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产区订单收购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刘伯林
(20xx年7月27日)
这次麦产区订单收购工作汇报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小麦订单收购情况,交流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研究进一步提高订单履约率的措施,推进粮食产业化健康发展。各市汇报了小麦订单收购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阜阳粮食储备库、颍东区、界首市、蒙城县就订单收购和成立小麦协会情况作了典型发言。现在我代表省局讲两点意见:
一、麦产区订单收购工作情况和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粮食部门紧紧抓住中央和省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粮食产业化的重大政策机遇,按照全省粮食产业化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发展订单为突破口,最大限度的掌握粮源,粮油订单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截止7月21日,全省已签订粮油订单2053万亩,其中水稻1036万亩、小麦665万亩、油菜351万亩。预计订单收购粮食593万吨、油菜籽48万吨。 麦产区从去年秋种开始,大力推进订单,夏粮收购中狠抓订单履约率,目前已收购订单小麦108万吨,占全省小麦收购总量的53.5%。各地在订单收购中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落实订单责任,搞好收购服务。各地普遍落实全员订单责任制,按照“六包一挂”的要求,抓订单兑现,收购入库。界首市提出粮食订单“416”计划,即每个购销企业职工落实小麦订单面积400 1
亩,全市落实订单面积10万亩,争取收购小麦6万吨,目前已收购近2万吨。亳州市粮食企业麦收前派职工进村入户,了解小麦生产情况,采取“买青”、“买黄”的办法,与农户订立买卖合同,即订即收。宿州市各县实行“绩酬捆绑”收购,从县局到基层粮站逐级分解任务,包干到人,把完成实绩、质量与职工收入捆绑在一起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多收多得。淮北市粮食收储企业干部职工上门与农户结对,每人联系种植优质小麦不低500亩,并负责订单收购。在收购服务上,各地普遍采取设立网点定点收购、走村串户流动收购、预约农户上门收购等多种方式,方便农民交售订单粮。各地除提供传统服务项目外,还创新服务内容,购臵了电子地磅、输送机等机械设备,很多粮站职工自发购臵机动车,组织装卸队,为农民服务。有的企业派收购工作组,吃住在农村,对订单优质小麦单收、单放,搞好收购服务,把好质量关。有的企业还采取村干部或群众代表自己过磅的办法,让售粮食群众既对服务满意又对计量放心。
第二,抓住种粮大户,跟进掌握粮源。各地粮食部门对种粮大户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全省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36万户,种粮面积220万亩,大部分市、县粮食企业与种粮大户签订了订单。淮南市与421户50亩以上的小麦种植大户签订订单2.58万亩,收购中上门收购、优质服务、价格优惠,履约率达80%以上,目前全市已收购订单小麦4.2万吨。宿州市动员职工登门拜访种粮大户,开展亲情互动收购,灵璧县粮食储备库一名职工通过种粮大户一人收购小麦113万公斤。滁州市定远、天长等县(市)对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委托乡镇农技人员无偿提供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以真情感动种粮大 2
户,掌握粮源。
第三,通过“二次结算”,兑现收购承诺。各地在订单过程中普遍推广“一次收购、二次结算”的方式,保护了订单农民利益,大大提高了订单履约率。界首市向订单农户承诺,交售的粮食在一个半月内如市场价格上涨,将涨幅的50%返还给农户,农户持向粮站售粮凭证到粮站领取二次结算金。亳州市粮食企业承诺在一个月内将粮价上扬的差价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售粮群众。宿州市粮食企业允诺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销售利润返给订单农户,让利于民,取信于民。各地订单优质小麦价格均高出普通小麦价格5-10%,订单普通小麦价格略高于正常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售粮积极性,出现了订单农户踊跃送粮的可喜现象。
第四,发挥龙头作用,带动订单发展。淮北鲁王集团、天宏集团与10多个乡镇共签订种植优质小麦面积20万亩。天宏集团去年以来生产消化小麦13万吨,其中订单优质小麦产量10万多吨,带动农户
2.5万户,今年将改建现代化功能食品车间,扩大专用小麦生产基地,预计可生产功能食品10万吨。亳州市谯城区几家较大的面粉厂与粮食购销企业联合,开展粮食订单种植、协议收购、加工销售。阜阳粮食储备库去年秋种利用中央救灾款配套资金100多万元,统一购种61.25万公斤,与五个县区的25个乡镇签订订单18.16万亩,目前已收购入库订单小麦1万吨。固镇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去年集中供种给订单农户,种植的优质小麦今年收获时质量好、产量高。
第五,探索期货交易,规避市场风险。颍东区去年秋种签订优质专用小麦订单25万亩,其中跨区域在颍上县签订12万亩,预计收购 3
