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时间:2024.4.20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

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第一章 货币

1. 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二是自然产生说。

2. 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保存 财富说。

3. 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

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纸币

4.存款货币

5.电子货币

§1.1.3 货币数字化与虚拟化

在网络时代中,网络货币使货币变为一串只处于电磁信号形态的数字,货币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虚拟化了。

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挑战表现在:

(1)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

(2)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

(3)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4)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

§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2.1 货币的本质

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

1.货币金属说

2.货币名目说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社会计算的工具。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

§1.2.2 货币的职能

1. 西方学者的观点:

(1)交易媒介

(2)计算单位

(3)价值贮藏

2. 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1.2.3 货币国际化

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贵金属黄金、白银可以自然的在国际交往中进行支付。黄金退出历史

舞台后,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只能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少数几种

货币。这几种货币是那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

的货币。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

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

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1.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产生后主要经历了:

1. 银本位制

2. 金银复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

(3)跛行本位制

3. 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3..3 国际货币制度

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

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称为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

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

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2.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3.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

4. 欧洲货币体系

第2章 信用

§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1.1 信用的定义

信用的定义: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 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1.2 信用的产生

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1.3 信用形态的发展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

1. 高利贷信用

2.借贷资本信用

§2.2 信用形式

§2.2.1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2.商业信用的特点

⑴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

⑵ 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⑶ 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 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

(2) 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 商业信用在管理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2.2.2银行信用

1.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2. 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 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2.2.3国家信用

1.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2. 国家信用的作用: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2.2.4 消费信用

1.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

用。

2.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赊销

(2)消费贷款

3. 消费信用的作用:

发展消费信用一方面可扩大商品销售,减少商品积压,促进社会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为大量银行资本找到出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消费结构。

§2.2.5 上述信用形式的国际化--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1. 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

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

3.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2.3 信用工具

§2.3.1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

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叫做信用工具,也称作金融工具。 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偿还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特性;

2. 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 收益性,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

4.风险性,这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2.3.2 信用工具的种类

1.信用工具的种类

(1)从发行者的地位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按融资的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

(3)按发行的地理范围划分,信用工具又有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之分。

2. 传统的信用工具

(1) 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护 自己权益的一种债务凭证。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

(2) 支票。支票是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 或持票人的凭证。支票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3) 银行票据。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 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4)债券和股票。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其投资者,证明其所投入的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

3.金融衍生工具。

§2.4信用与现代经济

§2.4.1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促进社会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3.通过各种信用活动,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为商品流通服务。

4.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活动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5.信用促进了股份经济的发展。

§2.4.2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1. 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2. 信用风险的原因:由于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信用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等。

3.信用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传染性

(3)可控性

(4)周期性

4.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

第3章 利息和利息率

§3.1 利息及其计算

§3.1.1 利息的本质

1.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节欲论";第二种观点为"时差利息论"。第三种观点为"流动性偏好论"。总之,在西方经济学家们看来,利息是对放弃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2.马克思的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

(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3.1.2 利息的计算

1.单利和复利

(1)单利就是不管贷款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当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息的计算方法。

(2)复利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期本金一并计息的计算方法。

(3)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

(4) 我国的利息计算。

(5)制定利率应遵循的原则。

2.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称为终值。现值与终值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二者可以相互换算,但换算是通过复利方法来完成的。 §3.2 利率及其种类

§3.2.1 利率的含义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利息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率=

§3.2.2 利率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

1.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它是按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来划分的。

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如银行公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

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它是按资金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的。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它是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的。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它是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于前者,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贷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目标资金来源。

5.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它是按借贷期限长短来划分的,通常以1年为标准。凡是借贷期限满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

§3.2.3 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的一般分析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平均利润率。

2. 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3. 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4. 国际收支状况。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外,决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借贷期限长短、

借贷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高低、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银行成本、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一国国内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3.3 利率的决定理论

§3.3.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利润率决定利息率,从而使利息率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因而也影响平均利息率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

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平均利息率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同时,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竞争等因素在利率的确定上都可直接起作用。

§3.3.2 古典的利率理论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投资与储蓄的均衡点。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水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下降;当储蓄小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上升。只有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才会达到均衡水平。

§3.3.3 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的。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

动性偏好。他认为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人们持有现金从而满足其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的量与利率无关,与收入正相关;而满足投机需要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与收入无关。货币的供应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货币需求)与现有货币数量间(货币供给)的均衡价格。

§3.3.4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罗伯逊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决定供给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投资需求( I ),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H )。这里影响市场利率的货币贮藏需求是当年货币贮藏的增加额。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储蓄( S ),二是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M )。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H与I一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M却不同于S,△M是货币当局调节货币流通的工具,是利率的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投资与储蓄决定自然利率;而市场利率则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均衡利率由I = S和△H =△M同时成立来决定,此时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等。

§3.3.5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

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加以发展而形成的IS-LM模型,IS-LM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的决定机制的。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

1.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分为两个领域,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

2. 实际领域均衡的条件是投资I=储蓄 S,货币领域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要L= 货 币供给 M,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必须在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3.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货币需求可按不同的需求动机分为两部分。其中,满足交易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货币供给在一定时期由货币当局确定,因而是经济的外生变量。

根据以上条件,必须在实际领域找出I和S相等的均衡点的轨迹,即 IS曲线;在货币领域找到L和M相等的均衡点的轨迹,即LM曲线。然后由这两条曲线所代表的两个领域同时达到均衡的点来决定利率和收入水平,此即IS-LM模型。

从IS-LM模型我们可得以下结论:均衡利率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量。当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利率将上升;当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利率将下降;当交易与预防的货币需求增强,即流动偏好增强时,利率将提高;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将降低。

§3.3.6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这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 目前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

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最早由费雪在1896年9月提出的最古老的、最著名的、最容易应用的、定量化的期限结构理论,在资本市场上被广泛用作利率相关证券的定价依据。其基本观点是,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之和的平均数。

2.流动性升水和偏好理论。流动性升水或偏好理论源自于凯恩斯(1936)和希克斯(J.R.Hicks,1946)的工作,卡尔博特森(J.M.Culbertson,1957)和范·霍恩(1965)也对预期理论进行了修正。

该理论认为,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短期债券的流动性比长期债券要高:第一,短期债券到期并获得清偿的期限较短;第二,市场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比长期债券要小得多,因而更易于

定价。故持有长期债券存在风险,而且债券期限越长,风险就会越大。由于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以及考虑到投资者具有短期倾向且为风险厌恶(risk a- verrx),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投资比对低流动性投资更为偏好,

3.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首先由J.M.卡伯森

在19xx年提出,后经由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萨其(Suteh,1966)归纳整理发展。 该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视为完全独立和分割的市场。由于市场是分割的,资金不能在长短期市场上自由移动,这样,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就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决定,而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亦即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为不同期限债券的供求差异所决定。一般说来,投资者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债券。

§3.4 利率的作用

§3.4.1 利率与资本积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让渡就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有了利率的存在,可使闲置资金者主动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从而使社会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

§3.4.2 利率与经济调控

各国政府及金融管理当局常常利用利率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1.利用利率可调节货币流通量,保证货币流通正常运行。

2.利用利率杠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3.国家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的发展。

4. 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还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

§3.4.3 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

1.储蓄的利率弹性。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率的替代效应,二是利率的收入效应。一般来说,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

3. 投资的利率弹性。影响投资变动的基本因素有二:一是利率,二是资本边际效率

即预期利润率。因此,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企业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

4. §3.5 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

§3.5.1 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利率管理体制是一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的利率管理权限、范围和程度。

各国采取的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 国家集中管理;(2) 市场自由决定;

(3) 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

§3.5.2 中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利率体制属高度管制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19xx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将形成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各种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的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

§3.5.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趋势

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利率提高到接近市场均衡状态的水平,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稳定;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

下放利率浮动权,以完善利率浮动机制;第三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增加金融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形成金融资产多样化,先在非存贷款金融交易中实现利率自由化,然后通过这些金融交易与银行存、贷款业务的竞争,促使银行先放开贷款利率,再放开存款利率,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那就是: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

1. 结合中国国情,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2. 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3.放开外币利率。

§3.5.4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1. 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2.利率市场化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

3.利率市场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急切选择。

§3.5.5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利率管理由指令性集中管理转向导向型弹性管理,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2. 逐步提高利率水平,完善利率结构。

3. 健全经济主体的利益和风险机制,提高利率弹性。

4. 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第4章 金融市场

§4.1 金融市场概述

§4.1.1 金融市场概念

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金融市场包括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两部分。金融市场从其包容的范围看,有广义、狭义之分。

金融市场的组成机构包括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个人。市场管理者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设的市场监管机构。

§4.1.2 金融市场分类

金融市场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根据资本借贷及有价证券期限分类,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2.根据交易对象分类,分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存贷款市场、外汇黄金市场。

3.根据交易交割方式分类,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4.根据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分类,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4.1.3 金融市场的功能

