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赵、冯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

时间:2024.4.20

四平初中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

时间: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我校科学课题组自20xx年5月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的开发与应用”的子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实验研究工作。两年来,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局限于领导和同事们听评课。领导评课,带有考评性质,致使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脱离教学实际的条条框框,有的甚至是领导的个人意图。上课是为领导设计的,提前准备,试课、试学生,有的甚至将答案提前告诉学生,生怕学生回答有误。给执教教师极大的压力,对学生来说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愿表演。表演的好,回答的其实是背的流利,让领导高兴了,自己的老师就能得高分。至于教师们听评课,往往流于形式,报喜不报忧。没有人敢当面得罪人。没有这个必要,其实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执教者按照标准上得很好,很顺利,哪里有缺点。即便是有,也是不熟练,不符合那一条,还有那一项还没做到。

(二)评价内容单一

以教师的课堂行为为中心进行评价,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教材把握是否正确、教法运用是否灵活、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规范等等,都是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的角度进行评价,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情况。

以教师的教法为中心进行评价,考虑得最多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各种教学方法是否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而对教师有没有指导学生采用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却关注很少,更没有涉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以及学习情绪的评价。偏重教法轻视学法,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亦关注不够。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用一张评价表评价课堂教学,没有科学学科的特色,因此不能真正促进科学教学的提高。在评价项目中,绝大多数是关于知识传授方面的要求,如知识的讲解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原则,教学内容容量恰当等,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则没有具体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对静态的教学要素的评价,如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而对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学生的参与、讨论、实验,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成功体验等涉及得很少,尤其是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环节缺乏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要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教材分析透彻,教学环节完美就是一节好课,对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很少涉及,因此学生对书本上讲的道理都知道,但是不能付诸实践,很难促进学生的内化,教学实效性较差。

(三)评价形式单一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局限于一纸评价表。虽然评价细则条目不断增加,越来越细,但仍不能反映真实的课堂教学。有些情况无法用条目表述,有的在表述过程中或分值评定中失去真实性。

(四)评价时机单一

评价局限于一节课,课堂中的几个环节。不涉及教师以前的水平,学生的基础,无法评价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了多少,发展了多少。更不考虑以后的发展方向。好的教师好的学生一直就好下去,有距离永远也赶不上,即使有机会评课,看到的也只是差距,而没有发觉他们的进步和提高。

(五)评价效能低

评价的结果,只是排队,孰优孰劣。发现差距,这个老师怎样,这个班的学生如何如何。评定优秀教师,优先晋级。没有考虑教师的发展,教师教学的提高,长此以往,也不利教师的发展。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我们初步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五维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评价内容的多项设置,评价形式的多样实施,评价时机符合师生发展,评价效能促进师生发展。

二、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形成要完成2次飞跃,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活动的总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科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规律。

2.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所谓统一性,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其中的某些方法是不少科学研究所共有的,如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说、证实与证伪、实验与思辩等。所谓多

样性是指由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环境的不同,任何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各异,是具有研究者个人特色的,因此也是历史的,具有不完全可通约性。

(二)心理学理论

1.认知结构理论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知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儿童认知的形成,既不是外物的简单复本(经验论),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独立显现(预成论),而是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到内部世界的过程)和顺应(有机体调节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环境的过程)引起个体内部图式——认知结构的变化,从而达到认识上的平衡的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R>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解释现实,因此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有迥异。建构主义更为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3.加涅的学习理论<BR>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每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要求不同的学习条件。人的认知加工过程要经历九个重要而有序的阶段(注意、预期目标、提取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强化、根据线索提取知识、技能一般化)。

(三)教育学理论

1.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论者认为,教育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并不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部过程。终身教育不以获取知识作为主要目标,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强调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强调教育方法的改革(终身教育论者提出的方法有:自我教育、小组学习方法、创造性和非指导性方法、教育要遵循兴趣原理)等。

2.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主张教育以培养、发展和弘扬儿童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强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主体性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过程;是理

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相统一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

(四)当代教学论

1.探究教学论

探究教学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包括有围绕某个主题安排的丰富的教学材料、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等);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

