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3.23

名词:

1.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

2.对外贸易量: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进出口量之和。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指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用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4、国际分工: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5、世界市场价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它是商品的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6、转移价格:即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交易时所采用的价格。

7.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又称里昂惕夫反论或悖论,他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根据H—O理论原理,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按照H—O原理,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对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和劳动比率进行了计算,目的是验证H—O原理,但是结果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理论推理结果正好相反。上述矛盾即为里昂惕夫之谜。

8.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是指两国在某些相当具体的产业部门进行相互贸易,即一国既进口又出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或者说,两国相互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

9.管理贸易政策:是一种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为手段,政府对对外贸易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贸易制度。

10.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进口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出于特定目的再加征的额外关税。它是一种临时性措施。

11.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12.完税价格:是指经海关审定的作为计征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海关按此价格照章征税。

13.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国(地区)或区域组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和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产品质量等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的或资源性的技术性措施。

14.国际商品协定: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与进口国就该项商品购销、价格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15.最惠国待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它的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方享有或可能享有的待遇。

16.国民待遇是指缔约一方保证缔约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17.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逐步取消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实现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为此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18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国际化生产或经营活动的企业(或经营实体)。

19.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出售或购买技术使用权的贸易行为。

简答:

1.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答:(1)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两者的关系是分工与交换的相互关系。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2、国际贸易不仅是国际分工的体现,同时也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2)从根本上说,国际贸易的发展要受到国际分工的制约和影响。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四组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整合作用。四组基本因素为: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组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四者构成一个钻石结构。两个辅助因素为机遇政府作用

3.产业内贸易理论:

答:一、偏好相似理论(需求结构相似说),又称“需求相似论”,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基本观点:(1)产品的出口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的;(2)产业内贸易程度决定于两国消费者偏好的相似程度(即两国的需求结构的相似程度);(3)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决定于人均收入水平。二、市场结构论(综合论)(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3)消费者偏好的差异也会导致产业内贸易。(4)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4.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答:(一)主要观点:1、生产力论是李斯特保护理论的理论基础:生产力论的核心思想:生产财富的能力或“财富的生产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果树与果实)2、经济发展阶段论:一国采取何种贸易政策,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定。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农业阶段:自由贸易政策——葡萄牙、西班牙;农工业阶段:保护关税制度——德国、美国农工商业阶段:自由贸易政策——英国。法国:第四、五阶段之间。3、保护的对象和时间:保护对象:幼稚工业,农业部门不属于保护的部门。保护期限:不超过30年。4、保护的手段:征收高关税:通过对某些工业品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5、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二)评价1、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2、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行经济自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代,我们对其需要批判地加以借鉴。

5.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

答:(1)资源出口导向型政策:通过出口具有资源优势的农、矿、特产等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然后用外汇进口技术、中间制成品、资本物品,由此逐步地推动本国、本地区的工业化。

(2)进口替代政策:依靠高关税、配额等保护手段来限制进口,以国内生产的产品代替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外贸政策。

(3)出口导向政策:是指一国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原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则称为“出口替代”,即用加工的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代替原来的初级产品出口,并以此来推动本国的工业化。一般与出口鼓励政策相结合。

6..经济特区的类型

答:(一)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是全部或绝大部分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口的港口。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 :是由自由港发展而来,以自由港为依托,将范围扩大到自由港的邻近地区。

(二)保税区:又叫“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设置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三)出口加工区:其设立目的: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扩大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自由边境区:一般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对于在区内使用的牲畜设备、原材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但如果在区内转运到本国其他地区销售,则要照章纳税。(如,美墨边境)

(五) 过境区:沿海国家开辟一些海港、河港或国境城市作为过境区,简化海关手续,免征或只征小额过境费用。

(六)综合型经济特区指一国或地区在其港口附近等地划出一定的范围,配以特定的优惠措施,吸引外国或境外企业在区内从事外贸、加工工业、农畜业、金融保险和旅游业等多种经营活动的区域。

7.出口管制的商品:(1)战略物资及其有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2)国内紧缺物资(3)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4)黄金、白银等贵金属(5)需要“自动”控制出口的商品(6)被列入对进口国或地区进行经济制裁的商品(7)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商品和出口额大的商品(8)跨国公司的某些产品

8.海关税则:海关税则——关税的征收依据: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免税商品以及禁止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海关税则的主要种类1)按税率表的栏数::单式税则(一栏税则):少数发展中国家;复式税则(多栏税则):欧盟、我国2)按税则制定权:自主税则(国定税则);协定税则