1. 调剂资本余缺,便利筹资与投资。

2. 提高资本效率。

3. 促进资本流动,调节国民经济。

4. 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经营。

5.有利于以市场化方式实施货币政策。

§4.2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1年以下期限的短期金融市场。这个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

性,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4.2.1 货币市场资金供求者

1. 政府

2.企业

3.商业银行

4.其他金融机构

5.证券商

6.居民家庭或个人。

7.中央银行

§4.2.2 货币市场结构及其内容

1. 同业拆借市场。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为解决短期资金的余缺而相互调剂融通的 市场。

2. 票据市场。票据市场是指商业票的承兑、抵押、贴现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商业票据的承兑是一种付款承诺行为。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是货币市场上的重要交工具。 贴现(Discount)是一种票据买卖行为。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货币市场上以贴现方式获得现款。

3. 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市场是指国库券的发行、转让、贴现及偿还等所形成的市场

4.大额存单市场(CDM)。是指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转让等所形成的市场。 §4.3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是长期资金市场。一般可将资本市场视同或侧重在证券市场。 所谓证券市场,是指按照市场法则从事法律认可的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按照证券交易的性质和特点,证券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有价证券的初始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原始市场。二级市场是已发行的证券转让交易市场,也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

§4.3.1 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那些能够为其持有者定期带来收益,并能转让流通的资本所有权或债权证书。通常所说的有价证券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及股票,它是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基本形式。

1. 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所发行的一种法律认可的代表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它是资本股份的证券形式。

我们通常所见的股票,一般是记名的、有票面金额的普通股和优先股。

(1) 普通股。普通股是具有一般股东权益的股票。

(2)优先股。优先股是在股东权益方面具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

2.债券。 债券是投资者凭以定期获得利息、到期取还本金的债权证书。根据发行主体不同主要:

(1) 中长期政府债券。包括国家公债及其他中长期政府债券。

(2)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企业按法定程序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凭证。

(3)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筹集信贷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凭证。 §4.3.2 证券的发行

1.前期准备。

2.选择、确定证券承销机构。

3.承销机构选择有利时机销售证券。

4.选择证券销售方式。

§4.3.3 证券交易系统

1. 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证券交易所是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

2. 非交易所交易系统。非交易所交易系统亦即场外市场、店头市场、柜台市场或电 话市场。现在有所谓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实际上都属于非交易所交易系统。

§4.3.4 证券交易方式

1. 现货交易。亦称现款交易,即以现款买卖有价证券。一般要求买卖成交后立即交 割(券款结算)。

2. 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信用交易,是指证券商对投资者贷款或贷券,使投资者得 以完成证券交易的方式。

3. 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的对称。它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按双方契约规定的价格, 在约定的时间(30天、60天、90天)进行交割的证券买卖活动。

4. 期权交易 (Option)。也称为选择权,实际上是一种与专门交易商签订的契约,规

定持有者(购买者)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按交易双方商订的"协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证券。

5.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中买卖的不是股票,而是股价 指数,故称之为"没有股票的股票交易"。

§4.3.5 证券价格的决定

1. 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取决于有价证券的收益与 银行利率的对比关系,它与自身的收益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

2.股票市场价格的决定

除有价证券市场价格的一般规律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这是影响股价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因素。

2)政治因素。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政治事件、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

3)技术操作因素。或称投机操作因素。指重视利益的投资(机)者,为从股价变动中获得利益而进行的技术操作。

4)心理因素。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股价影响很大。

5)自然因素。

3.债券市场价格的决定。债券的价格是同债券的收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未来的一笔货币收入现在值多少钱。这未来的货币的收入额叫做债券的期终价值,简称期值。而用当前的市场利率将期值折算成的现在价值叫做债券的现值。若以S代表债券的期值,i代表市场利率,t代表偿还期限,则债券价格的一般公式为:

事实上,债券价格除受市场利率这一主要因素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债券发行主体性质及债券类型、由各种其他因素引起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4.4 基金市场

§4. 4.1 基金与基金市场的概念

1.基金即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融资活动,同时也是指从事这类活动的金融中介机构。基金市场。指各类基金的发行、赎回及转让所形成的市场。

2.投资基金的特征:

(1) 经营成本低。

(2) 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

(3)专家管理增加了投资收益机会。

(3) 服务专业化。

(4) 投资者按投资比例享受投资收益。

§4.4.2 基金的种类

1.按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划分,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基金。

2.按基金的受益凭证是否可赎回划分,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基金。

3.按基金投资对象的不同划分,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专门基金、衍生基金或杠杆基金、对冲基金与套利基金、雨伞基金及基金中的基金。

4.按投资目的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5.按投资计划所编定的证券资产内容是否可以变更划分,可分为固定型、融通型和半固定型基金。。

另外按投资基金投资的有价证券的风险高低划分,还可分为高风险基金、中等风险基金和低风险基金;按买卖基金证券是否需要投资者支付手续费划分,可分为收费基金和不收费基金;按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分为海外基金和国内基金等。

§4.4.3基金及其市场运作

1. 投资基金设立的步骤:

⑴ 物色基金发起人,确定基金性质。

⑵ 制定基金文件,向主管机关报批。

⑶ 发布基金招募说明书,发售基金券。

2.投资基金的交易。

(1) 封闭型基金的转让。

(2)开放型基金的赎回。

(3)投资基金的变更和终止。

§4.5 外汇与黄金市场

§4.5.1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简言之是专门从事外汇买卖的场所或活动。外汇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外汇市场是指银行间的外汇交易,通常被称为批发外汇市场(Wholesale Market)。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由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上述批发市场以及银行同企业、个人间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Refail Market)。

1.市场分类

(1) 根据市场形态划分,外汇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 根据市场交易主体及业务活动方式划分,外汇市场包括国内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

2.市场主体

(1) 外汇银行

(2) 外汇经纪人

(3) 外汇交易商

(4) 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客户

(5)中央银行

3.市场交易方式

(1) 即期外汇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又称现货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 交后当日或第二个营业日内进行清偿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2) 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Exchange Transaction)。指在外汇买卖成交一段时间

后,再按双方预先约定交易的货币、数额和汇价进行清算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远期交易的期限一般是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或1年,最常见的是3个月。

(3)掉期外汇交易。指某一种货币在被买人(卖出)的同时即被卖出(买入),所买人(卖出)和

卖出(买入)的货币金额相等但期限不同,或一个为即期一个为远期,或为两个不同期限的远期。

(4)套汇交易。指利用各外汇市场汇率的差别,贱买贵卖,获取地区间外汇差价收益的交易活动。

(5)套利交易。指利用国际间存在的利率差异交易获利,又称"利息套汇"。套利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不抛补套利",二是"抛补套利"。

(5) 外汇期权交易。指远期外汇买卖权利的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基本形式有两种。 一是买方期权,另一是卖方期权。

§4.5.2 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场所或活动。

1. 市场分类

(1)根据对国际黄金市场影响程度,可分为国际性黄金市场与区域性黄金市场。

(2)根据交易结算的期限,可分为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和黄金期货交易市场。

(3)根据管理程度,可分为自由黄金交易市场与限制性黄金交易市场。

2. 市场主体。在黄金市场上, 供应方( 卖方) 主要有:(1)产金国的黄金生产企业。 (2) 拥有待售黄金的集团和个人。(3) 各国中央银行。(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 做"空头"生意的黄金投机商。黄金市场需求方 ( 买方)主 要有:(1) 欲增加储备资产的各国中央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 (2) 以黄金做工业用途的企业。(3) 为保值及投资的黄金购买者。(4) 做"多头"生意的黄金投机商等。

3.市场交易方式

(1)黄金市场交易方式按其交割期限特点,可分为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

(2)根据交易黄金的转移方式特点,可分为:①账面划拨。②实物交易。③金币交 易。④黄金券交易。

§4.6 金融市场创新

§4.6.1金融市场创新的动因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

2. 金融管制放松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制度环境。

3. 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是金融创新的基本动因。

§4.6.2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泛指存放于某一国境外银行的该国货币。欧洲货币市场即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

1.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按其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体型、 分离型、走账型或簿记型。

3.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⑴ 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

⑵ 经营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金融当局的管制。

⑶ 利率结构独特,存款利率相对高,贷款利率相对低,利差小,因而对存贷方都有吸引力。

4.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活动。

⑴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

⑵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运用

⑶ 欧洲货币市场的借贷方式

§4.6.3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衍生证券、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

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从本质上看,金融衍生品都是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

1.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迅猛发展的原因。首先,防范金融风险。再次,信息和交

易成本的降低。再次,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最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

2.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种类。

⑴按合约类型的标准分类,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种类型。

⑵ 按相关资产的标准分类。可以分为货币或利率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股票衍生工具。 ⑶ 按衍生次序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一般衍生工具、混合工具、复杂衍生工具。

⑷ 按交易场所的标准。按金融衍生工具是否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分为场内工具和场外工具。

