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反思

时间:2024.4.14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衔接点,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物产、民族、工农业等多方面内容,综合性较强。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了中国地理概况、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阐述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侧重介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突出特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不同类型的区域。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种“身份”。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我国可以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关于区域地理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还比较陌生,因此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区域类型,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读图分析四大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特点,最终达到爱学地理、会学地理、活学地理的教学目的。

根据5.4图“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首先要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把界线A说成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界线B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界线C是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位置分布更加明了清晰。

活动2提供界线B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位置相对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别是1月0。C 等温线和800毫米的等降水线,从而确定界线B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然后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这条重要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儿,浪费很多课堂上的时间,但是,教材活动的设计,恰恰给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逐一解决,最终提出结论,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能使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记忆深刻——不仅知道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更具体了解到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气温和降水及其它的自然条件的差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差异部分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自然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推理、从实际生活中的常识验证这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弱化了,减少讲述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充分的联系当今生产、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有关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或具备独立利用资料或图片去分析某一位置的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特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对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学方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

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有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充当学生的“向导” ——把学生引向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向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学生自能乐学、善学、乐学。在教学中,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色、气候特色、产业特色、人文特色及资源特色这些基础知识,我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本课教后反思,使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中学生的地位,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和教师在教中的检测与反馈、放手教师的讲台权威,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相信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


第二篇:九年级复习课《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九江市第三中学 兰主进)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九江市三中:兰主进

【教学目标】

1.识记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大致范围。

要求在《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其界线: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北方与西北——大兴安岭-长城;青藏地区外缘——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南方和北方界线,1月0℃等温线,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大致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界线,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界线,水田和旱地界线。

3.能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4.能联系实际,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而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观。

【重点】

1.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差异。

【难点】

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型】复习课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

【过程及内容】见课件

【板书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名称、界线

九年级复习课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九江市第三中学兰主进

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的 气候差异

地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 河流差异

理 植被差异

差 反映 影响 农业差异(耕地、部门、农作物、制度、农产品等)

异 传统饮食

传统民居

传统交通

传统体育项目

【课堂小结】

小结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小结2:我 国 四 大 地 理 区 域 的 差 异

九年级复习课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九江市第三中学兰主进

【练习】见课件

20xx年4月8日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门坎初中吴室兵本节教学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地势的呈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逐渐下降的特点以及各阶梯的分界线了各阶梯的内的地形按不同的走向掌握山脉分布第二课时是要求进一步理解地势地形的区...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姜爱民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中国的地形gt教学反思一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这节课重点突出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最多而且通过绘出地形剖面示意图很直观有助于学生...

《中国的地形》课后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根据初中地理基础和实际情况学习中国的地形这一知识点时我主要给学生重点知识是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上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邵改华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桂头中学潘雪梅一本课知识内容根据课标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本课时我讲授的知识点主要是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名称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反思一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教育教学理念近几年初中地理与其它课程一样实施了新教材我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地理教师非常关心新教材的内容拿到教材后深感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但趣味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从而...

20xx春《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职技校附中黄明芳本节课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

《中国的地形》课后反思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临高第二思源实验学校彭雄卫根据初中地理基础和实际情况学习中国的地形这一知识点时我主要给学生重点知识是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通...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学反思反思一中国的河流与湖泊gt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简单主要是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和内外流区的河流与湖泊的特征长江与黄河的一些知识点这些学生自己都可以看懂故而这些都是点到为止但是处理quot六个让q...

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的教学反思

中国地理差异的教学反思袁梅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衔接点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物产工农业等多方面内容综合性较强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了中国地理概况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

中国的地形教学反思(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