2.活动教学论

活动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小组为中心”。主张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通过种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学习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它的基本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尊重儿童的本性及其个性自然成长是活动教学的灵魂。

三、评价体系所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结果,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已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上的问题,制定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师课后反思、教师成长记录袋、学生座谈、学生科学文件价、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况、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情况进行多维评价。

(三)过程性原则。

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我们把教师、学生个体成长与进步放在重要位置上,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对评价资料进行细心收集、整理与分析。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五维评价体系

我们知道:许多点在同一维度上构成线,两个维度的线则构成面,三个维度上的线则塑造一个立体,一个具有长、宽、高的实际物体。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五维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三个评价维度的基础上增加评价时机和评价效能,使立体的评价实体成为发展的动态的评价系统,成为时时刻刻发挥最佳效能的评价系统。五个评价维度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构成一个统一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成为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评价体系。下图可形象地表示五个评价维度的关系:

(一维)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由教师本人的自评、教师之间的互

评、专家点评、学生参价、学生家长的助评构成。不同主体的评价意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到进步和不足,不仅客观的真实的反映课堂教学,而且使课堂教学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需要。

1、教师自评

自评,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后,从自身角度总结执教中的得失,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教师自己评价自己,能清晰的发觉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更有效的直接的促进今后的发展。一般,自评的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以及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教师自评形式包括:课后反思、课后记、课后自评表、课后总结性演讲、课后说课等。执教者客观审视课堂教学,亲自分析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不仅提升自评水平,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提高、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执教前对自身、学生的现状和水平进行评价、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明确:想通过本节课那些方面得到提高,学生的那些情况值得注意,这样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明确。

2、教师互评

教师互评是教师间的一种相互交流、讨论学习的有效活动。授课结束后,听课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讨论评价,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促进听课教师全员参与评课。这种多向信息交流,为授课教师提供了更多改进教学、全面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互评的过程又是评课教师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发展的过程,它打开了教者和评者相长的通道,开启了教学智慧的大门。教师评议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评析,有效避免了“当局者迷”的状况,让清醒的旁观者帮助当局者对课堂教学有个清晰的全面地认识。评议时针对执教者的闪光点,并及时总结交流,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通过集体讨论共同认识,达到共同提高。

3、专家点评

专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自评、教师互评中争论不休、难以定夺的问题,专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给予解答,并能提出指导性意见。所以学校邀请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参与评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指点教师教学迷津的钥匙,会使教师受益很大,能促使教师深刻反思、快速成长。

4、学生参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在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参与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更能使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便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变换教学策略、发展教学智慧。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从而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其中包含教师无法觉察到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孩子们童真的心语,展示着孩子真诚的建议,是教师发现不足从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5、家长助评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仅要经得起校内师生的检验评价,更应经得起社会和家庭的检验与评价。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学生的首任教师,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且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言谈举止,思想想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更能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到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和发展急需。同时,通过参与评课,也能了解到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发展现状,能使他们更有效的指导学生全时空、多方面的发展。充分利用

家长的智力资源,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听课、评课,可以拓宽评价的空间,弥补学校师生评课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维)评价内容的多项设置

评价内容由单一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转变为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相结合,并且以学生学习评价为重点。不仅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进一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理念。

课堂教学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组成,并且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要完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则加强,完善;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有碍于学生学习行为则必须减少甚至取蒂。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成败,主要以学生是否学习、是否有效性学习,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基本评价指标。

1、学生的学习状态

(1)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看学生参与能否对他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启发。

(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看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

(5)生成状态。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2、教师的教学行为

(1)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即一般意义上的驾驭课堂活动的能力。

(2)注意中心。看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上去。

(3)教学机制。看教师是否具备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

(4)教学态度。看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够充分地尊重与信任学生,是否有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态度,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与宽容,是否能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是否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能给予应有的赞赏,而不论学生的这

种表现出现在教师的什么心境下

(三维) 评价形式的多样实施

1、根据评价内容制定评价表和问卷。如:课堂教学教师自评表、课堂教学教师互评表、课堂教学专家点评表、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表、课堂教学家长听评表。这些评价表,分别涉及本节课评价细则、以往情况以及预期发展方向及发展程度。评价细则分别涉及学生学习部分、教师教学部分以及教与学的整合与统一。详见附表(1)(2)(3)(4)(5)