§4.6.4 市场创新与金融工程

1.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狭义的讲就是设计、开发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过程,特别是指设计、开发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

2.金融工程的作用表现在:

(1)金融工程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型金融工具,使投资者拥有更为灵活的手段进行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2)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3) 金融工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

(4) 强化了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4.7 金融市场全球化

§4.7.1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基础

1.金融管制的放松。

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 金融创新的影响。

4.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4.7.2金融市场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1. 加大了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难度,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

2. 金融全球化给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困难,削弱了国别宏观经济政策

效应。

3. 国际证券资本更多地流入工业国家的证券市场,导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

资本呈下降趋势。

4.加大了各国金融监管的难度。

§4.7.3金融市场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范畴。构筑全球金融安全网需考虑一下几点:

1. 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根本是实现国内企业与金融机构、主权国家以及一体化组织三个层次的稳健发展。

(1) 经济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均衡发展。

(2) 主权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3) 企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2. 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有效途径是对资本流动实施强有力的调控和监管。

(1)金融对外开放和放开资本项目必须适时、稳妥、有序。

(2)严格控制资本的非法流出入。

3.从国际层次来看,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需要各国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共同努力,

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制。

第5章 金融机构体系

§5.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5.1.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政策性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及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构成了我国金融的决策及执行、业务经营及监管机构体系。

§5.1.2 政策性专业银行

政策性专业银行是相对于商业银行及商业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它是政府出于特定目的设立,或由政府施以较大干预,以完成政府的特定任务,满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专业银行。

1.开发银行。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系指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性贷款的银行。广义上的开发银行包括三大类。第一类,全球性开发银行。第二类,区域性开发银行。第三类,本国性开发银行。

开发银行一般是一国政府为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长期开发性投资需要设立的。各国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及发行国内债券。

2. 农业银行。农业银行(Agriculture Bank)系指专门向农业提供信贷及其相关金

融服务的银行。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由政府拨款,另一种是由国家提供初创资金,以后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国外借款等形式筹措长期资金。

3.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系指专门为本国商品进出口提供信贷及其相关服务的银行。这类银行通常是政府的金融机构,也有半官方性质者。

§5.1.3 商业性专业银行

商业性专业银行是相对一般性商业银行及政策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商业性专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专门性金融业务的银行。这类银行主要包括储蓄银行、投资银行、抵押银行。还包括商业性农业银行和商业性外贸银行。

1.储蓄银行。储蓄银行(Saving Bank)泛指专门办理居民储蓄业务并以储蓄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储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其资金运用主要包括投资政府债券、公司股票及债券、发放抵押贷款、对个人提供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对市政机构发放贷款等方面,剩余资金转存商业银行生息。

2.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专门经营对工商企业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发行本行股票和债券筹集的。有些国家如英国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大额定期存单。此外,这类银行也可以向其他银行取得贷款。

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公司融资。

(2) 为公司股票及债券的发行提供咨询、担保服务,并代理发行或包销股票及债券。

(3)参与公司的创建、改组及投资活动,为公司的设立、合并、收购、调整及投资财务等提供服务。

(3) 充当政府机构筹资顾问,包销本国及外国债券。

(5)参与货币市场活动,从事银行大额存单、承兑汇票、国库券、公债的买卖业务。

3. 抵押银行。抵押银行(Mortgage Bank)即不动产抵押银行,泛指专门经营土地、房 屋等不动产抵押放款的长期信用机构。

抵押银行的资金通过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筹集,同时也吸收存款,但存款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不大。贷款业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品的贷款。另一类是以城市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品的贷款。

§5.1.4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泛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专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或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农村及城市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等等。

1.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它的主要经 营活动包括财产、人身、责任、信用等方面的保险与再保险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

2.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在许多国家,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是同一类机构,经营的业务大体相同。

3.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Trust Investment Company)也称信托公司。它是以资金及其他财产为信托标的,根据委托者的意愿,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及运用信托资财的金融机构。

4.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是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对从金融机构中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实施公司化经营而设立的专业金融机构。

5.财务公司。财务公司(Finance Houses)也称金融公司,指以经营消费信贷及工商企业信贷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4. 租赁公司。现代租赁公司是指专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它是融资

与融物为一个统一过程的信用活动。

7.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s or Credit Union)是由社员自愿集资结合而成的互助合作性金融机构。

8.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是指筹集、管理、运用某种专门基金的金融机构。比较重要的基金组织主要有两类,即养老(退休)基金组织和互助基金组织。

§5.1.5金融监管机构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不尽相同。美国由美联储负责监管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而银行、证券、保险分别由其他监管部门监管;英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则将银行、证券、保险统一与非中央银行的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韩国由中央银行同时负责货币政策和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多数欧元区国家则将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去。20xx年4月29日,银监会的成立使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正式形成。我国金融业实行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监管制度。

§5.2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5.2.1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国际金融机构泛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护国际货币、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超国家机构。

1. 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世界政治

经济情况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的。

2. 国际金融机构的分类。国际金融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全球性金融机

构。②区域性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联合国附属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性金融机构。

3.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①提供短期资金,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缓解国际支付危机。②提供中长期发展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④创造出新的结算手段,解决发展中国家国际结算手段匮乏的矛盾。总之,国际金融机构在促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发展世界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明确了该组织的宗旨是:①为会员国提供一个常设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以维持和提高就业水平和实际收入,发展各国的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各国有秩序的外汇安排,以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④协助建立各国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设法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⑤在临时性基础上和具有充分保障的条件下,为会员国融通资金,使之在无需采取有损于本国及国际经济繁荣措施的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⑥努力缩短和减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及程度。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活动:

(1) 汇率监督。

(2)磋商与协商。

(3)国际储备创造。

(4)金融贷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基金组织资金运用中的贷款的种类主要包括:①普遍贷款(Normal Credit Tranche)。②中期贷款(extended facility)。③补充贷款(Supplementary Credit Facility)。④出口波动补偿贷款(Compensatory Financing Facility)。⑥信托基金贷款(Trust fund faciliy)。

§5.2.3 世界银行集团

1.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全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也是布雷森林体系的产物。世界银行成立于19xx年12月,世界银行的宗旨是:①与其他国际机构合作,为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开发生产与资源。②通过保证或参与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在提供借贷款保证时,应同其他方面的贷款相配合。 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会员国交纳的股金。二是借款。三是通过将贷出款项的债权转让私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收回一部分资金。此外,银行利润也构成其资金来源的一个部分。世界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通过长期贷款和投资解决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19xx年以后,贷款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资金。贷款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按收入组别分配资金,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中等收入国家。第二类是按经济部门分配资金,重点是各种基础设施,如公路、电信、港口、动力设备及能源开发等。世界银行贷款总额中的主导部分是部门和项目贷款。

2.国际开发协会。通常所讲的世界银行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国际开发协会的总称。国际开发协会成立于19xx年9月24日,主要是对更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作为世界银行贷款的补充,以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开发协会的资金来源包括:①会员国认缴的股本。②"补充资金"。根据协会规定,会员国在一定时期内还须认缴一部分资金作为补充,以保证协会的资金来源。③世界银行拨款。④协会自身的经营利润。

国际开发协会的信贷只给予政府,信贷一般针对特定项目,比较集中在农业开发项目上,其次用于较长时期才能见效或难以用收入效益表示的项目,如教育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等。

3.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于19xx年7月24日正式成立。公司宗旨是:专门对会员

国私人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项目提供资金,促进不发达国家中私营经济的增长及其市

场的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会员国认缴的股本。公司的主要活动是对会员国私人企业贷

款,公司还可以对企业直接投资入股,投资对象一般是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

§5.2.4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1. 亚洲开发银行

(1) 设立、宗旨及任务。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是一家仅

次于世界银行的第二大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亚洲开

发银行于19xx年11月24日成立。亚行的主要任务是:①促进为开发目的而在本地区进行

的公私资本投资。②利用亚行拥的资金,为本地区的发展中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其中特别

考虑本地区较小或较不发达成员国的需要。③帮助本地区成员国协调其发展政策和计划,并

为拟订、资助和执行发展项目和计划提供技术援助。④以适当方式同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以

及参加本地区开发基金投资的国际公共组织、其他国际机构和各国公司进行合作。

(2)资金来源与运用。亚行的资金来源包括普通资金(Ordinary Capital Resources)、

亚洲开发基金(Asian Development Fund)、技术援助特别基金(Technical Assistance Special

Fund)、日本特别基金(Japan Special Fund)及联合金融资金(CO-financing)。亚行资金运

用的主要形式是贷款。贷款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普通资金发放的普通贷款(称硬贷款)。另

一类是用特别基金发放的特别贷款(称软贷款)。

2. 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Africa Development Bank-AFDB)是非洲国家创办的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xx年9月 。非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

资金,协助非洲大陆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协调各国的发展计划,以便逐步实现"非洲经济一

体化"。

非行的资金主要由成员国认缴股本构成。此外,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发达国家的捐款及非

