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时间:2024.5.8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

1. 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 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4 课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课时

实验活动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 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三、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实验录像: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

提出问题: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回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

二、新课教学

讲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含有酸。

图片展示:食醋,柠檬、柑橘,铅蓄电池。

食醋中含醋酸、柠檬中含柠檬酸、铅蓄电池中含硫酸。

“碱”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它们都属于碱。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

1. 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盐酸、醋酸、硫酸;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酸和碱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紫色石蕊试液。

过渡:除了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也能显示出特殊的颜色变化。请同学们利用这两种试液进行实验。

实验10-1: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填写教材第51页的表格。.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结论:

                     遇酸性溶液变红色

(1)紫色石蕊试液                              (酸红碱蓝)

                     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遇酸性溶液不变色

(2)无色酚酞试液                              (酸无碱红)

                     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讲述: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也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2. 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能不能寻找出一些物质代替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酞试剂这两种指示剂?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的材料卡片——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出示物品:紫萝卜皮、紫甘蓝、芹菜、月季花花瓣、油麦菜、胡萝卜。

提出问题:它们的汁液遇到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能否变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

同学们猜想:可以、不能、不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了解指示剂制作过程。

3. 自制酸碱指示剂

在每个实验桌前都有一种物品,可能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同学们就用所给物品提取汁液,在5分钟内合作完成

活动与探究1:自制指示剂

步骤一:在研钵中研磨,物品较大的,用剪刀剪碎后再放入研钵研磨;

步骤二:加入酒精溶液浸泡;

步骤三:将用纱布罩在烧杯口,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出。

活动与探究2:观察实验提取出来的汁液在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现象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交流实验结果:①你提取的汁液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颜色是否变化了?怎么变的?②比较所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③你提取的汁液能否作酸碱指示剂?为什么?

应用与探究:用自制指示剂检测未知液体和白色粉末的酸碱性

引导学生:先弄清楚自制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时颜色改变情况,再用该指示剂测,看待测物颜色如何变化,进而得出结论。

思考问题:①待测物显酸性还是碱性?②你得到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实验完毕,汇报结果。展示:无色液体是雪碧,呈酸性;白色粉末是纯碱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

学生将遮盖在待测物上的纸去掉,看看你们测定的是什么?检查自己测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老师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1. 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盐酸、醋酸、硫酸;

(2)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2. 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2)指示剂变色规律

(3)自制指示剂

步骤:捣烂——酒精浸泡——纱布过滤。

第2课时  常见的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 学会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 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释方法。

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新闻:①浓硫酸毁容事件;②浓硫酸罐车不慎翻车毁百米路面。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交流,认识到浓硫酸的强烈腐蚀性,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几种常见的酸

(1)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实验10-2:观察实物浓盐酸和浓硫酸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提醒学生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归纳它们的物理性质,制作下表。

浓盐酸与浓硫酸一样,也具有强腐蚀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生活中常见的酸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

2. 浓硫酸的腐蚀性

(1)演示实验10-3。让两个同学上讲台作帮手,参与实验。

   

    过渡: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如何把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呢?

(2)浓硫酸的稀释

演示:①浓硫酸的稀释过程;②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学生观察现象,产生疑问,然后阅读教材,了解原因并正确叙述浓硫酸稀释方法。

过渡:通过探究,你对酸有什么样的认识?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以盐酸、硫酸为例探究一下。

3. 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投影活动要求和提示,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结果,请同学们填写教材中表格,并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检查、纠正。

归纳:(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引导回扣目标。

四、板书设计

1. 几种常见的酸:HCl 、H2SO4、CH3COOH、H2CO3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 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的稀释

3.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第3课时  常见的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认识几种常见的碱,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保存方法、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展示图片“自热米饭”,加热方法特别,将包装内的发热包与水接触就会放热。这个发热包内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2. 播放录像:生石灰与水的剧烈反应。

这个发热包内物质的成分其实就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它遇到水就会发生化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氢氧化钙。

CaO + H2O=Ca(OH)2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常见的碱——Ca(OH)2、NaOH。

二、新课教学

1. 几种常见的碱

(1)实验探究:认识Ca(OH)2和NaOH

①观察两种碱的颜色、状态。

②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于一个小烧杯中,轻轻晃动烧杯。与试验台上早已放置一段时间后的在那里的氢氧化钠固体对比观察,有什么发现?