(6)。问卷和谈话是评价表的补充和非量化说明,能更真实的反映具体情况。评价表与问卷谈话的有机结合使我们全面地了解课堂教学,了解教师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的程度以及速度。最后将各评价表与问卷综合得分按权重得出综合考评分。

2、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分教师和学生两类。教师成长记录档案包括:以上评价表、问卷谈话记录、课前预想、课后记、课堂实录(文字资料、录音录像资料)、听评记录、个人心得体会、发展计划、教学案例及分析、学生的课堂日记、学生的“我想对你说”。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包括:小制作、论文、心得、课堂日记、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我想对你说”、课堂教学中我的表现(音像资料)……

3、网络评价系统平台。将所有评价资料,在网上共享,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学生也可以查阅到教师的情况。其中课堂教学中我的表现(音像资料)由学生自行根据需要从教师课堂实录上裁剪。在网络上教师学生没有秘密可言,共同交流,获得共同提高。有的学生说:现在可以查到老师要考我们什么。的确,有些考核内容让他们早知道,他们会更努力去学、想法去学。

(四维)评价时机符合师生发展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我们应该动态的发展的评价课堂教学,不仅在课中评、在课后评,而且应考虑课前的经验基础和能力水平。承认教师学生水平的差距,经历他们的提高,关注他们今后的发展。 1、课前评价,了解师生课前基础和水平。教师和学生在发展层次上、发展水平上不尽相同,有的略高一些,有的稍差,有一定的距离。他们都要发展,都会运用每一节课堂教学提高,有的提高得快,有的则慢一些。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过去,才能真实的评价今天的发展和提高。

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情况,明确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能更清晰地看出课堂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我们通过查阅他们的档案资料,个人成果以及过去的课堂评价纪录,也可以通过谈话方式了解他们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教师本人更应该做到课前回顾和总结,清晰自己将通过课堂

教学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课中评价,通过教师的点滴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效推进教学进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点评,学生之间也要互相评价各自的得失。教学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探究,通过教师观察和提问反馈等方法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如参与探究活动的状态,对某个问题的反映等),并据此调整教学进程,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流畅进行。探究活动中,对于同伴的活动行为,学生可以进行评价,有勉励、有学习、也有不足之处,必须改正的地方。同时如果有必要,学生还可以适时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有时教师的设计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有必要及时提出来,让老师及时调整。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的学习牵着鼻子走,如果走的不对,就应该马上由学生指出来,改过来。

3、课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与收获,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学生在本节课中,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知识的理解等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达到课前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所设置的标准,这可能还是不太清楚,而这些不太清楚将给下一节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盲目性。为此,在课结束后还要通过课后问卷测试或分析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等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活动的能力,驾驭探究的能力引领学生学习的能力到底提高了多少,也需要总结一下。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不适应学生的学习,今后应注意什么。即课后综合性评价反思。对待科学课堂教学研究应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每上完一节课就应该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反思,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调整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科学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为此,我们可这样:①教师回忆撰写课堂实录,对照自己原有的教学设想,对自己的课进行评价反思:对于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反映如何?提出这个问题,学生是怎么想的?怎么回答的?这个探究活动学生是怎样进行的?小组怎么进行合作,组内怎么进行分工的?汇报中学生是怎样说的?……学生的这些表现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联?怎样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我们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②请教研组教师听课。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形式的组织,甚至某个引领性问题的表述等出了问题,作为“当局者”的执教教师是很难发现的,可能一节课下来还是觉得“我这样引导,不是很好吗?为什么学生还是不理解?”但作为“旁观者”的听课教师在听课中是比较

清楚的,因此课后可以让听课教师对自己的课评一评,研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使自己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③自己或别人帮忙对自己的课进行录音或录像,然后再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课,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呀!我这个环节怎么会这样提问?学生的回答这么精彩,我怎么没有注意?整节课下来我的教学表情怎么这样呆板?这个教学环节我处理得不错。……这样,不断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维)评价效能促进师生发展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一是反思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在同一评价平台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教师反思评价,得知自己进步了许多,更清楚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新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较实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广大教师自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自我反馈,自我调控,不断改进教学。通过评价,教师们在教学行为上,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上大有改进,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个人专业化发展。实践证明:通过评价标准研究的实施促成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念在以下五方面得到更新和突破:变学科本位观为整合教学观;变师生接受关系为交往互动关系;变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框架为“知识和技