行的经营利润也构成了非行的资金来源。非行的贷款业务分为普通贷款和特种贷款。

3.泛美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LADB)是以美国和拉美

国家为主,联合一些西方国家和前南斯拉夫合办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19xx年正式营业。

泛行的宗旨是动员美洲内外资金,为拉美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

助,以促进拉美经济的发展和"泛美体制"的实现。

泛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成员国认缴的股本和借款两大部分。此外,该行的净收入以及

用成员国实足捐款设立的特别业务基金(Fund for special operations)也构成了泛行资金来源。

泛行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成员国的项目贷款,这是该行的主要业务活动。

§5.2.5 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国际清算银行于19xx年5月在瑞士的巴塞尔正式营业,是国际上唯一办理中央银行业务的

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并为国际金融的运营提供便利。

国际清算银行的专门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xx年9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

十国集团和瑞士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的巴塞尔开会,首次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与管理

问题,19xx年2月成立了常设机构--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Committee on Banking

Regulation and Supervisory Practices),简称巴塞尔委员会。19xx年9月26日,委员会第一

个契约型文件--《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督》(Supervision of Banks' Foreign Establishment,

简称《巴塞尔协议--Basle Concordat》)出台,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监管的开始。可以这样

说,以国际银行业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体系,正在促成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框架的形成。

第6章 商业银行

§6.1商业银行概述

§6.1.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 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的产生与货币兑换、保管、借贷是分不开的。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由旧式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

2. 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

(1)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

(2)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

3.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 混业经营趋势。

(2)经营手段电子化。

(3)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4)资产证券化。

(5)国际银行的并购与扩张风潮。

(6)注重市场营销。

§6.1.2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 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第三,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2. 商业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职能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具有以下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5)调节经济职能

§6.1.3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

1.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竞争原则。

二是安全稳健原则。

三是规模适度的原则。

3.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

(1)单元制

(2)分行制

(3)持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衡量银行经营状况和进行银行管理的基本依据。要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的最佳途径就是研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其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状况的财务报表、由资产方和负债方两部分构成。

§6.2.1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

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及对他人的负债,其主要内容有:

1. 资本项目。

(1)股本。

(2) 银行盈余。

(3)债务资本。

(4)储备金。

2.存款负债。

3.借入负债。

4.其他负债。

§6.2.2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及对他人的债权。资产方的主要科目:

(1) 现金资产。

(2) 贷款

(3) 证券投资

(4) 其他资产

§6.3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来自于负债。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组成。

§6.3.1 存款负债

1. 交易存款。

(1) 活期存款。

(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

(3)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per-NOWs)。

(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5)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

2. 非交易存款。

(1) 储蓄存款。

(2)定期存款。

§6.3.2借入负债

1. 同业拆借。

2. 中央银行借款。

3回购协议。

4.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5. 发行中长期债券。

§6.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亦称"授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6.4.1 放款业务

1. 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三大类。

2. 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3. 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两种方式。

4. 按贷款质量分类,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五

类。

5. 按贷款用途分类。

(1)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

(2)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分类,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6.4.2 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其资金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商业银行投资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 §6.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这类业务通常被称为中间业务。

§6.5.1狭义的表外业务

1.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

2. 承诺。

3. 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6.5.2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

1. 结算业务。

2. 代理业务。

3. 信托业务。

4. 租赁业务。

5. 银行卡业务。

6. 信息咨询业务。

§6.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对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管理,以实现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的战略目标。

§6.6.1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1.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1) 高负债率。

(2) 高风险性。

(3)监督管制的严格性。

2.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

§6.6. 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1. 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

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2)转移理论。又称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3)预期收入理论。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将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发生坏帐或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如果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便是长期放款,仍可以按期收回,保证其流动性。只要预期收入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和非生产性消费贷款。

2. 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 流动性问题。

(2) 风险控制问题。

(3)资产与负债的对称。

§6.6.3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1. 资产管理方法。资产管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管理理论,它主要包括:

(1)资金总库法 。又称资金汇集法,或者资金集中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由银行将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或称作资金总库,将"资金池"中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将其按照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

(2)资金分配法 。又称资金配置法、资金转换法。这种理论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分配的数量与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也就是按照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分别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形式中去。

(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确定制约银行资产分配的限制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最后求出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一组解,作为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的最佳状态。

2. 负债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银行通过从市场借入资金,调整负债流动性需要来满足资产的需要,以此来扩大负债与资产的规模。负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1) 储备头寸管理方法是指银行借入资金补足一级储备,以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要 求,通过营运头寸调度来保持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

(2)全面负债管理方法又称纯负债管理方法,是银行通过借入外来资金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方法。

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应用经济模型来综合协调与管理银行

的资产和负债,所用的经济模型主要是融资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和持续期缺口模型(Duration Gap Model)。

第7章 中央银行

§7.1 中央银行概述

§7.1.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 设立中央银行的客观必要性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统一票据清算的需要。

(3) 稳定信用体系的需要。

(4)金融监管的需要。

2.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另一种则是在政府的设计下直接为担负中央银行职能而设立的。

§7.1.2中央银行的类型

1.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2)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 准中央银行制度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1) 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2)资本为公私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3) 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4)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7.1.3 各国中央银行比较

1.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中央银行

(1) 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正式成

立于19xx年。在中央一级设立联邦储备理事会,并有专门为其服务的若干职能部门;在地方一级设立联邦储备银行。

(2)英国的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总行

设在伦敦,下设国库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5个职能机构。

(3)法国的中央银行。法国的中央银行是法兰西银行,成立于1808年,总行设在巴黎,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有分行和办事处。

(4)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为日本银行,成立于1882年,总行设在东京,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设有分行和办事处。

以上银行实行的都是单一式的银行制度。

2. 欧洲、非洲国家的中央银行

(1)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从19xx年1月1日起,单一货币--欧元以支票、信用卡、电子钱包、股票和债券方式流通,欧洲中央银行正式开始运作,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从20xx年开始,欧元钞票和硬币进入流通,取代所有货币联盟参加国的货币。

欧洲央行的基本职责是制定和实施欧洲货币联盟内统一的货币政策。从制度架构上讲,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央银行本身,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后者除欧洲中央银行外,还包括所有参加欧元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类似联席会议。

(2)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West African Monetary Union)最初建立于19xx年5月12日,当时由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尼日尔、贝宁、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7个成员国组成。19xx年11月1日西非货币联盟成立了"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作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

中非货币联盟(Central African Monetary Area)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5个成员国组成,19xx年4月1日中非货币联盟成立了共同的中央银行,称为"中非国家银行",总行设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都属于跨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3. 香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中国香港没有设立中央银行。在货币制度方面,港币发行由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负责,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19xx年4月1日香港成立了金融管理局,集中行使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支付体系管理职能。

新加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了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两个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共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业发展政策,监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执行除货币发行外中央银行的所有其他职能。新加坡的货币发行局主要负责发行货币和保管发行准备金。另外,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投资局和中央公积金局等政府机构,共同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

香港、新加坡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度。

§7.2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7.2.1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1.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2. 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7.2.2 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

2.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其一,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其二,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存、贷、汇"业务的特征;其三,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管理。

3.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是指:一方面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有关金融法规、代表国家监督管理和干预各项有关经济和金融活动,另一方面还为国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7.2.3 中央银行的作用

1. 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2.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

3. 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4. 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的推进器。

5. 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稳定器。

§7.3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7.3.1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

1.中央银行与政府负有共同的使命。

2. 政府对中央银行进行管理。

3.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7.3.2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各种模式

1. 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

2. 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

3. 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

§7.3.3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务院的关系。

2. 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3. 中国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7.3.4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稳定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实际上,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央银行权责的大小,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干预程度、效果的大小,和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的问题。总之,中央银行要真正发挥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保持经济、金融的稳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7.4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7.4.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

1.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所谓"金融监督管理"(简称金融监管),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

一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经济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监管。

(3)为了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中央银行必须对金融业进行监管。

(4)近年来,金融风险剧增,使金融监管更为必要。

2. 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包括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具体监管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市场准入的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

(1)市场准入的监管。这是国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的开始。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参与金融机构设立的审批过程。银行申请设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最低限度的认缴资本额;二是具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

(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金融机构经批准开业后,中央银行还要对金融机构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以便更好地实现监控目标的要求。

(3)市场退出的监管。各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都通过法律予以明确,并且有很细致的技术性规定。

§7.4.2.中央银行与银行业国际监管

各国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与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巴塞尔协议

(1)巴塞尔协议的产生。19xx年2月,十国集团成立了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

即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合作,并就国际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定出统一的标准和纲领。19xx年正式通过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这就是"巴塞尔协议"。

(2)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资本

的定义和分类及资本标准的规定;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渡期的安排等。

(3) 巴塞尔协议的作用与影响。首先,巴塞尔协议提出了以资本充足性

管理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模式,从资本构成及资产风险权数来控制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强银行的稳定性,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其次,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表外项目纳入了银行资产管理范围,减少了表外业务急剧扩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大突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再次,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