量将达4-5万吨。他们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为粮食订单创造一条新的途径。今年4月份已在郑州商品交易市场采取提前卖出的经营策略,锁定价格,锁定效益。参考期货近期、远期交易价格,分析判断新粮上市收购形势,果断决策,以每吨1960元的价格卖出硬质麦2万吨。据测算,现新粮收购均价每吨在1560元以内,加上9月份平仓前的货款利息、整理费、仓储管理费、交割运费、手续费等,利润空间每吨在200元以上。凤台县也在利用期货发展订单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六,学习延津经验,促进订单收购。4月初麦产区组织到河南延津学习考察后,结合当地实际,立即行动,提出学习推广延津经验的具体方案,正在逐步落实之中。目前界首、蒙城在全省率先成立小麦协会(无为、芜湖县成立了水稻协会,舒城县成立了粮食协会)。界首市小麦协会首批设9个分会,21个购销企业参与,吸收232名农村经纪人和小麦生产能手为中心会员,中心会员在订单收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经比较同样订单面积的企业,是团体会员的陶庙粮站订单履约率达94%,非团体会员的靳寨粮站履约率仅为18%。蒙城县由农委和粮食局两家共同牵头成立优质小麦产销协会,县农委主任、县粮食局长当名誉会长,会长由县种子公司负责人担任,粮食企业、农技部门、种粮大户等参与,首批吸收会员460人。六安市召开全市粮食产业化会议,推广延津经验,要求以全市种粮大户、粮食经营大户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为基础组建粮食产业协会。舒城县成立粮食协会,原县长担任会长,农委主任、农发行行长担任名誉会长,粮食局长担任常务副会长,会员99人,主要是收储企业负责人、个体经营 4
大户、种粮大户和村干部。亳州市要求各县在午季收购期间物色“中心会员”。埇桥区粮食局借鉴延津经验,要求每个职工至少联系经纪人或个体粮贩5户以上,并对种粮大户、生产能手进行摸底,选聘中心会员,然后成立小麦协会。通过学习推广延津经验,发挥专业协会中心会员和农村粮食经纪人的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粮食订单收购履约率。
当前小麦订单收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订单履约率整体上还不高,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截止7月21日,全省小麦订单收购履约率53.5%,其中淮南80.3%、滁州76.7%、宿州65.2%、淮北54.9%、亳州37.9%、阜阳34.4%、六安31.3%、蚌埠26.4%。订单履约率较高的县有:砀山、明光、南谯、来安、天长、灵璧、濉溪、涡阳、凤台、萧县、颍东,均超过70%以上。但有16个县订单履约率在50%以下,少数县履约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个别县甚至不到10%。影响订单履约率的因素主要是:小麦收购开始价高,后有回落,农民有惜售心理;部分农民的合同履约意识较差,尽管签订了订单,只要有人出价高,卖给谁都是卖;有的地方订单合同不完善,随意性大,权利和责任不清,影响订单的履约;少数地方虽然签订了订单,但服务未跟上,工作不细致,订得多,收得少。
二是订单优质专用品种与普通品种混杂。由于现行的订单方式为千家万户订单,一家一户种植,绝大多数没有做到连片种植,普通品种与优质品种插花播种,影响了优质品种的纯度,加上农民收割时将普通品种与优质品种混杂,没能真正做到单收、单放、单卖,有的农户把优质麦当作普通麦出售,也有的农户把普通麦搀杂在优质麦中, 5
想买个好价钱,影响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
三是订单收购统计不够及时、准确。有的上报不及时,如小麦订单收购进度表,省局要求每周三为上报日,但少数市没有按时上报,影响了全省的统计进度和通报;有的地方上报数字随意性大,逻辑性差,前后矛盾;有的地方可能存在把正常收购的粮食归到订单收购的现象;还有的缺报、漏报,没有将社会上的多种所有制企业的订单情况统计上来,影响全省统计的完整性。
二、总结经验,狠抓落实,进一步做好粮食订单收购工作
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按照全年的工作目标,结合各地讨论意见,重点是在“三个提高”上下功夫,即提高订单收购履约率、提高订单粮食加工率、提高订单品种优质率。
(一)兑现承诺,取信于民,提高订单收购履约率。最近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在省粮食局《粮食送阅材料》上批示:“关键是抓好订单的落实兑现,以取信于民,促进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履约率是检验订单效果的唯一标准。只有提高履约率,才能增加收购量,掌握粮源,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只有提高履约率,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原料保证,才能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加快转化增值;只有提高履约率,才能达到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根本目的。麦产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力以赴抓订单收购,争取使全省小麦订单收购履约率达到80%以上。有稻谷收购任务的市,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工作,完善办法,合理定价,努力提高水稻订单收购履约率。
如何进一步提高订单履约率,这次会上各地介绍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应大力推广,这里再强调几点:一是集中组织上门收购。在零 6
散收购进度较慢的情况下,各县区尤其是产粮大县,粮食企业要组织员工对照订单卡册,主动到订单农户家中收购,特别是种粮大户,要一户不放,一亩不让,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服务措施,力争把订单粮食尽可能多的收上来。二是完善“二次结算”办法,兑现承诺,让利于民,使农户真正得到实惠,既要考虑眼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订单关系。三是大力推广延津经验。充分发挥中心会员的作用,组织广大农户交售订单粮食。年底前,麦产区每个市都应该有1-2个县成立小麦协会,使粮食订单工作更加规范化、规模化、组织化。
