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7

合肥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留守流动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这个特殊群体的问题不断凸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摸清我市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提高全社会对这个群体的重视程度,促进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留守流动儿童相关政策的出台,今年我们对我市留守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调研。此次调研覆盖我市三县四区,留守儿童数字统计到村(居),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走访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下发统计表格等形式,对全市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 我市留守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市三县四区共有18岁以下儿童968249人,其中留守儿童171937人,占总数的17.8 %;流动儿童10854人,占总数的1.1 %。

在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占总数的32%、28.1%、12.9%。留守儿童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外打工86511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3%;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85420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7%。留守儿童主要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约占42.7%,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约占 5.7%,寄养在朋友家里的约占1.2%。

流动儿童大多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以初中为主,有的家长甚至是文盲,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由于流动家庭收入较低,住所基本上都是租房,前店后房的现象比较普遍,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孩子甚至连做作业必须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有近1/3的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流动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往往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有的甚至走上的违法犯罪道路。 ——意外伤害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

家庭儿童大。

——留守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二)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仅靠哪个部门的力量都是不够的。全国妇联去年曾牵头下发两个留守流动儿童的文件,省委组织部、省妇联也联合14家单位下发关于大力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文件。按照文件要求, 目前,我市教育、团委、妇联、文明办等部门都在做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但未形成合力,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这种状况不利于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进一步开展。 ——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资金不足。虽我市政府专门拨以奖代补资金,但经过调研发现,我市的留守流动儿童之家财力有限,不少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缺乏必要物力、财力,有些儿童之家虽然设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是儿童书籍却只有寥寥数本,儿童活动器材、设备也相当有限,无活动经费。

——教育条件有待提高。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寄宿制学校少。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定点学校还相对不足,流动儿童就近入学还有一定难度,少数定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条件还较高,仍存在少数缴费入学情况。

三、针对留守流动儿童问题采取的措施

为加强农村儿童工作,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家庭监护和教育缺失问题,我市从四个方面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一是积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在合肥市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共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定点学校70所,定点小学和初中数分别占市区小学和初中总数近24%和28%。同时执行减免农民工子女借读费政策,去年减免借读费9738人,占农民工子女总数的78.9%。针对留守儿童现状,20xx年,市教育局下发了《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批转安庆市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积极采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健全“留守少年儿童”成长纪录袋、构建“代管家长”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有效机制。

二是在全市推开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其一,出台工作方案。市妇儿工委抓住省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项目推进会的契机,经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关于组织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的方案》,在全市各县区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并拨以奖代补专项经费。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由各级妇儿工委牵头组织实施,宣传、教育、团委、妇联等12个单位为责任单位,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其二,开展工作调研。市妇儿工委办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与留守儿童谈心等形式对各县区实施关爱工程情况进行了两轮调研、指导、督导,抽查了16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的组织设施及活动情况,有力推动了工程的实施。其三,召开关爱工程推进会。今年5月,市妇儿工委召开了实施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程推进会,总结项目实施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肥西县妇儿工委、市教育局和庐阳区汲桥社区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其四,形成关爱合力。市妇儿工委充分利用成员单位资源优势,形成关爱合力。今年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将36个成员单位与两纲示范点、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结成帮扶对子,要求各成员单位从物质、资金等方面支持儿童之家的建设。今年的六一期间,每个成员单位都来到结对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为他们送去了图书、录音机、体育器材等基础设备和学习用品,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目前,各县(区)均已成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组织,通过整合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十百

千”行动(即建立10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培训100名班主任或临时监护人、聘请1000名爱心家长)。目前,全市共建93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之家,培训6755名班主任,招募5583名爱心家长,设立了386部亲情热线电话。

三是创建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在留守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创建留守流动儿童学校。全市共建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44所,培训家长6670名。其中有8所分别被评为全国和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四是启动实施“阳光关爱工程”项目。通过社会各界的自愿筹款捐资,在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中心学校建立阳光关爱书屋、阳光关爱俱乐部、阳光关爱欢乐运动场、留守未成年人网站、开展阳光关爱夏令营以及资助农村特困家庭留守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等多种爱心公益活动。

此外,各有关部门、各县区也积极开展关爱行动,积极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通过创办全省首家“民工子弟图书馆”,举办“农民工子弟夏令营”、“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儿童手拉手”、“百名留守儿童看合肥”、建立“留守儿童”假期学校、创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等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肥东县构建完善的“留守小队”模式被国家11个部委倡导推广,成为我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品牌。目前,全市共有留守小队1609个,留守队员16418名。肥西县将04年以来的关爱留守孩子工作汇编成册,并开展了实施省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工作的评选表彰活动,共表彰了2个示范留守儿童之家,41名优秀“代管家长”、“留守儿童”和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四、推动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纳入民生工程,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建议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把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民生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以统筹,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各级政府的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有关单位为成员,牵头关爱工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攻破留守流动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切实为留守流动儿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留守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办公室设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关爱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体分解,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督查机制、激励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就学权利

一方面,要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加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建立健全“代管家长”等各项制度,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加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定点学校,不断改善和提高定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快户籍制度和就学制度改革,将连续暂住和就读时间长、且有一定条件在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转“正”。

(三)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整合社会资源

各级妇儿工委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提高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想方设法使工作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集成。如利用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成员单位与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结对帮扶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儿童之家与学校、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等的联建活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四)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对其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教育

各级妇儿工委要利用留守流动儿童之家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如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上自我保护安全课等,要充分发挥作用班主任、爱心家长、志愿者的作用,关心、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定期家访,使他们

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学校、社区要通过家长学校、开通家校互动热线,建立学校与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电话短信联系交流平台等形式对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和责任教育,使他们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这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帮助他们走出管教误区,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采取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并主动配合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以市妇儿工委组织为平台,统筹管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

目前,各县区均已成立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领导组,市妇儿工委将于下半年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部门联席会议,由妇儿工委牵头教育、团委、文明办、妇联等各有关部门就全市如何进一步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调研督导,交流工作信息,推广成功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二) 进一步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

我市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实施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工程实施,市妇儿工委将建立、完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激励、督导机制,年底市妇儿工委办将对各县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情况进行评估督导,对管理规范且成绩突出的作为示范点,给予奖励,对工作停滞不前的令其限期整改。


第二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

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4.3%。

3、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

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我村前几年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 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四、对策及建议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严格责任追究,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

更多相关推荐: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九龙镇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11月7日13日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为区委区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调查地点颍州区明珠双语...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在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xx年3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查地点大西桥镇三铺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问卷调查家访谈话一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3月7日13日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为县委县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调查地点田幺坪村黄柏园村调查方...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农民创造增收致富机会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20xx年暑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调研时间20xx年8月9号8月20号调研地点河南省XXXXXXXX村调查对象全村留守儿童调查主题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人员XXX农村留守儿...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题目系部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经济系国贸1023100122129佘亮肖燕智20xx年8月30日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含模板)

山东交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设计完成日期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系部专业班级学...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池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打拼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目前已达到5800万左右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其生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前言活动参加者黄波活动时间20xx年3月29号5月31号活动地点息烽县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年级10会计5班姓名钟佳苗学号100801051023导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教育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繁华经济的背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_调查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多环节实践教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走访活动调研报告姓名马银班级互联网4班学号5410120xx414一调查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