2.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xx年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七大部分,共25条。主要内容有:

(1)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2)发照和结构

(3)审慎法规和要求

(4)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5)信息要求

(6)正式监管权力

(7)跨国银行业

第8章 货币政策

§8.1 货币政策的目标

§8.1.1 货币政策及其内容

1. 货币政策的定义。所谓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1.2 货币政策的目标

所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一般有四大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所谓稳定物价,就是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社会能够被利用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都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来衡量。

(3)经济增长。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剔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8.1.3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可用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说明。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

2.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作为两大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短期内尤其如此。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矛盾的,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因此,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协调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平衡其关系,求得四大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

§8.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8.2.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各项措施的实施,通过经济体系内的各种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大主流学派: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

1.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上升。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的条件下,利率的下降将引起投资I的增加,利率的上升将引起投资的减少。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又将通过乘数作用引起社会总支出E和社会总收入Y的同方向变动。其基本传导过程是:

R→M→r→I→E→Y

即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总支出→总收入

2.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具体传导过程如下: M→E→I→Y

M→E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E→I是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最后是名义收入Y,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

3. 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理论分歧。

(1)关于利率与货币供应量。

(2)关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关于传递机制。

§8.2.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以下几个标准:

(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4)准确性;(5)相容性。

2. 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主要有两个:

(1) 超额准备金。 以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

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货币创造的基础。

3. 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各国央行经常采用的远期中介目标主要有:

(1)利率。利率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2)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币供给量水平,以使货币供给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8.3 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金融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运用的各种策略手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

§8.3.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3. 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8.3.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属于这类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及优惠利率等。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其目的在于限制利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2.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限制条件,控制不动产贷款的信用量,从而影响不动产市场的政策措施。。

3.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所规定的信用规模和期限等的限制性措施。

4.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

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8.3.3其它政策工具

除了以上所述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中央银行还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运用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又可分为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1. 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给、流动性资产比率、信贷规模控制等。

2. 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8.4 货币政策的运用

§8.4.1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膨胀阶段,公众受物价上涨的压力日趋沉重,社会逐渐形成了相当强烈的抵制通货膨胀的共同愿望,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以对付通货膨胀。在经济膨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抑制物价上涨率方面,而对物价水平产生直接作用的就是货币政策。

(1)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提高再贴现率。

(3)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2. 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或通货紧缩时期,一般政府会采取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以增加消费、刺激投资,以期把经济带出困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 降低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操作。

§8.4.2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 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

(1) 认识时滞。从客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货币

当局认识到这种需要所经历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

(2) 行动时滞。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距

离,称为行动时滞。

2. 外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1)操作时滞。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称为操作时滞。

(2)市场时滞。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称为市场时滞。

§8.4.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两大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这两大政策均由国家制定;三是最终目标一致。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四是可控性不同。

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却由不同机构具体实施;为达到同一个目标却又经过不同的作用过程;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却又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这就要求将两者密切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以实现宏观调控的总目标。

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手段和配合方式。

就配合手段而言,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是以强制为基础,而货币政策既可以通过行政的、计划的直接强制手段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经济的、间接的利益调节手段发挥作用。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时,应该尽量做到一方直接的、行政的手段与另一方间接的、经济的手段交错运用,这样才能收到既缩短单一政策时滞,又能减少同向同性手段调节可能对经济造成的震荡性影响。

所谓配合方式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松紧的相互搭配问题。这种松紧搭配共有四种组合方式:

(1)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紧政策";

(2)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松政策";

(3)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松货币、紧财政"政策;

(4)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第9章 货币供求均衡

§9.1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9.1.1 货币层次的划分

1.货币层次及其划分的原则。即按照不同形式货币的流动性,或者说不同金融工具发挥货币职能的效率高低确定货币层次。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变为现实货币购买力,而且持有人不会遭受损失的能力。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3)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4)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现阶段我国的货币层次有以下几个: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3.中央银行的控制重点。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时,会把侧重点放在流动性强的货币层次上,也就是上面所讲到的M0或M1,而对M2的关注程度则低得多。 §9.1.2 基础货币

1. 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特点。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银行体系的储备之和。我们用B表示基础货币,C表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R表示银行体系的储备,则B=C+R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就是公众持有的纸币和硬币,也就是货币供给口径中的M0,是货币供给中的重要部分。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中的现金发行。

银行体系的储备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还有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为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中央银行的行为变化可以影响到基础货币。

(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

(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外汇、黄金、证券等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

(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财政的债权影响基础货币量。

§9.1.3 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

1.中央银行创造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流通中的现金都是通过中央

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流出的,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现金也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 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做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2.存款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存款贷出去,放出去的贷款经过市场活动又成为另一家银行的存款,这些存款又会被这家银行贷出,等等。资金这样反复进出银行体系,使银行存款不断扩张。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应该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 §9.1.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

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就是基础货币,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和又是货币供给,银行准备和活期存款又存在倍数关系,所以货币供给应该是基础货币的多少倍。

我们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定义为货币乘数,用m表示。如果货币供给量用Ms表示,基础货币用B表示,就有:

m=

因为m=Ms/B,同样的Ms=m·B,这就是货币供给模型,影响货币供给的有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的总量增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却不能直接掌握。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供给量,并不能完全控制。

§9.1.5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中央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货币供给量。

1.中央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是通过变动基础货币和影响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的,中央银行通过它的资产业务影响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实现的。

2.居民个人的行为和货币供应量。居民个人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但却可以通过收入在手持现金和存款之间的转换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乘数。

3.企业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企业的收入在现金和存款之间如何分配也会受到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居民的行为相同。但企业更重要的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是其贷款行为。

4.商业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的行为对基础货币和准备存款比都有影响。

(1)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率。

(2)商业银行行为影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货币供给来说,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即便是基础货币也要受商业银行主观能动性的制约,而货币乘数更是要受到个人、企业、商业银行的影响。 §9.2 货币需求

经济学家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货币需求。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货币需求定义为: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货币来支撑。或者说流通中的商品需要多少货币来媒介它的交换,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方程式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把货币看作个人持有的一种资产,把货币理解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人们愿意用货币保留的财富量。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学说后,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后一种角度来理解货币需求的。

§9.2.1 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

1.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与商品价格和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基本观点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货币价值和货币数量成反比,物价 水平和货币数量成正比。

(1)费雪方程式。费雪认为,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有货币的流通就有商品的转移,有商品的交换就有货币的支付,所以商品交换总额与货币流通总额总是相等的。用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恒等式可以写成:MV=PT或P=MV/T

从交易方程式中看出货币需求的表达式:M=PT/V,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交易量与所需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1/V。

(2)剑桥方程式。剑桥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等人认为,人们的财富要在三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一是用于投资取得收益;二是用于消费取得享受;三是用于手持现金以获得便利。第三种选择,即把货币保持在手中,便形成货币余额。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部分。用Y表示人们的全部财富,P表示物价水平,M表示现金余额,即货币需求量,k表示现金余额占全部财富的比例,又称作剑桥系数,则PY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财富收入的总额。剑桥方程式,即:M=kPY

它说明,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富的比例、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如果就费雪方程式的MV=PY来看,因为V=1/k,所以与剑桥方程式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又有极大的不同。 ①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②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

存量研究。

③ 两个方程式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

3.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易,这称为交易动机;还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这称为预防动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和收入有关,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减少。另外,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这称为投机动机。由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受到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而且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市场利率越高,人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小,市场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高。

如果用L1表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用L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M=L1(Y)+L2(r)

L1(Y)表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L2(r)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他们的模型合称为鲍莫尔-托宾模型。

(2)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研究。托宾和马克维茨等人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可以选择货币和债券的不同组合来持有财富,在选择不同比例的组合时,不仅要考虑各种资产组合带来的预期报酬率,还要考虑到风险。人们进行资产组合的基本原则是在风险相同时选择预期报酬高的组合,在预期报酬相同时选择风险低的组合。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最终财富拥有者对它的需求,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财富总量。财富总量用实际持久性收入来代表。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

(2)财富在人力和非人力上的分配。当一个人的人力财富在其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较大时,它必须通过持有货币来增加它的流动性。

(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当考虑存款也是货币时,显然持有货币也能带来收益。

(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5)其他因素。如财富所有者的偏好等等。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实际持久性收入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与货币需求是成正向关系的,除了其他因素外都与货币需求成负向关系。

6.麦金农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在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特点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的货币需求行为进行了考察。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单位主要靠内源融资,因此总支出中投资所占比例越大,即对实物资产要求越高的经济单位,其货币需求也越大。因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不发达,甚至没有,所以债券、股票不构成人们资产选择的途径。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只体现在货币收益率上,根据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高通货膨胀的现实,麦金农认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利率才是影响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货币需求、实际收入、实际利率水平这三个因素和货币需求都是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在内源融资前提下,实际利率和投资也是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发展中国国家特有的现象。