(二)工商联手,加工增值,提高订单粮食转化率。随着全国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各地粮食差价越来越小,原粮经营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各地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经营中普遍认识到,收原粮卖原粮只能维持低水平生存,要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才能实现增值,提高订单粮食的综合效益。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把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明确提出了具体扶持政策,为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环境,这是我省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应该牢牢地把握。当前,全省粮食企业正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各地应通过产权调整、资产重组,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粮食加工业,尤其是麦产区,面粉加工厂规模小,实力不强,带动辐射力弱,与本省大米、油脂加工业迅猛发展的态势相比,已经落后,应加快发展。
7
(三)谋划明年,组织订单,提高订单品种优质率。夏粮收购结束以后,很快就要开始秋种,麦产区各市、县要早作准备,精心组织。20xx年全省小麦订单目标任务,省局将在征求各地意见和基础上,秋种前下达建议数,初步意见:在订单面积上,巩固现有订单,适当扩增面积,全省小麦订单面积不低于800万亩;在订单品种上,突出优质粮订单,订单优质率力争达到80%以上。具体搞好五个对接:
一是订单计划与秋种生产布局对接。去年底、今年初,省政府相继下发了2003-20xx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小麦优势区域主要在淮北和沿淮地区,优质强筋小麦区主要布局在淮北、亳州、阜阳、宿州市中北部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区主要布局在六安、合肥、滁州、蚌埠、阜阳、淮南市的沿淮及以南地区。各地粮食部门要根据当地政府对秋种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强与农业部门的联系,把小麦订单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订单品种与优质粮种子供应对接。要主动与省内外农科院所和种子公司挂钩,联系订单生产需要的优良种子。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与农业科技部门合作,自行繁育优质良种,减少订单成本。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缩减普通品种订单,积极推广优质、高效品种种植,使优质品种生产向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
三是订单面积与种粮大户对接。实践证明,抓大户是扩大订单面积、掌握粮源的重要途径。今年各地已对50亩以上种植大户进行了登记,在抓住这部分种粮大户不放的同时,再对10亩以上的种植户进行摸底登记,主动跟进,签订订单。
四是订单收购与中心会员对接。麦产区已经成立小麦协会的县, 8
要完善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中心会员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农民签订粮食订单。尚未成立小麦协会的地方,要积极争取、紧紧依靠村干部、粮食经纪人作为合作人,抓订单,抓粮源,并为成立协会创造条件,物色中心会员人选。
五是订单销售与市场对接。粮食销售是订单工作的终端,是体现订单经营效益的关键,在与农户签订订单的同时,要分析研究市场,寻找订单销售下家,一是直接销售给省内外用粮企业,一是与粮食加工企业联手经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加强与沿海、西部等销区的联系,特别是利用10月份第三届安徽粮油展销会的契机,邀请省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开展产销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
同志们,当前全省粮食订单工作进展势头很好,为我们完成全年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订单收购工作,大力发展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订单综合效益和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9
第二篇:在年中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年中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20xx年7月5日
同志们:
我们用了半天的时间,采取了各位处长(主任)上台汇报的形式,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和交流。各处室、各单位都很重视,会前都按要求向局办公室报送了文字材料,又都认真作了发言准备,大家谈工作进展,谈工作体会,谈工作打算,同时也查找了不足之处,讲得都很好。对于上半年工作,我感到完成的还是不错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加速了机构人员的融合。3月份以来,通过我们连续奋战,顺利实现了大楼搬迁,并正式实施了新局“三定”规定,整合调整了处室职能,合理进行了人员安排。搬迁大楼后,局办公室、人事处及时制定出台了20多个机关规章制度,有力保障机关正常运转;机关党委开展征集并确定“厚德敬业、务实创新”服务品牌和“民生至上、厚德敬业”价值观核心词,引导全局上下形成共同的工作行为和价值取向。人事处、考培处、培训干校还在党组的决策下已经连续两次组织人力社保系统领导干部赴浙江大学进行创新管理轮训,有力提升了系统工作创新管理能力;局党组还根据公开公正原则,民主推荐提任了一批中层干部,调整了一批科室人员。这些工作,都有效地加强速了机构人员的融合,新局党组所提出的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中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的“四 - 1 -
个形成”的目标。