③向实验桌上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加入等量的水,用手触摸烧杯壁。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交流讨论。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5、56页内容,了解潮解的过程及Ca(OH)2和NaOH的用途和常见的碱。

归纳:两种碱的物理性质。

NaOH:白色固体、易溶并放热、易潮解。

Ca(OH)2:白色固体、微溶与水。

常见的碱有NaOH、Ca(OH)2、KOH、NH3·H2O。

过渡:通过探究,你对碱有什么样的认识?碱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以Ca(OH)2为参照物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2. 碱的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

(1)回忆“指示剂与酸、碱的作用”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NaOH和Ca(OH)2溶液显示什么颜色?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3)演示: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

思考交流: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经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学生: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4)演示:一组对比实验:分别往两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两个瓶子都变瘪,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那个瓶子变瘪的程度更大。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写出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碱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CO2反应。

拓展演绎:NaOH和Ca(OH)2还能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这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原理类似。请在学案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 + 2NaOH=Na2CO3 + H2O   SO2 + 2NaOH=Na2SO3 + H2O      

SO3 + 2NaOH=Na2SO4 + H2O   SO2 + Ca(OH)2=CaSO3 + H2O      

SO3 + Ca(OH)2=CaSO4 + H2O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引导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CaO + H2O= Ca(OH)2

(生石灰)   (熟石灰)                          

1. 几种常见的碱                          

物理性质                               

NaOH:白色固体、易溶并放热、易潮解。 

Ca(OH)2:白色固体、微溶与水。         

常见的碱:NaOH、Ca(OH)2、KOH、NH3·H2O.

2. 碱的化学性质

   第4课时  酸和碱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2. 从组成上理解酸、碱分别具有相似性的本质原因。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性的原因的探究。

教学难点

酸、碱分别具有相似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酸的性质有哪些?

2. 碱的性质有哪些?

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旧知、书写方程式。

过渡:这些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今天我们来探究它们性质相似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性质相似的原因。

1.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10-7。1、3组实验盐酸、硫酸;2、4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5、6组实验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现象。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交流、讨论并归纳。

交流问题: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金属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设问:金属能导电是带电电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吗?

展示FLASH动画,模拟HCl在水中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解离出H+和SO42-, NaOH在水中解离出Na+和OH-。这些带电的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第2、3自然段,观察图10-10,理解不同的酸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领悟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归纳: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相同的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①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练习巩固

(1)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 镀锌水管      B. 铜制塑像      C. 大理石栏杆      D. 铝合金门窗

(2)通过第十单元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_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 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_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a                   ;b                 ,实验室常来作气体的固体干燥剂,如:干燥 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等气体,但不能干燥SO2等酸性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B  (2)① H+  ②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H2等;SO2+2NaOH=Na2SO3+H2O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引导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酸、碱化学性质相似原因

1. 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理解盐的概念。

2.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教学难点

从离子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展示腌制的松花蛋图片。

介绍:松花蛋腌制过程中生成了碱,吃起来有涩味,蘸少量醋(含醋酸)食用,涩味会消失。质疑:涩味消失是否会因为碱和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假设:碱和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交流。

引导:是否没有明显现象就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反应?怎样才能有明显的现象证明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反应了?

学生联想:可以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方案1: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红色慢慢消失。

方案2:盐酸(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仍无色。

方案3:NaOH溶液(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滴加盐酸,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方案4:盐酸(无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红色→滴加NaOH溶液,震荡→溶液变为紫色。

评价活动:各小组,从现象是否明显、是否容易观察的角度,分析评价各个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方案1为最佳方案。

演示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滴加酚酞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红色慢慢消失。

归纳: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为什么酸和碱能够发生反应?