§9.2.2 货币需求的调节

上述各种理论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不同公式,找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都同意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增加或减少起决定作用。但对以下几个问题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1.货币需求和利率。货币需求变化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是大还是小,是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争论的一个问题。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是敏感的,连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同意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敏感性,但却认为持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更重要的因素。

2.货币需求是否是稳定的。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关系到货币需求与其相关解释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如果货币需求的函数关系是稳定的,我们才可以用它来预测未来的货币需求量,如果不稳定,货币需求函数就只能是对以前发生的货币需求的解释,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在经济繁荣时,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经济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则放慢,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期波动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稳定的。

§9.2.3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构造

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收入。收入是各种货币需求理论中都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与货币需求成正相关关系。

(2)价格。价格越高,在商品和劳务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大。

(3)存款利率。货币收益率是和货币需求成正相关的关系。

(4)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象债券、股票等这些金融资产是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出现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人们的货币需求越小。

(5)企业预期利润率。当企业对经营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很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为了扩大生产,保留更多的货币。

(6)财政收支状况。当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减少。反之,当财政收入小于支出时,则表现为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发展情况;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服务质量;国家政治形势;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9.3 货币均衡及其实现

§9.3.1 货币均衡的判断

货币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状态,Ms=Md;货币的非均衡就是Ms≠Md。从实质上说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表现为货币的"值"的变化,一个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即物价的变化;一个表现为利率的变化。所以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就是物价和利率。

1.物价。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义货币需求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必然带来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提高,物价水平提高后,名义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求实现均衡。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货币购买力提高,物价水平下降,名义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求实现均衡。由此看出,货币的非均衡表现为物价的变化,物价变化又会使其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2.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表现为利率的变化。利率与社会公众的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而对货币供给来说,利率越高,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越高,超额储备越少,货币乘数越大,所以,利率和货币供给成正相关的关系。 §9.3.2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不过是货币领域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看,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引起物价上涨和社会不稳;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的现象。但不管发生那种矛盾,人们好像都喜欢从货币供求上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似乎是一个简洁的途径,这说明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社会总需求是人们在一定收入水平约束下,对商品的需求,收入水平决定了人们的总需求,而货币供给又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所以货币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是,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时,名义国民收入增加,各部门的名义收入也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

2.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需求是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需要多少货币媒介它的交换,显然,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越多,需要的货币越多,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越少,需要的货币越少。而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就是社会总供给。所以社会总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与总供给。货币供给的变动能否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这是货币经济学中存在很大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现在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是联系潜在未利用资源或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把货币供给对总供给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当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数量又很充分时,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会把这些未利用资源利用起来,由于新增货币供给被这些潜在资源所吸收,

所以只有实际产出水平的提高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2)当潜在未利用资源被逐渐利用而不断减少,货币供给却在继续增加时,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已经超过了潜在可利用资源所需的数量,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提高的现象。

(3)当潜在未利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仍然继续增加时,由于已经没有新的实际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只有物价上涨,实际产出并不增加的现象。

货币供给对总供给还有紧缩作用。当货币供给减少时,总供给也会减少。其分析原理和上面的扩张过程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按照前面的分析,由于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所以当经济体系中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似乎可以采用减少货币供给,压缩总需求的政策使总供求趋于平衡,消除通货膨胀。但根据货币供给对总供给的紧缩作用,货币供给减少后,总供给水平也会下降,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缺口仍然存在。所以依靠紧缩货币供给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供求失衡的矛盾。但紧缩货币供给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提高的物价压低,因为任何的物价上涨肯定都是由过多的货币做支撑。

4.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应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但也绝非是等量的,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常态。(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和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的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货币供给的政策来调节,但单纯控制总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均衡目标。

§9.3.3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和非均衡是由市场通过物价和利率自动调节的。但市场会失灵,所以需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货币供求的调控由中央银行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只是把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对比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差额幅度内,尽可能的追求较小差额。

既然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可以使货币趋于均衡,而物价水平又是中央银行无法掌控的,中央银行可以用来调控货币供求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率手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使利率提高,货币供给就会扩大,货币需求下降,货币供小于求的缺口就会缩小;如果使利率降低,货币供给会收缩,货币需求扩大,货币供大于求的缺口会缩小。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较强,而货币需求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个人的行为,中央银行的影响很小。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均衡的调节一般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实现。

第10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0.1 通货膨胀概述

§10.1.1 通货膨胀的定义

1.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纸币流通。其次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2.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生产的需要……"。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的导致物价上涨。萨缪尔森认为,通

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

3.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定义: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以及总的物价水平不同形式的(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10.1.2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划分为:(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2)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或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3)跑马式的通货膨胀,也称快步小跑式通货膨胀。

2. 按表现形式不同划分为:(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或被遏制的通货膨胀。(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

3. 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为:(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4)混合型通货膨胀。(5)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6)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

§10.1.3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通货膨胀率 =(当期价格水平-上一期价格水平)/上一期价格水平 100%

价格水平高低则是通过各种价格指数来衡量的,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价格指数有以下三种:

1. 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

2.批发物价指数(WPI,wholesale price index)

3.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使用最普遍的是消费物价指数。

§10.2通货膨胀成因

§10.2.1需求拉上说

该理论认为当经济中总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价格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自发性需求拉上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2)诱发性需求拉上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3)被动性需求拉上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10.2.2成本推进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总供给方面产品成本的上升。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上升。

成本推进说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会又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性大公司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也可能认为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10.2.3供求混合推进说

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增加时,物价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必然会使总供给减少,为保持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总需求再次增加,从而形成由需求冲击开始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与其相类似地也可能发生由供给冲击开始的通货膨胀。当发生一次性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时,如果需求并不增加,通货膨胀则不会持久。但如果供给的减少导致政府为避免经济下降和失业增加而扩大需求,则必然发生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10.2.4 部门结构说

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部门结构方面的变动因素,也会发生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

1. 需求转移型。由于经济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会转向其它部门,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因此需求增加的部门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使工资和产品的价格上涨。

2. 外部输入型。对于小国经济而言,外部通货膨胀会通过一系列机制传递到其开放性部门,使其通货膨胀率向世界通货膨胀率看齐,从而导致全面性通货膨胀。

3. 部门差异型。一国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有差异的,而各部门之间的货币工资的增长却存在互相看齐的倾向。

§10.3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10.3.1 通货膨胀经济效应的两种观点

关于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促进论与促退论。

1.通货膨胀促进论

(1)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增加。也即,在充分就业之前,增加货币既可提高单位成本,又可增加产量。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增加货币量就产生了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此时的通货膨胀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

由于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非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通货膨胀。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这一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借助于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建设基础设施、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等都依赖于政府的投资,而政府筹资主要包括政府本身的储蓄,举借内债和外债。通过货币扩张或通货膨胀政策,使政府储蓄倾向高于私人部门平均的储蓄倾向,因此,通货膨胀时,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会的储蓄率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政府可以获得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政府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并把它带来的经济利益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2. 通货膨胀促退论

(1)通货膨胀降低储蓄。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储蓄能力,造成本币贬值和储蓄的实际收益下降,使人们对储蓄和未来收益产生悲观预期,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即期消费增加,致使人们的储蓄率下降,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降低。

(2)通货膨胀降低投资。首先,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从事生产和投资的风险较大,而相比之下,进行投机却有利可图。其次,投资者是根据投资收益预期而从事投资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中,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所有的调节功能,投资者无法做出投资决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济效率大大下降。最后,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变成了利润,这种虚假利润也被政府征税,因此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将会下降。

(3)通货膨胀造成外贸逆差。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他国,一是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了进口的增加。二是使国内储蓄转移到国外,导致外汇外流,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4)恶性通货膨胀会危机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价格飞涨,已经不能再反映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信用关系也会产生危机。这样就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甚至令其崩溃。

§10.3.2 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1.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可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反应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曲线。

第一阶段,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19xx年,菲利普斯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比较稳定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快,而在失业率较高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慢,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第二阶段,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现象,弗里德曼认为,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失业率下降,即在这一时间间隔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因为人们一旦发现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就会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此时工人就会发现实际工资并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于是他们便要求进一步提高工资;而企业也发现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并未提高,于是拒绝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并且压缩减少生产规模,解雇原先多雇的工人。这样,失业率就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三阶段,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自19xx年以来,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胀与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滞胀现象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正值。此时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虽然经济学界曾有不少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但至今仍未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2. 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各不相同,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总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会提高,财富会增加,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降低,财富会减少。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一般来讲,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任何有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不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支付双方之间就会发生这种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如果双方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这种再分配效应就不再存在。

3. 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在物价飞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弥补必要的原材料,在物价迅速上涨的过程中,地区之间的上涨幅度不均衡是必然现象,这就会造成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利息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引发经济社会危机。

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风潮。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剧恶化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结果往往是政治动荡。