二是各项考核任务基本实现“双过半”目标。各处室、单位始终抓住省政府、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目标任务,通过明确责任、定期调度、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等方式,狠抓任务指标落实,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要求。在养老、医疗两个市里“三生融合〃幸福温州”重点考核指标上,我们能够顶住压力,克服困难,至5月底全市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8万人,三项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718.89万人,覆盖率分别达到60.5%和78.62%,比去年分别提高12%和6.42%,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技能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等一些省、市考核指标也都实现完成过半的目标,有些甚至将近完成或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指标。
三是民生保障力度大亮点多。在城乡就业方面,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主线,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积极,发放各类失业金、岗位社保补贴累计1500多万元,成功举办首届温州市青年创业大赛。举办各类招聘会143场次,为26.8万人次的求职者提供免费服务,5.5万人成功择业,全市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面分别为96.8%和67%,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2.12%。在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了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办法调整方案,建立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长效经费保障机制。探索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全面落实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政策,并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保险各 - 2 -
项待遇水平。推进医保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实施全市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并率全省之先建立并启用了医保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材料、执业医师等六大医保管理数据库,统一支付范围和标准。继续积极稳妥贯彻执行省政府解决社保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三个文件,解决了40429名符合三个文件规定的人员相关养老保障问题。在就业维权方面,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深入开展劳动保障各类专项检查行动,上半年立案处理102件,行政处罚38件,处置劳资纠纷突发群体性事件213件,受理各类举报投诉3692件,书面审查用人单位25334家。还在在全省首创人民调解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新模式,形成维权、调解、仲裁、诉讼“四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及时审结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683件。同时,进一步深化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7%。
四是加大人才服务经济转型力度。进一步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策应我市“两海两改”国家战略,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两次组织19家企业单位赴欧美发达地区,达成合作意向85个;先后与4个批次海外人才顾问团队来温进行交流洽谈,先后七次组织354家企事业单位赴外地重点城市招聘,与1939名各类人才达成招聘意向。坚持“凡进必考”,在省内首先面向全国、全省公开考录985名公务员,指导组织65家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5人。组织上报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6人,外专千人计划6人。组织申报引智项目218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32项、省“钱江人才计划”择优资助项目7个。进一步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全面启动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团队的培养工 - 3 -
作,前期调研摸底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情况,成功征集对接鄂渝川高校毕业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实习项目岗位79人。推进温州大学人才驿站建设,启动温州大学人才工作驿站的运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推荐选拔省级以上各类专家人才67人次。开展新一轮551人才工程选拔,重点资助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技术项目,选派31名高层次人才赴国(境)内外进修。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启动系列职业技能选拔赛。稳步推进温州技师学院组建工作。