9..国际商品协定的特点:(1)所涉及商品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2)目的:维持合理价格、保证供应。(3)每个国际商品协定都成立了一个具有国际法人资格、享有某种权力的国际组织。

10.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答:(一)联系:有内在的历史继承性。 (1)WTO继承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合理内容,包括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 (2)原来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规范各成员间货物贸易关系的准则。

(二)区别:(1)机构性质:GATT:“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具法人地位;WTO: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2)管辖范围:GATT: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WTO: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3)争端解决:GATT:“协商一致”原则,没有规定时间表;WTO:“反向协商一致”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1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2)自由贸易原则(3)公平贸易原则(4)透明度原则(5)争端协商解决原则(6)对发展中国家优惠的原则(7)互惠原则(8)权利和义务平衡原则(9)合理保障原则(10)区域贸易安排原则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个层次及其特点:(1)优惠贸易安排: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优先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式,对其全部贸易商品或部分贸易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一种区域经济安排。(2)自由贸易区: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在完全取消区内关税和数量限制等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对非成员国贸易设定统一的对外关税,对外实行共同的贸易政策。主要特征: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是比关税同盟更高一层次的经济一化组织形式,它除了取消区内贸易壁垒和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之外,还涉及资本、劳动力等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同样,在有关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和规则方面对非成国实行一致的经济政策。(5)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比共同市场更高一层是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全面统一的共同市场。成员国除了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以外,通过调整各自的经济政策,谋求协调一致的财政、货币、产业、区域发展等政策。主要特征: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6)完全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它是指各成员国融合成为一个拥有极大经济权威的超国家机关进行协调管理的、实行单一的经济策的整体。主要特征: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这六种一体化形式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程,也是成员国不断让渡国家主权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特征

13..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答: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从静态的、局部的分析出发,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

国际贸易方式具有两个缺陷:(1)某些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导致交易成本过高;(2)商品出口受到进口国政府的限制

而要素流动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流入的要素往往是进口国比较稀缺的,进口国市场不存在垄断,更不会对进口国的生产构成威胁,却能够改善其供求结构;(2)要素的流入特别是资本、技术的输入,能够达到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解决就业等问题

所以,各国政府一般都欢迎、鼓励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这层意义上说,要素流动带来的将是商品进出口的减少,要素流动替代了国际贸易。

二.但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看,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短期内:要素输入国进口替代→进口减少。

长期:要素输入国: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出口增加→收入水平和进口支付能力提高→进、出口规模将最终扩大;

要素输出国:借助要素输出增加的收入发展本国经济,创造新的优势,提高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4.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

答:一.对外直接投资:(1)对外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在另一国新建生产经营实体,或把资本投入到另一国的工商企业,并以控制企业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对外投资活动。

(2)主要形式 :①独资企业;②控股企业;③股权式合资经营企业;④契约式合作经营企业。

二、对外间接投资(资产组合投资)

特点:投资者不直接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1)国际证券投资是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和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外国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目的:获得债息、股息和证券买卖的差价收入

(2)国际借贷是以贷款或出口信贷方式把资金借给外国政府或企业,以获取一定利息的投资活动。

主要形式:①政府援助贷款;②国际金融机构贷款;③国际金融市场贷款;④出口信贷。

小问题:

1.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一般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

2.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形态不同划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按贸易是否有第三方参加: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按清偿工具不同:自由结汇贸易(现汇结算贸易)和易货贸易(换货贸易、对销贸易);按货物运输方式不同:陆路贸易、海路~、空运~ 、 邮购~ 、多式联运~ ;按贸易形式不同: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

3.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和用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世界各国与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又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除当时出口额的方法,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额.

4.贸易差额: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5.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6、国际价值论:国际价值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它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世界货币)

7、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一是自然条件。

(一)社会生产力——决定性因素(二)自然条件——基础(可能性) ,制约作用

8、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

9、贸易条件的类型和实质:类型:净贸易条件指数,收入(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实质: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10、世界市场的分类:1、按重要程度划分:主要、次要商品市场2、按商品种类划分:生产资料、消费品市场3、按交易内容:商品(货物)、服务(技术) 、金融市场4、按交易形式: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5、按交割形式:国际现货市场、国际期货市场6、按地区划分:欧洲、美洲、亚洲等市场

11.比较成本优势:所谓比较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比率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比率的比较。(价格之比)