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

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因此,各国政府在未遇特殊的情况下,总是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

§10.3.3 通货膨胀的治理

各国政府将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种种对策措施。

1.宏观紧缩政策。

(1)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②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2)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消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消减财政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为了从需求方面加强管理,通过控制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和总需求,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10.4 通货紧缩

§10.4.1 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的定义,国内外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衰退。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1)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2)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3)经济全面衰退。

通货紧缩以其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三类。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并由正值变为负值,此种情况可称为轻度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负增长一年且未出现转机,此种情况可视作中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继续发展,持续时间达到二年以上,或物价降幅达到两位数,此时就是严重通货紧缩。

§10.4.2 通货紧缩的原因

1.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当通货膨胀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如果中央银行继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就可能产生物价的持续下跌,导致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与财政政策有关。政府为了预防通货膨胀或为了降低财政赤字,而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大量消减公共开支,减小转移支付,从而减小了社会总需求,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这样就可能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

3.通货紧缩与科技创新有关。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下降,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下跌不可避免。如果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不能到及时调整而持续存在,则物价下跌的趋势也会相应持续下去,这样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4.通货紧缩与汇率制度有关。如果采取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货币币值高估,则会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同时其他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会造成货币国家的商品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大国内物价的持续下跌态势。

5.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那么就可能造成滥放贷款,不良贷款比重增加,也可能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以作为承

担风险同的补偿,从而形成信贷萎缩。

§10.4.3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 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通货紧缩意味着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会上升,从而会刺激储蓄的增长;同时,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上升,货币购买力上升对储蓄增长会形成刺激。因此,通货紧缩仍会促进储蓄的增长。

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方面在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货币购买力会上升,刺激消费者消费、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会形成储蓄对消费的挤压,并且,消费者会形成价格下降预期,从而消费增长下降。

2. 对投资的影响。此处投资乃指实质性投资。

通货紧缩促进投资增长的主要途径是:(1)投资品价格下降.投资成本下降;(2)工资率增长下降,劳动成本下降。

通货紧缩促使投资下降的主要途径是:(1)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2)产品销售困难、影响企业资金周转;(3)资金供应紧张、筹集投资资金困难;(4)贷款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上升;(5)市场前景预期悲观,投资意愿下降。

通货紧缩对投资增长的影响的性质取决于上述两方面影响的净影响。

3.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是产品销售困难和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这会使企业削减生产,必导致产量下降,因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

4. 对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影响。由于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就会使已有的物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导致生产能力的闲置和浪费增加。

5. 对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减少投资,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由此会导致工资收入增长下降。

6. 对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在通货紧缩过程中,不同种类的财富的市场价值的下降和不同的人的收入的下降幅度并不相等,这样通货紧缩便要改变财富分配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7. 对金融业(指商业银行)的影响

(1) 对银行负债的影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息负担因此而加重,因此通货紧缩会增加银行的实际债务负担。

(2) 对银行资产的影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上升,这是有利于银行的。但问题在于,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通货紧缩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通货紧缩会增加违约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资产的风险性增加,从而会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由此导致银行收缩资产业务和,对银行收益增长不利。并且,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的存款支取会增加,银行面临的支付压力就会相应增加,出现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通货紧缩会使金融业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增加,会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10.4.4 通货紧缩的治理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是综合性的,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1.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就要求中央银行及时做好货币政策的微调,适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促使金融机构增加有效贷款投放量,以增加货币供给。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扩大财政支出,而且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增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扩大财政支出,可以发挥财政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作用,弥补个人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的需求减缓,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使财政支出能最大限度的带动企业和私人部门的投资,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3.优化供给。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解决总需求不足除了刺激总需求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措施是优化供给,优化供给可以引发新的需求,带动需求增加,从而实现刺激需求的目的,调节需求的不足。

4.增加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国内价格回升,降低实际利率预期脱通货紧缩的陷阱,因此,要努力通过汇率凋整,使我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稳健性已经受到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为此,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出发,提高金融机构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为金融机构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高度统一提供条件。

最后,为了有效治理通货紧缩,还要配合使用微观经济政策,如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居民消费等,确保物价回升到一个合理水平。

第11章 金融危机

§11.1金融危机概述

§11.1.1 金融危机的含义

《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1)金融危机时金融状况出现恶化;

(2)金融危机时金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3)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的性质,它是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

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密切相关,金融风险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直接表现为金融领域的严重动荡以及对整个经济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11.1.2 金融危机的分类

1. 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来划分

(1)国内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往往起因于某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因素,其影响面仅局限于一国国内,一般通过整顿该国的经济金融秩序加以控制,或者由政府金融当局出面采取某种形式给予适当救助,即可化解与解决。

(2)区域金融危机。这一类金融危机往往最先爆发于某一经济贸易一体化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国,而后即由于高度的经济贸易一体化水平迅速传导到其他成员国,其对于一体化外国家或者世界经济、金融一般没有或较少有直接的影响。

(3)世界金融危机,也可称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区别于上述两种危机的主要特征是无论其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爆发,都必然通过某种途径传导到欧美主要的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引发世界经济危机或全球经济衰退。

2. 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

(1)货币市场危机,又称货币危机。这类危机是指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变化没有配合相应的汇率调整,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表现为本币价值高估,由此引发的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

(2)资本市场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由于国内外原因,导致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

(3)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大量不良债权或巨额亏损,导致破产倒闭或支付困难,其影响极易扩散,引发社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挤提风潮,从而严重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4)综合金融危机。这类危机往往表现为上述几种危机的混合体,现实中常常是一种危机的爆发带动其他危机的爆发,危机迅速波及有关国家的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综合金融危机。

3. 以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来划分

(1)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深远且带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一国金融体系乃至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前面提到的综合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金融危机。

(2)非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或金融领域,一般不会对他国的金融体系产生直接的威胁,但是也并不排除非系统性金融危机由于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11.1.3 当代金融危机的特点

1.金融危机具有广泛的传染性。

2.金融危机的生成具有潜伏性。

3.金融危机爆发具有内源性。

首先,金融危机国家未能执行有序的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

其次,政府对经济的过分保护,使得市场经济的作用受到抑制。

再次,在开放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固守已经僵化的钉住汇率制。

最后,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赶不上金融市场衍生工具的发展。

4.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繁性。

5.金融危机后果的严重性。

§11.2 金融危机生成原因

§11.2.1 金融危机的第一代模型

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始于70年代后期的拉美国家--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克鲁格曼(Krugman,1978)在萨兰特(Salant)和亨德森(Henderson)关于商品价格稳定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危机的早期理论模型。

基本模型。假设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其汇率盯住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由购买力平价决定;假设经济主体可持有三类资产: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资产之间可完全替代;为了简化,假设没有私人银行,所以货币存量等于基础货币;假设国内信贷增长为外生变量,国内信贷增长率为恒定的常数;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预期。

在此假设下,投机性冲击被认为是基本经济因素恶化的结果,而政府预算赤字是危机之源。政府预算赤字依靠国内信贷扩张来弥补,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内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物价上升,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外汇实际汇率升值。对于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货币当局必须适时调节本国的货币供给来维持固定汇率水平,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内外货币供给的结构。假设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实现其它宏观经济目标,国内信贷持续增长,则外汇储备必然以同样的速度下降。如果信贷扩张不止,外汇储备将最终被耗尽。此时政府无力维持固定汇率,要么让汇率浮动,要么本币贬值,重新设立汇率盯住目标区域,投机性冲击成功,货币危机爆发。在存在投机冲击的情况下,货币危机不会等到外汇储备全部耗尽时才爆发。投机者基于基本经济因素的分析,开始对货币进行冲击,购买余下的全部政府外汇储备,则货币危机会提前爆发。

第一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70-80年代的货币危机,即所谓的"拉美型"货币危机,如墨西哥1973-1982危机、阿根廷1978-198l危机。

§11.2.2金融危机的第二代模型

1992-19xx年欧洲货币危机表现出与以往危机明显不同的特点,第一代模型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以及它自身具有的上述缺点。经济学家们--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

1994),开始寻找其他理论,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模型。

1.早期模型。第一代模型假设当局维持固定汇率的承诺是恒久不变的,第二代模型则认为当局的外汇政策选择是非线性行为,是由"状态决定"的,强调由政府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多重均衡。早期采用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用非线性政策来修正第一代模型。

2.近期模型。近期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1994)建立的金融危机模型。他认为当一国政府的政策并无扩张性时,私人部门对货币贬值的预期会给政府增加压力,使政府处于困境。这种预期反映在利率、劳动合同和其他价格决定当中,即存在要求提高利率和提高工资的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如果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就牺牲了短期经济的柔性和长期信用之间的平衡。对于面临银行体系脆弱、存在经济周期低潮的失业压力等问题的政府,可能会通过实现私人部门的预期来摆脱困境。按照这一逻辑,贬值预期可以自发引起贬值,即投机性冲击会"自我实现"。如果私人部门预期贬值,明智的政府最好选择贬值;如果私人部门没有预期贬值,政府就什么也不需要做。因此这时存在由预期决定的多重均衡。 第二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所谓的"欧洲型"货币危机(如1992-1993欧洲货币危机)。