五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加快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建设,累计发卡70万张,开通启用市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系统,基本完成医保“一卡通”建设任务。网络服务平台高效运转,建设开通了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门户网站,各个所属的专业网站稳步发展。加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实施基层社区人力保障服务平台改造升级,打造银行网点式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服务窗口。强化公共服务硬件建设计划投资1亿元的社保大楼二期工程进入施工设计招标阶段,仲裁“二庭一室”、市民卡公司服务大厅、12333电话咨询中心、人事考试保密场所等一批服务设施相继投入使用。 上半年,我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工作上取得了一的成绩,总体上完成“双过半”,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就业困难群体增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被征地农民等成为新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任务依然繁重。二是社会扩面工作面临 - 4 -
较大压力。随着社保体系的不断健全和近几年社保扩面力度加大,社保扩面空间变小,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宏观经济下行,作为参保重点的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个别险种还出现不增反减的局面,给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带来了很大挑战。三是当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基础薄弱,区域性金融风波余波仍在,发生劳动纠纷群体性案件还有继续上升的诱因,劳动争议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较大。四是人才的供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扭转“人才逆差”困难重重,引才效果还不十分明显。
下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落实即成效”的要求,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下面,结合下半年的目标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盯紧目标抓落实。目标能不能盯住,能不能盯紧,决定着抓落实的方向和成效。抓好既定考核目标的落实,是下半年的工作核心,要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在执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扬长避短。特别要注意在下半年目标任务不留空挡、不留死角的基础上,倒排进度、倒排时间,确保考核目标工作都在11月底做到基本完成,为年底考核留足余地,完美收官。对于上半年一些工作还没有按照节点完成、处于滞后状态的处室单位更要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努力在9月份能够完成相应的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注意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根据实际选择一、两个重点目标力争做成精品,做成亮点。
- 5 -
二要夯实责任抓落实。没有责任,就没有落实,严明责任是抓好落实的关键环节。年初,局办公室已经根据统筹整合各类考核项目内容分解给各处室单位,各处室单位一定要认真对照自己的工作任务,把工作落实到岗、到人,避免和防止推诿扯皮、挂空档和出现死角等现象,确保工作任务落在实处;要明确一级一级的责任担当,按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进展顺利,要严格追查,板子要打在具体人身上,绝不能听之任之,影响机关工作全局。要通过发挥处长主任们的表率和督促作用,带出抓落实的班子、抓落实的团队,加快缩短与先进单位的差距,推进目标任务完成比去年有新的进步。
三要增强协调抓落实。人力社保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把增强工作的协调性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正确把握政策的出台时机和推行力度。在制定和出台政策时,要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情况,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规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做好说明解释工作。三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要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定完善因来信来访问题而造成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加快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
同志们,下半年人力社保工作任务繁重,要实现“考核争 - 6 -
先进位”压力更大,为此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进取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扎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下半年的各项工作当中,力争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各项任务,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党的十八大献礼。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