12.H-0理论内容及观点:(狭义)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国际贸易ß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ß商品的成本不同ß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ß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ß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国际贸易基础)

贸易模式:一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本国充裕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13..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主张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政策含义:奖出限入。

14.重赏主义理论:  背景: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地理大发现;

两个阶段: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到16世纪末)2、晚期重商主义(约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

15.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的发展历史:50年代—70年代初期:自由贸易;70年代中期起:新贸易保护主义;1995年起:WTO,相对自由。

16.关税的分类:(一)按征收商品流向分类:1、进口税2、出口税3、过境税(二)按征税目的分类1、财政关税2、保护关税(三)按差别待遇分类:进口税——1、普通关税2、优惠关税3、进口附加税

17.外汇管制:即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一种制度。其形式有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

18.汇率政策: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对进口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汇率政策的三种选择:汇价高估汇价低估均衡汇率

19.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又称“国营贸易”,是国家对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政府机构直接进行经营,或者把商品的进出口垄断权给予供应企业或国有企业经营。

各国国家垄断进出口商品(1)烟酒;(2)农产品;(3)武器(军火);(4)石油。

20.累进的关税结构: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最终产品的生产,应该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升级的关税结构或“累进的关税结构”。加工程度越高(如最终产品),应该征收越高的关税;加工程度越低(如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应该征收越低的关税。

2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跨国、跨地区流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消费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和经济体制的一体化。

22..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四种类型:根据条约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全面性~、专门性~;根据缔约方的数目来分:双边~、多边~

23.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内容:(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二)世贸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三)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四)世贸组织的地位(五)世贸组织的组织机构(六)世贸组织的成员资格(七)世贸组织的决策制度

2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个层次:1、优惠贸易安排(最松散、最低级的形式)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 最高级、最终的形式)

25.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26.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实质就是“集体保护贸易”,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在于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所取得实际效果。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效应;动态效应:增加出口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竞争效应、刺激投资效应、资源配置效应

2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0年代末,英国里丁大学教授J.H.邓宁(John H. Dunning)提出。

它是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进行兼容并包,并吸收了国际经济学中的各派思想,把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合为一体的理论。

基本观点: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8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1)贸易对象(标的物)不同。(技术,无形)(2)所有权的转变不同。接受方一般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技术标的使用权,不能取得所有权。(3)贸易关系不同。交易双方是一种持续的、按契约进行合作的关系(4)贸易条件不同。随不同的贸易内容而不同,其权利义务及其涉及的法律、作价原则、方法都很复杂,确定起来比较困难。(5)政府干预程度不同。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国家对技术出口审查较严

更多相关推荐:
国际贸易总结

国际贸易总结连锁经营管理103班1024307赵萌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

国际贸易总结

单选题:1、总贸易体系是指以一国的(C)作为统计界限。A.货物进出口B.服务进出口C.国境D.关境2、贸易顺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A)。A.出口额大于进口额B.出口额小于进口额C.出口额等于进口…

学习国际贸易心得体会

学习国际贸易心得体会摘要:国贸实务是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到会计学、经济学、法律学、保险学、管理学等学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

国际贸易总结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念从国际范围来看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称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于政策的研究任务国贸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国际商品和服务的一般规律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国家地经济贸易集团对外贸易政策与...

国际贸易实务学习心得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总结一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目的与意义国际贸易这门课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学科通过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我们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熟悉了进出口业务的...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

一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也称世界贸易对外贸易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外贸依存度表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净出口国民生产总额必须是因为买卖而...

国际贸易实习报告总结

一、引言实习时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时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班级制药111学号20xx121333姓名吴丹丹一绪论大一的第二学期我选修了一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我学的专业是制药一开始选择这门课是觉得国际贸易听上去挺得瑟的学了后和人交谈的时候...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总结为期一周半的国际贸易与实务实训已经结束了不能说完成得很圆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次实训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并且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切身体会到了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其实说真的还没...

国际贸易(高职)课程总结

编号金贸系课程总结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国际贸易教学班级主讲人张超时间20xx年1月8日填表要求一本表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教学档案袋内一份交到财经系秘书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邮件至bghujs二用双面A4纸...

进出口贸易业务模拟课程学习总结

进出口贸易业务模拟课程学习总结行情并同工厂和进口商建立广泛而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核算过程本身是复杂的这需要足够耐心细心在国...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实训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实训总结经过两周的模拟实验实训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这次实训中我们充分利用了世格外贸单...

国际贸易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