞍钢)→消费区(宝钢)。

7.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国家政策;乡土情感;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

8.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9.工业集聚的优点: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④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10.工业集聚的不足:易引起环境污染。

1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12.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

13.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

14. 鲁尔区消除污染、优化环境的具体措施: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15.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

16. 意大利工业小区

(1)特点: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17.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有: ①科技人员比例高   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多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18.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条件有: ① 知识、技术密集(主导因素)   ② 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③ 有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19.“硅谷”迅速崛起的有利条件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知识和技术密集)  ⑤市场稳定  ⑥优越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20.70年代末,美国电子工业建到得克萨斯州、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是:① “硅谷”的土地已经被占用殆尽,②得克萨斯等州、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日益网络化、国际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3.集装箱运输的优点: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4. 简要说明南昆铁路建设对西南区发展的重大意义。

经济意义:①将西南与华南联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有利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促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有利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利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②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

          ③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②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

3.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三大类。

5.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

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7.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8.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

9.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10.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1.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1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13.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14.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15.共同性原则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1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

17.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综合利用  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18.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第二篇: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

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

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3.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出现的人口问题是“高龄少子化”现象,使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可能使未来经济发展一蹶不振。因此必须大力推广  鼓励生育  的政策并  适当接纳移民

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其中:

欧洲和北美:现代型

  球: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实质还是传统型)

  国:基本现代型

6.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机械增减(人口迁移)

7国际人口迁移

8.我国的人口迁移

9.美国的人口迁移: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婚姻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3.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有利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14.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  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资源状况。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16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正面】  ①缓解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促进迁入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负面】  对城市环境造成压力,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②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相反。

2.城市形态的类型: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功能区

4.三大功能区比较:

 

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①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核心;②高级住宅区趋向于分布在距城中心较远的城市边缘,而低级住宅区则集聚在市中心附近,两者之间隔着中级住宅区。

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7.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9.我国的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是  城市人口规模  特大城市(100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以下)。

10.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等级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等级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11.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12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13. 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14.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1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6.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17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8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1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市场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举例: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地域化

5.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不足(不过已有东水西调工程)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和技术先进,交通便利

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8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饮食习惯导致对稻米需求量大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

9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较低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10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1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12大牧场放牧业特点:①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牛、羊)④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⑤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13.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1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完善交通(铁路的贯通②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种植饲料  开辟水源(打机井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15.乳畜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④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⑤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紧邻消费市场)。

16.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地形平坦,利于种植牧草和饲料。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化水平高,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较低奴隶…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翻转课堂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节人口合理容...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高中地理2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较低奴隶社会封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合起来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