§11.2.3 新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19xx年亚洲危机为代表的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时,与其相伴随的现象是:金融自由化、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与波动、金融中介信用过度扩张、过度风险投资与资产泡沫化、金融中介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等,可见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业)在导致金融危机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近年来许多主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基于金融中介的金融危机模型。

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由于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的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及由此导致过度风险投资、资产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的泡沫化,因而导致银行业危机并诱发货币危机,这两种危机的自强化作用进一步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资产泡沫化(Asset Bubble)模型"分析了资产泡沫化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机制;"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强调了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银行过度风险投资、形成资产泡沫化中的核心作用;"外资诱导型(Capital flow-induced)模型"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外资的流入在导致金融中介信用扩张、资产泡沫化及产生和放大商业周期中的关键作用;"金融恐慌(Financial Panic)模型"指出金融恐慌等心理因素导致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而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不适当政策干预将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转变为非清偿性危机,导致货币与金融危机;"孪生危机(Twin Crisis)模型"则分析了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及二者间的自强化机制。

§11.3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11.3.1 金融危机的传染

我们把金融危机发生的同时性作为衡量危机传染的标准,在概念上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传染"强调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第二类"传染"则指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它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金融经纪人行为的结果。后一种"传染"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结果,如金融恐慌、"羊群行为"、信心的丢失以及风险厌恶的增加。

§11.3.2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

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既包括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紧密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染,也包括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染。

所谓接触性传染是狭义的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溢出效应",其从一国危机中的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开始,通过汇率的相对价格机制作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两个渠道,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从而实现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1. 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可能恶化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宏观经济基本因素(如贸易赤字加大、外汇储备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投机性冲击压力,这就是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有两种传染渠道:一种是贸易联系渠道,另一种是金融联系渠道。

(1)贸易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危机。贸易溢出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

(2) 金融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市场由于危机而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其它市场上的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渠道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的非流动性,引发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抽逃行为。此外,当一国出现货币危机时,在此国有投资头寸的投资者通常会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卖出那些收益率与危机国家资产相关的资产,导致相关国家的资本外逃。

2. 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净传染是指危机的传染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两个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家的经济基础。净传染是由一个国家的危机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促成"的投机者对类似国家的货币冲击。

根据投机者所认定的国家间相似性的类型不同,净传染包括多种形式:

(1) 经济净传染。经济净传染是指,投机者在看到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往往对另一个与其在经济基础或经济政策相似的国家发起冲击。

(2) 政治净传染。一国政府在决策时往往面临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冲突,如果投机者预期政府视经济目大于政治目标,则发起对该国货币的冲击。

(3) 文明净传染。这种传染机制是指,即使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毫无联系,但由于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或相似的文明和文化背景、相似的发展史而被金融市场投资者划为具有相同特点或气质的某一类型国家,并且认为正是这种类似的特点或气质会导致他们在经济政策的取向上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方式方面趋于一致。投资者会认为这些国家受到攻击时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因而造成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预期增加,促成了危机向这些国家的传染。 §11.4金融危机的预警与防范

§11.4.1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1. 金融危机形成因素的定性分析。考察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资金的流动。

(2) 金融机构放款和货币供给过快增加,并且资金投向失衡。

(3) 国内外总体经济的剧烈变动。

(4) 不切实际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5) 外债规模超过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外债结构畸形。

此外,还包括实行不合理的汇率制度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等。

2. 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金融危机应包括四部分指标:一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二是反映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稳健与否的指标;三是反映外债、偿债能力和汇率等方面的指标;四是反映其它因素的指标,主要是邻近国家的经济金融状况及一些政治性、制度性因素。具体指标包括:M2相对GDP的比例、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国内利率差、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重、经常项目逆差与GDP的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的比例、短期外债与外债总额之比、对外负债率、汇率实际升值幅度、周边地区是否发生金融危机、政局的稳定性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

§11.4.2金融危机的防范

1. 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在决定放松或解除资本管制,全面推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时,政府必须认真审视是否已经具备一系列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既涉及宏观经济层面,也涉及微观经济层面。

2.健全国内金融体系

(1)健全金融体系的运行环境。(2)健全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

3. 抑制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

(1)执行严格的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独立的货币政策。

(2)有效引导游资活动,防范和制止过度投机行为。

(3)加强金融资产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打击欺诈和操纵市场的行为。

4.消除信息不对称

(1) 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逆向选择。

(2) 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道德风险。

(3) 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羊群效应"。

§11.5 金融危机治理

§11.5.1 金融危机治理原则与方式

1.治理金融危机的三大原则

(1)属性原则,即要考虑某种反危机政策适用的内外部条件。

(2)成本--收益原则,即选择任何一种政策必须权衡其成本与收益。

(3)综合评判原则,即全面考虑多种反危机对策同时使用时的综合效应。

2.金融危机治理方式

(1)对货币危机的治理,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维护公众对货币的信心等方面。

(2)对银行危机的治理,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救助金融机构、维护债权债务关系、保障金融秩序等方面。

§11.5.2 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1. 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

(1) 用公共资金直接购买不良资产。

(2) 直接收购和接管破产的金融机构。

(3) 向金融机构注入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救助

(4) 税收优惠政策。

2.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一般通过提供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票据贴现、短期透支、购买资产的方法来解决危机银行的暂时流动性困境。

在确认金融机构无法挽救时,中央银行会对其进行接管,并促进金融机构间的购并、重组等。 除了救助和接管外,中央银行通常还会采取强制性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和信息公布等措施来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校园招聘总结

20xx年***校园招聘总结一、成果展示(截止20xx.12.28)20xx年校园招聘走访42所高校(含艺术院校);宣讲会37次,参加宣讲会3750人,收集简历3243份,集体面试1405人,无领导小组474人…

校园招聘总结报告

因为我之前从未完整经历过校园招聘的工作,最初对校园招聘工作很是紧兴奋,从20xx年x月份便开始做些私下的准备工作,当然正式的校园招聘因为某种原因11月才开始启动,到12月x日的时候我认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

一位HR的校园招聘总结

历时近两个月的校园招聘已接近尾声。明天还有几个谈签约的学生,谈完之后,基本上今年校园招聘的首期工作就差不多结束了。接下去就是安排学生实习,培训等工作。这样的工作几乎每年都在做,呵,但我还是第一次亲历校园招聘工作…

校园招聘总结报告

发信人:twosolo(天地无用*苍天重),信区:Job标题:校园招聘总结报告发信站:逸仙时空Yat-senChannel(ThuJan2523:01:1320xx),站内信件20xx届的毕业生招聘工作正如火如…

客服实习生校园招聘总结_20xx1216

客服实习生校园招聘总结从10月份开始人力资源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施客服实习生的校园招聘,进入多所大中专学校开展校园专场招聘,参加双选会,先后完成三批实习生的招聘,目前,拥有实习生220人,人员情况如下:一…

校园招聘总结

20xx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情况总结根据公司安排,代表公司于20xx年x月x日至7日赴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进行了20xx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本次招聘的目的主要是为公司发展储备和培养人才。根据…

青岛大学校园招聘总结

有关青岛大学20xx年校园招聘会的情况说明20xx年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共同参加了青岛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招聘会上,集团公司的招聘位置排在会场进门第一个招聘位置,非常醒目,公司的综合实力和良好口碑及招聘会前期良好…

母校校园招聘演讲稿

演讲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耽误大家下午一点时间了首先自我介绍下我的名字叫何潘很高兴又来到自己的大学母校因为我也是湖北交院09届电子商务班的毕业生现在在武汉市维优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项目资料管理工作负责配合实施项目...

20xx年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真题(第一批)总结

奕诚教育武汉校区总结20xx年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真题第一批奕诚教育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培训第一批20xx年12月7号通过率高达77最高分80分第二批20xx年3月22号通过率高达802最高分83分奕诚教育20...

20xx百度校园招聘电话面试及答案和互联网面试笔试知识点总结

自我介绍的时间三分钟自我介绍如果面试官没有特别强调那么自我介绍的时间3分钟最合适你可以根据自我介绍的四部分内容这样分配时间第一分钟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特长实践经历等第二分钟主要介绍个人业绩应届毕业生可...

年度招聘工作总结(生产型企业)

B区B17公司人力资源部张茵招聘总结一总体情况本年度为满足公司生产的需要在进行产能最大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下公司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招聘和一次较小规模的招聘活动分别为其一为1月此次主要是生产部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

名企20xx校园招聘信息汇总(1)

名企20xx校园招聘汇总一北京妈妈说招聘推广编辑c1c096435f3949e5994ae0414e379f38html慧博和合招聘淘宝美工设计师a82bfe5065e64759982d3cf11f20ac2a...

校园招聘总结(53篇)