播放课件:(水很稳定)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微观示意。

提醒:(1)注意观察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存在哪些粒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2)对比反应前后粒子种类的变化,你认为上述变化中参与反应的粒子有哪些?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观看反应的微观示意,理解反应实质,写反应方程式:NaOH+HCl= NaCl+H2O

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硫酸:                     

    (2)氢氧化钙和盐酸:                    

设疑:对比以上三个反应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上有何共同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盐的概念及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 +  碱 = 盐 +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自主学习: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并交流讨论下列生活实例,解释相关问题:

(1)解释“向酸性土壤中洒熟石灰”的秘密。

(2)一些工厂排除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可加什么物质最合适?

(3)松花蛋味涩(呈碱性),食用时除去涩味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4)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其中的原因?

(5)某人患胃酸过多症后,医生建议吃含有Al(OH)3的药丸,请用方程式解释其原理。

归纳: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本课小结

1.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实质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

1. 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酸 +  碱 = 盐 + 水

(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2. 通过测定不同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pH测试方法。

教学难点

pH测试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2. 取1滴管稀硫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判断酸性变强还是变弱?

二、新课教学

1. 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教师:溶液的酸性、碱性有强有弱,如何表示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呢?   

明晰:pH

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有关内容并思考问题:

①pH的范围   ②测定pH的方法  ③pH的大小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展示一种PH试纸和比色卡,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 pH范围:0~14

②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实验探究一:

教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溶液pH< 7的有稀硫酸、稀盐酸,显酸性。

溶液pH >7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显碱性。

溶液pH =7的是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2)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越大。

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质哪些显酸性,哪些显碱性,哪些接近中性?

显酸性的是橘子汁、白醋,显碱性的是肥皂水、洗涤剂,接近中性的是白糖水、自来水。

2. 组织学生读教材第63页图10-19“身边一些物质的pH”,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中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64页的“资料卡片: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实验探究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思考交流:(1)我们使用的洗发用品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

(2)洗发时,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素,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怎样解释?

(3)从清洁效果和保护头发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怎样选择洗发用品比较好,说出你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1. 溶液酸碱度可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性溶液pH < 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pH > 7,碱性越强pH越大;中性溶液pH = 7。

3. 溶液酸碱度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四、板书设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pH范围:0~14

2. 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pH< 7溶液呈酸性

pH >7溶液呈碱性

pH =7溶液呈中性

3.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4.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计划宋以华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教学。初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还是很不了解,所以我需要在教学上充分的对学生重点照顾,让学生建立起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这才是我要教学的关键,我相信在以后…

(下)新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2、学会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表示的意义。3、认识开展化学研究,学好化学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开展的重要性。4、了解化学探究的环节…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计划贾莉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教学初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还是很不了解所以我需要在教学上充分的对学生重点照顾让学生建立起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这才是我要教学的关键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兴...

20xx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永德县一中李德旺本学期初三化学新课程计划在3月27日之前结束其余时间接下来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三个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研究化学教学大纲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20xx-20xx第二学期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继续在课程改革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使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提高一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20xx20xx学年上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九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55人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上册)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教学计划吉县三中冯凯一学生分析本学期我带初三年级3个班的化学课这些学生有的学习习惯比较好但也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他们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为...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上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本人所教学学科只有一个班为168班这些学生来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霸州第二十中学化学课实验教学计划第20xx20xx学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计划第20xx20xx学年度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总体分析初三共有1个班约有学生15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

初三化学实验下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了解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

初三化学期中复习计划

初三化学期中复习计划初三的同学们将迎来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这次考试之所以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是因为其意义不同于其他年级的阶段性测验明年中考之前同学们会先后经历期中期末一模二模等系列考试的临战检阅因此作为...

沪教版下学期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沪教版下学期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知道酸碱盐氧化物等化合物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简单知识认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二技能目标1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