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整合的目标框架;变课堂运行的封闭和预设为开放和生成;变被动、个体、接受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最终使课堂教学行为得以转变、实现优化。

通过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我们发现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和工作方式正发生着较大的改变:相互交流沟通和集体备课增多,注重教学设计和课堂反思增多,自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现象增多,要求学习培训、拓展知识的愿望强烈,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2、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研制的评价标准,界定了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多了,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逐渐减少。学生直接向教师提意见,教师随时随地的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活动和教学内容。学生也清晰的知道哪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怎样的教学活动使自己发展快,自己应在哪些方面通过怎样的途径得到最有效的提高。

五、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指导学生有效评价。

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价,自己喜欢的分值高、评语好。不喜欢的则低分甚至不记分、或者答卷上空白,或谈话中沉默为金。学生在本年龄段那些素质应得到提高,了解得还不够。从他们的无知中也清晰地看到他们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二)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

有的自评力度不深刻,有的因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学生或其他教师的真实评价。学生还不敢跟他谈出自己的心里话,甚至不敢想被人说。较为严肃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客观评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存于表面,没有达到真正的师生无间隙。

(三)家长评价意识有待提高。

时间与空间还不是充分的理由。多数家长没时间,家长来多了听课秩序不容易控制。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这与家长的素质有关,需要进一步宣传教育。

(四)评价内容按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划分,还有些内容没有涵盖。比如学习行为与教学行为的融合、学习行为与教学行为的相互影响等问题。

(五)评价网络共享问题,有待提高。

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运用共享资源,指导学生开发自己的网络自评资源。

课题组成员:

刘云才 由树栋 周金华 杨文彬 吴美丽 董月梅 董美香 闫 杰 耿 静 沈 岩

参考文献

《教学评价》 柯孔标著 北京知识出版社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滨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3---6年级)》朗盛新主编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张华主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 方红、常利梅主编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科学教师使用手册》 周新奎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当代教育新理念》 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组编 北京出版社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 周新奎编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教会学生思维》 郅庭瑾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主体性教育》张天宝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优秀案例分析---教师行为研究》傅道春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参考网站

山东人民出版社:.cn

人教网:.cn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cn 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园丁网:http://www. 小学科学网:

滨州教师网:

教育资讯站:http://www.edp.ust.hk

洪恩在线:

探索:

更多相关推荐:
哈城学校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作用》我校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研究与实践为背景,立足我校语文课教学实践的实际,以一线教师及初中学生为实践研究主体,运用多元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总结以生为本的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研究中期小结一.课题的提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地学生的实际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增强一个和谐愉快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力求创造一个积极有效的英语学习课堂,而且《英语课…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研究课题的目的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地学生的实际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增强一个和谐愉快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力求创造一个积极有效的英语学习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附小:李秀玉时间:20xx/01/10一、一.课题的提出我校和实小英语组在徐校长的带领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本地学生的实际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3)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3)本学期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新课程标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半年来,我在高一两个班的历史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

一年级一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年级一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拉特旗第三小学邱桂林20xx年x月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1人.虽然学生的年龄偏小,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论文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论文——班主任有效工作:用心且有“度”前言:走上教师岗位以来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我对这份工作抱有满腔热情和美好的憧憬,几乎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扑在上面。现在回想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有成功,也有…

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

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一课题进展情况自课题开题以来到现在我们全组教师进行初步实施研究阶段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我们已初具规模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完善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阶 段 性 总 结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上传洪慧更新时间20xx129185344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对话理解和创新有效提问教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身的教...

《课改形式下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改形式下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研究阶段性总结一年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工作总结如下一...

故事育人 文化立校 德育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

故事育人文化立校德育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修养内涵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一推进3343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1在理论层面在学期初由魏校长李主任和我进行了高效课堂理论培训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培训通过网络学习了李校长对高效课堂的解读加上后来5月份电子白板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认真研习了有关高效课...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